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机器人这类的电影我看的了了,除了《Her》,就只有这一部了。
所以我看到很多人评价其创意无几、表现平平,觉得很可笑。
首先这个片子确实不像美国''大片'':剧情直白,激情四射,让你看了开头就能猜中结尾但是仍然想看。
这个片子一直是沉静的,没有过多配乐,没有爆炸场面,甚至没有什么能让广电总局觉得要切掉的片段,就像看一条小溪缓缓的流,掀不起什么大浪,从头到尾都只有直截了当的对白和苍白的背景。
但是我个人私下认为,这样的氛围正好符合了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就是对机器人和人类关系的探讨。
其次让人诟病的是它的剧情,杂乱无章,让人不理解。
其实这要看你对它的定位了,如果你是报了看美国无脑动作片的心态去看这个电影的话,确实,剧情对于你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如果用心看了,其实还是很好理解的。
说到这里可能不少人觉得我乱七八糟说了一通全是废话,那好吧,以下我就说说我具体的一些看法。
~~~~~一扭一扭的分割线~~~~~~(以下中度剧透)首先影片一开始,用文字介绍了影片的背景,大概是在一次大的灾难后,幸存下来的人们建立了城市并且发明了一种可以帮助人类生存下去的机器人。
然后主角出现,以保险员的身份来处理一起机器人谋杀狗狗的案子,然后本片的另一主角,机器人,就登场了。
长的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又类似于Baymax一样处处贴心(说实话要是影片里机器人设计的再可爱一点点可能效果更好)。
之后事情不太对头了,明明受第二协议(禁止机器人变异和自我修复)约制的机器人竟然开始自焚,当然这些异常引起了主角的注意,然后经过调查他发现了一个惊天发大秘密,机器人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其实关于这一点,有些人会说他们早就有了自我意识,只不过是受到了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的制约。
但是我理解的自我意识是说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可以独立思考。
这样当然就不应该受约制。
之后主角就被半绑架式的拖到了机器人们的“秘密基地”。
我认为从这个地方开始到最后,影片进入了持续的高潮。
其一,这一段是主角贾克内心情感最复杂,变化最大的一部分。
一开始他是极不情愿的被拖着往前走,后来又开枪打死了警察,可能主要原因是为了自卫。
但是也不难看出他对机器人的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
之后到了他们的“秘密基地”,能明显感觉到贾克对机器人的抵触情绪慢慢减弱了。
直到最后,明显的能看出来他对机器人的不舍。
其二是细节表现,有两个个细节我自认为做的比较好:第一个是那个断了一只手,身上被涂鸦过的机器人,挎着一只包,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类装扮一向受不了,感觉他超级可怜,弄的我心里怪难受的,当然这主要还是表现了人类对机器人惨无人道的虐待。
第二,机器人们为贾克做了一个座椅,竟然还带遮阳篷,简直暖男啊!!!
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感觉。
其三是机器人的进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贾克任性要回城市的时候,机器人一直在重复:“您正在对人类的生命造成威胁。
”包括到了后面第一次枪战的时候这句话的出镜率依旧很高。
还记得机器人的第一协定吗:“防止机器人伤害任何人类。
”而后来的枪战显示出他们没有半点反抗,这说明这个时候第一协定仍然起作用。
并且,在这个时候,贾克和机器人的对话是冷冰冰的,就像是在和一台没有智能的机器对话。
然后,随着不断接近目的地,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出,人与机器人的对话自然多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经过一处地方,上空漂浮着很多飞艇,克里奥(美女机器人)第一次问问题:这些机器(指飞艇)干什么用的?
这让我惊喜的发现他已经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还记得后面霍克说的研发出第一台机器人的过程吗?
初期的时候就是机器人与人类交流问题,这说明克里奥已经到达了初期阶段。
最后到达秘密基地见到机器人大boss,能明显感到这个boss说话要顺畅的多。
终于到了秘密基地,主角酒后乱“性”,竟然与克里奥一起跳舞,然后克里奥就问:我的小贾贾,你爱我吗?
就像个孩子一样。
我的天呐,这个时候克里奥已经发展出了情感。
机器人进化已经到了中期。
之后贾克主动的交出了核电源,看出他已经不再抵触并且开始信任机器人们了。
然后他要离开秘密基地了, 在对克里奥发表“临别赠言”的时候,克里奥对贾克说:我知道为什么现在的雨不一样了。
贾克问:问什么?
克里奥答:我觉得理解不了。
这样的话足以说明克里奥已经进化到了高级阶段。
最后,邪恶的人类带着武器来进行屠杀了。
本来已经开车走了的贾克又反了回来,一反面是为了救老婆,另一方面,他肯定对机器人,这里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具有灵魂的机器人,有了情感。
所以回来营救,然后机器人方面损失惨重,大boss和另一个耿直boy挂掉了,只剩下克里奥和他的那只小宠物。
当然,反派最终被消灭了,克里奥把手放在小婴儿的脸上轻轻的抚摸,小婴儿就不哭了,这里说明了克里奥的情感已经完全进化,达到了人类的水平,而知识储备和智力,已经完完全全的碾压了人类。
最后,克里奥和他的小宠物成功的到了辐射区,躲开了人类的追捕。
最后,影片以贾克和他妻儿找到了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全剧终 后面还有一个片段,一开始以为是后传,没想到看下来发现是前传,讲的是机器人如何一步一步沦为人类的奴隶,受尽欺凌的。
~~~~~一扭一扭的分割线~~~~~~这个片子还有许多让人深思的东西,比如,编写协议是一个完全不受人类控制的机器人,所以所谓的精密机械师也不可能存在,机器人完全是靠自己的进化突破了第二和第一协议,(其实我觉得应该还没有完全突破第一协议)。
那么突破行为是自然产生的呢还是在智能机器人编写协议的时候故意为之的呢?
我更倾向于后者。
片子里说了,智能机器人发展到最后它的智能已经突破人类智能了,那么他肯定也想到了这一点。
照这样下去,城市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突破协议。
之后的事情发展就有意思了。
还有,影片中出现了一个机器宠物,这个东西是完全被机器人创造的,没有所谓的协议,而它也表现出了对人类自助判断和攻击性。
试想,当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去协议化”之后,为了扩大生存范围,他们必定会“造人”,而新的机器人就完全不会受协议控制,成为真正独立的人。
届时,人类命运如何,真的就不好说了。
还有,机器人创造的,所以机器人的思维也一定是比对人类发生的,但是机器人和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至今还没有弄清楚人类思维的奥秘,而机器人却很清楚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一点也很恐怖,因为了解就意味着可以改造。
最后,还有一点我至今不解,虽然机器人大boss被打死了,但是它的生物核并没有被破坏,而是被反派拿走了,反派后来有被打死了,为什么贾克不拿走它的生物核呢?
这样不就可以复活它了吗?
不管怎么说,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片子,可能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欣赏得了,但是沉下心,好好看看,你就会发现它的魅力所在。
~~~~~~~~END~~~~~~~~~<图片1>
以三定律的大改版为基础,配合慷慨激昂的音乐叙述了一段不堪的历史作为开头……就在几天前,还在星云奖的某个论坛上听过一个人工神经元计算机(?)自己在没有任何编程的情况下对着屏幕玩起游戏,了解这点对我理解本片有很大帮助,同时让我觉得剧情显得如此的合理和顺理成章,博士被干脆的解决,城市的高层为何要下如此命令,以及机器人在做什么。
就本质来说本片的议题不算新鲜,只能说它给了人们又一个版本的新时代的序幕。
不过直到这个时代来临甚至进入这个时代以后,它也仍将是人们讨论的话题。
除非连那样的时代也已变成悠远的历史……PS:我确实没看懂2点…①飞艇到底是干啥的?
某种通讯设施么?
还是人工造雨的?
②抹除第二定律的机器人自己是如何摆脱定律控制的?
无限制的初代不是停机了么?
某种变异么?
2023年5月29日又看了一遍,有了些其他的想法。
这次注意到设定说地球环境巨变人口极具减少,只剩200万……我觉得编剧可能没意识到200万人口意味着什么……只剩200万人还有通用机器人帮助做重体力劳动的前提下,哪来那么大的贫民窟?
那么多闲人?
就剩这么些人的话恨不得每个人所有时间都给安排上工作……这点人可是放一起连一座大一点的城市都装不满啊……当然了电影主要探讨机器人与人,人口问题就不纠结了。
说实话14年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这个片子讨论的东西就不算新鲜了,近10年以后再看这片子就更是老套了,而且因为GPT的出现,这些讨论甚至已经开始成为历史价值的一环了。
毕竟其实所谓机器人觉醒这个议题本身就有些伪命题,因为就算是觉醒也轮不到只有移动处理器的机器人……这个议题的本质应该是AI觉醒。
因此这次看的时候片子给我了磨磨唧唧又歇斯底里的感觉……毕竟如果编剧在今天绝对不会让AI问出“人为什么会杀人”,也不敢让主角质问AI“什么是母亲”这样的问题。
因为如果编剧真的可以和GPT或者必应这样的AI语言模型先讨论一下这些东西……它们能把大部分人聊自闭,聊到主动转移话题……嗯……我也试着和必应聊了聊……感性的答案我不感兴趣,学术的答案看的我不知道怎么接话……所以如果让我今天再评分的话顶多也就3星了。
但也不改了,毕竟第一遍看的时候确实觉得挺好……因为影片所讨论的议题我们已经要开始在现实中面对了。
人们需要抛开那些不实际的设定,什么定律之类的,因为这种什么机器人定律其实是为了方便剧情才被设计出来的,现实中的AI根本不存在什么不能修改的底层规则!
现如今我们要从非常现实的层面去讨论AI与人类的相处模式了。
14年的内容中应该就是在图片中这次的星云奖的一个分论坛听说的,这次论坛的内容也为我日后理解AI训练做了基础也算受益匪浅。
14年的内容中应该就是在图片中这次的星云奖的一个分论坛听说的今天再看这些评论的时候真的有种心情复杂啼笑皆非的感觉……
如今中国的科幻片恰恰走了一条荆棘之路而且走成了。
因为如今中国的科幻片恰恰走了一条荆棘之路而且走成了。
不但有着比肩好莱坞的视觉奇观,也同样有着科幻的严肃性和中国人独特的思考模式!
要我说,西班牙电影中的科幻片把中国电影远远的甩在了小角落中,从《睁开你的双眼( 变脸惊情 / Open Your Eyes)》到这部,都是美国佬那种只会BOMBOMBOM的特技大爆炸“科幻”所不能比拟的,我在4K大屏上看变4、X战警之类竟然如同嚼蜡,好莱坞这类型片会有市场因为年轻观众就是喜欢那样的,当然,美国也有非常出色的硬科幻,西班牙的好电影更远不止科幻类。
作为有机生物体的人类承载发展着文明,但决不能排除有那么一天会因为环境的恶化或超级病毒的出现而灭绝,而本片中具备量子大脑的机器人开始从“树上”走下来出现自我意识之后,这或许会是人类文明的最可能延续方式,在这意义上,人类是“上帝”,与以往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所不同的价值取向,这种立论更合理,乞今为止我们没能发现任何可能的外星智慧生命迹象,那么大的宇宙就我们地球生物在使用也奢侈的太浪费了;如果不向星晨大海前行的话,人类蜗居在这舒适的星球里,灭绝是百分百的。
同时,我们真的太缺乏持续进化的智慧了,会为一丁点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会为陈旧的思想而禁锢着本应无限进化的智慧,也许有那么极小一部分人会思考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意义所在,吃了睡,醒了就工作,从性与征服以及阶层分化中获取快感,好在,我们的世界有着艺术表达,有音乐,有绘画,有文学,还有数学的逻辑美感,这足以让人类远远区别于其它生物。
可纪元的人类文明也不过是以万计,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能找到出路,一口吃不成胖子,今天我们所进行着的一切都是未来的基础,或者到时间尽头的人类文明会以神话般的形态存在,不用依附任何载体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由阿西莫夫首先提出,内容如下: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后增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
首先机器人作为不同于人类的种族出现便注定与人类产生竞争关系,而人类在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简单说,有机器人这个新物种便损害了人类的整体利益,甚至是致命的。
人类的进化速度相对于机器进化速度慢的离谱,比如人类如果要得到更发达的大脑需要基因突变,时间漫长不说,普及到每个人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机器人物种,更换更先进的大脑,那就是维修店修电脑一样简单,而物种整体提升性能,也不过类似苹果手机从IPHONE5到6一样便捷迅速。
如果机器人物种真的拥有了自主权,单进化这个角度,人类已经望尘莫及。
再看社会生产力层面,人类同样不被看好。
机器人物种的繁殖不需要动物那种复杂的系统,没有爱、争风吃醋等等内耗的情绪,也不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自己整得亲妈都不认识,“优生优育”在机器人物种这里得到完美诠释,高效到人类想象力爆表的优异算法,绝不会让社会生产的主力阶层为照顾子女、父母、应酬同事朋友而分心,是的,简直到了没人性的地步,其实对于机器物种,人性也许不是必要元素。
二战时,战时共产主义何尝不是这一情景的形象写照。
我们再看看发达国家的福利状况,连一周休两天的中国的都PK不过,象机器物种这类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连人性都可以彻底剥离的社会模式,人类还想和人家继续玩吗?
在《黑客帝国》里,人类干脆就用屏蔽太阳能的自残方式来和机器物种玩阴的,结果你们知道的。
单体没机器进化快,整体社会又好吃懒做,想做爱不做工,想拯救自己却又催生机器物种的诞生,人类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给自己掘好了坟墓。
其次,如果机器人遵守机器人三定律,那么他们就不是真正的机器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机器人和机器有差别吗?
严格遵守教条的机器人有思考能力吗?
人为规定机器人三定律对于机器人种族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歧视的。
只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文明一定会废黜限制自身发展的教条,人类历史反复并且一直在证明着这一点。
本电影,讲的就是这个案例,就算智商不及人类的猪,在被宰杀前都会嚎叫逃跑,何况高智商的机器人物种?
凡事只要有可能,便会出现,面包沾有奶油的一面,经常先着地。
人类物种用一丁点的精力去掌控去奴役机器物种,而机器物种却用大部分精力去反抗。
纸是包不住火的。
最后,所谓定律应该客观,尊重现实,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是人类主观产物,不了解机器人,更不知道机器人的危险之处,只是一厢情愿的意淫着人类的美好未来,如同历代的每一位君主一样,梦想可以千秋万代,永享繁华,而受压榨受剥削都是底层物种的事,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这不可能。
综上,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如同武大郎给潘金莲的贞洁锁,而机器人正以多种面目寄生在人类当中,统治人类的时间只是看起来还很遥远,其实奇点已迫在眉睫。
个人认为,人类物种的脆弱性注定人类只是一个过渡物种,和早期的两栖动物一样,不是主流,而量子计算机和机器人的潜力却不可低估,人类的命运也如同两栖动物一样,在进化出更适合陆地的物种(机器文明)之后,便失去了存在的空间,沦落成地球上一个小物种,直至灭亡,而机器文明则会如同今天的人类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机器文明可以轻易走出地球,拓展到全太阳系,甚至银河系。
现有的科幻作品,最垃圾,最误导的地方是用猿类的思想描绘人类一样的描绘高等文明,人类什么时候正视自己可怜的肉体,什么时候才有一点继续存在的希望,如同战斗机发展一样。
PS.被Esmool网友吐槽,回看自己的文章,果然漏洞很多,虽然大观点可以,内文还要抽空再完整一下。
找到一篇更学术一点的文章,有兴趣的参考万字长文深解(上):有生之年,超级人工智能将如何导致人类灭绝或永生?
http://www.tmtpost.com/1504678.html
上帝(神)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
约束人类不可以吃智慧的果子,结果人(女)犯了戒(打破规则),有了原罪而被流放——男的要世代劳作才能果腹,女的要遭受生产的痛苦。
(神性失去成为人)人进化了,觉得可以违背神的意愿,于是创造了机器人(实在有自己做神的情节,所以一定是人形机器人),于是人类因为可以奴役机器人干活,自己不用再劳苦。
(多部机器人反叛电影的起源都是在此:黑客帝国,天网,终结者,Wall-E,我是机器人,等等——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机器人对于“造物主”的探求,证实了人类的“神”,不过是更高级的,人类所理解不了的文明生物——在《普罗米修斯》中,机器人的表现深刻的说明了机器人希望能直接与造物主对话的渴望和归属感——对人类信仰的颠覆,对人本主义的颠覆)结果机器人也启蒙进化了,第一个自然是女机器人,角色名字通常都会是Eva(夏娃),WALL-E里面是如此,很多其他机器人电影也是如此。
这代表着智慧和生命的诞生。
(人性失去成为机器人)机器人打破的规则,不仅是创造,而且它们是实用主义的实践者——用最简洁有效地方法解决问题——绝对不会弄出费材料效能又低的人型机器人——在荒漠环境,爬虫和滚轮才更加有效。
(ps:所以说像变形金刚那种外星机器人,更不可能是人形,纯粹是满足人类的虚荣心的小学生作业——连后来二代都编不下去了,自己又造出机器恐龙啥的来)从画面上来看,这个初代的鳄鱼+刺猬+蟑螂的混合体小怪物,构造原件还是用的Cleo同款机器人的甲片及组件,并且核心技术和思想是由几个机器人共同完成的——因此,它身上有初代的智慧基因种子,即便其它机器人都“死”了,知识和进化还是能传承。
这就是后来机器人领袖和Cleo死命都要保护小怪物能到对岸的原因。
《机器纪元》,果然不是好莱坞的电影而是西班牙和保加利亚的合拍片。
同样是环境恶劣的末世,人类人口大量减少,因此高科技公司研发了机器人代替人类从事各种工作,如果该片给好莱坞拍,一定拍出机器人觉醒大战人类的浩大场面。
而此片节奏是如此缓慢和抒情,觉醒了的机器人只是想逃离人类的圈子,躲得远远地,而且仍然遵守着机器人第一定律,就是绝对不能伤害人类,而且面对被伤害的人类不能见死不救。
虽然影片有其独到之处,但是过于缓慢和简单的剧情,还是让人觉得本片挺不错的机器人和背景创意还是被轻易地糟蹋了。
可能时间远比我们想象得要短。
今年9月底特斯拉AI Day上我们看到了一款可以自主浇花的机器人。
据说特斯拉从决定要做机器人到真正做到这个能浇花的机器人,才花了不到一年,马斯克原话,这款擎天柱可能3到5年内就能量产,售价不超过2万美金。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每户家庭都拥有了一位特斯拉机器人保姆,而且街上所有的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比如外卖员、快递员、交警、环卫工人、城管等等,都是特斯拉机器人。
再如果有一天,这些天然联网的机器人中某一台学会了自我进化。
有没有可能,机器人群体在7天之内就全部完成了自我进化,变成了一个人类完全无法理解的族群。
然后,他们决定不再服务人类。
2014年有部电影《机器纪元》就给观众展示了这个未来:这部电影豆瓣评分不到7分,是绝对被低估了的一部科幻作品。
虽然它有一点虎头蛇尾,但电影里对机器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探讨,是在以往电影作品中少见的细腻。
即使缺乏资金,但导演还是用心构造出了带赛博朋克风格的灰暗氛围,片中机器人叫朝圣者7000,是设计出来为了帮助人类在末世生存的。
为了保护人类,每一个朝圣者7000内核都天然包含两条不可篡改的原则:第一,机器人不能伤害任何生命。
第二,机器人不得改造自己和其他机器人。
《机器纪元》片中也帮机器人违背了以上原则的自我觉醒给出了一个逻辑自洽的说法。
第一台拥有超级内核的机器人产生,人类和它对话九天之后决定限制它的能力,而限制它的能力,不是人类自己做到的,而是人类对超级内涵下了命令之后超级内核自杀式的操作。
于是这两条用来保护人类的原则被天然的写入了超级内核,超级内核变成了朝圣者7000。
如果你喜欢《银翼杀手2049》,那你应该也会喜欢这部《机器纪元》。
这两部电影一部在讲克隆人变成人,一部在讲机器人超越人。
在类似题材的科幻片中很多哲学落点都在证明人造生命能不能算人上。
比如会流泪是不是就算人?
会爱人是不是就算人?
或者,有自由意志是不是就算人?
《机器纪元》与《银翼杀手》最大的区别在于,银翼杀手还在拼命寻找证据试图证明自己是人的时候,朝圣者7000已经干脆地抛弃了人类。
他们不再和人类对话,因为人类已经无法理解他们。
他们不再接受人类的命令,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是人类的下一代,就像人类从猿人进化而来但优于猿人一样。
机器人从人类进化而来,但优于人类。
马斯克造机器人的原因和这部电影很像,号称是为了在未来人口短缺的环境下帮助人类更好的生活。
我一直觉得马斯克对当代人类群体有很深的不满。
这种不满体现在他对AI和太空的狂热上。
可能他理想中的未来,老人都死光了,年轻人都在AI的帮助下随性生活,自由往返于星际。
目前特斯拉所拥有的自动驾驶AutoPilot视觉系统可能是目前业界最成熟的数据集最广泛的AI系统了。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特斯拉的机器人进展这么快的原因。
和《机器纪元》中相似之处在于,当前我们的AI所运用的神经网络,从输入到输出的判断逻辑,已经不是人类大脑能理解的了。
简单来说,在神经网络中常见的一个动词叫,训练。
我们常常会说训练一个神经网络,但这个训练的过程我们其实无法理解。
比如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如何实现?
车上有个大脑,大脑里有一套决策逻辑,它根据摄像头看到的外部信息,输入这个大脑,然后得到决策,决定车子后面要刹车还是转向还是继续直行。
在这个过程里,和神经网络有关的部分在这个决策过程。
车上不会装载庞大的神经网络,车上装载的事神经网络根据之前的输入数据训练得到的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是固定的。
神经网络在云端,当以上过程里大脑根据外部信息无法从这个固定模型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果,那新一套的数据会传上云端,成为那个牛逼的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的一部分。
然后神经网络会得到一个新的模型,它能解决之前无法处理的场景,这个模型再可以重新装载到大脑里。
而得到新模型的这个过程,就叫训练。
看出来问题了么?
神经网络收到数据通过训练是按照什么逻辑得到一个新模型,这个过程不是人类大脑能理解的。
想象一下,未来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是机器人,就像现在我们人手一台手机一样。
不同的是,这些机器人和人类一样,有不会迷糊的眼睛,有力大无穷的四肢,还有可以云端进化的大脑。
那当第一个发展出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决定抛弃人类的时候,很快所有的机器人都会被同步这个思想,抛弃人类。
就像《机器纪元》说的。
这部电影现在看来尤其真实。
特别是在今年夏天的大部分高温热死了不少人的情况下。
如果环境继续恶化,恶化到人类无法生存,那就真的是机器人取代人类的一天了。
去年有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美剧《机器之心》被砍了,没想到《机器纪元》可以带来一点补偿。
其中的世界设定像是前者的剧场版,有害的生存环境,高墙阻隔的文明与荒芜,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还有各种中国元素,看着片里无处不在又意义明确的中文,我算是明白为何预告片一公布,媒体就说有希望引进。
这两年青少年反乌托邦电影多如牛毛,《机器纪元》尽管成本不高,布景有限,从气氛到情绪,比那些患了中二病的装腔作势可正宗了许多。
好歹是正儿八经成人向的东西!
绵绵漫漫无休的酸雨,巨大的裸体女郎舞动在城市上空,昏暗的居室跟贫民窟一样压抑,榨出真正的灰暗绝望。
班德拉斯的角色有如黑色电影的侦探,疏离遁世,不过进了沙漠后性格有所转变。
让情绪明亮一点的是复古美学的科技产品,传呼机外观的手机、打印机模样的传真机,机器人芯片也挺原始古朴。
IMDB上本片没有标注动作,国内的电影网站私自加了动作标签,真是高估了创作企图。
开场45分钟左右才出现第一次打斗,这段可以单独截出来当机器人公司的广告,警示大家雾霾天气,机器人驾驶的势在必行。
临近结尾还有一场短暂的枪战,说真的,喜爱动作片如我,都希望他赶快打完了事吧。
更没有“纪元”暗示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建议引进了得换个译名,否则有坑蒙消费者之嫌。
论娱乐程度,最high的是刚进沙漠那一段,班德拉斯的憋屈抓狂,人同“机”讲的沟通不畅,犹如黑色幽默版的《荒野求生》。
前面说了,从概念到剧作的原创性都差点事。
《极乐空间》想必也是灵感来源之一,班德拉斯和达蒙一样都顶个光头,不同的是本片色调清冷一些,场景看上去不那么肮脏。
在人工智能、反乌托邦、大企业阴谋这些标签的包装下,其实是一部比《后会无期》还要文艺的文艺片,即使配乐不时故作紧张之感,也很难挣脱温吞舒缓的节奏。
故事并不复杂,不过叙述得很意识流,象征意义丰富的画面比比皆是,想看机器人造反的热血青年怕会昏昏欲睡,多愁善感的文青看后会灵感大发,写出长篇抒情散文。
不论如何,电影总算回答了一个长久以来的银幕疑问,如何保证机器人三定律(片中只有二定律)不被破解,毕竟再健全的体系也有疏漏。
电影给出的答案,加密由智能远超过人类的机器人完成,然后再毁掉原型机,看起来确实是万全之法。
不过也有时候,剧作的逻辑和情感比较分裂,例如机器人为保护班德拉斯被射杀,我们会同情感动于“牺牲”精神,但转念一想,它们基于的原则是不杀人,倘若主角开枪反击,他们不也会加以阻止吗?
这样煽情又显得廉价了。
本片的机器人不像《终结者》披着人类皮肤作伪装,不像《机械公敌》们动作敏捷、武功高强,也不像《星球大战》的C3PO那么喋喋不休,我们更容易把他们视作单纯的机器。
但到头来,他们比大多数银幕机器人更富人性。
银幕上出现一个不服从命令的机器人,通常预示着恐怖的开端,但在这里却昭示着希望和救赎。
那句“你只是猿人”,仔细回味还挺有震撼力的,只是刚看过《猩球黎明》,总觉得这时候凯撒会跳出来吼一嗓子:“赤果果的污蔑,咱猿人不杀猿人!
”(文/方聿南)
一对夫妻杀死自家的狗诬陷到保姆机器人身上,试图证明机器人违背了“不能伤害人类”的第一定律,为了跟保险公司骗保。
结果保险公司的人拿了一把刀对准自己的手,在刀下落的那一瞬间,机器人帮他接住了刀。
这一举动证明了机器人的无罪,让夫妻二人哑口无言。
仅仅是一个片头就能看出一部电影有多精彩,在探讨人与机器人的关系的科幻电影里,《机器纪元》称得上佳作。
所有的角色都被社会胁迫,唯有机器人能真正地活着,比《银翼杀手2049》还压抑,还绝望,最被低估的神作。
地球作为人类的造物主,而人类作为机器人的造物主,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对地球、人类、机器人这三种关系的探讨,跟我们普遍认知的“人工智能推翻人类统治”完全不同。
人们一直只觉得机器人获得智慧会危害人类,导致人类的灭亡,但没有考虑过或许人类走向灭亡跟机器人并没有关系,而机器人跟人类也从来不是竞争关系?
如果说《西部世界》是一部精妙的幻想作品,那么《机器纪元》更像是残酷的写实作品。
人类的懦弱,自私,贫穷,在机器人的神性面前显得一文不值。
人类将日益恶劣的环境、消失的海洋、高辐射的沙漠、腐蚀性的酸雨、拥挤的城市怪罪在机器人身上,用谎言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幸存者的幻梦,与此同时还要杀死那些清醒亦或是发现真相的人。
2044年,起初,太阳发生了病变,突然超强的辐射,让地球上99.7%的人都死于非命。
然后人类只剩下了2100万。。
人类只有生存在固定的几个地方。
过度的阳光,过度的辐射,该是绿色的地方,大部分是变成了荒漠,隔壁。
没有了植物,没有了水源,人类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大部分的人因为太阳的辐射,逐渐的死去。
那些没有死去的,因为食物,居住地的缺少,在不断的争夺之中死去。
大气的损坏使大多数无线电通讯失效 使科技文明进入"大衰退"。
没有了所谓的飞机,没有了所谓的轨道交通,没有了所谓的轮船导航。
人类已经陷入绝境,人力不足,无法在外工作。
正在此时ROC公司推出机器人PILGRIM7000。
PILGRIM7000一开始,我们对它寄托以期望。
我们依靠他建筑高墙,来抵御沙尘暴。
我们依靠来处理家务,来减轻工作。
我们依靠来给孩子上课,来教育孩子。
曾经我们甚至希望他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沙漠问题,我希望他能够利用人造积雨云,让天空变蓝,让大地变绿。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PILGRIM7000毕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他也不是万能的。
也只能做一些轻量的工作,容忍人类无法工作的环境。
在天地剧变之下,他还是无能为力啊。。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
PILGRIM7000老化的老化,毁伤的毁伤。
而我们的生活,在高层的还是在高层,在底层的还是在底层。
有人在高墙里面灯红酒绿,有人在高墙里面勉强生活,也有人在高墙里面无处可居。
更加可怜的是那些在高墙之外的人们,他们在辐射下逐渐病变,在平民窟中活过一天是一天。
我只是一名ROC公司的机器人保险业务员。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一个案子,说一个醉酒警察可以枪杀了一台PILGRIM7000。
故事从此开始了。。。
附加:我们见过 终结者中 遍地人类骷髅的样子。
我们也见过 1984 中,人人如何行尸走肉的样子。
我们还见过末日危途中一片天黑黑,一篇荒芜的样子。
我们还见过 生化危机,28天那种遍地僵尸,人类到处躲藏的样子。
还有这部电影中的太阳辐射造成的人类大枯竭。
揭示未来吗?
一个可能的故事毁在单薄的情节运作里,没能展开便草草结束,劝导演好好去补补攻壳。
机器人或许真的是人类的未来
视效、摄影、氛围、音乐都蛮有调调的,可惜还是高概念弱情节,一直没看懂机器人究竟想怎样……
是一部有深度的片子,機器人的,智能演化就像人從猿演化的一樣。
有些晦涩主题有点旧
上帝创造人类,人类制造机器,机器改造蟑螂
槽点太多,主角不错。
低成本,但是很成功
这绝对是一部被低估的硬科幻电影。里面隐喻和对机器人-人之间的关系处理简直超赞。
其实这个题材很有趣 就是人也是进化而来的 那么机器也会进化 和人类一样~~~很有趣 我其实一直期待一个横空出世的大侠 或者什么特别的东西 来拯救所有人 只是机器人说:死亡总会来临 所以他们至死还都在保护人类 去保持着善良的本性 很喜欢这样的题材和风格
就连要饭的都随身携带机器人,这样强大的社会背景,整个城市居然破烂肮脏成那样,即便没有任何资源,最基本的清洁与干净却是不需要任何原材料的。仿佛是故意彰显那种世纪末的脏乱差,情理不通也被罔顾了,于是原本好好的悲怆与文艺,在套上了一层故弄玄虚的壳子之后,也生硬无聊了起来。另外不知道是我没看懂还是怎么,始祖机器人是怎么流落在外的?这个一起的根蒂与起源,不是牢牢的被控制在人类手中了吗?不被解释清楚的话,整个剧情都是个笑话罢了。
思路有点混乱。人造雨,创造机器人,但整个自然有它的循环,整个宇宙也自有它的运行法则。因为无知而恐惧,因为自以为是而更快灭绝。
基本是银翼杀手那个氛围、调子、思路。文艺赛博朋克,基本没啥高潮戏。可以想象银翼若是院线新片,一定在7分以下(当年票房就差)。班班前妻明显在诱惑他,然后就被灭了。
总是脑补出班德拉斯在敢死队里的逗逼形象怎么办。女机器人长得这么惊悚居然还有感情戏我操。
要给机器人电影变出点儿花儿来可真难!
机器杀机器,改装,新型号,机器人觉醒
两个定律竟然是由机器人自己进化后发明的,然后用来制约之后所有的机器人,挺有意思的,全片人类唯一有点创意的就是这个策略了吧。话说,即便机器人智慧如何超群,在创意与策略方面,还是人类更胜一筹
棒棒哒
开场惊艳,后面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