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色的眼睛见过黑夜的人,不会不知道绝望和冷。
背痛,腰痛,没有食欲,不想说话,怕见生人,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觉得自己没有用,没有性欲,睡不着,或只想睡。
不用去问这个丈夫得抑郁症的原因,要去思考他得了抑郁症的意义。
丈夫锁着眉头那表情,是我印象中日本人惯有的谨小慎微、兢兢业业、为了别人而活。
小妻子梳着小龙人的发髻,懒洋洋地躺在家里的地板上,轻轻地告诉丈夫:不辞职我们就离婚。
她用自己最擅长的漫画,记录了丈夫得了抑郁症后每天的变化,良善的妻子,盯着一个明治时期的小花瓶,花瓶存在的价值是因为完整地保存至今,妻子决定用守卫的姿态,接受心灵感冒的老公的一切,她要守住蜷缩在小瓶子里的老公,不要让他落在地上摔到碎。
天真懒散的小丫头长成了用心画画的职业漫画家,认真压抑的老公在一个悠长假期里学会了跟自己相处,妻子告诉自己,我不要努力,不去努力追求不想要的东西,不去努力逼老公一定要健康要快乐,顺其自然,就好。
最幸福的人生阶段,大多是在困苦中体验那份安然自得。
虽然一开始很是看不上她家养的宠物蜥蜴,后来看到这小小爬虫居然是治愈系,还是丈夫试图自杀之前提醒女主人去注意,心里一下子温暖了起来,以后居家一定要养宠物,家猫家狗都好。
《编舟记》之后,看了宫崎葵的另一部作品《丈夫得了抑郁症》。
说起抑郁症,最容易想到的是痛苦和煎熬,比如之前热映的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
《丈夫得了抑郁症》这部电影淡化了抑郁症带来的普遍绝望和沉重,只是简单的日常,没有很用力,给人的感觉是平淡、清寂和温暖。
宫崎葵饰演的妻子小晴,是个不太有上进心的业余漫画家,结婚后就在家画画漫画,做做家务,跟宠物蜥蜴玩耍,懒散又舒适,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直到有一天,丈夫高崎得了抑郁症。
堺雅人饰演的丈夫高崎,和小晴是完全不同的人,做事一丝不苟,敏感细腻,从星期一到星期天搭配固定颜色的领带,吃固定口味的奶酪,他活在一个固定的格式中,为自己划好了各种条条框框,背负着所有的道德律,已经忘记了抬头看看头顶的星空。
他有着典型的日本男人的枯燥、孤独和深刻,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成为了一个焦虑的、蜷缩成一团的抑郁症患者。
小晴以离婚相要挟,让高崎从不喜欢的工作中辞职回家。
辞职回家后的抑郁症丈夫是这样的:不敢打电话,不敢坐电车,不敢睡午觉,做不了任何事。
觉得自己对不起宠物,对不起妻子,甚至把小晴漫画卖不出去的责任也揽到自己身上,经常躲在被子中哭泣,无法坦然面对所有的一切。
小晴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力量,很温暖,很治愈,扎着丸子头,有少女的可爱,也有为人妻的责任感和魅力,她与生俱来的静气和恬淡,是高崎走出抑郁症的关键因素。
结婚时,高崎的誓言“小晴,你专心画漫画,我来养你”,让原本自卑的小晴有了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与自己的爱好共同成长,现在高崎生病了,小晴决定从自我的小世界中走出来,与他共渡难关。
高崎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小晴就说,那你就不做了,不做事情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要给自己压力。
高崎对一只小乌龟一见钟情,她就买下那只乌龟送给他,并且给乌龟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
她安慰离婚后元气大伤的朋友,如果痛苦的话,就不要努力了,保持平常心就好,我丈夫得了抑郁症,但是我决定不努力,无论多辛苦多难受,都不努力。
她对担忧的母亲说,我不应该苦苦寻找抑郁的原因,而是要去发现抑郁症的意义。
等失业保险无法维持家用的时候,小晴开始出门工作,从事与漫画有关的工作,坦然跟别人说自己的丈夫得了抑郁症,不再觉得羞耻。
喜爱漫画的小晴,让我不自觉想起《重版出来》里面的漫画编辑和作者们,他们身上有着和小晴一样的热爱和眷恋,那份热爱让他们像光源体一样,吸引人不自觉靠近。
她每天用画笔记录心情和感受,顺其自然,让抑郁像水流一样在家庭中流动,不焦躁,不特别对待抑郁症这件事。
影片中夫妻俩感情的呈现也是平平淡淡的,只有琐碎的细节和真实的生活,只有两次情绪激烈的场景。
一次是小晴陪最后一次上班的高崎坐电车,在拥挤的密不透风的电车车厢,小晴吃惊又心疼地说,老公你每天都要挤电车上班,辛苦你啦,还好今天是最后一次。
高崎旁若无人地痛哭起来,委屈,心酸又痛快地哭泣。
另外一次,是埋头画画赶稿的小晴,吼了高崎,高崎缩回浴室中哭泣,无声又绝望的哭泣,绝望到想离开这个世界,在自杀的关头被小晴发现,两个人抱头痛哭。
两人互相扶持,互相取暖,像两只孤独的小兽。
抑郁症让两人的生活有了沉沉的重量,新的很有质感的东西,突破痛苦的茧,慢慢长了出来。
高崎根据心理医生的建议,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情,小晴也每天用手账记录抑郁症丈夫的日常生活和细微变化。
等到小晴想写书的时候,这些都成了非常棒的素材,手账中的字画,像精灵一样飞了出来,让她完成了和电影同名的书籍《丈夫得了抑郁症》。
这本书让人们更加理解抑郁症,也帮助很多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初心心理创始人李雪老师曾在多篇文章中提到自己的抑郁症:跟这种要死掉的感觉在一起,真的挺恐怖的,我经常一整天都像僵尸一样瘫在床上,不吃不喝,跟自己的眼泪在一起,甚至连眼泪都没有,就那样摊尸。
这个过程并非体验一两次我就解脱了,我整整体验了近10年,每隔一两个月,就要掉进去一次,好像永无止境,但是每次掉进去,都比以前对自己的了解更深。
她说,人在面对痛苦时,要身怀敬意,并向其学习。
影片中的小晴和高崎,他们面对抑郁症的态度,与李雪老师不谋而合,坦然面对抑郁症,适应它,与它相处,向它学习。
最有效的疗愈方式,其实恰恰是最日常、最不用力的。
1 “无论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你都愿意爱着她/他,珍惜她/他,不离不弃,直到永远吗?
” “我愿意。
”简单的话语响起在每一天、每一个城市,可是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誓词的分量,又有多少人能够真的将誓词做到?
夫妻之间的感情,并不体现在有多么恩爱上,而是能否一同度过艰辛的时光。
2 我们不是爬虫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得抑郁症”。
而且,生活的巨大压力,往往压得人们喘不过气。
什么工作都是令人疲惫的,在工厂里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体力不支,和养家糊口的艰难、公司里处境的困苦等等,同时存在着,同时存在于这个时代,也同时存在于人们的身上。
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人,就会患上抑郁症了。
他并没有自杀,因为他缺乏勇气,他也知道自己应该活着。
矛盾的点就在这里,他不敢死,也不敢活着。
3 回想起了有点抑郁的那段时间,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都充满了失望,充满了失望。
4 我也想成为爬虫类。
隔壁位子的同事突然很久没有露面,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抑郁症加重,无法再上班了。
这样的故事最近一直听到,身边也有不少人自称是曾经的抑郁症患者,犹记得几年前听到这类事情时心里总要咯噔一下,现在却已觉得稀松平常了。
前两天刚刚在电视节目中听到一位医生介绍,大致是说如果有两周觉得自己完全无法高兴起来,就是抑郁症的前兆。
听到这话我与一同看电视的闺蜜忍不住对望一下,两个人都迅速对号入座忧心忡忡。
医生又说有数据统计,如果身边不开心的人数增多,那么患抑郁症的比例就会大大增加。
听到这里我才舒了一口气,原来高兴不起来不是我的原因,是大环境的原因——生活在GDP总量如此之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又如此之低的盛世,不舒心的人比比皆是,何止我一个呢?
然而单单知道原因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这原因也许根本不需要知道,知道以后发现无力扭转,可能会陷入更大的难题。
相比之下,懂得如何应对才是更重要的。
可惜抑郁症患者虽多,人们似乎还是难以就此坦率讨论,更不要说坦然接受。
日本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堪称这方面的科普示范,尽管依旧是日影一贯的温情脉脉,有些细节的刻意铺陈可能会让急性子的人不太耐烦,然而它在表现抑郁症病人有哪些表现、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最好如何对待等方面,有相当真实和细致的描述。
相比同题作文、拉斯·冯·特里尔诗意的超现实的《忧郁症》,此片则更具参考价值。
此片改编自漫画家细川貂貂与丈夫望月昭的真实经历。
按部就班工作的白领丈夫,突然因压力太大而崩溃。
漫画家妻子原本专心创作,对其他事务一概漫不经心,此时却爆发出强大的能量,以持久的笑容和爱包容并支持着两人的生活,最终走出阴霾。
抑郁症来临的时候,丈夫常常裹在被子里大哭,因为”我对这个世界没有用了"。
发现自己面对庞大世界时如此弱小,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改变事情分毫,发现自己远远比不上其他正常人能担负起一切,甚至一些普通小事也做不好,这种打击几乎是难以抗衡的。
之于世界的存在感大抵是一个人得以自立的最重要因素吧,简而言之就是有用。
丧失了对他人的用处,就会觉得与这世界毫无牵绊,以至于感到无可留恋,时不时冒出想死的念头。
由此我们也就略微可以体会许多农村老人们的心情,他们会仅仅因为年老而自尽,因他们认为自己一旦失去种田能力,活着就只剩给儿孙带来拖累……这种无用、无意义的虚无情绪最能击毁一个人,因它可以套用在一切事情身上,任何事情似乎都经不住“有什么意义呢”这么一问,相继而来的则是消沉、无力、不愿且不能面对。
此时若有人忧心忡忡看着你,或者显出一副同情的样子一言不发,或者告诉你要努力好起来,更甚者对你的"矫情"感到可笑或不耐烦,结果都可能更糟糕吧。
片中的丈夫有一个好妻子,她说,如果面对世界这么辛苦的话,就不要那么努力了。
她提议让丈夫辞职休养,甚至说如果不辞职就离婚,以解脱丈夫因为不能养家而来的愧疚感。
在去辞职的地铁上,妻子被上班高峰时段人挤人的情形吓到,惊讶地对丈夫说:你每天都是这么挤地铁去上班吗?
这么多年真是太辛苦了啊。
听到这话,丈夫忍不住在地铁上号啕大哭。
原来,可以不那么努力,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的啊。
影片还有一点重要的提示,即抑郁症常有反复,一段时间的欢欣雀跃并不表示彻底治愈。
相反,如果发现自己可能始终处于阴晴不定的循环,就难免陷入绝望,据说许多患者正是在这种反复的过程中自杀的。
好在妻子展示出无限的耐心,丈夫开心时一起欢笑,丈夫痛哭时在旁陪伴,任何时候都不勉强,不避讳,保持耐烦……可见,对抗抑郁症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懂得自己、愿意坚守的爱人、家人。
单身的人们如果不幸罹患,就只好自己学着看开一点了,比如,如果强制性地把"有什么意义呢"都置换为"这不是很好吗",是不是会快活很多呢?
像神乐一般的团子头 低下来 小声对年迈店长说一直以来总是买这种便宜的东西 真是对不起却被一支专门剪下的寒椿 惊艳得直起了身欢喜地 捧着价廉的玻璃小皿盛着一室明媚 归家 然而 这一个所谓的家 却不是纯爱剧里的美好主妇生活被停刊的漫画连载 跟得了抑郁症的老公 还有算得上奢侈品的igu还有还有 一定要是梯子髙满溢整个庭院的 深 深 固 执 不浮夸 没有一味夸张制造不必要的恐惧或学术 细节真实到可爱充满柴米油盐以及你我都不喜欢的却真的可能存在的路人甲乙丙于是从头到尾 从哽咽到哭到胸口痛 乃至嚎啕大哭谢谢你一直到最后 都没有碎 ツレ谢谢你 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碎 对自己这么说了呢在看完的 那一瞬 当ツレ在拥挤的电车里 听到ハル说的那句一直以来在这种环境下忍耐的你 真的辛苦了 激动到 在大庭广众下 失声痛哭 从一点点的哽咽到 不受控制的痛哭流涕 我完完全全的感同身受 那种压抑了多时不求回报了许久暗自委屈了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终于被理解 被最需要理解的那个人理解了的感觉我知道 许多许多人还在日日这般辛苦耕作只是 你们无法理解这每日的压迫 累积起来对于ツレ的伤害有些人的心灵就是太过透明轻盈到很容易破碎是的 前段日子确诊的时候 我对于相熟的必须要解释的大家都隐瞒了真相然后把很多个睡不着躲在被窝里抽泣的夜晚 自己小心翼翼地藏起来ツレ大片大片的失眠 跟之后的日日昏睡无法清醒 行动迟缓 行尸走肉般移动跟工作 做不了自己以前信手掂来的事情躲在被窝里一直一直重复着对不起 我要努力却因为这束手无策不见天日的痛苦 继续着这种循环模式这些 我都经历过 也因此辞职了所以每一幕ツレ因为小晴的嗔怒而受伤流泪甚至浴室自杀我几乎都是同时或者前一步感受到同样的情绪 纳豆那段 明明那么支持的小晴却还是流露出了厌恶的表情在接受了难得的好意 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下展露一点点真实自己的ツレ立刻就被吓了回去 留下一个原地心口又被割了一刀的空壳这样的敏感跟软弱 是我常常恨自己恨到极点却又摆脱不了的东西其实 我想说的是 看完之后我最真切的领悟是 小晴真的好伟大所有坚持陪伴在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人 真的都好伟大我记得 有段日子 我住在十八楼后来不久 就搬了家 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实际决定搬家的原因那是 因为我每次站在窗边 就有抑制不住想跳下去的冲动后来 医生说我得抑郁症已经有段日子了 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也许更久我不想追究病因 当我看到小晴对她麻麻说我不去想ツレ为何得抑郁症 我只是在想得这病的意义好想举双手双脚表示 万 分 同 意有段时间 我特别害怕手机的声音不管什么时候 我都调成静音甚至别人的手机响 我都会觉得烦躁不安公共交通系统开始变得可怕 我不想出门 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我不想出门再后来我到小时候的老家静养天天看我两岁半的时候 姥姥牵着我的小手走过的天桥从天亮看到天黑想小时候我的姨妈和表姐是怎么笑话被她们丢在下着大雪的路上然后迷路走不回家的我 然后姥姥抱住冻成冰棍的我说不要欺负我们想那么小脚的老太太为什么还曾那么硬朗地牵着我去买豆腐教我折纸教我十二地支藏了一柜子的好吃的等我每个寒假回家再回来的时候 有个第一次来中国的美国朋友坚持要见我 在她离开这个城市之前她的行程很紧 所以那天我终于终于出门了 因为她自己在这里出没就等于在森里里迷路还不会过人行道我还带她体验了一次中国的地铁我记得好清楚 十号线那天人好少 我松了好大一口气我戴着鸭舌帽跟墨镜 躲在后面好安全带她去吃知道的人很少却很好吃的中国菜虽然我没吃下什么 她却对我说了许多许多叫我感动到不行的话一旦有人那么深地理解我还跟我当面说我就汤不牢的想想一些以为并没有很熟的朋友 在得知以后硬要拽着我出去吃喝玩乐 给我介绍新的朋友 跟安慰我很多人都有depression 都会走过去的然后跟我讲他们亲人朋友的例子 是的 很久以前 一点一点的小温柔 我都会收下来然后珍藏我觉得我的壳好像乌龟那么硬 之所以那么硬 是因为里面太软弱但是由于这么硬 所有坏的负面的东西 就很难出去所以才堆积在里面 演变成了糟糕的局面却也是因为这样 那些给予我的所有感动 才会一个不落地也留在里面所以 特别特别感谢小晴一直一直陪在ツレ的身边 从什么也不了解变成抑郁症的专家虽然也会有自己的小情绪 但正是因为这样不刻意去努力的精神才战胜了ツレ的病情 得到完整的成长ツレ还没有痊愈我也没有但是值得庆幸的是 我们都没有碎正是 因为有爱我们的人 在看着我们 所以我们即便有了裂缝还是很顽强很顽强地支撑 即便在内部崩塌重塑了百遍 仍然坚持着不彻底破碎就这样 我们终于一点点看到光亮哪怕微弱
前面有朋友以抑郁症的患者身份来评论了这部电影,我知道,我无法关于抑郁症和这部电影写出一篇让自己和读者感动的文章,但是我想说其实我也曾经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我想说说自己的心理历程和看这部电影的一些感受。
所以,在我看到晴子对干夫的喋喋不休感到烦躁而发了脾气,干夫感到心如死灰自杀的时候,我的心理防线彻底垮了下来,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和看到干夫辞职后觉得自己毫无用处而自怨自艾时,我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要把电影当真,这不过是电影,和生活不同。
但是此时,我还是被这样真实而细腻的细节彻底打败,在这里,我想大声告诫那些身边有抑郁症朋友或家人的朋友——千万不要对抑郁症患者产生任何不友好的举动或者行为,你要知道,他(她)对这个世界心如死灰、觉得自己都没有任何用处时,你这么做无异是给他(她)致命一击!
他(她)有什么颜面或者尊严活在这个世界上,连最爱他(她)的亲人都开始对他(她)不耐烦,他(她)还有什么理由在这个世界上苟延残喘!!!!
因为抑郁症,我自己高二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当在省人民医院看到心理医生关于重度抑郁症的诊断书时,我表面上虽然还是和来陪同的妈妈有说有笑,可心中早已心灰意冷,以前什么目标、理想、梦想的,我早已觉得不再重要,我只是在心中默默问老天:我的抑郁症什么时候才能好,我什么时候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关于抑郁症,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有些抑郁症的朋友看起来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
那是因为他们(她们)在努力地让自己看起来和别人一样正常:他们(她们)不想因为抑郁症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他们(她们)嘴上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肯定可以战胜抑郁,但其实在心中他们(她们)没有太多勇气和把握,他们(她们)心中比谁都在乎和看重。
更多的抑郁症朋友则是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就如影片中的干夫。
因为他们(她们)觉得自己对生活没什么好再留恋和值得留恋的,所以这时的他们(她们)比平时看事情看得更清楚、透彻,对于生活中事和人的所在,他们(她们)很容易就看出根源所在。
对许多人和事持有一种慈悲为怀的心理,怜悯那些犯错和悲哀的人们。
这也就是为什么家人和朋友不能对抑郁症病人有任何不当的言语和行为。
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更容易想到和付诸实施自杀。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么清楚,那是因为我曾经一直在这样两种状态跳来跳去。
我不敢说我自己的抑郁症已经完全痊愈了,但至少在这两年里,我并没有无缘故地抑郁过,也没有再想去死(尽管因为交友不当的原因去年下半年我还是纠结忧郁了半年),我想说说那些抑郁症患者包括曾经的我关于已于这个的一些错误认识。
1.世界上有抑郁症的人不多,可怜的我就是其中一个!
这种想法和说法是绝对错误的,患抑郁症的人很多!
据世卫统计,抑郁症已经成为全世界第4大疾患,而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就像影片中所说的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
当然可能我这样的事后人说说服力不大,但是我还是想告诫那些抑郁症的朋友——抑郁症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生活中相当多的人都有抑郁,只是他们没有发现而已,还有不少朋友因为抑郁症而永远离开了这个人世,你没有因为抑郁症像他们一样,这不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么。
2.得了抑郁症是我人生最大的苦痛,我肯定征服不了它了。
说这样话的朋友,请你先去查查抑郁症的一些资料,你就可以大概知道抑郁症其实就和感冒那么稀松平常。
有不少人是因为家族遗传,更有研究表明人有时到某个年龄阶段就会抑郁。
关于抑郁症,我个人的亲身经验就是——不要过于重视它,就把它当平时的感冒看待好了。
可能有的朋友做不到这些,那么你就大声地告诉自己和朋友,我得了抑郁症,不要以为他们会大惊小怪,你有勇气说出来,他们就觉得你不过是在开玩笑而已或者你只是轻度抑郁。
而且,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会发现自己对于抑郁症越来越不感冒,你的心态也会越来越好。
不要隐藏这样的事实,这东西越隐藏越不利于痊愈,把自己当平常人,别人做的你都能做到!
(电影中晴子也就说过对于丈夫的抑郁症她决定不努力,这种说法真的很对,越是重视,越会给病人负罪感)当然,我知道肯定会有朋友会被抑郁症搞得火冒三丈、痛苦万分,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再忍了,这样于你与亲人朋友都不利(你很可能会把这种苦痛转移在他们身上),你应该找个适当的地方适合的方式发泄自己。
我曾经就把亲戚家楼下仓储室的破家具摔了个粉碎,当然你可以选择更为理智点的方法。
影片中说了三种治疗抑郁症的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
其实我想说只有心里彻底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影片中对于不会先生,其实干夫可以换个想法,从有趣、有意思这方面来看待不会先生。
我现在就是如此,有时我被自己一些琐碎的小事弄得很烦,我就傻傻的想——是不是有个爱恶作剧的精灵老是和我做对呢?
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换一种态度也许就是两个不同的面。
说说我自己的后遗症吧。
抑郁症给我带来的大概就是我的注意力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而且特别容易敏感,据说一个人的平均安全距离是23米,跨过这个距离人就会紧张起来。
显然我更加敏感,在5米之外我就能敏锐地察觉(不由自主)他人的行动,并且偶尔还会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
关于抑郁症,我觉得除了那些先天的,很多抑郁症患者应该都是得不到社会和周围人的尊重和重视,然后感觉不到(或者比较少)家人或者朋友的关心和爱。
不得不说,这和中国人的内敛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得了抑郁症并不是全都不好。
我自己得了抑郁症,开始学会思考自己,关于自己性格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看得更加透彻;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尽管很多时候还是消极的)。
而且抑郁症现在得了至少自己还能掌控,不至于以后可能会犯下更大的过错。
这就是我的感想,其实我本来打算随便写点的,没想到就写了这么多,现在的我觉得,其实抑郁症病人就是跨不过心里的坎,这个坎说难也不难,但也不能说容易,跨过这个坎,什么都好了,没跨过这个坎,就会和前IBM员工袁毅鹏一样(我觉得他很悲哀,但是显然这个坎他一直没有跨过去)。
也许,这部电影永远承载不了抑郁症这么沉重的主题,故事情节也并非特别生动,但影片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却是值得钦佩的。
也许,我的病症一直都不算重度,但是仅以这篇文章献给曾经的我和所有的抑郁症朋友——祝他们能换种心态看待抑郁症,而且能早日康复。
忧郁是盘菜,关键看火候,恰当好处的是气质,一不小心就成了病。
日式的电影就是这样,看起来慢呑呑的,完全不介意时间,也不介意你有没有在听,他有自己的节奏讲故事。
男主角给人的感觉就很压抑,相对于他健康,我更喜欢他忧郁的时候。
女主角画的漫画很可爱。
剧里面有励志的成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甭管谁待不待见。
剧里男主角在浴室想自杀的一幕,听他絮絮叨叨的讲话,我哭了,默默的流泪。
谁不都一样吗,谁不都是这副德行吗?
长点心的人就会想我做的事有意义吗?
对得起社会吗?
给家人添麻烦了吗?
即便不是射手座,O型血,也希望生活里多一些变化吧。
但生活就是生活,哪来的那么多丰富剧情来对抗乏味无聊。
日子一天一天过,不能享受,变成忍受的时候,麻木 就成了时间钉在我们心头的一个刺。
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做上司不做的事,另一部分是满足老板的管理欲望。
压力有时候就像一个气球,在不段膨胀,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
这个世界每天都不一样,信息大爆炸,手机响个不停。
我就曾在一个特晴朗的天无缘无故难受到不行扔盘子摔碗在床上打滚,出门以后,衣冠楚楚的装人。
后来会看一些类似心灵鸡汤类的书,没事总翻。
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吃一些东西,比如大蒜,香蕉,海苔关掉手机不戴手表洗个澡或出门走走。
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心灵健康的人,但,也不觉得这种不健康有多可耻。
病,有时候和清贫一样,让人敏感,能有更多的领悟。
刚巧我也养了只小乌龟,他爬得好快,吓到我了。
2018年5月23日 阴男友和我提分手了。
有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个很平静的下午,你期待的是回家有可口的晚饭大家可以一起吃饭聊聊天。
可能我也很累吧。
最近身心俱疲,实习和论文的压力让我非常焦虑,所以情绪很敏感。
在之前一段时间我已经不参加朋友们的聚会,非常敏感易怒,每天都会特别想哭,一直都特别丧,然后有一天情绪崩溃了。
男友觉得我很莫名其妙。
可我觉得,他只是看到了我的另一面,可能他没办法接受吧。
是啊,没有人有义务要去无条件接受那个最坏的你。
分手后第一天照常来上班,依然很丧,但是不会像以前一样吃不下睡不着,颓废到好久,我没有时间。
毕业倒计时100天开始。
其实还是很焦虑的。
我想,人生就是用来体验一遭的,得到和失去都顺其自然。
我没有什么必须得到的。
该走的人就会走,该留的人也会留下。
我看到一句话说“从小在物质和精神丰富的条件下长大的孩子会更讨喜。
” 讲真,我是认可这句话的,讨喜的人又会自然有很多人喜欢。
可没办法啊,我就是那个一个人呆坐着啃指甲的怪小孩。
从小在家庭没有得到爱也不知道怎么去爱人。
我正在努力让自己变好,这个过程,其实我还蛮享受的,虽然偶尔的矫情和痛苦会冒出来。
我觉得这源于心里的遗憾吧。
我觉得我和前男友的问题是,我有时候情绪会一下子低落,这个时候我可能需要有一个人帮我疏导出来,但是前男友不知道怎么做,反而会让我觉得更堵更难受。
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冷漠,你怎么样是你的事,我的日常计划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是啊,这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样子对不对。
其实我告诉他该怎么做就好,但是,我真的觉得我累了。
我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抱歉啊。
5月25日 晴我看了《丈夫得了抑郁症》,感觉治愈了一点点。
好几次哭到不行。
真正爱我的人会不离不弃吧,我有时候安慰自己只是情绪生了一场病,要慢慢好起来。
看到一些自杀的新闻,还有高楼图片竟然也有了想跳下去的想法。
放心,我会每天坚持运动,保持乐观。
疏导情绪。
(ps: 在这之后每次感到绝望难过的时候会再看一些感动的片段来激励自己)终于正视自己的抑郁症,三年前在杭州预约过医生咨询过,现在有可能变成了中度或者重度。
今天向朋友倾诉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还有网友的安慰。
本来今天有一个ddl, 从早上到刚才看着自己写的东西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感觉很憋,心脏也不舒服嗓子也很堵。
给老师写了封邮件冲回家洗了个澡。
现在躺在床上打算睡一觉。
规律作息和运动,多出去走走,晒太阳,做自己喜欢的事,多吃香蕉还有一些让人开心的东西。
还有和朋友多倾诉,给自己写信。
马上回国了,立马去看心理医生,该吃药吃药,该休息休息。
多看一些关于抑郁症的科普文章,理性面对。
2018年5月26日 阴前男友回来找我想聊一聊,但是他还是不理解我,觉得我是找借口,逃避现实。
我真的太累了,曾经让你开心的人再一次次离开你可能伤害更大。
昨天到今天早上12点多一直躺着,腰痛,很早就醒了但是就是爬不起来。
昨晚吃了一点面包,没吃晚饭也没运动。
什么都没做,认真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断断续续哭了很久。
打算一会起来吃个饭,先去运动,然后看能不能去买点东西。
2018年5月27日 阴12点睡,8点醒,但现在是上午11点,没有力气,起不来。
昨天也是从起床到出门花了三个多小时。
去健身房锻炼一小时,出门买了点东西,去了超市,买了抗抑郁的药,但是看到这个药还是有一定副作用的。
有点……不太敢。
喝了牛奶,买了香蕉,昨天没开火做饭。
和男朋友说了我的抑郁症,说了我的情绪起伏大并不是我本意。
但他还是给我发了封邮件,说希望不论是单身还是恋爱,每个人都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
我认定了以后一定会,走完一生的人,说,他没办法承受压力。
以后应该不会再来找我了。
2018年5月28日 阴学校发邮件说一个意大利同学突然去世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
但是学校在主楼的一个角落特意留给他,有他的照片和留言本。
虽然没有一起上过课,但是看到他的笑容还是流眼泪了,是很年轻帅气的人啊。
生命太脆弱了。
有时候自己也会想到如果我死了之后怎么办?
其他人也会伤心么?
我不想死的,因为爸爸妈妈会很伤心。
有时候还是好累啊。
爱到底是什么呢?
有的人只希望锦上添花,但不想雪中送炭,因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成年人的标准好累。
为什么不能温柔地对待每一个人呢?
和另一个好朋友也说了我的事。
得到的还是正面的能量。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韩国20岁患抑郁症的女生的自白,和自己的日常很像。
有的人会觉得我太情绪低压受影响而离开,而有的人会真正关心你支持你。
呐,不管状态怎么样,哪怕只做了一点点小事。
也要对自己说,你今天已经很棒了。
还有一停下来就感到的恶心,疼痛,也不会顾影自怜了。
只是告诉自己,好吧,再忍耐一下下。
2018年5月29日 阴我最近在朋友圈发一些给自己打气的话,然后偶尔翻微博看到同学点赞的一条,是在说我。
“活在朋友圈的人快点别在现实生活中活了,自己感情生活方面有一点点风吹草动恨不得宣告世界,关键什么呢世界并不想知道你今天被甩了。
”“复议,看着真鸡儿烦”两个人都是算我的朋友吧,其中一个我还觉得跟我关系不错,我也和她说过很多心里话。
现在觉得,有些人,坏且蠢。
我把她们都拉黑了。
我要记住现在抛弃我的人的嘴脸,那些觉得我不好,觉得我影响到他们而离开我的人。
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但是我就是要恨。
我要用这些恨支撑到我好的那一天然后打他们的脸。
(ps:那时候的我真的想死,自杀,所以看到那条微博哭了很久,没有人能理解我,所以我开始告诉爸妈和身边的好朋友自己的事,我不能死,我死了那些骂你的人该怎么活怎么活,你要活得精彩!
那时候我觉得我只差一步就会跳楼。
后续你知道是什么么?
我的那个前男友,我以为能答应嫁给他的人,最了解我当时情况的人给那条微博点了赞,还关注了她们两个。
哈哈哈哈哈哈傻逼!
) 2018-05-29 今天看了一个关于抑郁症的访问,其实爱并不能治好抑郁症,需要专业知识和药物治疗。
但是关心总比不关心好,抑郁症病人最需要的就是陪伴。
今天加了一个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的微信群。
(ps: 因为对很多东西都失去兴趣了,我连微信群都懒得打开,但是每次都看到里面哈哈哈和各种讨论追星篮球,我后来想,恩,如果你能觉得开心就好。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开心) 真的长大了之后人和人的相处是利益相关,而不是单纯的喜欢你么?
2018-05-30我觉得那些表面挺厉害乐观,暗搓搓diss别人的人,其实很自卑。
人丑心眼还坏。
我没有在朋友圈发布负能量的东西,我只分享歌,最多是鸡汤或者感谢的话。
我已经很克制不让自己去散播负能量了,但是还是有一些人看不惯,自古以来管不住别人的嘴,但我觉得有些人真的是杠精还爱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关键,自己都没整明白呢,还处处diss别人,这么牛逼这么瞧不上谁,为啥没去哈佛剑桥。
今天去健身房运动,吃素,和朋友聊了很久,把朋友圈删了,只留给一小部分人看。
还有朋友和我讲到前年她也抑郁,但是我那时候什么都没有察觉到还是挺自责的。
还是想多关心身边的朋友,成为他们可以倾诉的人。
为了这一点,我要好起来。
今天来工作了。
昨天和妈妈说了有人骂我的事,很久以来我都不是什么都和妈妈说的孩子。
可能这个病也给了我一些好处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昨天给关心我的朋友特意分了一个标签,其实我还想把很多人加进去,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一些人表面关心我,私底下骂我。
我要振作起来,好好完成工作。
2018年5月31日 雨真正看清楚了一个人也好,总比过了很久再发现的好。
翻脸不认人的人,不值得我爱。
左眼通红还很疼,明天去预约医生看看了。
预约了周六剪头发和纹身。
慢慢也会去了解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我特别希望能分享这些知识,因为可能有些人已经抑郁了ta没办法和别人倾诉,或者我希望周围的人能够重视并且有基本知识,不要再去diss挖苦别人,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我希望的是在有朋友不开心的时候,能问一声:你还好么?
现在养成了中午不吃饭的习惯,晚上只吃一顿,也懒得去超市。
工作进度缓慢,但还是要做。
坚持。
今天早上打了预约电话,但是貌似要等一等。
我下午还需要再打一下,这次找专业的人来看了。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要是说我能完全理解和体会你的感受的话,那完全是扯淡,但不管是作为你的医生还是你的朋友,我应该比其他人更了解你。
一个最真实最原本的你。
我知道你的伤痛,也知道你不同的许多面。
即使我知道了那么多,我依然能看到你身上闪闪发光的地方。
2018-06-02 有的朋友是能让你轻松面对的,让你去转移注意力,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表达出来。
有的朋友会一直跟你探讨你的病情,不断地激励你鼓励你,每天给我转发一些东西,还告诉我超市里的什么什么在打折,便宜多少钱。
真的谢谢,有这些朋友在治愈我,我要赶快好起来!
还有每天多看一些开阔的人和事还有搞笑的东西。
每一个恶魔都是另一个恶魔造成的,所以一旦有人性格上有缺陷,能帮助就帮助,不能帮就保持距离,不要戳别人痛处。
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挣扎过得更好。
每天其实一睁眼看到说阴天就觉得sad, hopeless. 我要停止和自己作对了。
不要总是去想自己抑郁的原因,那些离开的人就让他们走吧。
应该尽自己所能让自己走出来,变得更好。
不是去靠别人,鼓励和爱并不能帮你治好。
靠自己。
2018-06-03 阴早上起床很累,花了两个小时起床,刷牙和化妆的时候一直在哭。
身体很重。
剪了新头发,灌了自己一小瓶酒,有了新纹身。
当你为其他生命欢呼赞美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记了自己的珍贵 我喜欢被爱的感觉,我喜欢帮助别人,我喜欢平静,我喜欢简简单单。
我讨厌被丢下的感觉,我讨厌被欺骗的感觉,我讨厌被讨厌的感觉。
我身边有三个抑郁症或抑郁倾向的人:我以前有一个好朋友因为抑郁症自杀,一个认识的姑娘出国之后慢慢在朋友圈也不更新了,另一个女生是朋友的朋友,从很多年前我就关注了她,从前她特别阳光开心,最近一两年她工作后也开始慢慢不更新,或者发一些伤心和鸡汤。
我现在状况不太好,躲厕所哭了半小时。
回来看了Ted关于抑郁症的视频。
我要好起来,不然就算不自杀,身体也会因为长期抑郁而生严重的疾病。
我要坚持,先考虑每周或者只是今天的计划。
一步步来。
做让自己感觉开心的事。
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2018-06-04 晴去看了医生但也只是聊了聊,做了一个长长的调查问卷。
我的分数是最高限度的两倍。
但是下一次预约排到了6月20号。
我必须要让自己好起来。
我要加油!
而且我也决定了回国要做和抑郁症相关的工作,让大家更了解抑郁症。
为了这个信念,我也要好起来。
给自己写的一封信,希望等我真正觉得好起来的那一天再回头看:Life is too short. From now on I'll just focus on the things that make me happy or motivated and surround myself with people who always make me feel whole and good about myself. To be honest, it is a really terrible time for me. Not because of other issues, it’s my ow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ental illness)that make me can’t control my emotions. I often cry for no reasons. I feel upset and hopeless all day. I feel negative and tired about everything. I even thought that what is the feeling to end my life. But I know that I am not a natural pessimist. I even know I’m stronger than some people. No one would want to live in depression, NO ONE.I am eager to return to the days when I could be happy from my heart. You know, what I always think is that there is no wrong to admit or recognize your vulnerability. I do need the support and concern of my real friends and my families. Because I sincerely love and cherish every one of them. If you dislike me or think I’m annoying or just indifferent about my story, it’s totally fine. Just ignore me, please! I DO NOT want to get attention or sympathy from other people or ask you to be nice to me. I am lucky to have some friends and my parents to, just like my tattoo, “stand by me”.
谢谢你们来看我的日记啊。
祝您开心。
后续:2019年7月4日 周四 晴我已经在家休息了一年,有看医生,吃药,坚持运动,得到了一些人的理解和关心很感动。
当然也更懂得了一些人情冷暖吧。
最感谢的是爸爸妈妈他们一直能够理解我支持我。
还有很多小伙伴会给我私信询问我一些抑郁症的情况,其实还是建议大家感觉不对的时候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看医生。
针对不同的症状,药物也是不同的。
最好选择离家近的医院方便复诊,有的医院还有专门的抑郁症门诊,我去过医学心理科和神经内科。
也会找心理医生干预~我的状态已经越来越好了,希望尽快好起来,接下来计划找工作~会加油的!!
迫不及待想开始新生活,想让生活甜一点,我也会更加热爱生活的!
因为失去过,所以更想珍惜。
祝你们也一切安好。
(比心)
这是最近的一次测试,已经比原来进步了。
会越来越好的~2021年2月16日 周二 晴我去了北京工作,已经工作一年了。
现在每天只吃半片药。
其实生活看似恢复了正常,但是我知道我对人这种生物没有太多感情了,喜欢和猫猫狗狗玩,一有空就去看话剧,听京剧。
情绪值还是一直低于正常水平吧,除了工作,基本朋友给我发消息我都是几天之后才有空回,没有多余能量了。
工作还算喜欢,周围同事也都很好,下半年可能会去成都了。
我现在也很少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别人看了,感觉低落的时候我就出去逛逛,或者吃好吃的。
哦对了,我胖了有10多斤,可能是传说中的“工作肥”吧。
今年年初还做了近视手术,把眼镜摘掉了,就是想多去体验一下,让人生经验丰富一点。
祝你们一切都好2021年7月26日 周一爸爸去世了,年糕被扔了。
很难用语言表达我经历过什么,因为一想起就忍不住流泪。
每时每刻都在想爸爸,想年糕。
我要好好活。
每年到了开春,伴随着花儿们的绽放,地方报纸新闻里出现频率最多的便是某某大学一名学生跳楼自杀的消息。
身在大学众多的武汉,这样的事情也就似乎翻倍地多。
自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大都可以归结为生活学习感情上的不顺遂。
后来看日剧里,知道了“五月病”的概念,放在我们这也是通用的。
毕业季作为学生的自杀高峰期并不难以理解。
人到告别当下需要出发去别处的时候总是会格外惆怅,以前不曾想得事情不曾考虑过的现实这会全都一股脑地出现在眼前。
就像是寒暑假的家庭作业,刚放假时觉着用个一两天就可以做完,到了快开学,才发现前所未有的多。
现实这东西,一想起来就不免让人长吁短叹,没有旁人的对比还好,在毕业季里,当大家都摆在一起,比较时,对比就出来了:谁谁要出国,谁谁上了名校的研究生,谁谁签了年薪多少万的公司,谁谁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在看自己这边,完全一三无人员,再没心没肺也会在晚上沾上枕头时感叹下。
当着感叹长时间的持续,当这对比之下愈发觉着自己卑微的心情蔓延着,以前新闻上看到的,“某某因为找不到工作跳楼自杀”之类那时觉得不可思议不能理解的事情,在此刻突然觉着可以体会他们的心境了,黑漆漆的内心控制不住地浮现出“啊,好想死”,“死了就没这么烦恼痛苦了”等的字样。
于是在看到《丈夫得了忧郁症》里,堺雅人拿着水果刀指着自己,迷茫地说着“啊,好想死”时,我不厚道地“扑哧”了下,继而觉着这片亲切动人起来。
雅人叔在里面得了忧郁症,具体是什么原因得了,没有详细说出。
但是人物的性格,工作的环境都为这个忧郁症埋下伏笔。
干男是个依星期几决定今天的领带和食物的一丝不苟的人,在细节上格外较真,日本上班族天然的高压环境和每天上班俨然沙丁鱼般的挤压,日复一日,难免会心生出“活着究竟是什么”般的感叹和疑问。
若是粗神经的人,这疑问如同打出的喷嚏,霎那即逝。
但对于心思细腻的人,特别是容易钻牛角尖的人,这本是喷嚏的事则加重衍化成了“心灵上的感冒”。
于是,平日里脸上的云淡风轻变成了现在的愁云惨淡,平日里擅长的料理突然不会做了,日复一日做着的“沙丁鱼”不干了,切乳酪的刀控制不住地想要对着自己,不知怎么得想得尽是“啊,好想死”的事。
被医生诊断出“忧郁症”。
从第一次认识到这个病。
说到忧郁症,我之前总觉着是离我很遥远的事情,大概很多人也是这样想的:这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心思太多造成的吗。
但正如电影里所言,这其实是人人都可能得的病。
在名为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如同超级玛丽闯关,会幸运的得到金币,吃大蘑菇,踩飞乌龟等障碍,一路畅通前行;也会不小心被乌龟袭击,掉到阴沟里。
于是,挫折,失败,晴天霹雳牵扯出的迷茫,无助,世事无常,对自己的不认同等赶也赶不掉的情绪笼罩着自己。
像是电影里蒙在被子里哭泣的干男,说着自己的没用,说着自己的渺小,说着自己“什么事情也干不了”。
这样的场景不陌生,在某些时刻它来临,掐住你的脖子,击打你的心脏,“我什么也不是,死了也不会有人在意”“不想前行了,太累了”某些时刻真想就此停住,未来太远,死亡却很近。
这种想死的心情不是小学“热死了累死了烦死了”,不是赶作业大叫“要死了”不是“让我搭一班会爆炸的飞机,飞到台湾之前就炸死”,这种心情是站在阳台,想到那些跳楼自杀的人,想到翻下去会是怎样,是电影里踱步到栏杆外的干男。
“啊,好想死”似乎是越大越有的体会,似乎不是电影里干男才会有的体会,虽不是说我们都有忧郁症,但这种忧郁的心情却是或多或少都曾共有的感触。
但正如电影里小葵所言“不去想忧郁症的原因,而是想它的意义。
”干男在妻子的打气中,渐渐走出了阴霾,虽不是说就此痊愈,但似乎已过了最黑的深夜,天空已泛白。
“啊,好想死”后;站在阳台,想着翻下去也不错之后;在别人的衬托下,觉着自己渺小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之后,我们会做些什么呢。
除了少数人真得会就此执行外,大抵我们会洗个热水澡,睡个觉,然后第二天继续该干啥就干啥。
并不是伤痛就此没了,并不是就此就觉着自己伟大了,只是或许人是有自愈能力的,睡觉是能治病的,或许“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句话是对的。
“能一直完好无所便是价值所在”电影里,小葵对着丈夫说。
不起眼的粗糙玻璃瓶隔着数十年上百年依然完好无所地被现实人所看到,它的粗糙它的不精致也沾染着时间的磨砺自成一种风格。
那么,人也是这样,能够完好无所,能够在“啊,好想死”后,依然拨开心中的阴霾继续前行,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值得鼓励的价值呢。
性格悲观容易放弃的妻子因为得了忧郁症的丈夫担起了家庭的担子,而借此认识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回到了画漫画的原点;得了忧郁症的丈夫,也因此认识到妻子,岳父岳母,周围的人都是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存在着。
存在即合理,包括那个“啊,好想死”的自己,那个在被子里抽泣的自己,那个觉着自己渺小感到自卑的自己。
但谁说人生就不是由这样那样的自己构成的呢。
“啊,好像死”的是自己,努力前进的也是自己,在“啊,好想死”后能够完好无损地继续前行的的自己,则是值得为之骄傲的自己。
故事的开始是因为认识了一个喜欢堺叔的你。
在那一年里你念叨着叫我看看这部片--因为我们要结婚--你大概是想和分享一下你在这里学习到的婚姻观吧。
“ツレ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你问我这个半吊子日语学习者一个我眼里看起来很偏的问题。
自诩看过不少日系影视作品的我幸好提前做了功课,才能给了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ツレ!
”你向我用了这个称谓。
不是特别吃惊的我却不知道怎么回复你。
丈夫和妻子在我的眼里的确就像你认为的那样应该像我的老爸老妈那样。
在我们第二次约会里,我就让你掉了眼泪;也就是再那次约会里你告诉我你的好友父母时至今日仍能如同热恋搬手挽手散步逛街。
想要反驳你是因为夫妻如此不是为再正常不过之事;没有反驳你是因为那天起我就在猜想你心底的婚姻是否和我想的真正有很大偏差。
“事已至此......”是阿姨也就是你老妈对我最后的留言。
时至今日这句话在我心里仍如千万针毡。
怪你老妈从未懂家庭之温暖,怪你老妈从未识家庭之包容。
诚然我是最没资格说此抱怨话的人。
因为你受欺负生气可以离开你的我、因为你在我面前大哭可以离开你的我、因为你责备我未爱护你帮助你可以离开你的我、因为你犹豫在两难之中就可以离开你的我是没有资格说出“包容”二字的。
但是我仍要这样说,当我气消的时候无疑是希望回到你身边的。
可这当然也应该不会改变我伤害了你的事实。
我以为,错误的以为,我们的婚姻会像我父母那样吵不散。
因为你包容了那么多我(当然我不会觉得自己是什么都没有做的。
)所以在新年里我告诉了你今年我愿意和你做的事情的计划。
抑郁。
又回到这个课题上来。
跟你分开以后正如你看到的那样我一直折磨着自己。
自然那是你眼睛里的事实。
我,其实想到过去死;事实是我自己站到过楼顶之上。
但证明我还不是抑郁症患者的就是我还能想到那些需要我的人如果得知我的死去该有多伤痛。
所以我继续被折磨着,被你和我的回忆折磨着。
老爸前几天问我为什么吃饭时总不说话了。
不知道。
因为这些属于你和我的记忆让我不想说话。
弄不清这个原因,即使你告诉过了我是因为你吵累了。
我只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告诉你,我们是要成为夫妻的人,能不能多包容我一点点。
前面的字好像还是在和你最后一次通话的时候那样在自我忏悔。
但实际不是的。
我知道我还有对你的好。
抑郁症是人人都可能得的病。
你也有自暴自弃的时候,那个时候我抱紧了你。
你也有痛哭流涕的时候(很多),那个时候我也抱紧了你。
你也有心烦意乱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用话语体贴你。
你也有迷惑不已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用话语和拥抱保护着你。
你应该会明白我生气的时候多希望你可以抱着我,你应该会懂得我自暴自弃的时候多希望你可以安慰我,你应该会知道我闷不吭声的时候多希望你可以体贴我。
你做过,但我希望你不要觉得累。
因为你累的时候我是你的ツレ。
所以我不认为我是一个会失败的丈夫。
今天的今天我就像不认为自己是抑郁的一样坚定认为我们能结婚的话是会成为真正快乐的夫妻的。
当然日子就像电影里那样,不会只有甜。
不知道你还能记得多少影片里的情节,妻子对丈夫习惯的厌恶,妻子对丈夫问话的烦躁,妻子对丈夫的牵就。
现实里丈夫对妻子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不知道你在对我说我们观念差别很大那时你想起了这些吗?
你对它有多少的了解?
我也是不了解的。
我还要学,还想和你一起学习。
就电影来说这不是一部让我感觉从头到尾都拍得很好的电影,评价我只能给五分中的三分,因为结尾太童话,也太显得意图明显。
但是过程还是足以感动一干有过或者正有着夫妻生活的人们(当然还有被抑郁症折磨的人们。
)事实不会再改变,至少不会改变你的想法,正如不会改变髙崎抑郁症。
但是我现在仍然等着。
等你......,也等我自己。
---追伸:自己最近突然想写文字应该是陷入了一定的孤独。
看完暖暖的~~
陪伴果然是最感人的TAT
这也算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题材,宫崎葵的微笑是片子成功的基石,男主角演的很入戏,没有大动作,没有大风大浪,自杀也自杀的那么小清新,但我始终觉得前面阳光和正面能量的部分可以更多一点
「我才不努力呢」
是得了抑郁症,不是傻了
前半部生动有趣,后半部无趣之极,耐着性子忍到结尾,只能说是一锅熬到没味的鸡汤,不咸不淡,不痛不痒。
能看
叔大萌 治愈片看完想结婚+10086
治愈系
最近偏爱日本电影。
除了我想做的事情,其他的我才不努力
有认识的人因为抑郁症突然自杀(万幸被救回来了)让我很吃惊,因为一点征兆都没有,下午还在转喜欢的游戏的消息突然就……所以看到微博有介绍抑郁症的电影就特地看了,一边整理东西一边看,看着看着投入起来,虽然处理得很温和甚至可爱,但也很让人难过,尤其是一想到如果是身边的人这样,就笑不出来…
男猪脚演得太差了,假
真心无感 无触动
日本电影典型的做作感。宫崎葵清纯的一米,爱死了滚来滚去那一场戏!
T^T
还不错吧,治愈的不够好
成功的绕过了所有关于抑郁症的内部描写,仅从外部去暴力的归罪于日本的社会制度,很轻易的把夫妻之爱当成了抑郁解药,其实说白了就是要煽情骗眼泪赚票房吧,并不真的关心抑郁症是怎么样的,温情的表层下让人感到寒意,not ok。哦,适合文牧野翻拍。
要长期浅笑拂面地陪着,一个不定期会半夜爬起来跪在被子里痛哭流涕喊“我很没用啊,怎么办啊,加油不起来啊”的人,也不容易吧。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 你没人陪
有个人愿意在你什么都失去的时候一直陪着你到最后。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