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捉妖1吹都没法吹这第二部了。
1虽然也很多人都认为剧情弱,但是整体是围绕宋天荫父亲失踪和人妖如何共处两个问题展开,人物众多但是基本都和这两条主线相关,胡巴的萌也比较多样化。
然而第二部这众多的新人物基本都和主线没关系,导致电影看完后第一部留下的这两个问题一点进展都没有,唯一的点就是胡巴,但连胡巴的萌都不如第一部有特色,不管再怎么高呼萌即是正义,但单靠胡巴可撑不起口碑。
个人觉得比1好看。
整个故事更成熟些,内容简单又丰富。
温馨热闹又搞笑,有几处的创意不错。
胡巴和天荫夫妻俩人思念重逢的几处都哭了。
剧情有些劈叉,专注一条线深入讲也许更好,屠四谷这条线其实可以作为单独的故事来讲会更丰满。
否则相当于天荫一家和屠四谷笨笨的故事各讲了一半。
每个人的表演都很棒。
梁朝伟真的老了😔,不过还是帅的,配音找的不合适、音色不好听。
春节这几日宅在家,各卫视的台被我翻来覆去地调,不是炒冷饭的剧,就是没完没了的综艺,也难怪还珠格格的收视率能刷出新高了。
没办法,只好连着几日看了纪实频道的纪录片,却叫我连连惊叹。
深刻感到,我们国家对非虚拟题材的驾驭几乎可以说是相当纯熟,不乏上乘之作,而虚构题材的佳作实在寥寥。
乃至到现在数得上来的经典也不过一二。
在电影界,这一现象更甚。
故事的味同嚼蜡几乎贯穿了每部虚构题材的国产片,那些“大场面”、“好莱坞特效”、“小鲜肉”也救不回里子的疲软。
而2015年初看《捉妖记1》的时候,我几乎感到了惊喜。
这类虚构题材在国产的电影界是绝对的稀有品,因此瑕疵密布也没有减弱我对它的喜爱。
这副人与妖的盛世绘,法术、咒语、纸人、换皮,甜酸苦辣,笑中带泪。
导演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成功塑造了大IP胡巴,叙事多线并行,歌舞特效俱佳,井柏然生子的片段确实搞笑,父子情深的母题也足够催泪。
实在是一部极有诚意且成熟的电影。
最终票房的成功可以说是应得的勋章,我也愿意将电影票贡献给这样的新生题材的力量。
三年后,我们这批老粉再次走进了电影院。
我常说,每一次观影前都要做好心理建设,问问自己,你期待看到什么。
如果期待的是看到萌物胡巴,搞笑的剧情,影帝梁朝伟,那《捉妖记2》绝对是一部优良的合家欢片。
但就怕你对它的预期远不止于此。
我就是那个没有做好心理建设的。
第一部的新奇已被消费殆尽,靠卖萌撑起的剧情单薄如纸屑,该交代的事情也都没有交代清楚。
不知是诚意不足,还是偷工减料。
即便如此,我依然为《捉妖记2》打了三颗星。
为什么?
就冲着它的罕见,冲着它塑造出的胡巴,冲着一个IP立起来真的不容易。
我们是一个没有小黄人,没有BB-8,没有玩具总动员,没有小熊维尼的国家,但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胡巴。
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看捉妖记,TA一定会喜欢上胡巴。
从此,TA的世界里不再只有国外的那些IP,会在心里装下我们的一个胡巴。
我知道这个理由很扯淡。
胡巴在大多数人看来甚至并不萌,但它的意义远大于它本身。
而这就是捉妖记的核心价值。
讲真,你还会记得《神偷奶爸》等电影的剧情吗?
不还是只记得小黄人吗?
(《神偷奶爸》的剧情也是极其老套,虚构类故事需要极其宏大的世界观,而去年深入我心的只有一部《寻梦环游记》。
)所以,即使《捉妖记2》各方面都很平庸,但只成功塑造出深入人心的萌物胡巴这一功,就值三颗星。
因为这对我们文化产业的价值可谓深远,我希望以更多的耐心来培植这份希望。
大多数人也和我一样,因为期许过高而失望过度,其实电影也有不少亮点。
李宇春的四川话和扮相承包了我全部的笑点,最后大战的设计也很精巧,唯独欠缺的就是故事的打磨了。
最后老规矩,我要说点题外话。
我前面提到,我们的国家曾拍出过多部令人赞叹的纪录片,如生门、舌尖上的中国等。
但是在虚构类题材方面,却是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水平。
审核制度的外因不谈了,我将内因归结为我们的导演还不具备塑造宏大世界观的能力。
为什么?
这跟我们的国民性格太相关。
中国是一个内生性为主的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也是偏安一隅,对于自己的故土有着非比寻常的眷恋,而对”外面的世界“常抱有”外来的“、”事不关己“的心态。
所以,中国多”世事洞明皆智慧,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现实主义者。
而着眼当下的现实主义者又怎会有想象虚构世界的能力呢?
与中国不同,英美国家大多是外生性性格主导,他们对于世界探索欲使得他们拥有无边无际的动力去创造新的东西,甚至不惜侵略。
他们对于他国文化的好奇与了解,远远比中国人了解国外多得多,这是写在他们性格里的东西。
所以在他们的影视作品里,你可以看到一种浩渺无边的玄幻,对宇宙的追问,和务必宏大的世界观。
当他们用电影为少年塑造绚烂的想象力,编织最斑斓的梦境时,我们的电影依然在宣扬国力,打打闹闹。
所以,我的评分掺了很大的水分,这水分就是我对中国导演的期许。
希望捉妖记的野心不止停留在在春节档争票房的高低,而是让中国的孩子们在长大后想起这部电影,仍然可以发自内心地喜欢胡巴。
可以说远不如前作,虽然第一部也没有好到哪去,但起码不会让人觉得无聊。
全程只有打闹,剧情几乎为零,我要热闹还不如看春晚,说到这儿电影一开始新永宁村的一段尬舞还真让我有种在看春晚的错觉。
本以为故事将在这里展开,结果那么大群妖怪被几个杂兵突袭一下就七零八落四散逃跑,上集拼了命保护的胡巴直接一个人流落街头,而曾志伟吴君如演的两个妖怪也不来找,居然就这么消失了你敢信?
然后是这个胡巴,讲道理可以说是第一主角,整个故事的线索和驱动力,作为前任妖王的遗孤丝毫没有成长,甚至除了卖萌以外连一点个性都没有。
人家银护的格鲁特同样是卖萌担当,为什么就能从壮年到童年再到青少年而且还各有萌点?
你第一部卖了那么多票房第二部连模型都不改就又出来圈钱也就算了,至少能知点事儿,别尼玛还像个婴儿一样蠢好吗?
你这像是背负了血海深仇的样子么?
本来第一部勾勒了一个不错的奇幻世界,蠢萌的妖怪、打怪升级的天师、王朝更替的斗争什么的,沿着这个套路走下去不就行了?
为什么续作在故事情节上没有任何发展,前作挖的坑一点儿没填?
本以为会讲一个哈利波特那样波澜壮阔的故事结果你给我来一部哆啦A梦剧场版这说得过去么?
唯一亮点也就李宇春纯正的成都口音了,可是明明那么多戏份的角色却一点点挖掘都没有,既不知道她掌握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也没有任何内心刻画,就一个单纯的搞笑角色。
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新男主梁朝伟身上,作为戏份最多的男一号,既不是天师也不是什么大侠,行走江湖唯一的资本是靠一只会隐身的妖怪,烂赌成瘾到无可救药,出千被发现就只会跑路,至于妖怪笨笨为什么会忠于他,李宇春演的朱老板又怎么就看上这么个货也一点儿没交代。
除了最后卖胡巴不小心赔上了笨笨令他稍微有点失落以外,几乎也没什么内心描写,人家影帝到是想好好演,你这角色也得有发挥的空间啊…其余的配角包括大鹏黄磊吴莫愁柳岩就更不值一提了,完全装疯卖傻,对情节没有任何推动,戏份全删掉也一点儿不影响。
反派杨佑宁几乎一出场就猜到身份,没有任何计谋也完全不凶狠,简直弱得令人震惊…例如那个寻妖装置,起初我一直坚信这就是杨佑宁精心设计的陷阱,先利用白、井二人找出胡巴,然后自己再来个黄雀在后一网打尽。
没想到这个大魔王如此不敬业也就算了,一群主角反而大摇大摆的把胡巴送上门来卖给你。
所以反派抓住主角的方法居然是花一千两银子买来的,这种弱智剧情简直让我开始怀疑人生…至于电影想要传达的亲情价值观,因为缺乏诚意的故事,已经难以打动任何人,不提也罢。
如果继续保持这种水准,把观众当弱智,走低龄化路线,我觉得这个原本还不错的IP再坚持个一两集也就可以白白了。
不得不说,《捉妖记1》上映的时候着实让我眼前一亮。
新颖的题材与有趣的剧情,真是老少皆宜,欢笑不断。
似乎是看到了第一部红火的票房纪录,为了不把这个简单的故事匆匆讲完,《捉妖记2》硬是生编出一个支线剧情,强塞了梁朝伟、李宇春、杨祐宁三个人。
这看得我不说是“声泪俱下”,也可以说是“悲痛万分”。
延续第一部男子生子的梗,继续相同的搞笑元素,尽管有大鹏这样的喜剧人助阵,在没有创新的前提下审美很快就进入到了疲劳的状态。
虽然李宇春的方言加上她的表演真的非常不错,但是于事无补啊!
比起上一部24.38亿的票房奇迹,这一部22.29亿的成绩排名四部影片的第三名。
其实就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我觉得这个打着聊斋的IP无论怎样拍,都会有家长跟孩子捧场,因为对于小朋友而言,主人公好看有趣,有可爱的萌宠,说普通话就行,其他的扯再多他们也看不懂。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系列的投资成本不能不能再高了,毕竟过年再没有电影看,观众也会越来越理智,不好看的他们绝对不看,更别说二刷了。
而且今年不知道是不是过年比较晚的原因,电影院的爆满情况没有去年的严重,还是我提前买的最好的位置,时间还是比较适合所以没觉得有很多人。
并且随着我近两年的观察,电影院的大人小孩,观影素质普遍提高。
无论看什么电影,基本上都十分流畅,没有人打断时的纠结。
其实按照当今的特效水平,只要不偷工减料,好好讲故事,观众都愿意买账,就害怕为了挣钱,投资方要求编剧刻意拉长剧情,让本来逻辑紧密的故事情节毁于一旦。
希望《捉妖记3》能赶紧把故事讲完开新篇,别一直拖拖拉拉地总折腾一个一小时就讲完,却拍了五部电影的故事。
捉妖记2超长预告片_腾讯视频
于2015年7月份上映的《捉妖记》是国内首部票房超20亿元的电影,由“怪物史瑞克之父”许诚毅执导。
虽然是以“妖”为主题,但《捉妖记》的东方魔幻感并不强,片中的妖都更像是“好莱坞梦工厂的怪”。
当初上映时,就曾有观众说“我要看的是《山海经》里的妖,你却给我梦工厂的怪。
”
虽然“妖”的设定有违国人一贯认知,但“合家欢”属性却让它很适合全家观看,“妖”们呆萌大过凶恶的形象定位不会让家长担心惊吓到小孩子。
《捉妖记2》的档期从上部的暑期移到了春节,这个万家团聚的日子与电影“温馨、快乐”的合家欢风格再契合不过。
这部续集某种程度上基本是上部的“复刻”,依然是主打“亲情”、“温暖”牌。
都有一个“不懂爱”而学会爱的主要角色,都有催人泪下的情绪爆点。
上一部里,白百何扮演的霍小岚认为“妖就是妖,它们生性凶残,根本没有感情”。
但在与宋天荫相遇、相处一起照顾小胡巴的过程中,两人一妖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并肩作战、亲如一家,两个人在成长,宝宝妖胡巴也学会了克制妖吸血的天性。
《捉妖记2》中,对于这“三口之家”是延续,虽然他们的感情已经在上部基本“定型”,不过在片中依然是在成长。
上部的结尾,他们认为人与妖不能生活在一起,所以忍痛让胡巴跟着妖们离开。
这部中,对胡巴的思念打破了他们对于“人与妖不能共同生活”的认知范畴。
而梁朝伟,则很像上部中的霍小岚。
他的角色名叫屠四谷,是个嗜赌成性,连小孩子钱借了都不还的“烂仔”。
虽然电影并没有交代他的人生背景,但“除了钱都不重要”的人物性格定位,却点明了他人生中对情感的避讳和否定。
而李宇春,则是深爱着屠四谷,被骗无数次却“换张好点的纸,重新再来”的痴情女富豪。
她不是看不懂屠四谷的敷衍和哄骗,但除了爱在心底,欲罢难休,我想她是看到了屠四谷善良的一面。
导演根据《山海经》中的混沌设计出来的小妖王胡巴,本次依旧承揽了大多数的萌点。
虽然这只小妖形象上确实抱歉,抱怨“胡巴太丑”的影友真是不在少数,但也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挺萌。
如果胡巴长得再好看点,新一代萌主的地位将牢不可动。
胡巴的身上是一种小动物的纯净和可爱,你对它好,它就会对你吐出“喜欢的口水”,却不会计较你曾经有的恶意。
即使屠四谷曾多次粗暴对它,将它当球一脚踢开,但一根玉米棒子就能换来它的感激和喜欢。
不相信感情,也没有人为其流过泪的屠四谷,终于在胡巴的眼泪中相信,感情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此外《捉妖记2》中新加入的“妖”中,跟着屠四谷的“笨笨”是个非常讨喜的角色。
这个“妖版”郭冬临,憨厚的笑容和两个酒坑以及善良、宽厚的好性格,完全就是"暖男”一个。
在片中,它承担了胡巴“新奶爸”的任务,护着小胡巴,逗着小胡巴,偶尔再打趣、整蛊一下屠四谷,不仅为影片的温暖定位加分不少,也制造了多处笑点。
《捉妖记2》的剧情依然像上部一样浅显简单,依然有着一群丑陋却呆萌的“西化”妖怪,依然是有着某些不太合理的剧情BUG,但依然像上部一样温暖、动人,丑丑的“白萝卜”胡巴,一样会让你笑,也会让你心酸感动。
刚从电影院出来,电影的喜剧效果还是很足的!
电影里面最最可爱的就是小妖王胡巴了,说话的声音和小表情,各种萌萌哒。
然后就是梁先生饰演的屠四谷,从一开始赌场出老千、为了钱不择手段,到后来被小胡巴触动、甘愿帮助小胡巴一家,其中的情感变化还是很感人的。
最特别的是李宇春饰演的钱庄老板朱金真,戏份不是特别多,但四川话版的台词真的很魔性、很洗脑,听到现场好多人都在不停地模仿,同时也很惊讶,这居然是李宇春,李宇春居然要有这样的一面,很可爱、很霸气、很妩媚、还有点漂亮!
开头的妖尬舞看着有点搞不懂了,主线不清晰。
梁朝伟的加入并没有给剧情加分。
李宇春讲的四川话我很喜欢啊,感觉挺逗的,第二个造型很好看呢。
之前一直以为胡巴还算个主角,现在已经沦为了只能卖萌的配角了。
井在里面的表现真的很一般,感觉没投入感情似的。
百白何的演技也就那样吧,感情上比井投入一点。
我还关心梁和李最终的结局是什么,结果根本没有讲到。。。。
整部电影搞笑的地方还是有一点的,感动的也就胡巴吹了蒲公英那一幕和见到爹娘的时候。
电影想讲的事情太多,时长太短什么也没讲解释清楚就这么结束了,略失望
① 我猜,好莱坞搞动画出身的许诚毅是把《捉妖记1》当成一次实验,尝试用CG动画样式来演绎真人奇幻片,当时看就觉得,很多地方明显是照着动画分镜头的路子拍的。
第一部票房登顶,实验成功,此路一走通,《捉妖记2》立刻加码。
② 续集大大加强了CG角色的戏份,各路大小善恶妖怪登场,好几段戏你来我往的追逐打斗几乎等同纯动画了。
主角摔打挨揍的残忍幽默化作卡通笑点,武打设计也全走谐趣风,既不硬也不飘,道貌岸然的名门正派很有传统特色,加上不遗余力营造市井气,整个世界观调性统一,可亲可触。
③ 白百何跟井柏然在外形上CP感不弱,一直觉得顺眼。
而梁朝伟其实跟周星驰一样,有特殊的喜剧路数,这次借用的是《东京攻略》和《大魔术师》的调性:混不吝机敏江湖人,脾气古怪外冷内热,会几手脑洞开阔的旁门左道,是很典型的亦正亦邪的港片式游侠。
④ 第一部的性别倒错梗继续展开,新增的梁朝伟和李宇春也是女“娶”男的搭配,妖怪夫妻更是体型对比鲜明,接连上演性格偏怂的男性被霸道情人压制,对于合家观众应该是有力的趣点。
⑤ 几场追打充分发挥了许导演的梦工厂修炼,而且常有今为古用、西为中用的小巧思,开篇夫妻档捉妖和梁朝伟赌场逃脱两场比高潮大战更耐看。
至于文戏估计是要照顾孩子,让我很嫌啰嗦,个人还是偏爱视觉笑料多一点。
⑥ 这个系列独创了一种妖语,也给世界观加分,但胡巴继续不开口是最明智的设定,让它有一份婴儿的稚拙,一种初生生命撞世界的纯真,一说话萌感就要打折扣了。
⑦ 续集加入《神奇动物》一样的捉妖机构,X教授同款的寻人神器,《阿凡达》一样的空中极限运动,大鹏的古代Q博士更是有些外朴内秀的小发明,比他当主角的《奇门遁甲》花样多多了。
⑧ 主线是父母寻子团圆和赌徒回头是岸,道理无非亲情需要团聚,情义胜过金钱,不同族群和平相处,我这样爱琢磨的成年人看来略浅,当然既然是春节档,不妨定位成大银幕春晚,给孩子一些潜移默化。
这部估计有个承上启下的使命,费心费力挖了许多坑,比如天师堂的正统哪儿去了,备胎发明家的后续,人妖两界如何融合,以及胡巴丰富的成长潜力。
许导演当年的《怪物史瑞克》第三部就开始乏力,而《捉妖记》照这个趋势,起码够拍五六部。
你《捉妖记2》自己就是个妖孽,你还喊捉妖?
真是贼喊捉贼啊。
大胆妖孽,贫道今天就要替天行道!
看到有人说《捉妖记2》从早晨7:00开始就全部满座,我看了一下我们这边也是一票难求,比当初的《战狼2》还火爆,但我去看了的时候发现根本没多少人。
之前我亲眼看到早晨9:00的场次全场爆满,一个座位都没有了,连第一排都没有了,只不过没有截图。
于是有网友表示:《捉妖记2》肯定是偷票房了!
对此我表示严重不服:你看《捉妖记2》了吗?
你看都没看怎么能说人家偷票房呢?
你要是去看了,你就会发现:这他妈拍的是什么垃圾玩意儿!
电影承接上一集的剧情,讲述天荫亲手把胡巴赶走后,又准备把它找回来的故事。
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
原本第一集虽然算不上多么好,但是“没有圆满收场”的结局至少还是很反套路的,没有落入俗套。
当天荫和胡巴分道扬镳的时候,这部电影已经完美结束了,再拍下去就是为了拍续集而拍续集了。
特别是上一集结尾天荫赶走胡巴,这集又把胡巴找回来,这特么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显然是编不下去,只好瞎编了。
当初还有不少观众被天荫赶走胡巴的剧情感动到,你再接着拍《捉妖记2》不是欺骗别人感情吗?
任何推翻上一集的结局,强行拍续集的行为,都是圈钱。
当然,我打差评不是因为剧组强行拍续集,而是因为剧组不仅强行拍续集,而且还拍了一部烂片。
《捉妖记2》中,胡巴和妖怪重建了永宁村。
胡巴的头上都绿了,可能《喜羊羊和灰太狼》就是在它头上拍的吧。
同时因为它太丑了,严重影响市容,所以被打成了植物人。
作为一个植物人,它被另一个植物人传染,得了一言不合就尬舞的怪病,和一群妖怪当众跳起了广场舞。
坏妖王毕生最讨厌广场舞了,连忙派反派来追杀,为民除害,替天行道。
真希望它们成功杀死胡巴,全剧终。
俗话说“要想生活过得绿,头上就要带点绿”,不管处境多么危险,胡巴凭借它头上的绿色光环总是能化险为夷。
反派对胡巴展开追杀,还跟胡巴钻了小树林,简直是丧心病狂,连植物都不放过,更何况这植物还是个孩子。
胡巴凭借绿色光环安全逃生,见到了笨笨和屠四谷。
笨笨同样知道“要想生活过得绿,头上就要带点绿”的宇宙真理,如果说胡巴头上是小草坪,笨笨的头上就是一片大草原。
为了提高存活几率不惜头顶大草原,真是个心机boy。
而屠四谷是一个人生赢家,没事就专程飞去伦敦,在公园喂一个下午的白鸽,晚上再飞回香港。
他说,他从没尝试过失败,除了演过两部大烂片《摆渡人》和《捉妖记2》。
面对这样的人生赢家,胡巴迫不及待地对他吐了口水,以表爱意。
同时,他们也发现如果胡巴对你吐了口水,当它受到惊吓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它看到的画面。
比方说,胡巴看《捉妖记2》这部大烂片的时候,受到了惊吓,那么你也能看到《捉妖记2》。
随后,导演实在编不下去了,只好让屠四谷又是表演胸口碎大石,又是表演魔术的,企图蒙混过关,毕竟电影必须要凑够2小时,能凑一会儿是一会儿。
讲真,这还没春晚好看,我花钱不是来看你表演节目的,好吗?
另一边,天荫和小岚来到舔屎堂寻找父亲的下落。
其中小岚武艺高强,江湖人称“摸茎校尉”,凭借“一指禅”的技能行走江湖。
一旦敌人出现,她就摸对方的茎脉,让其器官充血肿胀,奇痒难忍,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手法相当高超。
在舔屎堂,他们见到了舔屎云青。
云青承诺会帮助天荫寻找父亲,毕竟“都是舔屎,自家兄弟”。
人生就是充满惊喜,他们想找爸爸,却找到了儿子。
就像你想看的是《指环王》,结果看了一部《阿迪王》。
天荫、小岚、胡巴好不容易全家团聚,结果导演一看这才演了1个多小时,连忙又安排云青秒变大BOSS,协同反派抢夺胡巴。
天荫见状,机智地给反派放《捉妖记2》看,反派纷纷笑得满地打滚,笑得生活不能自理。
蜜蜂也伸出援手,对云青说了一声“诚信yp,只进入你的身体,不进入你的生活”,然后就进入了云青的身体,不料被云青用六脉神剑逼了出来。
天荫再次发挥他机智的头脑,掏出他的宝剑,念了两句咒语:“《捉妖记2》是大烂片,《捉妖记2》是大烂片!
”然后他就把宝剑变成了大宝剑,爽死了云青。
故事的最后,胡巴也如愿以偿坐了大宝剑。
前面我们说了,本片就是编不下去还强行编,导致剧本惨不忍睹。
“妖也有好有坏”的剧情太俗套了,没有丝毫创意。
第一个这么拍的是天才,第二个拍的是庸才,第三个拍的就是蠢材了。
再比如坏妖王演着演着就不在了,云青是什么来历也没说清楚,连最基本的讲故事都讲不好,对世界观的搭建更是根本没有。
编剧,你是不是抄袭了小学生作文?
难怪梁朝伟说他“遇从影以来最大挑战”“演到精神分裂”,
毕竟好片演太多了,烂片不怎么会演了,所以是挑战。
而“挑战”前面还加一个“从影以来最大”,看来比《摆渡人》还具挑战性。
你们把堂堂影帝都搞得精神分裂了,你们良心不会痛吗?
而且胡巴的造型太难看,不知道设计师是什么审美,希望你们学习一下什么才叫萌物。
除此之外,身为一名四川人,李宇春的四川方言让我听得很尴尬,说方言是没有问题的,但你就不能处理一下吗?
比如《让子弹飞》的四川方言就没什么违和感,甚至网上的“果子哥哥”的配音视频都比《捉妖记2》强。
整部电影剧本劣质,特效垃圾,笑点尴尬,非常无聊。
最可怕的是,第一集天荫就在找爸爸了,
第二集也在找爸爸,而这两集他把胡巴、老婆、奶奶全都找到了,甚至还找到了梁朝伟、姚晨、李宇春、汤唯。
他什么都找到了,可就是找不到爸爸。
这是为什么呢?
要是找到了爸爸,下一集岂不是又要想新点子,这多伤脑筋啊。
第二集没找到爸爸,所以还可以接着拍第三集,第三集找不到爸爸还可以接着拍第四集,只要一天找不到爸爸,就可以一直拍到宇宙毁灭。
电影里说,胡巴喜欢一个人就会对他吐口水。
所以我们要入乡随俗,一起对《捉妖记2》吐口水吧!
哈哈哈 我还蛮喜欢胡巴的 就是喜剧的节奏 能笑着看完的电影就是成功的喜剧电影
大早上看了个满座的电影,很欢乐。还有点小感人。梁朝伟和李宇春cp感十足啊,李宇春那个角色名字太拗口了,不过真的是傻白甜本甜了。
很惊艳的电影!比想象中的好多了。全程都是笑点剧情也很ok!最大的惊喜居然是李宇春~👍👍👍
全片只有我梁最可爱不接受反驳。为了托尼同学八百年不去影院看贺岁档的我今天终于去感受了一把合家欢氛围,吵死我了,幸亏这电影除了我梁也没什么其他值得看的,不是粉丝千万别去遭罪。
超适合带着小孩儿阖家观赏啊,坐下看着电影院一半的小孩想说完了,要吵死了,结果小朋友原来是可以集中精神看戏的呢……
还不错吧,不知道为啥那么多差评!个人认为还可以!
年纪大了,就爱看这种口水电影
2.5。一盘散沙,第一集送走,第二集接回,大boss都是同样隐藏在人间的妖,能不能有点新意?既然作恶的都是妖,妖还想着和谐共处干嘛?春春是这个片子里最大的亮点~希望她和梁朝伟结婚。囍
这部片子拍的不错,尤其喜欢里面的笨笨,敦厚又老实,真希望有个这样的男朋友,嘿嘿
好看好看真的很好看
比第一部轻松,大概为了迎合春节档更加温情低龄化,主打搞笑和煽情,新角色还都可圈可点,主角反而退居二线,没有第一部一言不合就尬歌松了一口气。
评分怎么这么低,作为贺岁喜剧很不错了啊
梁朝伟如果想成为传奇他可以选择息影,但是很显然,他成不了传奇而且他缺钱。
故事不如第一部集中,但是全场一直在嘎嘎乐。而且胡巴很可爱嘞。过年应景看很快乐啊。特效真的是国产片里的第一第二。看着舒服。
两星半,不如第一部带给我的惊喜。这次虽然看得出来投资更大,也很努力地在煽情和卖萌,但是格局大了以后国产片在奇幻类型上的不足暴露得很明显,而且这剧情也太随便了。最大的优点我觉得是有点九十年代香港贺岁片那种肆意欢闹的感觉,应该是今年春节档最合家欢的一部了。
胡巴还那么萌,但是没有第一部好看,有点尬
李宇春太惊艳了!!!胡巴很可爱!适合全家欢!
只能看偉仔 6/10 6分全給他
剧情蠢不蠢?蠢。没有梁朝伟看不看?不看。不是3D良不良心?良心。给两星冤不冤?不冤。
制作精良的儿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