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本·夏罗克
主演:埃米尔·艾尔-马斯里,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刘易斯·格里本,埃莉·哈丁顿,卡伊斯·纳塞夫,卡梅隆·富尔顿,西尔维·弗诺,豪尔赫·吉迪,桑吉弗·科赫利,雷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20
简介:故事是对在苏格兰岛上等待庇护的难民的一次另类观察。 它聚焦于一位背负重担背离祖国的年轻叙利亚音乐家奥马尔。详细 >
音乐难民,卡通化Wes Anderson式的人物。
寒风中的电话亭连接着战乱家园的羁绊,而电话的这一端却是难民在逼仄空间里挣扎生存。冰冷萧瑟的绝境中无人知晓他们何去何从,他们就像时代的灰烬,哪怕饱含一腔热血渴望生根,也依然在世界的边缘无人问津。
译名挺清晰的——如何“流亡边界”,又何谓“边缘状态”。影像风格冷清空寂但却带着一点黑色幽默,虽然是难民题材,但却并不伤春悲秋。
第一遍没有看进去,第二遍,爱的不行。 给我无数的灵感和方向。
3.5
年度惊喜!剧本、摄影、表演都很棒。从一个相对轻松的视角讲一个沉重的题材。前半段喜剧部分很精彩,后半段的悲情也很动人。剧本前后呼应的细节很多,完成度非常高。摄影太加分了,构图很美。最后,这个阿富汗Freddie Mercury实在太好笑了!!
构图与色彩太美,苔原景色的又一分支。难民自强的一面
不如把其中所有上课的部分截下来剪成短片。
典型的英式戏谑风和镜头语言,搭上难民主题的日常冲突挺有意思的
关于叙利亚人的“回家”问题,摄影特别,感情真挚。更惨的是流亡的阿富汗人,自从阿富汗成了某某的好朋友,阿富汗人就再也回不去了。
3.5。难民题材的独特视角,但设计感很重。
人物状态和诙谐风格还不错
看25分钟看不下去了,无聊
色调画面很美 故事情节太无趣了
被困在苏格兰的苍茫荒野无所事事看不到希望真的会疯吧 ……“小鸟好不容易逃出了笼子,羽毛呢?羽毛被命运收走了。”那个他走到哪儿拎到哪儿的精美的乌德琴如同他的乡愁,最终被他正视、认同并和解了,演奏得真扣人心弦。不知为何总会喜欢某些电影里呈现的带着茫然空洞迟缓状态的角色对话,这部也不例外
乌德琴再也不是原来的声音,但你还是得弹,就像在苏格兰的你再也不是原来的Omar,但你还是得凑合地活下去。难民生活众生相,或被遣返,或孤独死去,或乐观等待,或放弃自我,但他们都是Freddie jurnior,冷风吹过时都只能无奈受着 /3.5
#TIFF20 和生活在苏格兰的叙利亚难民看着同一个六人行
Cannes2020片单入围。9分。看完才发现导演是当年圣塞系[皮卡德罗]的导演!风格还是延续的,在塔蒂-罗伊·安德森-考里斯马基-苏雷曼这个脉络里还是做得挺到位的,构图其实还有参考帕夫利科夫斯基。从这个角度写难民也是特别新颖的(叙利亚小哥弹不了琴这个点可能也是来自[冷战])。风景的用法则有点冰岛新浪潮的意思。正常年份本片稳稳的一种关注,而且肯定有奖。变画幅那段也说明现在画幅也是标准的视听语言技巧了。
2020多伦多Day3 | 开头的那段跳舞教学真是太妙了,简直让人拍手叫绝!剩下的全片导演想表达的很多,但是男主这条线过于单薄,节奏又很慢,有点支撑不起来。几个难民buddy的形象都塑造的不错,超市的大叔也非常暖心。黑人小哥冻死的那个场景很震撼。只是我一直不明白为啥男主每天要拎着他的乐器往外跑。
I used to be happy before I came here. 移民题材套这个风格确实很limbo,卡在边缘中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很是割裂,最后虽然画幅伸展,可惜主角已经被困太久无法释放。罗伊安德森不是摆固定机位就能摆出来的,阿基也不是放冷幽默和冷空气就能速成出来的。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音乐难民,卡通化Wes Anderson式的人物。
寒风中的电话亭连接着战乱家园的羁绊,而电话的这一端却是难民在逼仄空间里挣扎生存。冰冷萧瑟的绝境中无人知晓他们何去何从,他们就像时代的灰烬,哪怕饱含一腔热血渴望生根,也依然在世界的边缘无人问津。
译名挺清晰的——如何“流亡边界”,又何谓“边缘状态”。影像风格冷清空寂但却带着一点黑色幽默,虽然是难民题材,但却并不伤春悲秋。
第一遍没有看进去,第二遍,爱的不行。 给我无数的灵感和方向。
3.5
年度惊喜!剧本、摄影、表演都很棒。从一个相对轻松的视角讲一个沉重的题材。前半段喜剧部分很精彩,后半段的悲情也很动人。剧本前后呼应的细节很多,完成度非常高。摄影太加分了,构图很美。最后,这个阿富汗Freddie Mercury实在太好笑了!!
构图与色彩太美,苔原景色的又一分支。难民自强的一面
不如把其中所有上课的部分截下来剪成短片。
典型的英式戏谑风和镜头语言,搭上难民主题的日常冲突挺有意思的
关于叙利亚人的“回家”问题,摄影特别,感情真挚。更惨的是流亡的阿富汗人,自从阿富汗成了某某的好朋友,阿富汗人就再也回不去了。
3.5。难民题材的独特视角,但设计感很重。
人物状态和诙谐风格还不错
看25分钟看不下去了,无聊
色调画面很美 故事情节太无趣了
被困在苏格兰的苍茫荒野无所事事看不到希望真的会疯吧 ……“小鸟好不容易逃出了笼子,羽毛呢?羽毛被命运收走了。”那个他走到哪儿拎到哪儿的精美的乌德琴如同他的乡愁,最终被他正视、认同并和解了,演奏得真扣人心弦。不知为何总会喜欢某些电影里呈现的带着茫然空洞迟缓状态的角色对话,这部也不例外
乌德琴再也不是原来的声音,但你还是得弹,就像在苏格兰的你再也不是原来的Omar,但你还是得凑合地活下去。难民生活众生相,或被遣返,或孤独死去,或乐观等待,或放弃自我,但他们都是Freddie jurnior,冷风吹过时都只能无奈受着 /3.5
#TIFF20 和生活在苏格兰的叙利亚难民看着同一个六人行
Cannes2020片单入围。9分。看完才发现导演是当年圣塞系[皮卡德罗]的导演!风格还是延续的,在塔蒂-罗伊·安德森-考里斯马基-苏雷曼这个脉络里还是做得挺到位的,构图其实还有参考帕夫利科夫斯基。从这个角度写难民也是特别新颖的(叙利亚小哥弹不了琴这个点可能也是来自[冷战])。风景的用法则有点冰岛新浪潮的意思。正常年份本片稳稳的一种关注,而且肯定有奖。变画幅那段也说明现在画幅也是标准的视听语言技巧了。
2020多伦多Day3 | 开头的那段跳舞教学真是太妙了,简直让人拍手叫绝!剩下的全片导演想表达的很多,但是男主这条线过于单薄,节奏又很慢,有点支撑不起来。几个难民buddy的形象都塑造的不错,超市的大叔也非常暖心。黑人小哥冻死的那个场景很震撼。只是我一直不明白为啥男主每天要拎着他的乐器往外跑。
I used to be happy before I came here. 移民题材套这个风格确实很limbo,卡在边缘中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很是割裂,最后虽然画幅伸展,可惜主角已经被困太久无法释放。罗伊安德森不是摆固定机位就能摆出来的,阿基也不是放冷幽默和冷空气就能速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