Skins发生在一个有趣的年龄段。
17岁。
就像Anwar的17岁生日party上 他某个不受欢迎的亲戚所言,他开车花大笔钱赶过来想要参加的是成人礼般的18岁生日会,而不是区区一个17岁。
17岁是个青黄不接的年纪,不够幼稚也不够 成熟。
但Skins中的17岁是一个即使度过整个生命也只能领略到这里的世界。
各人在人前都需佩戴各种面具,Skins中的Tony作为主梁之角,将这些面具轮番戴了个遍。
他不仅擅长于与妹妹一同在父母面前玩声东击西, 也能够凭着一副好相貌与好歌喉在校园里长袖善舞,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用一个坏字抓住女孩的心。
当Tony享受完各种繁华后终究回归他一个小男生的本质, 就像一场华丽的演出后终要卸妆,他在面具融化掉后被人看穿手中玫瑰不过是众人共享的纸花瓣,他独特的玩笑也根本不在众人的承受范围,他引以为傲的身体也可 以被人打完又打破烂不堪,最后他只懂得不解地询问,这难道不是你们一直想要的吗?
但他会得到一种答案,则是“fuck off”。
Tony会因此困惑迷惘,但他不会被打垮。
他的面具仍旧要戴,他的妆也依然要卸,他还要找回他惟一的girlfriend。
一般人需要花数十年 追忆的某个叫作初恋的东西,Skins更是让这件东西变得出淤泥而不染。
这只是Skins为让观众响应的第一个共鸣点。
人在人前最泛滥的东西不仅是面具,还有一种叫尝试的玩意。
一开始人们未习惯新奇的东西,所以都循规蹈矩,爱自己一直爱的人,做自己一直做的梦,甚至见到同一个人的反应也始终如一。
Skins让这些人从第一集到第九集通通来个颠覆。
Sid终于不迷恋Michelle,反而爱上了自己一直忽视的Cassie。
Michelle终于不再见到Tony就抱着亲了,她向Tony 的脸上揍了一拳,随后尝试了好几个男人,最后懂得在卫生间里听着Tony的表白而掉眼泪。
Tony终于不对任何人的灾祸都幸灾乐祸了,他会为自己的妹妹或 朋友真心的焦急,并且可以朝着自己的敌人低头,只为了做回他一直想要做的好哥哥或好朋友。
Chris终于不再只是跟着别人身后行走,懂得了主动追求比自己 年长不知几多的Angie,而且成功获人芳心。
Cassie终于不只是对着食物犯愁了,她也有了她念念不忘的男生,当她坐在公车上不再是注视着“EAT” 字样而是想着某个男生的脸时,她美丽无比。
以及我最喜欢的小gay,Maxxie,他终于可以不在他的穆斯林信徒朋友那里遭遇性向歧视,而顶着gay的头 衔走进穆斯林信徒们的视线,他微笑的样子比忧郁的样子更美,他勇敢的样子也比他逃避的样子更美。
我只想说超越就是一种胜利。
当这些人的家庭一一经受矛盾或创伤或翻天覆地仍不知该如何反省自己时,小孩们却逐渐在长大。
因此父母们目瞪口呆的镜头在电视中比比皆是,小孩 们成为了一时间的主导者。
这不是指“小鬼当家”一般的情节,而是家庭关系中所应当惯有的换位思索法。
当父母与小孩进行了换位,小孩没有长进的学业也并不是 那么糟糕透顶的东西,小孩彻夜不归也不是天快塌下的事情,因为最终结局会由双方承受。
也许承受完了之后仍旧要天崩地裂,但即使天真的塌下来,父母和小孩也 会一齐顶着。
人的本质是动物,而动物的起点也只有亲情而已。
Skins仿佛力求表现真实,所以他们不断“fucking”,他们也不断沉醉于性交与致幻剂,他们直到末尾也没有对曾荒唐过的部分忏悔,因 为年轻也就是倔强的年龄。
当第一季将要结束,Sid开始唱起歌,并且歌声宛转动听,躺在地上唇色苍白血流不停的Tony也开始唱起歌,我突然同时有了笑与 哭的冲动。
他们在唱:“baby,baby,这是个狂野的世界,仅仅依靠微笑是很难应付的。
baby,baby,这是个狂野的世界,我会永远记得你天真的 模样。
” 我不认为17岁的开端是每个人的开端,也不认为17岁的结束是每个人的结束,它只有一段尽情的过程。
Skins没有将这过程完美化。
因为这过程,冷暖自知。
我喜欢Cassie Ainsworth,喜欢她柔柔的样子,尤其是喜欢她第一季时说Lovely,Wow可爱的样子,温暖的笑容宛若天使。
我喜欢Chris Miles,喜欢他慵懒的话语,喜欢他迷茫地眼神,仿佛置身雾中,有点懵懵懂懂,迷迷糊糊,但是依然可以乐观地去面对满目疮痍的生活。
我喜欢Jal Fazer,喜欢她的努力与用功,喜欢她对待朋友的方式,喜欢她的善良,喜欢她吹长笛时认真的样子。
我喜欢Maxxie Oliver,喜欢他动感的舞姿,喜欢他对待他人的和善,喜欢他的Sunshine,好像冬日暖阳,光芒四射。
我喜欢Tony Stonem,喜欢他浓重的英伦气质,喜欢他嘴角飞扬的笑容,喜欢他表面有些玩世不恭,其实却依然很在乎自己身边的人。
我喜欢Sid Jenkins,喜欢他虽然有些傻傻笨笨,但是却真心对待朋友,善良而淳朴,喜欢他第一季最后时候唱得Wild World。
我喜欢Michelle Richardson,喜欢她的美丽,喜欢她爱Tony爱得是那样的深,喜欢她有时甜蜜的笑。
我喜欢Effy Stonem,喜欢她的一半天使,一半魔鬼,喜欢她桀骜的面庞,喜欢她的聪颖,喜欢她惊为天人的眼妆,小小的年纪,却透着与年龄超脱的成熟。
我喜欢这群人,虽然他们都有着很多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就是这样爱着他们。
当我看到第一季的最后一集,sid唱起wild world,那种略带沙哑的声音和迷幻的旋律让我的眼眶有点湿润。
我们的心中都有如此不羁的青春,只是文化不同,表现方式不同。
无数的派对,party,drugs,还有mindless sex,去弥补内心的伤痛。
也许只有在肾上腺素的作用下,才能暂时忘记自己所受的伤害。
我们迷茫,爱与被爱都让人怎么看不透,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该抓住。
Oh!
baby baby,it‘s wild world。
仿佛越是抓住你想要的东西,你越是得不到,越是去追寻,命运越是作弄你。
我能理解为什么sid看到自己dad死时,他对tony说:“I just can't talk。
”他自己根本无法面对这发生的一切,一切都太突然,人生无常;sid越是想抓住cassie,却越是与她错失,在michell和cassie之间徘徊。
还有tony扭曲的心理。
just be yourself,effy对他说。
他想抓住自己的朋友,想做一个good boy,可是他每次做得事都是在伤害朋友。
我真的觉得sid是他的天使般的人物,无论他 是个bad boy or good boy,他永远对他不离不弃,作为朋友这是一辈子都要珍惜的。
有时我都会把朋友看得比爱情重。
也许爱情就是荷尔蒙的作怪,当激素过劲,剩下来的就是作为朋友的相互理解和惺惺相惜。
我心痛cris,即使他生活糜烂,不停的做爱,麻痹自己。
但是他知道只有jal真正的理解自己,爱自己。
现实是残酷的,在真爱面前,他像个虔诚的教徒,让人感动。
很多时候,我在想爱到底是什么?
让天下间所有的人都甘愿沉沦。
Cassie那么好,Sid却不懂珍惜。
那天晚上,Sid放了Cassie的飞机,跑去跟Michelle混,回到家后发现Cassie在他家里,他居然想不起为什么她会出现在这里,他完全忘了跟她的之间的约定,也想不到他随口应的一句“Maybe”会让她满心期待地枯等三个小时,正如他想象不到她是如此珍视这次约会以至从三天前就开始不进食任何东西以使自己看起来状态更好。
Cassie失望地对Sid说:“ Wake up,Sid.”醒来吧,Michelle不可能喜欢你,醒来吧,不要为不爱自己的人执着,醒来吧,看看身边有个如此爱你的人,醒来吧,珍惜她吧。
可是Sid那么笨,他怎么能懂。
他可是个别人说他“You're disgusting”,他却回答“It's Lynx”的人。
他可是个,Tony让他赊账买大麻他就去买,让他把迷幻剂塞进asshole去度过安检他就照做的人。
他可是个天天被Tony冷嘲热讽却依然像跟屁虫一样崇拜Tony、信任Tony的人。
Jal说了:“你除了跟Tony混在一起,你还有别的事情可做么?
”他可是个被Tony玩得团团转,自己的感情被利用来给Tony的情感生活增加波澜和曲折的人。
他是个没有主见,没有想法,没有骨气的人,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唯一知道的是跟在一个耀眼的偶像后面,寻求一种庇护和安全感。
Sid和Tony的关系,就像当初Tony帮Sid写历史论文时随意敲下的那句话一样:“It's a relationship of controlling and minupilation. ” 可是感情这东西,玄幻得很。
Sid并不会因为所有观众都认为Cassie好得天下无双而喜欢上她,不喜欢所以不珍惜,我们难道能怪Sid么?
喜欢Cassie的是我们这班观众,而不是Sid自己,我们不能强加信念给他,不是么?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谁TM写的这句话,精辟得总结了所有令人纠结的感情关系的实质。
Cassie深爱着Sid,Sid深爱着Michelle,Michelle深爱着Tony,而Tony,永远深爱着自己。
Tony做了坏事,永远不解释。
无论他是搞了别的女人,还是玩了自己的朋友,他都不会向Michelle解释,也从不寻求她的原谅,他只会在Michelle生气地转身离去的时候也不慌不忙不着急,露出招牌式的邪笑:“She will come back.”事实就是如此,他是被偏爱的那一个,无论他做了多少过份的事情,他永远都不需要担心Michelle会离开他,反倒是一阵愤怒的发泄过后,Michelle会为自己之前的“overreacting”而羞愧不己,她会为自己居然对Tony发脾气了Tony会不会再也不原谅她了而担心不己。
这个时候,只消Tony给她不痛不痒地打个电话,Michelle就会感恩戴得般地感谢上苍赐予她一个如此完美的男朋友:“Look,he's so lovely!”Like I always said,世间所有的深情,说到底其实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寻求的就是一种被虐的快感,TA对你越不好,你越得不到TA,你就越会发现自己如此地爱TA离不开TA。
Look around,哪一个欲爱而不得的人不是自认为过得很痛苦?
而明明很痛苦又无论如何不能放手?
旁人都在为她不值,她却飞蛾扑火奋不顾身。
Owen说一个情商足够高的人,不会不懂珍惜你对他的好。
所以你要做的事情是找个EQ足够高的人。
我想说这跟EQ没有太大关系,这是人性。
EQ高的人确实能看到你的好,甚至珍惜你的好,但,他未必会为你动情,未必会为你痴狂。
要想让一个人胸中燃起一团炽热,最有效也是唯一的办法,那就是使劲儿出贱招,使劲儿虐待他。
是的,这时候那个高EQ的人会理智地做出必须离开的判断,但那份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痴迷和狂热却能把他的脚步粘住,他不知为何因何从何开始迷恋这个对他如此不好的人。
所以,是的,真爱一个人,请对他好,但要是想一个人真爱你,让他对你好的话,be smart,treat him badly.就像我的情圣女朋友在初中一年级时就总结并传授的一样“人都是很贱的,喜欢啃硬骨头”。
不过理论我是懂,一套一套的,实施起来却是种种不忍心。
或许我是更享受“施比受幸福”的人吧。
Tony,天才Tony,神人Tony,完美的Tony。
下至十八,上至八十,他都有能力搞定。
他只要站在那里,就有一圈光环围绕着他。
朋友崇拜他,老师欣赏他,长辈赞扬他,女人们,无一例外地喜欢他。
就连对面窗户的美少妇都每天早上准时拉开窗帘,脱光衣服,展示自己的裸体给他看。
Tony为什么如此受人欢迎?
我想不到他能不受欢迎的原因。
模样俊俏,身材健美,智力超常,学识渊博,口若悬河,舌灿如莲。
但,他赢得这一切,也并非得来全不废功夫。
他可是每天一起床就例行做锻炼的人,Sid专挑垃圾食品来吃,他就专挑有营养的东西来吃,Sid吃了觉得没有胃口的鱼,他却能说出一堆这种鱼饱含哪些有益营养于是吃得津津有味,Sid一有空就拿出Asian Fanny Girls(黄色杂志)手淫,他是一有空就拿出经典书籍来阅读,只要镜头落在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必定手持一本经典书籍,无论在厕所马桶上还是在公园长凳上。
要成为大众情人和大众偶像,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容易和轻松。
但也正因为此,他才更有资格赢得我们的喜爱。
可是,如何解释他如此这般地玩弄自己的女朋友Michelle和自己的忠实好友Sid呢?
我觉得可以用他自己对Sid讲的一段话来概括:“Change,is a wonderful thing.Look,you know how subatomic particles don't obey physical laws?
They act according to chance,caos,coincidence……We're the same as that.That's the great thing about the universe.Unpredicable.That's why it's so much fun.”(变动是件很美妙的事情。
你知道次原子粒子是如何不遵循物理原理的吧?
它们依循机遇、混沌和巧合来运动……我们就跟那一样。
这就是宇宙的伟大之处——不可预测。
也是为何它如此有趣的原因。
)Sid这么呆,自然是无法理解这一句话。
实际上这就是Tony行为的一切解释吧。
对他来说,不守规矩其实才是最伟大的规矩,宇宙就是这么运行的,我们也该如此行动,他欣赏并遵循这最美的规矩“Unpredicable”,正因为一切都不可预测,才让生活如此美妙充满奇趣。
他的终极追求只是“fun”而己,大多数人把他理解为因为他太年轻所以以享乐为追求:只要能获得乐趣,他就可以不顾手段去做这件事,不懂得友情与爱情的沉重,不懂得世间并不是一切都可以为乐趣而牺牲,他还太嫩,不懂得珍惜。
而我选择把他理解为,他太聪明,早己超越不单止同龄人甚至比他年长许多岁的长辈(例如我们)的思维,简单来说,他是早在2010“神马都是浮云”在中华大地一往无前所向披靡之前就己透彻领悟这个道理的人。
什么都是浮云,什么都是虚幻,在伟大的时间和空间面前,一切都是小事,如此执着如此看不透,是为何?
规矩是什么,爱情是什么,友情是什么,不都是身外之物,为何要拿来自我束缚?
他是个,生活没有混乱,也要给自己制造混乱的人。
因为他喜欢不可知的,不能预测的未来。
当然他更享受的是,尽管未来如此不可知他也最终能拨乱反正让一切回归原位依然照着自己的计划和设想发展的那种无敌的成就感。
他当自己是个神了——这应该是他唯一的也是致命的缺点吧。
因为他当自己是个神了,所以神决定要惩罚一下他。
既然你如此喜欢曲折与不可知,那我就让你享受个透彻。
故事的最后,Tony被大巴狠狠地撞飞了,彻底成了个傻子。
这也是一种成全啊。
这也是上天怜爱他的一种表现。
(对Tony的这段评价,我觉得自己有失偏颇,因为这是看完第一季第7集的时候写的。
看完第8集,听完他对Sid的一番自白之后,才觉得,其实他也并没有聪明自负到那种地步,他也只是在试图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己吧,全世界的人都期待他又聪明又爱搞怪,于是他就顺应期待,所以,说到底也只不过像个小孩在博人宠爱?
他本质不坏,we all know,他也可以当个乖小孩,但在同龄人中,现在乖小孩不受欢迎吧?
一乖就会成为Sid那样,被旁人冷落,被女孩发“好人卡”。
他不想搞怪耍坏,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想倍受欢迎,就必须迎合这班幼稚同龄人的twisted喜好。
)所以,我们更加不能怪Tony如此荒淫放诞,他把每一分钟都过成了一场戏剧,他把所有的欢乐都挤到现在来享受,他是个追求及时行乐的人——也多得这样,他下辈子再也无法获得的那些乐趣都被他提前享受了,傻了也不浪费了(真的么真的么T—T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就这样变傻了,怎么会不浪费!!!
)。
Cassie是我最爱的那个人。
一个一旦觉得事情正在变糟糕就拒绝进食的女生。
一个明明内心充满绝望,却笑得能让太阳也黯淡的女生。
总喜欢说“WOW”,总喜欢说“lovely”。
她很少会在人前露出伤心的表情,在遇到伤心事的时候,她只会“wow”一声,然后顺势把嘴型转变成灿烂无比的笑容。
她是心里越是难过,就笑得越是开心的典型。
活在一个看上去充满爱,实际上却极度缺乏对她的关爱的家庭。
父母整天就知道make love,一有空一有时间就寻求床笫之欢,夫妻之间无比恩爱,却完全忽略了对女儿的关爱。
于是她绝食以求得人们的关注。
Cassie曾经给Sid示范她是如何做到明明粒米未进却能成功骗倒餐桌对面的人以为她己经吃掉一大盆食物。
Sid说,你明明什么都没吃!
Cassie笑着说,是啊,可是有什么所谓呢,反正没人在乎我吃没吃。
于是Sid说了一句“I care”。
就这么无心的一句,滥好人宅男随口说的滥好的话,害了Cassie。
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人在乎她。
不是为了跟她上床而假装对她好。
而是真的在乎她,哪怕这份在乎如此轻微,风一吹就散。
Cassie开始产生幻觉,看见Sid吃剩的薯条拼成了“EAT”的字样,看见自己的手机每次在Sid玩手机的时候都会收到一条来自未知发信人的短信“EAT”。
就算最后幻觉破碎,知道Sid根本没给她发过短信,根本没有喜欢过她,她也一如既往地爱着他。
就为了那一句无心的“I care”啊。
这是她第一次为Sid心碎,她吃下了一大只汉堡。
第二次心碎,就是文首提到的Sid完全忘记了跟她的约定而跑去跟Michelle在一起,她吃下了一大罐的安眠药。
第三次心碎,她离开了,去了苏格兰,过上了貌似无忧的生活。
Sid开始懂得她的好了,开始想念她了。
第四次心碎,是Sid终于和她成为情侣的时候,却背着她跟Michelle上床了。
其实这件事最让她受打击的不是Sid的身体背叛,而是Cassie终于意识到,在Sid心里,Michelle永远是他的最爱,Cassie永远也赢不了。
(第三次和第四次的心碎可能搞错了顺序,记忆有点模糊了哈。
) 片子的结束镜头,是Cassie在路上奔跑,不知她是跑回Sid的身边,还是跑往没有Sid的更广阅的世界。
背景乐是Sid唱的《Wild World》:Oh baby baby it's a wild worldit's hard to get by just upon a smileOh baby baby it's a wild worldI'll always remember you like a child, girl—————————————————————————————告一段落,以后还会补上Christ,Jal,Effy,Niomi,Katty一众人等吧…………
记得有一次在豆瓣英剧小组感慨英剧的尺度,那时候刚看过《应召女郎的秘密日记》第一季。
小组里有人立刻就说,那你应该看看《皮囊》,看过了才知道什么是英剧的尺度。
拖了N久之后,前两天终于开始看了。
有点像《猜火车》,有点像《发条橙》。
破烂熊的介绍很凝练:“ 一群荷尔蒙分泌过旺的年轻人,一段张狂而跋扈的残酷青春。
”同样是以teenager的生活为主题,GOSSIP GIRL那样的青春白烂剧真是轻飘到天上,除了锦衣华服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小姐大谈多角恋爱,还能剩下什么?
空有美丽的空壳而已。
酷爱青春偶像剧的美剧观看人群显然是不会太欣赏《皮囊》的,太多的粗口,太多的性和毒品,甚至呕吐物。
每集以一个少年为主线,用大人们的眼光看,没有一个正常的。
托尼,控制欲超强的花花公子;凯西,有一对性欲超强的“艺术家”父母的厌食症少女;吉尔,才华出众的黑管演奏者,有一个长期沉溺在丧妻之痛中的音乐人父亲;克里斯,把伟哥也能当糖豆吃的吸毒少年,同样吸毒的母亲留下一千英镑就不知所踪;希德,天生的倒霉蛋,loser,稀有的virgin,托尼的提线木偶兼小跟班,毫无指望的暗恋着托尼的美丽女友米歇尔,却对凯西的纯真感情无动于衷……俄罗斯班级旅行那集极妙,就是不知道真正的俄罗斯人观感如何。
非常值得称赞的是该剧的原声音乐,每集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动听歌曲,最后一集希德主唱的那首WILD WORLD直入人心,已经迫不及待的下载了第一季的原声大碟,第二季的原声打包还没找到。
看到很多英剧中的熟人,《应召女郎秘密日记》里女主角的好朋友BEN客串一个猥琐毒贩的马仔,呵,这还真没说服力,谁能相信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的BEN会是个狗腿子?
第二季第一集里居然看到了《布莱克书店》里的MANNY,还是一头乱蓬蓬的长发,一双无辜的大圆眼,这家伙扮演少年GAY男克瑞斯的建筑工人老爸,他出场时和那只漂亮狗狗的表演可爱极了。
都说托尼是万人迷的美少年,我个人倒觉得其中长相最标致的还是马克西,漂亮的金发少年,雕像般精致的轮廓,他可不是个徒有其表的同性恋男孩,他还是个极具天赋的舞者,第二季开头时他那段震撼的三人踢踏舞我恨不得连看十遍。
托尼在第一季末尾遭遇了严重的车祸,曾经巧舌如簧诡计多端的PLAY BOY变成了连写自己的名字都困难的迟钝的小呆瓜,不知道接下来的剧情该如何发展……
他们的故事结束了,可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这一群英伦学生们带来的决不仅仅是搞怪和他们的个性生活,看完第二季后,觉得这部剧确实好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烦恼,就和我们一样,有着学生自有的叛逆和不满,他们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却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烦忧。
tone在第一季中一直很高傲,但是在结束的时候他渐渐发现这样不对,然后在第二季中有了巨大的改变,开始真正认识朋友的珍贵,恋爱的真理。
sid一直表现得温纯,对待朋友忠心耿耿,绝无怠慢。
michle算是最没有个性的人了,可是在一群有着各种各样问题的朋友之中,正需要她的鼓舞。
cass一直问题不断,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但主要的她缺少关爱和呵护,才会有一系列的行为。
maxxie的问题是自身出路问题以及性取向问题,他有自己的决定和勇敢,每一步都是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jal的家庭问题以及chris的家庭问题都一样伤脑筋。
anwar作为一个教徒,是否受信就成了最大问题。
effy的叛逆表现得最为突出,白天和夜晚则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里面的每一人都代表着英国以至各国青少年所出现的问题,家长有时候难以发现的我们的另一面。
虽然里面对于青少年显得太过于理想,可是却是真真实实的表现出了我们所出现的问题。
第二季结束,我们都能准确的看到他们5年后的摸样,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未来,虽然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永远纠缠不清的问题和困扰,但是这只是过程,未来还是要靠双手自己去争取的。
不知道第三季会以一个怎样的角度继续故事,但是,看到这,已经够了。
前方的路我们也有了术语自己的方向,何必一味深究呢!
决定不继续看了。
美好的前景在想象中才会更美。
不是剧评skins我只看过第一季而且看得断断续续一会看中间一会看开头的。
吸引我去看skins的正是Cassie这个角色,很久以前在豆瓣看到一个Cassie的相册,就被那种梦幻般的不真实感给吸引了,于是就去看skins。
剧情什么的懒得评论了,我只是把Cassie出现的几集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别的集数就一带而过。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大家都喜欢Cassie,至少我还没看见过有人说我讨厌Cassie这样的话。
这么一个梦一样的女孩子怎么会有人讨厌呢,天真的笑颜,可爱的口头禅,特色鲜明的着装。
厌食症,家庭不和,神经质,忧郁……这么多惹人怜爱的元素集合起来就成了Cassie。
因为现实中不存在Cassie,所以大家如此爱这个角色。
汉娜的演绎绝对是无可挑剔的,她的五官不是最美,但是组合起来却让人过目难忘。
年少是易碎的玻璃,Cassie做了我们想做不敢做的事,Cassie是我们相成为却成为不了的人。
很多人喜欢Cassie用水枪喝酒吞药的那段,是,那段真是拍得美极了,Cassie穿着金色的舞鞋,Cassie慢吞吞地咽下药和酒,Cassie站在座椅上,Cassie晃着头听着歌。
阳光洒下来,她就像个天使,破碎的天使。
Cassie不是个完美的人,但是个完美的角色,但也仅仅是个存在于荧幕上的角色而已。
1 终于看完了Skins的Season 2的最后一集,唏嘘不已。
一群高中小孩胡乱而激情的生活,sex, drugs, alcohol, school work, lies, mass around, friendship...你能想到的18 19岁有的,或者你想不到的。
这部被称为 Trainspotting的电视剧版的英剧,在一群bristol的小孩子散落四方结束了。
他们还会再回来么?
也许,也许不。
Lucy说,你的五年计划是什么?
Anwar说不出来,于是Lucy说,你留下吧。
我选择留下,因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然后背靠沙发,透着一股老练的悲凉。
是啊,如果不能走,还能做什么?
2 我想起那个黑夜,在胖子、FY、XX一起趴在四楼的阳台上,逃避没有老师坚守的自习,静静地等待闪进浴室偷情的同学。
15-20分钟之后,浴室探出了一个人的头,闪了,向左;然后3分钟后,探出另外一个人的头,闪出,向右。
于是我们趴在那里偷笑,一阵乱喜。
像发现了人生的一件重大的八卦。
并且要自己投下。
那个时候,肾上腺激素总是那么热烈,需要释放。
在抬头的透过面前书堆的时候也能幻想乱七八糟的画面,然后埋头继续算解析几何。
那个晚上,我们不知道把这个故事的细节讲了多少遍,仿佛我们是导演。
指挥着那个小棍探究世间最神秘的地区。
男生喜欢在教室旁边的阳台的小角里口水四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讲在电脑城淘到的碟片,把每个细节都如数家珍的摆在面前。
那个时候,我们也许难以理解,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在电脑城的摊主面前装“什么是毛片”的假纯洁发问,然后不声不响的走开,留下脸臊的店家;我们也难以想象我们可以下到日本欧美最新的片子并且按照演员做成专辑列表,供人下载自己却懒得去看。
男生总是躲着女生讲这些,因为我们知道还是要给自己留点面子,有些女生是真纯洁,害羞起来没完没了。
后来我们才发现,这些是给那个年纪的特权,让每个人都有理由去解开那层布,看下面那个异常不同的世界,同时另外一只手捂着眼睛。
3 Tony和Sid去偷棺材,为了Jal,为了他们自己。
一路狂奔的minicooper偷来的是对朋友最后的缅怀,也换来了Jal一阵呵斥。
葬礼终于如愿进行了,在牧师的祷告下。
Jal在那里的大声的说Fuck it,把一切的仪式都淹没了。
该埋下的终究就该埋下,土终究要铁锹撒在名字上。
沉下去。
在抗议什么?
逝去的朋友?
还是逝去的自己?
Maxxie说,来吧,我们去那里,也许我们没有饭吃,没有酒喝,不知道去哪儿住,但是哪儿都是一样。
但是我希望你在那里。
于是这里,只留下lucy,不知所措的慌张,把一切老练都扔在了一边。
4 那个逃学却被教务主任堵在门口的下午。
周五。
发现自己还是不习惯于说谎,即使在那个紧急的关头。
于是悻悻地放下书包,回去在教室听英语老师给我们弹琴唱歌。
这个以后因为家庭工作原因而理智出现问题的老师,在那个时候对于我们是一个慰藉。
琴声把空气震荡的静谧的快要窒息,却又那么如此欢畅。
于是在郁闷没有出逃成功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又跟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过着学校里面的周末。
然后笑着谈论因为逃学,让令人生厌的班主任抱头痛哭,没心没肺的快乐总是那么勾魂。
就像很得意的看着食堂外面目瞪口呆的家长仰头看二楼传出的对骂声一样,那是一班和三班隔着二班在对骂,对笑。
还有扔勺子和盘子。
恣意的把一切战果留给食堂的师傅。
谁敢批评我们?
插腰的憋着嘴,内心却慌张到不行。
我们走后,英语老师还留在学校,一段治疗之后,平静了好多,只是那原本如被风蚀过的树皮般的脸肿了起来,眼神比起唱歌的时候淡了很多,在对着大家鞠躬的时候,很多女生都哭了。
5 Jal说,我一直在想,他要我今天说什么,他给我的意见。
就像,ya know what babe, fu*k it!
这些人都很了解我,告诉点他们我不一样的。
所以我要讲一个他心中英雄的故事。
一个叫做乔 卡廷葛的人。
1960年,他爬上了一个探测气球,上升到32000米的同温层,然后,只带一个降落伞,跳了下来。
他持续降落了4分36秒,达到740英里每小时。
在距离地面5千米的高度才打开降落伞,it has never been done before, and it has never been done since. 他这样做,是因为他可以。
这就是他喜欢这位英雄的原因。
这是因为he said yes, said yes to everything. he loved everyone. he was the bravest boy, man I knew. 因为他总是无惧无畏地每一天,because he could, because he would, that's why we loved him. 于是烟花四起。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祭奠逝去。
然后尘归尘,土归土。
6 我只是想问,我是什么时候打开降落伞包的。
我在想,高一学校抗议炸南联盟驻华使馆队伍在前面摇臂呐喊的人去哪儿了。
那个在课堂上拍着桌子就跟老师对骂的人哪儿去了。
多年之后,我知道了这种抗议是没有用的,就像当年队伍中一个同学吼的,cao,都没有见到美领馆的门。
多年之后,我知道了我曾经被人告到市里教委去,因为跟老师对着干,因为可以取消我高考加20分的省优干的证书,虽然那是同学选出来的。
于是,在多年以后,我再看到抗议的时候,会麻木的想,算了,还是默默的抗议吧,比什么都强。
然后很平静的看着那些在日本车面前怒吼的愤青们,网上怒骂的热血们。
多年以后,我知道了,以后再也没有很好的班主任帮我把所有曾经的作为护了起来,保护当时什么屁都不懂的傻B小孩儿。
然后平静的接受现实的一切,等待结果的到来。
在下坠的时候,心越来越慌,终于不慌的时候,便拉了那根剩,于是肩膀像是被人猛的提了起来,于是开始一阵上升,身子也轻了好多,风吹了过来。
徐徐落下。
直到脚落在地上那刻。
只是速度的指针却往后倒了过半,肾上腺激素也回到原本来的地方。
于是我的青春落了地,脚底磨出一阵尘土,扬起来跟天空说再见。
7 Jal,你是一个好女孩。
雨点打得伞啪啪作响,只有心里的哭泣的声音可以盖住夜晚雨声的狂妄。
我觉得你的声音特别像他的声音。
是啊,他是我儿子。
然后静默。
Tony对Chelle说,我想我我还没有准备好,Michelle却说,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就想和你做爱。
Sid坚持要走,Max也坚持要走,邀上Anwar。
Cassie在别处。
那曾经的一幕幕像傍晚的夕阳,略微有些刺眼,辉煌之后便是万劫不复的黑夜。
还记得在海边那些谵妄,城市小屋里的迷茫。
用被子蒙住头,说我想abortion。
What will he say if he is right now by ur side? Fu*k it! Fu*k it! I will do it my way, people who love me will understand me. Fu*k it. 8 在那个炎热的夏天之后,一群人散落了四方。
有人留下,有人离开。
都来不及看那个曾经洒满了夕阳余晖的小角变成了什么样子,就匆匆的走了。
头也没有回。
在多年之后,他们有人还在读书,重复的挣扎中期盼新的精彩;有人去了边疆,在每天的1234中寻找斑驳的快乐和回去的希望;有人工作了,累得半死却小有成就,有很多理想没有实现;有人一直在辗转和等候,期待多年的花朵化成果实。
我们说,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
那是骗人的,我们都知道在骗自己,但是仍旧这么骗下去。
我们是否像自己的父亲?
像,都在重复着长大。
又不像,因为我们离开了那里。
拿了一张异地的车票,连背影都没有留下。
一年里,简单的几句就够了,虽然足有n多年没有见面。
I will understand, they will, too. 9 Lucy问Anwar,他们五年后会在哪里?
你五年后会在哪里?
他们的计划中没有你。
你很久之后给他们一个电话,他们会很高兴,但是之后他们会很久都忘了给你打电话。
因为他们的计划中没有你。
所以,你留下吧,我可以做你的朋友。
10 五年后,我的降落伞会把我带到哪里?
我的计划里有没有你……
前幾天看《鏘鏘》,聽到一種說法。
中國的電視劇注重事件,而西方的注重人物刻畫。
當然了,東方也有注重人物,西方也有注重事件的。
只不過,看過“skins”之後,國產片里實在找不出什麽片子的人物刻畫敵得過它。
當然,日劇里的人物刻畫比較細膩,這點跟日本人的性格有關。
但是仔細對比這兩者,只談感覺的話。
英劇的人物情感真實自然,如同看紀錄片一般;而看日劇時總不忘自己在看電視劇。
看電視劇時最高的境界主動地忘我。
這點上,英劇做到了。
還有一個感受,就是,skins透出的藝術感源源不斷。
舉幾個例子,Cassie 自殺前站在椅子上的飛翔動作。
技術上,用了廣角,對光拍攝。
視覺上,傳遞了震撼和情感的真摯。
Cassie在college里時“手指人”的拍攝,這個"手指人"模擬地太生動了,很柔很愉悅。
還有,Chris跑出父親家時候的鏡頭追焦拍攝和Chris抑制不住地哭泣(眼神像左上一來回),氣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出來。
設計上,每一集的最後,都會有一個精心設計好得最能體現人物性格的結尾。
它不是想每集的最後用懸念的手法,吸引觀眾去看下集。
僅僅是Jal的一個吹flute的動作,Chirs怪誕地用金魚水服藥…… 讓我自主地選擇去看下一集。
對!
就是這樣子。
美劇如同一個導演設計好劇情控制你的喜怒哀樂,強迫你追劇;而“skins”是藝術地傳遞出信息,讓觀眾自主選擇評價。
音樂不得不提。
每集的劇尾音樂都不一樣。
此外,劇中的配樂是skins的靈魂,烘托氣氛的最佳功臣。
最後,不得不佩服英國審查局的寬容度。
我指的不是裸體之類的,因為我認為裸體也是藝術之一。
裏面參雜了很多西方teenage的社會問題,性、酗酒、drug、家庭等。
不過影片不帶任何評論色彩,知識簡單用了少年的角度拍攝。
英國的孩子是非常喜歡耍酷的,根據wiki資料聽說造成了社會上不少類似 skins secret party 事件。
人性有美有丑,追求美同時也把丑擺上桌面,才是寬容才會進步。
而明知有丑的一面,而不敢展現出來的,那是愚蠢。
我對題目的理解:皮囊即為真實,連接外界和自己內心的物質。
好過以mask,face之類的,因為skins囊括全身,生來就有,最真實也無法作假。
美剧断了,开了部新的英剧The Inbetweeners,小尺度的美国派,屎尿屁俱全,但笑果平平,才觉得Skins真是好。
“皮囊”译得很到位,不给人任何联想到精神的机会。
于是屏幕上这帮小年轻们派对、做爱、磕药,不断突显身体的功能性作用,像只气球样膨胀,内里充斥的是何?
只知情感上充盈的必然伤人,敏感的必然自伤,空虚的却未必无谓。
喜欢S1里花大笔墨一集一集逐个介绍角色的问题和限制,这样的皮囊才真实,才比自诩青春无敌的绯闻少女更青春。
S2最后两集磨了很久才看,因为不舍得Chris死,觉得太韩剧。
这个长相猥琐的男孩子此时已经变成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
猥琐也不过是S1头两集,语言不时宜、穿着太雷人,貌似第3集他妈妈出走,就已经开始理解他脸上严重空洞、脱线的表情。
尽管到最后他脸上仍然飘飘欲仙很欠扁,但说此时的Chris已进化为熟男一枚,估计没有多少人反对。
Angie和Jal的作用绝对重要,可惜Chris的自毁倾向太根深蒂固(不知可否称为自毁性享乐主义,难得他每时每刻都high得很大),没人拉得住了。
有几个感动的瞬间:1、他跟Jal讲被单的时刻;2、他妈妈走,Cassie发现他在哭,之后假装不知道谁来过;3、葬礼上Jal的发言,大意是这孩子面对的太多,不断在看着地面跳伞。
第二喜欢的角色是Sid,因为他不美型,长相很朦胧、穿着很卡通,尤其中意那件大狗衫。
因为荒诞的四角恋形象打了折扣。
他的问题跟Chris不相上下,不过这孩子有一种中立的傻傻的美德,不知所措也无所作为,无论生死、情爱、选择、放弃都很被动,跟长得茫然有关?
拿感情说吧,我怀疑他先前喜欢Michelle是受Tony影响,喜欢Cassie则出于内疚,中间折腾那下也是Michelle主动,最后去NY找Cassie难道不是Tony的策划?
这种品质让Sid惹人喜爱,有多少人敢保证自己总是有所决断的?
Sid就像个影子,挺让人操心的,但至少表面看他会一直安然,没有大恙。
所以是美德。
第三喜欢Tony,因为美型,长相不够俊,英伦范儿来补。
说演员是里面最大牌的应该也没人反对,这孩子很小便和Hugh Grant叔叔演那个男孩男人,后来又是天气预报员里Nicolas Cage伯伯的儿子。
Tony自然也是角色中最强势的,条件好,以为都输得起,其实未必。
S1和S2里强势与弱势的转变很考验演员功力,所幸做得还不错。
S2里Tony华丽丽的回归,剧本搞得亮眼,构思的功夫很深,剧组齐心跟鼓足力气要扮大师似的。
后来,Tony就成了个比较有担当的人。
女性角色里,Michelle和Jal因为长相问题都不太出彩。
Jal还好,没扮美女,估计不喜欢Michelle的人很多。
两人在关键时刻都偏实际,不愧是闺蜜,这点无可指责,每个人都有进行利己选择的权利,更何况他们还都是感情充盈的人。
对Cassie的感觉比较复杂一点,S1时认为这个满口“wow”、“lovely”、厌食、大卷发、雪纺不脱身的女孩子跳起来很灵,像只敏感的小妖精,S2 被四角恋雷到后,觉得丫就是抽风,还是很Bitchy的那种(胜过了花痴Tony的那个),如果说自伤还能称为楚楚可怜,那自己得不到就去破坏别人,不是只抽风的bitch是什么?
虽然她最后对Chris很好,但我就是讨厌她在Jal面前扮全知全能看透了一切的样子。
不过就是一只经常看不开爱折腾的小女嘛。
倒是一直觊觎Maxie那个女孩子(抱歉忘了名字),最后跟Anwar说的话,反而很深刻,小动人了一把。
Maxie和Anwar的戏相对较弱。
但这样两个角色对于那段“皮囊”岁月不可欠缺,他们就是在派对上玩得很凶、有时很囧,但总是支持你的记忆中的模糊力量。
不同的除了性向,Maxie帅些Anwar长得怪些,对于明天都是未知,尽管Maxie貌似有憧憬,Anwar一以贯之的浑浑噩噩,但跳上火车的时刻还是为剧集保留了最后一丝超越现实的痕迹。
Skins很真实,其现实刻画在放肆青春的身体上,但最后也无法不像任何一部青春片一样,将现实放置在某些更稳定、更可靠的实在上,身体于是让位于更理智的生活方式。
只是我无法确定,两种状态哪种更接近麻木的身体状态?
所以,我相信S3主角将大换血,我们将看到以Effy为主的新一代少男少女。
即使是还活着的Tony、Sid、Cassie、Michelle等的故事也已所剩无几。
只是希望最有明星相的Effy,在S3中能坚持风格,千万别朝某朋克摇滚少女的范儿转。
看了一集 不是我的菜
Tony有句话说的特别对,“我之所以表现的像个wanker,是因为我以为你们喜欢这样。” 确实是这样的,现在太多人想表现的像个混球,以为这样会有更多人围着他转,其实这只是幼稚的一种表现,只有当你敢于承认自己是个loser了,才能真正长大。
英国人要搞就彻彻底底的搞,美国绯闻少女立马歇菜
天天高中生纸醉金迷的没事找事,比起GG差多了
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你失去的真心,什么时候才能看见恶魔外表里的天使心,你也忘记了你原本的面貌,你也遗失了自己所思所想,世界繁复,我们如此近,又如此远~~PS:当我loli时看不懂,现在看懂了,喜欢了,却又如此怀念那个看不懂的我~~
追了两季,第二季很有爱,但也是人物渣化的开始,于是就没追下去。
霍尔特就是我最喜欢的那一型的男生 看到前4集 后面就大同小异了很无聊 没有剧情!!!
残酷青春
除了演员比较养眼,没啥好看的了
无感,只是迷恋年轻的身体
为什么我提不起来兴趣呢?
看着一大群少男少女挥霍青春,心中却满溢的是不舍和难过。
就很意外……我不喜欢这一部呢。(←就年纪大了啊!
没有灵魂的一群年轻人
没感觉 失望。。。
看过的所有剧中 最爱最爱
痴线
too old for this,一集弃
有点另类
我喜欢第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