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兄弟

铁血兄弟,新青年,New Youth

主演:朱亚文,齐奎,刘向京,蒋恺,王诗蒙,唐静,巩汉林,吕凉,赵小锐,张一鸾,王悠,张镝,巩天阔,黄超,马晓宁,滕爱弦,曾虹畅,于莹莹,张喜前,蔡纲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铁血兄弟》剧照

《铁血兄弟》剧情介绍

铁血兄弟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新青年》横跨1907年至1927年20年中国历史,讲述江流(朱亚文 饰)、魏国(蒋恺 饰)、王应(齐奎 饰)、周鲁(刘向京 饰)等一群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新青年,为人民谋求福祉、为国家探索理想、为民族找寻出路而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的曲折历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少林武王世界奇妙物语2008秋之特别篇再见甜心水上飞行围攻报告老板第二季社内相亲脱欧:无理之战赛尔号大电影之寻找凤凰神兽三分之一大地猴子烽火奇遇结良缘非对称较量斑马人2:斑马城的反攻狂野生活鎏金的声音盖世武生混乱可爱的中国都是恋爱脑惹的祸珍品将军在下美丽长情白月梵星商道·天问6秒钟的轨迹~烟花师望月星太郎的第二个忧郁弹味中的婴孩男人之苦寻宝囧途

《铁血兄弟》长篇影评

 1 ) 用《铁血》传递能量

地球人再也无法阻止琼瑶阿姨每个暑假都来报到的节奏了。

是的,有种共识没人说,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最让人不解的是,过了这么多年,阿姨的风格还是没怎么变啊。

雷剧横行的年代,某阿姨为此做了不少贡献。

当然,这绝不是所谓的口水帖,楼主一向反感“吐槽体”。

省下那些“吐槽”的时间,还不如去多发现些好点儿的作品。

如果一打开电视,不是男女主角深情拥吻,神仙妖精大闹荧幕,就是婆婆儿媳家庭大战,我们这些小观众真心觉得有些审美疲惫。

毕竟,咱们都是在生活的大风大浪中航行过的人,这现实的生活中,哪有这么多王子公主,一出场就是“高富帅”“白富美”,哪有那么多的婆婆儿媳仇深似海?

对于这种“类型剧”,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想笑回到正题,聊下昨天刚在央八露脸的《铁血兄弟》,原名《新青年》。

之前就听说过《新青年》,没太走心,怕是走“政治教材”路线。

后来不经意间看到片花。

七分钟的片花彻底改变了我对它的印象,也勾起了很多回忆。

想当初的《恰同学少年》,用轻快节奏讲述百年前的同学少年和青春故事,激荡了无数青年人的心;《人间正道是沧桑》则用一个个历史人物告诉我们,历史记住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信仰,更是一个个曾经存在过的鲜活生命。

其他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这些正剧给当时的电视剧大环境带来一丝丝新鲜空气。

让我们至少可以坚信,还是有些电视剧可以给我们带来深层次震撼,让我们领略电视剧的艺术魅力。

看完它们,至少不是停留在无意义的幻想里,“美化”或是“妖魔化”这个本就复杂的现实世界。

然后,《铁血兄弟》出现了,在这个有些燥热的暑假的结尾。

它随着一百年前的三个铁血男儿来到了我们眼前,夹杂着历史的血风骤雨,书写何为意气风发,何为人间大义。

它肩上的任务并不轻——晃醒那些沉睡了一暑假的大脑,叫它们鼓起干劲儿,同“铁血兄弟”们一起,为理想,为信仰,拼搏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当你疲了乏了,《铁血兄弟》却能源源不断地为你输入“正能量”。

从总览的几分钟片花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它的目的,似乎就是打破虚无主义,震撼你的神经直至末梢。

继续期待接下来的精彩!

 2 ) 这种感情可以延续

看了铁血兄弟这部电视剧之后,我私以为,这应该是我最近看的诸多电视剧中口碑最好,真实最还原性最高的抗战剧,但是影视这个东西,稍微用力一点,就有可能使得它们成为少数人才欣赏的艺术品,有时候太真实,太完美,反而让看热闹的人欣赏不来。

在这部电视剧中,不仅有抗战的家国之情,更有儿女之间纯粹细腻的感情,还有兄弟之间的无坚不摧的兄弟之情。

 3 ) 艰苦的境地,人生的成长

我们如此安定的生活都是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所换来的,有时候很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个时代,但是现在又觉得如果自己生在那个时代,也一定是想要奋力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求解放,为民族求独立的。

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大抵是有一些问题,他们毕竟眼界有限,可能看不到炮火连天,隐藏下的不安定,不和谐,但是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需要机会的,现在面前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自己成长的舞台。

 4 ) 铁骨铮铮三兄弟

这部电视剧中,兄弟,三人以同辈精英的面貌,怀揣着各自的人生理想走入战场。

他们聪颖过人但个性鲜明,或自命不凡、或桀骜不驯、或怯懦避世。

然而,在为祖国贡献热血,抛洒头颅的成长经历中,他们历经摔打和磨练,在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之情的领导人的带领下,以张扬的个性融入战场大熔炉,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个性和崭新的精神风貌。

看罢电视,细细想来,此类人物该多多益善才好。

 5 ) 身残志坚,也不毁心中梦想

因为福郡王的阴险狡诈和残忍,王子谦被严刑拷打,更是被用尽酷刑来磨灭他的斗志,所以他出狱后出现疯癫状我着实是很心痛。

后来看到他因为与别人发生争执又因此丧失了生育功能,更是对他心痛不已,邓玉秀人物性格实在饱满,在此关头选择和王子谦马上成亲,为她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子谦虽心中悲痛万分,还是做出令人了震撼一举,他选择与福郡王同归于尽,来帮助众人万分艰辛的革命之路,这也为他的角色画上了一个异常圆满的句号。

 6 ) 是可以二刷的好电视

曾经的我只是闲来无事,随便点开了一部抗战片,但是看后确实是让我欲罢不能,即便是二刷,但每一次还是被里面的剧情吸引住了,每个角色都演得太到位了,每个人性格特征鲜明,没有大众对于一个人仅仅是好坏的简单区分,人物形象十分立体,在他们身上,我们几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部电视剧是中国抗战的缩影,描述了战场上的冷酷无情和磨难,诸多的小细节,实在是经得住无数次的反复观看来细细挖掘。

 7 ) 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有种情谊,是可以为你舍身取义,是可以为你牺牲,是随时准备替你报仇,这种情谊,虽不是与生俱来,埋在我们的骨子里,但是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萦绕在我们身边。

我真的很羡慕兄弟团的感情,有种百年之后仿佛我还留活在这个尘世间一样,这种感情经久不衰,唱着颂歌,是可以流传很久很久,不会变质,没有掺杂任何的不和谐因素,只是我们血和义的组成,是这样一种感情。

 8 ) 幽默的正剧

清末,天下风起云涌,生性叛逆的广东青年江流,不满父亲封建大家长的作风。

离家出走,懵懵懂懂接触革命,进而受革命导师影响,成长为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新青年。

《铁血兄弟》讲述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八一南昌起义等革命历史事件。

描述小人物在历史大背景下的成长和命运。

为探索救国救民,为家国勇于奉献自己的高尚品质。

同时,此剧在严肃题材传统主旋律的前提下,适当融入了轻喜剧的色彩,带有一定的幽默元素,区别于严肃的正剧表现形式。

这是此剧值得欣赏的一个地方。

 9 ) 电视剧《铁血兄弟》改编长篇小说《新青年》的书评:新时代下如何培养新青年

青年,之所以为新,是因为青年是冉冉升起的太阳,是燃起的希望!

青年,之所以要新,是因为青年要立新、创新和革新!

本书以晚清到民国这段时期作为历史舞台,描写了一群热血青年为求索民族新天,敢为人先、披荆斩棘,虽九死而不悔,努力投奔革命怒海,行刺满清权臣,以一己肉身剖击黑暗当局的故事;同时也是这群热血青年出走异国,倡新学,开民智,发新声,超越世俗,不妥协,不苟且,不顾一切地拥抱自由、真理、梦想、美与爱,实践人生及社会之美好理想,激烈地反抗专制、腐朽及一切不合理事物的故事!

虽然小说《新青年》坐标在一百年前的中国,但以历史追问现实,对现在的我们依然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小说中的江流、周鲁、王应、以及前期的魏国等新青年形象,具有理想、为目标坚定奋进,展现着对自由的诉求,焕发着熠熠夺目的光辉。

因为一直从事人力资源职业的原因,我对人才培养,特别是年轻人的培养格外关注。

平时养成的职业习惯让自己总是会结合所处时代的内外部宏观特征进行思考。

新的国际形式和社会环境都昭示着我们正处于一个VUCA的“乌卡”时代,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和ambiguity(模糊性)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同时飞速发展的科技革命,AI人工智能,数据大模型,数字化转型和数智化生产力的出现又让我们在不确定中看到了确定,那就是这一轮的科技革命必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并不是《新青年》书中那样是一个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变的时代,没有那么深刻的社会结构变革,但是外部环境的上述变化依然对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来看国内形势和社会环境,经济增速放缓,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出境越来越被重视,劳动力市场上,年轻人的失业率越来越高,Z时代的就业观和70后,80后截然不同,自媒体和兼职副业成为普遍现象,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来越重视情绪价值的提供和满足。

小说《新青年》是在讲“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它探讨了历史大潮中的个人选择和命运,以及个人如何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塑造自己的人生。

每个时代抓住机遇的青年们,从来都是那些在历史的浪潮中勇敢地做了弄潮儿的人,搭乘上了时代的快车,顺应了这个时代变化的人,而从来都不是那些顽固守旧,固守自己一方菏泽循规蹈矩的人。

这么类比其实并不夸张,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帮助他们在VUCA的时代环境下选择和成长,不仅决定他们今后个人的发展,还决定未来企业的命运,甚至决定将来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结合着书,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下年轻人的培养:1.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书中主人公江流剪掉被洋人们称之为pigtail(猪尾巴)辫子的那一章节印象深刻。

江流在伊藤教官阅兵班级方阵的时候迟到,因为他把辫子剪掉后门房的看守不让他进学校。

那个时代没有哪个学生敢这么做,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些守旧派老师比如贾老、辜老等的嗤之以鼻,但却得到了赵老师的赞许,也得到了伊藤教官的青睐,甚至伊藤教官还把见到如见人的竹刀当做礼物赠予了他,还留言:有形的辫子剪掉了,可无形的辫子更难剪。

从此,“剪辫或留发”的议论在学校不绝于耳。

年轻人是最擅长打破常规,摒弃守旧,创新突破的。

打破一次旧规矩容易,做一次创新容易,只有自己心中笃定自己的想法付出行动即可。

但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年代有赵老师和伊藤教官那样为年轻人进行突破而点赞、鼓励还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并进一步传递积极信号的老师们。

放到当下,这应该就是不仅不以前辈,资历而自居,还能激励年轻人创新,甚至为他们的创新提供平台和资源,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并参与到各类创新中去。

比如有:创业孵化、科研实验、也有:论坛分享、竞赛设置等。

通过资金、设备、信息和技术等资源的提供,让年轻人有实践想法的平台和空间。

另外,在创新和实践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创造一个允许失败、可以试错的环境,不能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因为失败只是过程的一部分并不是最终的结果。

通过失败,青年人亦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 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书中第三章“问道”讲的是江流等一行远赴重洋到法兰西求学,进入当时的巴黎大学,他选择的是哲学系,一来就被誉为大学传奇的罗兰教授在第一节课刁难了。

当时罗兰教授问同去的同学钱子谦,为何姓在名的前面。

因为子谦是被点名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太过于紧张,法语结结巴巴没说出口。

半晌,一片寂静中,罗兰教授非常不高兴说道“连对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研究,如何认识自我?

”进而还上升到“中国不是也有伟大的哲学吗?

为何要跑到法国来学习”就在子谦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作答的时候,江流起身,深深行了一个礼后从容答道“姓氏在前是中国的家族传统,世世代代,延续传承。

姓氏是一个象征,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缘起的敬意”“诚如您说,中国也有伟大的哲学家。

可是,每个国家都有不一样的哲学,也有不一样的传统和文化。

他们的不一样到底在哪里?

有没有可以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地方?

这是我的疑惑,也是我来法国学习哲学的原因。

我们都希望能在法兰西这片文明的热土上寻求到不一样的智慧与科学”。

当法国同学世袭爵位的马克嘲讽中国来的留学生不会用刀叉的时候,江流不慌不忙的拿出两根树枝削成的筷子娴熟地夹起盘中的一粒粒豌豆,告诉他“餐桌,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

我来到法兰西可以学到你们国家的文化,但是本国的精粹我也不会丢”这是在那个晚清民国年代一个思想先进的年轻人,他不寄托于希望把走的道路彻底改变了,而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而他的这种发现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如出去看看的同时,既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外面的世界,同时他也是带着强大的民族自信来到法兰西这篇当时革命的热土。

放到我们今天,当代的年轻人的发展也同样能够从中获得启发。

我们需要国际交流,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对于年轻人的培养,一方面我们要鼓励他们学习外语,尤其是像英语这样的世界主要语言,学习好外语后,可以提高国际沟通能力,从而拓展思维的局限性,能够看到不同文化吸收精华,也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同时还可以从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的互动中,推广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让世界认识到当今的中国,展现这个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

3. 综合能力与终身学习纵观本书全篇,主人公江流从最初参与反清革命,到抨击黑暗当局后又意识到要改变民众思想得远走他乡异国,接受新思潮,倡导新文化,开启新民智,唤起大众真正的觉悟。

他从法兰西回国后教授哲学,让学生有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从而让大众和社会脱胎换骨,兴国兴民。

以他为代表的的那一代青年,还有王应、周鲁,他们都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在不断学习,不断适应,不断挑战,在发现整个社会变化需要一场大变革的时候,又迅速调整自己,再去不断学习,再去不断适应,再去不断挑战,最终慢慢地蜕变为具有理想、为目标坚定奋进,展现了革新气息和民主、自由的诉求的新一代!

放眼当下,今天的年轻人早已经生活在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非常夯实的现代社会了。

不像书中江流所在的时代背景,还需要考虑生存问题。

科技迅速在推陈出新、迭代发展,信息更新到爆炸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新知识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不断涌现。

这是另一种层面上的需要去考虑打引号的“生存”问题。

所以理解新技术、掌握新知识,要求年轻人得具备综合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此外,正因为在行业相互交错,无法再明确细分的情况下,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往往都藏在行业和行业的交叉边缘地带,比如数字支付让手机解决了钱包的问题,也让小偷这个职业几乎绝迹,比如互联网让电子商务崛起,商业综合体里餐厅、电影和游乐场这样注重个人消费体验的爆火,但只是提供个人商品的线下店铺却门庭冷落。

所以能够跨行业、跨学科学习和思考,将知识和技能结合的综合能力在今后年轻人的培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能力强的人不仅在创造力上能比其他人更加突出,通常也具备更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多元化的工作和社交环境中,能够迅速建立广泛的人脉网络,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带给自己成就感和满足感。

也正因为生存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挑战层出不穷,机会也层出不穷,所以对什么事情都有一颗好奇心,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保持终生学习的人才能更加适应这个未来的社会。

当然,说到培养年轻人,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下功夫。

比如鼓励年轻人保持批判性思维,号召年轻人注重心理健康,带头给年轻人做自律的榜样,培养年轻人更强的法律意识和伦理道德意识。

书的结尾写道:无论是顺畅的天道,还是凶险的畏途;无论是光明的图景,还是黑暗的闷罐,新青年能打破一切、蔑视一切、改变一切、挑战一切,他们生生不息,是民族的脊梁和燃不尽的希望。

现在虽然早已不是那个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的年代,但是新的国际局势下、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乌卡时代里,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中,新时代的新青年不仅仅需要为个人理想而奋斗,也依然肩负着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希望。

现如今,走出国门的企业越来越多,参与国际竞争的国产品牌也越来越多。

出海的不仅有实体企业还有我们的民族文化。

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并不断提升竞争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对年轻一代的支持和培养是值得我们全力以赴,甚至是超越全力以赴去努力的事情!

 10 ) 这剧没火很可惜

隔了许久想要给这剧写几句话,是因为发现隔了许久看过这剧的人数仍然这么少。

实际上我也并没有看全。

那时候中央一放《推拿》,我每个假期都和家人一起看一部电视剧,《推拿》各方面很优秀,就成为了我的选择,可惜我家人对它并不怎么有兴趣,只是我一直看了下来,它在豆瓣的评分之高出乎我的意料,日前娄烨的电影大受好评,其实没有比电视剧更好。

中央一放电视剧很烦人的,时间晚,就两集,一礼拜就四天有,追个剧能急死。

《推拿》还没放完中央八开始放《铁血兄弟》,在《推拿》的空隙中就看了《铁血兄弟》。

其实只看这个名字我是没兴趣的,看几眼仅仅因为挺喜欢朱亚文。

《闯关东》的时候朱亚文一炮而红(反正我感觉是红了),后来看到北京台放了个《正阳门下》他演的特受,和《闯关东》中迥然不同。

《红高粱》选角时我一下子想到的就是朱亚文,所有的人选中没有比朱亚文更合适的,幸好他顺利出演并藉此以及《黄金时代》真正大红起来。

我还以为他之前的作品也会被翻出来,终于受到应有的赞誉(像冯绍峰等人一样),可惜看来《铁血兄弟》并未有好运气。

我想《铁血兄弟》这名字同样会阻挡很多人去看这部剧。

实际上它原来的名字叫《新青年》。

《新青年》意在主人公的成长历程,《铁血兄弟》更倾向剧中几位主要人物的感情。

很快我发现这是《闯关东》中三兄弟的再聚首,本来可以成为很好的宣传点,只是朱亚文之外的另二人并未红起来。

而朱亚文在这部剧中展现了卓越的表演,人物形象前后转变很大,其中经过很多阶段,心路历程复杂,朱亚文塑造的极好。

这一点其他两位还是比不上。

随后无意瞥到的片头字幕中“由张培忠《文妖与先知》改编”才让我大吃一惊。

多年前在书店见到这本书,很厚,是第一部张竞生的传记。

张竞生的大名现在没几个人知道了,真正是隐藏的大师,而且是极具话题性的大师。

能以他为原型拍电视剧让我十分惊讶,正像我一直比较奇怪为什么80年代人们会关注到蔡锷和小凤仙而拍了《知音》。

《铁血兄弟》对张竞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没有展现,只以他为原型拍了年轻时候的一些经历,演到最后也更加靠拢主旋律,而偏离了张竞生真实的人生。

当然《铁血兄弟》并不是一部传记片,所以即便对张竞生一无所知,也不会对观看这部剧有任何影响。

我比较可惜的是,由于这部剧遇冷,张竞生也就不能像萧红一样有了走进大众视野的绝佳机会。

我想他依然在等,总有喜欢朱亚文的观众会看到这部剧的,它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铁血兄弟》短评

剧情合理,对话有趣,人物有血有肉。就是感情戏有点多。

5分钟前
  • 乔修斯
  • 推荐

最近一只断脚火起来了

9分钟前
  • 福玻斯
  • 还行

传文 传武 传杰三兄弟重聚

14分钟前
  • 驶向1997
  • 推荐

赞赞赞

19分钟前
  • 斋藤飞鸟
  • 推荐

傻X玩意电视剧,第一集只看了一半,第二集看了不到二十分钟,不知道后面朱亚文演的那个角色成长到什么地步了,反正开始看的部分是相当傻,浪费时间

23分钟前
  • 一只大鱼
  • 很差

喜欢看抗战片不是没有道理的,打从心底里觉得正义始终站在我们这一边

28分钟前
  • 深爱成碍
  • 力荐

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而奋斗,为了兄弟之情,而做个正直的人

29分钟前
  • 推荐

剧情跟《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走向共和》,《闯关东》一类9分以上好剧相比,略微空洞,单调。用了二十集讲了四兄弟的一些背景,怎么走到一起,做了什么革命事情。空洞,单调,是因为少了大国大爱,少了清末正整个环境的渲染,革命,更像是他们自己的事,像过家家,看着感觉经费不足,施展不开。跟《闯关东》相比,人物并不饱满,他们的角色没有能够让我相信。

32分钟前
  • Zzzzzz
  • 还行

传文传武传杰可惜少了老爷子

36分钟前
  • 潘Jackie
  • 还行

有点荒诞,黑色幽默。也真的感受到了报国无门的无奈痛楚

37分钟前
  • 推荐

奈何没文化 特别搞笑 特别好看 特别让人深思 入坑不亏 超好看!

39分钟前
  • 求求时间暂停
  • 力荐

抛开其中各种剧情不合理的地方,但从想表达的精神内核上讲,这部剧算是成功的,各个角色刻画的也算是相当到位的了。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剧情不合理的地方也忒多,各种bug层出不穷,如果有民国神剧这种分类,它很难不被分进去。PS,朱亚文后期和造型师闹翻了吧。

40分钟前
  • OOParts
  • 还行

背景音乐扰人,多,滥用

45分钟前
  • 杨诺
  • 较差

迷茫过、荒唐过,但是却从未停止追求。

46分钟前
  • zozo
  • 推荐

一场充满黑色幽默又宿命般的革命~~~

50分钟前
  • 一枝花儿
  • 推荐

陪妈妈乱点电视剧看的,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怎么有这么烂的电视剧豆瓣还8+啊,这帮大脑残道德绑架无脑革命真的让我觉得咱别革了,这帮人带头的东西不知道能无能到哪里去

51分钟前
  • 那些都不是我
  • 很差

朱亚文真的演啥像啥,佩服。

52分钟前
  • 肖嗨嗨
  • 力荐

感觉有点程式化

54分钟前
  • 阿琛
  • 推荐

已经27集了 三个兄弟什么也没干成 血全让别人流了= =叫乱世兄弟更贴切

58分钟前
  • Nievecita
  • 推荐

一口气看完的电视剧。剧情推进非常流畅紧凑。电视剧中的朱亚文好帅啊。发型做得挺好看的。

60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