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Charlie Wilson's War,盖世奇才(台),韦氏风云

主演:汤姆·汉克斯,朱莉娅·罗伯茨,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艾米·亚当斯,裘德·泰勒,艾米莉·布朗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语言:英语,俄语,乌尔都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年份:2007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剧照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1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2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3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4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5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6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13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14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15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16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17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18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19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剧照 NO.20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剧情介绍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查理(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被美国国防部授予了反战间谍英雄的称号,因为他跟其他的谍报人员——乔安妮(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与盖斯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饰)一起为前苏联的解体、柏林墙的倒塌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查理具有光鲜身份,他身兼国防部、政府、CIA等多方角色,终日周旋于商界政要之间,美色金钱纷至沓来,谁都希望借助他的能量满足一己私利。他关注阿富汗战争的局势,并且跟巴基斯坦的军方也通了气。其实,他所做的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在红颜知己乔安妮与性格伙伴盖斯特的帮助下,他们导演了这场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间谍战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木偶情缘浮生若舞狼战沉默法则真爱狗公园恋爱恐慌症变身妻子结婚了寒秋极速搏杀复仇鳄鱼茜茜公主第一季愤恨的灵魂浪漫这一家血之泪盗亦有道6888女子营那家伙的声音伤物语1:铁血篇这个少年我想退货兩週年的夏日之旅切尔茜有话说如珠如宝的人生毛骨悚然最后的武林2铁砂掌流水迢迢宝贝儿农夫士官学校第二季六扇门之血手奇谭虫洞效应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长篇影评

 1 ) 没有荣誉的战争

我在想,美国人自己看这部电影可能会与我们的感觉不一样,认同这样的观点对他们的主流观众和创作者应该是不值得争论的问题:共产主义是邪恶的;上帝(基督教的上帝)必将战胜邪恶;个人英雄可以拯救世界;以爱国主义为名做任何事情都是高尚的;美国是世界的中心和救星;指摘别人是很容易的…… 而对于不同价值观的外国人,这部片子拍得再玩机巧,再耍智能,也不过是美国人用于自慰的小玩意儿。

其实我想说的是,不仅是美国人,大家都容易认为自己才是中心,这种情怀以大国尤甚。

我原来以为Tom Hanks至少不是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人”,看来这是个美丽的误会。

Charlie Wilson认为,这场代理人战争是光荣的(以他的观点,在他们的帮助下,阿富汗人得以打败苏联的入侵),但是“我们搞砸了结局”,如果他和其他人明白,战争本身无任何光荣可言,任何冠冕堂皇的说辞下隐藏着的都是利己的动机,永远没有“人”能赢得战争,战争本身才是赢家,那么,这个“搞砸的结局”(阿富汗,伊拉克……)就会变得不那么让人费解了。

又及,我并不相信增加的军饷和某件特殊武器会是“打败”别人的关键,他们已经忘记越南战争了。

 2 ) 一个人的战争

“苏维埃政权的分崩离析以及柏林墙的倒塌,是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

在战争的后面有许多值得尊敬的英雄,查理•威尔逊是其中的佼佼者。

30年前,苏维埃的军队看起来是无法战胜的,但是查理不懈的努力,不断削弱苏联帝国的力量。

没有查理,历史将会变得更漫长,悲剧的历史将会更长。

所以在第一时间,他值得得到我们最高的荣誉赞赏。

荣誉归于查理。

女士们先生们,让我向你们介绍,议员查理•威尔逊。

”这是电影的开始,大幅的美国国旗,庄重徐缓的音乐,严肃俭朴的仪式,感人至深的授奖词,美国式的“主旋律”元素齐齐出现。

但是如果你把它简单理解为一部关于冷战的主旋律电影,大概就被蒙蔽了,毕竟它涉及到“阿富汗”这个敏感话题,涉及到“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的国际政治。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电影被提名为奥斯卡奖的“深度”所在吧。

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是最难说清的问题。

中国人考虑得周到,在什么什么的领导下,在什么什么的支持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充满集体主义的思维。

这种思维的好处是,因为集体决定、集体行动、集体获奖,所以假如时移势易,“功”变成了“过”,大家也可以把帐算到“集体”头上。

倒是美国人干脆,多么严重的历史悲剧,皆能找到一个“历史罪人”;而多么重大的历史性胜利,也敢归功于一个人。

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叫“Charlie Wilson’s War”,一个人的战争,至于这场战争的性质、这场战争在更长的历史时段中的评价,那就要看“怎么看”了。

1980年,查理在脱衣舞夜总会的大型按摩浴缸里和三个脱衣舞女、一个生意人混在一起,而酒吧的电视里在放一段关于阿富汗的电视新闻。

凭借政客的敏感,他要求侍者开大音量,他要认真了解。

脱衣舞女们很好奇,这个关心政治的人到底何许人也,查理自我介绍是国会议员,但是大家都不相信。

是啊,假如是国会议员,洁身自好保持形象是重要的,怎么会明目张胆地和她们泡在一起。

但这就是查理,一个德州出产的花花公子式的民主党国会议员,在华盛顿的办公室里坐满了美女助理,其亲民的姿态和手腕使他颇有人缘,到处都有投怀送抱的情人,经常陷在吸毒、嫖妓、酗酒、逃税的丑闻中。

查理有人道主义理想,有爱国心肠,有权力欲望,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远远不够发动一场战争。

他的后台是一个手眼通天、钱多得吓人的德州名媛乔安娜,她梳着80年代大而夸张的发型,在有四十个卧室的豪宅里大宴宾朋,同时全心全意地憎恨着共产主义,安排情人查理与诸国总统总理见面,就像在自家厨房里烹烹小鲜,她想从这场战争里得到什么呢?

电影里没有明说,看起来很像是有钱人喜欢搞的“慈善”。

查理的另一个支柱是CIA特工盖斯特,一个其貌不扬、性格讨厌、不择手段、但是信念坚定的人,他对打败苏联、报越南之仇念念不忘,而且很喜欢用军事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基地啊、武器啊、培训啊。

很多时候,查理更像是乔安娜和盖斯特的卒子,一路冲锋在前。

在美国国会的很多人还分不清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时候,这个三个人的同盟已经运转起来,把埃及、沙特、巴勒斯坦等组织在穆斯林反共产主义的旗帜下,又通过不断的游说促使美国国会的特别委员会不断增加对阿富汗的援助预算,上亿资金用来购买武器、武装阿富汗游击队,shoot them down,打下数以百计的苏联战斗机——美国在他国的土地上,秘密地进行着金钱换武器、以苏联为目标的“冷战”。

是的,结局是大家都知道的,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停止了“美援”——国会可以同意以10亿美元反对苏联的战争,但是不同意以100万美元在阿富汗设立学校的和平重建,虽然,当时阿富汗一半人口年龄低于14岁,按照查理的判断,他们太年轻、不看《纽约时报》,难以理解这一切的意义。

查理抱怨:“我们总是插进去,改变世界,然后离开。

”他不想离开他心爱的这场战争,可是此时历史抛弃了他,给他一个荣耀,然后他的时刻也就over了。

盖斯特与查理最后的谈话是在掘进电影主题,那是美国版的塞翁失马的故事:一个14岁的男孩在生日这天收到一匹作为生日礼物的小马,多么好,而大师说:we will see。

两年后,男孩从马上摔下来跌断了腿,多么糟,大师还是说:we will see。

又两年,战争来了,要征男孩去当兵了,男孩因为断腿而豁免,多么好,大师永远在说:we will see。

阿富汗游击队在美国的援助下崛起了,后来有了塔利班,后来有了9-11。

很想知道,查理那时会说什么呢。

当代国际政治很像西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敢下猛药,至于副作用,哪管那许多。

查理的战争在冷战的背景下是政治正确的,只要能对抗共产主义,宗教和文化的差异都是可以容忍的——不见委员会主席在阿富汗难民前的演说,他说的是上帝,难民们喊的是安拉,没关系。

但是到了后冷战时代,文化的冲突提上日程,敌人和友人重新组合,这就该是另一场战争了吧,不过这次,又将是谁的战争呢?

在美国保守主义的氛围下,《查理的战争》表面上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但是里面的许多细节无疑是会引起争议的。

字幕翻得很烂,汉克斯演风流倜傥有些力不从心,可还是部好电影,值得每一个关心政治的人一看。

 3 ) charlie wilson's war

知道查理的天使么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查理本人C(TomHanks)表面上是个公子哥手下是清一色的美女理由是"你可以教她们打字,但是不能教她们丰胸"不过实际上他是很有政治头脑的又比较有人性所以也比较受欢迎冷战时期C有两个重要的伙伴一个是PhilipSeymourHoffman他是一个CIA特工非常了解对苏的状况另一个是美女JuliaRoberts她是个大富婆C在阿富汗看到难民的情况后非常想帮助他们结束对苏战争于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向国会争取到了十亿美元提供了精良武器正如里面分析的一支七万美元的对空火箭可以打下一加几百万的直升机为什么不帮助他们呢于是他成功的结束了冷战但是战后美国却不愿多投资一百万在阿富汗建立学校来收容大量的孤儿虽然C做了很大努力却没有改变这一点于是冷战虽然解决了反恐又得开始了故事就是这么回事对政治不太感兴趣所以也没太看着有劲不过有些对白还有点意思包括最后讲的英文版塞翁失马

 4 ) 一个人如何打败苏联?只需一点红唇三分酒气十分胆色

很多人误认为这是好莱坞臆想的洗脑故事,其实是真人真事改编的。

而且从资料来看, 怀疑Aaron Sorkin还省了些背景,毕竟布什还在台上呢。

先说一个德州最有钱的女人乔安,她有郝思嘉的娇媚,和金发芭比的面孔和魔鬼的身材。

和电影中不同,她不说脏话、不饮烈酒、不会和男人共浴,她是基督徒。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地产大亨,第二任丈夫是石油大王,在产油国神通广大,由此她被任命为巴基斯坦在美国的荣誉领事,和Zia-ul-Haq总统私交甚密。

(打个电话安排国会议员和总统见面对她而言小菜一碟啦)1979年她带摄影师到阿富汗拍摄,苏军的狂轰滥炸下她差点丧生。

有一张好玩的照片,她一派赴宴的打扮,大太阳镜、头巾、羊毛衫……光鲜时髦地站在一群衣衫褴褛、胡子拉碴、持枪核弹的游击队员当中。

回来后她丈夫就病逝了。

她认为,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的目标就是巴基斯坦的不冻港,霍尔木兹海峡就成为其囊中之物了(全球石油的1/3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输往世界各地),美国经济将受重创。

(当然这条进攻线路未免曲折了些,后来小布什的行动多切中要害呀,这也是当时美国没把阿富汗局势当回事的原因吧)她把片子放给老布什、基辛格、中情局局长威廉凯西看,当然还有她正在约会的查理——一个高大、英俊、大口喝酒、旅行时总带着脱衣舞娘的国会议员,时任美国国防部经费委员会会长,负责国会国防拨款,向CIA的秘密行动提供资金。

当时的里根政府并不想跟苏联明斗,包括英国、法国和中东政权都采取地下的渠道支持阿富汗,用驴长途运送枪支弹药,纯属小打小闹。

而CIA中负责阿富汗策略的只有盖斯一个人带三个兵。

幸好查理也认为战争必须被马上制止,否则它迟早会蔓延到美国。

于是查理三人组开始行动了,乔安负责牵线搭桥;查理用美酒美女和三寸不烂之舌打通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以色列人、埃及人、跨国军火贩子、国会要员,并筹集了10亿美元,特别是购买了能够击落苏联直升机的“毒刺”导弹(阿富汗是山地,苏联主要靠空军轰炸。

毒刺击落苏联飞机300余架,造成苏军损失达四五十亿美元);盖斯负责运输。

(这部分内容其他评论中很多,就不重复了)1989年,阿富汗游击队最终将50万苏军的斗志拖垮了。

苏联撤军时,巴基斯坦总统Zia-ul-Haq说:“苏军其实是被查理赶跑的。

”苏联元气大伤,冷战终结。

一年后,柏林墙倒塌。

同时美国政府没有采纳查理的建议,反而停止了对阿富汗的经济援助,没有钱办学复工,阿富汗人也并不清楚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秘密角色。

传记作者曾说,“9‧11事件”是美国自己惹祸上身。

本•拉登在阿富汗战争中受雇对抗苏军,资助者正是CIA。

美国人发给本•拉登的M-16步枪和毒刺式导弹,最终指向了美国人的胸膛。

Aaron Sorkin曾说:“美国所面对的两大威胁,一个是与苏联的冷战,一个是伊斯兰恐怖分子。

这个叫查理•威尔逊的男人,终结了前一个,又意外地开启了后一个。

敌人和朋友,对与错,正义与邪恶,永远都是相对的。

而自由必须用钱来买。

最后要特别赞一下Aaron Sorkin,偶像呀,整个片子结构紧凑,对话妙趣横生文采飞扬,宝刀就是宝刀。

 5 ) 阿富汗的雷锋,美国的罪人

看完电影,我的考据癖又发作了,上网查了有关阿富汗战争,基地组织以及Wilson和Joanne的历史,查完后不小的感叹了下。

先说阿富汗战争,这场战争是苏联对阿富汗赤裸裸的侵略,起因是阿富汗拒绝苏联扶持的傀儡政府。

苏联在战争中的暴行我是相信的,毕竟二战期间,苏联人杀死的波兰人比德国人杀死的要多的多,本来就是一个嗜血的国家,我认为导演并没有夸张。

所以,Wilson和Joanne看到这样的惨状而生恻隐之心我是相信的,但是真的就是同情而去争取3亿(一说是10亿)美元的援助吗?

这个世界上悲惨的地方多了去了,美国会花钱援助的话一定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而当时的利益则是,因为冷战,不能让苏联占有阿富汗。

其实现在看来比较扯的,即使美国不援助阿富汗,苏联一样会解体。

阿富汗这个国家,以前和英国打仗就没败下来,所以说,穷是穷了点,但是骨头是硬的。

好了,一个吃喝嫖赌俱全的政客,一个无聊透顶的富婆,两个人开始拉赞助了。

喜欢电影里面对政客赤裸裸的描写。

脱衣舞女轻松搞定国家领导人,政客本人的秘书全部是波大无脑的花瓶,以色列人表示,表面上要和阿拉伯世界敌对。

政治啊,你真是肮脏的让我想吐。

而那个富婆呢,花天酒地,骄奢淫耻,顺便说下,如果google下Joanne本人,那可比Julia Roberts有气质且漂亮的多了,到底嫁若干个富翁是个技术活。。。。。

3亿美元也好,10亿美元也好,总之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是美国纳税人的血汗钱,拿来买了武器帮阿富汗人赶走了苏联人。

至始至终,阿富汗人都不知道那是美国人帮的忙,所以说,Wilson做了好事不留名,真的是雷锋啊。

然而对于美国人来说呢,这笔钱用来帮助一个他们根本搞不清楚在哪里的国家,(电影这里有点夸张,一个政客居然搞不清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再想到后来这钱让本拉登茁壮成长,美国人是不是会气的吐血?

这部电影是标准的美国主旋律电影,片中Wilson说小时候的故事引出的爱国热情看的我全身鸡屁疙瘩,原来老美搞主旋律也和我们一样,这也太赤裸裸了吧,真恶心。

片中结尾用塞翁失马来解释这笔钱扶持的基地组织,太轻描淡写了。

在我看来,历史,有的时候很会开玩笑。

Wilson不会想到消灭苏联,却养大了基地组织,其实,又有谁会想到?

大学时代,有基督徒教我,有什么愿望,祷告吧,告诉我们在天上的父,他会安排的。

真的,人,其实能做的很有限,老天,轻轻松松的开个玩笑,讽刺,搞笑,我们却无能为力。

 6 ) 与影片无关的两则闲聊

查理的故事富有浪漫气息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单枪匹马穿行在历史的画幅里支持弱小对抗残暴。

几乎可以拔到格瓦拉那样的高度。

但是关于查理的故事,我却倾向于接受另一种观点:无名的人在背后做事,而挑选一个平民英雄站在前台充做门面。

事成之后他拿走荣誉接受访谈,而无名的人们继续做下一件事。

结合以往一己之力对抗xxx的英雄们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这一个也不会偏离太远。

另外关于阿富汗战争,还是有一个观点要更正:就像死在玻利维亚的切一样,一场现代化战争不是靠游击队小打小闹能搞定的。

游击队有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但是真正的生意总是很严肃而又无趣。

电影中有旁白描述毒刺导弹和40mm机关炮给苏联人造成的损失:那对于一支庞大的军队来说其实什么也算不上。

苏联的覆灭和阿富汗的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苏联老兵们总是忿忿地说他们并没有输掉那场战争,用某个前特种兵军官的访谈说,他们不过是“一直压着一个小个子揍得他鼻青脸肿,却发现一分钱好处也捞不着所以就走了”——从解密的文件和数据来看,就战争的交换比来看,的确是这样的。

但是那又如何呢?

美国人在越南也没有经受过多少军事上的挫折,可是那场战争依然是失败的。

 7 ) 美国调调

我不喜欢这个电影,不是它不精彩更不是演员不好,事实上,我很喜欢茱莉亚罗伯茨和汤姆汉克斯。

只是我不喜欢这部影片中美国人宣扬自己做好事不留名的调调。

把他们自己说的是那么伟大和光荣,救世主一般的勇于奉献。

可我相信,对于这一点,巴拿马的人民不会同意、越南的人民不会同意、朝鲜的人民不会同意、伊拉克的人民更不会同意。

人总是会文过饰非,国家也不例外,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会或多或少被篡改或美化。

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所了解的世界、所了解的那些著名的人或事,有多少真实多少虚妄呢?

恐怕没人说得清。

那么,我也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以我有限的知识,以我社会主义小青年的身份去说这部片子我不喜欢,简直是讨厌。

 8 ) 出色演员,一般的剧本

汉克斯与霍夫曼两大影帝的演技无可挑剔,尤其是二人在办公室初次相见的那一场对手戏真的十分的精彩,不过影后茱莉亚在里面感觉可有可无一般。

另外霍夫曼在里面扮演的毒舌特工也是那么的可爱,尤其是与以色列特工见面的那一场戏,唇枪舌剑之间也是十分的过瘾。

不过在剧情上看,还是非常的一般,过于紧凑,发展较快,虎头蛇尾一样。

最后的结局倒也讽刺,美国人赶走了苏联人以后,就对阿富汗事务不再上心,对于重建工作更是一分钱也不多给,本拉登这个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恐怖大亨也“反咬一口”,最后美国也一样走进了阿富汗这个帝国的坟场,最后也像苏联一样深陷其中,莫大的幽默啊。

 9 ) 仅是事实的一个侧面

影片改编自小说,小说本身就是经过杜撰了,改编电影就再次杜撰。

所以在基本大事符合史实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在把集体的功劳算在查理头上。

其实在查理介入之前中情局和陆军绿贝已经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活动了。

由于查理代表国会掌管了资金来源,因此和巴铁高层来往甚密,巴总统亲自开口将功劳记在查理议员头上。

而中情局那些不幸牺牲的只能在兰利的墙上刻一颗无名星星,很多评论以今天的立场来评判当时。

事实上当时基本没有国家站在苏联一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深厚友谊就是当时建立并加深的。

中美之间的密切合作也是这时候开始的。

今天反美不代表当时不亲美,邓访美之后很明显选择了阵营。

和苏联已经互不来往,还把苏联小弟越南打了一顿。

在阿富汗战场中国也有代表在巴基斯坦帮助训练。

潘西杰尔雄狮马苏德手边常有《毛选》,你说这书是谁的给他的?

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都因抵制苏联的侵略拒绝参加1980莫斯科奥运会。

帮助抵抗苏联出力比较大的是巴基斯坦,埃及,沙特,美国和中国。

关于中国为什么站美一边,一方面是中苏交恶,已经打过也死了人。

另一方面一旦苏联到达印度洋,受害最大的是中国,东南亚,埃及,沙特。

中国到北非的航线就会完全受控于打不过还交恶的苏联。

中国历来不欢迎一个强大的俄国,俄国始终没放弃经营新疆。

很多人觉得是美国训练造成了塔利班和恐怖主义泛滥。

其实是不了解阿富汗的实际情况。

苏联撤军后,阿富汗大多部落是亲美的。

但是美国重点先是转移到东西德合并,紧接着打了海湾战争。

给阿富汗的国家援助减少了70%。

各股势力开始在阿富汗打内战抢地盘。

本拉登本来是亲美的,是海湾战争中和美国决裂的。

阿拉伯世界和西亚基本分为两种集团。

一种是亲美拿援助的,一种是为了和亲美的势力抢地盘而反美的。

当时阿富汗北方地区归抗苏名将马苏德,本拉登要想在阿富汗实现伊斯兰自治必须先打掉塔吉克人马苏德。

马苏德在阿富汗北部威望极高。

为了树立反美大旗建立独立王国,本拉登基地组织先资助了马苏德的敌人塔利班,使得阿富汗的实力天平倾斜。

为了防止袭击美国后遭到马苏德北方联盟攻击。

基地在911三天前自爆暗杀了马苏德。

当911发生后,美国才意识到离开阿富汗太早了。

绿贝oda595小组和中情局回到阿富汗和北方联盟的其他将领继续合作,用地面引导B52空袭,歼灭了大部分塔利班……阿富汗战争拉开帷幕。

塔利班背后其实一直有大金主支援,很有可能是沙特。

因为美国海湾战争直接染指中东,伊拉克战争以莫须有的理由重兵干预。

有很多国家不希望美国在中东,因此需要阿富汗来转移美国重心。

巴基斯坦就是其中之一,美国如果不在阿富汗有敌人,国家援助就会减少一大半。

因此巴基斯坦默许塔利班进入巴境内训练再返回阿富汗。

使得伊拉克战争后美国不得不回师阿富汗。

另一个很可能是沙特,沙特需要美国帮助对付伊拉克,但不希望美国长期驻扎,特别是美国在伊拉克强行扶植了什叶派政府,与美国密切度高于沙特。

第一沙特是逊尼派,第二伊朗介入了伊拉克。

沙特迫切需要插手伊拉克,驱逐伊朗的力量,这一切的前提是美军撤离。

不能明着翻脸,所以需要别的办法。

 10 ) 我喜欢,开头的一幕

曾经作为字幕组的一员,试译过这一段,随着柏林墙的轰然倒下强大的苏联帝国顷刻瓦解成为历史上重要一页这场战争中 英雄倍出Charlie Wilson 当之无愧13年前的苏军 曾不可一世但Charlie 无所畏惧策划了致命一击重创了苏联帝国没有Charlie历史进程将截然不同所以我们首次授予一个公民 最高殊荣功勋会员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短评

俩大腕让人失望了~

8分钟前
  • 逗闷子
  • 还行

批着主旋律外衣的政治讽刺局

10分钟前
  • camille
  • 推荐

以前看的,又是一部看完之后,不知所云的片子

15分钟前
  • 藤原诚
  • 较差

我承认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确实没看懂

18分钟前
  • 瓜没叶
  • 推荐

都没什么印象了

21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台词太多了。

22分钟前
  • 叶扬 | 独眼
  • 较差

Absolutely brilliant! 对打三星或以下的原因,最善良的猜测是没看懂。再看一下列在最前的2篇影评,好评和差评都不懂对白在说什么,猜剧情加网上搜索拼贴。国人不论艺高不高,胆子都是很大的。

25分钟前
  • BearSnap
  • 推荐

..

27分钟前
  • Oran
  • 较差

不知所云

31分钟前
  • Mercury's Mercy
  • 较差

導演把歷史和政治運作這些硬邦邦的題材努力弄成了一部尖酸喜劇,結尾又收的太快。從歷史課的角度來說兼具知識和娛樂性,還不錯。

32分钟前
  • alfredo
  • 还行

这部电影 多少显示出美国队gcd的偏见 另外 美国人 永远都想拯救别人 不喜欢这个调调~

33分钟前
  • Summer
  • 还行

由影帝汤姆汉克斯和大嘴影后朱莉亚罗伯茨联袂奉献的超级烂片、阿富汗战争

37分钟前
  • 陶子冬
  • 很差

冲着如此的全明星阵容去看的 最终也就仅仅定格在全明星阵容上 剧情非常了了 美国并不高明的主旋律影片

40分钟前
  • Bill
  • 还行

shit

41分钟前
  • 宜宝
  • 较差

就像一首节拍没唱满的歌。

43分钟前
  • se7en
  • 较差

无聊

44分钟前
  • 老虎那个桥
  • 较差

没有剧情

45分钟前
  • Out Man
  • 还行

故事很好,如果某些细节能再深化就好了~!

48分钟前
  • 椰挞
  • 推荐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51分钟前
  • 雲苍白浅影长
  • 还行

真心不来电,但是汉克斯还是依然演技之王。

54分钟前
  • 男二号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