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大与黑弥赛亚

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耶稣是我同伙,犹大与黑色弥赛亚(台),耶稣曾是我兄弟,耶稣是我同伴,Jesus Is My Homeboy

主演:丹尼尔·卡卢亚,勒凯斯·斯坦菲尔德,杰西·普莱蒙,多米尼克·菲什巴克,艾什顿·桑德斯,阿尔吉·史密斯,达里尔·布里特-吉布森,里尔·莱尔·哈瓦瑞,多米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犹大与黑弥赛亚》剧照

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1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2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3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4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5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6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13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14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15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16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17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18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19犹大与黑弥赛亚 剧照 NO.20

《犹大与黑弥赛亚》剧情介绍

犹大与黑弥赛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1960年代美国黑人社团黑豹党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故事聚焦于Hampton之死,他于1969年被杀,死于芝加哥警察局和FBI组织的一次突袭行动。警方开了80枪,而“黑豹党”成员一共只开了一枪,这一枪还是来自于一位成员被警方打死后的肌肉收缩。Hampton与怀孕的未婚妻正在睡觉时,头部被近距离射杀2枪,他当晚被下了药,根本没听见任何警方的动静,死后尸体被拖进小巷中,年仅21岁。经过审讯,他的死被判定为“正当杀人”,后来在1982年,以185万美元的赔偿数额,达到了民事诉讼的庭外和解。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人来蜂蝶变计划恋姬无双OVA悦音响起跑出一片天五号特工组古井凶灵我们的黄金年代有你真好!封口之谜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第一季平稳世代的韦驮天们窗户边有人活死人军团战利品第一季爸,我一定行的暴走财神3鲨鱼星球剑破龙门大集团众神的恶作剧恋爱大战Byplayers:如果这6名配角共同生活的话黑色孤儿~七个基因~不想重来你有权保持沉默铁色高原无间双龙:这份爱,才是正义奶牛美女迷案寻凶

《犹大与黑弥赛亚》长篇影评

 1 ) 政治正确,仇恨无敌

看完了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剧情电影:《犹大与黑弥赛亚》,太无聊了,强忍着看完,剧情真的是一言难尽,一味地为了政治正确而拍,最后留下一地鸡毛的煽动仇恨的满目狼藉,这译名简直劝退很多人!

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

讲述了1960年代美国黑人社团黑豹党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故事聚焦于Hampton之死,他于1969年被杀,死于芝加哥警察局和FBI组织的一次突袭行动。

警方开了80枪,而“黑豹党”成员一共只开了一枪,这一枪还是来自于一位成员被警方打死后的肌肉收缩。

Hampton与怀孕的未婚妻正在睡觉时,头部被近距离射杀2枪,他当晚被下了药,根本没听见任何警方的动静,死后尸体被拖进小巷中,年仅21岁。

经过审讯,他的死被判定为“正当杀人”,后来在1982年,以185万美元的赔偿数额,达到了民事诉讼的庭外和解。

 2 ) 反叛乱战争

毛主席带领中共取得革命的胜利,成为世界诸多有革命意志团体之战神,被诸多革命者学习膜拜。

与此同时,西方世界的当权者,也在研究我们的战神毛主席,并系统的研究反革命战争,以当代法国学者加吕拉为代表提出“权力的技巧就在于依靠支持的少数,以便拉拢中立的多数,并迫使敌对的少数中立或消除之”,美国的彼得雷乌斯将军接过了加吕拉的论调,并把美国反叛乱理论放在自己编辑的《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战地手册》中,从毛主席到加吕拉,再到彼得雷乌斯,汲取的不仅是反革命战争的精髓,还有核心的政治愿景,这是一个政治理论,并非简单的军事策略。

这是一种世界观,一种处理所有情况的方法——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战场外。

吾辈庆幸领导中国革命的领袖是毛泽东,只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没有压迫的时候咱就好好过日子,让“面包和马戏”充满我的人生,增智慧者,增苦恼。

重要台词1“我们要的不是民主,我们要的是社会主义”2“改革只是主人教给奴隶怎样做个更好的奴隶”3“你们猜怎么着?

美国现在就着火了,在大火熄灭之前,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4 “如果我们输掉这场战争,世界可能就是他们的了,我们的生活会天翻地覆”5. “你们能谋杀革命者,但你们杀不死革命,你们能谋杀自由斗士,但你们杀不死自由”

 3 ) 近年来最精彩的黑人电影

注意,有剧透——————————————————虽然对美国黑人的那段历史并不了解,但在看本片时,彷佛真的置身其中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氛围,黑人为了反抗压迫而群起奋斗的精彩瞬间,这也是我近年来看到过的最精彩的黑人影片,好于今年的另外几部,如《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迈阿密的一夜》、《蓝调天后》等等。

现在的中文译名确实有点不搭调,还不如直译为《犹大与黑人弥赛亚》,因为片子本身讲的故事,就如同犹大陷害耶稣的故事一般。

勒凯斯·斯坦菲尔德饰演的比尔·奥尼尔代表着犹大,背叛了丹尼尔·卡卢亚饰演的黑豹党领袖弗雷德·汉普顿,代表着黑人版的耶稣(这也可能是丹尼尔近年来的最佳表演,至少获得一个奥斯卡提名没有问题,勒凯斯的表演也同样值得奥斯卡!

)。

弗雷德作为当时黑豹党的主席,他说的话,做的事,无不是为了整个黑人斗争,他就代表着黑人版的耶稣,带领兄弟们去反抗当时的社会压迫。

而代表犹大的奥尼尔,受到警察的威逼利诱,还有他自身的认知问题,最终选择了背叛,加入刺杀弗雷德的行动之中,弗雷德和黛博拉的孩子还未出生,就惨死在自己的公寓床榻上,年仅21岁,令人唏嘘不已。

片中还用了那个时候大量的真实录像,人们的反应,还有比尔·奥尼尔的采访记录,2位演员的表现也是精彩纷呈。

尤其是弗雷德的那场演讲,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激情,真实,极具煽动性,话语简单,却道出了当时人们的心之向往。

影片结尾,后续如下: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威廉·奥尼尔一直活跃在黑豹党中,他同时也是联邦调查局的线人,他总共的收入相当于今天的20万美元。

1989年,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为纪录片《美国民权之路2》接受了采访。

《美国民权之路2》于1990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首次播出。

播出当晚,威廉·奥尼尔自杀。

他执行暗杀任务那年,弗雷德·汉普顿年仅21岁,同样遇害的马克·克拉克也仅有22岁。

在暗杀行动中,警察开了99枪,黑豹党只开了1枪,然而,七名幸存者受到多项指控,包括谋杀未遂。

1970年,幸存者们以及汉普顿和克拉克的母亲,提起了4770万美元的诉讼,指控联邦调查局、芝加哥警察局和州检察官办公室密谋暗杀了弗雷德·汉普顿。

经过12年的漫长斗争,该案最终以185万美元的金额达成和解,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民事审判。

暗杀发生25天后,黛博拉·约翰逊生下了孩子。

直到1978年伊利诺斯州分会解散之前,她一直作为党员活跃在黑豹党。

如今的黛博拉,又名叫AKUA NJERI,是黑豹党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这是一个继续在为黑人的自决而斗争的革命组织。

弗雷德·汉普顿二世是该党的主席。

 4 ) 到底谁才是猪

游行、枪支、抵抗、卧底,权力,谁才是正确呢,历史从未告诉你我。

影片大量提到猪这个词,是在暗示黑人的权利还是直指政府的政治手段呢,说不清楚,只是汉普顿最后真的睡的像猪一样,躺在床上任人宰割。

大量的演讲场面让人斗志昂扬,但语言总是优美的,现实里行动才是至上。

对于那段历史不想过多的探索,场面很热血,也很差劲。

热血的是感受,差劲的是结局。

不是谁都可以看完毛选就能革命成功。

 5 ) 奥尼的选择

这只是一个人的观后感记录---希望你不要多想在看这纪录片的时候,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区,一个代表黑 人的区,认为所有的黑人都是一体的但其实不是,只是一个人,一个本体但不是,这也是事后想起的,当面对外星人的时候,所以的人类才为成为一体,也只有针对一个种族时,那个种族才会是一体所以奥尼的背叛只是做为一个人,活着与活好的选择他不做黑人也会死绝,但他一定会死绝

当然可以去指责他,因为你也是一个人,只有指责了这种背叛才能表明你的忠诚与可信,你也一样选了活好反观雷一切都在学习进步,一切都有掌握似的,演讲也很到位,但始终没有看到一点,雷要什么???

或许这只是一个记录片,应该去看看黑豹党的历史才能知道影片没给出来的东西不过里面最害的应该是那位局长大人,你要是提出什么,他早就安排好了

 6 ) “黑耶稣”的演讲,隔着屏幕也让我感觉身临其境。

出乎意料的好看。

一部发生在黑豹党内的耶稣与犹大的故事。

节奏紧凑,剧情完整丰富,最精彩的当属两个黑人主角的演出,尤其是象征着耶稣的汉普顿,个人魅力四射。

他目标明确,富有大局观。

演讲时,他极具煽动性和感染力,斗志激昂,直接、尖锐、真诚。

游说其他帮派加入合作,也是一针见血,开门见山。

而私底下,感情如此的腼腆且细腻,充满人文关怀,关心弱势群体的未来,关心组织人员的遭遇…而且他也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侃侃而谈的人,大难临头不逃避。

而象征着犹大的卧底奥尼尔,我们当然可以轻易对他咬牙切齿指指点点,但他身心总是徘徊在黑白之间,一边是迫于无奈,一边是愧疚,每天活的战战兢兢,焦虑不安。

他只是“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的活着。

他只不过不是耶稣。

 7 ) 黑潮的退去

黑豹党的汉普顿促成了芝加哥各街头帮派之间的和解,建立了彩虹联盟,将街头暴力转化为共同对抗警察的联盟。

内奸奥尼尔的任务是暗地里挑起各种争端和内部矛盾促进联盟瓦解,而不是像电影里一样简单的为FBI提供一点信息,这当然更是刻板的反派了。

电影降低了这种刻板印象,按性格悲剧形式丰富了奥尼尔的挣扎,贪婪和恐惧让他被迫站在了邪恶的一边,他并不想要站的一边。

电影从黑豹的历史里提炼了汉普顿和奥尼尔,代表了拯救和出卖,人类最好的品质和最糟糕的品质的对立冲突,让电影很出彩。

电影里有美化黑豹党吗?

汉普顿的黑豹党同志们确实是搞武装暴力对抗,确实经常和警方对射打死了好多警察,但他们的对象和目标从来就是对他们使用武力的人,他们没有滥杀无辜,他们没有对同胞们开枪,没有对百姓打砸抢,没有搞恐怖袭击炸zf大楼伤害无辜,这和近来的针对百姓的骚乱有着本质的区别。

马丁路德金说,美国有好人,值得和平抗争,争取好人的支持,梦想总会实现。

马尔科姆x说,为什么我们现在被迫害,那是因为美国有坏人,对待迫害只能还以暴力,不能指望着好人帮你。

黑豹党说,美国有好人还是坏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什么人。

我们要保卫自己,我们要改善自己的生存和社区。

所以黑豹党用“社区生存计划”,为同志们提供儿童免费早餐,建设免费医疗诊所,开办教育课程和学校,办报纸成立政党宣传自己的理念。

但是美国的坏人们并没有给黑豹党机会,21岁的汉普顿被FBI枪杀在睡梦中。

史派克李在《为所应为》里对黑豹党之后的黑人社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预演了BLM运动回归到街头暴动伤害无辜的夜夜打砸抢烧0元购。

黑豹党雄心勃勃的社区建设和教育计划的失败后,连他们自己也靠不住了。

为什么现在有了这么多成功的黑人球星运动员、黑人歌手、黑人演员,而黑人大众的生活却没有得到改善?

史派克李借《为所应为》里人物的话说出了本质:这些著名黑人运动员、歌手和演员成功后都不再是黑人了,他们变成了美国人,变成了成功的美国人。

因为黑人成功后就混在白人上流社会,不再是黑人社区的一员了,脱离了黑人社会。

成功的黑人越多,黑人社区下坠的越厉害,他们中的精英都被抽走了,这不但对整个黑人境遇改变没有帮助甚至是打击。

再也没有人像汉普顿一样成为黑人弥赛亚,为黑人社区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拯救黑人社区了。

 8 ) 黑白鸿沟始终无法弥合

获得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的美国人物剧情片《犹大与黑弥赛亚》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黑豹党”领袖弗雷德·哈普顿被FBI陷害并枪杀的故事。

这是一个现代版的叛徒犹大背叛耶稣的故事,犹大是为了30枚银币出卖耶稣的叛徒,弥赛亚就是基督耶稣,“黑弥赛亚”意即黑人的救世主。

影片中同属黑豹党的男主“汉普顿”与男配“奥尼尔”对应了圣经故事里的“耶稣”和“犹大”。

被誉为“黑人救世主”的黑豹党领袖弗雷德·汉普顿,因受到叛徒出卖,在家中遭FBI探员射杀,成为美国黑人革命的殉道者。

黑豹党由修伊·牛顿和博比·西尔在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创建的,他们反对资本主义美国政府,组建自己的武装,改造黑人社区,为穷人孩子提供免费早餐、教育和医疗,试图通过有组织的运动对抗资本主义,通过普通民众的长期运动实现社会主义。

黑豹党研习社会主义思想,对毛泽东思想格外青睐,按照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教导,发动群众,发展党员,武装自己。

通过倒卖《毛选》。

20美分进货,1美元卖出,通过赚取差价然后购买枪支,完成初始资本积累。

通过非暴力,但是不放弃暴力手段的方式争取参政议政的资格,以此推广革命。

电影重现了当时“美国黑人反抗运动最高潮”的景象,让这段不光彩的美国历史再现,值得反思的地方真是太多,这种有组织有纲领的群众运动和斗争总是会让政府感到害怕的,统治阶层不会容忍国家存在一个有着明确的信仰和政治诉求且影响力巨大的领头人的组织,肯定会不遗余力地诋毁打压甚至采取卑鄙的暗杀手段,分化瓦解他们的组织。

看看现在黑人依旧是一遇不公就满腔愤怒、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的公牛搞破坏,为了自己的耐克和阿迪达斯上街打砸抢烧0元购。

可能美国政府乐见这样的状况,每当黑人遇到不公的时候,便上街打砸抢烧,黑人通过这种发泄减压随时间慢慢平息,同时,被打砸抢烧的无辜民众成了牺牲品,在心里埋下了歧视与仇恨的种子,让黑白鸿沟始终无法弥合,让黑人始终无法形成真正威胁政权的运动。

 9 ) 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

沙卡•金导演作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黑豹党题材,这部影片让更多人去了解历史社会的问题,配乐和摄影都很出色,尤其是开场就吸引到观众,丹尼尔•卡卢亚和勒凯斯出色的表演,精彩戏剧性的剧本将黑豹党这个民间自卫组织的故事呈现出来。

弗雷德•汉普顿,伊利诺伊州黑豹党主席,靠着口才好,令人热血沸腾的演讲感染力带动了许多黑人,Bill O'Neal则是因为偷车、假冒FBI不愿坐牢,潜入黑豹党收集情报,这个角色眼神中透露着许多微妙的情感。

影片在黑豹党博比•西尔、休伊•牛顿入狱期间发生,除了两位主角以外,还有很多角色,演员群星璀璨,其中黛博拉•约翰逊作为弗雷德的爱人,浪漫与心碎的对手戏很棒,而白人FBI警探Roy是险恶的警探,从一开始还有一丝善,到最后因为埃德加•胡佛局长也有卧底开始因为压力变得毫无人性,而影片提到黑人成为警察卧底会比白人更恶毒,另一位FBI卧底就是如此。

剧本把黑豹党真正善良的一面展现出来,与警察对峙的暴力场面实际上是被迫对峙,汉普顿不想自己逃跑后过富有的生活,只想让人民拥有医疗诊所、教育、食物,拉拢贫穷南方白人组织与波多黎各裔等组织建立彩虹联盟对抗暴政,正如片名的黑弥赛亚,救世主指的就是他,弗雷德有着令人敬畏的思想,正如黑豹党成员都相信某个主义一样。

着重描绘的Bill O'Neal就是犹大,但良知与正义令Bill不断挣扎,一边不敢告诉同伴真相怕被杀死,一边不想做这些害死同伴的事,原型William的采访播出后自杀,弗雷德等人被FBI和芝加哥警局、州检察官办公室联合密谋暗杀,Bill在困境中为黑豹党尽心尽力奉献,却不得不继续给情报,害死兄弟姐妹,两人都拥有戏剧性的命运,当他被人操控画出图纸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弗雷德年轻的生命死去,而Bill生命中的灵魂死去。

这部电影确实应该再长一点,很多剧情比较短,现实中William对黑豹的罪行数不胜数,从现在来看,他已经不是为了钱而成为黑豹党,而是因为当时的情况,真的想展开革命运动却无能为力,令人摆布,至少影片给我们带来了历史与现代的思考,社会依旧需要改变,需要解放、革命、自由。

I believe I'm gonna die doin' what I was born for!

I believe I'm gonna die high off the people!

I'm gonna die for the people, 'cause I live for the people!

I live for the people, 'cause I love the people!

 10 ) 黑豹党差点燎原,终遭剿杀,被娱乐被消解

之前,我们聊了聊奥斯卡夺奖大热门《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以及1960年代全世界轰轰烈烈的左翼运动。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中最具象征性的一幕,便是在庭审上被五花大绑,封住嘴巴的黑人鲍比·希尔。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美国的黑人们依然在被暴力对待。

为什么受压迫的黑人依然无法团结?

为什么少数族裔,在美国依然受到迫害?

为什么平权运动失败了?

在这部获得奥斯卡六项提名的电影《犹大与黑弥赛亚》中,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答案。

“黑弥赛亚”意即黑人的救世主,片名就告知了整个故事,这就是现代版的叛徒犹大背叛耶稣。

1969年12月4日,“黑人救世主”——怀揣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黑豹党领袖弗雷德·汉普顿,因受到叛徒出卖,在家中遭一队FBI探员连开99枪射杀,死时年仅21岁。

黑豹党在美国历史上仅仅存在十几年,星星之火很快被扑灭。

然而,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抗争, 依然像幽灵一样,在美国上空徘徊,直到现在。

发掘这段尘封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半个世纪前的美国,同样有一批年轻人想要去走那未曾设想的道路,哪怕为此付出生命。

第一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黑豹党诞生的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也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多年。

虽然通过了明确规定黑人各类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公民权利法案》,但黑人们仍然面对着3K党的猎杀,政府的系统性歧视和警察的随意酷刑。

黑豹党作为一个以暴力手段反抗压迫的黑人民族政党应运而生。

民权运动中被白人警察和警犬攻击的黑人,1963比起马丁·路德·金提出了争取黑人经济平等的空洞口号,黑豹党采取武装争取权利的方式,要求美国政府承诺包括黑人社区自治、保障就业住房、平等教育、黑人拒服越战兵役、公正司法待遇、反对白人警察暴力执法以及释放一切黑人政治犯等要求。

黑豹党崇拜毛主席,视他为肉体和精神武装的双重导师。

认同“枪杆子里出政权”,把它当做黑豹党创立之初的中心思想。

黑豹党起步时缺乏购买武器的经费,于是他们在华人众多的旧金山大量购入毛主席语录,卖给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的学生们。

纽约市哈林区黑豹党办事处贴着的毛主席画像但黑豹党的领袖们当然知道,最重要的力量其实并不是枪杆子,而是人民。

在贫民窟,黑豹党中组织失业的黑人进行生产,为超过十万名黑人儿童提供免费的营养早餐,召集志愿者开展扫盲运动,同时为没有条件上学的黑人青少年授课;提供免费医疗,大力改善黑人中流行的镰状细胞性贫血疾病;在治安方面,黑豹党建立了在建立了自己的武装队伍,他们以黑皮衣,贝雷帽的统一制服形象出现在街头巷尾,保持常态化的巡逻,内防犯罪事件,外防3k党与警察暴力。

黑豹党为黑人儿童提供免费早餐,1969可以说,当时黑豹党控制的黑人社区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治。

如果只是在黑人社区做福利,搞民兵联防,那么黑豹党绝不至于引起美国政府如此重视。

他们真正怕的,是黑豹党背后这套完整的政治哲学和政治诉求。

1966年,黑豹党建立之初,曾仿照《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发出了著名的十点纲领。

黑豹党的《十点纲领》有了武装力量后,黑豹党继续从李德胜大大思想中学习,决心团结黑人民众。

黑豹党创始人之一鲍比·希尔曾说道:“黑豹党是人民的党。

黑豹党生存的核心原则在于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并取得人民支持,发掘人民的力量。

我们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把全体人民从各种形式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以便人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黑豹党的集会也欢迎各种族的支持者,嬉皮士和越南老兵都可以自由参加黑豹党的公开集会。

而黑豹党的演讲在现实中也确实常有大量白人和犹太人参加,他们与波多黎各裔,拉丁裔和底层白人一起建立了彩虹联盟,宣传种族平等思想。

黑豹党集会,19701969年,由白人左翼阵线和黑豹党领导的“反法西斯联合阵线”开启了第一次全国会议,会议达成共识:民权运动目前的性质是一个有白人阵线的黑人运动,在未来计划组建一个“新党、新的工人党”,并希望按照非洲和拉丁美洲“解放阵线”的模式, 建立一个“包括美国全体人民的美国解放阵线”。

1970年黑豹党的势力达到巅峰,在全美68个城市设有据点,总共数千名成员。

他们有纲领,有实践,有领袖,也有朋友。

但是星星之火,只燃烧了数年,便很快被扑灭,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个小插曲。

后世看来,恍若隔世。

黑豹党第二章: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

直到永远的胜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浪潮。

现在的我们,无论如何想要复原当时的时代,可能都难以完全理解为什么当时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为了社会的改变而付出生命。

上世纪50到60年代,随着英法等殖民帝国在二战后丧失霸主地位,全世界出现了一波争取民族独立、权利平等的浪潮。

这是一个属于革命者的年代,是一个孕育英雄的时代,是一个普遍相信只要通过行动与抗争,就能让自己的同胞摆脱霸权与剥削的时代。

刚果年轻人在游行队伍中举着毛主席的画像在非洲,1960到1970年这十年间,前后共有32个地区从宗主国的控制中摆脱出来并成立国家。

1961年,南非一位名叫纳尔逊·曼德拉的43岁黑人,已经组织了多年的反种族隔离抗议斗争,他因为深受马列主义的影响,被以“叛国”罪入狱与审判。

出狱后,他成立了激进的武装抗议组织“民族之矛”,他从遥远的东方古国学到了游击斗争。

在他的自传《漫漫自由路》中这样写道,“在埃德加·斯诺的光辉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我发现是毛泽东的决心和非传统思想把他引向了胜利。

叛国罪审判期间的曼德拉1959年,一名叫亚西尔·阿拉法特的30岁年轻人刚从战场回来 。

他曾加入埃及军队,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打败了英国、法国与以色列的联军,夺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就在这一年,他创立了一个名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组织,这个组织后来又一个更加著名的简称“法塔赫”,作为阿拉伯世界少有的世俗主义、社会主义政治团体,开始为巴勒斯坦人民的独立奋斗一生。

法塔赫武装分子游行,1970年也是在1959年,31岁的切·格瓦拉与革命同志,33岁的卡斯特罗,在经历了5年山区游击战后,推翻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在美洲建立起首个社会主义政权。

古巴革命完成后,切·格瓦拉帮助卡斯特罗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外则因为对美国的强硬态度为西方世界所闻名。

切·格瓦拉(左)和菲德尔·卡斯特罗(右),1961年切·格瓦拉支持非洲的民族解放事业。

1964年作为古巴的高官,他相继访问了阿尔及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等8个非洲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5年,他离开古巴,出走刚果,希望利用自己的游击战经验,帮助刚果人民完成起义。

临别古巴,他说了那句流传至今的名言“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

直到永远的胜利”。

两年后的1967年,在玻利维亚进行游击作战的切·格瓦拉,因为遭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渗透,被政府军逮捕,结束了37岁的生命。

玻利维亚政府军军官与切·格瓦拉的尸体这位“像鹰一样战斗”的男人,把短暂的生命全部献给了他心目中的革命,将浪漫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切·格瓦拉的死,给当时的年轻人内心造成了极大的震动,成为了反抗权威和世界左翼运动的象征,一直到现在。

1967年,百万古巴人云集革命广场,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

卡斯特罗在悼词上这样说:“如果我们要找一个典范的人,一个不只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典范的人,一个属于将来的典范的人,我衷心地说,这样一个在行为上,没有一丝污点,在举动中毫无瑕疵的典范就是切!

如果我们想表达我们要我们的子女成为怎样的人,那么作为热情的革命者,我们一定会从心底说:‘我们要他们像切!

’”第三章:他们能杀死革命者,但不能杀死革命全球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帝国主义的浪潮,深刻推动了美国国内的黑人平权运动向革命化的转变。

60年代初期,马丁·路德·金还怀揣着那个梦,希望通过非暴力和平抗议的方式,为黑人争取到与白人平等的待遇。

1963年,在他完成那篇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后,他获得了美国精英阶层的支持。

1964年,《民权法案》获得通过,同年,马丁·路德·金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声望达到顶峰。

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然而,全世界的革命浪潮让他的思想很快发生转变。

他开始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立法禁止公共场所的歧视,保护黑人投票权就能解决的。

他开始频繁地谈及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亟待根本变革,渴望看到资源重新分配以改变种族和经济不公平。

而这,真正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1967年,在他遭到刺杀的前一年,他在纽约发表了一篇在西方世界没有那么有名,却更加振聋发聩的演说《打破沉默》。

他说:“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

全球所有人都站起来反抗剥削、压迫的旧体系。

一个脆弱,但公平公正的新秩序正呼之欲出。

这个国家受苦受难的人民正从未有过地站起来了。

黑暗中的人民已经看见了曙光。

我们西方世界必须支持这场革命。

很悲哀的事实是,因为舒适,自满,对共产主义病态的恐惧,以及我们对不公正的倾向,西方国家曾经孕育了现代社会如此多的革命精神,现在却成为反革命的庇护所。

这导致很多人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有革命精神。

因此,共产主义是对我们民主失败的审判,也是我们开启的革命道路上践行者。

我们唯一的希望,是重新找回革命精神,对充满敌意的世界宣战,永远战胜贫困、种族主义,以及军国主义。

”马丁·路德·金对平权运动看法的转变,实际上在几年前就被另一个人所鼓吹,他就是马尔科姆·X。

马丁·路德·金(左)与马尔科姆·X(右)马尔科姆·X批判马丁·路德·金的看法,认为他的目标是让黑人原谅那些四百年来粗暴对待他们的人,让他们忘记白人对他们做过的一切。

马尔科姆认为非裔美国人被视为美国内部的被殖民者,尽管并不存在一块实存的殖民地,但美国黑人的存在即是殖民地本身。

白人从美国黑人在棉田和工厂里付出的劳动中剥夺剩余价值,非裔美国人因而与他们在非洲受到英国和法国侵略的黑人同胞共享了历史和斗争目标 。

正是在这种更为广泛的意义上, 运动者认为美国黑人争取黑人权力,要求自决的斗争是全球反帝解殖运动的一部分。

马尔科姆·X演讲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马尔科姆·X建立了非裔美国人统一组织(Organization of Afro-American Unity),作为对大洋对岸非洲统一组织(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的回应。

他1965年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道:“我们的问题不是公民权利被侵犯,而是人权被侵犯。

我们不仅被剥夺了成为美国公民的权利。

我们还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

”一周后,他在一个不准携带任何影像记录的会场,演讲中遭到离奇暗杀。

在马尔科姆·X遇刺的一年后,30岁的鲍比·希尔和26岁的休伊·牛顿创办的黑豹党诞生。

对于他们来说,前人已经尝试了所有道路,要改变黑人以及美国其他受压迫群体的现状,只剩下一条路:革命。

鲍比·希尔(左)和休伊·牛顿(右)没有意外,黑豹党成为美国政府的目标。

FBI将其视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头号威胁,并实施了其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计划:“COINTELPRO”。

在一份此后泄露出的FBI内部备忘录中,FBI局长埃德加·胡佛提了四点:第一,首要任务是阻止黑人武装团体的联合,因为这“将是美国发生黑人革命的第一步”;第二,要阻止“黑弥赛亚”的诞生;第三,集团内的首要目标,可以先行消灭;第四,要对黑人领袖进行污名化。

白人警察让黑豹党成员靠在墙上排成一排巨大的国家机器对黑豹党的大量领袖与成员进行了系统化的监听、暗杀、监禁、公开羞辱,以及虚假指控。

两位创始人先后入狱,第三任领袖弗雷德·汉普顿在遭到FBI的99枪射杀前,说出了这句著名的话:他们能杀死革命者,但不能杀死革命!

若不是1971年,一群活动者闯入宾州FBI办公室,偷取超过1000份机密文件。

FBI的这些活动,包括汉普顿的死因,可能永远成为历史谜团。

这件事后来还被拍成了纪录片《1971》。

直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美国的黑人们依然高呼着喊“我不能呼吸”,终究没能等来他们的“黑弥赛亚”。

如今,《黑豹》被拍成了爆米花电影,马尔科姆·X和马丁·路德·金成为漫威电影中万磁王和X教授的原型。

当抗争的意义被消解,被消费,被娱乐,也许,害死黑弥赛亚的真正的犹大,并不是这位叛徒,而是被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所浸泡,再无斗志的犬儒。

【B站/视频号/知乎搜“脑飞Mindflix”,了解屏幕背后的精彩现实】美国黑人为何仍不能呼吸?

教员思想武装的黑豹党差点燎原,终遭最野蛮剿杀【犹大与黑弥赛亚】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犹大与黑弥赛亚》短评

这个叙事角度是够狠的,从一个叛徒的角度,作为凡人更能共情当时时局的艰难。街头弥漫着血腥,同胞们遭受过或正在遭受残暴的威胁,官方已形成强大的特务网络和丰富的离间手段,官方、白人、黑人革命派,都在持续地灌输着对对方的仇恨,而普通人不管有没有理想和勇气,多数人可能都只是想求得一个安宁的环境而已,枪杆子里出政权在这里虽是真理但是没有土壤,因为枪杆子反而太好弄来了。叛徒真人的影像让人看着很是压抑,他游离的眼神似乎是在躲避无处不在的审判,他的所作所为或许也真的只能由历史来评判,可是除了面对一个“叛徒”的标签,他背后的挣扎、恐惧,你甚至分不清楚他到底对社会做出的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贡献,历史真的能评价吗?或者说他实际上就代表了这个把繁华和罪恶玩到最高水准的国度,根本无从评价。

7分钟前
  • 丑嘴唇
  • 推荐

个人利益的斗争与个体牺牲换取的集体利益,电影充满着一些美丽的时刻,但是最激昂的画面不是枪战而是言语的力量,最痛心的不是死于抗争而是死在梦里。

12分钟前
  • 雨苔思音
  • 力荐

从黛博拉因为孩子想要和平到后来警察说please的那段都含着典型的美国意识形态感觉,导演群戏拍得很烂,后面又太拖沓了,结尾过于仓促,节奏不对

16分钟前
  • Layla
  • 较差

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原子弹—《毛选》。光看电影呈现的内容,如果不是在冷战时期,如果当时“防共反共”不是美国情报和安全国策,如果黑豹跟中共早期一样系统的学习契卡和格鲁伯搞好情报和锄奸,说不定呢,万一呢,还真的美利坚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就建立起来了。

21分钟前
  • CynthiaL
  • 力荐

对这种题材的电影已经无爱了。

25分钟前
  • DDT
  • 较差

突然想起,《芝加哥七君子审判》里也有弗雷德被暗杀的新闻

28分钟前
  • Changer
  • 推荐

直白的犹大叛徒比喻Fred之死的诱因;对应耶稣受难,面对迫害之时暴力、革命的反抗是否还秉承着在宗教中倡导的非暴力福音?违背“神”话语的反宗教政治迫害是否本质是一种极端的宗教政治迫害?黑豹党的正义性是有限的,动荡不安的时代已然给予证明,终归如同当下:种族矛盾产生社会的对立, 不同意见者带来了社会的分裂

32分钟前
  • [Deleted]
  • 较差

犹大和黑弥赛亚,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的落脚点。这个庞大帝国下阴暗角落所滋生的罪恶,终有一天会被审判,具体情况请参考苏联自爆式档案解锁。

34分钟前
  • 多次元咸鱼
  • 较差

不行。

35分钟前
  • LeoLiuXzhe
  • 较差

Revolution is the only solution,從一個叛徒的視角直視一場革命,去審視一位革命者和他的隕落。黑豹黨被針對,黑人平權、暴力革命是原因之一,最無法化解的始終是在主義的偏離,在過程中不斷放大階級矛盾散播仇恨,這一點未能從影片中表現出來,便是極大的折損。一方面沒能真正展現政治理念與理想,一方面幾場演講的情緒還不夠煽動,於是未能令Fred Hampton其人的光芒真正閃耀,導致暗殺發生時產生不了光芒熄滅的悲劇性,反倒是William O'Neal在暗殺發聲後的悔悟表現出了另一種悲劇性。正因如此,雖然奧斯卡選擇將最佳男配角頒給了Daniel Kaluuya,但我個人會更喜歡Lakeith Stanfield的表演。

37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看不下去

41分钟前
  • 牛花
  • 较差

Revolution is the only solution. 很powerful. 在anticommunism propaganda 已经成为宗教的美国, 这样的题材并不是所谓的主流政治正确. 说什么黑豹党臭名昭著的,是对zf与系统的暴力恶行视而不见,也是对黑人社区经受的一切充耳不闻。电影还是可以做到更好,比如到1968年,2/3的黑豹党员是女性, 这点完全没体现。新一轮的左翼革命必须由劳动女性主导。

44分钟前
  • 找不到我
  • 推荐

第一遍,2021.02.13,第二遍,2021.02.15,尽管影片的拍摄制作层面觉得不错,但其故事还是没能引我入胜。—— 美国电影学会2020年度十佳电影+特别表彰的11部作品全看了,不出自己所料,尽管有年度最爱的《心灵奇旅》入选,AFI评选的2020年度电影于我的整体观感还是和2018年一样不太理想,成为2010年以来数一数二差劲的一届。

4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到底哪里好了。。。

52分钟前
  • BLAKERRRRR
  • 较差

对于种族冲突与矛盾的呈现与反思已经由黑/白对抗,变成了黑人版「耶稣与犹大」的宗教象征,这意味着黑人左派已经放弃了调和主义,而将白人视为赤裸裸的「敌对者」,「黑命贵」运动的直接结果就是重拾60年代「黑豹」的种族仇恨,虽然从电影工艺和文本上较之简单的煽动更加理性,但是从情绪上却是危险的。

55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在看过One Night in Miami和Ma Rainey‘s Black Bottom后 我认为这部Judas and the Black Messiah是今年最好看的黑人题材电影 看片前我不知道Fred Hampton和Bill O'Neal是谁 但这两小时我完全被这两个人物吸引住了 他们让我想起了刺杀神枪手中的Jesse James和Robert Ford 前者是极具个人魅力的黑人领袖 后者是与魔鬼达成交易越陷越深的犹大式叛徒 这两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的复杂多面性被逃离绝命镇的两位演员脱胎换骨般的演绎的太精彩了 印象最深的一场戏 刚出狱后的Hampton在黑豹党集会上慷慨激昂的高喊着为自由抗争 站在台下应和着的Bill与招募他的FBI探员四目相对 从他的眼神能看到这个人物注定的结局

60分钟前
  • NolaMoon
  • 力荐

黑豹党想夺取革命胜利也需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啊!

1小时前
  • 黑天启
  • 推荐

黑人民权最左的一派,题材比较难得,多送一星。不过片子本身一般,从纪实的角度看,对黑人的处境和黑豹党的具体实践的表现并不到位,从艺术的角度看,无论是殉道者还是叛徒形象的刻画都不够深入。

1小时前
  • 本味何知
  • 力荐

改编自60年代美国黑豹党的真实事件。拍电影总是要进行艺术加工的,这样一个内奸、叛徒的故事,完全可以搞成《无间道》那样的剧情,结果电影就这么平铺直叙了。只看得到Fred Hampton的慷慨激昂和热血勇敢,看不到Bill O'Neal成为黑豹党核心和Hampton十分信任的人之后的内心挣扎,看不到Bill在Hampton被杀后的痛苦和后悔。这可是那个年代最可歌可泣的年轻人,却拍得如此扁平。本应双男主相爱相杀的设定,变成男主与反派的故事。把Bill拍得越简单,就会越显得Hampton在用人上的愚蠢。事实应该不止如此。Bill O'Neal多年后自己公开此事是十分大胆的决定。

1小时前
  • 蒙奇D
  • 还行

在芝加哥七君子中也有提到黑豹党这条线,二部电影结合起来就非常容易理解全貌,Bill的内心挣扎贯穿全片,也是最值得细品的部分。为何而战,美帝今年还有弗洛伊德事件,足够回答了。

1小时前
  • 从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