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去年看《深海寻人》的时候我已经对徐克失去了信心,从头到尾不知所谓的鬼片,东一榔头西一锤的让观众无法了解徐老儿究竟想表达什么,到最后那蓝天大海的镜头加上开始的那句“地球过50年就毁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个用心良苦耗费巨资阵容庞大的公益广告,目的是为了告诫大家千万不要随便抛尸大海,会污染环境砸到花花草草或者小盆友。
对《女人不坏》我确实一开始抱着点小期待,因为从《蓝色大门》开始就喜欢桂纶镁,加上媒体非把这电影和20年前《刀马旦》3个女人的精彩戏码拿来对比宣传,于是我忘记了《深海寻人》的雷,还是乖乖的坐下来忍受完了这部电影。
9流晋江文,就是文笔甚差的脑残族YY的作品。
里头大量充斥着从各种武侠言情小说、日韩剧、动画片甚至家用电器说明书里抄袭来的桥段,连男女猪的激情戏码,也会让你觉得似曾相识,怀疑都是从同一个PPT模板里头拷贝修改而来。
《女人不坏》的剧本和片段就不时让人产生这样的感想。
1.标题党。
9流晋江文你常常能见到对写作一窍不通的作者在想了一个惊悚题目用来吸引眼球之后,内容写的偏离到了月球公转轨道上,让人汗如雨下的不知道内文和题目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里我也想揪着徐老儿和郭在容的衣领问,电影内容和《女人不坏》有什么关系啊有什么关系?
从头到尾在讲费洛蒙,你不如直接借用胖子书的名字叫《风中的费洛蒙》算了?
活在幻想里头的铁菱、大女权的唐露和想找人爱的泛泛跟坏不坏一点边都沾不上,这名字到底想说什么啊想说什么?
2.说明书。
忍受过9流晋江文的兄弟姐妹都知道,脑残作者们为了凑字数常常在内文里头借用各种说明书的正文大段粘贴,我就曾经见过某垃圾文里脑残作者弄了近300字的十字绣织法,连标点和断句都不改。
吐血手指徐克颤抖:那段关于“费洛蒙”的科学解释,也太TM不专业太TM说明书了吧?!
3.烂床戏。
如开头所说,9流晋江文的床戏能让人雷的风中凌乱囧的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10篇文有8篇的激情描写似曾相识且让人看的毫无激情热血,我说各位您不会写也找点精彩的色情小说借鉴下好不?
揪徐老儿的胡子问:您那段周迅和冯德伦的床戏到底是怎么能拍成这么毫无美感让人恶寒?
肌肉僵硬症导致激情戏就是两个人裹着被子滚来滚去么?
我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把你的动作指导拖出去TJJTDS!
4.山寨加工。
9流晋江文,最多的题材是穿越。
脑残作者们至爱YY自己一不小心跌到了康乾盛世或者贞观天朝,然后男的被大批美女追的苦不堪言左右为难、女的被下至街边乞丐上至王国大帝爱的死去活来内心摆荡。
我不介意恐龙青蛙拿自己的笔来寻找自信重塑自我,吹牛X给自己听不犯罪,但是我不能忍受这种智商及其低劣的牛X,您要写康乾盛世也好罗马王朝也罢,您至少翻点基础性的历史资料,别把自己赤裸裸的无知和误解强加给一张白纸看小说的各位小盆友。
当我看到直升飞机扫过西直门那三个阿迪达斯型的坟头时,我深深的靠了,求求您能不能别把北京拍成东京?
你镜头里的798、建外soho、五道口为什么看起来像香港上海和日本,哪里有北京的痕迹?
我不懂摇滚,我不懂朋克,但我知道你电影里的音乐不是摇滚也不是朋克,电影里突兀的配乐和不协调的主题曲更让人边摇头边吐血,如果你不能了解摇滚精神,不明白什么叫摇滚音乐,请你也别借用它的壳,发出嘈杂的声音。
记得看《长江7号》的时候,我对周星星的看法是:一个有诚意的导演未必是一个好导演。
周星星努力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他也许无法驾驭的思考,但他确实诚意又努力,至少长江7号是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和成功娱乐片。
可是徐大导您,一个毫无诚意漫不经心的成功导演永远都不是一个好导演。
跪安吧。。。。。。。
去倒盆里的血先
横店3号厅,下午3点场的电影,稀稀拉拉的座位,弥漫着爆米花甜腻的香气。
我得承认,先入为主的打了4颗星,是因为徐克,因为周迅和桂纶镁。
但最终,却感动于那个骄傲的转身走掉的女人张雨绮。
当我总结了大多数曾经或者一直在感动我的电影之后,知道这些触动我心脏的情节或者言语大多是因为跟我相似。
或者说,这些别人的故事,之所以感动自己,往往是因为在这些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周迅她还是一贯的周迅模样,她的面容总是带着无辜的天真表情。
爱的时候很快乐,满脸满眼都掩饰不住,不顾一切的用力爱。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她的访谈,她兴奋的对主持人讲她和大齐在香港的天桥上约会的情景,似乎想要把她的幸福告诉所有的人,那种毫不掩饰的幸福,恋爱中的幸福。
喜欢她在最后一蹦一蹦的跳上舞台的顶端,打着石膏的腿丝毫不能阻挡她爱一个人的勇气;她在台上和爱人一起开心的唱歌,幸福的似乎要找告天下;她天真的伸出胳膊,晃晃脑袋,无辜的好像偷吃糖果的童年;她一下子就蹦到爱人的身上,那一瞬间,让人感觉,爱真美好啊!
桂纶镁她长大了,一身朋克的打扮还真的不习惯。
不知道谁的配音,太刻意要做出朋克女青年的效果,结果却显得傻傻的。
是不是幻想的久了,一定会梦想成真?
她的可爱在于见过真正的X先生时的慌乱。
“你平常不这样打扮啊”、“你平常不在这个时间出现啊”,一个自己心心念念爱着的人,一个幻想出来的爱人,连吃炸酱面都不忘了帮他叫一碗,当他真正出现的时候,却慌乱不知所措。
害怕的时候幻想他在鼓励自己;被人欺负的时候幻想他在保护自己;开心的时候幻想他和自己一起庆祝。
其实幻想比真实更开心,幻想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爱自己,这样永远也不会失望。
我喜欢她骑着摩托车在堵车的路上横冲直闯,撞了车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骂人,这世界上的女人越来越强悍,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男人,她们需要的只是爱,哪怕这爱,只是幻想。
但是,WHAT EVER?张雨绮是有这样的女人的,她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费洛蒙的气息,周围的男人总会不自觉的被她吸引,周围的女人都把她当成假想敌,但她自己,却完全不自知。
事实上,她根本没有兴趣征服男人,与男人相比,她更愿意征服世界。
她美丽又有智慧,但因为太美丽,人们经常会忽略她的智慧,所以,美丽是她的负担。
她爱的男人在和别人的婚礼上,转身走向她,可是她转身就走掉了。
她独自在车里泪如雨下,那眼泪让我又感伤又嫉妒。
我想,世上怎么有这么多骄傲的女人,不肯为了骄傲而放下自尊,不肯接受有半点不确定的爱情,宁肯失去,绝不勉强。
这女人就是我,就是你,就是我身边那些自给自足骄傲自尊的女伴们,我们渴望爱情,但绝不乞求,我们心有不甘却又骄傲的昂头转身。
这样的女人让这世界多么纯净而又美丽。
等车的时候,同行的女伴说,最感动她的是冯德伦在舞台上对周迅唱歌,让她想起跟一个男孩的第一次约会,去看一场重金属乐队的演出。
回忆似乎是一台过滤机器,一切伤心难过都被自己压碎抛弃,留下的都是美好的细节。
我们都能在电影中发现与自己相似的情节,让我们回忆起那些曾经心跳心动流泪伤痛的刻骨铭心。
所以,去看电影吧,因为时间太久远,慢慢的慢慢的,一切都会被遗忘了。
从我的男性角度分析这些问题,我觉得徐克压根就没想到让我这样的男性观众看这部片子。
所以把片子拍得男人都跟动物一样,反应极端迟钝没有半个脑子。
好吧,如果是这样表达女性观点,也许拍得简单一点,带点闹剧性质,会比较好,令女人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女性观众其实是被徐克的混吃等死江郎才尽给耍了,而因为男性不爱看,也就没耍到男性。
和两个女性朋友一起看片,一个觉得还好,看得比较安静,一个觉得很enjoy,整场很兴奋,我则看得很尴尬,前半个小时就想离场,后半个小时crap不离嘴。
写这个东西又和看赤壁上时的感觉不一样,起码赤壁上让我笑了整场,女人不坏让我有点头痛,就是明明不想笑还得抽个空硬笑,比如桂纶镁很病态地和幻想的男友一起唱歌演出那段,我真的是无奈地笑了,又比如僵硬症,又比如那些莫名其妙的特效之类。
如果赤壁是部史诗喜剧片,那女人不坏应该叫爱情科幻片。
打着艺术的牌,演着荒诞的剧。
我跟我哥说我去电影院看了片子觉得感觉很不好,老哥说:啊 电影院 这片也上影院?
看完了之后我和那位enjoy的朋友之间的关于影片的矛盾就很尖锐了,貌似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觉得还好的那位有点动摇,貌似这时候两位女性站到了同一战线上,起码表面上是这样。
走着走着我就觉得很好笑,然后一个人骂着crap傻笑。
再然后我上豆瓣,惊异于看到豆瓣上的结果似乎也是这样,觉得是烂片的人还是很少。
觉得还好和不错的究竟占了先。
有的也是看着周迅和彭于晏的面子。
所以有时候在想是不是真的徐克比较懂女人,而我其实是比较苛刻。
很多女人要看的东西就是很浅显,那么这些东西就没有必要搞得很复杂,比如重口味音乐、生化科技、职场事业这样的东西没有那么严重了,女人感觉轻松了,自然就开心了,所以看着看着就很有喜剧色彩。
而且只要有部分情节能让她们联想到自己的境遇,应该有人回家想着想着就能哭出来。
看到最后我也明白过来这部片子的荒谬之处了。
徐克为什么要叫这部电影女人不坏,是因为显得女人在爱情里不该负那么多责任么?
不是。
其实是因为主角不是女人也不是爱情,是费洛蒙。
女人不坏是因为费洛蒙,爱情无罪是因为费洛蒙。
所以这部片子要是不正二八经地叫个什么费洛蒙的故事,叫个男人不坏按照徐克的逻辑也是通顺的。
除了费洛蒙到底是女人专用还是应该男女共用这样的愚蠢辩题之外,我们三个人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点将话题导向和平的领域:方中信从非诚勿扰里走出来怎么演的还是这种走了狗屎运的中年asshole。
冲着几个女主角看的,先撇开电影本身不谈,女明星经徐克之手,都能显得更加妩媚……我说:“真有费洛蒙,我也贴几片。
”他说:“你就喜欢这种虚妄的感觉?
”其实整部电影就是在讲这么一个简单的爱情真相。
泛泛想得到一个真心爱自己,接纳自己,并且一辈子在一起的人;唐璐俨然一个女权主义者,比起被男人征服,她更愿意征服这个世界;铁凌一直活在自己假想的爱情中……而最终这三个女人,都在费洛蒙的成全下,圆满了自己以为的爱情。
冯德伦的一曲《实验品》,歌词打动得泛泛心都快碎了,深陷爱情中的男女,也常常一副卑微得不得了的姿态,相信彼此说过的谎,相信那不是荒唐,相信自己的幻想……难道现在年轻人仰望的爱情,就是这样了?
算了吧,我们都不是能吃苦的孩子,在这个自私的年代,就算内心无比绝望,也能假装生活的无限美好?
其实,在忙碌机械的生活中,我们已不知道该向着什么方向去仰望爱情了。
爱不是需要费洛蒙来延续的恒久,而是一种恩慈,祝福。
而谁能来施恩于,祝福于我们的爱情呢?
什么力量能让一男一女委身其间,无论平穷还是富足,健康或是疾病,一起仰望爱情的天空,一起经历世上的苦难,赦免彼此的伤害,救赎你我的灵魂?
爱情不是费洛蒙,更不是对男人女人不坏的一场假想。
在《创世纪》里,亚当深情地看着夏娃,口占了世上第一首情诗,“你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
接着上帝设立婚姻,“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男女之爱,同样根源于上帝之爱,而在这样的仰望里,合二为一的山盟海誓就被成全了。
关注这部电影的原因是桂纶镁,不想看的原因也是桂纶镁,从当时看片花的时候,我就知道它又一次毁了我心目中的小雨的形象,但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让我看好她的未来...这也是这部电影伤心之余欣慰的地方
纤瘦的身体,锐利硬直的短发,小小烟熏妆,黑色夹克,4吋高跟鞋。
铁菱。
学习拳击,就算每次都是一拳被打晕,还是坚持不懈。
有时候,拳头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惹得我怒不可解,什么都不用讲了,去死吧就让我打死你吧!!
渣滓,你的存在是生命的侮辱。
吉他,摇滚乐。
跟着乐队演出,我在台上赚不了多少钱,但我可以宣泄我的梦想。
哈喽,麦克风。
趁着年轻,尽情轻狂。
若是我没有轻狂过,若干年后我拿什么回忆我也曾年轻?
生命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不是铜钱,不是爱情,是梦想。
尽管,金钱和爱情也是我的梦想之一。
X,你就是我的男朋友啊。
每次吃面,我都会点两份,因为一份给你。
是你陪我走过我的童年我的少年,你是我不可或缺的伴侣。
你是真实的,真实到你真的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也不惊异。
我已分不清哪个是想象中的你哪个是真实的你。
愿意跟我去香港吗?
当然愿意,毫不犹豫。
但是你喜欢的并不是我,你想带我走只是因为我包里的费洛蒙。
OH DEAR,我的爱情不应该是费洛蒙。
那是不成熟的冲动。
我知道了我只是费洛蒙对你有作用,于是我毅然离开,毫不犹豫,就像当初答应你时一样。
铁菱,率性真实的铁菱,你是让我看完《女人不坏》的唯一动力。
桂纶镁--铁菱。
若是人生可以自由选择,我亦想 去当一年地下歌手,背着吉他和梦想漂泊,寻找舞台,寻找真实的心灵。
当阿拉丁召唤出关在神灯中的蓝色精灵后,精灵承诺可以帮助他实现任意三个愿望,同时又告诫有三样东西无法实现: 一,帮助他杀人 二,让死去的人起死回生 三,使一个人爱上他 可见,自《一千零一夜》之前,“我爱的人不爱我”就早已成为继死亡之后困扰人类的最大苦恼之一。
千百年来,无数智者都在试图揭示爱情的神秘,从而彻底破除人类这一巨大苦恼。
时至今日,人类却不得不承认,我们依然对“爱情”这种东西所知甚少。
《女人不坏》里的周迅做到了神灯精灵无法做到的事情,神奇地发明出了一种人造的费洛蒙,可以对爱情造成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科幻元素令广大女性心生向往的同时,却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困扰:商人将它无耻地用做合同谈判的秘密武器,成功地诱使英俊多金的方中信爱上了相貌平庸又自私俗气的女秘书;携带费洛蒙的女孩引发的追求者造成了严重的垃圾污染;原本相爱的两个人因费洛蒙的介入而差点各奔东西。
无论费洛蒙这种东西它到底是什么,不论它是否能够被发明出来,它所带来的危害恐怕会大大地高于它的益处,甚至比克隆技术还要更加值得警惕。
因为从人性的角度讲,人在本质上都是自私的,所有的人每天做的都是为自己在谋取利益。
适用于人体的费洛蒙一旦被发明出来,那就意味着将会被推向市场(除非个别国家想做为军事武器)想想看,都会是些什么人在打费洛蒙的主意: 那些想要拆散别人的小三们,那些唯利是图者,还有各种各样动机不纯的人·······对,也许你要补充说:别忘了,可还有那些抱着简单想法只是安安心心找个人来爱自己的普通人。
可也别忘了,一旦能够选择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去选择最好的,而不会像善良的你一样只选择最“适合你的”,甚至会有很多人因为虚荣甚至各种各样原因,不会将药物只适用于单个个体身上,最后引发的结果将是什么?
所有的女人都去找金城武吴尊木村拓哉了,非要在他们身上用药,然后这些个可怜的帅哥就废了,见了所有的女人都要爱,所有的女人都可以拿去用····然后个子低相貌过于爷们有怪癖口臭的同胞们就要遭受感情危机了,怎么办?
大家都去求助费洛蒙去吧,结果弄得一团糟,天翻地覆,搞不好还会引发一场费洛蒙战争!
那么好吧,有人会说,不会立法,限制使用啊?
那咱们看看,这又会是怎样情景: 费洛蒙被限制使用了,想要搞到它就会付出很高的成本,然后那些既得利益者,手中掌握着军权、财权、各种权的人就会来霸占这些东西。
爱情将会变成只能供强势人群享用的稀缺资源,到那时候咱们的社会就不止是贫富不均了,就连爱情都将形成霸权。
(当然,不用费洛蒙依然会有这种征兆,不过进程显然要缓慢的多)即使立法,那也行不通,为什么呢?
你得先研究一下制订法律者的身份,他们毕竟是强势阶层选出来的,就算是美国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法制社会,也会出现一些像“辛普森杀妻案”这样的让强势人群钻漏洞的典型,更何况是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人治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怎么办?
费洛蒙还要不要制造了?
我的答案是最好不要。
不要巴望着现实生活中会有太多“泛泛”那样的女孩,那是不可能滴。
“泛泛”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钦佩,但是她利用费洛蒙留住爱情的做法,不单是值得商榷,而是根本应该杜绝!
从三亿精子的菲尔普斯中衍生出的我们身上独一无二的费洛蒙,如果它真能决定爱情归宿的话,当然应当珍稀。
即使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要忽略掉一个事实,那就是能够遇到配对费洛蒙的几率到底有多小?
我相信能遇见生命中真爱的应该只会是人群中的少数。
所以真的不要巴望太多费洛蒙带来的奇迹。
况且费洛蒙的说法实际上还远不足以解释爱情的问题。
很多人都有过日久生情的经验,如果说费洛蒙能够变质的话,那所谓的一见钟情的可靠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费洛蒙也解释不了男人为什么会同时爱上两个以上女人的成因。
况且费洛蒙的实用性真的尚未明晰,想想看如果它真的只有一种唯一的配对方案的话,那我们岂不是要办身份证登记似的建立起全球所有人民的费洛蒙标签吗?
不这样的话,我们靠什么依据来寻找另一半,而且到那时候,谈恋爱起码会损失80%的乐趣。
然而,编剧郭在容在制造“泛泛”这个人物出来的时候,却激起了观众们的极大认同。
我有时候在想,这到底会是什么原因。
不单单是周迅的个人魅力,我想: 也许是太多的人在爱情的世界里寻觅的精疲力尽了,这一切,我们与“泛泛”感同身受。
我们不断把对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再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
为了一个迟到的约定,我们不知守候了多久。
任何烛光都照不出爱情的答案,因为恋爱不是温馨的请客吃饭,而是一个个不眠长夜以及痛彻心扉的抉择。
我们曾经在床单上铺满花瓣来期待一个天长地久的承诺,到头来却往往落得形单影只孑身彳亍。
然后有一天我们结婚了,我们找到真爱了吗?
不能奢望于费洛蒙,也不能不被歌颂爱情的电影感动。
不懂得它深沉的苦痛,就无法确知它的甜蜜。
当我们在寻寻觅觅患得患失的时候,我们也在丰富着生命和爱情本身的内容。
每一个成熟的个体都必须拒绝对所谓真爱偏执的坚守,如果你只是一再得斟酌、彷徨、犹豫、怀疑,你就会沦为比“剩男剩女”更加可悲的实在。
你永远要说服自己相信、忍耐、折衷出一个无限接近的可能,从而把握住那可贵又可叹的点滴幸福。
如果你已做到了这些,所谓配不配对的费洛蒙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服自己你是快乐的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人生。
白胡子的徐克用两个小时的电影解释了一枚名词的曼妙。
费洛蒙。
三个女人因为费洛蒙而性感可爱有魅力,戴大眼镜的周迅很爱摇滚青年冯德伦,曾经是结婚狂的她为获感情从尿液里提取了这样一个物质,身为冯德伦的乐队主唱的桂纶镁执着的热爱画片里的X先生,是画片上那个英俊男子陪伴她走过了曾经颠沛流离的时光,北京最美丽的CEO张雨绮小姐雇佣了X先生做了公司的形象大使,于是一连串的复杂关系让这个城市异彩纷呈。
影院的声效非常好,咆哮的桂纶镁再不是之前那个温和的姑娘,唯独喋喋不休的和臆想中的X先生说话时,她才难得温柔,这是一个完全肆虐的女孩,肆虐在她的拳击手套里,肆虐在她弹唱时候的吼叫中,肆虐在她对爱情的执迷不悔,我想她是可爱的。
张雨绮或者是狮子座,有严重的自恋倾向。
整天把自己放在15厘米的高跟鞋里,便觉得世界尽是渺小,因为费洛蒙爱上来讲课的方中信,她是叼着雪茄去参加他的婚礼的,墨镜里的样子总是让我想起林青霞,非常落寞,他出来找她,求婚,她把眼泪随着跑车洒了一路,她终于开始不自信,这是自己坚持而得的爱情,还是费洛蒙的力量。
作为费洛蒙的发明者,周迅始终在追寻自己的爱情,当她在演唱会上被一群人从头顶上传递到舞台上冯德伦身边时,我想这或者就是她的归宿。
影片最后,她帮助张雨绮获得爱情,洞察一切的她嫣然一笑便走开了,我突然就想起了她在《画皮》里的扮相,天真却恍若有魔力,不记得谁说过,周迅越来越像张曼玉,其实我并不能完全苟同,只是二人都是天赐的精灵罢了。
影片的音乐非常好听,主题歌叫《用力爱》,不知道是说给有力量的桂纶镁,还是安全感缺失的周迅,或者只有在爱情里才不自信的张雨绮。
桂纶镁的声嘶力竭里总有隐约的绝望,涂着咖啡色唇膏的她看起来很张狂,拍摄地点是13club。
结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happy ending,画面定格在桂纶镁的又一次暴力性的挥拳里。
但是我宁可相信,假如她们都已幸福,那么所有故事就都不会落幕。
或者,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迥异的费洛蒙存活。
它不朽。
今儿和某肉同学在某东区的某家西尔看了某两部电影。
其中一部是徐克大导继暑期烂作《深海寻人》后的糜作(如果可以把这个用作“烂”的比较级或最高级的话)。
你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多莫清纯的小雨变成了个泼妇。
(周杰伦痛心啊。
)眼睁睁看着长相身材都不错的张雨绮被妖魔化。
(周星驰捶胸啊。
)看着可怜的方中信同志越来越乞丐状……(师奶们顿足啊。
)再看那《爱情白皮书》里多清纯帅气阳光的瞿守啊,要多落魄有多落魄,头上包块布巾整得跟卡通人物似……(以前黑猫警长里是不有这个类似形象的老鼠?
)最后就连周迅尽职尽责的表演在这场闹剧下都显得有些过,格外格格不入。
整部片的观影效果之雷,雷电强度之大,雷点之密集,非普通片子可以比拟,非普通观众可以接受。
——打个比喻就像一个欲求不满的女人在床上不断“还要还要”,而你在前一个小时的n次高潮后早已经力不从心……可以说影片的最后三刻钟菜肉两同学都是倒在沙发上看完,深刻体会到男性“招架不住”的痛苦。
感情最强烈的还有两个片段,可谓是影片最“穷凶极恶”的时候。
一个在乐队最后的演唱会——原谅我想到了《海角七号》,此刻是多么怀念那静谧、优雅、温馨、感动得要落泪的氛围啊T_T另一个在泛泛同学一个人领跑后面一群新郎追着赶——如果说《铁面无私》的火车站枪战场面是向《战舰波坦金》致敬,那这段的致敬对象是不周星驰《大内密探零零八》最后那段后宫佳丽三千的片段?
@_@看完此片,自己顿觉对不住打了1星的《爱情左右》——将其改为2星,然后才能给此打分以作区别。
最后引用几段“第十放映室”最近《恭贺2009》的简评,以防大家在假期无聊之际使用电驴或BT促成类似悲剧再度重演。
—— “在餐馆吃饭时,如果菜里放的味精太多,我们还可以让厨师重上一盘,但电影院里的观众就只能含恨默默告别钞票,顺手记住导演和编剧的名字,以防类似惨案再次发生。
”(那是绝对记住了……此片经“阅烂无数”的大菜大肉一致认可,早已超越“惨不忍睹”,达到了“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部电影就像一座雪山 很多人都说爬山的都是傻瓜 但还是有人认为能够征服它 结果刚到山脚下就有一批人逃走 咬牙坚持到半山腰的被雷劈死了一大半 最后终于有人认为自己上了山顶 喘息着要氧气面罩的时候 却绝望的发现后面还有无数个山头需要去攀登 如果这个含蓄的比喻您没有听明白的话 我可以明白无误的告诉你 XXX是一部烂片 它已经烂到堪称烂片界的一朵奇葩”(补充:此片是奇葩中的奇葩!
开花结果的奇葩!
) ——“如果你足够年轻 心脏足够强健 可以考虙去电影院休验一次过电的感觉”(补充:菜肉两人全全倒下……可以说是精疲力竭精尽人亡……)——“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我们就不用再去讨论它的艺术性了,因为实在找不出来”——“全片剧情、悬念、结局、角色、台词、对话、配音、配乐、道具等等全无可取之处,特别是本片的剧情发展,更是让观众彻底反胃”—— “2008年度毫无争议的烂片之王 作为一部商业上完全失败的电影 在艺术上也开创了新的烂片记录 如果以海平面作为平均水准的话 那么本片就是无底深渊 …… 这部电影就是这样一步步突破了观众的心理防线 让人们绝望的知道 原来烂片还可以这么烂 ”——“看完这样的电影,观众不得不说一句:拜托,你还能再烂点吗……”(直到遇到2008的徐克,那是彻底不能了——当然不排除他2009再推出新作。。。
)
之前期待此片,是因为三位女主角;而看过之后,我不幸地发现,好看的也就是这三位女主角了。
一说张雨绮张雨绮不仅脸蛋漂亮,身材劲爆,更难得的是身上带有一股英气,所以演起片中的女强人来还是比较适合的。
这角色要是让范冰冰来演就完全不对味了,她脸上不见英气只见媚气,演个女强人,估计这发迹史也是不甚光彩的。
在我看来,女人有材不露是可惜的,无材要露是可笑的,有材瞎露是可怕的(比如芙蓉姐姐),有材巧露才是可心的。
片中的张雨绮正是如此,露得可心,活脱脱就是中国版的莫妮卡•贝鲁奇,绝对能让男人血脉膨胀。
美中不足的是她的声音有点太小孩儿了。
二说周迅周迅今年《画皮》《李米的猜想》《女人不坏》三弹齐发,着实让人见识了她的人气。
《画》《李》两片,让人们看到了她演技的日臻成熟,着实令人刮目相看;而此片更多的是展示了其偶像的一面,将一接触男人就全身僵硬的泛泛演绎得十分可爱,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她在《像雾像雨又像风》里饰演的杜心雨一角,同样傻傻的可爱,却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
周迅对这种角色的诠释也已经是驾轻就熟了,不复赘言。
三说桂纶镁对于桂纶镁这个小妮子,从我知道有这个名字起,就对她特别的关注,原因很简单,五百年前是一家。
之前对她的印象都是源自她参演的片子,比如《蓝色大门》《最遥远的距离》《不能说的秘密》等等,就是那种纯纯的,干干净净的邻家女孩模样。
而她在此片中的形象绝对是颠覆性的,朋克装,唱摇滚,打拳击,脾气暴躁,没有一样能和之前的形象联系起来。
但是我最后不得不承认,漂亮的女孩儿无论打扮成什么样子都是好看啊(作花痴状……)最后说徐老怪徐老怪着实怪。
一般新人导演的片子都是局部小心思、小创意很多很有趣,可在影片的整体把握上欠缺火候;而老导演则是在大局掌控上技法纯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影片的整体构造之上,无暇构思局部细节的处理。
可徐老怪却是反其道行之,近年来的作品屡屡小惊喜不断,却在大局掌控上显得力不从心。
比如上一部作品《深海寻人》,曾有人总结道到能依次从中看出鬼片、喜剧片、文艺片、广告片、环保公益片等特质,这正说明了影片风格的不一致,东一枪西一枪,乱打一通。
当然如果真能糅杂各种风格而自成一体也堪称不易,可偏偏徐老怪的这顿乱射仿佛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如果这口收不好,那么最多也只是一堆无用的竹条罢了,没有太大意义。
此片也是将各种情节编排在一起,触男僵硬症、婚礼抢男症、偶像臆想恋等等,无论哪个情节单拿出来都可以说是构思巧妙,可堆在一起却完全没有达到1+1>2的效果,整体效果非常混乱,着实让人感到可惜。
徐老怪,我已经充分领教过你身上的“怪”异了,希望能在你接下来的片子里看到“老”道。
因为再这样下去,你曾经依靠《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等片在我心中攒集起来的信誉度就将透支殆尽了。
徐老怪,我再信你一次,最后一次。
这片子也太逗了吧!!!!垃圾港片也比不上这片子逗啊!另外冯德伦还是一如既往的型!周迅狠可爱!
剧本写的也不容易吧。叫张雨绮吧,……的确诱人。桂纶镁演假小子是不赖。周迅演技好,所以适合演丑女吧。
如果不是徐克二字横在眼前,我实在想给一星评价。我怕是因为自己愚钝,看不出好。我倒希望是我看不出……
徐克总能给人点惊喜 或大或小 可惜这部从摇滚节开始就刹不住 是老怪没自信了吗 不用说那么透的 点到完全就可以了 而且 最重要的 那不是北京摇滚
挺cult的片子,女权方面很像《刑房》,一个往古了cult,一个往新了cult
女人分那么多种。你属于哪一种。你找到属于你的费洛蒙了么。欧泛泛。27岁。透视眼。唐露。31岁。无敌。铁菱。19岁。后硬核。
徐克导演武侠拍多了吧,这片飘的很一般人要想想才能得转过来
又见徐克。依然是一群女人。其实是本不错的电影。
做得很精致啊。
虎头蛇尾,尤其张雨绮出来后,就更蛇了
打两星已经比较客气了。徐克很努力地在改变自己以跟上时代,但效果很失败
剧情有点白痴,逻辑不是很顺,但贺岁片就是要欢乐的嘛
怎么看着像处女导电影儿 透着生涩与做作 时尚度也不够··
HOHO. 故事一般啊。三女人演的不错。。。
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电影。其实人设很有意思,原声音乐还不错,想象力也蛮丰富的,可是总觉得故事本身还是不够圆融,费洛蒙只是把人物硬凑起来的道具。好吧,好像不应该对喜剧片要求太高,凑合看看吧……P.S:里面型男多得跟米一样,相当造福好男色的观众啊
高中时去电影院看的。喜欢《雷雨公路》这首插曲
呵呵,费罗蒙?我想曾经我和我的那个费罗蒙擦肩而过。
老徐也不容易,想老将出马,但是一个顶俩看来还是不行,拜托,老徐,不要为了媚俗去媚俗,那不是“潮流”,那是潮湿。
一个人的爱情不应该用欺骗而得到
这部电影的女性主义思想简直甩此后十余年国男导演拍摄的电影八百条街,关于这几年国内才流行的“穿衣自由vs取悦自己”讨论电影中已有涉及,三位女主的群像各有侧重、角色丰满,最绝的是创作了一个为了自由与独立主动放弃爱情与男人的事业型大女主唐露——“即使通往胜利的战斗中其他女性已全军覆没,那我也将一个人奋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