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只是爱上了刘烨,爱上他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不由自主流露的真挚眼神。
不论他爱男人,或者爱女人,我都爱他。
爱情象森林一样,越原始越好看。
原始到只要有瞬间的吸引,就可以成就一生。
一生中最初的点燃,会耗尽一辈子的思念。
但是吸引,却那么捉摸不定。
对于我,永远是一张脸,一个眼神,一种视觉。
我象是一个没有鞋子的旅行者,一迈脚就注定痛苦的行程。
很想走过去,却走不了。
爱一个遥远的人,爱一个不存在的人,走不了,也走不去。
我喜欢刘烨。
这部电影里,阳光土气的傻男孩,青春逼人。
身上的霸气痞气与纯真善良,让人不由自主地喜欢。
也难怪片中的叶星雨会为了青春无敌的刘思蒙拒绝了青梅竹马的袁定国。
舒淇演的叶星雨看起来蛮舒服的,两条小辫子晃来晃去,白衬衫,深蓝色的裤子,干净。
故事发生在特殊的年代。
很古怪,我曾一度很喜欢伤痕文学。
所以,对那个时代的电影,也有了兴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不想描述。
对袁定国这个人极度鄙视。
觉得爱一个人,最该为其做的,不是让其幸福,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怎样对方才会觉得幸福,而应该是给其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
生活磨平了人的棱角。
中年时,星雨没有办法去见刘思蒙,尽管搭上了出租车,还是找了借口在最后逃开了。
毕竟两人都回不去了。
就像曼桢对世钧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沉重。
片尾,两个人再次相遇。
结束。
回忆潮水一般。
奔跑的叶星雨,坐在公车上的刘思蒙。
那一片美人草。
看了他很多好几部片子,血色浪漫,蓝宇,还有最近的保持通话,但是,喜欢他,从这部开始,或许,下一部片子,依旧还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这里面的他,忘不掉了
题记:那个导演将我们支边青年庸俗化了…――――一个到云南插队入户的上海知青对电影《美人草》的评论。
音乐里的老照片一张连着一张,宛如我们儿时自制的幻灯片,这些对于80年代后出生的人而言,只是历史的故事,而对于老外而言,那个“红色”的年代更是神秘,充满了好奇之心。
细节是很电影重要的构成,而吕乐所展示的知青生活是建立在小情感的乌托邦的。
确实,知青里终归又左中右,但是,我们忽略了那场运动的本身,当他们下乡以后,很多热血青年是抱着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去的,电影表现的应该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主义奉献精神,但是,为了在国际影坛上讨巧,这种沉湎于个人的小布尔乔亚作品成为一种风尚,修正历史,也真的对不住那些在边疆多年的大哥、大姐们。
从语言角度而言,放着标准国语不用,而用杂七杂八的方言,是为了烘托剧情,还是为了搏人一笑,哗众取宠,动机可疑!
现在这般导演能浮光掠影,却无法真正入及观众心里,让电影成为史鉴。
《美人草》改编自旅美作家石小克的小说《初恋》,这种 “革命+感情”的中国题材对于外国人从来就是有吸引力的,但是,他们无论如何拍,只能拍出某些篡改历史的细腻的小情感,但是,他们已经无法拍出象吴天明一代人《老井》那种有着对大地和农人质朴的爱,更有对家国命运的深刻反思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统一的好作品。
上调,困退,支边,知青,上山下乡,批林批孔,…这些名词对至今没有一本《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辞典》的大陆青年而言,必然是云里雾障的。
我们不是没有好的现实主义小说,如《血色黄昏》 (老鬼),但是,我们的导演总是喜欢拍小布尔乔亚的东西来蒙骗不知历史的青年(《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也是此路),况且他们又无法拍出《青春祭》这样的反思之作,使得抒情过剩,而全然无顾及历史的真实。
悲夫!
若干年后,后生小子以为上山下乡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泡妞运动。
吕乐在答记者问时说:但《美人草》不是民俗片,还赋予一些其他的东西,时间和空间都会给它一个静止的状态,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浪漫的英文名字,翻译过来就是《没有瘟疫的年代》。
这个片子讲的不是时代,最终讲的还是人。
但是,《没有瘟疫的年代》是浪漫吗?
我看未必。
片名只是让外人佑窥视的欲念吧。
人,在时代背景里,是一种附着,在特定年代有着特定的人生精神,支边的青年他们过着准军事的生活,他们在那个时代磨砺和成长,远非片中讲“红烧肉”的搞笑,吕乐大概忘记了那个年代的特定,而且,所有的知青题材仿佛都有洗澡的戏,为什么,那些编导心知肚明。
再看看它的预告片吧,你就知道什么叫丢人现眼!
片中出现麻风、火耕、偷窃等等,这些,都是云南历史的一部分,但是为什么我们总要让它成为某种意识形态的象征物。
为什么,外国人(也指普罗大众)对中国有偏见,我觉得,我们的题材及其内容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如同我们先祖的三寸金莲,有的人捧着是为了研究,但是,另一部分人是为了卖祖宗的丑敛财。
不要说我们的观众不买中国电影的账,而是我们的导演有多少人再拍现实主义的作品?!
看看台岛的乡土电影吧,这些自以为然的大陆电影应该感到羞愧。
崇高,是对庸俗人生观的一次决裂和超越,在这个年代谈论理想主义是有点不合时宜,但是,人怎能永远寄托在形而下呢?
悲剧,就在于我们的导演的眼球里只有浪漫和卖点,而缺乏对整个上山下乡运动的理解和剖析,如果,吕乐那一天能够拍出凝重的《血色黄昏》,我替所有长眠于边疆的知青们谢谢他?
他会吗?!
还原历史,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片中有一场赶墟叶星雨打刘思蒙耳光的戏,吕乐大概以为是现在的女孩家家吧,反正,这样的事,有点悬,这是为影片制造(言不由衷,另类示爱的方式)的高潮吧?
让人唐突而觉得缺乏真实的依据,我问过老知青,她们告诉我:这样的女孩,在她们的兵团闻所未闻。
导演这样安排无疑是为此后的激情和灼热做铺垫,也让导演需要的一场强奸未遂的戏找到了依据。
演员中,我们应该感谢舒淇,《玉女心经》的狂放到《半支烟》里的妖娆,到此片里的扮相,可谓是脱胎换骨,我们不要苛求她的国语水准,至少,她的样子还是符合那个特定年代的,没有脂粉气。
影片最不舒服的是回城的戏,叶星雨分娩的戏用了《龙的传人》的歌,这首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西方人心中有着特定的含意,加在这里又为他导演找到了推向国际的一枚砝码。
再此后,怀旧和相遇是必然的。
导演需要淡淡的相见,也需要一个不知所终的结果,以赢得一种小布尔乔亚的惆怅…铁路上,僧又来,将去。
客,何处来,欲往何处?
无人答,只有舒淇灿烂的笑脸,比电影好看。
【影片资料】《美人草》编 剧: 石小克 吴颖 黄兢晶 原 作:旅美作家石小克《初恋》导 演: 吕乐 主 演: 舒淇 刘烨 房斌 齐欢 陈创 和琦超 李梦男 出 品: 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东方神龙影业公司 发 行: 2004年3月5日2004年3月10日星期三 于19时17分独立影评人:OSAMA KAVKALU于 寒鸦精舍 夜中【后记】现代变奏上有个叫see.why的在日记里写道:在寒夜里行走的人,只需要一颗温暖的心就够了。
要勇敢地走下去,离,沿着温暖的脉流。
这句话让我感动,心,在意念里的心。
今天,…和上面的话成为对应,历史是总结,也是明天。
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舒淇和刘烨演的真的都不错!
那时期,我们这些80后都没经历过!
可能看得时候有些不太理解,但是主人公之间细腻的感情让人心酸!
最后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舒淇没有追上车,刘烨没有故意丢下包,那一切也就都不会发生!
人生就是这样,你也许不清楚,现在与你擦肩而过的人,也许下一秒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中午没有睡觉,解决了一部电影,《美人草》,高三的电影,现在才看。
真的很好看的。
至少感觉某些部分能够TOUCH MY HEART.初相遇,刘思蒙帮助叶星雨上了车,一起坐在破旧的公车顶上,堆满了行李,刘思蒙盯着叶星雨看了好长时间:“五团二连叶星雨。
”爬下去以后又回过来补充一句:“你知道吗,你特别好看。
不骗你”然后分开,然后,叶星雨记得了这个名字——刘思蒙。
喜欢上了刘烨,在这部片子里,痞气的样子。
过程是美好的,可以让人看到发笑。
叶星雨:刘思蒙,我来不是来吃野果的。
我是想告诉你,由于红椿坪事件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解决,我们连里秩序受到严重的影响,可你现在却躲在这个树上逃避责任,这是极端错误的,可能这是你的一贯作风吧,但身为一个知识青年,你应该有勇气站出来,接受批评,承认错误,请求同志们的原谅和帮助。
在广阔的天地中继续锻炼自己……好有时代特征啊。
也在那一天,刘思蒙对叶星雨说:可我喜欢上你了,就从你那天拿行李跑过来开始。
很喜欢,很喜欢。
只是,命运在那个雨夜画上句点。
星雨的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定国,回城指标,爱情,冲突。
从此以后分离,星雨回城,后来和定国在一起,过平凡的生活。
结婚,生小孩,工作,偶尔想起年轻的岁月,伤感。
接过刘思蒙的一个电话,说想见见面,结果那个雨天,她的裙子溅了一身的泥,没有勇气再走过去。
只是,见了面又能杂样呢?
年轻的时候,最爱的人,已经无比遥远。
现在她身上背负着责任。
没有办法脱掉的责任。
最后的最后,他们在桥上相遇,无言的结局。
最后的最后,屏幕上出现了他们初相遇的另一幕,另一种可能性。
刘思蒙没有帮叶星雨上车,他只是看了她一眼,然后就随着车一起离开了,驶向另一种人生,那他们从来都没有认识过。
彼此交错的情感就不会存在,星雨说不定一直会乖乖呆在定国的身边。
又是另外一种人生。
完全不同的人生。
这让我想到《蝴蝶效应》,最后的结局,男主角为了不让悲剧地再发生,回到小的时候,他们第一次相见的那一天,对小女孩狠狠地说了一句:离我远点。
那么他们之间没有交集,彼此的人生都是那么不一样。
偶尔相遇街头,也只是擦肩而过。
错过,不断地错过。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偶然事件组成的,错过一秒种,便错过一辈子。
我们永远不知道其他的可能性,不知道其他的路会把我们引向哪一个方向。
喜欢,喜欢这部电影,还有,喜欢刘烨在这里的痞气。
当然,不仅仅是痞,呵呵,还有其他.PS,云南话有些部分听起来像四川话.呵呵,蛮有感觉的.
完美的镜头语言,我挑不出任何瑕疵。
满足了我所有的观影欲望。
剧本,道具,选景,表演,节奏,由这片搜了导演相关,部部精彩,难怪啊,又发现一个金字塔顶端的才华横溢者,可惜作品太少。。。。。。。。。。。。。。。。。。。。。。。。。。。。。。。。。。。。。。。。。。。。。。。。。。。。。。。。。。。。。。。。。。。。。。。。。。
看到袁定国背着孩子洗尿布,标准奶爸形象。
要是叶星雨和刘思蒙在一起会是另一番模样吧。
刘思蒙的爱是炙热沸腾的。
玩世不恭又细腻柔情。
望着木雕嘴唇念着叶星雨,也会有甜蜜惆怅吧。
喜欢他的表白。
换做谁都会喜欢这火一般的男子。
叶星雨也挺傻,傻得单纯。
有些事有些人认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白挨得群殴,心里多冤!
可是为了她,傻小子却也这样做了。
与谁共度余生仿佛注定。
故事还是被美化了。
期望往左现实往右。
如果那趟长途车没有停留,便没有相遇。
便不再牵念一生。
此生错开在别处。
云南真的很美。
看到很多评论,说导演最后给出故事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多此一举,我并不认同,相反,觉得导演这样做大有深意。
当你看尽故事的第一种版本,见证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到被命运捉弄,而分离,历经大半个人生,彼此怀恋,最后又相遇……这时,导演抛出另一种可能,其实是给了一个选择,是选择相爱又分离,爱过也痛过,还是从一开始就不要相遇,平静的度过这一生?
我想我会选择第一种,即使知道最后不会相爱相守,但至少曾经那么浓烈的爱过勇敢过,至少当我在平淡的生活中被岁月消磨去青春的时候还有这些回忆可以怀恋。
越来越觉得要把人生过成一种经历,不要一味在意结果,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会有Happy Ending,但不要因为害怕结局,就拒绝让故事开始……相爱与错过都是一念之间
前天看了一部电影《美人草》,舒淇和刘烨主演的,结局与我预期的完全不同,从头至尾我也一直没有搞清楚,为何这部电影要以美人草命名,总觉得有些牵强,不过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演员演技及拍摄效果来说,这部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
03年的影片,讲述的文革时期的故事,多少会唤醒那份怀旧感。
舒淇的星雨形象与一贯的摩登不同,装束和服装都脱不开那个时代固有的朴素和单调,但骨子流露出的小子情调注定她不属于那个圈子;刘烨扮演的刘思蒙倒是很像他一贯的风格,吊儿郎当却不失认真睿智,而且他对美、对理想的认知与《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如出一辙。
星雨和刘思蒙应该属于一见钟情型,星雨和定国是青梅竹马型,星雨由于种种因素最终没有和思蒙修得正果,而定国不计前嫌终抱得美人归。
其实星雨不是没有机会回到刘思蒙身边的,一次他在北京办画展,偷空跑回云南,当时吓着倾盆大雨,下班后的星雨急急忙忙地换上连衣裙赴约,她的谎言并没有瞒得住定国,只是定国没有阻拦。
三个当事人都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对待这次相约。
星雨乘出租车赶到那个路口,远远地在车窗看到撑伞的刘思蒙,酝酿了情绪,她打开车门下了车,可事情就是这么巧,一辆汽车疾驰而过,溅起的污水弄脏了她裙子的下摆。
她看着污迹斑斑的裙摆,犹豫了一会儿,又回到车上。
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很担心,不停地说,你不会因为这个回去吧,别啊,别啊。
可她还是回去了,透过后窗看刘烨的影子。
如果她的裙子没有被溅脏,她会和刘思蒙私奔吗?
如果是这样后面的故事会怎样,两个相恋的人被相思苦苦煎熬了数十年,现在走到一起还会找到当年的感觉吗?
当年的爱情经过了时光的冲刷,依旧如新吗?
星雨究竟担心什么才没有去找刘思蒙,仅仅怕弄脏的裙摆打破昔日爱人的完美印象吗?
这个细节以后一直未被提起,哪怕几近花甲,定国去世,两人重续前缘,刘思蒙也没有提及。
这个细节成了一个谜,或许也是这部电影的亮点。
舒淇不太适合这个角色,总觉得有的电影场景有点穿帮
披上文革时代的爱情剧,电影的好处就是不是完全真实。。。。
让爱情错过的岂止是年华呢
刘烨刘烨刘烨刘烨刘烨刘烨刘烨刘烨刘烨刘烨刘烨刘烨 舒淇的普通话。。。。
为了七十年代,那个有梦想有实现的年代
蛋疼——这就是看电视的后果。遍地垃圾。讨厌刘烨的理由有多了一个。
我只想说。。舒淇在生孩子的那一霎那。。有点像姚晨~~~
舒淇还是不适合演文革女青年
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遇到什么人,不能细想,也无法琢磨,更别想可以刻意安排。就好比初恋。辟精!
让舒淇演这种类别的苦情怨女一点都不明智!
其实舒淇演技还真挺好的,刚开始觉得她那么洋气来演一个下乡知青会违和,但她基本还是hold住了
一般
刘烨舒淇激情知情
哈哈,那时候的吕乐还是只会从一而终,但已经有了点苗头
凑合吧
和《芳香之旅》的故事情节如出一辙,公车邂逅、三角恋、被迫分开、岁月重逢。这个片子拍摄时间较《芳香之旅》早一些,但故事结构非常简单。文革元素集中在话语方式和回城指标的争夺上,隐晦揭露出一些文革后期的官僚体制痼疾,但主要还是集中于爱情的诠释,但表现的故事过于简单老套、定型化。
激情如梦,美人如草。
还是以前比较好。这个有点做作。
哎 那被语文老师拉过去的激情戏
当年的爱情,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