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生命里唯一的美好」,敬Beth,敬Bec,敬每一个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谢谢他们在无数悲伤难过串起的藩篱上,点缀出一个一个泛着微光的彩灯,温暖并点亮你的人生。
来晚了,各位。
这一年,看着自己的孩子渐渐长大,马上就要两岁,再次看这部剧,有了更多的共情,也有更多的感动(完全没想到第一集最后那么好哭),之前很多自己写到的,以为自己理解的,在那时可能只是皮毛,或者自以为是。
今天回复一条豆友的状态时,被回复说在期待我的剧评,当时真的超级开心,哈哈,感谢那些还记得的人,比心。
「关于新手爸爸」第一集和第二集补充了Bec待产的过程,同时还有Kevin的第一次陪同产检,首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Kevin第一次感受胎动,那个表情演绎的很好,Kevin可以说从高中时起,就有各种各样的高光时刻,足球小明星,奶爸真顶流,情场万人迷,转型演技派,我们见证了他一个又一个开心时刻,但是从未有一个如现在这般简单和真实,那样发自肺腑。
也许这次他真机缘巧合遇到了自己的Mrs Right,但是这种暖洋洋的错觉下,还是让人觉得两个人的感情升温有点太快。
说到第一次产检,Kevin的表现还算可以,在Madison最内疚自责时候,总是自己同样焦虑,还是非常认真地鼓励对方,下面这段话最重要的,当然是最后的那句「Together」。
焦虑是每个新手爸爸的自然表现,即使是Kevin,他可以让John Legend单独给陌生人办一个私人演唱会,却无法改变医生的诊断结果,父母就是有太多的无能为力和力所不能及。
陪产时一直焦虑的Jack着实可爱,最后居然听信护士的建议去教堂祈祷,毕竟这个时候的丈夫除了祈祷真的就无能为力。
从开始的强硬,但后来跪下祈祷,再到最后站起来放狠话,那句「如果你需要,带走我就好」简直是催泪弹。
无用老爸这里真的太真实也太扎心了,之前和木子的一次争吵,在睡觉之前本来想解开心结,当时木子就说了「觉得从怀孕开始到孩子一岁,你根本没什么用」,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这句纵使却有真实性的话,还是百分之一千地击倒了我,甚至有点感受到Randall每次Break down时大概是什么感受。
这里的Useless是从护士口中说出,而不是Bec,很贴心,毕竟贤惠如Bec不会那么明显地说自己的丈夫。
孩子出生打乱夫妻生活节奏的头两年,无力感比比皆是,在这之前一直认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是现如今,我会说要成为彼此给力的战友,能够分担对方的压力,切实地给予支持,唯有如此才不会让长情的陪伴变成无力的互相消耗。
就像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依赖妈妈,生病的时候妈妈一抱就是几个小时,那时候自己的陪伴显得好苍白。
「一切都在爸爸的掌握之中」这种话真的很难做到啊。
每个时间段需要完成的KPI不同,20岁之前需要的是甜蜜的恋爱,需要你幽默体贴善解人意;之后谈婚论嫁需要一个温暖的港湾,有个自己的小家,需要你遮风挡雨建立家庭;再之后共同照顾孩子,需要你能够一同承担孩子的所有事宜,你是第一次做父亲,老婆也不是生来就是妈妈;以后还要辅导作业,培养孩子成为有用之人。
所以说,和适应社会和职场一样,也要适应家庭,面对不同的挑战,要合理转变个人的角色和特长,一招鲜吃遍天的话术在家庭并不适用,如果你真的为家庭幸福着想,那就为此而做出改变。
婚姻生活不可能一路坦途,如果出现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
所以如果真的要给新手爸爸什么建议的话,我会说,去在行动上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爸爸,而不仅仅是心态上。
从尽可能多地去陪老婆产检,去试着学习快速穿纸尿裤(毕竟宝宝的好心情和愿意配合转瞬即逝),去练习用合适的水温给他/她冲奶粉(饿肚子的宝宝肺活量惊人,更重要的是他/她饿了真的忍不了),去练习找寻足三里穴位在哪里,清楚纸尿裤使用进度,及时补货,如果可以,暂时肩负起家里各种日用品的采购任务,解放这些你看起来可能十分简单,但却在拼单满减上花费了妻子大量时间的琐事上(如果本来就是你,那么请继续保持),去练习如何在休息日的早上独立陪孩子玩半个钟或者更长,让妻子可以睡个懒觉,你可能觉得这些事情都小到不行,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上面的每一件事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如果可以的话,去找一个好一点的月子中心。
以及,有很多事情(脐带血是否留存啊),可能你只是先一步想到和提及,就会让这一阶段本就脆弱的妻子能够稍微安下一点心,她们希望你可以当机立断地决定一件事情是做还是不做,而不是遥遥无期的模棱两可。
最后拿着收音机的Jack帅气十足,可以和当年拿网球拍打鸟一起列入Moving Moments Top 10,感觉比踏着七彩祥云还让人心动。
希望孩子以后像爸爸一样,是爸爸可以听到的最美的情话。
如果斗胆给妻子们提一个建议的话,我会说,妻子在成为一个妈妈后,也要记得自己还是丈夫的妻子啊,如果100%的时间都分给了孩子,对自己和丈夫都是不公平的。
Jack老爸说「生日快乐」这里也很感动,老爸们虽然少言语,但是孩子们的重要时刻却永远记在心中,即使祝福不开口。
每个Dad都有自己的无奈,他们也许对子女们不够nice,但不证明不爱他们。
「OH,MAN!
」男人的小心眼和小自尊你们可能永远不会懂,因为可能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不懂吧。
马利克和Randall的走心对话,说起来挺心酸的。
男人过了三十,感觉压力就接踵而来,普通人也是也一样,渐渐就会体会到上有老下有小每天还有领导找的窒息生活,其实他们也很需要安慰,很多时候却无奈只能把苦闷吞进肚子里面。
本集Randall更是将「靠谱本质」发挥的淋漓尽致,先是从言语间发现Bec发病,再次通过手部伤口发现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发病,这绝对不仅仅是细心,这是专业。
更为重要的是,沉得住气,表现体面。
和Kate对话这里,其实有点心疼Kate,明明是一片好心。
但是却也很开心看到Randall的转变,我不能再继续将所有人的开心酿成自己的苦水,我累了,我的身体状况也不再允许,我只想回到那些真正爱我的人身边。
有趣的是,这段话在任何关系的处理上似乎都同样适用,不能总是一方迁就另一方,这样的关系太累了。
Kevin最后去追Randall的时候,Randall本想避开高峰早点离开,但是听到凯文提起孩子的时候坚决地关了车门,果真这才是他最柔软的地方。
建议中的那句「妈妈或许方方面面都比爸爸强」直戳人心,也许很多时候并不是妈妈优秀,只是因为她们没有办法。
但是最近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上周木子有一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开门后BB马上冲出去接妈妈,然后一眼就发现了木子下班后泛红的眼睛,先是用手指了一下,然后给了妈妈一个拥抱,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是木子说那时自己的心都要化了。
女性之所以更加偏向家庭,也许是因为切身体会到,孩子是温暖的,有回报的,而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冷冰冰的,哪边的汇报更多,不言而喻,虽然可能男性也深知如此,只是没有办法。
下面这句台词是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最难忘的,一边是Jack给Bec说那个被消防站送来的孩子,一边是Randall远去的背影,「他就在那里,就在我们的孩子旁边」,这句话仿佛说出了Randall日后的命运,他就始终在那里,在Kevin和Kate的旁边,仅仅如此。
Beth注视Randall的眼神好犀利,让我想起,老公自以为演技炸裂的情绪抑制在老婆眼里就是小学生趁着老师写板书偷偷吃东西般自作聪明的小儿科行为,哈哈,彼此彼此。
Beth下面的这段话,虽然一如既往,但是觉得是我目前最爱的一段台词,这说的不就是罗曼罗兰的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嘛,「生命中的悲剧就像篱笆栏一样,串起了人生的其他部分」,婚姻和抚养孩子一样,虽然可能大多数时候是苦涩和平常,但是也有自己的幸福和高光,更何况我们不是为生活中种种的不开心而活的,我们是因为这一些星星点点的微光而继续前行的。
婚姻不可怕,为婚姻改变可能才让人畏惧吧,正因如此,才有那么多不幸福。
这一幕也再次让我觉得,遇见Beth才是Randall一生中最幸运的事。
妻子们啊,你们的肯定和安慰,永远是丈夫们所有力量的源泉,让他从低谷猛然抬头,重新找到前行之路。
「One day at a time」Toby的这段安慰,也很暖心。
但是更让我动容的是Bec后面的这段,我们总是希望人生波澜壮阔,但是最为精彩的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日常。
就像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这一年,最让我开心的不是升职加薪(可能还是长得不够多),不是读了多少书,个人得到多少进步,而是每个周末和木子一起带着BB扫荡市内的各个公园,它们有的好,有的不好,途中有的顺利,有的坎坷,但是最终留在相册里面的,永远是最为难忘的快乐时光的印记,它们像是坐上了一去不复返的列车,以后的人生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
Miguel重新种苹果树这里,有点勾起我想看Miguel和Bec在一起时候的故事呢。
「浅尝辄止地说说感受」这一部分其实不是很想讲,但是又忍不住简单说下。
印象深刻的有两个点,一个是Randall一家在看游行,Kevin两人在看竞猜,明明是一个家庭的两个人,这一刻却仿佛活在两个世界,颇有娱乐至死的味道,也为后续Randall和Kate的对话埋下伏笔。
后面Randall和Kevin一个夜不能寐,一个安心入眠也是非常强烈的对比。
而是Laurel对于窗户的心驰神往,没有窗户是对那时生存境遇最为精彩的描述,以小见大,甚至连Laurel的梦想都仅仅只是搬到两层之上那个有窗户的地方。
可是,最后还是没有实现。
William最后一个人搞不定这里,虽说不愿如此,但是心有理解。
一个人搞不定是有了孩子之后经常面对的问题,无论你是商业巨贾还是职场精英,在孩子面前,你别无二致。
没能给孩子一个家,估计也是William心中永远的痛吧。
「两个猜想」1.预测Toby和Kate会领养一个黑人宝宝,为剧集形成闭环。
2.Randall更换后的黑人治疗师必然和其生母存在什么关系并直接或者间接引入,这将成为Randall生命中的另一束光,单方面宣布Randall不需要更多的磨难了,解铃还须系铃人,希望是好事。
「其他」1.CUE到新蝙蝠侠。
2.Kate的反应让人想起《老友记》当时Ross说的那句「My sister and my best friend!
」
3.仔细看了下,好像真的没有八字胡
4.Kevin浪漫但如浮萍般飘忽的求婚,当然,It's Kevin,everything is well。
5.高光名言。
6.Jack的可爱表情。
7.Randall的咄咄逼人和自我和解(1)同好心庆生的Beth吐露怀疑自己的生日;(2)质问Kate为何而道歉。
(忍不住补充下图,哈哈哈)
8.Bec的治疗推迟了,本以为能给Bec的治疗带来回旋的余地,但是看本集Randall的表现,治疗板上钉钉了,好事。
9.看到有人觉得加入新冠的剧情有点突兀,个人反倒觉得挺好,生活剧不就是这样么,不就是讲述我们身边发生的种种嘛,而且编剧肯定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修改了剧本,本身就是很细心的改变,让我想起当年老友记因为演员菲比怀孕,增加了为弟弟代孕的剧本,多温暖。
「OST」NEW字幕组会在每首ost出现时右上角给出歌名和歌手信息,这一点非常有心非常棒,而且翻译速度很快,小伙伴们可以关注下。
最喜欢的OST是这首《My sweet refuge》,出自Roo Panes2018年发行的专辑《Quiet Man》,家人就是最温暖的港湾啊,「Like the sun that gives the moon its glow」,放在第二集结尾实在太适合太温暖了。
Roo Panes在小时候堕入河中后获得了绰号“Roo”。
这也是对一个小熊维尼角色的致敬,他在玩一个名为Poohsticks的游戏时遇到了类似的命运。
他上大学并获得神学学位,并引用耶稣作为灵感(是不是更加匹配本集的剧情,哈哈哈)。
「I Love U相册」建了个我们这一天I Love U相册,感兴趣的可以看下哈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79660279/好啦,这感觉还是很好,期待第三集
一眨眼,马上第五季了。
第一季的温暖至今记忆犹新。
一个好的爸爸,真的可以治愈一家人;妻子、儿女们。
在世界上最穷困的非洲马里,每周一更的期待,让我的时间充满温暖。
转眼回国三年多,生活改变了好多,日子越过越好,事业家庭都走上了快车道。
这季前半程的时候,我已在伊利诺伊了吧,第六季前半程,我估计顺利回国,更美好的生活也就来了。
I like how they discussed priority and that common issues such as race be a curve ball to everyone. and still, seems like a hardcore patriotic show to me. too rosy and family centered. not sure about that feeling yet. good directing for sure. It felt good to know that people would still be struggling about their career design and the type of relationship they want until middle age.
时间过得多快呢,想不起来看第一季的时候的我是什么样了,2016年吗,工作上丝毫不自信,生活上又非常任性,非常需要和人有亲密关系的链接,又非常自我自私常常伤害对方。
看第一季的第一集就被深深吸引,一年一年看下来,甚至找到了当时大学时候看实习医生格蕾的感觉,啊大学,自在轻松的被阳光和图书馆包围的下午,疏松的人际关系,很爱的男孩儿,这好像想起来都是太久远的事情了,对了,还好现在学会了你最爱的开朗。
看第五季是因为收到推送,第六季开播也是最终季了,才发现这季还没补,迅速下载下来,在上个周末开始看,其实这两周很忙很忙,疫情原因居家办公,每晚都忙到10到11点,干眼症常常看东西恍惚,结果还是在某个深夜看到第8集和11集爆哭了。
Kevin对Randall说,我终生去学习的浪漫不过是对你的拙略模仿。
uncle nick对着Kevin的双胞胎说,you are my moon,真的眼泪就是刷刷的流。
人类彼此之间相爱的情感太好了,如此拙略的我,用着如此拙略的表达方式,能不能让你懂我到底多爱你,甚至超过爱我自己呢。
非常舍不得和皮尔森一家说再见,皮尔森们又让我心里柔软的那部分更加柔软,我觉得柔软的人最厉害的地方是会为了自己爱的人想保护的人变强大,回顾过去几年的时光,我也一直在这样努力着。
至今的我,依然是一个私下里非常非常情绪化的人,但是比之前更能理性的控制自己,理性的思考我到底该怎么做,是个眼泪狂魔但是只留给自己了。
皮尔森一家呢,日常真的其实并不会经常想起,但是一定会在和别人聊起美剧的时候,说到他如果以后要生小孩,一定要看看Jack和Rebecca和big three的故事。
爱皮尔森一家,爱每个人生活着漏洞百出的生活却又为彼此遮风挡雨,是在浮躁又让人挫败的生活里,临睡前看到月光洒在窗前时,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个角落里,有着相同的挫败着又努力去爱着的人们,如此这样所带来的平静和温暖的力量。
Laurel这个角色的故事太传奇了,可能使这个形象缺乏生活气。
当然,如果是回忆角度的叙事,这样的安排还是合理的。
Kevin为了赶上孩子的出生,耽误了整个剧组的拍摄,从温哥华赶回LA。
支撑他做出这个决定的信念源自父亲Jack:他希望自己像父亲一样,将自己的爱乃至生命都倾注到家庭中,因此他不能容忍自己错过孩子生命的起点。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觉得他不够理智,毕竟他在电影拍摄的前五分钟贸然离开,耽误了剧组上下几十号人的准备。
但站在一个更合理的视角去理解这个情境,作为恋人和父亲,他有绝对的责任陪伴在Madison身边。
此时Madison一个人带着肚子里的双胞胎进入医院待产,比预产期提前了整整六周。
因为生育,女性被束缚在母职的各种规定中:她们需要忍受分娩的阵痛,需要承受生育造成的身体损害;除此之外,和孩子之间身体联系让她们自然地产生一种责任感,出于对自己孩子强烈的爱,她们往往选择为家庭做出让步和牺牲,她们暂停自己的事业,牺牲自己的才华与精力。
但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牺牲。
母职的规定曾一度被认为是天然形成的,女性几乎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
(当然有人会说,你大可选择不生育?
但在目前的社会阶段,家庭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人往往很难承受家庭缺位的那种孤独和空虚。
不生育的选择其实对很多女性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无论是生育还是不生育,都应当给予充分的资源倾斜和保障,才能平衡母职带来的不平等问题。
(母职的话语建构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可以在未来阅读相关书籍时多加思考)当Kevin告诉导演Foster自己的未婚妻提前待产时。
Foster的第一反应是“恭喜”,而不是担忧Madison的身体和精神状况。
这或许是一种观念的传统和惯性:大部分人认为生育是一个女人的本分,因此她承受的痛苦都是理所应当的,她的伴侣大可不必为此分担。
不是所有人都像Jack,Kevin和Randall那样将恋人和家庭看得极为重要。
但是,对男人而言,恋人从怀孕到分娩的整个过程就是这一年的头等大事,在分娩的那一天不顾一切地放下工作奔向医院就是他的本分。
但往往大家把男性的本分看作道德感,将女性的道德感贬低为本分。
于是,对男性的最低标准转化成了道德上的赞美:他本不必对这件事这么上心的,他真是个好人!
所有的摩擦和争吵只是拼劲燃烧的干柴,泛起生活的团团烟火。
ONE 帮助的界限上集结尾说到Toby失业,这集主播Toby就上线了,疫情还是对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十分大的影响啊。
只是忍不住想问,这里确定是面试现场,而不是什么奇奇怪怪的拍摄场面嘛
恰逢Kevin和Kate两个家庭都被新生儿“折磨”的有苦难言,所以决定报团取暖,不如聚餐。
保姆全程的贴心看护,智能婴儿床的疯狂安利,小李子的伊巴雪茄(故意漏打经纪人),豪华的寿司大餐,无心插柳柳成荫,屋漏偏逢连夜雨的Toby虽然块头大,但却人尽皆知心思细腻。
所以他不想在Kevin面前坦白自己丢了工作,尤其在这一连串的内卷碾压之后,让我想到之前Toby感叹男人的那句“Oh,Man”,男人可能就是这样吧,即使有一肚子的心事,也宁愿闭口不谈,眺望远方。
想到这,突然觉得Toby的人生有点惨啊,或者说被Kevin和Randall两个人一对比,就更加相形见绌,是他不够好么,是他不够努力么,可能是因为编剧和他关系不好吧(笑)
Kate和Madison居然都身为人母,可以一块吐槽照顾孩子的日常了,可是很明显,同妈不同命。
在任性刷礼物,直言自己赚了不少钱之后,Kevin居然建议要不要把两个孩子也放过来一起养大。
不得不说,虽然他的本意可能是出于一片好心,但是言语中却让人感觉十分混蛋。
反过来看,即便是成为了新手爸爸,但是明显Kevin和两个孩子之间还没有产生深厚的羁绊,否则将心比心,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敏感的Toby不仅感受到Kevin的居高临下,而且由此产生对Kate的信任危机,老兄,我也是男人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想想这句古话阐述可能并不仅仅是帮助别人的方法,更是帮助别人的界限,授人以渔明显是对别人自尊心的加倍照顾。
捉襟见肘时才会想到钱的紧要,喂奶换尿布生病不舒服时才会想到父母的恩情,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想起李荣浩的《爸爸妈妈》,歌词中唱出了最质朴也最感人的父母之爱。
不算太小的房冬暖夏凉的那间放着我的床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足够我在这年代奔波足够我生活
这句「我的就是我们的」,明显就是Kevin埋下的雷,倘若日后Toby得知此事,后果可想而知。
Kate致电Bec询问爸爸妈妈如何在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我不得不说,三个孩子的心可真是大啊,居然现在才想起来问不过反过来看,更加证明Jack和Bec真的超级棒,棒到简直超出常识,哈哈
TWO 烟火气MamaC住进了Randall和Beth的家,Randall被迫在阳台建立一个自己的临时空间,Beth也是感受到被除尘拖把追赶的压力和对孩子们餐桌礼仪的指指点点。
因此Beth想在MamaC走之前最后的晚餐上大显身手,扳回一城。
与此同时,Malik向Randall询问人生建议。
看Randall开心的模样,让人再次想到之前Beth二胎之后他想要一个小儿子的模样。
不然这一肚子的人生经验岂不是要白白浪费。
谁知,一问就倒,女儿的男友的前女友想要重新回到女儿男友的身边,这个问题对于第一次给孩子忠告的Randall爸爸而言,的确是难了一点。
然后果不其然,则最后的晚餐氛围尴尬,分分钟爆炸。
先是MamaC对于晚餐的继续点评,而且明显就和之前自己的要求南辕北辙(老友记Monica母女既视感)。
然后是察觉到Malik有异常,Randall和Malik有秘密而无法忍受的Deja。
还有Tess那并未告知父母的半个月爱情,和持续性要求整改的they和their。
当然更要命的则是MamaC的离开计划变更,让整个晚餐失去意义。
最后情绪崩溃的Beth,直白地向MamaC发出了逐客令。
Deja和Randall的阳台小聊很棒,无论何时,孩子就是想得到父母的绝对认可啊,即使是在我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时候,我也同样需要温暖的陪伴啊。
First and Always. To everyone you love.
最后Randall建议去Instagram黑前女友的模样,就是亲爸最讨孩子喜欢的样子吧,哈哈
回忆过去,身为工头的Jack和在家照顾孩子的Bec两个人要养三个孩子的压力巨大,而Jack出去吃饭的时候又被信用卡游戏被刷了200刀,that's a lot。
工作压力,男人面子,养家糊口,可能这也正是现如今Toby面临的困境吧。
然后Bec毅然担起家庭的财政大权,她坚决起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样子,又飒又美。
Bec给Kate的建议,是让她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人生不只有正面,还有反面,当你觉得走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回头看看,原来,你已经筑建了这么与众不同的人生。
MamaC的这段话无疑是本集的高能升华,将前面Toby和Kevin的帮助之争,Randall和Deja的依赖之争,Beth和Tess的信任之争,MamaC和Beth的挑剔之争,甚至Jack和Bec的家用之争,都显得那么小家子气,生活这团篝火最终都会走向宁熄,可能只有到那时,人们才会知道,曾经熊熊燃烧的火焰,才是生活的烟火气最棒的记忆。
THREE 无条件的支持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杨笠口中的女生友谊,和那份错杀所有「瑶瑶」的坚决。
亲密关系中最需要的不就是这样义无反顾没有条件的支持么,在感情中讲道理就是最大的不讲道理啊,道理谁又不懂呢。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支持。
只有当你有了孩子之后,才会明白为什么可以看小孩睡觉,一看就是半个钟一个点。
可以在他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一抱就是半宿。
携手为他撑起一片天,即便再小。
Randall对Beth的爱,是无条件的支持。
所以当MamaC在餐桌上指指点点时,他直接坦白「我觉得很美味」。
也正因如此,Beth在他面前,能够永远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Kate和Toby呢?
Kevin家聚餐时,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是当Kevin说到「把孩子放到我们这里」时Kate的沉默,她不可能感受不到Toby的内心不适,也不可能觉得这是一个good idea,但是这个时候最为最佳调解人的她最应该站起来,可是她却没有。
最后Kate对Toby的这段告白,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疑似flag,我更希望Kate能够像Bec一样想办法去解决,也正因如此,最后在Kevin别墅重聚的一家人,迟迟不见kate和Toby的到来。
就这样,最近广州疫情严重,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明天会好的。
最好的爸爸无非是让老婆孩子安心而已。
ONE To new Dads这是我成为新手爸爸的第28个月,感觉这一集就是为新手爸爸而拍,所以,将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感想写在这里简直再合适不过。
在刚得知自己即将成为人父的喜悦平息之后,直到宝宝出生的待产期是最容易擦枪走火的,而且是越来越剑拔弩张,因为产妇的行动越来越受限,产检的频率越来越高,个人焦躁的心情有时也会止不住地冒头,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时候丈夫的陪伴至关重要,但是又要生活,又要陪伴,很多时候就是难以两全,能陪伴的时候尽量陪伴,不能陪伴的时候也不忘支持,孕期是婚后两个人感情的第一个考验,很多感情裂痕也是在这个时候蠢蠢欲动,物质基础虽然重要,但是家之根基才是重中之重啊。
然后一声啼哭,宝宝来了,各种脚印、胎毛诸如此类的花式迎接接踵而至,新生命的到来振奋人心,Toby依旧是世界上最bling的老爸。
然后新生儿的照片开始出现在以你为中心的各种微信交流群,各种鼻子像你、眼镜像你、笑起来像你的喜悦信息纷至沓来,让你切实感受到这个孩子身上流着你的血液,这个孩子成为了你最亲的人。
Beth的这个真是神总结,感性的人们就是随时游走在哭和笑之间啊。
这一波喜悦对旁观者可以持续到第二天刷朋友圈为止,而对于新手爸爸和妈妈也许只能坚持到孩子的第一次哭闹。
Why,what happened,Whats wrong with you?
是不是饿了、冷了、热了,是不是肚子不舒服,这个小疙瘩是不是黄疸,便便这个样子是正常的么……诸如此类,一瞬间,你之前二三十年所学的任何东西都和这个小小生命的需求格格不入,当然如果你学习的是婴幼儿护理,那么恭喜你啊,你可以亲身验证下学校教授的内容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时间,宝宝晚上会每两个小时醒一次,吃奶奶,然后好一点十分钟左右睡着,然后你刚入睡,下一波就来了,诸如此类,你都不明白,为什么他刚来这个世界几天,生活规律就可以如此完美,然后你就白天上班晕沉沉,晚上睡觉一阵阵,精力实在难以支撑;而母亲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探索如何良好地照顾自己的宝宝,一方面还要接受各种妈妈群里面的种种比较,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婆婆或者妈妈掺和进来,她们的确可以帮助分担很多,但同时却也是新手母亲情绪低潮的潜在隐患,而且很多事情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习惯不同或者观念不同,就已经如此无解。
所以新手妈妈在宝宝出生到重新工作的这六个月,是产后抑郁的高发期,尤其很多妻子处于爱不想和老公分享太多,或者分享之后事情也无法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就不再分享,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生活仿佛看不到边,自己仿佛和孩子捆绑在一起,不仅如此,还要顾及宝宝各种忌口,吃吃不好,睡睡不好,无人理解,无处发泄,对,就是下面这个表情。
开始的时候只要吃饱,睡好,就基本搞定了,虽然会起各种疹子,会从出生的白白嫩嫩,变成一脸的小红疙瘩,但大多数时候他就躺在床上,晒晒太阳,so,还可以。
开始的时候白天睡觉的时间还长,后来慢慢需要陪伴的时间持续延长,会爬了,会走了,要防范的危险更多了,需要的东西也更加深层次了,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哭,你问他,他也说不明白,然后又因为你没有及时理解到他的意思变得更加难过,然后就哭的更加声嘶力竭,久而久之,只要孩子一哭就手足无措,甚至心烦意乱。
两个人都会开始思考,怎么了,是不是我们从最差的一届学生,变成了最差的两个父母。
最初的六个月,因为爸爸总是白天出去上班,所以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性明显更高,对,就是传说中的「父亲还不如一个奶嘴」阶段,这个阶段母亲很艰难,需要关注到关于宝宝的一切,筋疲力尽应该是每天的生活常态,一个是带了一天娃的身心俱疲,一个是上了一天班的头晕目眩,这简直是最难相互理解的顶峰了,而孩子的不配合工作就是每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所以这个时候,帮不上什么忙的爸爸,就去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给老婆准备点喜欢吃的水果酸奶,体贴地揉个肩捶个背,给宝宝煮煮奶瓶,跟进好奶粉和纸尿裤的存货,宝宝对你还很陌生,但是也要记得时刻露个脸啊。
有了孩子还想要二人世界,痴心妄想,想要单独呆在车里,太乐观了,负责任地告诉你,几乎不可能单独呆在任何地方(自由放养当然除外)。
好啦,困难就说这么多吧,应该也够吓人的了。
带娃难,大家都知道,然后呢?
孩子们不都如期长大了么,是啊,不然呢。
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亲身参与者的感受,孩子是否尽量快乐地长大(多少人用一生的时间为童年疗伤),母亲是否觉得这一路以来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父亲是否能够在众多的焦虑和纷扰中逐渐明白自己顶梁柱的身份并不仅仅是负责经济来源即可。
十年后,孩子都会长大,父母都会变老,但是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却可能改变之后的所有。
在这里,想要郑重其事地说,当老婆用这种眼神看向你的时候。
她其实最想听到的并不是「我注定是一个好母亲」,这一点她有别的选择么?
她想听到的是「不用担心,还有我,我们能行。
」
母亲上班后,是培养父子关系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都开始白天不在家,孩子对于母亲的依赖会相对降低,父亲可以努力争取孩子的喜爱,方法无非是多陪伴一起玩玩具,睡觉前一起读故事书,还有一个秘籍,哈哈,周末爸爸妈妈休息的时候,比妈妈早起,一方面让孩子醒来的时候可以先看到爸爸,然后尽量陪伴玩耍直到妈妈醒来,不仅多了父子时间,而且可以让母亲有更长时间的睡眠时间。
别问,问就是吵架之后总结的。
不仅如此,还要做好外出长时间抱着孩子的体力准备,和准备宝宝出门所需108件东西的超强收纳能力,适合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模式,用以中午母亲想要休息一会,自己可以单独搞定不求人。
总之,最重要的就是养成自己一个人也可以把娃带好的核心竞争力。
一岁半到两岁的这段时间是我和木子吵架的高峰期,无数次,大大小小,激烈的或者暗流涌动的,其实最后总结的无非就是Jack下面的这段话,如果你足够在意的话,就会处理的比现在好很多,很多时候一定是因为你把更多的时间给到了带娃和产后夫妻关系保持之外的事情,才会导致家庭氛围不良。
不要害怕犯错,母亲并没有天生的带娃技巧,只是尝试了更多,或者总结了更多,或者找寻了更多的途经去了解,如果你在一次次的跃跃欲试时因为害怕停住了脚步,那等待你的只有后面无尽的后悔,越是不勇敢走出这一步,就越难跟上后面的旅程。
说了这么多,重点当然不是抢占母爱比例,OK?
而是努力分担带娃过程中本就属于父亲的应尽义务,如何让老婆省心,让孩子开心,这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么,担子总是压在一个人的肩上,总有一天会迎来那最后一片雪花的,有了孩子之后,需要的不再是一味的陪伴,而是给力的战友,只有能够分担彼此的苦难,才能携手迎来更有希望的未来。
你要拼尽全力让她记住此刻的美好,而不是之后的一地鸡毛。
然后你就可以笑着对别人说。
这一切,都是运气。
带娃嘛,不过如此。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好爸爸,好丈夫。
TWO To Madison这一集有被Madison杀到,无论是劝退狗仔的从容机智,还是选择开车的合适担当,以及最后一人带娃的淡定沉稳,什么拴住一个男人的胃,直接带好他的娃啊!
有一说一,经过这一集,我只认Kevin和Madison这一对了。
第三张的Madison简直美爆。
THREE To the Endding这是什么神仙选角
已经可以感受到,明年的大结局应该就是这里了吧,皮尔森一家的叶茂枝繁(Randall口中的branches)最后的聚首。
好啦,今天就到这吧,晚安。
花了四十年找到,也不算太晚!
灵魂的伴侣贝斯兰德尔,真的会看哭,成熟的感情,心灵的伴侣。
沟通在任何关系里都太重要,会沟通的人总能游刃有余的保持对生活的掌控感!
托比很善解人意,但是感觉他好累,不能与凯特坦诚相待,修不好漏水,失去工作,真的会让关系矛盾百出。
可能这才是生活,现实的生活就是会被这看似不起眼的一件件小事,打压,直到让人无法呼吸,在某个点爆炸!
01 新冠,佛洛依德一下子拉近了时间距离。
04感觉就像是自己发生过的事情一样,自己偶尔的软弱,孩子突然能够喝奶时的惊喜和深吸一口气,就是这样。
05有一天媳妇问我有人欺负她怎么办,我说得分情况,她不是很开心,过几天她又问我一次,我说那就把他弄死,她高兴了,如果我也早点看托比的回答,我也会得满分。
06原来威廉这么不靠谱,怎么不回去找找,也许那时他已迷失自我。
罗瑞尔,兰德尔,我又记住了一个名字,最后湖中感觉要把兰德尔送走,没想到差点把凯文送走,我想又是兰德尔,凯文,凯特和他们三个的故事。
07如果我是凯文,我也会奋不顾身,如果我不是凯文,我会犹豫。
08我不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人,孩子出生时我在火车上,还有几个小时就到了,有点小遗憾,但我爱她们,现在更是。
开头看似无关却息息相关的故事很高级。
09凯文在车里梦到父亲,那一刻为这种感情所泪奔,比兰德尔的那种感情更强烈。
其实对每一季的每一集都写点东西是我在看完第一季最后一集时就有的想法。
看到每一季下面都有很多小伙伴在做这件事,万万没想到自己开始写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五季。
在写E2的剧评之前我一直在想这一集的主题是什么呢。
一开始我以为是pray,因为前半段似乎刻画了很多人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但却无能为力的故事。
比如Bec的老年痴呆似乎在经过治疗后又复发了
比如William因为妻子戒毒的痛苦去医院祈祷
再比如Jack在教堂里祈祷Bec平安无事,其实这里想要着重去说Jack在教堂中的祈祷。
因为这里还有一段Jack对过往父亲带他去教堂祈祷的回忆。
在之前的剧情中,我对杰克父亲的印象是一个酗酒无度,并且有家暴倾向的不负责任的父亲。
但根据后来的一些回忆片段,似乎杰克也有些与父亲相处的欢乐时光。
这两者在我之前的视角中来看是有些矛盾的。
看到这一集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起因是Jack很好奇,每次父亲做祈祷时都会青筋暴起,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这么用力在祈祷呢。
于是在自己很焦虑的时候,问出了这个问题,父亲给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其实在后来慢慢观察他人的过程中,我有一点体会,即每个人都是多元的,不是说一个人因为某个缺点就丧失了所有的优点。
杰克的父亲可以酗酒,但他同样也可以怀揣着对孩子美好的希冀,这两者不应该是对立的。
在读《自卑与超越》的时候,记得里面有个这样的观点,说是父亲与孩子之间的联系最开始是没有的,阿德勒认为母亲应该在孩子生命的早起帮助孩子与父亲建立起这座沟通的桥梁。
但其实有些父亲最后也不知道该怎么与孩子相处。
其实电话挂掉之前最后的那句生日快乐,挺让人泪目的。
因为父亲一直记着杰克的生日,但他不知道该去怎么表示
但话说回来,看到后半段,我忽然发现其实这一集的主题是活在当下而并非祈祷。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
就像是big three无法让妈妈的病情好转,就像是William面对妻子痛苦时的手足无措,还有Randall挣扎了大半辈子的种族歧视等问题。
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祈祷或许也是活在当下的一种方式,我很好奇,对于西方人的信仰来说,他们真的会相信上帝在他们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挺身而出吗?
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大部分的答案应该都是不会的,西方人也不是傻子,谁又在活着的时候真的见到过上帝显灵呢?
所以我觉得祈祷只是他们获取力量的一个手段,即在自己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觉得山穷水尽的时候。
需要用一个理由来支撑自己走完后面的路,上帝便是他们的“最后一个理由”
其实toby的这种感觉,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感同身受,今年年初疫情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一开始我觉得或许就会像非典一样吧,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忽然就结束了。
但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我发现,怎么这还没完没了了呢?
在屋子里呆着的每天都在怀疑人生,难道就要这样一直呆在屋子里了吗?
后来,在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之后,心态其实也调整了许多。
我觉得活在当下,这四个字里面,最重要的并非是“当下”,但是“活”这个字眼。
“活”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活在地球上,鱼活在水里,鸟儿活在树上。
活这个字的意思其实是与周围的事物和平相处,如何与不同的境遇和平共处确实也是我们人生的重要命题之一。
其实我之前一直有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说,活在当下仅仅一味追求当下的快乐,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是和这四个字格格不入的。
但是现在看来,其实并不应该去计较那么多,活在当下可以缅怀过去,但不应该让过去牵绊你的当下,可以憧憬未来,但不能让未来迷失你的当下。
就像是米格尔说的一样:
Bec真正的焦虑不在于她现在的生活不好,而在于她很害怕这种病会在未来夺走她生活的全部。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她相信:
在对“活在当下”这个概念有了足够的理解之后,我也渐渐明白该如何更好的去融入周围的环境。
其实阿q精神还蛮有必要的,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在隔离的时期,我告诉自己这是人生少有的一段可以按下暂停键的时候。
睡懒觉变得自然而然,打游戏边的正大光明,之前不知道做宅男是什么感受,这段时间也可以说丰富了人生。
最后想提一句的是,Beth给Randall在结尾说的这段话:
过往的记忆往往会牵绊着我们,痛苦和快乐其实都是人生的锚点,因为有了这些回忆,我们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所热爱的,什么是自己所排斥的。
也正如《自卑与超越》中的另一观点:其实人在童年时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记忆是巩固和加强生活方式的手段之一。
似乎有些跑题,其实我想说的是,关于第二个图中Beth说的话,看看眼前的一切,看看自己所做的一切。
想想过去,当年我小升初的时候,爸妈给我报了奥数班,我觉得痛苦极了,中考的时候那会是个小胖子,但是要体测,每天去操场跑步的时候都让我痛苦极了。
高考前很焦虑,满分150的数学倒数第三次模考考了60分,倒数第二次模考考了70分,我觉得我要上不了大学了。
去年年初的时候雅思一直考不到合适的分数,我也痛苦极了,我觉得我要没有书读了。
现在依然很痛苦,因为找工作太难了,我觉得我要在家啃老一辈子了。
但是仔细想想,在曾经看起来是那么困难的事情,我一步步的走到了现在,看看眼前,看着我所做过的一切,其实正如下面Beth所说的一样:
我觉得这段话真的可以很好概括这部剧的主旨,“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除了我们”,当然,其实我们也并非永恒,而是我们希望当下的幸福是永恒的。
这也正与剧名“我们这一天”所呼应,其实我觉得“我们这一天”指的不仅仅是big three的生日,每一季讲述的故事大都是一天中发生的故事,即当下生活中的永恒时刻。
说到这里,又想起来自己在英国的最后一天,第二天早上五点的飞机,但最后还是去了心心念念想去的剑桥,坐在康河的游船上,耳机里面放的正好是《白日梦想家》的插曲《Dont let it pass》
剑桥具体有什么,那天到底做了些什么,其实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但让人开心的是,那一刻我是活在当下的。
生活有时候确实挺难的,冬天快要到了,吸入空气都变得有些冰凉,但还好有This is us,希望大家都能感到温暖吧,不管是心里的,还是身体的。
最后来一句:
We Fight On敬当下,敬每个努力生活的人
已经是不好看了……
说实话有点失望
看到最后的时候,我竟然快哭了
越来越墨迹
紧跟时事,很好哭,很治愈,Randall亲妈加戏似乎真的没必要,New Big Three的故事太棒了
感觉没有前几季好看了
弃了 美国八点档肥皂剧罢了
剧情撑不住,鸡汤也难下咽了。Randall对血缘的痴迷简直病态,编剧也是,为什么有必要去溯源生母,半生没找过孩子,到头来还能圆说是怎么个好故事好母亲。我是在看什么荒诞剧吗?现实中,像我这种被领养,已知亲生父母在哪是谁,也不愿意有任何瓜葛的才是常态吧。弃养孩子永远都不会是个美丽的故事,恕我不能理解被弃养后对血缘刨根问底传宗接代的执着,强行美化到脱离实际,这碗鸡汤我啃不下去了。请编剧停止政治正确
Randall生母那条线有点forced的感觉 Madison逃婚那段好心酸Kevin说了那么多i love xx就是说不出她最想听的i love u 不会下一季Kevin又和Sophie纠缠吧哎 这季的确哭得不如之前几季多 可能是因为Jack戏份比较少 毕竟我的泪点是长在他身上的
感觉我还是更能relate to Kevin,尽管Randall 或将成为这个家庭中创伤最深的那个。Kevin渐渐发现自己一直在满足别人的需要,将自己的放置其后,包括 40 岁的这场婚姻,他的人生模板都是按照《甜心先生》来的。Uncle Nikcy somehow 说对了,所以Kevin才会生气,他无法接受真相。Kevin 一直在试着去做一个“好人”、去完成应该做的那些“好事”,包括Randall 对他的道歉无动于衷,因为那些道歉看起来也是场面话。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确却又不诚实,这种不诚实不是有意为之,是大脑肌肉记忆,因为他知道怎么“取悦”别人,隐藏自己。所以Kevin成了super star也是种弥补吧,现实里暗淡无光,荧幕上闪闪发亮。
编剧超虐的,一会儿温馨鼓舞一会儿又天降横祸,看的人起起伏伏的,但还是很温馨很感人
这部剧变弱了,看到第六集。虽然以前也是家庭,生活那些事,再加上一些这个特殊家庭的故事,但是柔中带刚,非常打动人心。今年,讨论到大家都在经受的疫情和世界分裂,这部剧却无力而drama了…… 2022.5.28,看完10集了 不准备再往下看了,有点假,有点硬挤的感觉……
这季的真谛:人生就是不钻牛角尖
看到第6集,突然冒出来Randall的生母,还是个黑富美??还留下了大农场和大房子???太扯了,为了编故事硬凑,这剧越来越变味了。Kate莫名其妙非要去找18岁时的前男友?这…想弃剧了…可是不得不说这混乱三兄妹找的伴侣都是天使
这部剧让我着迷的是里面的完美,每个人设在表达感情和发现自己上的完美,尽管如此,亲密关系也很难完美。听说下一季就完结了,完美也终将尘埃落定。相信每个打高分的豆友们,都有同剧里一样的多多少少童年的遗憾和生活的向往。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皮尔森”,亦或遇见“皮尔森”
这剧就是告诉我们,不管你多大年纪,依然可以相信爱,期待爱,如果对方不是你期待的样子,就勇敢一点地放手,因为你值得最好的。
听到Madison怀孕了,我也开心地抱住自己。
一集弃
整个第五季三颗星。五颗星给第五季第十一集!!!!Nicky收到邀请参加grandniece和grandnephew的baptism,为了见面学习网购,花了很长时间亲手制作水晶球,为了保证小孩子的安全打了两针covid疫苗做了多次核酸检测,从1972年后就没坐过飞机一直住在trailer里的Nicky独自一人跨越大半个国家去往加州。机场安检人员粗鲁的打开Nicky精心制作的水晶球禁止他携带,Nicky为了倒出液体而不小心摔碎了的画面超级令人心疼。这个一直被困在了越战被哥哥误会为恶魔的Nicky其实一直是有童心的,只是战争的负面影响太大了。
蛇皮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