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哪部电影让我这么气愤过。
高晓楠的生活经历带给了她巨大的不安全感,她害怕她所珍惜的事物都会离她而去,包括你啊,许一。
你有很多机会可以迈出那一步,在她想要得到你一个拥抱的时候。
一个坚定的拥抱比什么都重要,请抱紧她吧,许一。
这部片子挺现实的。
许一的性格要和高晓楠在一起本来就需要命运的垂青,可惜命运没有垂青他们。
许一本来就有点自卑,前面一次次的命运的捉弄让他们没能在一起。
后来进入电视台的经历,让他想要功成名就再向高晓楠表白,高晓楠是许一的白月光,他太珍惜她,太怕失去她,太想在她的面前光芒万丈,他想让一切都更完美。
很多时候再勇敢一点结局就不一样了,但人就是这样,后来后悔万分,但当时就没有办法做到,也许这就是命运。
最好高晓楠结婚了,许一实现了当时当伴娘的承诺。
此时此刻,这是许一的释然,也是高晓楠的释然,也许遗憾,但这就是人生。
喜欢就搞对象,不喜欢就不搞!
不断试探、犹豫不决、来回比较、啥都想要,就是渣,就是不愿意负责任!
整部电影取景、拍摄、服道化都没问题,就是三观不太正。
细节处理不太好,逻辑上很奇怪,感觉男女主情感上是断掉的,同租的生活细节都没有体现。
导演影后见面会说了两句话,我都不太赞同。
一句是“爱是伸出去又缩回来的手”,但爱不是一直等着对方伸手。
一句是“青春做什么选择都会留下遗憾”,这句话我觉得大约等同于“人无论怎么活都得死”。
三观不太正,感觉俩编剧太自恋了。
这种“放弃了香港的工作,为了给女生找工作”,“成就的女生的工作机会甚至是结婚机会,自己却灰头土脸”……真的让人觉得不适!
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你去电影院看了吗?
我关注了一下,上映不到半个月,很多城市的电影院都已经没有排片了。
截止到8月17日上映14天的时间,总票房1605.3万,豆瓣评分6.0。
看了一下评价,很多人都在说男主角太怂,多次不敢主动表白。
我第一时间去看了这部电影,因为我很欣赏刘同的才华,也十分喜欢看爱情电影。
在我的记忆里,我没有这么怂过,如果我喜欢一个女生,虽然会想要给她好的生活,但是是会去表白的。
因为表白了以后,也可以努力去给她好的生活。
身边的同学们也没有怂的,只会比我更聪明、更勇敢。
我发现多数学生时代的爱情不是因为不敢表白导致产生遗憾,而是因为不会沟通导致很多情侣分道扬镳。
有很多时候以为对方足够了解自己的想法,误会产生时,不喜欢解释,指望着对方自己去发现为什么。
这是很幼稚的做法,爱情是需要沟通的,不需要说话就懂彼此的伴侣,那是需要长时间相处才可以形成的默契。
所以事情发生了就和自己的另一半说吧,尤其是影响你们未来感情发展的事情,不要害怕说了会让自己的另一半为难。
要相信自己的另一半,比起这些困难,她会更加舍不得和你分开。
其实在国内,有很多人觉得大多数青春爱情题材的影片都比较狗血,所以不想去看。
我倒是从来没这么觉得,还是有很多影片是很好的。
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大多数剧情还是很清新的风格,刘同也足够有诚意和情怀,把影片取景地放在了他的家乡郴州,并且去了他曾经读书的学校取景。
能够在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拍摄作品,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的期望值,是因为故事不够合理,在现实世界里不会这样。
或许一个人会怂一两次,但是不会一直怂下去。
在影片里,男主角至少怂了四次,所以观众们一直在吐槽他不够勇敢。
如果在他怂了两次以后,创作者让女主角消失在他的生活里。
然后通过一些情节,让他无比想念女主角。
最后终于有勇气跟女主角表白,或许这样的情节会更加合理,更贴近现实。
因为人总会成长,不会一直犯错,所以影片不需要为了展示青春的遗憾而去刻意展示遗憾。
虽然这部影片确实略有不足之处,但是还是有打动我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相互保护彼此的片段。
也希望刘同以后有更多作品出来,加油。
绝对是近几年来最好看的爱情片昨天求婚太激动忘记表达对电影的看法,本来对这部电影没有很大的期待,无非就是那些酸掉牙的老套路,但是从开场后就让人改变了看法,本来准备求婚很紧张,心里一直惦记着要说什么,但是看到后面我太感动了,以至于我放弃了我要准备说的话,只想当着大家的面勇敢的表达出爱,电影整体笑中带泪,很多场景能引起共鸣和反思,大部分剧情都是很美好的,只是最后没在一起是个遗憾,这更是让我们懂得珍惜和主动爱身边的人,这部电影一定会大卖的,绝对是这几年爱情片里最好的一部了,很看好女主,电信里面一直惊叹好漂亮,谁知道现场看到了更觉惊艳,最主要的是,第一次担任女主没想到演技会这样好,表演很自然真实,看好她,希望之后有更多这样优秀的作品,十分期待一个实力派演员的诞生。
从来没有哪部电影让我这么气愤过。
高晓楠的生活经历带给了她巨大的不安全感,她害怕她所珍惜的事物都会离她而去,包括你啊,许一。
你有很多机会可以迈出那一步,在她想要得到你一个拥抱的时候。
一个坚定的拥抱比什么都重要,请抱紧她吧,许一。
《像极了爱情的导演,为什么拍不出好片》《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我发现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
然而制片方就好像八辈子没见过钱一样,赶紧写个ppt捞个策划费,哄小孩一样搞个烂片。
一个不立志拍好片的导演,永远赚不到钱。
一个不坚决成为顶级写手的人,永远就只是烂笔头。
导演不知道爱情电影怎么拍,麻烦如看下隔壁韩国人搞的《假如爱有天意》,看下《薄荷糖》。
我就拿薄荷糖说吧,这部电影拍的是初恋,但我看的差点流泪,以至于看了两遍。
因为我不单单看到了一个人的青涩、稚嫩和纯情,还看到了饱经世事后的沧桑无奈,疯狂与世俗,尘土与痛苦。
更是体察了真情像水流一样,灌注了一个人的一生。
主角在最后,一口咬着薄荷糖,一边流下的眼泪,就是我想流下的眼泪。
剧情中每一处踏踏实实的尴尬,就是我能感觉的每一寸生活。
或许初恋就是这样纯粹、干净又让人放不下但始终放下的东西,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是在漫长枯燥乏味,运气不好还不好过的生活里的一种甜。
一种沉默无语又似乎有前言万语的难耐。
但是国产剧,老给我一种发育不完全,永远大儿童一样的感觉。
合着漫长的生活,一个人就永远像是纸片中的想象一样不会改变,而且这个人还丝毫不与社会的现实面触碰。
就像是云中锦书不挨尘土,幻想飘逸实则空无一物。
千万别说是审查的锅。
一个不想着牛逼的写手,连烂笔头都算不上。
像《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这样的ppt电影,简直拿着好题材,当废材,还拱不了火。
也别耐观众。
观众并没有审美,全靠艺术家瞎几把造。
不然李白失去价值,杜甫只剩哀叹,连关汉卿,都羞红了脸。
要处理好这个题材,你要看这个题材的矛盾点到底在哪里。
男孩、女孩在大学这样的环境因为互相促进,互相吸引,从友谊走向感情的升华。
这对于男孩、女孩来说都是人生重要的一课,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渡。
一、怎么由对人的欣赏走向一种关系的建立。
一开始以朋友关系走向深爱,会不会引发彼此对关系的质疑?
(所以要显示这份心底里的质疑,场景我都想好了,无数暧昧的眼神、挑逗的语言、难以抑制的激动表情,以及被抑制的痛苦(相爱的强烈感情无法以“合法”方式完全表达,这其实是夹杂痛苦的,也是压抑的,时刻面临自我冲突))当然,电影在这方面有通过一些情节来做表达,但我认为演员的感觉就像是他们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初恋的那种,由朋友逐步到恋人未满,极其微妙的躁动感。
我看不到他们彼此深刻的激情,和难以抑制的渴望。
二、走向深爱的关系为什么无法建立?
“我们……像极……爱情”这部电影,一来就设定是男主方面的困境更大。
电影通过把想象具体化的方式,即设定一个“富二代”人物,在各方面碾压男主。
使男主在关键处,无法鼓起勇气“表白”而使得剧情全面庸俗化。
而最后为了实现所谓“伴娘”誓言,搞了莫名其妙的承诺兑现。
真让我无语。
咋?
人物深刻的变化呢,那种经由失败爱情而让人成熟的深刻体验呢?
艺术,What is 艺术?
我感觉制片方导演或编剧可能压根没有经历过一场成功到死心塌地,而失败到心痛万分的爱情,以至于他们也无法通过既有生活经验,发挥高度的艺术想象力,缔造一种审美体验。
他们更像是拿着工具书,按程序知识劳动的砖瓦匠,虽然这也很厉害,但这玩意,很难深入地感动人。
除非你把那些隐秘的,常人不易察觉的深刻而又强烈的冲突直白地表现出来。
观众其实真的不知道他们会被什么撼动,永远也不要尝试臣服于观众的审美。
我小学老师说,你得搞精神刺激法。
你得去刺激他们。
所以男孩、女孩,这场无法向前推进的恋爱,到底该怎么表达?
如果自己不够厉害,那为什么不借鉴下如《薄荷糖》这样的优秀作品呢。
如果像《我们……像极了爱情》只是围绕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来讲故事,整体必然地只能庸俗化。
你可以尝试跳开,跳到广阔的社会层面,描写一下男孩子是怎么在996的公司里奋斗,而社会现实又怎么锤炼一个人,又怎样让一个小镇做题家无能为力。
而男孩又会怎样变化?
大可不必把男孩表现得“低龄化”,大学本来就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该有的理想主义冲动与“早熟化”理智是不是可以并存?
只有了解中国社会的人,才明白,为啥有“早熟化理智”这样的概念。
而一个人,又怎甘愿臣服于命运,放弃爱情?
(这,不就是冲突吗?
这不就是艺术吗。
请看莎士比亚、粱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等爱情故事,无一不是有一种力量迫使他们放弃爱情,他们却以某种方式践行了理想主义。
事实上,虽然每个人生活中都有足够理智的选择,但你去问他们每个人,又没有几个人真的甘心。
)电影纠结于男孩是否“表白”是真的很幼稚的表现手法,无非就是想借此表现男孩的“自卑”和“回避”。
但真正的问题是。
即使表白了,确立关系了,两个人就一定能在一起吗?
要表现男孩的自卑、迟疑,大可以用更激烈的方式。
在初恋的强烈感情中,一个既理想主义又早熟化理智的青年人,完全有可能陷入更扭曲的情感中。
这种扭曲,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爱的人,为什么表现不出来呢?
要展示男孩的反应,则可以完全展示这个男孩的成长经历,书写这个男孩慢慢到男人的变化,把他面对爱情的迟疑、激动与痛苦,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事件,加以表达,于是一个庸俗的爱情ppt变成一个影响人一生的美丽境遇。
这样一部电影的浓度就变了,其中的主调是人生的变化,青春、爱情与理想的强烈冲突。
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蜕变之旅。
而不是傻不拉叽地要实现什么莫名其妙的穿着婚纱看别人结婚的誓言,我真的会yue好吧。
许一在心灵深处的恋人未满的情,随着爱不经意间从青梅竹马变成友达以上,那浅然一笑的温暖,变成高晓楠岁月记忆中难得的暖。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每个人都有过嘘寒问暖的异性朋友,说不出来的亲近感与信任感,就是愿意把心里话告诉对方,年少时只是单纯觉得对方是能倾诉的朋友,是比同性之间更加无拘无束的情感。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从某一刻会开始离开了彼此,心里会患得患失,无法言语这种心情,可是有一种无形的墙横亘在你们面前,再也无法像以前畅所欲言,再也不是心有灵犀的默契。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又或者,你觉得自己是对他(她)有那份喜欢的情感,然而你不知对方如何想,你看着他(她)踏着背景音乐走入婚姻殿堂,旁边的新娘(新郎)是那么陌生,可你知道这个挽着他(她)手臂的人是他(她)最终的选择,而你似乎也没有什么名义站在他(她)的身边,从此再无交集。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许一一直想给高晓楠物质上的幸福,他对这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充满着保护欲,他也是有着理想与追求的男孩,手头的工作并不是他喜欢的,他离开她身边,去追寻自己喜欢的工作机会。
其实高晓楠一直在暗示许一,只是许一一厢情愿以为高晓楠还会等他。
高晓楠等不了,眼前出现另一个人是对她而言最好的选择。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现实告诉我们彼此喜欢与挽臂在一起共度余生的人是谁都无关紧要,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关系。
当我们看到许一的泪水与雨滴肆意流淌,这一刻奔向高晓楠面前的他应是和解了,无悔了,偶尔会在路上看到亮于一隅的灯火,阳光反射照到窗户上,在心中泛起涟漪,想起千思万虑不曾说出的情感,想起那份朦胧、美好、懵懂与不甘。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在许一眼里,爱情离不开面包,人类离不开日出,日出升上天空绚烂夺目,爱情在许一心里正是至高无上,有自由心灵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这样的许一谈何有罪?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我们国产爱情电影为什么会给人很单薄的感觉,这都来自于塑造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否有一种相信的力量,这部影片根据社会现状描画都市男女的恋爱群像,折射都市男女的情感问题。
它充满着纪实风格克服了矫情的无病呻吟,简单生动的塑造了性格鲜明且突出的男女主角与配角。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导演、编剧都是极其细腻入微的人,尤其是导演也是新人出身,质朴无华的叙述风格依然饱含着浓烈的情感,男主人公许一的扮演者李孝谦从《五个扑水的少年》里扮演沉默寡言的高飞,在这里面的许一很纯真,很阳光,给人治愈感,更给悲伤基调的电影焕发出了新鲜的活力。
✨“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是释怀,也是放下,是感恩,也是希望。
”—编剧刘同✨
在去看之前,大概猜到能讲的什么故事,如果这是一部剧本可以的电影的话,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应该比较内敛,抱着不是疼痛文学去的。
结果我想多了,中国青春爱情电影还是没能跳出这个疼痛矫情的套里。
怎么说呢,槽点太多,最让我觉得尴尬和别扭的是男女主和小源还有两个室友在一起吃饭酒桌上那场戏,我觉得充斥着尴尬和矫情。
然后还有他们合租的时候还有包括一起做的很多事情,更加让我觉得他们俩好暧昧好像谈恋爱,因为隔壁谈恋爱的电影也是这些镜头,没有让我感觉到朋友之间克制的感觉,就觉得把谈恋爱的镜头都表现出来了,但就是没谈。
还有最后结尾男主和女主吵架那里,女主终于说了,你哪怕往前多走一步都不愿意,男主还是始终没踏出那一步,说实话他确实没立场跟他去发火,有点过了。
我以为讲的是互相暗恋,然后克制,最后错过的故事,原来是两个人披着朋友的外壳,做的事情真的好暧昧,好像谈恋爱受不了了。
我朋友在我旁边吐槽说,比烂吗?
我的评价是还不如你的婚礼。
两分给女主的美貌和周深沈月。
我不该对中国拍的青春爱情片抱有希望,对不起。
1、许一送给高晓楠一大捧花,然后沾沾自喜说:别人只有一支,而你有很多支,你应该很骄傲吧。
”高晓楠嘲笑他幼稚,许一没听懂高晓楠的话,因为那时的他并不知道:人需要先感受到幸福,才能看得见玫瑰。
2、有时候年轻气盛的爱情,脆弱到不需要天灾人祸、不需要疾病苦难的推波助澜,只需要内心的「自尊」隐隐升起,就走散了。
3、两情相悦又无灾无难,却没能在一起的遗憾,都是没有跨过自我障碍的逃兵。
4、请珍惜每个跨越自卑、战胜恐惧,克服疑虑、摆脱傲慢,修正偏见,从而坚定走向你人。
他们没有盔甲,爱是唯一武器,他们在爱里成为勇士,成为披襟斩棘的前行者,是他们捍卫你成为「世界上最坚定的选择」。
5、幸福是你能给对方想要的,而不是给你想给的。
有时候懂得理解,比一腔热血更可贵。
真正的爱靠的是共性和吸引,不是一味的付出,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懦弱的人选择自尊,勇敢的少年选择爱。
】希望大家看完电影,都能学会在爱里成长,完成自我突破,把每个“像极爱情,变成爱情。
”
男生很怂,可是很真实。
光线的青春片剧情都大同小异,这么多年了还乐此不疲
很久没有看过国产青春片了,抱着四分烂片的心态却感觉可以值7分?看完之后也想了想我的青春
终于有这种可看的爱情片了,男女主甚至我都不认识,可是他们演的真的比大多流量艺人都好。我很喜欢这类题材的电影,但是导演还是没有拍出我心目中的那种感觉,但是已经很不错了,鼓励性四星
2.5作吧就,爱的人作没了
#2022084#没有名导没有著名演员,反而作品出乎意料。
不得不说,至少,这部没有像同类片中那种凑时长 滥竽充数的人物和情节,而且,镜头语言也还不错,没有瞎用BGM,而且,演员演技非常好,女主还是网红出身,演技看着很舒服,导演厉害。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情节太公式,不自然,以及一个硬不起来的男主……
又一部你要结婚了,新郎(新娘)不是你,上一部还是同天上映的《遇见你》,一个七夕送给观众2部有情人不得好死是吧。是不是因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成功了,所以模块就都是这种了?男主也太屌丝了(剪了头发之后还行),女主还行,但是好几个造型都显老。关于婚庆这一段就有点强行搞笑凑时长的感觉,同学聚会那段还蛮搞笑的。下雨天爆发戏这么考验演技,结果没演好,差点意思。说真的,后半段的叙事远远强于前面,122分钟真的有点太长了,导演想说的太多,可其实真的不需要那么啰嗦。2个人的恋人以上的感情还是能感受到了,怂货不配拥有爱情。
看的很尴尬
七夕节看两部爱情片,be率100%,我看你们还是嫌结婚率太高了……
青春电影经历了车祸、出轨、打胎的大起大落之后,退回到了异地、误会、拧巴这些关于爱情本身的议题,但无论怎么小心谨慎,这种类型片似乎都不再有什么起色。也许像我这等年轻人是真的搞不懂如何恋爱了,博士毕业都无法留校,哪里顾得上共情女主因为误当第三者而主动辞去校职。
我本来就是想看看娱乐娱乐,没想到直接情感代入了妈的。如果不是片子质量真的不顶,我说不定会手滑打五星。光线怎么搞的,就这么穷吗?控光、收音都搞得这么辣鸡。结尾还直接模仿《那些年》,敲定这个结尾的人怕不是脑子有大病?导演作为编导生拍编导生的大学生活真是没的说,我一个学编导的要看哭了。整天泡网吧不好好学习,偶尔奋起拍下片儿真的太真实了。还电视台工作,那声主任叫的我好像见到了自己主任...刘孝谦作为郑州老乡,真的太有少年感了!漆昱辰也挺好的,网红出身演成这样不容易。许一这个角色真的是太傻逼了,既怂且幼稚。其实两个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是挺遗憾,都有责任。或者公允点说,缘分不够。许一丢下女朋友去闯事业就该做好分手准备。晓楠是让前男友进家就是不对。导演疯狂暗示自己拍过舌尖上的中国,好吧,我get了。
女主很漂亮,虽然是新人演员但是代入感很强,剧中也有很多的感同身受。结局男主穿伴娘服有点狗血,但是前半部分的剧情还可以,下不完的雨,吃不完的火锅,满满的青春回忆。
蛮不错的,恋爱未满友达以上,男生太怂了,果然在爱情里一般都是女生比较勇敢点。
大陆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满是遗憾地出现在对方的婚礼,看着终将逝去的青春。
如何亲手推开自己喜欢的人……
有这么傻的男生吗?互有好感,同居一室那么久了,还不推进关系?
青春电影真的就像一道新鲜可口的菜肴,虽然有一些不好的,盘子总是好的。PS:女主颜值真能打,表演也比很多科班出身要来得好,没想到是90年生人的。
像极了爱情,那可能就是爱情~怂货不配拥有爱情咯~
七夕节看两部爱情片,be率100%,我看你们还是嫌结婚率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