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大本,英文名叫蝙蝠侠,最近一段时间我忙着在世界各地招募超级英雄,名字我想好了,叫正(证)联,就是办证联盟,名字比隔壁的妇联傲娇。
完事之后我又考取了会计师执照,成为了一名会计师。
我从小就是自闭症患者,并且伴有高度的强迫症,譬如抽屉里的餐具要整齐的排在正中,盘子里的煎蛋必须要摆正。
诶!
吃饭的时候我一抬头,镜子刚好‘正对’着我帅气的脸,总之.....完美。
在我看来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始有终,不让我做完,老子就发飙。
一个科技大咖找我来审计他们公司的账务,因为公司里的会计小妹发现账务有异常。
首席财政官说我是在浪费时间,说公司里的账簿就是一堆天文数字。
我说你当CFO多久了,他说15年,然后我叫他把公司过去15年所有的账簿拿给我,并说了声谢谢。
然后我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找出了公司账务的漏洞,结果还没做完的笔记被一群傻逼擦掉了,我说我得做完这件事情,科技大咖说不用了,拿出支票要让我滚蛋。
顿时我感觉体内的麒麟血就要喷涌而出,我知道我要发飙了,为了控制住自己,我心中默念:心若冰清,天塌不惊,心若冰清,天塌不惊.....总算给科技大咖保留了一点颜面。
在这过程中我结识了会计小妹,并互生好感。
但当会计小妹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我当场就拒绝了。
原来审计账务就是一场骗局,科技大咖想要杀人灭口。
这老头天天在家里鼓捣高科技,多半没看过超级英雄的电影。
我岂能是一个普通的会计师?
于是单枪匹马就干翻了屋子里的所有人。
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但是麻烦又接踵而来,联盟里的兄弟不知从哪听说有一会计特厉害,江湖人称会计侠。
他们叫我把他也招募进来,我该肿么办,在线等....2016年12月25日单身狗的日常电影
看前半小时的时候我想弃剧,一小时的时候我想打三星,90分钟的时候我觉得四星应该有,120分钟电影结束我给了五星。
满分,真的满分。
原来以为是一个俗套的superman的故事,只不过这次用了会计财务金融作为电影背景,终极反派为了公司上市,男主是个会计超人,执法部换成了财政管理部,犯罪活动变成了洗钱。
但是越到后来才越发现我低估了导演的实力和用意……最后的剧情给了我太多的惊喜……我就说那个杀手男怎么那么有个性,你说他是反派吧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原则,会为被做空而下岗的工人鸣不平,教训大空头,有的时候还风趣的。
到了片尾才知道,他是那谁谁谁。
我想living的那个老头看到这一幕肝都要炸了😂😂其次这电影其实很讽刺、很黑色幽默,影片一开始男主就说我倒更喜欢跟反派打交道,他们更懂江湖义气。
全片到处都是讽刺与对比,资本家头顶光环、受人尊敬、出入都是大场合、社会地位高,靠的是恶意做空十几家公司,迫使工人下岗令他们的家庭难以为继。
女探员曾经有过被捕入狱的黑历史,这成了她的把柄和软肋,但实际上她行凶的对象是一个卖劣质可卡因坑害她妹妹的毒贩。
老主管看起来带着厚厚的功劳本光荣退休,谁能想到他10年前只是个混日子的公务员,胆小懦弱,在“重生”之后靠着男主提供各种线报屡立战功。
男杀手拿钱做事,但也让被害的CFO用一种体面的、能让他妻子得到最大补偿的方式结束生命。
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大反派坏老头说他让公司上市,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研究假肢技术、造福更多人。
男主帮国际犯罪集团洗钱、还是个杀人机器,但他两次大开杀戒都是因为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受到了伤害,他走在在犯罪的独木桥上,但得到的钱大部分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帮助经济困难的老夫妇合理避税。
这里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那个声称“为了造福更多残疾人”而做假账、甚至最后杀害自己亲姐的老头,以及那个帮助黑道洗钱筹集慈善捐款、为了替人报仇而大开杀戒的男主…正邪善恶,这中间的模糊地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
最后这电影居然还顺道宣传了一下关爱自闭症儿童,“他们不是怪物,他们只是与众不同”,“如果那些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精神病患者的测试本来就是错误的呢”,“他们很棒,他们只是不懂得怎么去表达”。
写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数学家,没法开口说话行为疯癫却拥有一流黑客技术、能通过软件逻辑清晰的与人交流的“女助理”,有强迫症、精神极度不稳定却聪明绝顶身手矫健的男主。
他们不是怪物,他们只是与众不同。
一部我以为的爆米花片,却给了我真实的感动和思考。
挺有意思的
开车路上听收音机,介绍即将上映的会计刺客2,我才知道该系列和勇士是同一导演。
当年看勇士时非常震撼,但对导演的其他作品并不熟悉,周末闲来无事,把会计刺客1补看了。
本阿弗莱克饰演的大块头会计很有意思,像来自武侠小说里,性情古怪,行事乖张,又本领高强的侠客。
一开场帮老年夫妇避税,轻描淡写间,透露出角色娴熟的业务能力,和类似罗宾汉的侠盗精神。
精准的枪法和木讷的表情,形成反差,在西装革履的伪装下,是深藏不露的高超身手。
感情戏部分最为精彩,会计专业成为互相吸引的契机,把一个自闭症患者和一个科技公司的白领链接起来,两人一问一答眉飞色舞的探究财务问题,如同高山流水遇知音,外人无法理解,大块头和小只女乐在其中。
远在天边的“真人工智能”语音助手认为大本是在发疯,为了一个短暂合作的陌生人,豁出自己去营救。
而对大本来说,在这个星球孤独行走数十年,终于碰到一个能分享独特乐趣的灵魂,是多么的不容易。
在酒店里,美女都要亲上去了,大本一拍大腿,恍然大悟,我找到问题所在了,作为观众我是真要吐血,你要不会谈恋爱,如此秀色可餐让给我好不?
后来大本从酒店离去,关上门的瞬间看了一眼熟睡的女孩,转身奔赴战场,真是帅气又深情。
不会表达的大本,用行动表明一切,没有情话,没有亲吻,没有拥抱,远离你,是为了你安全,即使再不舍得,关上门,拼上性命去扫除威胁,你踏踏实实的过好小日子就行。
钱财更是身外之物,女人对他收藏的画作发出惊叹,这不会是原作吧,他没有回答,待一切平息后,悄无声息的送出,连外层的包装纸都充满小心思,那是两人午休时间闲聊提到的话题,不苟言笑的男人看似不解风情,实则每字每句都记在心里。
最后通过光头佬的叙述,以及年轻探员的调查,补齐人物拼图。
为黑帮、毒贩洗钱赚来的巨额财产,都捐给了自闭症儿童中心,为自己在牢狱中结识的导师复仇,血洗了实力强横、为所欲为的黑帮,他是罪犯,他也是重情重义的当代侠客,你很难用好或者坏来评价他,只能说,他有自己的一套法则,对于被现实的强势所压迫的我们来说,他的所作所为,让我们心生羡慕,向往着迷。
但会计身份已经被戳破,只是打打杀杀的话,就少了与人物表面斯文状态的反差乐趣,不知道第二部怎么拍,谨慎期待。
刚刚看了《会计刺客》,这部电影在北美评价不错,票房8600万,对于这样的中等成本制作来说,很不错了。
电影我挺喜欢,只不过跟想象的不一样,原因嘛,既然电影已经公映了,也就算不得什么商业机密了,索性全都抖了出来。
这其中有道听途说,也有亲眼所见,纯粹分享,各位权当听个乐,切勿深扒。
这部电影的开拍之前,2014年某个时期,剧本在中国走了一圈,为的是寻求合拍或者中国投资,那个时期,也就是14、15年左右,中国电影市场势头正猛,很多好莱坞电影都是这样。
先说下当时的现状,中国电影突然火爆了,就“慕名"来了很多老外,寻找合作,动不动就排出好莱坞“六大”的名号、列出几个好莱坞大明星,来中国拉赞助。
说句不好听,这其中,来十个人,其中估计有一半是骗子。
为什么呢,因为俺当年就见过这类,不知道从哪来的,只要是个老外,就说他有路子能搞来杰森·斯坦森、布鲁斯·威利斯,然后两手一伸:“给钱吧。
”PS,俺当年那个公司,就被一部打着布鲁斯·威利斯旗号的电影给忽悠走了不少定金,结果人家倒是真把布鲁斯威利斯找来了,条件是,对方只拍三天,片酬七位数美金,或者干脆拍给你拍半个月,片酬八位数美金。。。
总之,这其中,中国投资或者中美合拍,很多制片人忽悠的成分很多,真真假假。
而且据一位常年浸染在海外老牌发行人告诉我说得(资格很老的发行人,从邵氏那时候就开始“卖埠”,我叫他老师),如果投资外国电影,拿不到亚洲或国内发行权的话(一般分账片都是中影或华夏发),仅作为投资方,是很难赚到钱的。
因为好莱坞大公司们会聘请那些“华尔街之狼”,他们会把帐做的滴水不漏,如果你仅仅是参投,拿不到发行和制作权的话,假如电影亏钱,大家一块按比例分锅,假如电影赚钱,从账面上走的话,几乎会让你赚不到一分钱,白玩一场这些项目其中,就有这部《会计刺客》,当时项目还叫《会计师》,对方也是寻求投资,并且祭出了一个杀手锏——甄子丹主演。
由于小弟仅是小员工,没有参与会议讨论,仅看了一个文本,比剧本短,比大纲长的一个玩意,内容基本跟如今电影描述的类似。
自闭症、数学天才,杀不掉的会计师,还有追查他的女探员。
当时剧情与现在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没有安娜·肯德里克这个角色,或者说,安娜与辛西娅饰演的探员角色,是合二为一。
两人一个逃避追杀,一个在尾随调查他,从幕后走到台前,最终阴差阳错的让二位一块亡命天涯。
还有弟弟这个角色,原版我也没看到,当然,也可能是梗概的原因,把一些角色给省略了。
所以说,假如真的让甄子丹来演,这部《会计刺客》会是另一种风格了,沉默自闭的功夫高手,想想其实挺牛逼。
所以当时我觉得这个不错,有得玩。
但最终结果肯定是没有合作了,否则不会有现在这部了。
这个项目究竟在国内走了多少家投资公司也不知道,反正都没人投资,具体什么原因,俺也不知道。
下面,就是俺听来得了,一个参加了讨论会且跟我关系不错的哥们跟我讲的,真假未知。
《会计刺客》是为甄子丹量身定做的剧本,因为甄子丹台词功底一般,所以台词不多,已打为主(忽悠的成分较大)。
跟《会计刺客》一块来找投资的,还有另外一个项目,也是甄子丹演,该项目另外还有一个更狠的——范迪塞尔。
当然了,这个项目应该也黄了,因为二位已经合作了另一个电影了。
后一个项目的名字不知道,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毒枭还是什么罪犯头目落网,这位掌握者很多大头目甚至政府要员的犯罪证据。
在一次是转监狱还是准备开庭受审的前夕(具有什么原因忘了),需要押运他从A点到B点。
因此大头目们就沿途安排了一堆杀手和亡命徒,配备重型火力,要不惜代价将这位灭口。
结果走了没多远押运的狱警死得就剩一个了,剩下的这位特别牛逼,沿途保护罪犯。
最后不得不将罪犯放了出来,两人联手,一个为了完成任务,一个为了保命,二位杀出重围。
甄子丹与老范,各自是哪个角色不清楚,但这个故事我也很喜欢,如果真拍出来估计是一部动作猛片,跟《血溅十三号警署》差不多,也不知道现在这个剧本掖的哪儿去了。
但当时觉得能让甄子丹与范迪塞尔合作是天方夜谭,没影儿的事。
没想到没过两年二位就真合作了!
以上就是关于这部电影的“题外话”。
各位权当听个八卦了。
"autism"(自闭症)——发育障碍疾病,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行为方式刻板。
在进入影评之前,个人先在网上查阅了一下关于autism的医学解释,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想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谈及autism,精神疾病的一种。
印象中,很少有影片用镜头记录、探讨这个症候群,纪录片、访谈节目也不多,然而以这个(症状)作为故事的切入点(或者说通俗一些,当作影片卖点)的,却有不少。
今天介绍一部就是此类影片——“The Accountant”,以autism为影片的一个叙述点,展开了一段怪异的惊悚之旅。
“The Accountant”,一个文绉绉的电影名,很难让观众联系到“惊悚”这个词汇,不过如果换用中方译名“会计刺客”,则一目了然,等级立刻上去了。
准备进入影片详解先来看一看国外专业网站的点评,分数不高,比较一般,个人认为有可能是故事架构松散导致影迷不甚满意,毕竟电影情节是一部作品的成功关键所在。
烂番茄新鲜度:51%metacritic评分:51详解开始,三方面,演员,剧情,配乐主要演员Ben Affleck饰演Christian Wolff,自闭症患者,数字天才,职业会计,兼职hitman。
戏中的Ben让人再次看见了蝙蝠侠的刚毅、嫉恶如仇,更让我们见识了Ben的一流演技(尤其是唱那首Soloman Grundy童谣时的样子)
Anna Kendrick饰演Dana Cummings,就职于livingrobotics公司的财务,莫名其妙卷入了事件中,成了老板的猎杀目标
J.K. Simmons饰演Ray,以前的警探,现在的局长,与Wolff有着一面之交,准确的说是欠他一个人情——感谢Wolff,不杀之恩
Cynthia Addai-Robinson饰演Marybeth Medina,为调查、追踪Wolff,Ray特意设计将其招入
其他演员(在主线、支线中有出现)包括Jon Bernthal饰演Wolff的兄弟,John Lithgow饰演Lamar Black,Jeffrey Tambor饰演Francis Silverberg
剧情方面有几条线,一起探讨一下自闭症与教育。
一个开头一个结尾,相互照应。
电影的开头有一段是描述“自闭症”发作的Wolff,歇斯底里的念着童谣;影片的片尾有一个场景是一个自闭症孩子看着另一个孩子欢乐的与智能电脑对话。
两个场景,两个局面,一种思考。
说明了什么?
引导患儿的重要性,即家人对于自闭症患者的关爱与疏导
兄弟连,Wolff与Brax。
相对于Wolff来说,Brax的存在在故事中,简直不值一提,除了几次回忆中闪现儿时的Brax,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最后一枪崩了队友,与Wolff深情对视,基情太浓
男女主线。
Wolff与Dana。
这根线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完全可以被主线剧情(wolff帮livingrobotics查账作主线)所代替,最关键的是作为看点的“爱情”、“友情”戏码根本没有展开,就戛然而止了,让观众看的云里雾里,不知导演与编剧意欲何为?
Ray的跟踪与探查。
财政部官员Ray秘密委派Marybeth Medina去调查那个协助黑帮洗钱的神秘人(Wolff),这条线有些奇怪。
Ray的目的,在影片中已经说了,希望在退休后有人可以接替他,成为Wolff的新联系人。
不解的是,Marybeth Medina为何会接受这个建议?
是出于感同身受?
还是有其他的隐情?
故事没有很好的交待,猜不透
Wolff与Silverberg,暗线。
这一段叙事完美补全了Wolff血洗意大利黑帮的缘由,及缘何他有能力帮黑道上的人打理钱财何以习得理财能力?
Wolff因犯病伤人而锒铛入狱,在狱中结识了帮黑帮洗钱老会计Silverberg,从而学到了许多洗钱、及相关会计的专业知识。
为何血洗黑帮?
出狱后的老会计被黑帮所杀,Wolff失去了好友,直接选择清理黑帮。
配乐Mark Isham,算是比较知名的业内配乐人士,作品的跨度比较大,从jazz到流行,古典到摇滚,基本上都有涉猎。
本作延续了沉稳、内敛的音乐风格,印象最深的是Wolff一人独处时所配用的音乐类型,简约不简单。
影片的缺憾一部2小时的电影,内容肯定少不了,可是这部作品的问题是内容过多过散,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想涵盖,结果弄得四不像。
自闭症教育与治疗,蜻蜓点水,不如不谈男女感情,不明不白,最后不了了之兄弟情,含沙射影,一次误打误撞的相遇,不懂即将退休的上司与黑女人的不解之缘,是相互利用?
还是相互信任?
总之,故事里许多无关紧要的情节用力稍猛,看得累,讲的不够清楚,相比之下,关键桥段(如Wolff如何形成华丽蜕变)来个欲盖弥彰,让人哭笑不得。
剧情★★☆☆☆(型散神散)演员★★★☆☆(女主与黑人女演得莫名其妙)视效★★★★☆(压抑,有种看变态片的感觉,值得褒奖)音效★★★☆☆(片尾是亮点)推荐人群:心理学者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本文讨论已剔除电影戏剧夸张的成分。
对于自闭症(各地称谓不同),社会主流都会对之带有不合群、孤僻、怪异、城府深、耍阴谋等一种或几种的偏见甚至歧视。
大部分人也认为意识决定一切,只要拥有强大的意识,通过后天的积极努力,就是可以改变的。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真相是,物质决定一切。
每个人精神、行为的不同都只是大脑神经细胞性质、排列、彼此感应、环境应激的不同而产生的表现。
诚然,后天的经历(学习、处事等)能很大程度影响大脑神经网络(主要在环境应激方面),但这却不能改变一些先天决定的、根本的大脑运行机制。
而自闭症,就是这些大脑异常(请原谅我没使用缺陷这个传统主流定义的词语)的极端情形之一。
接下来我们对自闭症进行一次刨根问底,究竟什么才是自闭症。
影片中也提到,它的核心表现就是注意力一直非常集中,只会关注很少的几件事!
延伸开来,还会有几种并发症:1.社交困难症,因关注的兴趣、话题很少而不想或无法与他人建立足够的交流沟通,即使死记硬背社交方法,也会因内心潜在、强制的冷漠而变得没有效率。
需注意的是,患者并非永远都不想与人交流,只是常因无效、低效而告终。
同时这又会在后天应激方面加重此症状。
2.强迫症,全心处理一件事时,很难也很不希望被中断,即使后天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停止,否则会带来各种危害(失眠就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你越告诉大脑不能继续想事情,结果越不能控制。
)。
而一旦被干扰或终止,就可能会引发第三种症状:3.焦虑症。
自闭症与1有比较直接的联系,而2和3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能反推有2,3就肯定是自闭症。
那么,自闭症是百害而无一利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并非是因影片而得出的结论,患者也并不一定拥有比常人更强的学习处事能力。
原因很简单,长期注意力的集中,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你可能会因为它而忽略、做不好其他很多事而导致人生的失败,也可能因它而做好极少的几件事而成为各种领域的专家、高手。
当然,这两种几率所占比例,不用数据大家也能想到。
自闭症患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片中也有提到,在美每68个儿童中就有1位患有某种形式的自闭症。
我相信这并非危言耸听,只因自闭症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类的综合病症,轻重各有不同。
轻微症状可通过后天的训练努力而部分抵消甚至不被发现。
但严重的却将会终生伴随。
正如片中主角通过学习和努力掌握了很多高超的技能,但这些都无法弥补他在交流问题上永远的空白。
拿我个人做下例子,本人从小家庭、社区环境在当时当地都可以说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但回想下,入学前就已有一定的表现,随后小学、中学、大学、工作中都没有好的回转,一直都是被孤立排斥的个体。
虽然自己早已意识到这个现象,但不管如何努力却都无法解决。
直到近年通过各种影片宣传和网络知识才认识到这个病症。
另外工作也因此一换再换,在很多人眼中,我只是个不够主动、不够努力的失败者。
但表象结果的背后,他们没看到的是,对于自己喜欢或承担的事物或任务,我付出的努力都比其他人要多,这个“牛”我是可以吹得起的。
只是在很多行业里,这些努力相比人际交流关系,都无足轻重罢了。
最后想强调的是,我并非在此无脑抱怨,只是感慨在正常的社会中、在主流观点的对待下,先天大脑异常患者的人生之艰辛。
现在国外已有不少人和机构提倡关注自闭症人群,但中国却还很少有人提出这个病症的概念(但不管提不提,承不承认,自然现象该发生的总会发生,they just don't give a dman. ),而我们的患者大多也被社会扣以各种偏见而被孤立或遗弃。
我个人虽然力量渺小,但也得发出一声呐喊,同时也希望其他有影响力的人发出强力号召,用实际行动去构建一个全面包容、和谐的社会。
*前言*阿本已经演过至少三个白天正常人,晚上换面孔的角色。
从夜魔侠到布鲁斯老爷,从蝙蝠侠到会计侠。
豆瓣上的官名《会计刺客》实在有些不太衬托啊。
鄙人身为老美执照会计师,在会计事务所和国税局(IRS,片中有提到)摸爬滚打加起来三年有余,对于影片中的许多专业东西有些共鸣。
*名词解释*1,CPA:黑女提到的CPA,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由美国各州分别颁布的注册会计师执照。
在美国获得CPA需要通过四门考试,教育学分达标,以及工作经验。
影片中阿本有没有CPA,这点我还不确定。
2,IRS:多人提及。
同时帮黑女调资料的白肥应该就是IRS的雇员。
不过在IRS的内部职工守则里写明,如果报税者不是该IRS雇员当前负责的案件,那么擅自调取资料是严重违规,轻者都要被停工,写报告。
所以我不知道白肥究竟为何这么轻易帮黑女,毕竟黑女除了一个承诺,什么好处还没给。
3,1040:阿本狱友老头提及。
老美个税纳税官方表。
每年数量最多的税务报表。
几年前的一个数据,美国税务财政收入大概40%来自个税申报。
其次老头提及的HR Block等公司是老美普遍流行的帮助纳税者报税的服务公司。
4,Treasury:美国财政部。
财政部下还分有多个联邦机构,其中包括国税局(IRS)和金融犯罪中心(Financial Crime Enforcement Network - FinCen)。
影片中的黑女和老上司应该来自此部门。
FinCen主要是反洗黑钱,内部职员到一定级别是允许配枪的。
5,Balance Sheet,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资产负债表,营收亏损表,这些都是基础的财务报表,是科技公司CEO提及的。
6,Forensic Accounting:法务会计。
目前会计领域里的复合型专业,不但要求基本对于会计报表和准则的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刑侦侦查,欺诈发掘的嗅觉。
同时法务会计还必须懂得会计证据在法庭上呈交的程序和力度。
一般在北美,法务会计算是咨询业的一种。
片中阿本在科技公司展开的工作应该纳为法务会计服务。
*剧情*接下来说说剧情,有剧透。
其实本片有四条线交织。
一条主线,三条副线。
四条线分别为:1,哥哥线。
2,阿本线。
3,傻白甜线。
4,黑女线。
主线是阿本线,即会计师本人。
这四条线,通过过去与现在的交叉,将片中几个主人公的命运相连在一起。
但影片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并不刻意衬托有四条线,而是让观众自己去体会。
鄙人相信,二刷之后,很多细节就会很明朗了。
1,哥哥线:看似无关紧要的线,以一个职业打手的面目出场,受客户雇佣周旋于高官之间,对某CFO之死负责。
最后意外和阿本兄弟相认。
在过去的回忆里,哥哥弟弟一起受到父亲的磨砺,从畏惧他人的孩童,变成他人畏惧的人物。
2,黑女线:铺垫得最多。
从开场意大利黑帮阁楼被血洗开始,到最后FinCen头头手里接棒结束。
黑女线埋得很深,且许多细节值得推敲。
比如头头为何会提拔一个有犯罪前科累累的职员。
3,傻白甜线:戏份少,但并非没有安插的意义。
傻白甜将阿本和幕后Boss联系在一起,也将弟弟和哥哥联系在一起。
最后作为阿本离去的一点寄托,成为安抚阿本入睡画作的持有者。
傻白甜的人设也是花了心思的,毕竟只有一个有才华的人才容易引起另一位有才华者的共鸣。
4,阿本线:主线。
从小具有一些心理障碍。
在父母离异,被周遭人拒绝的童年里,阿本被父亲磨砺成一柄武器。
后来因在母亲丧礼上过激伤人而入狱,从狱中的老会计那学到了洗黑钱和其他会计本领。
老会计出狱后被黑帮报复所杀。
阿本出狱后为老会计报仇,血洗了意大利黑帮阁楼,与黑女线开始交织。
N年以后,在帮助了一对老夫妻后,阿本接受了某科技公司CEO的请求,提供了法务会计的服务,和傻白甜共事。
但这无意中发现了该公司的财务问题,又因公司CEO试图为保障上市而掩盖问题,而与阔别已久的哥哥相遇。
*细节*FinCen的老上司从一开始就引诱黑女入局。
因为老上司即将退休,他希望有个人能接班,成为阿本的联络人。
选择黑女是因为黑女的犯罪前科。
因为黑女会明白,有些“错误”并不是“错误”,有些“违法”是必要的。
正如为何老父亲鼓动兄弟二人去群殴:不是为了让人喜欢或被喜欢,而是为了让人畏惧你。
这种介于黑白之间的思路贯穿全片。
再仔细看的话,片中的主要人物基本都介于黑白之间。
阿本有“3”的偏执。
因为在儿童时期,阿本父母在咨询儿童问题专家时,那个小房间里就坐了三个孩子:阿本,他哥哥,和一个发抖少女。
这个发抖少女最后成为阿本的助理。
这个3,预示着阿本心中的理想“团队”。
*总结*刚看完片,还未细细回味完。
如果还有补充,鄙人会修改进来。
到最后被弟弟圈粉,弟弟演得很好啊,前面的冷面杀手大boss和后面的萌萌委屈哥哥控,完全没想到。
还有最后的最后的助手也是完全没想到但是情理之中,2024年还能被好剧本惊喜到真是不容易了。
这种面瘫角色也是非常适合大本。
字数不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够
抛开一切套路,大本饰演的会计师会让我想起雷蒙德·卡佛笔下的人物,寡言但细腻,克制而精准。
同样是不露声色的表演方式,本·阿弗莱克常年被人嘲笑面瘫,而弟弟凯西·阿弗莱克在近年的《星际穿越》和《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表演均广受赞誉,更是凭借在后者中对痛苦「内敛克制」的演绎拿到了2017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而大本的气质跟弟弟还略有不同,弟弟的角色属于后天受伤,而他则是先天呆萌,这种「I know nothing/everything」的感觉体现在《消失的爱人》、《逃离德黑兰》、《会计刺客》中,你可以叫它风格化表演,而到了需要展现细腻而富有层次情感的传记片《夜色人生》,他的表演就会秒变车祸现场。
这部勉强可称为超级英雄电影的《会计刺客》是一部标准模式的好莱坞商业片,大本作为「会计侠」的一切角色特质都可以在同类电影中找到,为此类电影套路服务——丧苦多舛的身世或童年 → 各款超级英雄的各种父母单/双亡数学天才、自闭症+强迫症病患 → 各款超级英雄的怪癖或弱点顶尖的搏击、射击等技能 → 各款超级英雄特技壕 → 各款超级英雄生存土壤故事在叙事上也是又臭又俗:主线为男主角工作时结识辅助他的傻白甜女孩——女孩深入调查卷入阴谋——BOSS出现女孩陷入险境——男主救人打完收工,在外则有两条复线,一是精干女探员调查主角线,二是男主童年身世哥哥线,前者推出阶段性结果,给续集留出后路,后者最终并线增加戏剧化冲突引出结局。
可以说,除了最后的BOSS杀手是男主的哥哥这点让人有(顿)点(觉)意(脑)外(残),其他剧情基本不需要太多脑(单)回(词)路(量)就可以猜出。
而让此片与众不同的是,大本饰演的角色,并不是以英雄名义出道,而是一个患有强迫症的丧逼会计——
自闭症+强迫症病患,受童年阴影困扰
数学天才,会计工作游刃有余,因患有强迫症,所以对结果病态苛刻
住房车,陈设断舍离,收藏雷诺阿、波洛克
靠狂暴音乐、闪烁灯光和木棒擀腿入睡
爱好枪械,射术精湛
食物简单规律,三枚煎蛋三个华夫饼三片培根这个年景的英雄们,早已不再是老派的高大全形象(还敢高大全的一定死的很惨,强如新版超人,也得拉上黑暗的蝙蝠侠才能搞事),角色中谁要不是怪咖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而「会计侠」的角色塑造,避开了当今商业片角色中讨喜的臭屁搞怪(如死侍、钢铁侠、新版蜘蛛侠)路线,完全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苦行僧式的生活,一屋子极简陈设配上一脸的禁欲严肃,以及「超级英雄居然是个大丧逼?!
」的违和感,反而让其魅力出众。
当然角色设置的另辟蹊径并不足以让其成为上乘商业电影,归根结底本片是一部动作片,而本片动作戏虽然不多,却十分精彩好看。
2002年起,道格·里曼和保罗·格林格拉斯的《谍影重重》系列作品的巨大成功,引领了至今为止动作片惯常拥有的三大风潮——干净利落、适应不同场景特点的硬派动作戏,手持摄像+快速凌厉的剪辑,以及赋予主角人性化、平民化的角色特质。
特工们从之前邦德式让人遥不可及的狂拽酷炫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走出,摇身一变成了坐在观众身边的危险人物,从遥不可及的神到样貌平平的人,杀人但不再装逼,不再动不动拯救世界,也许只是想知道俺是谁俺从哪儿来,也许只是想向上级主管部门讨要说法。
此片中的大本就是一位隐藏在会计身份下的杀手,本来以会计身份帮助一家公司做审计,却没想到因为辅助他的妹子意外调查出真相引来灾难,他才不得不出手实施反杀。
动作戏全部集中在反杀阶段,与反派保镖一对多互虐流畅连贯拳拳到肉,对方倒地后不忘补刀,熟稔淡写,实乃强迫症观众福音。
不过让人费解的是,最后狙掉一屋子反派后,剩下的最强BOSS居然是其儿时的哥哥,强行与身世挂钩,莫名其妙搞成兄弟情,留下观众一脸WTF。
我最爱的电影版《地狱男爵》中的搞怪上司在这部电影里客串了一个速领便当的角色然而抛开一切套路,大本饰演的会计师会让我想起雷蒙德·卡佛笔下的人物,寡言但细腻,克制而精准,在某个灰蒙蒙的场景中的电话亭里,把听筒夹在肩膀耳畔间,径直对镜头说出「Call if you need me」。
撰文/设计:CC
有的人可能凭感觉的喜好给高分。
而我凭感觉的喜好,给最低分。
不知为什么,这个男演员我从最早就不喜欢,总觉得他有点装模作样,却又有些肤浅。
如果这个男演员演一个最肤浅的人,然后遇到一些心灵上的困扰,开始尝试着找寻到自我,可能会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电影。
因为他契合电影的角色,同时这个电影真的让人内心学到东西。
吸收到东西。
一起成长。
但是这个男演员却拍了一个完全走表面路子的电影”一个诺诺唯唯的会计,实际是一个杀手,而且这个杀手还很厉害,但是又不显山露水,非常沉稳低沉“——这样的角色完全顺了拐了好吧??
这个男演员缺什么,却让他演什么,这是在搞心理治疗,缺什么弥补他什么,让他做什么梦吗?
但是我们观众看得很尴尬。
很明显的感觉出他在演游戏。
还有那个女演员,我真搞不明白美国现在的审美怎么了,这个女演员不光长相和面相一言难尽,气质也同样憋屈别扭,整个一个作,矫情,怎么让这俩凑一起了??????
这电影就是为了照顾俩残疾人,所以干脆让他俩随便玩了,不正经拍了吗?
还是这俩演员有什么后门门路?
实际上这俩男女主角全都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表演型人格,自恋型人格,根本就没有能力产生与别人的真正纽带。
所以他们在表演中实际上全局顾着自己,自说自话,根本无法与别人产生真的深度交流,所以看起来像两个陌路人。
硬要凑到一起才这么尬。
会计侠,面瘫演自闭就还挺帅。最后硬拗到兄弟情有点勉强,但整体干净利落的风格很棒。
套路之中,略有新意。往事、接班人、刺客本身三种视角交替叙事,丰富饱满。最后有情有义,颇有大侠风范。值得享受。
夸得自闭症要上天
一次由内而外的、从形式到内核的复古回魂;杀手补枪是个好习惯,你们都要大力学习。
为啥我的重点全放在了大本跑路的时候带了本大超的漫画emmmmm
看的累死了!垃圾!
剧本问题太多【。 重要加分项: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怀理解。大本笨拙的样子像一头憨态可掬的熊……(不出意料的)温柔。O' Connor是真的爱兄弟情(我们也爱看),但这一对兄弟间互动太少,简直有强行兄弟梗的嫌疑。
第4000部。去年夏天看了很多遍,蛮喜欢的。从大设定、故事到人设都很丰富,连边角角色都给了成长线,信息量很大,能做一部8or10的迷你剧了。大本人设虽然bug,但完成度非常高,动作戏设计的很好,和安娜也很有火花。希望有续集。
相当没有意义,也没有叙事力度的电影。
不确定是不是第一部会计为主角的电影,看之前就兴奋了好久;但是发现这个电影对CPA解读的角度还是不够专业(一个会计的野心幻想);总体来讲还行吧,没想到我这个CPA考不下来的会计和天才会计有同样的喜好——Pollock。
本片又名《关爱自闭症儿童,给他们一个美好明天》《处女座会计的秘密》以及《蝙蝠侠的副业》。
大本的蝙蝠侠 JK西蒙斯的戈登警长 居然本片都有 以至于开始以为自己在看新蝙蝠侠 到后来越来越不对劲 与大反派的冲突突然就没了 成了一部家庭伦理 最后才发现这是一部献给自闭症儿童的公益片 什么鬼
安娜•肯德里克本身有种呆呆的nerd味儿,很适合作为杀手的CP人选。不论是《真命天子》里神经质的Sam,抑或本片中木讷的大本,面对他们时她都表现不出那种遭遇此事应有的惊吓感,远不如面对波洛克的画时那么激动莫名。
自闭症儿童联盟。他们只是与众不同。
结尾确实有点扯了
恭喜大本又接了一个非常适合他的剧本,继完美诠释了弱智出轨男(gone girl)后,又成功出演了面瘫筋肉会计师,与史上最挫蝙蝠侠挥手拜拜。抛开大本不说,剧本本身非常非常非常完整,风格上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冷静压抑的气氛和“会计”的主题很搭。就一个问题,为啥数学好就要当会计??
太过勉强中途有点慢节奏有点慢太过勉强开过一个女强人开过强强股市不是很明确股市不是很明确股市不是很明确故事
以为是无脑暴力爽片,结果是很含蓄的。也没有很厉害的大反派,只是商人雇佣的一伙杀手,还是主角弟弟的队伍。
大本演了一个bug一样的人物,其实剧情蛮扯的,但是无视这些,可看度倒还可以。最后竟然又拗到兄弟上,高级了
不算太出彩 但是情感处理的虽然突兀但是克制 还是深得我心 真心没想到 女助手是那个自闭症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