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影评的标题,我考虑了很久。
在“高端黑彭浩翔的绝地反击”、“成世流流长,总会爱上几个人渣”和“连气两次绿灯都过渡了,与他再爱几公里”中,我最终选择了后者。
世纪初,杨千嬅《少女的祈祷》出街,万千少女靠这首歌打气,度过失恋沮丧期。
2012世界末,在荧幕内再次化身余春娇的杨千嬅,可能连自己都想不到这剧情竟与12年前派台打榜歌如此类似。
如若真能遇上余春娇,我或许只会赠她杨千嬅的这张CD——“沿途与他车箱中私奔般恋爱,再挤逼都不放开;祈求在路上没任何的阻碍,令愉快旅程变悲哀 ”。
电影和人生真是共通,进过那么多次影院总会遇到一部烂片,人生那么长,也总会遇到一个人渣。
爱情巴士多忐忑,隔座乘客转眼便下了车换乘。
尽管心中咒骂,连粗口都已预演好,再相逢时却还是说不出口。
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令人心酸。
明明已经是三十岁女子,为何心里却依旧怀抱着少女的祈祷?
“人渣”逃往北京,余春娇也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也屁颠屁颠决定北上。
多怨恨续集最终择地北京,一个扼杀异己文化的城市,该叫人如何毫无芥蒂去“恋”;一个心里还有前任的余春娇,又应该如何毫无芥蒂去“重新开始”?
屏幕中的张志明只不过是最常见的港产多情男,哪有余文乐那么惹人欢喜?
搭上空姐杨幂,便迅速在异乡开始“第二春”。
“i n 55!W !”的短信还没来得及删,发短信的人就已经变卦。
彭浩翔不愧是是高端黑,最不讨喜角色交给杨幂来演绎。
因此,尽管余春娇说着“论身材,我的胸比她小;她真的比我好,是吧”这样的话,观众于情于理也还是会依旧支持“志明与春娇”的官配。
其实人很奇怪,如果是现实中,我们会对余春娇说:“放手吧!
这样的人渣你还留恋他干什么?
”但是在电影院荧幕前的我们,心里却想着:“在一起吧,你们才是最合适的。
”也许只是不甘心吧。
爱情这种事,接受再多“爱的地下教育”也无用,毫无逻辑和理性可循。
根本就没有完全正确的办法告诉人们下一步该做什么或往哪走;我们能做的,不过就是牵着对方的手,一边小心翼翼一边又坚定地走下去罢了。
可是谈感情何尝容易?
其难度好比你要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找到一枚好吃又只要价五毛钱的茶叶蛋一样难。
在一个吃货寻觅“终身茶叶蛋”的路上,我们会发现有“很好吃但是要价很高自己吃不起的茶叶蛋”、“虽然很便宜但是真的很难吃的茶叶蛋”或者是“看起来很好吃要价也不高但是吃了一半却不想吃的茶叶蛋”......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令人蛋疼,何况你还要提防像杨幂一样的“暴食症”竞争对手?
人们其实常常说空话,把自己当成一个预言家,预言自己会成功、预言自己和某人会白头偕老;如果预言成真当然皆大欢喜,但世上也不乏失败的先例。
志明与春娇之所以让我们动心,只是因为他们的故事太简单,简单到就好像我们自己一样——我们带着自己对于感情的美好预言,将这些期待折射在他们身上,希望在这个由他们演绎的大荧幕里,能实现我们自己的心愿。
幸好彭浩翔是导演,没有《少女的祈祷》里天父那么狠心。
分分合合下志明当然还是会回到春娇身边。
尽管遭遇红灯,但是在续集里他们还是会“再爱几公里”。
至于这几公里会有多长呢,没人会知道,我也不想预测。
不如“用两手遮掩双手,宁愿答案看不到”吧。
最后,我想扯点别的。
我今天收到一封豆邮,我的一个友邻发给我一个链接。
链接过去后是一个豆瓣网友的我说,我说的内容是“刚刚在想我怎么会关注夏奈这么傻逼的人”。
人生那么长,总会遇到几个身为傻逼却又不自知的人。
我想,写完这篇影评,我便可以将这篇影评的链接回复给她:妹子,我也很想问“我怎么会不是个高帅富”、“怎么会傻逼到被你那么傻逼的人说傻逼”、“怎么会写那么多文字还抵不过一个偷图的傻逼兔子”呢;但你看, 人生哪有这么多“怎么会”,人家连人渣都爱过,你只是关注了一个傻逼而已,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你说是吧?
♥♥♥♥♥♥♥♥♥♥♥♥♥♥♥♥♥♥♥♥♥分割线之影评也会有NG♥♥♥♥♥♥♥♥♥♥♥♥♥♥♥♥♥♥♥♥新浪君:那在新片中导演你会自己客串一个角色吗?
彭浩翔:其实我一直想演,但我太太一直劝我不要演。
余文乐:因为他要演了对电影票房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杨千嬅:他太太在网上找一部他演过的短片给我看,看完后我们都觉得他太太的决定是对的。
♥♥♥♥♥♥♥♥♥♥♥♥♥♥♥♥ 喂!
楼上那谁!
不带这么欺负肥佬彭的!
♥♥♥♥♥♥♥♥♥♥♥♥♥♥♥♥PS:片尾让我硬了我有到处说吗?
溫馨提示:爲了貫徹這是一部港產片的矯情,以下影評需要用繁體字寫就,雖然用法也不一定正確啦。
一直記得大學同宿舍一姐們某日和我抱怨,你們廣東的男生一點都不幽默不會貧嘴講話一點都不好笑。
我那時候大概光顧著看康熙來了頭都沒抬反問了一句,你聽得懂廣東話不?
(注:該姐們來自美麗的山西)姐們傻傻回我一句,不會啊。
鄙人一口老血,差點沒噴在了康永哥臉上。
需要挑明了說么,正如我知道東北男生大多愛貧,也有趣,但身為純種廣東女生,有時候真的接不了地氣聽不懂,這些不是文化的優劣,僅僅是雞同鴨講的隔膜。
我並不意圖弘揚什麽粵語文化,但真心覺得,同一語境下的戀愛,是多麼必要。
因為同一語境,代表你們會有共同的成長背景、回憶、笑點等等等等,雖然志明堅持是“動地驚天愛撚過”,但他也一定知道春嬌的故事發生在九龍塘。
一世人流流長,不靠這些無聊小事維繫,你以為要用什麽?
就像楊冪含情脈脈一臉嬌嗔地說“要想我”,其實真心沒有說“要掛住我”那麼讓我有感覺。
“掛住”是什麽意思?
大概就是無時無刻想拿個衣架把你掛起來帶在身邊勾在口袋上吧。
想也不是不可以,不過你知道,男人多心,不一定只想你哦。
也許張志明真的是個撲街,但他跟楊冪攤牌的時候說的話也直白得很撲街。
其實真的不是你不好,只不過是他喜歡的是另一個人而已,所以他覺得那另一個什麽都好。
就算白癡弱智低B無聊當有趣,都是千百般的好。
其實對於余春嬌來說,何嘗又不是這樣。
徐錚說出那一堆什麽你其實不用什麽事都自己做的話時,相信每一個自以為受過感情傷害的女人心裡都動了一下。
撫心自問,夜深人靜唱《別問我是誰》的時候,女人們都想過有這麼一個知冷知熱的人來拯救自己。
但當張志明出現的時候,一切就化為烏有了。
清華大學機電工程系的完美男人不用上戰場,就已經輸給了那個最多開個路虎的撲街。
沒辦法,誰讓余小姐喜歡的是那個人渣呢?
有朋友看完回來在微博上評論說“糾纏不清的舊愛”。
你真的覺得是舊愛嗎?
張志明一直在說,你給綠帽我戴。
其實在他們心裡,對方根本從來不曾是舊愛。
剖析完了主角的感情線,說說別的打醬油插花的吧。
其實在戲裡我沒有很討厭楊冪也,我覺得尚優優演的還挺好的,雖然肥彭真的很腹黑,明知道香港人根本分不清“上”優優。
其實楊冪的姿態是最典型的,喜歡上一個人,知道他心裡不是自己,用各種方法去挽救、去綁、去挽留。
所以後來她能這麼灑脫,我反而覺得肥彭編得不太好。
至於另一對閃瞎眾人的Brenda和教主,還是那句廣東俗語吧,“冤豬頭有蒙鼻菩薩”,意思就是說哪怕你抬一個已經臭了的豬頭去祭拜,也總會有一個鼻子不那麼靈光的菩薩願意接受甚至欣賞。
至於徐錚老師,這麼完美的男人居然輸給一條撲街,原因多簡單哪,如果你還相信愛情,你就知道,愛情不是付出,必須是一個願打一個愿挨。
總而言之,全劇演員都演得很好,肥彭設計的橋段都很抵死,如果你瞭解粵語文化,應該會更酣暢。
就像懂行的人看老北京用京片子罵人一樣爽快。
至於是否超越第一部,見仁見智吧,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余春嬌或者張志明。
一世人流流長,總會愛上幾個人渣。
不過有時候那個人渣,就是你命中註定的那個了。
世界上最喜樂的事之一,肯定是看見兩個互相喜歡的人可以在一起。
在一起也不一定要做些什麽,例如吃7-11很鹹的肉醬意粉,例如把乾冰放進廁所,例如……他往你碗裡夾菜,就很好。
那樣就不用再在K房唱著“我的眼中装满疲惫/面对自己总觉得好累/我也需要人来陪/不让我心碎/让我爱到深处不后悔”暗自垂淚。
反正,有張志明扮王馨平嘛。
用这句话作标题,是因为刚刚看到《春娇与志明》的某篇影评,有人说要把这句当初在《AV梦工厂》中非常著名的一句话还给彭导。
一个“还”字,大概道出了部分热爱彭浩翔电影的资深粉丝的心声。
对《春娇与志明》的期待一直很高,所以昨天电影落幕后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因为这份过高的期待值,现在才会如此失望。
在空旷的放映厅看着大屏幕上的片尾彩蛋,余文乐女装扮相不乏戏谑,但也真心不觉得有多精彩,反倒觉得很冷很无聊,就像这部片子整体给我的感觉。
笑点多但普遍偏低,为数不多的“彭氏笑点”却没几个人理解,包袱一个接一个但刻意造作,看得出是为了迎合观众并且力求遵循第一部的风格,但比起第一部,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后来想想,还真不是因为期望值过高的原因,影片本身有太多不如意。
港味全失,京味儿又不地道,不只是因为故事的发生所在地从香港搬到了北京。
彭sir入住北京已有两年了吧,还是没有挖掘出北京的味道。
他毕竟是港人,第一部出彩也是因为他对香港的了解如数家珍,所以创作起来是在“做减法”——这是豆瓣某篇影评里提到的说法,非常同意。
而对北京,两年多的居住经历肯定积累了很多东西,但并不代表他已经融入这个城市,他看到的、理解的,都想一股脑塞进这部电影里,比如随处可见的北京场景:三里屯、五道营、国贸、长城公社、床吧……还有没完没了的辣椒和干燥的天气,从影片创作来说,他在“做加法”,可这些皮毛的东西堆砌的再多,也远不足以撑起北京这座城市的印象——北京的大气包容和冲突并存的美:光怪陆离的城市景色和各式各样生活方式的人群,自由与规则,冷漠和真情,古老与现代……都没有。
彭导所表现的,只能说是一个港人来京后的真实感受,仅此而已。
所以整部片子,我没看到北京,换句话说剧情放在香港以外的任何地点其实都是说得通的。
再来说配音,关于这一点以前我表达过太多太多回了,港片还是要看原版,因为再好的剧情脱离了粤语环境它就什么都不是。
有的人说没这种感受,那是因为恐怕他们从来没有体会到什么叫港味。
我也不是说这部片子的配音烂,根本不是好坏的问题,而是根本不该有配音。
当影片结尾张志明隔着一条街大喊余春娇的名字,是的看得出这是一个刻意煽情的滥俗情节,可我压根就出戏了,因为张志明的发音是普通话——关于这一点,昨晚和豆瓣上某个友邻聊起,她也表示“太雷了”。
更别说某几场戏中主角故意用京片子调侃,我真的想对彭导说,别这样行么?
我只想点一道粤式小点,你把它融入川菜鲁菜甚至东北菜风味儿就算味道再好也不是我想要的,何况这味道显然很怪异。
好吧,毕竟是合拍片,无法强求它保证原汁原味的港片特色,从这一点来讲,以上两点还是能够理解包容的。
但是下面要说的是剧情,这也是我感到失望的最主要原因。
豆瓣有一篇影评叫做《假纯情真低贱》,是一篇差评。
从来没想过我会对一篇质疑彭导品格的影评点“有用”,但仔细看完了不得不说作者分析的许多点都很有道理。
想想彭导之前的片子吧,从买凶拍人到AV梦工厂,从伊莎贝拉到破事儿……不一一列举了,之所以喜欢他,就是因为他总在低贱戏谑的风格中添一抹纯情,显得格外动人也格外真实。
就算是一帮请来日本AV女优拍电影的小男生,也能在所有故事结束后得以成长,明白“当你觉得你对世界很重要的时候,这个世界才刚刚开始原谅你的幼稚”这个道理。
在以往的影片中,没有真实的低贱,相反总有美好的情怀。
但是反观《春娇与志明》呢?
我看不到任何情怀,甚至都不知道彭导他想表达什么。
一个一边和前女友旧情复燃一边不拒绝现任柔情的男人,一个这一刻和ex上床下一刻还能坦然面对追求者、无事一般接受对方种种付出的女人。
这种事情放在现实中也不少,不是不能拍,但是看完电影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呢?
这样的事理所当然,影片甚至完全淡化了另外两个人所受到的伤害。
那么彭导是不是要表达,但凡自以为是真爱,就可以随意伤及无辜呢?
尚优优和SAM就只能活该倒霉成为“真爱”的牺牲品?
在电影中,这俩人似乎也不太在乎被背叛这件事,可能吗,这不过是导演的一厢情愿吧。
写到这里想起第一部《志明与春娇》里面,春娇也是遇到志明后抛弃了现任男友,我来说说这和第二部有什么不同,因为第一部中,在春娇与现男友分手之前,彭导就设置了不少情节来表现她与现男友的感情已存在很大问题,志明的出现只不过像导火索一样引燃了两人的矛盾。
而在第二部中,我们看不到张志明和尚优优有什么问题,好端端的谈着谈着,尚优优出差了,张志明就劈腿了。
好端端的,余春娇被SAM吸引着,下一刻就和志明童鞋跑郊外偷情去了。
随意轻松的就像吃饭一样,看不出两人的心态变化,甚至看不出两人之间到底有多深的感情,反倒很享受偷吃的快乐。
即便我这资深粉丝也无法苟同这种价值观。
整部片子看完浑身不舒服,又说不上哪儿不舒服,最后发现是价值观的问题。
彭导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昨天和某豆友聊天,都觉得是他近年被捧太高了,尤其《志明与春娇》火了以后,一下吸引成千上万粉丝。
我实在怀疑这些人到底有多少是看过彭导以前影片并了解他的风格的,好像不重要,反正她们挺热衷在微博上和彭导互动,晒胸照得到导演中意评价,犹如后宫争宠。。
闹戏一出。
好在并不是只有我一个有上述感受,昨天翻影评发现,不少热爱他的电影的人都感到很失望。
“当你觉得你对世界很重要的时候,这个世界才刚刚开始原谅你的幼稚....”这句话,真希望彭导还能想的起来,当年他通过电影把这句话送给观众,现在应该还给他自己看看了。
当然此片还是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追捧和好评,我只能说。。
排除随大流的心态,每个人的理解本身也不同吧。
对我来说能找到知音和共鸣就够了。
2年前看过这部电影,但没怎么看明白,今天又看了一遍,感悟很多,很喜欢里面的一段话: 我原本是想找一个跟你完全不一样的男人,但谁知道,我却变得跟你一模一样,我觉得很恐怖,我被你影响到,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被你影响了,我很努力的去摆脱张志明,最后我才发现,我变成了另外一个张志明。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志明的爱只有春娇能够买单,而春娇的爱情也只有志明能够兑付,他们依然像两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拧巴,那是因为他们心里爱着他和她。
“有些事,不用一晚全做完,有些事,这晚错过了就不再”,每个人无论地位如何财富如何美貌如何,都有自己的爱情哲学,除非他或她更本就不曾爱过,付出过,经历过,生离死别过。
“我很努力去摆脱张志明最后我发现我成了另一个张志明”很喜欢这句《春娇与志明》的经典台词爱的影响力很大慢慢的我们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别人的影子也同样能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些事原本就讲不出理由一路走来看着自己的影子慢慢感受阳光带来的温暖孤独就是一个人吃爆米花连续两晚矫揉 “张志明 你就当做好事也好 当放我一条生路也好 不要再来找我 真的不要再来了 我是很喜欢你 可是那又怎样 没有用的嘛 我懂得 真的懂得 有些事根本就不可以强求”
阿Pat说港男们过了罗湖就没人形,张志明几乎是为这句话现身说法。
北上的新生活,空姐杨幂是他呼吸到的第一口新鲜空气。
年轻,漂亮,制服诱惑……犹如枝头爽脆呱啦的嫩叶子,迎风招展,青翠欲滴。
这种质素的女生走上前“自愿性抄牌”,灭他们这帮马骝佬,天经地义。
何况是中四之后就再没长大过的张志明。
不怪他即刻就忘了,香港的街尾巷弄里,还留着一只烟,没有熄干净。
故事本来常常在这里结束,之后就是“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
”可是好死不死,余春娇也非要千里迢迢的上北京。
于是人家拿来做Ending的那句“好耐冇见”,变成了他们的开场白。
我其实不喜欢这样的后续,“勾搭”变“偷情”,含羞带怯变强词夺理。
即使聪明的彭浩翔拿备受争议的杨幂来稀释观众的道德感,都改变不了“姣婆遇见脂粉客”的主题。
只不过,从前在香港是两个人潜藏暗涌的暧昧角力,如今在北京是四个人一损俱损的偷食游戏。
空姐与大叔何其无辜呢,他们也付出了真感情,这一局,我觉得春娇和志明都太任性。
然而谁说任性不是爱情的模样呢,多少故事都在讲:我们再见,我们一见再贱。
我想我多少还是有点偏心春娇的,一面喝彩她连消带打的搞定老相好,一面捉急她不紧不慢展开的新恋情:哎多好的大叔啊,念清华,会做菜,带的出去,带的回来。
关键是喜欢你,想娶你。
成世流流长,终于你遇见了一个男人,这次没打算耍流氓。
在长城公社的流觞曲水里,余春娇说:我努力的摆脱张志明,到最后,我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
看到这笑不出来了。
明白,完全明白。
每个人的人生里大概都不多不少有过个“张志明”,他个仆街,他来过,他走了。
于是我们只好带着他留下的习惯和伤痕去同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交往,然后对方很自然的会在某一个瞬间歪着头凝视你:啊你和我以前人生的都好不一样,好像有点有趣,好像开始有点吸引。
这不叫变作另一个张志明,这只是你的前度,在你的身上,留下了没法带走的纪念品:那些一起看过的电影,一起吃过的餐厅,一起参与过的人生,会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忽然跳出来张牙舞爪的提醒你:你们是那么疯癫过,那么珍惜过,那么动地惊天的爱恋过,不但爱恋过,还爱恋过他妈的整整一个曾经。
张志明不可怕,你会不会变成张志明,取决于你怎么处理那些纪念品。
你把他看得很重,他就是铅块,被你抱在怀里三步走两步停;你把它看的很轻,他就是贴纸,就算贴在脑门正中央,也不影响你大步前行。
在他们KTV里的最后一次摊牌,春娇说:“你不觉得我们一直都在重复么,重复都不怕,但是唔work喎!
”是啊,我们分开时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再在一起?
余春娇不是不清醒的,只是最后理智败给了感情。
我不觉得他们会走到最后,但我相信张志明对春娇是真的有爱情,不关时间的事,也不关意面的事。
还记不记得那个马桶里卖萌的干冰游戏,惠英觉得幼稚,优优觉得危险,只有春娇陪在旁边兴高采烈的参与。
不过,这也只是拍电影。
因为在真实的人生里,对我来说,再可爱的劈腿男都是仆街,再有真爱的偷情都是狗男女。
一个接一个香港导演立志北上,力图创造一个新的时代。
却又一个接一个摔得扑爬跟头鼻青脸肿。
当然这并不妨碍更多香港导演前赴后继地飞到干燥的北京继续打拼。
这次轮到我很喜欢的彭浩翔导演,不过,哎,借用方舟子的一句话,“扑通,又一个。
”说来真是奇怪,同样的毒舌耍贱,放在香港,笑过之后会觉得蛮可爱。
放在北京,笑过之后会觉得,恩,真的很贱格。
香港长期作为大陆在生活方式上面学习的榜样,自然能够担得起梦想的远方;北京呢。
惨烈的北漂一族,正好能够对应苦逼的现实生活。
同样的贱,放在遥远的别人身上总是觉得挺好玩;若是你身边有这样一个哥们/姐们,恐怕一分钟也不想和他多待。
来自梦幻之地香港的编导们觉得生活就是应该这样的啊?
偷偷食才是爱情的真谛,耍耍贱才是生活的情调。
有什么问题么?
杨幂就该傻傻乎乎的一厢情愿张志明,徐铮就该憨憨厚厚的无比忍让余春娇?
为什么?
就因为张志明和余春娇之间才是真爱?
在北京长期飘着的同学岂是善茬,就由着他俩做长期炮友?
一部好电影必须有故事发生地的感觉,正如杨德昌之于台北,王家卫之于香港,只有真正生活在这个城市,才能拍出这个城市的味道。
所有这部片子里面的北京,也不过只是已经无景可取的香港替换品而已。
如何能够想象让伍迪艾伦拍个《汾阳赛末点》或者让贾樟柯去弄部《纽约任逍遥》。
脱离现实环境会造成巨大的裂痕。
杨幂这种上得厅堂,进得书房的女神,尽然会心巴巴的任由张志明偷食。
徐铮可是清华毕业事业有成的大叔啊,为了一个香港妹子,甘愿忍受这么多的委屈。
这种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是对影片代入感的极大伤害。
别忘了,《志明与春娇》的好看有很大程度是因为那是一个发生在长相身材俱平庸的春娇和刚刚走出情伤的张志明之间的市井故事。
明明是“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一晚上做完”的温暖情怀,为什么一走进北京就变成狗血傻逼的《奋斗》了呢?
给三颗星完全是看在那些黄色笑点的面子上,毕竟,也只有这些笑点能够构成观众进影院的理由。
尤其是粤语原版,差强能够表现原汁原味的香港市井味。
最后再吐槽一下在港片身上一直延续的“北姑”情节,任由杨幂抖着大奶,秀着长腿,端的是一个青春无敌小清新,却依旧敌不过一个年过三十,平胸垮眼的杨千嬅。
我猜张志民/彭浩翔心理面的os应该是:so what?
佢都唔识得讲广东话。
我不是文艺女青年。
我偶而会去电影院。
我捧着一桶苞米花,我只是追求一点生活的甜。
我从来不坐影院的最后一行,我选的号总是倒数第二排,这样我的视野既能宽阔无边,又能兼顾后面窸窸窣窣的动静。
有人说,想了解恋爱中的女人,就要去电影院。
没错,这是一个容易起腻的地方。
我在各种卿卿我我的现象中,锻炼起强大的内心。
让单身的小孤独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春娇与志明》是一部老少咸宜妇孺通吃的电影。
爆笑点很多。
电影看完出来,WC里有一个小姑娘甜腻腻地在蹲坑的时候给别人电话:“唉呀,我跟你说,这电影可好笑了,乐死我了。。
就是有一点不好,里面志明劈腿,这件事让我很生气,他怎么能劈腿呢?。。
对,就是那个杨幂。。
你说烦不烦啊?
”坑外众多待尿姐妹,忍俊不禁,我发表了一下感言,我说这段要是演到电影里,能更可笑。
有一个肉脸姑娘乐不可支,做出很多奇怪的表情来。
这电影,是催乐素么?
彭导的《志明与春娇》我在各种场合下看了几遍,暧昧绵绵无绝期的一部片儿。
有一度,我觉得我也应该学个抽烟,对个火,是多么邪恶勾人又浪漫++的举动啊,尤其是女人酥胸在对火时候的若隐若现。。。
男人在此时眼神的飘忽迷离。。。
直到,公司里小年轻男孩女孩抽烟时,劣质打火机造成了爆炸,我擦,原来,玩火自焚,不是盖的啊!
不过今天想起,为什么《志明与春娇》不能上院线,当时原因是粗口太多,被列为香港三级,但其实整部片子里,连个稍微激烈的镜头都没有。
唯有一些言语上的粗来粗往,没有点经验的人还不一定听得懂。
换成了《春娇与志明》,终于在广大文艺男女青年的翘首企盼中登陆院线,没粗口,确实没有。
电影有胸器,不得不小心留意啊。
杨幂这货不是凡物。
但凡穿越者必有法宝。
现在我懂了。
以前我跟一个大师讨教两性理论,大师在杨幂出道之时,即指出,此女不凡。
胸怀绝技,杨千嬅版春娇必须让道。
何谓道?
纲哥说过,有容乃大啊!
可是我依旧喜欢这个春娇的大妈脸,机场胸,黑豆蔻指甲油,紫红的头发,浓重的眼影。
就像我喜欢杨千嬅本人一样,她的所有歌,所有的片子,所有的角色,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女人,哭了哭了就笑了的大熟女。
笨的样子,也不会讨巧,也不很艳丽,可就是自然有一段气质,在修长的指尖,飘渺出来。
你们有没有看见过这种,你说不出来的东西,那个叫什么,她什么都没有,却有无穷无尽的魅力啊!
这个电影啊,用一句话来形容我的心情,很搞。
用二句话来形容我的心情,我擦,很搞。
用三句话来形容我的心情。。。
反正看完以后,我不懂爱情了。
你看啊,在《志明与春娇》的时候,我懂了,原来那是暧昧,彼此不承诺不表达只是在举手投足间腻歪一下。
到了《春娇与志明》,所有的男女故事都差不多,同居,分手,劈腿,有更好的机会,就各自飞。
新人不比旧人好,再暧昧,再XXOO,跟着进来的男女不过是试纸,不留痕迹,悉数退场,男女主人公相拥再叙前缘。
列为看官,介个,就是爱情么?
我恍惚中见到一个戴着光圈的人在我的上方,深沉地对我说:NO,介是生活。
看电影是来干吗的?
不是来找意义的,我挺高兴,哈哈一笑,天下大白。
筷子兄弟,黄晓明,包括郑伊健的陆续登场,不就是为了告诉我们,生活的乐子,就是在出其不意之间吗!
不搞点怪,我们拿什么来应对闷闷不乐的生命啊。
有分有合,分分合合,自古使然。
男人不劈腿,爱情无悬念。
女人不迷离,桃花少灿烂。
男女这点事,说不清,有爱。
说清了,就是哈哈一笑,谁也别较谁的真,谁也别管谁的心。
必须有感情动念。
长城脚下的公社,景致美得的一塌糊涂,偷情至此,总是让我想起《失乐园》来。
只是不够果敢的男女之间,最多也就是“你走了,就再也别回来。
”“我必须得回去!
”这样的桥段,我们常常在现实中不耻,这话我说不出来,但我发现,如果生活中也能配点音乐,也许咱们都能是诗意男女呢。
想像一下,还是日本人够狠,在高潮时候相拥砒霜自尽,是,失乐园,即是,永乐园。
咱们都是凡人,不讲究那些。
给我点阳光,我就能灿烂。
放点干冰冒点雾气,咱们就以为成仙了。
在一起的时候,吃点小食品看点恐怖片,亲亲抱抱就开心一大会儿。
弄点便利店的面条,就是最开心的红男绿女。
平凡的生活,亲爱的一句,我被你影响了,我以为我在摆脱你,可是我却成为了另一个张志明。
天真的女人,却最能以真动天。
完后,我就哭了。
有些时候啊,当我们对什么事犹豫不绝的时候,就想想,那条路,我们究竟是怎么走过来的。
冲动有时,真情有时,有一个传说中的智者对一个年轻的男子讲过,如果你不知道哪个女人是你心中的最爱,你就在半夜时分突然醒来,那时候你第一想到了谁,谁就是你的最爱。
这故事真动人,但如果起来的时候想撒尿,谁也没想起,怎么办?
电影的结尾,依旧彭导的老路子,一定在最后的最后给你一点惊喜。
不懂的人先离场,就不好玩了。
懂的人,就饶有兴致的等待,最后乐到前仰后厥。
我不想说,后面是什么。
你们自己去影院瞧瞧吧,真的很好玩很好玩。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不到最后一刻,你别轻易放手,也许到最后就是破涕为笑呢!
谁知道生活是个什么路数。
电影里把《别问我是谁》的MV搬出来,让我这动人的嗓子起了念。
其实所有的闷骚女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别问我是谁,请与我相恋!
我是多么地想,组织全体观影成员,一起大声合唱:我也需要人来陪,不让我心碎,让我爱到深处不后悔,其实我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多刺,难以安慰。。。
每天抱着寂寞入睡,生活过得不太够味。
别问我是谁,看完电影,谁也不记得谁。
别人笑我是个无法管束的野孩子,连没有幸福,都不介意。
好吧。
笑了,又哭了。
哭了,又笑了。
不较真的人生,就是最最快乐的喜相逢。
感谢春娇与志明的辗转反复,感谢杨函数的胸有成竹,感谢一切在我们心中激荡不已的男男女女们!
赶在上映头天看了春娇志明,挺逗的,“幸福生活就是啪啪啪”,简单粗暴却很能说明问题。
段子连连,不造作,不售贩廉价的诚意矫饰的温情,不可多得的小品式院线片,虽然较之第一部好像差点火候。
回去的路上就觉得不对劲,说不上具体哪里不对,就一路想啊想到底那点火候差在了哪里。
突然灵感一来想起某著名影评人总结过的“好电影”和“坏电影”的概念,对,这是一部“好的‘坏电影’”(good bad movie),即不摆出高深的姿态,只展示强大的娱乐性。
跟烂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那么为什么我说它是一部坏电影?
因为它在审美偷食。
就像你不能审美纳粹审美独裁一样,属于审美的禁区。
你不能审美里芬斯塔尔,不能试图从《意志的胜利》里找到美,因为那是纳粹那是反人类。
你也不能审美国庆阅兵奥运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因为那是铁的纪律,视人如蝼蚁草芥,拭去个体的差异,那是反人性。
当然这么说太上纲上线。
但是偷食这种行为,如果只是单纯的性,倒也问题不大,可是还有爱在里面,就一定不对了。
我们提倡自由的性,但是绝对不是负心薄性,哪有绝对自由的爱和性呢。
用偷食这种方式得到一个大团圆结局(happyending),在我看来就是在找寻偷食的美,就算你要逃避批判,但也不能选择审美。
徐峥这个角色象征的就是稳重可以给女人依靠,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还不介意绿帽,给好人卡就默默收了,多么符号化的一个死备胎烂好人形象,高帅富级屌丝。
水桶女士那个空姐要条有条要样有样,又是小酒吧小演出宝丽来文艺得一比啊,能放嗲什么都不要就要你,早就知道你出轨不哭不闹不戳穿自己舔伤口,试问以当代人类文明的技术力量还能塑造出比这更典型更完美的小清新吗。
可是我们可爱的男女主偏偏不喜欢,偏要旧爱重燃偷食犯浑挽回真爱,这个对比还不强烈吗?
最后再给一个大团圆结局这是要闹哪样呢?
志明与春娇里尚余纯情:有些事不用一晚上做完的,我们又不赶时间。
到春娇与志明里就只剩下力比多:今晚不做,就没时间做了。
(大意) 大可将这两句台词分别视作给两部电影定调的“文眼”,就你们丫香港小清新,一北上全他妈老浑浊了。
我这个人写文章从来都是两种形式,要不就是描述要不就是列表,不然一定写不好。
散文从来就未列入到我的作品形式中,因为从来也写不出来这样的。
今天我看完《春娇与志明》,很气愤,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自己压根儿就不擅长的散文来匹配一下这部彭导的续集作品。
不能埋怨自己在英国求学,所以国内的制作只能干等网上出视频,想在youku上花五块钱看所谓的高清影院都会毫不留情地出现“本视频只限中国内地播放”的无耻字样。
所以没办法,每天都像哈巴狗一样关注着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彭导本人在操作的微博,期待着各种花絮预告加采访。
导致我总觉得想看《春娇与志明》的急切心情有如十八九岁的小年轻追到自己意淫了两三年的女孩期待和她上床的那一刻一样。
然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在床上真正坦诚相见的时候。
惊讶道:操!
原来是平胸!
我没骗人,我确实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在自己的双人床上观赏的《春娇与志明》,但是看到一半我就觉得被坑了。
等的是85DD,来的是75A,可是都追了这么久了,坚持把第一次负责到底呗。
看完之后,郁闷心情可以用哑巴吃黄连来表达。
贱贱地一个人痴情了这么久又何以和空有一人的房间吐槽。
但是,出于内分泌失调的压力,我决定狠狠的总结一下《春娇与志明》失败的原因:一。
杨幂!
绝笔是杨幂!
我有几点怀疑:1)她不会好好说话。
嘴里含的不是茄子就是冬瓜,还是刚出锅的那种热度,不然哪个北京女孩像她那么说话,丟死我老家的人了。
2)她有暴露癖。
那条沟不是画的就是做的,还老拿出来臭显摆,再次侮辱我的父老乡亲就不说什么了,迫害更深的是镜头啊!
再唯美的画面也让她的暴露拖拉的三俗了。
3)她是一个刚烫过的纯白色经典花瓶,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一个可以插的孔。
在所有我坚持看完的她的作品中,这种单纯的演技空白从来都没有让我失望过。
如果有一天金酸梅奖有最差演技颁给中国演员的话,杨幂并不需要担心,因为她压根儿就没有演技,更加算不上差。
二。
故事!
我当时听说彭导要拍续集,我就一揪心,什么《钢铁侠》《变形金刚》那些靠特技吃饭的好莱坞系列出续集也就罢了,一个单纯的连吸烟故事都退却的香港电影怎么敢上续集了呢。
拍出的后果是,果然把第一部的形象都带差了。
我个人认为,第一部出彩,在于这个抓人心的禁烟故事,是禁烟让这个爱情故事有了特殊的味道。
当只有干巴巴的爱情的时候,挑剔的现代观众内心其实也就不give a shit了。
补充一点就是,你亲干爹的!
你要是什么都不说拍个电影我也就不这么气愤了,可是一再强调来北京拍的电影,怎么搞的跟CG电影特效似的!
我看这片其实在香港拍完全没问题,找个后期制作的把后海三里屯都p上去就行了,因为北京的味道,生气,我一点都没有看到。
如果一个故事拍摄的地点对于电影的影像这么的单薄的话,反复重申其实为的也只是炒作,颇有些干打雷不下雨的滋味。
三。
吞吞吐吐的爱情观!
我真的不明白这部电影的爱情观是什么,我从来都不喜欢日剧韩剧台湾剧,但是起码人家至死不渝你生我活的白血病爱情让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很多情节都有失交代,让我觉得无限跳跃。
跨度长的电影不是不能拍,但是别搞得跟时空穿越似的,况且现在光腚菊也放话了,这么搞很容易当穿越片被禁耶。
考虑到此,各位矫情导演们请注意哈。
哎呀,糟了,我发现我写着写着又写成列表式了。
好吧,咱们做人也不要这么苛刻,起码电影的色调,些许情节还是有着过于常人的诙谐之处的。
比如那个空姐三次非礼才被抓的借口确实博得了我微微一笑,介于此,我认为,一个列表式批评性文章也不是不可以交给《春娇与志明》的。
但是,在最后的最后,我想轻轻的说一声,彭导,你让我失望了,倒胃口了。
然后我就潇洒的结束了这篇文章。
哎呀 我都好久没有看都市爱情片了~~植入广告那么多,也不乏煽情的情节,但还是被感动的稀里哗啦~~好讨厌杨幂,但是还是觉得最后她好流弊~~
《春娇与志明》=(彭浩翔+冯小刚)÷2
这破片儿跟徐静蕾最近拍的那些玩意儿一样垃圾,前作勉强还能看下去,这部就真是没屁硬咯了嗓子,明显为了骗钱。
四星偏五星。感觉诚意有点不是太够,但是刚刚好。
神马和神马……可能因为我没看过1
没大野心大才华能把小聪明玩到二百分的未来世界的王晶
这部电影到底有啥好看的,加上昨晚看的第一部,浪费了我人生将近四个小时,我实在无力吐槽,你们到底喜欢这片哪里?男主角就是一个小孩,对爱情没所谓,言行举止幼稚到不行,女主角假装对任何事都不在乎。笑话不好笑,台词不深刻。做些装逼的事,害人害己,还以为自己都很伟大。
看完各种不爽。。。。
开头想恐怖片
郑伊健对张志明说 不好意思 吃了你的菜 真逗 但是任何续集都是狗屎 这部无一例外 笑料倒是多了 可是这已不是爱情片 完全是个八卦娱乐节目
看了很久啦,想在今天大抵觉得还不错的也就这几部;最后杨千嬅那句:那打个啵先。觉得真是余春娇啊~~
导演把青年男女纠结的情绪拍的相当到位,给四颗星
烂片也有这么多人觉得好看,呵呵
爱过来,爱过去的,不累啊!
有点克隆日落日出系列的意思,但精髓全无。尽管剧情还过得去,与前篇的衔接也不错,可却全然找不到打动人的片段。
为什么我怎么看杨千嬅都比杨幂好看嗯
徐铮特别让人出戏,但是有各路明星客串/片尾喷饭彩蛋/部分雷人笑点加盟,影片印象分嗖嗖上涨。有人说移师北京却没有北京味,大陆人被香港人各种耍,没办法,狗男女之间那是真爱啊,贱人总爱扎堆嘛。私心给了四星,全是感情分,另外建议要是觉得兜里没钱,不去电影院看也行,时差党无耻看的下载版←贱。
单纯的不喜欢彭浩翔
so so~~
一世长流流,总系会中意几个人渣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