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片子看下来就像是在走钢丝,不要掉下来……差点掉下来……不能掉下来……,最终幸运地没掉下来,好不容易挺过来。
毛舜筠一个人艰难地撑起来整个片子的观感,原本感觉是3+1的结构(黄金花、老公、儿子+丹凤眼)愣是演成了1+3。
剧情上来说感觉像是在学作文,硬硬地给了一个交代,好在是也算给了一个相对正向的结局。
所以给三颗星,一颗星给毛舜筠,两颗星给那三个,导演和编剧暂就不给星了。。。。。
第一部从头紧张到尾的电影!
好看得热泪盈眶!
1.自闭症儿砸想象自己是条鱼,在水里畅游。
应该有其特殊寓意,自由?
绝对安静?
沉浸?
总之是一个符号。
2.妈妈人格的觉醒 全世界的生活只有儿子和家庭-老公出轨-准备给小三致命一击-被发现企图和朋友一起尝试唱歌跳舞-工作-被小三刺激-再次准备给小三致命一击-儿子的妈妈拿刀画背叛和爱,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让一个相对封闭的母亲,慢慢走向社会集体,尝试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多样化分配自己的时间,舒缓紧张的时刻表,加入娱乐时间。
把如同自己儿子自闭的心打开,可爱而小心的汲取这芬芳世界的蜜汁。
一个人真的不能和社会脱节,否则会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放纵自己,社会给予的并非单纯自我价值认同感 人间交流,还有一种地位,令无处安放的游子有落叶归根的假象。
而且夫妻双方最好还是要对社会有同懂得合适的接触,否则会因社会变化而有知识?
上的不平等,接着心理上的,接着感觉三观都不一样了哈哈哈。
3.爸爸,其实我觉得父爱是权威的,因此傻了吧唧的付出7年什么的还是有点假。
他的转变是 责任-理智的责任好累哦放一下下吧-爱不仅是责任 更是爱4.长期遵循某种行为处事方式 长期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为事,这期间也许会有一些事人带来某些触动 但正方形还是正的,因为身处其中 甚至不辨动机。
突然的 一个涉及到原则底线的事情(一定要是事情 这样才会有非常深刻的参与感)猛的砸向你,触动了你的行为准则和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所有的一切才会重新洗牌,错误和悲伤促使人思考。
妈妈打开了对世界的心扉,爸爸认清了自己的爱,好棒啊,尽管在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没有尽头还是好无奈,但是不身处其中,又如何知道方寸之地的幸福呢?
大概是不能以普遍社会价值观去要求他们的吧,因为个案已经不同了。
力荐黄金花,原因之一是饰演黄金花的女主毛舜筠(毋庸置疑的有演技的有样貌的实力女星),力荐之二是电影所关怀的小人物(弱势群体)的故事; 《黄》片我看了三遍,每遍的体会都不同,第一遍粤语香港版,第二遍国语内地版,第三遍粤语内地版,这三种囊括了《黄》片的各版本各角度的诠释。
毫无疑问的,最深刻直击内心共鸣的是粤语版本,语言和肢体完美结合促使了内心的化学反应。
我想深入谈谈个人对电影各种感受,影片中很深刻的片段有黄金花第二次预谋杀情妇的红色片段,对于该片段联想式的情节安排,我和我的朋友在放映结束后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我认为片段是黄金花脑海中联想,朋友则认为片段是光仔脑海中的联想,觉得都合情合理,或许导演想表达的是妈妈和儿子脑海中交织的联想,意味深长。
另一个片段则是金鱼覆水回收的镜头,拍摄用了一种倒镜头的方式,想表达一家破镜重圆,亦或是想回到过去平静生活,或更想回到黄金花怀BB时不去追赶老公前的生活。
该镜头用得高级,个人很喜欢。
电影中处处可见金鱼的影子,从浴缸中的鱼到背包上鱼的挂件再到最终落画的整屏海族馆的鱼,预示着自闭症的孩子如同鱼离不开水般离不开家长的细心呵护,据说金鱼只有七秒的记忆,好比自闭症的孩子,所以结尾处采访黄金花的时候,黄金花淡淡地说养一个等于人家养三十个,平淡而心酸,直击人心。
谈谈演技,毛姐把这个平凡、坚强、辛劳、充满爱恨情仇的自闭症孩子的母亲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细节地处理都恰当到位,没有做作、夸大,留下的是温存、回味,不愧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实至名归。
凌文龙演绎的光仔,感觉就是真实,一个新鲜演员银屏处女秀如此精彩,很看好他的未来,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当之无愧。
影片谢幕时候,特别鸣谢的区丁平,香港大美指,感觉电影中某些细节处理手法有着他的影子。
不得不赞一下,电影中的音效处理很不错,音乐的选用也很深入人心,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童声给人希望。
整部片子,不煽情但感人。
不过剧情的厚度还略浅,演技带动了剧情,还是很值得一看!
给电影手动点赞👍
电影《后来的我们》累计票房已经超过了10亿,不光炒火了“后来”和“前任”两个词,也将奶茶刘若英一举推上内地票房最高女导演的宝座。
超高的票房数据,带来的却只有轰轰烈烈的“退票”风波和电影口碑的一路下滑。
究其原因,在过于精心策划的营销和宣传之下,被贴上无数怀旧标签华丽上映,电影已经失去了情感的“真”。
与其说,被电影打动。
还不如说,是完完整整被自己感动了两小时。
除了掀起一股怀念前任的妖风,吹过之后又能剩下什么?
相比之下,我宁可看这部被忽视的,最真实的好电影。
4.28日上映的《黄金花》。
名为“黄金花”的母亲(毛舜筠 饰)含辛茹苦养育智障儿子二十年,丈夫(吕良伟 饰)却用出轨来逃避家庭。
黄金花歇斯底里地逼问赶走了丈夫,却想用杀死小三的方式挽回自己的家庭。
她陷入到一个完美母亲与精神病杀手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也因为这部电影,表现了最真实的情感。
母亲黄金花对儿子关怀备至的爱;被生活折磨打击的重重疲惫;发现丈夫出轨时爆发的愤怒怨恨;每一个瞬间都让人看得无奈又心疼。
不得不说,毛舜筠凭借此片获得“金像奖影后”,实至名归。
父亲也不是游手好闲的懦夫,而是在辞掉工作形影不离陪伴了儿子七年之后,麻木了自己的家庭责任感一味逃避,但他的心里却时刻充满着纠结与愧疚。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却有着一个不普通的儿子。
一出生就患有自闭症和中度智障,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给糖吃就开心,不满意就开始伤害自己,用尽全身的力气胡闹。
五年的时间足够一个孩子读完小学,却只够他记住母亲的电话号码。
狭窄逼仄的屋子,简陋紧凑的生活,看不到未来的生活。
没有什么十年后转折和暴富的神话,电影里随处可窥见的,是不加修饰的辛酸。
为了真实出演罹患自闭症和中度智障的病人角色,饰演儿子的凌文龙与患者贴身接触,观察每一个细节。
于是他的表演几乎天衣无缝,激动时的反应,遭遇性刺激后的躁动,每一个患者的特性都被他牢牢抓住,根本看不出他竟然只是一个新人演员。
此外,凌文龙与毛舜筠的搭戏也够有料可看。
《黄金花》最动人的情感自然是母子情,但最扣人的情节,是毛舜筠饰演的黄金花向凶悍小三复仇。
动机、计划、行动、善后...犯罪心理、表情的把握,毛舜筠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表演气质,黑暗中的冷峻面孔,让人不寒而栗。
她以为自闭症的儿子不明白发生什么事,一步步迈向犯罪边缘时,心里明镜似的儿子,及时用爱,让母亲悬崖勒马,放弃复仇行动。
放过别人,何尝不是放过自己?
就像《黄金花》的英文名: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过去的就让它随风吹散,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
据导演陈大利说,最初在向资方“卖故事”的时候,他着重强调的卖点是“一个师奶杀人的故事”(听上去简直像是差点彻头彻尾知音体的B级片项目)。
因为最初要用两三分钟去说服老板投资拍摄,不耸人听闻,便没有拍戏的机会。
因此,我们才有幸在屏幕上再一次看见毛舜筠,这个张国荣唯一爱过的女人。
《黄金花》宣传,还是绕不开关于哥哥的话题,毛舜筠已没有初时的内疚,回忆里全是开心的记忆。
喜欢看港片的影迷还记得《家有喜事》毛舜筠和张国荣这对欢喜冤家。
MO姐可帅可美,可攻可温柔,可塑性强。
《水浒笑传》里的风骚潘金莲、《黄飞鸿笑传》里的淫贱十三姨,经典角色一经她的演绎,无一例外成为最搞笑的版本。
和周星驰合作的《情圣》里,毛舜筠傻得喜感十足,算是星女郎当中,唯一一个不用靠美色、扮纯情、扮丑,却能和星爷争光辉的女搭档。
经历过两次失败婚姻的毛舜筠,嫁给美术指导出身的区丁平(据说媒人还是张国荣),生下两个女儿。
家庭的幸福,为人父母的辛苦,让毛舜筠多了些包容,少了份倔强。
复出影坛的《早熟》、《老港正传》,毛舜筠对于母子情感戏的把握,细腻到位。
这两部影片也给毛舜筠带来一个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一个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封后之作《黄金花》里,与儿子的真情互动,看哭不少观众。
演员之路,始于青春时的芳华,归于生活的本真。
疯过、狂过、傻过、闹过...颠覆过往,戏里戏外,把人生过成另外一种样子,回首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懂得放下,坦然面对风雨和哀伤,这才是人生洗尽铅华的真实。
本期互动话题为什么讲述真实生活的电影总是不卖座?
你喜欢同类型的什么电影?
个人影评:1.打破了我一贯最多只打四颗星的惯例,实在太贴近生活的一部文艺片!
一部好的文艺片一定要有好的台词,准确的艺术效果,和贴合时宜的配乐!
2.一部看的没那么累,又十分苦的电影!
每个镜头感十足,不用过多揣测就可以感受到镜头的倾诉,而不需要仔细反复阅读场景,所以轻松;但生活的样子又是那么活灵活现,生活的残酷有那么真实,每一个人都在苦中寻乐!
3.一部歌颂母亲伟大的电影!
一个老大那么不出息 依然欣欣然接受,并且不放弃要老二的母亲;一个想在年轻时给孩子打好经济基础却最后都没要上孩子的未遂母亲;一个生下自闭症加中度智障孩子的母亲;一群互相嫉妒,无所事事,却互相关怀的母亲们!
她们虽然不工作,但她们活的都比男人累!
4.男人就是累了就要逃,逃了就去玩,玩的又不开心,最后满肚子愧疚回归的孩子!
但愧疚是对孩子,是对媳妇儿的不理解,而不是对媳妇儿的那份已经消失的爱!
5.只要是亲生的孩子,不管他是什么样子,哪怕他是傻子,他对你的一个微笑,都会令你倍感幸福!
6.就算是个傻子,他也知道父母之间到底发生着什么,只是他不说!
当你心中有恶,他会感受到你心中的恶魔;当你每天有乐,他会感受到你心中的佛陀!
所以,请让你情绪好一点,你的孩子就会幸福一些!
7.母亲最开心的是孩子健健康康,最难过的是一走了之,不能照顾孩子!
所以,请孩子们对母亲好一点,因为你们就是每一个母亲的全部,你没有,她们将一无所有!
整部影片时刻被一种无望的感觉包裹。
这种无望基本是影片呈现的生活带给观众的感觉。
毛舜筠饰演的家庭主妇黄金花的最大无望来自于自闭症+中度智障的儿子(凌文龙饰)。
影片没有选择励志片那样让儿子最终更接近正常人,因此聪明地躲开了庸俗的煽情套路,也更加重了无望的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通过黄金花接受采访时一句话,像一把刀子一样直插人心:“人家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我们来说是幸运。
”1.如果说需要人照顾的儿子是黄金花无望的根源,那吕良伟饰演的习惯性出轨的老公彻底把黄金花推入无望的深渊。
就像黄金花对小三说的那样:我恨你不是你抢了我老公,而是抢了我儿子的爸爸。
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父亲的角色尤为重要,儿子一犯病就自残,爸爸就要制止儿子,在这个过程中,爸爸身上留下了很多被儿子抓伤而留下的疤痕。
在爸爸离开的日子,儿子又犯病了,这次换做黄金花来制止儿子。
一个妈妈如何在体力上战胜一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
所以等孩子安静睡去后,黄金花在黑暗中边流泪边忍着身体的抖动。
生活想要让你体会无望的滋味,不会一味让你消沉下去,会让你尝试多次看似的希望后,自己得出生活无望的结论,这时心如死灰才是真的无望。
所以在老公离去后,黄金花迎接了第一次希望——如何完美谋杀小三。
为了找到完美作案时间,黄金花带着儿子跟踪小三,认真记录小三的生活规律,寻找小三独处时间方便下书。
然后又从港片得到启发,先从香港去深圳,留下出行记录,然后再从深圳偷渡回香港,杀掉小三,神不知鬼不觉。
第一次因为暴露在电梯的闭路电视里,黄金花只好作罢,第二次因为儿子的阻拦,也没有成功。
感觉希望触手可得,下一秒却遥不可及!
还有比这更无望的事情吗?
在黄金花两次准备谋杀小三中间,有过放弃谋杀过好生活的念头。
她开始和周围婆婆妈妈们聊天,一起去唱K,儿子和她也更亲近,她自己还找了一份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和儿子。
就在黄金花自以为生活朝着美好前进时,小三找到黄金花,说了些不疼不痒的酸话,无非就是讽刺黄金花年龄大,生了个傻儿子,活该老公和人跑了之类的。
然后要和自己离婚的老公又偷偷找到儿子,最后还致使儿子走丢。
接二连三的不顺利才又让黄金花重拾杀死小三的想法。
2.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Tomorrow is Another Day,源自《飘》里女主郝思嘉的一句话。
可以理解为明天会更好这种带有鸡汤味道的激励人心的话。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过一天算一天这样消极的厌世想法。
生活的不断重复、循环,仿佛把黄金花困在了当下。
眼下的麻烦事让她应接不暇,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想其他父母一样,展望美好的未来。
最开始的麻烦事是照顾老公、儿子的饮食起居,同时要面对儿子突如其来的发病,接着就要处理老公出轨,小三找上门这种烂事。
老公离家出走后,黄金花既要面对生存问题,又要照顾儿子。
在老公幡然悔悟重新回归家庭后,黄金花也没有高兴、没有责怪,有的是对未来的绝望:“人家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我们来说是幸运。
”还有什么比没有希望的明天更让人绝望的吗?
3.聚焦这样一个家庭,导演能忍住不刻意煽情,着实不容易。
但导演躲开了廉价的煽情,却没躲开逻辑bug。
电影里黄金花说儿子背她名字、电话都要背5年,可是仅仅看着黄金花记录小三生活作息、洗刀,就能推理出黄金花要去杀小三。
这样的理由在我看来是不能信服的。
瑕不掩瑜,本片能够将“无望”这个有些虚的词塞进每个观众的心里,已属难得。
看着这部电影,就有如在听李宗盛的《山丘》,“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短短一句,却道尽人生凄凉。
年少时,每前进一步,身边总不乏为你鼓掌的人。
而人到中年,却大多沦落到需要自己咬着牙忍着泪独自前行,身后,还背负着家庭。
这么多年来,扶养自闭症与中度智障的儿子,正如母亲所说的,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幸福。
虽然影片的结局有些莫名其妙,出轨的丈夫又重新选择了回归家庭,承担起当父亲的责任。
也许,这是导演编剧的臆想美化吧,曾经跟母亲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总是男人先选择了逃避?
母亲淡淡的说道,没有经历过分娩的痛苦,又怎么能够知道生命的声嘶力竭?
没有经历过,便是别人的事情,在这样的压力下,男人放手的代价总是比女人小的,所以他们很容易就选择了逃避。
人生就如一座山,用了一辈子的力气,翻过去了,也就完了。
四星给毛毛和凌文龙,演技真实自然,不愧是金像奖影后和影帝的提名者。
尤其是最后面两场情绪爆发的戏,我一直以为预告片里面的光仔发病黄金花抱着他喊救命的那场戏会是最感人的,但是我没想到最后光仔撕画的那一幕我哭得最猛,果然剧情是需要高潮中走向结尾的。
(不像之前的某三生三世,一个预告片就已经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放完了)有几个我个人认为的不足的点,一个是出入境的问题,可能导演觉得不必赘诉吧。
还有就是结局时光仔父亲突然回来看到母子两个相抱着痛哭,然后,突然两个就在河边和好了?
(可能因为我还没有结婚,不懂它们这种‘只要能回家就好’的婚姻观。
成长的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你已能感受到这些敏感复杂的人情世故,但是你还没有学会用怎样一副面具去应付它们)说实话,我觉得渣男是不可以原谅的,导演可能是想凸显这种人性的矛盾之处,然而我觉得披着父爱的外壳的出轨其本质还是出轨。
尤其是当着光仔的面跟小三做爱,这就不是一个父亲能做出的事情。
还有一个细节地方,光仔妈妈刚刚开始卖雪糕的时候,有人买云尼拿口味的雪糕,光仔妈妈的电影原声说的是云尼拿,但是字幕组给的字幕是巧克力。
我看的是粤语版的。
如有质疑,纯属版本问题,不要来喷我。
毕竟是大银幕作品还是要注意一下细节地方,不要砸了香港电影的招牌。
很庆幸陈大利导演能有这部注重社会意义现实题材的《黄金花》,关注自闭症和智障群体。
4月15日的第37届香港金像奖4次提名也是对本片的认可和关注。
本片儿子的扮演者 凌文龙的演技深刻的传达了这个特殊群体的点滴和他们的世界,毛舜筠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演技实力展现—— 一个母亲的不易和陪伴的点滴。
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看的戏,4月20日全国院线上映。
作为一个从业者很清楚的知道这部片子的票房不会好,没有波澜起伏的剧情冲突,没有炫彩斑斓的视觉冲击,没有当红巨星的流量保证。
是一部带有明显生活色彩的类纪录片(有点偏向)但是电影的意义不止于此,展现一种人文关怀和引起更多观众的思考更值得我们去推崇。
我不是说这部片子绝佳,但是看到你会有所思有所感。
本片和李连杰的《海洋天堂》有点类似,但是比《海洋天堂》讲的故事更复杂。
本片除了讲到自闭症之外,还涉及了家庭亲情。
故事主要讲视家庭重于一切的黄金花,毛舜筠饰演,和吕良伟饰演的老公黄远山,两个人合力照顾自小自闭症的光仔。
不料老公的因为照顾自闭症儿子太久,出轨自己学车的学员。
黄金花努力维持的家,面临破碎的危机。
为此,黄金花企图杀死小三,而且也为此做了充足准备。
在跟踪观察了一个月,了解了小三的作息规律后,同时也利用自闭症的光仔,为自己找好了不在场的证明。
但在决定去实施计划时,小光似乎察觉了,并且很害怕很伤心。
黄金花想开了,最后为了光仔放弃了杀人的计划,带着光仔找工作,一起开着移动的冰淇淋屋买雪糕。
而黄远山也发现,家庭才是重要的,虽然光仔是由自闭症,但光始终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自己始终爱着自己的家人。
毛舜筠很好的演绎了以恶搞自闭症的母亲,以及一个丈夫出轨的妻子。
很好的把控了,主角在故事中的心理及情绪的变化。
饰演光仔的凌文龙也贡献了不错的表演,这样一个自闭症儿子,没什么台词,基本上就是靠肢体动作。
算比较温馨的片子,可能会戳到你的泪点——《黄金花》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更多朋友关注我
毛舜筠封后之作
比较扎实又兼顾风格。这的确是靠演员的作品。男女主角撑起了影片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另一方面,其实整体照幸运是我是有差距的。男演员可期。
用力过猛。
两遍
背叛者有张神憎鬼厌的脸
香港电影堕落成这样,我也真是傻眼
此类题材怕是已经拍到没有新意了,才把小三的事拿出来增加戏剧性吗?所以只有毛毛姐和凌文龙的演技可以值得一看了。
三星半
配乐很赞 灰暗的人生果然是需要跑步啊
隔壁也在说父母要求子女的不多,只要平安健康幸福。人生惟有苦难的泥土里才能开出黄金花。
看得人潸然泪下,人活着真的很艰难啊,幸好又有真情在
略显寡淡。
如果想从电影里全面了解香港,那此类题材的片子必不可少。
剧本乏善可陈,叙事节奏和拍摄手法充其量是新秀导演勉强几个水准而已,毛舜筠终于凭此片拿下金像影后在我看来过于牵强,感情分占了大比例而已。就演技而言远远不到影后的火候,还有就是香港本土女演员也真的没人了。香港的片子和演员和这个城市一样,已经没了自己的精神只剩情怀而已。
中国电影还是得看香港
没看懂,就觉得同样是演自闭症,文章甩这个娃几条街
毛舜筠确实演的很不错啊,但剧情就很一般了,后面的转折看起来也挺生硬的。
真的真的好辛苦啊,女主失魂落魄的样子,诠释的很好,感觉生命和灵魂的一部分被带走了一样,还有最后的杀人环节,应该只是巧合。
毛毛的表演入化境,儿子也非常好。只是后来那小三就不见了?
它的英译叫"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希望,尽管人生艰难,若要继续前行还是要靠这点光撑下去,好比儿子的蜡笔画,雪糕车,广场舞,拉回怨恨和绝望。要杀人那段风格有点割裂,角色动机莫名,Momo依然有着家有喜事里那种让小时候的我喜欢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