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瑪嘉烈與大衛 绿豆,玛嘉烈与大卫-绿豆,Margaret & David - Green Bean

主演:林保怡,周家怡,廖碧儿,潘灿良,汤怡,王文杰,游学修,孟海,王宗尧,林耀声,葛民辉,赵学而,曾江,梁祖尧,河国荣,黄文标,石修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6

《玛嘉烈与大卫绿豆》剧照

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1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2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3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4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5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6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13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14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15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16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17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18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19玛嘉烈与大卫绿豆 剧照 NO.20

《玛嘉烈与大卫绿豆》剧情介绍

玛嘉烈与大卫绿豆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大衛與瑪嘉烈相識一年多, 大衛鼓起勇氣向瑪嘉烈提出同居的要求,瑪嘉烈認為大衛現在租的地方不夠兩個人住,提出以她的居所作為彼此的安樂窩,但大男人的大衛卻不希望搬進她的住處。最後二人達成共識,一起重新租一個空間大一點,又近瑪嘉烈上班的地方。二人同居之後發生了大大小小有關生活習慣的爭拗,卻又令感情更進一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龙都迷踪之斗战乾坤十品官吴山羊欢喜盈门草莓百分百OVA静静的叶尔羌河太阳浩劫魔戒再现斯嘉丽小姐和公爵第四季院内警察我前任男友的婚礼幻想嘉年华第三季白昼冷光宣武门一个不愿观看《泰坦尼克号》的盲人回到过去未成年夺骄热血高校2创圣大天使LOGOS必杀仕事人爱的路咕噜咕噜小动画剧场奶酪陷阱一把青格罗姆少校:瘟疫医生名媛望族即时发生百乐门超超超超超喜欢你的100个女朋友情侣酒店~秘密~系统之皇后养成记

《玛嘉烈与大卫绿豆》长篇影评

 1 ) 你看过有彩蛋的港剧吗?

玛嘉烈与大卫是由香港作家南方舞厅所创作的系列爱情小说,2004年出版第一本《玛嘉烈与大卫的最初》,后陆续推出《玛嘉烈与大卫的苍蝇》、《玛嘉烈与大卫的前度》及《玛嘉烈与大卫的绿豆》。

《最初》描绘了玛嘉烈与大卫的相识相恋。

《苍蝇》记录了玛嘉烈与大卫的失眠夜谈。

《前度》讲述了玛嘉烈与大卫各自的过往。

2016年初,香港新落地免费频道ViuTv选用六位演员分别扮演三对玛嘉烈与大卫,找来FatBall、25两位新晋导演,把《最初》里的小故事做成一套每集5分钟左右共27集短片放上网。

再之后,ViuTv找来林保怡出演大卫、周家怡出演玛嘉烈,导演FatBall、25找来黄绮琳担任编剧,将《绿豆》改编每集半小时长篇。

《玛嘉烈与大卫系列绿豆》就这样成为了ViuTV开台后播出的第一部自制剧。

三年前曾掀起香港电视革命的HKTV,虽然风风火火结果却申牌失败;长久以来半死不活的ATV也于今年4月倒闭告终。

ViuTV的开台是历史性的。

从此之后,香港观众对本土电视作品的选择不再只有TVB这一个选项。

作为ViuTV的开台剧,《绿豆》注定要被载入香港电视史。

而这部主创们用半年时间赶制出来的电视剧,不仅承担起了这份历史责任,更为逐渐被时代淘汰的港剧走出了一个未来。

【因为《绿豆》实在特别】从编剧对人物的设定、演员的演绎方式,再到导演的拍摄手法、美指的布景设计等等方面,都完全脱离了长久以来TVB/ATV为代表的港剧固有套路。

《绿豆》采用周播二集,每集都有一个核心主题的类似时下美剧的制作模式,做成了一部处处散发着东方之珠气息的艺术品。

《绿豆》特别在【简单】。

剧名就概括了整部剧内容:绿豆,即芝麻绿豆。

不过讲述了OL玛嘉烈(周家怡)与的士司机大卫(林保怡)这对情侣发展到同居阶段所经历的生活琐事。

期间,大卫重遇中学旧友赵子龙(潘灿良),揭开了一段尘封多年的记忆,神秘乘客Diamond(廖碧儿)的出现,更使几人的关系越加微妙......在《绿豆》中,观众看不到任何一个港剧常见桥段,没有大打出手的掐架、争产,更没有飞天遁地的枪战、爆炸。

这26集的篇幅,就安安静静地讲述了一对中男中女的爱情故事。

《绿豆》特别在【真实】。

看《绿豆》会让人觉得真实的不可思议,透过屏幕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身边人。

因为它做到了完全角色主导(character-driven),所有情节驱动力全部来自于大卫、玛嘉烈、赵子龙等角色本身以及他们之间所产生的联动关系。

日常化的精炼台词,点到即止,镜头语言配合大量留白。

电视剧中惯用的多机位多特写,在《绿豆》中被平角度中(近)景固定长镜头取代,这样的拍摄方式大概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而导演精巧的构图设计、和演员自然的演绎,反而成就了整部剧的独特风格。

这种类似舞台剧的效果更加吸引观众注意力,增强观众参与感,我们必须从画面中寻找信息,于是看似简单的情节之下,异常真切又悬疑感十足。

《绿豆》特别在【摒弃偏见】。

这部剧好像就是为了打破各种“stereotype”而出现的。

爱情故事不一定非要主人公分分钟宣誓告白。

的士司机也可以衣着得体,有素质有品位。

尤其在香港电视剧中,同性题材依旧是个罕被触碰的敏感话题。

以往的电视作品,即便有同志人物,往往都会以夸张的姿态在喜剧中充当笑料。

《绿豆》不仅在主线中穿插了同性情节,难得的是体现出的正视态度。

比如第六集,Diamond搭乘大卫的车,由于大卫不许乘客在车内抽烟,于是Diamond站在车外边抽烟边与大卫闲聊,问大卫有没有女朋友,见大卫不作声,Diamond随即问道,男朋友?

在《绿豆》的世界中,性取向如何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林保怡说,观众看到的《玛嘉烈与大卫系列绿豆》不算完美。

确实,把《绿豆》捧作神剧未免夸张。

如果制作时间再充裕些,如果监制(南方舞厅)与导演(FatBall&25)的分歧等等问题可以避免,《绿豆》或许会更好。

但从媒体的口碑、网络上引起的反响和话题度来看,ViuTv的这次尝试是百分百成功的。

《绿豆》的成功在于重新激发了那些早已放弃TVB的年轻人对香港电视剧的热情。

让习惯了用耳朵“看”港剧的观众重新把目光集中到了屏幕上。

让观众知道原来港剧也需要一帧一帧仔细品读。

创作人玩的最后一招,是在《绿豆》的大结局片尾字幕结束后放置了一枚彩蛋。

剧中从不抽烟的大卫,娴熟的点燃了一支烟。

似乎也预示着,港剧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可能。

 2 ) 爱情罗生门,眷侣亦凡人

一路从TVB追到HKTV,到如今的ViuTV,倦于谈论港剧是不是“死咗”,却乐于高高扬起每一部真心闪光的作品去安利。

被大家说得很透彻的摄影啊构图啊性冷淡啊我就不说了,故事来龙去脉也不想讲,我才看到第二十集。

很多细节不能多想,多想起来吓死人。

甚至连玛嘉烈爱穿破洞牛仔裤而赵子龙在后期也有类似打扮这种地方都教人替大卫捏把汗。

旁白很多人赞,我倒是直到那一句才被“劈中”,大意是:许多人出轨后第一反应不是掩饰,而是希望爱人即刻也爱上别人。

多么狡猾的人类,多么,人性。

玛嘉烈与赵子龙的遮遮掩掩就要兜不住了,大卫明明听到了故事的巨大破绽还是选择拥抱女友,无怪于很多人直拍大腿:世间哪有这样的港男!

其实世间都没有Candy这样的港女啊,像赵子龙说的,又靓又是富家女,为什么还剩下?

表面看来,只有玛嘉烈与赵子龙最真,他们眉来眼去,他们陈仓暗度,他们懂食色性也人之大欲,林小姐的隐忍和大卫的迂蠢在如此烟火气的人物面前显得那么令人诧异。

奇怪吗,不奇怪吧,我想剧中也只是把每个人面对其他人的那些面剔出来看,何况,这于原著是最后一本《绿豆》,你又怎知前面的故事不会完全颠覆?

(抱歉我还没看前传)很多爱情理论说,我们是爱上一个人,散了,然后重复爱上同一类型的人,是吗。

我倒觉得,我们是在用恋爱试错,爱过一个人,便知哪些点可令自己欢欣,哪些点永远接受不了,等到下一个人,我们便如同魔方,翻转几面,再试试是否拼得成一幅好看图案。

而有时,一幅好看的图案,看久了,也厌倦了。

我不是说玛嘉烈配赵子龙会更好看(你们难得不觉得年少赵子龙配年少大卫更赞?!

),只是,像某评论说的,在野党没上位的时候,怎样都无敌可爱。

大卫的问题,也都太明显地明示暗示出来了,本来酷嗜黑色,同居后迁就女友,家里白色主调。

胆小没乐趣,浪漫只是游车河。

更不要说玛嘉烈曾欲言又止又明明确确地说,他对我,好到恐怖,好到教我内疚。

这是没知觉的绑架,是外人看来的温柔,是身处其中的煎熬。

情爱是很明晰又说不清的东西,它只有“继续”和“玩完”两种极端,只要意志有些微的松动,马上就不可能当机立断。

你想好,你要什么了吗?

Diamond是最痴傻的一个,从正室角度看来简直是个拔不掉的软钉子,哪来的恒心可以与有夫之妇纠缠如此之久,但剧给了同情的视角,是啊,失败者总令人怜爱。

冷静想来,一call就走的大卫也不是毫无瑕疵,喜欢follow玛嘉烈的Candy也有讨嫌的一面,渣男也会对老婆识情知趣幽默体贴,咄咄逼人的女人也会为男人创造温柔瞬间。

你的枕边人可能同你冷战之后,流着眼泪同别人蜜语甜言。

可是ta也可怜对不对,ta都想在窒息的氛围里求得一些新鲜与甘甜。

谁教我们都在,成年人的世界。

 3 ) 在愛情裡面,你是哪一個?

【大衛】本來對他是同情,都後來越來越不喜歡他從小循規蹈矩,憨厚老實到令你懷疑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種人趙子龍說這樣的人是因為怕被人責備才會不敢犯錯是奴性的表現但我一直覺得他不敢直面自己的感受不敢面對趙子龍的感覺,體驗在這麼多年都不敢打開木盒子面對和瑪嘉烈之間出現的問題,也不敢正面面對,處處被讓但往往這種才是感情中的最終勝者【趙子龍】剛好相反,從一個不受歡迎的第三者,到後面對他完全改觀對玛嘉烈的示愛是为了检验她對大衛的感情 只為了一個他從小在乎的人畢業後把木盒送給大衛 在兩小無猜的感情里是他勇敢主動走出第一步脫掉校服買煙,學校幫同學出頭,跟父親坦白自己不喜歡女人每一件事情都敢作敢为 坦蕩蕩瑪嘉烈只不過是小時候的小喬,為了保護大衛,趙子龍願意為對他不好的任何一個女人攤牌但這種人往往全部為表人著想,反而虧待了自己。

【玛嘉烈】從頭到尾都討厭的角色不是因為她的猶豫背叛,而是因為她正正就是真實的我們對現狀的不安,不斷想逃跑,卻猶豫不決,害怕自己是打破關係要承擔負責的那個人想追尋更好的人,又害怕現在所擁有的她 也就是我们很久之前聽過,在愛情裡面什麼樣的選擇是最幸福的最幸福的是,是找到你愛的人(如果找不到的話)第二個选择,就是找一個愛你的人(如果前兩個都沒有的話)那就直接找一个有钱的人吧我覺得這就是三個主角的選擇,你會是哪一個?

 4 ) 论成年人的爱情

最近我看了两部很有意思的电视剧,一部叫《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是港剧,讲的是香港普通成年男女的感情;另一部叫《为了N》,是日剧,讲的是两起凶杀案背后的心理变态中二少男少女的感情。

这两部不管是风格、题材还是放映地区都八竿子打不到一处,但在一点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色彩的使用。

说真的,作为一个专注喜剧电影三十年任何一部片子开场十分钟不高潮就果断弃片的职业业余观影人,我是绝对想不到“色彩使用”这种高大上装逼的词汇有一天会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我的观点一向很实在,一部片子如果要靠情节以外的元素取胜,那么这片子情节是得烂到何种程度啊。

所以反过来想想,这两部电视剧居然能让我注意到色彩变换并且津津乐道,可见其优秀。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两者在色彩的应用上恰恰是相反的,前者克制到寡淡,后者则饱满到溢出。

言归正传,还是先讲绿豆吧。

— 新港剧:芝麻绿豆,无需哭哭啼啼 —先科普下背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剧热潮吹遍大江南北,当时霸占香港电视界的两大巨头——亚视和TVB的自制剧为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这些年来,随着亚视的没落,TVB一家独大,但港剧的质量却一再下滑。

今年4月1日,亚视正式停播,新的免费台viuTV正式上线。

低成本、新话题、年轻化的viuTV开播后仅一周就使得TVB收视率直线下跌,这其中开台剧《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也广受好评。

(这些经典的港剧,你看过几部?

)总的来说,《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并不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故事。

玛嘉烈是一位普通的香港中女,大卫是一位普通的香港的士司机。

正如第一集刚开始说的那般,他们在那程车上遇到了,然后就成为了情侣,之后做尽了所有情侣都会做的事,逛街、吃饭、吵架、和好。

如果要说和普通的爱情故事有些什么不同的话,大概是玛嘉烈爱的少些,大卫爱的多些。

所以当大卫的朋友赵子龙出现后,事情一点点变得失控。

玛嘉烈开始彻夜不归,而赵子龙却好似只是为了向大卫证明玛嘉烈是个坏女人而来,在这段与玛嘉烈的露水情缘中抽身极快,转身即与玛嘉烈的同事Candy打得火热。

大卫为了和赵子龙合伙做生意,改行做了Uber司机,与美丽神秘的Diamond成为了可以互相吐露心事的好友。

最后,争吵、分离、平静,故事结束,生活继续。

故事没什么惊世骇俗的,但电视剧成品却十分精巧。

有别于经典港剧叽叽喳喳大开大合的风格,《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虽然成本低,但感情描画的细腻十足,光感和镜头感又似足电影,可称得上“新港剧”。

每一集至多半个小时,配有林海峰的几句点睛旁白,趣味十足。

第一集旁白就直说了,恋爱,根本就是“三幅被”,每对情侣走的路都几乎一样,浪漫过后就要面对现实。

所以讲故事的人压根就没在“浪漫”上白费多少力气——故事一开始,玛嘉烈与Cindy在街边店里小酌,玛嘉烈张口就说:其实如果有一个很爱你的男人,真的有点烦恼……他爱你的程度,会令你不好意思。

而在玛嘉烈向朋友诉苦的时候,大卫在自己的房间里,沉默又无所事事。

他来回地踱步,组装新买的拖把,整理杂志,坐在临窗的位子上归档信件,削橙子,时不时心神不宁地眺望几眼窗外,无聊得仿佛在给无印良品拍宣传片。

而当他终于看到玛嘉烈出现在街角,马上笑了,赶紧跑回房间里假装没事人似地装模作样看起杂志来。

这是一个很细腻的小细节,玛嘉烈和大卫在这段感情中的不对等由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整部电视剧也都是由这样的小细节和一段段的对话串联起来的,不狗血,不煽情,就像每个成年人普普通通的感情和生活一样,就像电视剧的标题一样——芝麻绿豆点大的事,从来不会惊天动地曲折离奇。

— 成年人的爱情:细思极恐 —我称《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为成年人的爱情,因为剧中这么多人,没有一个是纯粹而炙热的爱情。

这种瞻前顾后、藏头露尾、左右为难的成年人爱情,被导演用大量的细节来剖析、强化,赤裸裸地展示出来。

玛嘉烈和大卫拍拖了三年,内心厌倦,一面眷恋着新鲜刺激的夜生活不肯全心投入恋爱,一面自己年纪渐大又舍不得放走大卫这般好男人。

她前脚刚和好友诉苦说要分手,后脚又答应了大卫的同居要求。

结果在打包行李时,又不肯把所有东西都搬过去,下意识就要给自己留足退路。

连好友都看不下去讽刺她,小姐,你现在是同居,不是宿营。

玛嘉烈自己过得纠结,大卫也很难不觉察。

他发给她的讯息,她极少回复。

她下班后执意要和同事唱K,聚餐,不愿他来接,大卫在这种沉腻的氛围里渐渐开始窒息。

于是深夜开Uber的时候,大卫开始特意关注,会空出时间来接Diamond的订单。

可能他并不曾期许与Diamond发生些什么,但他没有朋友,没有同事,同她见面就是一个喘息——通常闭一口气闭得越久,要喘的一口气便喘得越大。

而随着剧情的渐入佳境,这成年人爱情的真相丑恶得让人不忍观看。

玛嘉烈一步一步恋上大卫的朋友赵子龙,将全副身心都寄于他。

大卫特意带她游车河,吃车仔面,她一路低头看手机,只嫌弃店家有股怪味道。

而大排档里她与赵子龙却谈笑甚欢,酒不醉人人自醉。

玛嘉烈在家里连洗澡时的头发都不肯清理,衣服全部交由大卫清洗,却甘愿跑到赵子龙家里为他打扫卫生,洗手做羹汤。

而最让人心寒的是,正如旁白所言——当发现自己变了心,可能或者会觉得内疚, 但是你最希望的不是向情人坦白,而是希望对方跟你一样,爱上另一个人。

每当玛嘉烈与赵子龙走近一些,她就会补偿性地对大卫好一些。

而当她与赵子龙约会结束,深夜归家,发现大卫不在家时,她也没有动怒,反而主动关心大卫,同他发讯息。

与这信息量满满的细节相比,导演对于色彩和镜头的运用则充满了克制感。

片子中出现的配角十分有限,大部分的场景也极为简洁,尤其是各位主角的家里,随便一截图就可以拿去做性冷淡的北欧家装宣传片。

更为克制的是镜头画面,人物通常只占据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剩下一大半留白。

在几乎全部都是冷色调的画面里,还伴有大量留白的处理后,整部片子显得格外干净和冷静。

连台词都极少说教,半个小时里只有结尾处会有两到三句精彩的旁白。

一切的故事发展全靠人物的对话和画面的切换来完成,人物之间的强弱、冲突关系有时候都得靠自己来脑补。

但是越是干净冷静,这其中暗潮汹涌错综复杂的人心就显得格外的肮脏。

色彩除了应用在布景上,在人物服饰上也有一定的体现。

片子中三位女士,玛嘉烈是打扮最干练的,她所有出场的衣服包括鞋子包包,都是纯色的利落剪裁,连发型也是短发。

而Diamond是打扮最花哨的,她经常穿花纹的连衣裙出现,长卷发大红唇。

但比较讽刺的是,玛嘉烈是最纠结的,而Diamond却是最通透的那个。

当玛嘉烈还在贪心地又想要大卫的衷情专一又放不开赵子龙的浪漫刺激时,身为小三的Diamond却已经斩断了一切,迎接了属于自己的日出。

<图片16>这种色彩和故事、性格之间的反差让整部片子又增添了几分趣味。

色调是冷的,人物是冷的,最后的结局也是冷的——大卫和玛嘉烈都没有发生争吵,玛嘉烈趁着大卫离家,默默地收拾东西离开了他们的家。

大卫重新做了的士司机,在每一个停车的瞬间思念着她。

玛嘉烈屏蔽了大卫的电话,他找了个公用电话亭打给她,她听到他的声音落下泪来。

大卫张口想挽回,但话还没说完电话就断了。

<图片17>这个故事真的连结局都像我们的故事一样,真相爱,假相爱,不过是芝麻绿豆大的一场冷淡故事罢了。

 5 ) 趙子龍的設定

我希望趙子龍這個角色的設定能影響以後的港劇,因為gay也可以gay得很直,不一定要很娘娘腔。

他對大衛的愛既manipulative亦很subtle,這樣才真實。

我實在受夠了gay的角色一定要很行為上很娘,嬌嗲、蘭花手那些太表面了,亦很討厭。

人的感情是複雜的,怎麼能像星座分析那樣一概而論。

我最喜歡他的角色的設定是,因為得不到最愛的男人,所以跟哪個女人一起也沒所謂,不如挑一個幫到自己事業又有錢又漂亮又愛自己的女人。

比起繼續固執下去,這樣是比較幸福的。

可悲的是趙子龍在大衛心裡面的位置太小了,連好朋友也講不上。

 6 ) 一种爱千种刺痛

今天看完《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拍摄风格不再TVB。

男主大卫,老实,事事有条不紊,虽然他的生活很无聊,没几个朋友,生活单调,不爱运动,不爱旅行,不爱吃生的食材,但是他总会迁就玛嘉烈,改变甚至隐藏自己的习惯,对玛嘉烈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努力的维系这段脆弱的感情。

很多事都不说出口,自己吞忍,殊不知可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压力和困扰。

这所谓的万般无条件的迁就,其实是不是真的好?

是不是真的就是爱?

是不是真的就可以有好的结果?

女主玛嘉烈,对这段三年的爱情的厌倦,渴望新鲜感,总带着许多抱怨和嫌弃,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去消耗大卫的信任,让我途中想弃剧,是因为觉得她的做法和心态太让人唾弃,精神出轨,拖泥带水,难道她真的还爱大卫?

亦或是早就已经不再为这段感情而努力,她勉强答应大卫同居,或者只是想让剩余的爱不要消散如此之快?

其实她知道,最终跟她一起走下去的人不会是大卫。

男二赵子龙,大卫的高中同学。

其实很少看到港剧会涉及到同性题材,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他真的喜欢玛嘉烈,看到后来,渐渐明朗的关系圈,原来他喜欢的是大卫,从学生时代开始,死党,兄弟,甚至那一点点的暧昧,那段时间仿佛他们都只有彼此,直到后来毕业分开十几年后再相遇,才发现同性之间的爱,其实也可以很强烈。

后来他看出大卫爱玛嘉烈比玛嘉烈爱大卫多得多的时候,为了让玛嘉烈不再消耗大卫的爱和关心,于是下了一层又一层的圈套让她那蠢蠢欲动想分手的心,可以赶紧离开大卫。

他似乎比玛嘉烈懂得,如何去爱护大卫。

女二diamond,看似藏得很深,却又容易暴露内心。

爱上Jackson,一个老同学、旧爱、已婚男人,diamond总是在他们见面的时候告诉Jackson她等的很辛苦很累,但Jackson依旧一直让她等,等,等了7年,为了早已当做亲人的妻子身体好一些的时候,才谈离婚回到她身边,直到最后Jackson那即将离开人世的妻子找到diamond,告诉她,她早已察觉他们两个的婚外情,只是一直装作一无所知,且将Jackson在家所有的习惯全部告诉她,拱手相让,让diamond在她离开之后可以跟jackson生活,不用再躲躲藏藏,可是diamond此时此刻才发现自己输得一败涂地。

有些人离开了,反而更加的存在。

故事的结局,没有一个人是幸福到最后的,最多,就是开始新生活罢了。

或许我早已厌倦了通篇都是大团圆结局的电视剧了吧。

我们都生活在谎言的水深火热之中,被谎言包围,甚至可以面无表情不起一丝波澜的说出成千上百的谎话。

不是吗?

朋友、恋人、婚外情、生死、暧昧、出轨、同性、谎言、芝麻绿豆的小事,往往就是我们真实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的事。

一种爱千种刺痛。

无论是哪一种爱,都让人既有共鸣又让人想避开。

全剧最爱这句台词。

 7 ) david与diamond,david与magary 究竟是哪个“我和你”

今年最喜欢的一部剧,无疑是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

在浮夸虚幻的韩剧泛滥,打开电视居然全是红色谍战片,或者是国内所谓的接地气生活剧的时下,m&d就像心中一丝清泉,全剧短小精悍,毫无废话,没有一点啰嗦与拖沓。

我觉得全剧的唯一主角就是david,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david,不管男女,对于爱人会付出、迁就、包容。

爱情里不讲卑微,只有愿不愿意。

你可以为了ta,委屈自己,可以为了ta,付出一切,这就是爱,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爱,我相信magary也有爱,可似乎m的爱不在daviad这里。

magary和david在一起的很多时候,更像是家人间的照顾,david会料理好magary的各种事情,会为她未雨绸缪,置她于最舒适的境地,不让她为难,这些从david放暂停运营的车牌拒载其他客人只为等magary便能看出,还有很多细节,david都在尽力让自己的伴侣处在没有压力的舒服中。

david与diamond就像是一样的一类人,像是照镜子,我觉得他俩之间没有爱情的,有友情、依赖、同情、对照。

所以这两个d都是在不断地为爱人付出付出再付出,遇到不开心或者是纠结的事,都会挣扎会不断地说服自己,安慰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最后自己舔伤口,自己承受一切,因为他们太爱另一半了。

有时候,爱太多了,真的会让人找不到自我,只看到爱的人,看不到自己。

diamond是很聪明的,她的处境若放到现实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小三等到正室消失,可以上位的处境了,可是diamond最终选择离开。

我觉得做这个决定,时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为diamond和jackson这种躲躲藏藏的约会已经持续了7年,一个女人有多少个7年?

和一个人的感情又能有多少个7年?

很多情侣,正常的恋爱,新鲜感也就维持一两年,到后面很危险,吵架、猜疑、不信任、平淡、无趣都会充斥生活,若不能结婚服从于平淡生活,那么分手也许只是弓上的箭,随时发出。

对于diamond来说,她爱jackson,愿意付出,只想和他在一起,可惜时间真的折磨她太久太久了,jackson的太太去世,我看到diamond的担忧和不安,因为她可能早就不愿面对这种曾经很渴望的一幕。

赵子龙是这部剧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没有之一。

一开始,似乎只看到的是他的顽皮、淘气、放荡不羁、甚至是有些浪。

但随着他与david学生时代的回忆,渐渐可以看出,原来他心里的那个人是david,而且学生时代的他甚至对david是出人意料的细腻、照顾、保护,他会与他分享好吃的好喝的,看到老实的david被女生欺负,他用他的方式去警告女生,他才不在乎女生们的评价,因为全世界他的眼里只有david。

赵子龙与david在便利店吃速食便当时,他说:反正吃不到最喜欢的星冰乐,那我吃虾饺还是烧卖有区别吗?

当时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一下就记住,这仿佛是在对david的告白:你才是我最爱的人,可是我爱不到你,那我爱cindy还是magary有区别吗?

这又要讲到,赵子龙与magary了,他们两个究竟是什么关系呐?

摩天轮的kiss之后到底有没有进一步的关系呢?

片子也没有给出答案,但已经不重要。

其实,不过是赵子龙再一次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警告一个正在欺负david的女生,就像小时候一样,他要保护david。

赵子龙和david的宠物店名字是“我和你”,其实这也是编剧很重要的一个设置。

我和你,究竟是哪个我和哪个你?

看全剧的过程,其实我潜意识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我想不用我说每个人都能有很清楚的答案了。

这部剧适合和最爱的人一起看,能引起很多共鸣。

人生在世,能与最爱的人厮守一辈子,是你的福气与幸运。

人生在世,即使不能与最爱的人厮守,但遇见他,爱过他,拥有过,便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ps:最后赞一下这部剧的旁白,声音太磁性了,每集一句总结,浓缩精华,字字珠玑。

pps:片尾曲《其实怕选择》的演唱者,是黄伟文的小天使-赵学而(大家可自行百度一下这位女子,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歌手)

 8 ) 这里没有玛丽苏,只有真实的爱情

《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听名字觉得很奇怪吧。

它是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玛嘉烈和大卫是男女主角的英文名字。

书的作者南方舞厅说,玛嘉烈和大卫,都是很普通很普通的英文名,为的就是让读者有代入感,能在书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绿豆,就是芝麻绿豆的意思。

玛嘉烈,大卫,绿豆,这三个名词凑在一起说的就是:一对普通情侣身上发生的琐碎小事。

△男主角大卫(林保怡)和女主角玛嘉烈(周家怡)天呐,看故事梗概好没有吸引力对不对?

没有男神,没有女神,没有狗血,也没有玛丽苏,这剧还有啥看的呀?

我一开始也是抱着这样的念头打开第一集的,但是tm一看就停不下来了,觉得进度条完全不够用。

为什么?

因为,真实。

△第一集就说恋爱根本就是“三幅被”(粤语,类似于套路),浪漫过后就要面对现实,是不是跟那些YY至上的偶像剧很不一样。

以前我们看剧看的都是爱情美好的部分,相识、暧昧、相恋,是很甜很甜,但看多了会觉得腻,觉得假。

但是《玛嘉烈与大卫》不一样,它讲的是情侣相处、爱情消磨的阶段。

这是每一个谈过恋爱的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所以一打开,所有情节,都觉得熟悉无比,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在茶餐厅拍拖才是穷逼的我们嘛。

比如,大卫和玛嘉烈一开始吵架,理由就很实在。

不是因为第三者,而是最老土也最常见的——“性格不合”(这就是事实,很多情侣在出现第三者之前,就已经被生活打倒了)。

大卫是个老实的的士司机,生活重心只有玛嘉烈一个。

玛嘉烈不一样,她爱玩,贪新鲜,拍拖三年,已经觉得很厌。

玛嘉烈想分手,但是,朋友都说,大卫是个“嫁得过”的男人啊,他对你那么好,你干嘛还要分手(这样的对白是不是很熟悉,感觉自己听过无数次)。

于是,玛嘉烈忍了,还答应跟大卫同居。

可是,同居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他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她喜欢吃完早餐才刷牙,他却要先刷牙才吃早餐;她要开着电视才能入睡,他却有光就不能入睡……”相爱很难,相处更难,性格、习惯完全不同的两人,要一起生活,本身就要克服很多的困难。

有人能熬过去,有人却输给了生活,玛嘉烈和大卫,是后者。

在磨合期里,玛嘉烈变心了,喜欢了大卫的朋友赵子龙。

尽管玛嘉烈只是“精神出轨”,大卫也选择了原谅,但两人还是走向了分手……

看这故事,你可能会觉得,玛嘉烈很渣很作,不懂得珍惜“好男人”大卫。

可是,在爱情面前,你会不会曾经是玛嘉烈?

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过怎样的生活,所以觉得彷徨迷惑。

就像玛嘉烈一样,一方面想依赖老实的大卫,一方面又想要赵子龙的有趣,结果,就是两样都得不到。

贪心的人,往往都不会幸福。

因为你想要得太多。

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想要的爱情是怎样,又怎么可能会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

△玛嘉烈在闺蜜面前“数落”大卫而大卫呢,其实也有问题。

无条件付出也不是一种健康的爱。

这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情感绑架就是:我已经对你那么好了,你为什么还是不爱我?

但是,爱情不是只有感动就可以啊。

一段好的关系,是要克制自己的意愿,然后尽量接近和了解对方,给对方想要的爱。

在这一点上,大卫并没有做到。

大卫以为为女友买卫生巾是体贴,玛嘉烈却觉得那是“丢脸”。

大卫以为每天早上为女友做早餐是温柔,但玛嘉烈更想要的,其实是一个可以一起看鬼片,讲黄段子的男盆友。

无论是大卫还是玛嘉烈,都不是偶像剧里常见的完美情人,他们更像我们,一个普通人,在爱情面前会迷惑、痛苦甚至犯错。

所以,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浪漫,而是一个又一个的爱情难题,既现实又残酷。

看着看着,我们也会忍不住想,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样?

这一种共鸣是在那些架空现实的偶像剧里找不到的。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爱其实让对方感到压力?

另一方面,除了玛嘉烈和大卫这对普通的恋人之外,这部剧还讲了两段“特别”的感情。

一段是大卫的中学死党赵子龙。

他表面上是玩世不恭的撩妹高手。

但实际上,赵子龙对大卫却抱有特殊的感情。

△赵子龙和大卫中学这段回忆,真的拍得很王家卫,充满了美感表面上,赵子龙一直在撩骚玛嘉烈。

其实他只是想帮大卫试探这段感情,帮他赶走那些不专一的“坏女人”。

不过,和那些无底线卖腐的偶像剧不同,赵子龙的爱,一直都在柜子里。

他没有做过什么越轨的事,也没有承认过喜欢大卫。

他,唯一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强调,大卫是他“唯一”的兄弟。

△赵子龙这个笑,有多少是爱有多少是无奈?

另一段,是大卫的红颜知己Diamond。

她的男友,有老婆。

每一次被男友“放飞机”的时候,Diamond都会找大卫。

大卫问,你这不是破坏人家家庭幸福吗?

Diamond反问,你又知道人家幸福?

(这个反问是不是有种说出真相的感觉)

“小三”都是不要脸的?

有毒的?

奸诈的?

Diamond没表现出来。

她只是不停地跟大卫说,自己很寂寞。

同性恋、婚外情,这些题材并不新鲜。

但是在我们国产剧里看到的是什么?

是浮夸,是标签化。

《上瘾》那种发糖发到手软的好基友,看起来更像是腐女的意淫。

还有“小三”,在国产剧里基本上都是一个嘴脸,不搞死大婆不罢休(当然根据广电总部规定,最后死的一般是她们)。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的同性恋和“小三”,是像赵子龙和Diamond这样,活得寂寞又无奈?

我一直都说,好的作品,应该是“三观真”而不是“三观正”。

爱情不一定是美好的,婚姻也不一定是美满的,这里面有很多痛苦和迷惑。

但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漠视这种真实,以为看不见就不存在。

电视剧这样,现实生活也这样。

电视剧里的小三都得死,现实生活呢,看到王宝强离婚,张纪中离婚,大家比谁都兴奋,说得自己比谁都坚贞一样。

可是,真实是怎样呢?

真实就是像《玛嘉烈与大卫》一样,每个人,都会在爱情里,做过很多错事。

腾讯7月的一项调查表示,一半以上的人,都在感情里出过轨。

哪怕你不是那一半,你没有出轨,但是像大卫一样,表达爱情的方式不对,也一样是伤害。

这就是现实里的爱情,时间越久,甜蜜越少,责任、负担、痛苦就越多……

但是,这也是真实的爱情最特别的地方。

它不仅能给人甜蜜,也能让人痛苦,让人成长。

就好像,故事的最后,每个人看似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可他们都从困惑中清醒了:玛嘉烈选择了分手,重新去面对自己。

木讷被动的大卫,踏出努力挽回的第一步。

赵子龙呢,终于不再沉溺于中学时代,选择开始一段新的关系。

还有Diamond,她离开了已婚男,独自生活。

没有人说爱情就一定会指向幸福。

但每一段爱情,都一定会让人,更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就好像剧里的一句话:“所谓注定,其实也是人为的,幸福是不会等你的。

而这也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它告诉我们: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唾手可得的幸福。

“上天注定”的,那叫缘分,是不靠谱的东西,转眼就不见了。

只有双方努力维系,互相妥协、牺牲并成长的,才叫爱情。

越是痛苦,越是难得到,才越叫人珍惜。

最后,再说一个我推荐这部剧的原因。

每一集最后林海峰的独白值得一听再听,每一句都说到我的心里去了。

明明不想哭的,听着听着就流眼泪的了,就像深夜电台一样催情。

唉,真的好久没有看过这么走心的港剧了,不仅台词、配音,就连画面,每一帧的构图,都很讲究,真希望这样的良心剧,能再多一些。

喜欢文章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

 9 ) 《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最揪心見血金句

在每一集的結尾,由林海峰讀出最精景的讀白,看過《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總有對白讓你回想起過去,還是讓你勇於面對現在,陪你重溫一針見血的金句。

當你希望另一半跟你同時愛上別人,你只想減低心中的罪惡感。

「當發現自己變了心,可能會覺得內疚。

但你最希望的不是向情人坦白,而是希望對方同你一樣愛上別人。

」所有事情都可以選擇,只是視乎你如何選擇,想要就勇敢去爭取,不論成功與否,起碼你嘗試過後,無悔無憾。

「做人最重要有選擇,很多人自己埋怨沒選擇,因為在等別人給他選擇」「最難走的感情路,是要在裂痕上裝作若無其事,從頭來過,其實只是一個願望。

」大衛只想可以回到當初相識時,與瑪嘉烈相愛如昔,像一切都從沒發生過。

「所謂注定,其實都是人為的,幸福是不會等你的。

」「你擁有自己愛的人是你的福氣,但是有其他人跟你一樣,甚至比你更愛他,這是他的福氣。

愛一個人,只是想他快樂,快樂由誰來製造,重要嗎?

」有人相信緣份天注定,但當你將一切交給上天,卻又未能如願,你又會否怨恨自己沒有踏前一步?「人總會想擁有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但當真的有機會得到卻不敢要, 因為一旦接受了,就會失去自己。

」「人與人之間最適當的距離,就是適可而至。

走得愈近,感覺會愈遠,無論你多愛那個人,也不可以太親近。

」究竟趙子龍和大衛之間真的只有友情,可能你視那份畢業禮物珍而重之,那麼你還收藏你替對方冒簽家長簽名的通告嗎﹖「維繫一段關係,最重要是信任,而且大衛明白,真話,是需要勇氣才能說出口的。

」即使心中暗暗知道真相,你有勇氣向對方講出心中疑惑,你又有信心從他口中聽到那殘酷的真相。

「能放下,是因為我已心灰意冷,但你在心灰意冷之前,還得熬一段日子。

」Diamond曾經想過用上一生留住Jackson,但聽過Jenny的坦白,不消一夜,足以讓她決心離開。

或者世上仍然存在永恆的愛情,不過一定不包括單方面的心甘情願「有人用一生的時間來留著一個人,但對方只用了一剎那就決定離開。

永恆的愛情,是來自單方面的心甘情願。

」即使大衛和瑪嘉烈分開,他只聽到「瑪嘉烈」,心中仍然不禁戚戚然。

時間會治療傷口,但疤痕卻一直都在。

(ViuTV截圖) 即使大衛和瑪嘉烈分開,他只聽到「瑪嘉烈」,心中仍然不禁戚戚然。

時間會治療傷口,但疤痕卻一直都在。

 10 ) 「彩蛋」大卫最终情归何处

一口气刷完了「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结局部分的双重彩蛋令人惊喜。

如果第一个彩蛋意味着对“开端”的回顾,那么第二个彩蛋我也许可以理解为对“后续”的交代。

从中,隐约透出了对大卫最终情归宿的暗示。

大卫倚在窗边,昏暗的画面在字幕过后不紧不慢地出现。

“他在干嘛?

”成为了第一个疑问。

这一幕似乎有些似曾相识,让我想起了本剧最开始,玛嘉烈喝醉了来到大卫家倒在沙发上睡着那场戏,在此之前大卫也是在窗边喝着茶寻找着马路上熟悉的身影,而当玛嘉烈出现的时候他却故作不经意。

对于他爱的人,他总是愿意等待,他无数次挂起“暂停载客”的牌子,也不过是为了等待“偶遇”的一刻。

所以,当夜幕下他独自站在窗边,我觉得他也许在等他爱的人。

这一次,他等的是谁?

从一些细节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1.「物件」

虽然镜头模糊,却可以看得出这似乎是Diamond送给大卫的烟盒。

鱼肚白之下,Diamond说“或许有一天你能用的到”。

2.「动作」

吸一口烟,喝一口茶。

这大概是最明显的标识吧。

3.「环境」一改整部剧现代简约的环境,彩蛋部分却来到了老旧的唐楼。

Diamond曾带大卫来到她从小生长的地方吃小吃,坐在花园里说起她过去多么想离开这个地方。

我判断她过去应该是住唐楼的。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有一集大卫在赵子龙叔叔的茶餐厅吃早饭,旁边一桌司机在聊天,其中一个说他遇到艳遇,送一个像刘嘉玲也像廖碧儿的美女去唐楼。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小小的暗示呢?

当Diamond回归最初的自己,从Diamond变回Jean,从等爱的情人变回独立的发型师,我有理由相信,搬出豪宅的她最终回到了唐楼,也许这才是她真正的家。

4.「造型」整部剧中大卫的造型都十分随意,以纯色的T恤为主。

当初玛嘉烈跟他说开Uber和开的士不同,要穿得得体一些,而大卫也不过是穿一件夹克而已。

可是,在彩蛋中他的绅士造型却出乎寻常的精致讲究。

大卫是一个一尘不变到有些偏执的人,唯一能让他改变的理由就是爱人,他愿意把自己变成爱人喜欢的模样。

回顾全剧,每次都西装革履的也只有Jackson。

以上的种种细节,让我看到了太多Diamond的影子。

当Jean Jackson Jenny的故事结束之后,或许David与Diamond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最后这个会心的微笑似乎说明了一切。

无论如何,爱终究会归来⋯⋯

《玛嘉烈与大卫绿豆》短评

觉得又压抑又真实。太好的男人又觉得没个性。diamond也很走过纠结,终于迎来了清醒。大卫最后哭得好难过~两个人相处久了,的确需要空间,也需要新鲜感,会产生怀疑,会因为鸡毛蒜皮吵架、冷战,又若无其事的相处,但裂痕一直都在。终究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会不舍。会想起最初爱上这个人的原因,然后,释然,说服自己,继续爱

5分钟前
  • pandawyh
  • 还行

一分給港姐 一分給鏡頭。 實在看不下去了 渣女dumb男

6分钟前
  • 我有名字的好吗
  • 较差

3.5,ch24睇得好難受啊,唉。攝影很喜歡

11分钟前
  • Lab
  • 还行

没有任何狗血和撕扯,这部剧当真一股清流,波澜不兴的水面下暗流汹涌,冰山一角下未叙述的情节耐人寻味…镜头语言充分运用,看似闲笔的情节原来是遥遥呼应,情绪涌动,成年人的分寸感、复杂与无奈令人看到自己…赵子龙对大卫的隐藏感情与心机良苦,也得叫绝

16分钟前
  • dandyboy
  • 力荐

很无聊

18分钟前
  • 玲珑骰子
  • 很差

太文艺了。。。

21分钟前
  • 猫❤❤
  • 还行

有点闷

25分钟前
  • 大浪淘傻
  • 还行

居然拍得如此细腻,看似淡如水,确实暗涌流的文艺港片。。每一集的剧情细节,要是黄伟文或者林夕看过,分分钟能写上几十首爱情歌啦。

28分钟前
  • 圆着石
  • 推荐

是个真的会谈恋爱的人写的

32分钟前
  • Freesia
  • 力荐

14集弃剧。看这个不如去看《最完美的离婚》

35分钟前
  • aryayaya
  • 较差

很有heart

37分钟前
  • 黃美麗
  • 还行

没有太多感同身受,插曲片尾都好听,然而有些拖沓,剧本不够扎实。

40分钟前
  • 一碗云吞
  • 还行

港剧中的清流,看到最后真的好讨厌玛嘉烈。镜头是文艺性冷淡风格,音乐恰到好处(比如23集用春光乍泄的那段探戈暗示赵子龙的感情真是超级大惊喜)剧本接地气,台词毒鸡汤,演员演技全程在线,廖碧儿颜值与演技的巅峰(她的角色居然是我全剧最爱),好多吃东西和摸奶喵的镜头,真喜欢啊!😻

41分钟前
  • 小天猴大眼萌
  • 力荐

不如一早跟我讲,直接看27-30集吧。构图特点是把城市情爱男女逼到死角——画面的四分之一以内,多一分都不给哈哈哈哈哈

46分钟前
  • 扬花点点
  • 还行

赵子龙这个角色充分地说明,只要演员长得够直男,就算是给出再明显再明显的暗示,也没法让人相信他做这一切是因为喜欢男主角……

51分钟前
  • 推荐

有一集的旁白是 “有人用一生的时间来留住一个人,但对方只用了一刹那就决定离开。”

54分钟前
  • Pirouette
  • 推荐

无感

58分钟前
  • 五花肉
  • 很差

玛嘉烈与大卫。。。。

59分钟前
  • 赵鹏
  • 较差

节奏太慢……不是自己的菜……

60分钟前
  • 布鲁布鲁
  • 还行

感情这东西,谁先认真谁就输了。

1小时前
  • 琦琦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