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可以让人骄傲如烈日,也可以让人卑微如尘土但是,骄傲如烈日,和卑微如尘土,并不矛盾,一个风尘仆仆的在生活中打拼的失意男人,依然可以有着光芒万丈的梦想,依然可以有着穿云破日的激情,再多的磨砺,都只是身外之苦,只需看他,还是不是记得曾经要坚守的路。
由谢晓东执导,秦勇、冯波主演的《走出尘埃》,就是一部有关现实与梦想的电影,归根到底,影片讲的是追寻真正的自我的故事。
片名很有意思——走出尘埃,很值得琢磨:是否因为落入尘埃,才会走出尘埃?
还是因为深陷尘埃,才要走出尘埃?
但这些并不重要,关键是怎么才能走出,也就是怎样才能遇见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可能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甚至撕心裂肺之痛后,才会发现正确答案的事情。
《走出尘埃》的故事,其实可以看作是主演秦勇的自传。
作为曾经的黑豹乐队主唱,秦勇在他的音乐生命中最光辉的时刻,因为家庭的变故而放弃了一切。
片中由他饰演的主人公方和平也是如此,因为父亲的突然去世,母亲的精神恍惚,让他不得不放弃了音乐梦想,成为了一名每日操劳的凡人,一边各种筹钱打算开饭馆,一边又做代驾维持生计,人生的各种不如意,接踵而来,让他却应接不暇。
戏内戏外,这都好似是一个走下神坛的歌者的落魄故事。
因此,当我们看到了曾经那个站在舞台上,身穿黑色皮衣,脚蹬黑色皮靴的摇滚战士,在生活中煎熬,习惯了妥协,学会了忍让,也会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时候,不禁要问,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究竟怎样,才应该是一个生命应有的面目?
当年的激情与奋斗,究竟是青春叛逆的假嗨,还是可以伴随一生的珍贵品格?
毕竟如方和平所说:“人这一生,得过太多坎了,有一个坎迈不过去,你就完蛋了……”,曾经的肆无忌惮,变得开始小心翼翼,不是因为服输,而是因为有了太多责任,不能拿生命与生活去赌。
其实,《走出尘埃》可以看作是摇滚“老炮儿”的自传,毕竟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方和平已经远离了曾经的音乐圈,但他和音乐,却一直没有断了联系,最终还可以带起了徒弟,走上了选秀的舞台,“炮儿”虽然老了,但音乐不老,舞台上的他,依然是那个纵情的歌者,这似乎这也能回答我们初设的有关“真自我”的答案。
在方和平身边,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一个是一直守护者他的夏晓芸,这是一个很像《老炮儿》中的话匣子一样的人物,爱得无怨无悔,爱到不惜一切。
还有一个,就是音乐少年黄一冰,这个与方和平因为音乐结缘后,亲密如师徒如父子的男生,竟然带给了方和平最震耳发聩的一击,事关剧透,战台烽不便多说,但方和平的自我醒悟与拯救,自我坚持与倔强,却无疑让人动容。
因此,真的自我,不在于加诸的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那份炽热,是否有过改变。
何谓尘埃?
同样是岁月赋予的身外之物,可以斑驳了面容,苍白了头发,困苦了肌肤,踯躅了身影,灼烧了心灵……但若初心仍存,所有的一切,又有何惧?
人活一生,不过是求个问心无愧,不过是求个内心安宁。
因此在方和平于舞台上再次唱起那不败的青春之歌时,没有人会特别留意岁月所留下的印记。
有幸参与《走出尘埃》的首映,一票摇滚老炮儿都为秦勇的大银幕作品站台,仿佛带领影厅的观众,重回到曾经的那个激情岁月,老炮儿不老,热血仍在,岁月如歌,不惧尘埃。
现场最感人的一幕,莫过于秦勇弹唱了《虎口脱险》,是的,这是郁冬为老狼所写的那首歌曲,而写歌那年的郁冬,也是因为生活变故,隐退歌坛,成为了一名普通职场人,只留下了一个传说。
或许他想用这首歌,表达自己对过往的眷恋,以及面向未来的召唤:珍惜当下,寻回自我,走出尘埃。
第一次写影评,而且是在工作非常忙的时候挤时间写的……是因为 的确是被触动了人都希望,成功 然而真正扪心自问的成功,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渡过一生,秦勇也好,方和平也罢,都希望如此 坚持着自我,最终被生活所击败,被现实所击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用诸如“收视率”这种可衡量的方式去衡量所有的一切,也越来越多的在意别人的眼光,其实这很可悲,很多人,都如此,熬了一辈子,熬成了好丈夫,好男人,好哥们,好儿子……到老最遗憾的却是,自己喜欢的 想做的事 全都为了这些名头,大帽子 放弃了。。。
片名,走出尘埃,所指的尘埃,是什么?
是生活的低谷吗 是人生的不如意 是困境吗 其实都不是 而是障目的一叶,如果真的是为了困境,他大可忍了,继续完成这次的任务,拿劳务费走人,甚至会火起来,然而 最终 他选择做自己 坚守内心最后的那块净土。
如果以一个歌手的角度,我喜欢秦勇 远胜于汪峰,可两者相比 怎么比呢?
比钱 比名气?
都没法比,可作为听众 走心的去欣赏 我喜欢秦勇 艺术如果没了内心的那点自我释放 还叫什么艺术呢如果以一个女人的角度,我选择汪峰这类人做老公,毕竟现实摆在那里如果以一个男人的角度,我羡慕秦勇,留下了内心的净土,留下了坚守它的勇气
我的梦想,我的生活,我的音乐,不需要你评判。
这是电影的最后一句话。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谁敢说这句话?
老方为了开餐馆押房子,算是比较极端的情况。
然而除了一部分先富阶层之外,谁不背房贷,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
贷款还不上的时候,当真是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梦想就是狗屁。
年轻的时候都摇滚过,都抵抗过。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棱角一点点被磨平,成为回忆。
最后大抵都像老方一样,一边安慰自己就是来挣俩钱,一面看着面目可憎的自己,咬牙切齿地说跟耍猴似的。
有时候感觉喝醉了之后才是真实的自己,犹如电影里总找老方代驾的那位,戴着眼镜打着领带,一边甩头一边喊摇滚不死。
第二天醒来,觉得自己就是一个SB。
看完电影之后决定每天去买彩票,奖池有没有八千万不知道,但如果中了头奖,第一件事就是到领导面前,跟王大勇一样大喊一声,老子TM不干了。
从今天看向过去,九十年代是一个浪漫至死的年代。
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那面极具象征意义的柏林墙刚刚被推倒,两德统一、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发生着坍塌和重建的巨变,卢旺达大屠杀向世界展示着人性最根本的面目,以“高级动物”自居的人类,似乎从未踏入过文明。
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年人信仰着“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对人性的拷问在世界各处轰轰烈烈地发生,电影人拍出了《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红白蓝三部曲》《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份难尽其全的名单璀璨到令任何一个时代相形见绌。
音乐人则在这个年代,迸发出了摇滚乐最灿烂的光芒。
Nirvana、Suede、黑豹、唐朝、魔岩三杰带领着一代自命不凡的青年,试图劈开时代的混沌。
秦勇,是这群英雄少年中的一个,黑豹乐队的第三任主唱,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走出尘埃》即将上映,这部影片的英文名是《Nirvana》。
从过去看向今天,秦勇干的这件事儿一点儿都不酷。
摇滚人掺和的电影儿怎么能上院线呢,得像《北京杂种》那样被禁才叫酷啊,崔健、窦唯、何勇才算没给摇滚乐抹黑呀。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摇滚青年,在沧桑巨变中变的胸怀天下,也变的敏感和脆弱,用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这部影片聊透了这一代人的反思。
秦勇何尝不曾如此,即使在电影中,他也把自己为了挣钱而参加的选秀节目称为“耍猴儿”,他承认自己“怂”,我想他偶尔,一定讨厌极了现在的自己。
但每一个步入中年的摇滚青年都一定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在等待什么?
等待一个从不存在的戈多?
秦勇饰演的方和平对女朋友说,等我混好了就娶你。
我们的生命被许许多多这样的等待裹挟前行,直到有一天幡然醒悟,方和平说,我们还没真正开始一切就都结束了。
是无可挽回的结束。
在2014年的一个月内,导演谢晓东的母亲、合作伙伴和恩师陆天明导演接连去世,这样的刺激让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影片中方和平的父亲在他演出的时候意外身亡,而在现实中,秦勇更是没时间等待——他的儿子大珍珠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大珍珠喜欢表演,他就为他在49岁的年纪成为上海电影节亚洲最佳新人,大珍珠需要爱,他就给他毫无保留的全部。
《走出尘埃》不是摇滚英雄梦,而是生意被骗、老人住院的平凡生活,就像长发不再飞舞的摇滚青年,看上去越来越平凡,心中永存火焰。
影片的动人之处不在摇滚舞台的血脉贲张,而在不露声色的真诚——你为母亲不听劝阻险些煤气中毒、走丢在菜市场而生气,却因她日复一日购买的彩票号码是你的生日而瞬间崩溃,这些和方和平房间里与21世纪格格不入的老式录音机和CD架一样,成为一个个老去的摇滚青年百味杂陈的暗号。
一位风度翩翩的儒雅中年对我说,摇滚乐不是愤怒,而是宽容。
他是迷笛音乐学校校长张帆,中国摇滚音乐节的缔造者。
一位说话轻声细语的瘦小中年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摇滚乐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它应该有更丰富的涵义。
他是复出后的张楚,魔岩三杰之一。
一位略显激动的中年在秦淮河畔的咖啡馆里对我说,我觉得让自己的老婆孩子过上更富足的生活,让他们更快乐,就是他妈最摇滚的事儿。
他是南京的电台主持人,摇滚前辈,一位父亲。
《走出尘埃》的文学策划是路学长,2014年去世。
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幸运,他们不用再面对过去的自己对今天的自己的责难。
路学长、秦勇、插曲《虎口脱险》都是摇滚青年、文艺青年的标签,《走出尘埃》值得我们翻出已经略显紧绷的皮衣,用一个陪客户喝酒的晚上去重逢过去的自己。
我要和你飞向自己做任意选择的天空。
二十年前,秦勇时任黑豹乐队主唱,推出《黑豹III》专辑,主打歌《无是无非》唱得气势如虹。
现在回想起来不由感慨万千,竟是中国摇滚的最后一次锋芒毕现的呐喊,黑豹为代表的黄金一代就此低沉,深陷尘埃,再没有恣意孤傲的灵魂,没有坚定的方向。
摇滚和电影是两样非常相近的艺术,一样的喜于表现却又忠于灵魂。
二十年之后,谢晓东执导《走出尘埃》,秦勇作为主演登场,台前幕后共同打造一架为摇滚精神重振旗鼓的战车,载着对生活、梦想、亲情的满满感悟,指引处于迷茫中的人们走出尘埃的泥潭,让阳光照亮曾经的疲惫与伤痛,用微笑面对曾经的一切。
就像海报上的那句话:春暖花开,走出尘埃。
影片表现了生命的常态,从尽情挥霍的青春,到困顿中年,在时代的潮流里,秦勇饰演的方和平不仅是一个摇滚老枪,也是每一个都市赶路人的人生缩影,也曾少年轻狂,热力四射,一切都无所畏,后来渐渐被现实抹去了棱角,成为夜色中忙碌簇拥的身影,代驾司机也好,贴膜老哥也好,还是饭店灶台上挥汗如雨的大厨,每个人都有过梦想,讲起来可能与方和平的故事一样精彩。
影片以细腻而又富有时代质感的情节,演绎了方和平从当年的热血青年,到后来困顿潦倒,又重新回到摇滚舞台上的故事,秦勇对于人物的感同身受,使其表演比专业演员更加没有痕迹,无论是身为代驾司机品尝着生活的苦涩,在浑浑噩噩中拆东墙补西墙,还是拿起吉他,用双手重新触碰曾经的梦想,那份目光中的涟漪,也或是在情感风暴中的撕心之痛,都深入的刻画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这份形与神、内与外的契合,已不是表演,而是生活。
根本就不用表演,秦勇就轻松演出了方和平的热血与沉痛,包括曾经的打击,现在的迷茫,内心对现实的逃避,还有自以为已经消磨殆尽,其实还未完全熄烬的火焰,于是,他走出了尘埃,完成了精神世界的升华,无所谓成功或失败,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大写的人生。
就像前面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尘埃,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尘埃,一日三餐和衣食住行组成的尘土之惑,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尘埃,由名利和富贵组成的光鲜囚笼,那些放纵不羁的摇滚英雄都不知所措,何况是我们循规蹈矩的碌碌子民呢。
如何走出你的尘埃,或许,《走出尘埃》给出了一个的答案,那就是向前走,在任意一个结点重拾自我,都没有过不去的尘埃,哪怕你现在一无所有,也永远不要万念俱灰,做司机也好,在别人规定的路线上行驶,做吉他手也好,向着自己的梦向前进,拥有一片可以让自己做任意选择的天空,只要心向着前,托得起责任,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对得起亲情,那么,你就可以像方和平一样走出尘埃,重见辽阔的大海星辰。
所以说,《走出尘埃》的故事可以让我们这些行走在尘埃之中的人感受到一点星光,每一个正在得意或失意中的人都会感到温暖,越是在失落和彷徨时,这星光越是明亮。
除了主演秦勇,本片的导演解晓东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此谢晓东非春晚舞台上那个高唱“今儿高兴”的解晓东,而是著名的现实主义电影缔造者,以制片人的身份与王竞导演先后合作了《无形杀》《我是植物人》《万箭穿心》等杰作,本片的女主演冯波也是经年合作的金牌搭档,这一次亲自执导《走出尘埃》,和同样处女作的秦勇一起,给2017的中国电影奏响了一个响亮的音符,精神可嘉,才气亦值得鼓掌。
我们常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大慨很多科班出身的明星,也未必就能演绎出49岁秦勇大起大落的人生。
昔日辉煌的摇滚歌手,今天的代驾司机,秦勇用自己的鲜活人生诠释出电影《落入尘埃》的精彩斑斓。
真正的爱,不是辉煌时的掌声雷动,而是低谷时的安心陪伴,有你,落寞英雄不孤独。
摇滚老炮儿秦勇主演的电影《走出尘埃》今日首映,现场秦勇不仅讲述了自己的大荧幕首秀,同样也用颇为真实的性格让人看到他对音乐的执着和对家的眷顾。
众所周知,秦勇1994年加入黑豹乐队担任主唱,1996年先后参与录制黑豹乐队专辑《无是无非》和《不能让我的烦恼没机会表白》,成为内地流行音乐颇有人气的一个组合,并且也捍卫了摇滚在内地歌坛的地位。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5年为了照顾儿子而退出黑豹乐队,随后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一直到11年后,也就是2006年推出个人单曲《远航》,再次让人感受到时光和岁月在这位摇滚歌手刻画出来的沧桑味道,音乐一直在,他也在悄悄改变。
2014年2月携子参加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大珍珠让亿万观众泪奔,而秦勇对于儿子的爱,也成为了观众最为美好的记忆。
《走出尘埃》是一部颇有热血的电影,通过音乐,通过做音乐的人,把现实与理想进行有力的碰撞,让人看到了音乐人的不同追求,有年轻人的执着,有过气音乐人的妥协与苟且,当然也有傲娇一般的乐队主唱不敢触碰却又不得不提及的梦想和未来。
影片里,没有用孩子,而是采用了一个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这一点,颇为令人感动,因为从秦勇携子上了央视的节目之后,很少能够看到他带儿子出现,原因很简单,他想让儿子过自己最单纯而又朴实的生活。
而这一部能够出来演戏,也是因为儿子特别想演戏,为了儿子,他勇敢的先迈出来这一步,只想为儿找个机会。
这种最真诚的细腻心思,和他的人生一样,真实而又发自内心,所以他在演戏的时候,人生虽有跌宕起伏,但一个转身,一个回头,一个眼神,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戏中方和平的人物魅力。
现实需要解决问题,音乐也一样,不能脱离现实存在。
当秦勇拿起吉他,在楼顶上唱起那首经典的《虎口脱险》之时,让人觉得浑身都是冷的,这是只有丰富人生阅历才能唱出来的声音,每一句都刻骨铭心。
而戏外,则同样在讲述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老狼在《我是歌手》第四季里就讲过,也在第十二期突围赛中演唱过该歌曲,并获得当期的第三名,突围成功。
《走出尘埃》的插曲之所以也选择这首歌,也是如此,为了这首歌的填词、谱曲人郁冬。
选择了一首歌曲都如此用心,这么充满故事,你看了就会明白,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就是能够不经意间让人感动,而这种感动,也都是发自肺腑的。
影片的叙事结构非常的简单,一个中年男人面对家庭、事业、爱情的各种矛盾与纠结。
画面很暖,故事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亲和力十足。
这也是独立制片人谢晓东首次执导的影片,谢导曾经编写与制作《一年到头》《我是植物人》《大明劫》等多部影片,并获得业内外的一致认可,这一次,面对一个摇滚歌手的人生抉择,同样也让人看到了手法的独道与用心。
有人说,现实赋予你的每一次劫难都是财富,看你如何去面对这样的现实而进行理性的思考。
49岁秦勇笑看这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辉煌经历的摇滚歌手被磨砺之后的现实生活,颇为催泪,也让人很受启迪。
说他是落入尘埃的英雄,不如说,他是在凡间修炼的男神。
走出尘埃,顾名思义,从尘埃里走出来,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抬起头向前看,不忘梦想,不忘真爱,才是人生之正途。
不过,我更喜欢它的外文翻译名,“坚不可摧”,令人想起海明威,想起《老人与海》,想起那句著名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走出尘埃》里,秦勇饰演的方和平正是如此,他曾是一名摇滚歌手,为生活所迫,转行做起代驾,却尝尽世间冷暖,再遭遇种种不公过后心灰意冷,准备和同行夏晓云共度余生。
谁知,正在此时,一个叫黄一冰的年轻人出现在他面前,声称是他的儿子,并且,要他在歌坛选秀节目中充当他的助唱。
这让方和平不得不重新面对他深深挚爱的摇滚,也注定要因此和儿子一起改变命运。
生而为人,更高的能力意味着更多的责任。
现代人生活里似乎离不开焦虑。
说到焦虑,人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焦虑政策,因为朝令夕改;焦虑房价,因为日新月异;焦虑工作,因为朝不保夕。
所有的这些都是不敢让人有计划,生活不敢有规划,不敢谈未来,只能说眼前,这一切一切的不可预见性就是焦虑的根源。
于是,焦虑也就成为了这个社会中人们各种行为的基础心理活动。
明星也是普通人,走下舞台的明星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生活难免会有焦虑,有焦虑就难免有灰头土脸的时候。
生活让焦虑的人,让我们,也让电影《走出尘埃》的主人公方和平灰头土脸。
电影《走出尘埃》中方和平的扮演者是曾经红极一时的摇滚乐队主唱,在经受父亲突然离世的打击后毅然选择退出乐坛。
无独有偶,原黑豹乐队主唱秦勇受到方和平故事的吸引大抵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方和平有相似之处。
从电影故事来看,主人公方和平正陷入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也叫“男人四十综合症”。
都说男人就是长不大的孩子,陷入中年危机的男人们更像是迷茫的孩子。
如何走出迷茫,成长为一个男人,这也成为中年危机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有着焦虑与迷茫的方和平,或者说是秦勇本人,抱起吉他走向舞台的时候让所有人乃至身边亲近的人都为之震惊:“哟,我怎么不知道你还会弹琴啊?
”时间太久了,岁月是宽容的,但时间是残忍的,大家早已经忘了他们抱起吉他的样子。
黑豹乐队作为中国摇滚史上最命运多舛又最著名的乐队,普罗大众对曾经的主唱窦唯的印象是才华横溢,可再后来的音乐就有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也就越来越远离大众口味了。
比起孤芳自赏早已成仙的窦唯,大众对秦勇的印象更多的是他那坦率的表现,以及强有力的歌唱力。
这是秦勇本人的经历,但也像是电影《走出尘埃》中没有被提及的隐在背景。
方和平在影片中为摇滚乐迷所倾倒,即便是二十年后当代驾司机也有人曾记得他的歌。
在舞台上的摇滚歌者风光无限,在走下舞台的方和平,和普通人无异,自己也甘愿褪下舞台曾经給予他的光环,这时候的方和平是灰头土脸的,甘愿受命运摆布的。
在朋友的劝解下,重新走上舞台的方和平依旧魅力难挡。
这时候的他似乎找回了生活的自信,也找回了自己。
从现在看来,“身穿黑色皮衣,脚蹬黑色皮靴的摇滚战士”兴许有些过时,但那并不重要,方和平内心的力量不过时,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才最重要。
经历过中年危机方和平抱起吉他,充分认识自我,接受现实的自我,把灰头土脸的自己抛在脑后。
重新站上舞台的他既不自卑,又不自傲,充满自信地走出尘埃,也一如电影的片名——《走出尘埃》。
这是方和平的故事,也是秦勇的故事。
上节目就别喝咖啡了,整个人别的地方都不动,就一双手僵硬的往嘴里送咖啡喝。
带一副圆框眼镜是多少年的老学究呢?
稍微谦虚一点,翘着个二郎腿果然是有导演的范儿,家里也是真有钱,随便留学。
好了,字数满了没有啦。
我去,还没满,人么七里弯斜的,你在搞截拳道吗?
你别给我上课了,谢谢你了,亲爷娘了。
片名不行,为什么不花点版权费搞首黑豹乐队的歌曲作为主题,然后命名,至少也蹭了个IP啊。
居然是路学长策划的片子,可见这片子时日有点“久远”。
剧情倒是有点好莱坞模式的,中年危机,失意人生,父子、“夫妻”之情的纠结,经历种种挫折磨难,最终实现了个人对人生的新感悟,走向新的阶段。
这就是《救猫咪》10种类型之一“变迁仪式型”。
秦勇是本色出演,老去的摇滚唱将,的确有不少人可能今天生活潦倒,毕竟摇滚的黄金时代在内地已成过去,想起黑豹的窦唯一个人寂寥坐地铁都被人BB穷困的新闻,一声叹息。
这部片子或可算纪念中国摇滚的一阕挽歌。
PS:数天之前才看到秦勇在一部网大《哀乐女子天团》里演出过过气乐队的主唱。
编剧之一张小北,如今去玩科幻片了,倒是很期待他的《拓星者》,我承认是想看笑话的,希望有惊喜。
没灵魂没... ...还真想不出来还能没什么,就这么滴吧。
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理想,它就像一颗种子,有合适的机会就会生根发芽。
这样的电影意义何在。当初的秦勇何在。
镜头的动感,剧本设计,后期剪辑,音效以及配乐,灯光,造景全部都配不上这个故事题材的潜力。没有恶意,但是这个电影整体就是小学生叙事的水准。走出尘埃这名字也特别好,真的太可惜了。
质量一般,导演还是菜鸟,只有演得可以
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理想,它就像一颗种子,有合适的机会就会生根发芽。
演技烂就烂了,关键还丑!
故作沧桑,故作穷困。失败人有一百种失败的理由,却总有同一种庸俗的表达方式。
故事还可以,秦勇演得太好了,真心演技派,除此之外这片一无是处。最难受的地方,玩摇滚就必须中年要落魄吗?你让玩摇滚的怎么想?我那场就有不少玩摇滚的音乐人,结果中途退场一多半,还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吗
秦勇演的很不错 挺好看的
对于国产电影来说 我给高分 有人觉得剧情拖沓 可是这可能就是有很多人亲生经历的人生 主演的演技很出彩 希望看过的朋友不要用很刻薄的眼光来对待这部好电影
2.5分
1、没有才华;2、土
影评人还是老老实实评论电影吧。【CCTV-6】
拍的画面感一般,单冲着秦勇的本色出演,你看到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秦勇本人,这部剧就值得一看,最后秦勇演唱完摇滚,宣布回归,最后退赛说的“我的音乐,不需要你们来评判。”十分提气,歌也很好听,《原谅我》大家可以下载来听听。
我最怕未来的某一天,我从梦中醒来,突然想起了我年轻时的理想却不得不接受混吃等死的当下。
男主演技不错,台词儿也不错。其他的就算了吧。
难得的好片子。很真实。
看了五分钟,多一个星给国摇
我觉得挺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