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往事

青岛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singtao

主演:黄渤,巩峥,刘向京,傅淼,黄小蕾,萨日娜,王绘春,王凯,瑛子,陈逸恒,黄诗佳,宋佳伦,傅晶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青岛往事》剧照

青岛往事 剧照 NO.1青岛往事 剧照 NO.2青岛往事 剧照 NO.3青岛往事 剧照 NO.4青岛往事 剧照 NO.5青岛往事 剧照 NO.6青岛往事 剧照 NO.13青岛往事 剧照 NO.14青岛往事 剧照 NO.15青岛往事 剧照 NO.16青岛往事 剧照 NO.17青岛往事 剧照 NO.18青岛往事 剧照 NO.19青岛往事 剧照 NO.20

《青岛往事》剧情介绍

《青岛往事》长篇影评

 1 ) 黄渤撑起两颗星

1.自从满仓走后,小嫚儿就一直戴着满仓送的耳坠2.既然是好兄弟,吉村一来找德发时德发就应该去找两兄弟商量呀,让天佑去欧洲银行贷款不就好了吗?

而且德发你都那么有钱了,交易一旦成功,吉村就破产了,你还怕一个没钱的日本人干什么?

中间吉村和天佑交易这段剧情有点儿扯,为了悲剧而悲剧3.25集黄渤的演技真是绝了,看夏德发的眼神,还有那声“娘”,太厉害了!

 2 ) 渤哥的眼睛里有宇宙

本来黄渤路人粉,看了这部剧,路人粉转粉,同时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有演技】先放几张图,自行感受下

第25集,得知夏德发背叛天佑,天佑被抓进大牢,并且陈妈被日本人打伤进了医院,坐在医院凳子上望向来道歉的夏德发的眼神,比起同一场景里小嫚儿和小弘志的大哭大闹(当然女人孩子不能一概而论),这个眼神实在能秒到人,镜头扫到渤哥的时候我立马哭出来了,有失望、愤怒、不置信以及怨恨,渤哥一点肢体动作都没有,就给了个眼神。

下一个场景,母子相认,同样没有嚎啕大哭,就对着陈妈默默流眼泪。

比抱在一起嚎啕大哭感人多了。

打败吉村的时候,第一个表情是听到楼上开窗的动静回过神来,下面那个是看到吉村,又立马恢复傻乎乎的样子,就是这个傻乎乎的人,替天佑报了仇,第一次跟日本人的交易大获全胜。

得知承志已必死无疑告诉小嫚儿的时候,对于承志,恐怕是比弘志更亲,红着眼眶死撑的时候简直动容。

小嫚儿难产,在产房里喊满仓,保孩子的时候,渤哥使劲喊【我不要孩子!

我要小嫚儿!

】这一段建议看视频,这大概是傻乎乎的王满仓整部戏里最爆发的一段,就冲这一段,四星给的不冤。

接下来说下这部戏主要的几个败笔。

第一,大嫚儿的性格转变。

大嫚儿第一次登场,是跟着她爹变戏法,看到脏兮兮的王满仓,给了他一个包子,并且阻止小嫚儿向王满仓要钱,之后还为满仓缝补衣服。

超级超级贤惠温婉的形象啊,结果第三集长大了第一个场景就是拜金女形象,要穿洋装,喜欢天佑送的高跟鞋等等。

性格转变也太突兀了,前面毫无铺垫啊。

第二,天佑出狱后的报复+王满仓的老好人形象。

30集一过,剧情就拖沓得要死了,当然前面也拖,但不至于拖成这样,为了把爱国主义加进去,先设计了天佑的无休止报复,这里我有点烦王满仓了(不是烦渤哥,渤哥永远男神),每次出来劝天佑都是要求他联合大哥扳倒日本人和叫他停下来。

天佑报复,情理之中啊,天佑可没看到大哥去找日本人拼命,再说了,大哥当时一咬牙一跺脚帮天佑的话,天佑哪能受这份罪,大哥开始就是只想着自己,才会导致陈妈去世,天佑蹲了六年大牢。

第三,后期太红色。

这里先说一句,感谢编剧没让满仓加入我党,至少还能让我愉快的看下去,但是为什么!

为什么夏慧,弘志都要走这条路呢!

弘志啊,青岛政府小公务员一枚,为毛就被我党吸引了?

这个跟伪装者电视剧一样,明台加入我党的戏份太生硬,被程大妈几句话洗脑,太突兀。

看过山影好些剧,战长沙是抗战里面最好的,因为特别真实,家国这个概念,到后期才被推出来,前期都是小老百姓过自己的生活,不会无端就被洗脑上战场杀敌了。

这个跟这部剧无关,就不说了。

满仓和小嫚儿的感情戏值得一看,推动起来不生硬,但后十集真的能跳就跳,老好人太破坏整体气氛。

除了眼睛里有宇宙的渤哥,其他人演技基本都在线,小人物塑造的也很有个性,比如溥兴大爷,一个保皇抗日的老顽固,再比如吉村和溥绣,虽然很讨厌但是也感谢演员演出了讨厌,大哥的演员横跨所有剧集,性格的变化也拿捏得不错。

还有一直劝俩女儿好好过日子的姜傻子,做人有如此智慧,已属不易。

总体而言,前期值得看,30集以后,就跳着看吧。。

 3 ) 《青岛往事》人“鬼”间纵横交替的刘向京

<图片1>文/言小夫 作为山东人对央八热播的年代商战大剧《青岛往事》格外关注,该剧朴实无华的展现老潍县风土人情,老青岛地域风貌,山东人朴实淳厚等等浓郁的地方特色看的心里分外踏实亲切。

当然随着剧情不断铺陈延展却发现剧集的惊喜还在于塑造了多个鲜活饱满的人物角色,如剧中桃园结义三兄弟中的大哥“夏德发”,以鲜明的性格特质和较大波动的命运令人印象深刻。

“夏德发”并不是典型的类型化脸谱角色,从出场开始人物的性格就一直在变化波动中。

尤其是在成年之后做了商号掌柜开始,苛待伙计埋下祸根、积怨爆发强行分家、攀贵不成闷吃黄连、见利忘义坑害兄弟、唯利是图误入火坑、利令智昏出卖国土、泯灭良心贩卖大烟。。。

他的性情可以说呈瀑布式的逆转,甚至让人怀疑这还是剧中初见时那个身手不凡打抱不平一身正气的“夏德发”吗?

不禁唏嘘财利侵蚀人心之可怕。

一面从“夏德发”身上窥视人性之可怕,一面也被角色扮演者刘向京的精湛演技所吸引,皆因角色的出彩最终离不开演员的精准演绎。

其实“夏德发”具有一定的表演难度,角色在正义、道义之路上渐行渐远的鲜明转变,很容易让人对其产生符号化的心理定位。

而刘向京在表演时也明显注意到这点,从他的表演中可以看出其在演绎角色诸多外在刻薄、势力、趋炎附势和见钱眼开等特点时,更不忘注重去刻画角色内心的变化过程。

刘向京以层次分明的表演描绘出“夏德发”内心的波动曲线,又以眼神表演区分角色不同时期的内心状态。

如“夏德发”怀疑“王满仓”心生不满时,刘向京不过是一个略带不满的细微表演眼神变化;而到“夏德发要”分家分钱分道扬镳时刘向京眼技中全是决然和嫌弃;当“夏德发”误入皇亲贵族圈套被坑再回头几次三番向满仓要钱时刘向京权宜之下的眼神流转堪称精彩;而“夏德发”唆使“天佑”贩卖鸦片一事中刘向京以复杂奸诈的眼技释放出角色之阴谋腹黑。

特别值得细说的还有“夏德发”被所谓的王爷格格父女设计欺骗东窗事发之后的一段戏份,刘向京以精湛纯属的演技和复杂无奈的眼神运用,将人物在历经大喜大悲大失所望之后的心理动荡演绎的丝丝入扣。

而且从刘向京诸多精彩的表演中又可以看出他进入角色体验角色内心的力度,将自己的表演创作与剧集故事相结合,在故事历史时代背景下加入符合年代感的表演。

所以综合来看看刘向京塑造的“夏德发”从外把握角色的鲜明特质,由内刻画角色情感变化。

不突兀刻板不生硬粗糙,以加法表演最终刻画出“夏德发”鬼迷心窍,由人到“鬼”精的变化过程。

当然“夏德发”的命运发展在由人变“鬼”精之后,也将在后半段人生中有巨大的扭转改变再由“鬼”变人,所以接下来的人物命运发展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唯有持续关注《青岛往事》以及刘向京的表演,等待“夏德发”后期的回头是岸。

<图片2>从一个角色的精彩,可以重新认识一名演员的表演魅力。

其实《青岛往事》和“夏德发”不过是刘向京诸多作品中最新的一个代表,回看他之前的诸多作品也都是很经典精彩的。

诸如《老马家的幸福往事》中他扮演了情场和商场截然不同遭遇的个性化角色“胡斯文”、《青盲》里他则化身沉稳干练智商担当的我党地下党员“冯进军”、《闯关东》中他扮演性格懦弱憨厚有小农意识的“朱传文”大受好评、《老农民》中他则变身有志向有搭档的农民干部,其塑造人物的正气感深入人心。

虽然在荧屏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角色,刘向京的实力演技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但其实他是一个非常低调的演员,尤其是在演艺事业中追求更纯粹的表演,坚持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演出。

恰好想到了眼下很火热的一个词“老干部”,刘向京无疑属于典型的“老干部”型演员,沉稳踏实吃苦耐劳一身正气好演员的典范。

 4 ) 往事不如烟

《青岛往事》看完了,虽是同一个导演,但感觉不如《闯关东》出色,剧情连贯衔接有点仓促,没得闯关东细节做得好,但演员都很出色,所有情绪也都有了,特别是黄渤,影帝演技没得说!

不得不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投入派影视迷,看到义愤填膺,怒火冲天时,恨不得上去抽那谁两巴掌,等到峰回路转时,又感慨连连,先前痛恨的人又无限疼惜起来,急脾气自找的起落跌宕之罪,分明自虐!

不过人生如戏,一辈子谁都有过走错的路,踏错的门,没有谁说自己是绝对的好人或坏人,也没有所谓的清高自傲,能有所谓的淡然处之无非是踏过了厚重的泥泞,看过了杯影繁华的魅惑,各种黑暗是非的洗礼,是经历后的笃定,见怪不怪的释然,是强制执行的心绪坦然,一切只是世事世故的反馈而已,真真如《青岛往事》里满仓那样从一而终的自谦善良的心态,不争不抢也不怨的宽容待人,世上能有几人?

……人在世间走,对错亦有之,即使走错,及时回头,曾经的错都可以是教训和经验,得以提醒和鞭策,可脾气性情,每个人都有冥顽不灵的执念,执念可以继续,错事却不能一而再,否则造业不断,折福损寿,便只能万劫不复了。

而立不惑之年,对人对事,所寻的无非是担好此生责,尽好本份事,能于己的有一个心安满怀便是最好的收获了

 5 ) 《青岛往事》刘向京的又一次实力爆发

提到刘向京很多观众都不陌生,曾在《闯关东》中扮演性格憨厚的“朱传文”、《老农民》里出演正直村干部“王万春”等等角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最近央八热播剧《青岛往事》中再次看到了实力派演员刘向京的精彩演出,剧中他塑造了性格角色“夏德发”。

该角色与刘向京以往诸多经典作品有很大的差别,不仅令人看到了精彩的角色演绎,更对刘向京多面实力演技而有了新认知。

在《青岛往事》中,“夏德发”是结拜三兄弟中唯一一个从青幼年到中年都没有换演员的角色,所以对于其表演者刘向京来说,塑造人物呈现角色整个成长蜕变过程就显得稍有一定的表演难度了。

但越难越难看出刘向京的实力功底,“夏德发”从青幼年到中年整个变化过程在他的精彩刻画中呈现的特别具体。

以刘向京现在的年纪出演青幼时期的“夏德发”可谓是极具挑战性,特别是初次出场的“夏德发”不过是十几岁从农村到青岛混穷的愣头小子。

但刘向京以符合角色年龄段和阅历的表演,将“夏德发”不凡身手打抱不平热血好青年的形象给生动的塑造出来。

以至于青幼时期的“夏德发”是特别讨人喜欢的,“王满仓”太老实,“天佑”太理想化,只有“夏德发”才是最符合大多人喜欢的人物形象。

然而正当观众对“夏德发”的喜爱待见不断增多时,随着人物的长大成熟之后他的性格心态却发生了令人越来越讨厌甚至憎恨的变化。

成年后在商界小有成就的“夏德发”性格中日积月累的形成了商人特有的唯利论,而且因为精打细算变得对伙计是各种严厉管制。

并且因为听信伙计谗言而与兄弟分家散伙,随后又沉迷于眼前利益更做了皇亲国戚黄粱一梦。

更可怕的是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夏德发”出卖土地贩卖鸦片坑害兄弟,逐渐走上了见钱眼开背信弃义的不归路。

人物性格的不断扭转变化,刘向京的演技也在层层构建。

“夏德发”是一步步走入利益漩涡的,在这个过程中刘向京注重去细腻表现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

比如“夏德发”对“王满仓”从猜忌不忍到执意分开略带不舍再到肆无忌惮的借钱坑骗,整个过程中刘向京处理人物的心态变化是特别到位的。

从对“王满仓”以及“天佑”态度的逐步改变过程,刘向京有自己的演技处理方式。

在编剧的手中人物可以极恶同样也可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夏德发”积累财富王国终于成为“青岛首富”之后,多年的功成名就带来的空虚以及最重要的“王满仓”的归来和整个社会局面的动荡,一点点刺激他内心最柔软最薄弱的地方。

他开始改变、动摇和不忘初心,实业救国的念头激励起当初那个助手救助孤儿寡父的热血乡间少年的风采,人到中年越发活出少年狂。

看到人物的浪子回头,观众是感动的。

同时刘向京的表演状态也急速扭转,着重去刻画“夏德发”重新过一会的洒脱和真诚以及久违的感动之情。

印象深刻的是“夏德发”呼吁大家一起看清现实实业救国的讲说,刘向京真诚的表演,真情的融入,真切的眼神运用,让“夏德发”一角显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精神高度。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何种状态下的人物雕刻,在刘向京的表演中都极尽可能的散发出最大的角色光彩。

当然刘向京以扎实且充满质感的角色塑造力令观众称赏不置,也源于他多年来对表演的坚持热爱和打拼磨练。

除了开篇提到的两部代表作之外,在《给点阳光就灿烂》、《老马家的幸福往事》、《青盲》、《男人的战争、《铁血兄弟》等等不同风格类型的电视剧中都有出色表现。

再加上《青岛往事》,刘向京不断的带给观众更多更好的作品。

 6 ) 青岛往事看如今

个人觉得,剧中最高分演员是天佑的饰演者。

事变之前的冲动,清澈如水;事变后的沉寂,冷冽彻骨,都让这人基本完全诠释出来了。

特别是事变后的发型,妆容。

造型师那是非常尽心尽力了!

第二是溥绣的饰演者。

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她造成的不安全感,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让一个旁观者能生出恨意。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第三是小嫚儿。

最魔性的是她的哭声。

太特殊了。

不仅是这部戏,其他的戏,哭戏,都是一样的哭声。

这哭声,我觉得可以作为她的一个标志。

当然,和其他戏份组成的人物性格,使人物跃出屏幕,活灵活现。

最后是渤哥儿。

人设有点别扭,或者说,导演和编剧等也没搞明白,一个人憨笨的人怎么转化为一个守拙的人?

渤哥儿后边表现得太聪明,这不是拙。

导致前后形象差异化太大,落了下成。

也许这就是常见的套路,励志,主角光环等。

承志一家,前赴后继,成为万万分之一。

可叹可敬!

当然,剧中还有一位可以说是最默默无闻的闪光者姜傻子。

这部历史,活得最明白的一个人。

一个人一辈子踏踏实实做一件事,能把这件事儿做好了,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海,建筑,衣着,发型,礼仪,都挺到位的。

好一部近现代史的缩影。

从细微处论证家庭矛盾,值得学习深思来对照我们自己在家庭中的做法。

结尾偏于仓促。

这是一部由发光的演员带动的发光的剧集。

我们需要小生活,踏踏实实的。

让我们把眼光看向更远的地方。

 7 ) 娶妻当娶贤,剧中的男人们都娶对人了吗?

青岛往事也是山影出品,和《琅琊榜》、《伪装者》一样,兄弟情义非常出彩,分析一下其中的女人也是蛮有意思的。

都说女人嫁人等于二次投胎,男人娶妻可不也是要擦亮双眼嘛,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一家人的生活质量!

本片中有几个女人,大嫚儿小嫚儿,溥绣,谷蓝,还有翠翠婶子。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娶了她们的男人最后都过了怎样的生活。

先来看看大嫚儿,这个三兄弟年少时的梦中情人。

少时的大嫚儿温柔可人,懂事贤惠,跟着爹姜傻子一起卖艺吃苦都没有抱怨,用幼小的肩膀和爹一起撑起家(哎呦喂,好煽情)当愣头愣脑的满仓第一次出现被小嫚儿嫌弃时,大嫚儿却不声不响的为满仓缝起了衣裳。

对于一直流浪吃了许多苦的满仓来说,大嫚儿好比人间天使。

这样的女人,又有哪个男人不喜欢……我是分界线---从第3集开始,成年大嫚儿出场,单纯的画风也由此转变。

在这里我要吐槽一下编剧,没有任何铺垫,好好一个大嫚儿为什么突然就变成了贪慕虚荣的拜金女?

这和小时候完全不搭呀!

当看到大嫚儿爹和翠翠婶子一致认为大嫚儿不适合天佑时,尤其是大嫚儿爹说“我的闺女我知道,我怕她以后会给你们添麻烦”,观众就知道以后肯定会因为大嫚儿出事。

但编剧你真的不觉得突兀吗?

我们是不是需要谈一谈?

于是改头换面后的成年大嫚儿在嫁给了天佑后,心心念念想着让天佑买地给自己盖房子。

天佑两次出事,起因都是要赚钱给大嫚儿盖房子,最终家破人亡。

我说姑娘,你老公已经在努力为你赚钱了,你就不能消停会吗?

人家让你偷协议你就不能问问你老公再决定?

这种智商经常不上线的姑娘,我只想说请记住NO ZUO NO DIE!

天佑破了产,死了娘,蹲了大牢,出狱后性情大变,疯狂报复。

而大嫚儿也用后半生的惨淡为自己赎罪。

当历尽沧桑重归于好时,天佑你有没有后悔过娶了大嫚儿?

只怪开始的大嫚儿太美好,我们都被蒙了眼。

可谁想到后面编剧让大嫚儿改了心……天佑,真的不能怪你!

说完大嫚儿,再来说说个性和大嫚儿截然不同的妹妹小嫚儿。

小时候的小嫚儿就是个厉害角色,小嘴吧唧吧唧一张口就直中要害,能说会道也在后来帮助满仓经营店铺时发挥了作用。

刀子嘴豆腐心,小嫚儿就是典型。

经常骂满仓笨,却教他商品应该如何摆放,如何经营;说着不会嫁给满仓,却在满仓不辞而别后伤心痛哭,担心满仓外出被欺负,辛苦帮着满仓打理铺子四年;以为满仓不能生,却听满仓的话一直两个人一起喝药(这里也要为满仓赞一个,怕伤老婆心求医生别说真相,坚持陪媳妇儿喝药不容易);在满仓要做期货时狠狠泼凉水,却又和满仓一起为天佑撑起德佑聚;当满仓为天佑夺回财产,告诉小嫚儿今后的打算时,她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男人。

正是这样踏踏实实,不离不弃,满仓和小嫚儿的日子也终于越来越好。

小嫚儿这样的女人,是经济实用型的。

娶了她你可能耳根子不会太清净,但是她的心始终向着你,富可相守,贫亦不离。

溥绣,这大概是本剧中最令人厌恶的女人了。

长得还不错,却有一副蛇蝎心肠,妥妥的心机婊,本剧中一切的坏事,都和她脱不了干系。

冒充假格格嫁给了德发,被识破后又靠着怀孕继续上位。

每次德发顾及兄弟情义想甩手不干时, 溥绣就开始撺掇洗脑。

偷写反日标语陷害天佑,和日本人吉村勾搭偷开烟馆,设计骗大嫚儿偷协议,诱骗弘志听到自己和大嫚儿的谈话,帮吉村打听共产党集会地点,最终败光了家业,还差点坑害了女儿,自己也落得被抛尸大海的下场。

若不是溥绣,德发未必会和兄弟反目。

溥绣这样的女人,娶回家就会鸡犬不宁,搞不好还背后捅你两刀。

比猪队友还可怕,还是离的越远越好。

谷蓝,作为满仓的人生导师,始终都是知性、温婉的形象示人。

最初的盘发略村,民国后齐肩短发却是越来越耐看。

从最开始不明白丈夫做的事业但也咬牙支持,到最后和丈夫一样以身殉国。

有文化有理想有见识有追求的四有好青年,这样的女子应该是每个男人都梦寐以求的吧!

(至少我身边就有隔着屏幕对谷蓝流口水的某人,哼!

)唯一不足是太顾事业,对儿子照顾不周,还多亏了满仓夫妇。

可探路者先烈们不都是这样舍小家为大家么,谁让人家觉悟高呢!

如果真遇到了谷蓝这样的女人,娶回家 你就偷着乐吧!

只要你走的是正道,她会义无反顾的支持你到底。

最后说说翠翠婶子。

我们不知道她老公啥样,可从她和满仓相认那集的寥寥几句“咱们家以前可好啦”就能知道,她的小家庭一定是和睦美满的。

翠翠婶子聪明睿智,从最开始在德国人家里很多人学不会德语,而她可以说的很流利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女人。

虽然一开始因为她狠心不认满仓我也不太喜欢过她,但到后来却越来越喜欢这个老太太。

每一次的大势她都能把握,一个眼神就能识透人心。

为了傻儿子满仓她坚持过,不惜带着两个孩子与家人决裂,却不得已还是将满仓送走。

一次次对满仓的冷语相待,只是想保家人周全。

虽然从开始就看出大嫚儿会给家里带来祸害,因为儿子的喜欢仍然同意了婚事。

之后对于大嫚儿对自己的顶撞也没有说过半个不字。

甚至在大嫚儿闯下了大祸,弘志不认大嫚儿后,她也只是叹一口气说“她始终是你娘啊!

”翠翠婶子的身上透露出了人生的智慧,若家中有一个这样的老太太,实在是一家人的福气。

还有一个夏慧小朋友,就不多说了,是个好姑娘,嗯!

 8 ) 爱恨纠结兄弟情

清末到抗战前的青岛,是一段殖民气息很浓的历史。

描述这段历史的片子我看的不多。

本着对张新建导演的信任,我开始了《青岛往事》的看剧过程。

剧情围绕着三个把兄弟从升斗小民奋斗成为青岛举足轻重的商界领袖的过程。

完整的展示了青岛从辛亥革命,到一战日本和德国在青岛的斗争,再到抗日前夕的风起云涌的反日运动。

个人家庭的发展变化与历史的巨变交织在一起,牢牢地抓住了我的视线。

三个兄弟各有特色,黄渤饰演的满仓,看似愚笨反应慢,但内心明白坚定,是有大智慧的人。

老二天佑聪明机灵,又讲义气,对兄弟充分信任。

也因此被大哥两次插了刀。

老大德发,世故油滑又有点自私,总是自己利益为大,更多的为自己打算。

也因此两次被吉村利用,坑了自己的兄弟。

这个片子最让我觉得意外的是老大,一开始就觉得这个人要黑化,随着剧情的推进,也的确干了不少伤害兄弟的事。

但编辑没让他简单黑化,而是刻画了他的挣扎与不安,以及事情超出他的控制和接受范围后,他的悔恨和内疚。

人物的层次非常的立体和丰富。

整部片子除了黄渤和客串了几集的王凯外,大部分演员我都不太熟悉。

但整部剧看下来,主角配角的演技都十分出色,三兄弟,大曼儿小曼儿姐妹,天佑母亲,大小曼儿的爹,假王爷父女,吉村……等都演的活灵活现。

最后再啰嗦一句,张新建导演的作品好看的真不少,闯关东、知青、老农民,等都挺好看的。

 9 ) 三观不忍直视

制片人,导演,编剧是三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制片人年龄最大,一直占导演和编剧的便宜,导演和编剧却很忠义,一直帮着制片人。

第一次,制片人坑导演的时候,制片人粉饰一番,导演和编剧二逼一般的原谅了制片人。

第二次,制片人又坑了导演,这次导演家破人亡,老娘死了,媳妇让制片人睡了,自己破产,蹲了6年大牢,天天挨打不说,还经常被人爆菊花。

编剧虽然比较傻逼,得知导演他妈也是他妈以后,眼看亲哥被害成这样,居然和制片人站在了一起,融洽的度过了六年。

导演被爆了6年菊花出狱以后,开始复仇,亲弟弟编剧居然帮着制片人对付亲哥导演。

编剧不但让导演原谅制片人,还让导演不要介意制片人艹了他老婆。

导演的弟弟,儿子,老丈人,小姨子都劝导演别介意,媳妇大家艹,艹完媳妇知道错了,害死老娘也没关系,认个错就可以又开始过幸福生活了。

看了这部电视剧,我对着马桶吐了两天,用眼药水洗了一个小时眼睛。

如此三观不正的剧集,真是日了狗了,看了这比比电视剧。

还有就是黄渤,一直很喜欢你,很挺你,这样的垃圾电视剧也接,脑袋被门挤了?

虽然身为青岛人,有部分原因为了家乡,但垃圾剧就是垃圾剧,你的作品就代表你的人。

挣点名声不容易,别急着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啊。

看到36集了,吐的胃都疼,三个大傻逼编剧,导演,制片人,会如何一起玩3p,敬请观众期待

 10 ) 《青岛往事》影评——看王满仓扮猪吃虎

整部剧有两条线。

一条是人物成长线,一条是客观存在的民族矛盾线。

人物成长线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两面,通过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述说着当下的人物成长状态。

又通过不同事件的影响,解释了人物心灵的变化。

难能可贵的是,编剧对于王满仓身边人物群像的刻画同样详细,通过明示与暗示推动人物的性格转变。

民族矛盾线根植于青岛自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的50多年的历史,仍是通过大背景下,个人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解释了泱泱大国四万万同胞,为何众不敌寡。

又通过刻画两代积极探索的青年人的抉择,表现当时中华民族寻求国家前途的曲折艰难。

为一己私利搞绥靖的窝囊和为国捐躯的慷慨激昂,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部剧主次鲜明,没有过渡渲染,自我感动。

对于人物的刻画有理有据,贴近真实,使观众能够在荧屏上看到鲜活的人物形象,沉浸其中。

以下是对于三兄弟的思考。

三兄弟的个人特征较为鲜明,他们的家庭各有特点,他们的经营策略也有很大差异。

大哥爱财,重利轻义。

天佑记仇,睚眦必报。

满仓则大智若愚,聚集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品德。

三兄弟的个性特点也和他们的配偶各自对应,相较于满仓,另外的两兄弟缺乏精神内核,表现得摇摆不定,他们的配偶也同样如此。

在经营方面,大哥缺乏底线,天佑缺乏风险意识,满仓则踏踏实实。

在人物成长的过程中,姜傻子作为全剧的线索,慧眼识珠,促动满仓的成长,而后,在满仓的影响下与努力下,身边的人逐渐醒悟,最终有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

满仓的起点充满坎坷,为他带来了容易满足这一原生特质,成为他接下来能够抵住诱惑,散尽千金助人为乐,追求进步的感性基础。

但细细想来,命途多舛并不是容易满足的原因,能够感到满足,王满仓的底线思维,思考和努力才是满足的原因。

另一方面,则是身边人的教诲,王满仓的成长道路中的大家,多是以善意为他提供指引,为他指明了理论道路的方向。

他自己,也在剧情的末尾讲述了其中的智慧,那便是姜大叔的一分好与十分好,满仓能够以补强的思维看待身边的人,从最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对方,因此收获了内心最大的宁静与满足,另一方面,他善良的言行也在影响着身边的人,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用善意去回馈。

最后,还有与世无争,满仓的人生态度,还包含有道家思想的智慧,众多因素串联在一起,使满仓和他的家庭、产业,像开了主角光环一样,几乎没有蒙受损失,也没有树敌,遭到仇人破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满仓的人物成长线,和其他人物有很大的差异。

他的初期成长,是理论成长,即听到道理,然后践行,对外表现,则是其善意与木讷。

而其他人物的成长,多是在惨痛教训之后。

在当兵归来后,满仓的成长,从原先的对外求索,变成了向内求索,此时的满仓,已经初露锋芒,他的基本盘坚实稳定,对人性的思考不在仅仅停留在善良,他的眼光变得长远,看事情的角度变得多元,拥有了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慧眼。

到这一步,既感到突兀,又感到精妙。

因为满仓产生了突变,这样的变化在一夜之间,没有途径可言。

反复思考,发现这正是真实生活的反映,所谓量变的积累达到临门一脚的程度,而这样的抽象过程,难以言明。

最后,切不可把这部剧当成一部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爽剧来看,也不要简单地把自己与满仓做比较,预测未来。

剧中没有明确透露,但充满暗示。

完全体的满仓,在传统美德、先天性的拙和后天超于常人的努力之外,还有堪称精准地悟性,表现为面对分叉路口时,总能选择正确的路线,换句话说,他的成长经历,表现为坎坷,但并不曲折。

另一方面,满仓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却没有提到思考的重要性,他努力求索的,其实是事情背后的原因,而不是重复的努力。

此外,满仓表现出的社交能力,判断力,风险意识,情绪的控制能力,伪装能力等等,都不是故事中的常人所能具备。

因此,正如姜大叔所言,满仓不傻。

满仓正站在高处,继续他的扮猪吃虎。

《青岛往事》短评

就为了看黄渤

5分钟前
  • 蕾蕾
  • 推荐

认真的看了前八集

10分钟前
  • 华华
  • 还行

这剧情到后期越来越鬼扯,扯到不合逻辑了

15分钟前
  • ll
  • 还行

黄渤不愧影帝👍🏻👍🏻

17分钟前
  • 春风拂过你的脸
  • 推荐

我渤哥的戏必须支持,还挺不错的

18分钟前
  • 小Lu
  • 推荐

励志,渤哥演技好

23分钟前
  • 杨小晴
  • 还行

黄渤真是国民好演员!

28分钟前
  • 无止境
  • 还行

老妈说最近在看,想起自己几年前看过,好像还是央8播的?具体记不清了,但记得当时的感觉是中规中矩的剧,说不上优秀但也绝不差,现在能想起的是渤哥的满仓和有灵气的小嫚儿,还有另外重盖的劈柴院。

33分钟前
  • 金银花
  • 推荐

别人对待你一分好,你要还人十分好。

34分钟前
  • 弘毅
  • 还行

剧情拖沓,细节处理粗糙,毫无特色。青岛往事、青岛往事,除了几句似是而非的青岛话,连个青岛的符号也没有,这电视完全可以叫济南往事、蚌埠往事、开封往事甚至可以叫平壤往事、河内往事。

35分钟前
  • 诚诚
  • 较差

故事整体还行,只是人设太脸谱,情感当年也显得有些做作。

39分钟前
  • 痞子老九
  • 还行

黄渤演小人物演的确实地道。故事性一般

43分钟前
  • 无名氏
  • 还行

国产良心剧,正午阳光的剧一般都不错,渤哥不错王凯也很惊喜,监狱那场戏很感人

47分钟前
  • 平静
  • 力荐

好看

49分钟前
  • 7ccc
  • 推荐

2016.3.22

50分钟前
  • 小白同學
  • 推荐

黄渤有一点太圣父了 全剧又专又红

53分钟前
  • Rapunzel
  • 还行

王满仓我要嫁给你

56分钟前
  • 顾小溪
  • 力荐

黄渤难得演电视连续剧呢

59分钟前
  • 冷山
  • 推荐

情节有点拖

60分钟前
  • 不能再熬夜了
  • 还行

渤哥的脑残粉在此🤓

1小时前
  • 抽烟的小鸟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