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前声明:本文只是吐槽了一些伪文艺伪清新,文艺与清新都没错,只是有一些作男现女动不动就说自己吃了什么好西餐好牛排喝了什么好红酒一副非常自豪的样子,时常拿一些人名书名来标榜自己,在豆瓣上一看到自己不喜欢别人喜欢的就转为人身攻击说别人是水军。
看《泰囧》这种影片觉得不搞笑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并不能因为自己没笑别人笑了就非得说别人是水军。
我觉得一个人读书与思考多的人应该有一定的包容性,不会觉得通俗的就低下,也不会因为自己不欣赏的东西别人欣赏了就去贬低别人。
而诸如书名、人名、红酒名这些东西,随着阅历的增加,也没必要非要拿出来贴成自己显眼的标签。
我对文艺和清新没意见。
我只是吐个被喷为水军的嘈。
豆瓣上订了七点的票。
下班回来煮的面条都没吃完,就匆匆跑到电影院去看。
之所以会去看这部喜剧,是因为《人在囧途》留给我的印象还不错。
而且囧一当时在中央六台播放时家里人一起看的,属于能让爸妈笑出来的那种电影。
带点文艺范儿或者来点网络段子流行语之类的幽默,爸妈是看不懂的,反而是这种简单粗暴式的搞笑动作与话语才会让父母辈的人笑的出来。
囧二仍然延续了这种风格。
当然,我知道这种不带文艺范儿没有经典台词的简单电影一定会不招人待见,你如果像我一样在豆瓣一点都不出名,然后说这个电影好,一定有那种刚刚读完了俄国不插不舒服斯基的小说和英国草了个马比尔的讽刺文然后喝了两口年产量20万瓶在中国年销量200万瓶的拉菲吃着号称神户牛的牛排用新买的IP5S自拍一张眼角斜向上四十五度的忧伤眼神照片发到微博之后上豆瓣来看一下,哟,王宝强徐峥黄渤这种二老粗凑出来的电影都能过8分,赶紧打个一颗星说,跟水军们平衡一下,豆瓣的分数越来越没有参考性了。
这种人吧,装了高雅,还一定得说别人粗俗。
自己就带着一个挑刺儿的心情去看这种国产喜剧(还不一定看了),回头找了这片子一堆缺点,完了还要说,你们笑了的都是水军。
这种女人要是没有性高潮过,一定会觉得全天下说性高潮过的女人都是装出来为了骗人的。
你觉得没意思,就不兴别人觉得有意思?
看喜剧电影,一个以搞笑为第一要务的电影,本来就没必要在意太多的逻辑性,故事与逻辑性没过多的硬伤基本就能及格了。
你非要说一个这个故事这样那样的,你怎么不说憨豆没逻辑性?
不是所有电影都要拍成《不可触碰》《没完没了》或者是《大腕》。
囧二的整体架构和囧一没差太多,奸诈商人徐与二逼青年王宝的经典搭配。
徐峥情感、家庭危机后遇到猪一样的队友王宝强导致一路囧途,最后在王宝宝的带领下完成心灵救赎重新赢回他终于认为重要的家庭。
貌似很多中国式喜剧电影都一定要套着这个穿插温情到最后皆大欢喜的套路,有时候的确让人有点腻味,但是总体来看,这并不影响影片的搞笑效果。
电影笑点不少,也很直接,靠的基本是一些简单的动作和台词。
你笑点低的话,全片都会笑不停。
这也注定这种电影不可能成为经典,你哈哈大笑了一个半小时之后,出了电影院可能连一句台词都记不得,就记得几个动作(比如王宝宝的葱油饼SPA和挥舞着手高喊不打了不打了然后站到石头上一脚劈下去)。
但是这样的电影也足够给你带来一次性的大量欢乐和一个异常开心的晚上。
所以,如果你准备好了一个放松的或是想要放松的心态,我觉得这个电影还是值得你去电影院看一下的。
如果你非要感叹一句哎为什么有人会看这种庸俗的电影发笑,那么好吧,我承认其实我是水军,我看完电影看了1星的评论码了这些字能拿2块5毛钱,我这么认真的孜孜不倦的对待这篇水文就是为了以后下了班可以不再自己煮面条吃而是也有钱有机会能读上俄国不插不舒服斯基的小说和英国草了个马比尔的讽刺文后喝两口年产量20万瓶在中国年销量200万瓶的拉菲吃上号称神户牛的牛排然后坐在大城市铁岭家里的大窗户旁边用新买的IPHONE250自拍一张眼角斜向上四十五度的忧伤眼神照片发到微博说,巴黎今天的雨,好凉,寒到了,我小脚趾,的骨头里,让我的,脚趾,忍不住,也,跟着我,忧伤,了起来。
友情提示:随身带一只笑点很低的二逼,电影笑果会更佳影片最后有花絮,可以看完再走。
泰囧是我真正意义上看的比较早的喜剧电影了,在老哥的推荐下看了这个,王宝宝傻傻的,却也足够可爱,一路上真的是发生了挺多的事,经历了一路,体验了一路,他们最终也在这条路上得到了成长,挺好的看这个的时候真的可不喜欢黄渤了,这个大概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完全就是一个坏人的形象,不过后来了解的多一点,也发自肺腑地对这个人感到敬佩,在演员这条路上他走的肯定会艰辛,长相不够,努力来凑,现在还蛮喜欢的,至于徐峥导演,对他的印象很多都是来自以前的猪哥哥,那时候还是很喜欢的,相对于这一系列别的影片,这部算是比较成功的了
大家都说《泰囧》好看,很搞笑的喜剧片,要我去看。
抱着用一部喜剧来给我的生日当天划一个圆满句号的想法,看完才知道,你把它当一部单纯的喜剧来看,未免太肤浅。
你把它当一部人生励志片来看,未免太凝重。
现在读过书的,都不敢写影评。
为什么。
写深了,说你过度解读,水军类。
写浅了,说你才疏学浅,败类。
左右不是人,索性随大流唱大戏。
可是我从来不认为有什么东西是叫“过度解读”。
你看一花是花,那你得到一朵花。
你看一花一世界,那你就得到一世界。
你能读出作者或是导演未曾想到的东西,那是人生万象,是人心一面镜,你看什么在外,映照什么在内,那是你笑了自己的愉悦,演了自己的戏码,收了自己的养份,又或者是伤了自己的心,与旁人毫无关系。
所以,你觉得此片是能深读,还是浅看呢。
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过一段囧途。
很多人的最开始都在寻一个“老周”——人人都有的那个人生目标。
远大,高雅,找到了他便可瞬间得到人生升华。
这让我想起那个佛家的故事,有俗家问得道高僧:你得道前都做些什么呢?
高僧答:吃饭,挑水,砍柴。
俗家再问:那得道后呢?
高僧笑答:吃饭,挑水,砍柴。
俗家嗤笑:有何分别?
高僧摇头:得道前,吃饭想着挑水,挑水想着砍柴,砍柴想着吃饭。
得道后,吃饭即吃饭,挑水即挑水,砍柴即砍柴。
道是此时此刻,道是无处不在。
俗家大悟。
徐朗和王宝,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两类人的写照。
一类,不在乎吃饭,顾不上挑水,更忙不到砍柴,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老周。
若为老周故,吃饭挑水皆可抛。
一类,吃饭即吃饭,挑水即挑水,随遇而安,砍柴时若是能见到一抹晚霞简直此生不枉人世走一遭了。
他们的人生和王宝一样,清晰得很,不过是一条一条的任务,完成即是得道。
徐朗高尚,王宝惬意,谁也没有错。
有些人永远是徐朗,有些人一辈子做了王宝,有些人却半途从徐朗变成了王宝或是半途从王宝变成了徐朗。
这变化之间,影响人心的,也不过就是,你觉得是砍柴挑水更重要,还是寻找老周更重要。
前两日,有人评价某人写的一篇文,说宣扬市井美好,实属低俗。
说没吃过天山雪莲,便号召大家都来啃地瓜,说地瓜便是人间美味,肤浅。
当然,各有侧重,无关对错,我却想到:究竟什么是雪莲?
究竟又有几人,敢说自己真正是吃着雪莲的?
徐朗的老周和这位雪莲先生,大概有异曲同工之妙。
圣经里说,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葡萄园。
有点类似于佛教里的西天。
徐朗在剧情里说了一句话:西游记么?
我拿个授权书怎么就这么难。
大家很容易想到,西游记里的唐僧,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
这当中,八戒最不专心,到了高老庄,便想当上门女婿;看见嫦娥,只想随她奔月去;到了女儿国,又想留在红粉间。
用一句我书中的话叫做八戒的心中没有远方,只要有女人的生活就是故乡。
所以王宝,也有点类似于陪同唐僧的八戒,也有点类似于我们这些啃地瓜的人。
徐朗惦记着西天,看起来心无旁骛最是超脱,一心想要“得到”,不愿被世俗困扰到头来却是老婆要跑路同事要反目,反倒成了最被世俗所困扰之人;而王宝,贪恋红尘,情迷冰冰,人人处处是风景,随时随地剪刀手,只要看到孔明灯就有希望,到头来,他却成了这部剧里看似最幸福最惬意超脱的一个人。
不仅仅能坚持做着幸福牌儿葱油饼,还完成了囧途任务,还抱到了美人。
而徐朗发完那条“我迷路了”的短信之时,便是他心中渐渐开始转向王宝的趋势。
那场大雨和那次抛锚,都来得恰到好处。
前两天我转发一条微博,上书:stop and think。
我想那边是徐朗的停下来好好想想的时刻。
麻木前行已经茫然,不如,stop and think。
当然,对于女人们而言,你会选谁陪你走完人生囧途呢?
徐朗太没情趣,王宝过于傻逼。
因为高咖往往不会儿女情长,低咖又实在拿不出手。
这个难题是亘古话题,我想有些东西是不需要固定答案的。
在各自的追求中,在各自“迷路”的时刻,再各自找到自己的“护照”的时刻,你总能悟道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三分徐朗七分宝,还是三分王宝七分朗,人生偏颇或是平衡,都是寻道,都会得道。
你想成为做油霸的人,还是用油霸的人?
做油霸的人改变世界,用油霸的人丰富世界,我们是个组合,是“泰国传奇”。
人生路途之囧便在于此,你怀揣目标,匆匆前行却往往山穷水尽;你缓行歌唱,逢春观花,遇夏赏鱼,却总是转角就走到柳暗花明。
所以此时此刻,仍在囧途之人,愿得一日天朗气清,你看清前路,悟得什么才是你人生的“老周”。
此时此刻你若问:那《泰囧》究竟是个喜剧,还是个励志剧呢?
我问你:人生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或者像有人说,是个动作剧和恐怖剧呢?
你若回答:就是个合格的爆米花剧,看完回家洗洗睡了,万事安好,哪有你想得那么多。
其实我心想,就国内今年这剧情票房水平,大新年的能做出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全家老小能看懂,故事剧情讲完整,我都要阿弥陀佛了。
此时我便要恭喜你,把任何一部电影,或是人生,都当做是爆米花剧的人,实属世界最幸福的人了。
而我们大部分的人,这般的俗人,都会有点小心思,想着在爆米花外还悟出点雪莲来。
手里捧着地瓜,往嘴里塞着爆米花,还有点怯怯地梦着雪莲,是悲是喜,只好冷暖自知,任君点评了。
泰囧是我真正意义上看的比较早的喜剧电影了,在老哥的推荐下看了这个,王宝宝傻傻的,却也足够可爱,一路上真的是发生了挺多的事,经历了一路,体验了一路,他们最终也在这条路上得到了成长,挺好的看这个的时候真的可不喜欢黄渤了,这个大概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完全就是一个坏人的形象,不过后来了解的多一点,也发自肺腑地对这个人感到敬佩,在演员这条路上他走的肯定会艰辛,长相不够,努力来凑,现在还蛮喜欢的,至于徐峥导演,对他的印象很多都是来自以前的猪哥哥,那时候还是很喜欢的,相对于这一系列别的影片,这部算是比较成功的了
很多笑点都是转载自网络,因为已经笑过了,所以看得时候不觉得好笑。
电影中漏洞实在太多,比如跟团游客能随意脱团、游客托着仙人球可以随意出入境、GPS可以定位办公室内位置移动,另外那个毒蛇咬了吸毒的段子更是老掉牙。
这是一部小制作不经细看的搞笑片,但如果评分到8.5分左右,完全是扯蛋,7分都够意思了
《泰囧》的优缺点都很显著。
先说优点:1、用力很集中,将人物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冲突所制造的喜剧效果极致化,这是尊重和善用套路的结果。
2、比《人在囧途》要好,笑料更自然,趣味更纯粹一些。
其实这里最有趣的地方是集中于人妖、spa、床震这些元素上的,虽然这有点低级趣味,但对于喜剧来讲,这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3、基本的技术手段都尽可能做到位了,音乐尤其突出,节奏感烘托得不错。
4、黄渤演得好。
再说缺点:1、授权书的情节设定是最大的问题,很不严密,公司决策不是谁先见到大股东就可以拿掉决策权那么简单的事情,从半程开始这个问题就开始困扰我,说穿了这是一个自说自话的冲突设置。
如果故事说不圆,不妨退到最经典或者说最俗套的剧情模式,如寻宝,只要把过程做扎实、有新意,比这样的假嗨要好。
2、笑料过分集中在王宝强的非正常人格上,开始有新鲜感,堆砌到最后就审美疲劳了,因为观众对王宝强的二百五举动有精神准备了。
当然不排除有从头笑到尾的,但比起看一个有心智缺陷的人一味地装疯卖傻,看几个正常人一本正经地做一件可笑的事情是更高级的喜剧,要而且可回味。
《泰囧》的笑料可回味空间不大,它与《疯狂的石头》最主要的差距在于,很多笑料只依托人物而不是依托于情节产生的。
3、可以看出来在制作阶段创作者信心并不是很足,有的能做大的冲突和场面都拘着,比如误闯黑社会一场,本来应该是一场很hi的戏,但动作场面都极其敷衍,只突出了王宝强的绝杀技。
这个系列肯定还会往下拍,特别是在《泰囧》的成功以后,我也相信在后续的创作中会在这些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善和升级,再动手,他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喜剧大片了,而不是现在这样误打误撞的超级黑马。
遗憾的是,我看完以后,并没有找到这部电影受到如此追捧的必然性,它合格,但并不优秀,它值得鼓励,成功却难以复制,因为内在的决定性因素不够。
这也可说明我们以前所做的喜剧都太枉顾创作规律和观众体验了,所以这不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它证明了以前很多人的努力实际上是徒劳的,在这一类型片上,我们还站在起跑线上。
看完之后莫名的为《西游降魔篇》,要是大家笑的次数还没《泰囧》多怎么办?
徐铮靠演喜剧出名且他有着独特的表演风格,他对喜剧概念的把握绝对不会亚于冯小刚和葛优这对黄金组合。
因此今年徐铮拉来同样在大陆喜剧界有着超高人气的王宝强和黄渤,一起为贺岁档贡献了一部成功的喜剧类型片。
《泰囧》的前作《人在囧途》有着不俗的口碑,此次延续了前作的精髓,徐铮饰演的商务精英男出差偶遇“没头脑:的屌丝青年王宝强,两人奇妙的化学反应使得这趟旅途意外连连,让人捧腹大笑。
更刺激的是三个男人一台戏,黄渤作为徐铮的商业死对头,以一种特工的形式强势加入,谍战戏的设置让原本足够具有笑点的故事又多了份出人意外的悬念感。
《泰囧》有着密集的笑点,无论你接不接受这种逗笑的方式,你都不得不承认这的确实是一部受观众喜欢的喜剧片,影厅里那连绵不绝的笑声足以证明这一点。
电影把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在泰国,这种陌生的环境很是契合故事中两人不期而遇的种种遭遇,同时也能加强观众的好奇心。
不仅如此,我觉得影片很大的突破在于没有随意的拼贴段子或是满嘴的喷流行用语,每一个笑点的设置都是与剧情紧密相连,直接一点说就是你能再影片中找到前后呼应的连接。
比如一直被提起的范冰冰在最后作为惊喜神秘的出现,亦或是徐铮关于“绿帽子“的梗,这些都是有趣的笑点并能有效的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诸如此类的抖包袱的情节在片中比比皆是,绝对能够做到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的效果。
《泰囧》还有个突破就是不局限于“屁滚尿流”的小家子气笑料,而是很大胆的在两个普通的三个主角之间穿插了黑帮元素和追车的情节。
尤其是三人在泰国黑帮老巢中的互掐,算得上是影片的高潮。
至于追车戏份的惊鸿一瞥,虽然比起大片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不过也能看得出剧组的用心良苦。
但是电影还是有不少纰漏的,故事的逻辑显得太过理所当然。
尤其是油霸的有毒性和老周这个人物的设置,在被强大的笑果的光辉下显得太过打酱油了。
以及影片刻意的追求圆满结局,最后关于“放弃也是一种重新开始”的人生主题也是老调重弹,没有新意,包括温情情节的穿插都比较生硬和刻意。
不过《泰囧》难能可贵的是做到与观众精神上的沟通,因为它能大小通吃,普通文艺三俗和谐融合。
如果说香港需要周星驰式的喜剧,那么大陆必须需要像《泰囧》这样的剧情喜剧,尊重观众的智商,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悲与喜。
老实说,我们不能对喜剧片有太多艺术或是内涵上的要求,只要让我们在影厅里能从心底里自发的笑出来就说明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了了
这部电影可以吐槽的点之多,简直可以说跟筛子一样:剽窃:前半部分剽窃了taylor swift的love story前奏,中间有民乐茉莉花的主旋律,接着sting的every breath you take的前奏,然后是九个手指受伤的押尾桑风格的指弹吉他贯穿后半部分;剽窃:故事主线和进行明显来自预产期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071469/ 宿醉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233761/最可怕的是有一个场景是两男猪在一棵大树下种仙人掌,这是在向 杀手不太冷 致敬么,太特么恶心人了。
王宝强从出场开始,就让我觉得... 有些熟悉。
他有一份平凡的工作,但是却有屌丝逆袭白富美的不平凡梦想;他心有大爱,意淫女神都是为了满足母亲的痴呆症幻想;他为了“未知的间隔年”,毅然“一个人去旅行”;他一幅“我们爱讲冷笑话”的样子,直接让猪八戒感觉“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傻逼”。
没错,徐峥的角色绝对是逼组第一红人!
不过先不说他,继续王宝强;“八卦来了”!
没错!
他就是一枚清澈凛冽的银镯男子!
且看证据:王二货总是喜欢自拍,脖子上总是挂着三防相机松下TS20(目测未证实)在阳光下45度角拍下自己最灿烂无邪的笑容以及理直气壮的剪刀手;二货喜欢随身携带一个旅行的笔记本,这位葱油饼厨子竟然是用彩色记号笔纪录了自己的愿望清单,还有彩色贴纸编号和手绘图案,神马moleskins跟traveller都是完败啊!
王宝强出门,竟然会分门别类的用塑料袋把证件、笔、记事本装起来,那塑料袋是透明的,我想他一定只用无印良品!
他喜欢和当地人一起,喜欢领略不一样的风光;别人去泰国看人妖,他要去种健康树、打泰拳;只要看那一身纯棉亚麻环保健康织物足以够格三里屯街拍的衣服单品就知道,那色彩饱满亮丽富于层次的艳红裤子,绝对不是你在H&M Zara随便买得到的!
综上所述,王宝强是一枚极其有品味和格调的银镯男子!
其实说男子也不准确啦!
其实直到他给黄勃推油的时候我还可以说服自己他也许比较“随和”,但是他之后给徐峥吸屁股的时候我... 银镯受,以上。
我觉得徐峥除了是”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傻逼”小组成员,也是“当时我就震惊了”小组成员。
没错,此位先生作为主创、导演兼男猪,主要任务就是被王宝强搞傻逼,然后无语的以震组的经典表情凝视对方。
作为横跨逼组和震组的跨界明星,猪八戒不断的把自己的命运放到银镯手里,然后不断被毁灭,把一个无缘无故忍辱偷生的万年受演绎的淋漓尽致。
没错!
这部电影就是阿北赞助的!
这两个人就是豆瓣用户!
偶然遇上就时而互粉时而互掐!
谁让你们天天抱怨改版不好看!
黄勃作为这部电影中唯一的真演员,装疯卖傻分寸在滑稽和真实之间把握得非常到位,印象深刻。
以前别人说这演员好我还以为是本色出演,这次相信了真的会表演,银镯那种凹脑残造型才是永远的土鳖南博万本色。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的素材、创意、情节都不缺,但是导演的掌控、演员的表演都太过不足,呈现出一种非常整齐的足以让人误解为风格的混乱和不真实。
PS: 范冰冰真他妈的漂亮!
我真后悔没有去北影哪怕混个灯爷干干!
太好看太性感了!
真想睡了她!
影片讲述了徐朗、高博、王宝三人跨出国门远赴泰国,一路遭遇“敌人”狙击,上演泰国冒险传奇的故事。
《泰囧》中最大催笑器是角色,其各种意想不到的台词和反应令人捧腹。
公路追逐、丛林打斗、对决泰拳高手,这些动作元素作为相对静态的双人对白戏的调剂与补充,增加了不少视觉愉悦感。
和一般喜剧片不同,《泰囧》中的笑点都是以系列形式出现的,如仙人球系列、人妖系列、葱油饼系列这些笑点不仅仅是单纯的喜剧元素,他们同时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
影片的主题其实还是很传统的,“重利”如何被“重情”所感染、所转化,让一个低端的角色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潜移默化地改造一个高端的角色。
1我觉得,对于一部喜剧来说,不被骂,不让人觉得蠢,不让人觉得毫无逻辑一切为搞笑就已经算成功的了。
所以对于一部国产喜剧来说,能做到《泰囧》这样我真的要“交口”一下。
何况作为从小学看《春光灿烂猪八戒》就变徐铮脑残粉的我,“交口”二字倒过来我都是愿意的.............2对我来说,《泰囧》是有诚意的喜剧,而不是像很多片子一样只是段子集。
它的笑点大部分都是和剧情、人物有关系的,而不是如同春晚小品里插上一句“你太给力了”一样生硬只为搞笑。
比如大量的由徐铮骗王宝强说他睡了黄渤老婆引出的笑点,包括王宝强对徐铮说“你把他给睡了?
”等台词,还有绿帽子等。
而对于剧情来说,那是黄渤追徐铮的原因之一。
还有关于范冰冰的部分也引出了很多笑点,范冰冰也是剧情重要一环。
甚至假如给片中笑点都分类的话,大部分笑点都可以分到相应标题成为系列,关于仙人球的,关于范冰冰的,关于人妖的,关于葱油饼的,而这些都在推动剧情:通过仙人球徐铮才发现“油霸”有害,通过王宝强的“和心里的范冰冰度蜜月日记”才让徐铮心灵发现开始珍惜身边的人。
总之就是让笑点变得不只是搞笑的工具而已。
3泰国和片子本身也很相融,有些情节和泰国有关,整个片子的画面也很泰国很热带。
画面也不赖,色彩丰富也清新。
配乐也挺好,没有刻意搞笑的感觉。
转场也都算有趣,也有制作感。
节奏把握也挺好,有张有驰。
被黑帮追赶后有徐铮独自在公路上的平静,徐铮被王宝强从楼上一盆冷水泼下洗脑后有放孔明灯的缓和。
被蛇咬的段落后也有烤蛇肉聊天的缓冲。
有些部分处理很聪明,包括开车横冲直撞这个老桥段,只是王宝强加了一句“这个和电影里一样”就显得有趣很多。
而且之前还有在给车打不着火时王宝强说的“这怎么和电影里演的不一样”做为铺垫。
细节处理也不差,比如开头交代王宝强把东西都装进塑料袋为后来徐铮和他在河里之后手机还能打电话做了铺垫。
以及王宝强开口闭口"我妈说...."也为他后来关于妈妈的温情戏份埋了伏笔。
徐铮、王宝强、黄渤几乎都是演自己最擅长的角色:倒霉成功人士、纯真的二逼、狡猾的反派,完成得很好但没惊喜。
黄渤的戏份有些少,有种不平衡的感觉。
范冰冰在结尾出现,虽然完全是个花瓶角色但美成那样也真的算“物尽其用”。
出场时配上《当》够大胆效果也很好。
片尾滚字幕几乎没人离场,因为花絮真的太好玩。
都说看完片尾字幕是对电影工作者的尊重但干巴巴坐那看白底黑字张三李四真的难以坚持吧。
加上花絮画面简单易行为什么没有太多电影用。
徐铮的导演处女作就能做的这个程度太不易,我想徐铮和宁浩合作多了也有偷学吧。
4但对于影片里传递的一些观点我并不认同,尤其是陶虹因为孩子不希望失去爸爸就维持婚姻关系不和徐铮离婚。
另一方面我认为,孩子不想失去爸爸这个理由也不足以作为陶虹从坚决要离婚到去泰国找徐铮这个转变的理由。
另一个不满是关于授权书那条线的收尾,太轻描淡写。
授权书是徐铮到泰国整个行程的目的,也是黄渤追徐铮的目的之一,居然就花了几秒撕掉就结束了。
抢授权书都花了那么大篇幅但完结却草草交代了事。
还有就是关于油霸有毒这件事,实在太弱,徐铮研究多年却没发现有毒,却因为仙人球沾到了才发现,这件事多少有些不合逻辑。
以及徐铮冲去给王宝强拍泰拳照片时大喊“泰---国---传---奇---”我觉得有些蠢。
有些桥段也有些老,包括走错房间,徐铮和王宝强同时打电话可以接上对方的对话,这些都快用烂了。
徐铮看到王宝强给妈妈的蜜月日记那段我个人觉得太煽情了一些,有些过头了。
5能告诉我徐铮用的那部大屏手机是什么牌子的么,又容易中病毒,传张图还那么慢,汽车一压就粉碎,他真的需要一部长虹小志玲。
或者诺基亚。
6国产电影里能作为烂片标签的演员、导演实在多到能编本索引。
光是快乐家族参演的电影剪在一起应该都能不眠不休播到世界末日。
真的,假如世界末日我被压在石块下只能看《娜娜的玫瑰战争》的话,我宁愿死——我觉得看的话应该会死的更快。
对我来说,徐铮是差不多可以发放质量保证书了,有他参与的电影至少应该都不会太差。
《泰囧》作为喜剧很合格,作为国产喜剧很成功。
徐铮快筹备下一部片子吧爱你哟-为什么很多人的反应都是:“你说国产片好话你麻痹肯定就是水军五毛””你居然还打了五颗星你说你到底是不是帮徐铮口了!
“我觉得它有五星是因为它超过了我的预想,就好比我以为自己会吃纯正的屎但吃到了巧克力味的屎,即使还是屎吧,但已经超过我的预期了......----------------------------------附赠快乐家族全体出演的中国第一部宠物贺岁喜剧大片《快乐到家》预告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xMDc4MzU2.html李维嘉变装造型是圆了他的梦顺便出柜吗......再附赠 《春光灿烂猪八戒》 豆导钮承泽剧照一张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453933157/再赠猪哥哥小龙女剧照一张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634448612/又赠《卷睫盼》半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wMzU1NjA=.html词:美是初见 燃起爱情火焰 燃烧在茫茫东海边缘 随着风飞翻 卷睫盼 明眸璀璨我捉不住 你若即若离的手指尖 爱是因为你 美丽被还原 我知道有一千种可能 是与你相恋 睁开眼 闭上眼 难得难弃的缘 天赐的 地护的 永不变 望眼欲穿 终于走到我面前 相拥不相视 在胸襟沾满了泪水 再难阻断 这份感情到海枯到石烂 我有心 我有泪 也曾无悔 这一段情 喜欢的人 你的一瞬是我的永恒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本年度看过最好看的国产喜剧片了,强烈推荐!"宝宝,我错了。。"啊哈哈哈哈哈( ̄▽ ̄)
第一部更接地气,这个细节有点囧。不过看到结尾范冰冰出场,开始玩了,是个好现象。
一部不错的喜剧贺岁电影。泰囧比他的前作人在囧途还是差一点的,但是这个片子却开启了囧系列。
虎頭蛇尾
为毛我一直不待见王宝强。永远演傻逼
低俗喜剧的精品
一般吧,及格
三颗星给电影,一颗星给它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意料之内,情理之内,所以感觉没有传说的那么好,笑料还成但不够有趣,感觉中间成了风景片,不够紧凑,节奏不够好,高潮和舒缓过度处并不到位,最后结局也稍显奇怪。但和大家一起看还是挺乐呵的,结尾一起看NG也很有趣。总的不错,3.5到4星吧。
不就是回个家么,要不要这么搞笑啊。
还行
不能理解的笑点
喜剧中的经典,真的很搞笑,宿舍里几个人一块儿看的,笑到合不上嘴,特别喜欢黄渤。
合格的工业流水线作品,看不出徐峥的导演能力,前途如何,要看下两部检验。没惊喜,没失望,不想推荐人看,也不想骂娘,不能因为华语片向来很差就把合格当成了优秀,这分明是两码事。
看点笑点没有预想的结实。内容说简单点就是一个白领和二B青年的故事,中间穿插过一次基友歌曲。说实话全片我真的没有笑过,王宝强装疯卖傻,黄渤创意走反派,徐峥依然风度白领已然让我厌倦,此片独独能让人觉醒的就是提醒人永远不要和比剪刀手的青年在一起,因为你不能像他一样在结尾逆袭白富美
没多大意思 评分就那样吧 不评价了
对这个片子本身就没有什么期待,就是贺岁档中纯搞笑的部分,不值得花钱进影院。用我一朋友话说,“挠着自己胳肢窝都没笑出来”。不过明显我的笑点比她低,在那句“大哥你什么星座的?人格咋这么分裂呢”后我还是笑了。
不错,抱着预告片的笑点去的,结果截然不同,有几次全场爆笑,演员还是很强悍,尤其是结尾有小小惊喜。
笑中有泪,煽情适度。满怀诚意的徐峥导演处男作,当之无愧的年度最佳国产喜剧。且看群雄逐鹿贺岁档,狭路相逢囧者胜。
我为什么要看呢 ,因为我周围的同事都看过,他们为什么要看呢,因为他们周围的朋友都看过,并且众口一声的吹捧表扬赞。即使和同事没共同语言,我那被国产喜剧摧残过的心灵也阻止了我去电影院。我在家看的,事实证明,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