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午后,看完了这个影片,又增加了我的烂片观看记录。
看到开头的时候,就对于这是烂片心有所感。
但是我挺好奇曹家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村民含糊的话语,对外来人的避讳,还是勾起了我一点好奇心的。
可惜的是最后也还是含混不清。
一,情节稀烂据村民所言,曹家被土匪灭了门。
穿插的回忆显示,曹晓玉未婚先孕,被父亲责打流产,后面被阻止参加家人的葬礼。
含恨带着情起的牡丹在定情的古树下成了妖。
一分为二,一个是带着恨和记忆的,被烈火灼烧的葛巾,一个是失去记忆的,但是仍旧爱着的玉版。
但是并没有呈现清楚,为什么村民对于曹家灭门含含糊糊,充满畏惧,已经葛巾下面的几个姑娘,为什么对村民有恨,村民到底做了什么孽。
二,人设稀烂葛巾和玉版明明是一体双生,但是很多镜头都是,玉版受伤,葛巾痛,但是葛巾受伤,玉版却不疼。
当树妖占据葛巾身体时,仍旧是葛巾的思维与情感。
男主角的设定就完全离谱,他是个渣男完全不奇怪,是个痴情种就让人感觉十分离谱。
三,剪辑稀烂前期在交代剧情时,穿插回忆有助于交代剧情,但是后面疯狂插回忆,就完全是在注水了,连道士放个大招也要加个回忆。
四,强行升华最后葛巾说,什么爱比较容易,恨很累什么的,简直是尴尬。
一个午后,看完了这个影片,又增加了我的烂片观看记录。
看到开头的时候,就对于这是烂片心有所感。
但是我挺好奇曹家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村民含糊的话语,对外来人的避讳,还是勾起了我一点好奇心的。
可惜的是最后也还是含混不清。
一,情节稀烂据村民所言,曹家被土匪灭了门。
穿插的回忆显示,曹晓玉未婚先孕,被父亲责打流产,后面被阻止参加家人的葬礼。
含恨带着情起的牡丹在定情的古树下成了妖。
一分为二,一个是带着恨和记忆的,被烈火灼烧的葛巾,一个是失去记忆的,但是仍旧爱着的玉版。
但是并没有呈现清楚,为什么村民对于曹家灭门含含糊糊,充满畏惧,已经葛巾下面的几个姑娘,为什么对村民有恨,村民到底做了什么孽。
二,人设稀烂葛巾和玉版明明是一体双生,但是很多镜头都是,玉版受伤,葛巾痛,但是葛巾受伤,玉版却不疼。
当树妖占据葛巾身体时,仍旧是葛巾的思维与情感。
男主角的设定就完全离谱,他是个渣男完全不奇怪,是个痴情种就让人感觉十分离谱。
三,剪辑稀烂前期在交代剧情时,穿插回忆有助于交代剧情,但是后面疯狂插回忆,就完全是在注水了,连道士放个大招也要加个回忆。
四,强行升华最后葛巾说,什么爱比较容易,恨很累什么的,简直是尴尬。
看见影评都在为男主洗地,我心塞了。
你们能不能不顺着编剧,他的设定根本不合情理!!
一件事如果从根本上不成立,那其他所有看似成立的东西其实都是不牢靠的。
男主没了功名,相爷看得上他?
有才华?
有才华只有相爷欣赏他,有才华他还能流落街头当乞丐?
我的妈,相爷还把女儿嫁给他!!!
这种家庭一般都是联姻,就连宅斗小说里的女配都看不上进士,都想要嫁一样的权贵甚至更高的皇亲国戚,谁会嫁给一个啥都没有的人。
这才是最错的,编剧为了洗白男主真是啥都干!!
不可理喻。
人家上京赶考前跟女主许了终生,为的就是他日飞黄腾达不抛弃,给女主心安。
二人真心相爱拜过天地入了洞房,随即男主就开开心心上京去了,此时他还不知道,正是这份深情为他日后的悲剧,日日夜夜加固一道道锁链。
然后他就像西游记里让妖怪掳走的公主一样,被按头结婚了,入赘之耻,极力反抗无果,他没隐瞒已婚,看重才华的相爷让他写休书。
婚后不能回家,又不能说爱女主,思念过甚画了幅画,还被小姐罚跪 (看大婚眼神,小姐也知对方有爱人),于是他只能谎称已无感情,拿女主当妹妹。
有人说剧本根本不成立,富家女不可能看上穷人,家里也不会答应,这要问三星小姐李富真,她为何下嫁贫民保镖?
张孝纯、冯京、赌王、迟重瑞,从古至今凭借美貌/才华,通过婚姻跃阶层的事,少吗?
况且把男主捡回去,他的经历自然是要说明的,我们不知道相爷是否给他平反,可他最终还是做了官为相府效力,不是吗?
一个背景纯粹,以相府利益为使命,在朝中游说的倒插门,退下朝服,他在相府生活中没有话语权,相府日常他也不想“深入”(包括小姐身子),仆人说自己是二人之下,万人之上,化身鹰犬监视他,时刻敲打,可想而知男主绝不是村民和女主想象中过的如鱼得水……他虚与委蛇,拖了7年,然而小姐也不傻,要他回去杀女主安己心。
他好不容易回家,从未想过杀人,听到女主死讯,心痛的要昏过去。
夜晚看到女主,他眼中失而复得的惊喜。
第二天看村民躲闪态度,他在祠堂中决心复仇,道士做法他踢掉旗杆,广场混战他毫不犹豫为女主挡箭,女主轻易治好重伤的他,他察觉女主化妖,却说再也不会放手。
树林混战他第一时间去救女主,二人逃去天涯海角。
他哪里错了?
甚至他此时都不知道女主为他付出了什么,他这么做全凭着7年前积累的深厚爱意和7年间日夜思念。
男主开头说他没忘记回家的路、中间说他根本没得选、最后得知女主遭遇,他震惊心疼,说他万死莫辞。
其他聊斋里,妻子贤惠异常,为村子布施恩泽,还被怀疑是妖怪,从而惊惧妻子的书生,跟他有法子比?
没有负心却被人骂渣男,比窦娥还冤。
这就相当于你被掳到大山里,土匪为了让你安心呆着,还随时在考虑要不要杀掉你父母,你只能用计跟对方周旋,假意说你不想家,实际内心每天都在流泪。
更更惨的是,这是相府不是大山,每个人包括女主和观众都在脑补,男主应该很幸福……这,简直六月飞雪。
绝望的藏头诗,下笔之人内心是何滋味
吾尔无缘来生再续中间他被女主治好伤回去,见到仆人就直截了当的说:“我不走!
”,与仆人扭打在一起,仆人说“自己是忠诚的狗,男主连忠诚都没有”的时候, 男主脸上满是窒息愤恨,因为在他心中他连相府的人都不是,更遑论给相府当狗。
在仆人和观众眼中,上层人对下层人的接济是天大的恩情,理当知恩图报 (真是吴起看了会流泪、王献之看了当场接腿) 。
没人在乎底层的意见,男主他不愿娶啊!
他与小姐的交谈中处处透露着哀求、疏离与恨。
不对等的婚姻真是煎熬,他人就跪在那里,但确确实实是行尸走肉。
接着,仆人威胁男主说:“曹小姐在哪?
你非要老爷灭了这村?
”,男主脸上闪过奇异的光,眼眸中满是不怀好意。
犹疑、思索、痛下决心、阴险算计在一秒钟转瞬即逝,此刻固然是茅子俊的炫技时刻,但男主内心恐怕想的是带仆人去妖物老巢,自己救出女主溜之大吉,仆人就留给妖物们好了……最后他得知女主遭遇,红衣女主情绪激动要杀他,他心绪复杂却没有废话,干脆利落跪下认错,还主动说“我贪慕虚荣”(潜台词就是我该死,你不要有心理负担)。
没有任何多余的辩解,难道要一个大男人长篇大论的跟妹纸诉苦?
像话吗?
一个半小时渲染女主的痛苦就是痛苦,男主轻描淡写的一句“成为行尸走肉”的痛苦就不是痛苦了吗?
逼迫男主的是相府,逼死女主的是村民,到头来都在骂男主和玉版俩受害者……天理何在?
男演员也剧透过,男主不是渣男。
显然剧中的女主也相信了男主,并说出了“爱比恨,更快乐”,做出了剧终大和解。
男主戏份碎、人设弱,但文戏的起承转合又全在靠他来把控节奏。
他未出场时,各方人物正邪分明、故事展开是源于他;他出场后,他的一举一动又改变了其他人物对他的固有印象,戏剧矛盾点出现;他退场时,正邪不再分明,邪归正,正理解了邪的苦衷。
讲道理,我没想到这剧会有这么多人误解……台词和蒙太奇,处处透露着我要整活儿,相府回忆、村口傻子这种烟雾弹不能称之为暗示简直是疯狂明示。
一、有人说“灭门惨案”交代的不明朗,到底怎么回事?
已知:①相府小姐要男主杀了那个贱人。
②相爷要男主这趟回来杀了村姑不然屠村。
③但6年前曹家就没了so排除相府灭门,那么女主真的被灭门了吗?
已知:①曹家有两位主人(男主祭拜有两个新曹氏牌位),其余是家丁和丫鬟。
②老爷被女主气死,女主被村民逼死。
③村长说山匪烧杀抢掠,连丫鬟家丁都没放过。
④男主第二天调查看见了活体丫鬟。
⑤丫鬟手上有女主家的财物。
⑥强盗杀人事件由村民口中提及,可村民连强盗人数都圆不上。
⑦刚开始,村民惧怕男主知道真相,因为会饶不了他们。
(指逼死曹小姐)⑧广场杀人后,村民说要不然向男主坦白,好好说,兴许能饶命。
(如果是灭门程度,村民不会这么说)⑨女主回忆都终结在被村里人赶出来,她本人没有任何关于“灭门”的话语和抱怨。
结论:女主并没有被“灭门”。
女主被逼死后,下人们跟村民瓜分了财产。
二、还有人说男主就算不精神出轨那也是肉体出轨。
现实中,你被父母以性命相挟娶/嫁了个人,还得自杀证本真?
男主没有大婚当日撞柱而死就是他的原罪?
真就受害者有罪论呗。
什么时候开始,主角们必须是不能有一丁点瑕疵的?
比如男主在政务人民和女主中选择前者,就代表爱不够纯粹=不爱女主=渣男……比如女主在工作晋升和家庭中选择工作,就代表家庭缺位=不爱丈夫孩子=狠心……持完美受害者观点的人多半是言情电视剧看得多,电影少。
他们是这样想的,我被迫娶了她,但也用了她家资源,一换一,我不亏,我不能不满。
只能说,过日子要真这么简单那就好了。
所谓“完美爱情”放到现实社会,多情只会被无情鞭笞。
这小姐,在春天,种牡丹,用盆栽,1.5加,救不活还抱怨……就离谱
一直很好奇一个事情,既然想要拍一个故事,为什么就一定要大刀阔斧的改人家的故事呢,这电影情节几乎是只保留了原本《聊斋》里葛巾故事里的名字,其他的几乎都不一样了,这是欺负人家蒲松龄老先生早已不在人世,用不着买版权,也没人告侵权的吧,整个做一个属于导演编剧自己的故事好不,难不成是怕不打着《聊斋》的旗号没有宣传力?
其实故事本身还可以,虽然算不上特别特别出彩,但总归也不是很差,只是个人本身是很喜欢《聊斋》这本书的,既然把人家本身的故事改的面目全非,那肯定是得扣一星。
看到有评论给男主洗白说男主冤的,可真不这么觉得,你一个大男人若真心爱女主,两人对着树不管是拜堂还是定情,都是没有证婚人和婚书凭据的,你拍拍屁股上京赶考走人了,女主一个人怀着身孕口说无凭,怎么可能和人辩驳得明白是已婚。
你男主若是真有心给曹小姐一颗定心丸,就大大方方名正言顺跟曹父求亲,让乡里乡亲都知道,未来考取功名违了誓言错也不全算在曹小姐身上;若本是曹父不同意,只和曹小姐私定终身,那你拜了堂许了诺,别占人姑娘家身子啊。
说什么被逼无奈委屈求全,其实不过是给自己找个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罢了,比白莲还茶
依旧是在家看傻B电视剧和脑C综艺剧看到脑袋发昏后决定换的口味。
很遗憾,这部剧也不怎么的……【剧透开始】全程我就没仔细看剧情,就晓得两女主都是妖,魅惑过往书生,然后男主不知怎的回来了,与两妖有渊源。
道士收妖,中途男主得知女主坠妖真相,拯救女主牺牲,女主为就回男主性命自我了结,一切恢复如常,只是昔日恋人阴阳相隔。
【剧透结束】难以相信我居然在2021年看到了这样一部古早剧情的影片。
除了拍摄的高清镜头时刻提醒我这是近期摄制的一部剧,其余的分分钟让我感觉在观看80年代港片里流行的各种道士影片,连剧情都如此类似,俗套易懂。
这种剧情贼熟的影片,要靠精美的服道化和感人的情感演绎来取胜,可惜两者都没有。
女主之一明明貌美得很,得罪了造型师一般的美貌和嘴唇直接让美貌消失不见;男主,还行吧,中规中矩一书生,但很多时候觉得是块木头,没啥感情(可能是个人观感)。
就一边刷手机一遍看片,也没搞清楚两个女主之间的关系(什么双生),也不想搞清楚了。
就酱吧,一部当背景音刷可能都有点无趣的影片。
观看日期:202105(忘了哪天)
最后,剧里有个算留白的点,不知道是故意设计还是导演也没想那么多。
片头是花妖假装被贼人在山里强暴,然后三个书生来救人又被魅惑干掉。
按时间来看,这里出现的花妖可能就是花妖。
但在片尾,这三个书生跑到树妖那挂许愿牌,再加上男主种花时看见活着的女主骑马而来,又可以猜测花妖、树妖都还活着。
那就片头的花妖可能是树妖,因为树妖得到了花妖的皮囊。
至于红衣花妖究竟还活着没有,无法猜测。
但可以肯定,如果花妖还活着,也不会再与树妖一伙了。
电影脱胎于《聊斋志异》,但从剧情来看,原作的故事在三四百年前可谓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书中高质量的一系列志怪故事也是这本书经历数百年岁月依然为当代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但文艺作品自诞生后,作者就失去了对其的独家解释权,所谓千人眼中有千种面貌的哈姆雷特,聊斋的故事在当代,自然也会被读者用当代通行的价值观进行判断。
每一世代的受众,都会以他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来理解文本已经定型的作品。
这也是为何很多经典作品会被创作者持久不懈的改编的理由。
曾经被民间乐于传颂的王宝钗苦守寒窑、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以现在的价值观来评判,在普遍的人性光芒以外,也有不少内容能被毫无意外的归入“封建文化糟粕”中。
聊斋故事同样也有这一问题存在,作为优质的古代文学,如何让它不流失故事本身魅力的同时,淡化或删减其中不符合当下价值观的描写,也是每一个创作人员必然要解决的。
于是,原著的“葛巾”最后在我们面前出现的,是一个除人物外,剧情截然不同的“奇花记”穷书生高升后有意无意抛弃糟糠之妻,不止是在聊斋,上溯两宋、隋唐乃至秦汉,都有类似的故事。
面对功名利禄的选择题,人性之下做出的决断多半是难以面面俱到。
从编剧的角度,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也是剧情推进的重要线索。
即是有如此困局,加上当时交通讯息落后,贫富差距巨大,多个要素聚集在一起,男主的选择虽是无奈,也属必然。
我们现在指责他是“渣男”,当然也没什么不对,“陈世美”作为一个群体的贬义性称呼也存在了一千多年,在当代依旧也很贴切。
作为局外人,男主真的一点都不值得同情吗?
京城府中,下人们对他看似恭敬其实轻慢,是因为书生始终没有位居人臣,但这归根结底,也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事。
在经历了寒窗苦读后,本以为能带着功名回乡,没成想,城里套路深啊,名落孙山,人也不情不愿的成了上门女婿。
提前的春宵一夜,如今早已司空见惯,但在那时是能让人“社会性死亡”的行为。
之后旧情人横死,魂灵徘徊不去,化为花妖。
多年后书生回乡,发现伊人早已不在人世,自欺欺人的幻想就此破灭。
可惜大错铸成,一切再无回转余地。
曹小姐的亡灵也幻化为一红一白的两个花妖,名为葛巾、玉版,姐妹同出一源,性格却大相径庭。
人非铁石,孰能无情,妖魔也一样。
这样的人物设置不算罕见,指环王系列中的怪物咕噜,龙珠中的兰琪,都是很好的例子。
长年的痛苦和懊悔让人格分裂,成为全善全恶的两个个体。
世间本无纯恶全善,不过是两者此消彼长罢了。
结尾处,花妖、道士、男主的最终战,为这份错综复杂的关系划下了一道休止符,男主终于了解自己离去后发生在情人身上的惨痛故事,也明白了自己所极力逃避的一切终于到了该面对的时刻。
面对由曹小姐所化的花妖,他做出了普通人能做极限:用性命来求一个勉强的周全。
诚意也感动了对方,本来玉版也对书生尚存爱意,最后两妖也牺牲了自己,换回了书生和村人的生命。
故事的主旨也在此体现:如果每个人的选择都没有错,大家都只是按照自己的道德原则行事。
那么悲剧的源泉到底是什么?
到底什么事情面前,原则是不可动摇的,什么时候,所谓的原则并不值得为之付出代价。
这大概是电影希望观众在剧中思考的问题。
作品的格调也在此得到升华,多了一些对大环境的反思和洞察。
改编自《聊斋志异·葛巾》的《奇花记》终于还是上映了,一口气看完全片的我,为双生花妖的宿命感到既欣慰又难过。
欣慰的是两人终于得到解脱,不用再被情字所累;难过的是最后并蒂牡丹终香消玉殒,红白花瓣围绕下的漫天花语也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代表着这一世的爱恨已然消逝。
玉版拥有着曹小姐的容貌和单纯善良、为了爱情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持,葛巾继承了曹小姐临终前的怨念、不甘和恨意,对于男人极其强势痛恨,邪魅狂狷。
虽然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但还是能相互理解支持,纵然也为了常在田“相爱相杀”过,但仍能纯粹的去守护彼此,不为爱恨,只是那份相濡以沫且同株并蒂的感情。
有人说玉版太痴,为了常在田这么一个并不算是完美好人的角色就付出生命,还不惜与姐姐对抗。
有人说葛巾太傻,明明被负了一次体会到了绝望和恨意,还是对那个男人抱有原谅的希望。
可两人是一体双生,葛巾是曹玉,玉版也是。
曹小姐的怨念和思念分别注入到了这两朵牡丹身上。
玉版对于爱情是懵懂且天真向往的,当葛巾得知玉版对常在田动情之后,反对并严厉的惩罚了一直被自己捧在掌心的妹妹,而这一切只是她不想让自己承受的痛再一次在玉版身上重蹈覆辙。
她的那句“你受到的伤,我比你更痛”,道出了一个姐姐的深沉的心事与责任。
而常在田到底是不是渣男,又该不该死?
进京赶考被害落榜无奈入赘相府,想要突破枷锁,试图回到阿玉身边,却在相国的权势威逼下妥协低头,始终没有那层戳破牢笼的勇气。
“吾尔无缘,来生再续”一封藏头诗的休书道出了他的万般的无奈与心酸。
七年后再回鹿韭村,面对和阿玉有着相同容貌的玉版,他坚定的不再放手,誓死保护。
面对葛巾的质问,他承认了“我贪慕虚荣”,他说着“我百死莫赎”,也心甘情愿的承受着葛巾对他的恨意。
他在忏悔,在救赎。
爱与恨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常在田也只是万千普通人中的一个缩影,有着人性的弱点,但也拥有爱人和被爱的权利。
玉版是曹小姐美好包容的爱,所以再遇常在田,她仍然回馈给他最真挚的情感。
葛巾是曹小姐痛苦不甘的恨,在不放过常在田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束缚,但最终爱恨一体,红白牡丹因爱入魔又因爱而释怀。
影片在情爱纠葛之外,更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不失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合格作品。
奇花记 (2021)4.32021 / 中国大陆 / 奇幻 古装 / 王涛涛 / 茅子俊 徐沐婵印象最深的就是结尾姐姐的台词“原来爱一个人比恨一个人快乐”。
挺喜欢姐姐的,最开始还没见过姐姐花妖妆容的时候,觉得姐姐长得挺清纯的。
———————分割线———————— 想吐槽的点:1.逻辑:a.阿玉的家人是谁杀的,在旧社会一个女子未婚先孕可能被认为不守妇道,被逼死可以理解,但是无脑村民真的会以一个可大可小的理由杀阿玉一个村上地位应该还算不错的员外的全家吗,他们是村名,不是暴民。
b.相府一家人都坏透了,有什么理由去救一个落魄书生,而不是当乞丐打发掉;能身居高位又坏透的人难道不是应该广结权贵,希望自己好手好脚,智商又没问题的女儿攀上高枝儿?
c.阿玉送给男主当盘缠的钗子,在男主回村后明明在男主手里,怎么男主询问阿玉家情况遇见铁匠老婆的时候,她老婆手上有个一样的钗子,后面男主又在自己身上拿出来,可见钗子不是同一个,那铁匠老婆把袖子拉下来挡住感觉很心虚的样子是想起个什么作用呢。
2.看到很多其他影视的影子:a.有个插曲觉得很熟悉,原来是《华胥引》的插曲;b.一体两面,是最近《司藤》看到的;c.一个要伤,一个要护,是在《女娲传说之灵珠》看到的。
3.剧情特色不足文中塑造阿玉无怨无悔,奋不顾身爱一个人的形象,我觉得是不太成功的,这类形象其实看得已经比较多了,难免让人反感,在这方面更喜欢《宫锁沉香》的沉香,她是唯一一朵我反感不起来的白莲花,如果不能塑造一个让人感动的白莲花,其实我觉得《龙无目》女主拿的起放的下的形象大家反而会更喜欢。
更何况其实这个电影里面没有太多误会,就像书童说的,一切都是他选择的结果。
4.结局阿玉为了保护男主杀死了双生花妖姐姐,自己也死了,男主活了,村民竟然也活了。
后面看见小树藤活了,应该想暗示阿玉又变成了妖,但是阿玉首先应该是人啊,如果换成投胎到一个幸福的家庭,或者阿玉原本可以选择人或妖,但是觉得做人太苦,选择遗忘过去,做一个潇洒、快活、不想再涉及人类生活的小妖,会不会好一点。
男主活了站在那儿迷茫的眼神啥意思啊。
也根本没提复活后的村民对于员外家死去的人有丝毫愧疚,而是继续自己的生活,遗忘自己犯过的错,而镜头想要给我们展示的我觉得更多的是村里又恢复了从前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人性恶、复杂的感慨,如果村民集体给人家建个衣冠冢之类的逢年过节祭拜一下会不会好一点。
5.关于茅子俊第一次看茅子俊应该是在《皓镧传》吧,觉得挺好的男演员,而后《大唐荣耀》的角色虽然有些偏激但也挺好,不过我没看他演过男主角,之前看网上爆料,说他本来是《山河令》主角的,我不确定如果他演《山河令》会不会有现在《山河令》的成绩,但是我还是觉得他可以演更好的剧本。
不知道跟聊斋有半毛钱关系么,感觉就是一个白蛇传+倩女幽魂+陈世美和秦香莲们的故事。宁愿把结局当作是男主死了,起身的是新的树妖,这样还有点延续性的意思。
女儿颜值太抗打了~男人啊,呵呵。爹味最新理解:“乖乖受死吧!”妖精:“你怕是脑子锈逗了~”
聊斋故事其实好看的,但是拍出来就不一定了。有些画面好看的,两位女主,一个清冷一个甜美,多演戏吧!好久不看茅的戏了,感觉干巴巴的,灵气颓落怎么能够演聊斋故事呢,毫无说服力。
剧情没啥意思,特效不错,男女主颜值可以,
特效居然还行,可这剧情简直三观炸裂!
景很美,不明白相府看上男主什么了,长得好看吗!葛巾打戏很飒。前面挺好的,结局不喜欢,村民们一点惩罚都没有,男主也是,还不如一起死了呢。唯一可怜的是曹家和曹小姐,还死了。
?
倩女第n次幽魂。
相比恨一个人,原来爱一个人这么快乐。下辈子,勇敢去爱吧…
嗯,茅子俊的颜还是不错的。
我真是跑在第一线,上线第一天就看了,就是三心二意看的,也只能这么看,否则我就得关掉了。
上线当天就看完了,这部剧在取景和特效上真的很不错,看的出来制作很用心,大概是因为电影时长有限制,所以剧情发展比较快,但主演的颜值和演技是在线的,之前看抖音都说常在田是渣男,看完后我觉得并不是,毕竟在古代通讯不便,容易造成很多误会和错过,最后常在田在万亩花田再遇心爱之人的时候,我也跟着哭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他还是放弃了荣华富贵等一人归来
看的时候真的以为村民们说的是真话,结果快结局的时候才明白,有时候流言蜚语比刀剑伤害更大
又一次被骗
这三观,都崩了,为了个抛弃自己的男人把护了自己一辈子的姐姐给弄死,我也是醉了。还有那个说着油腻口音的臭道士,真讨厌,红色花妖演的好。
特效可以的啊
在微博看完了全剧…
茅子俊演这个电影完全就是屈才了 有点低俗 色情 跟闹着玩一样 倒是真的能反应那个封建年代的迂腐 原来是改编自聊斋志异 我看的时候就有聊斋志异的感觉 女主不就是皓镧传 那个活了一集的傻白甜范雅嘛?所谓的美好爱情就是树下偷尝禁果?茅子俊就不该接这种烂片
男主也是后悔了吧,所以才会说:“无论你是人是妖,这次都不会再错过你”
哟,这不是法海么,又跟妖怪搞上了啊不得不说,加搞笑元素加的一点笑点都没有就算了,还显得很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