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因为看电影哭得这么严重过好像是因为感受到了爱想到过年那几天爸爸一直在跟我讲妈妈的不是、过去的琐事,听得我心烦意乱的。
总觉得爸爸不爱妈妈,我想真的不爱吧。
妈妈的那些毛病在爸爸心里一件件积累起来就成了一座山,看不见妈妈的好了。
虽然我不太想听爸爸的抱怨,但是想到到他也就只能和我说这些话,就只好当个听众了。
但我听到了越来越多的爸爸对妈妈的真实看法之后,就觉得爸爸真的不爱妈妈,觉得他从未信任过我的妈妈。
但那是我妈妈啊!
所以那几天就想怎么让他们相互信任呢?
想了很久很久,还是没办法,结婚二十多年都不爱 我给他们写封信、说些心底的话就会改变吗?
两个人各有各的恶劣,我这个做孩子的还能改变什么。
这样的婚姻也让我在冷漠的环境下长大,家人间淡薄的爱也让我一直学不会爱。
我总是对爱表现得很迟钝,有时甚至有点抗拒,害怕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
所以 看到桃子爸爸的回信的时候我哭得不能自已,是一种从未在生活中感到过的直达心底的感动和温暖,这种感动可能也只存在电影里。
“好好努力了呢”看到这我要哇哇地哭了,这种感觉好难写出来。
想象一下 可能像是几乎要溺在冰水里的人突然陷入了踏实的怀抱。
可能我们都有守护神吧,只是我们看不见他们。
会在胆怯时推我一把、鬼使神差的做出蠢事。
没写什么正经的,这种感觉的日本动画真的百看不厌,没办法啦,就吃这一套。
看完电影半个小时心情平静了许多。
不爱就不爱吧,反正我出生了;不会爱就不会爱吧,没准是我自己的错;苦恼就苦恼吧,总之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因为之前期盼太久以至于后来生肉和汉化出来都没有注意到。
现在听着25首的OST专辑回味情节总是忍俊不禁。
之前也有过从城市到偏远小镇的生活经历,对于momo遇到的许多事也能感同身受。
唯一不同的是momo是个比我还敏感的女孩。
我不知道东京是个多大的城市,反正对于海岛上的孩子们海和森林就是世界的全部了。
momo内敛、敏感的性格之于海岛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吵嚷的要回东京的孩子,喜欢布丁的孩子,没有勇气跳水的孩子,看不见妈妈眼泪的孩子。
《给桃子的信》总让我想起宫崎骏家的千寻。
同样是小学生,雷同的地方那么多,离开熟悉的环境要开始新的生活。
不同的是,千寻在开始新生活前已经因为奇异的冒险而有所成长,在我们看来以后的日子总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momo在父亲去世后跟着母亲来到海岛,陌生的环境和对父亲的愧疚迫使momo“总想回到从前”。
感觉每个念旧的人都会想要哆啦A梦的时光机。
不希望改变,不愿意和“从前”这样的字眼挂钩,“想要一直这样”,“永远”。
这样不就好了么。
所有的事就如约好般,好不容易父亲回家团聚,好不容易买好的合唱团入场券......“其实当时根本不是想要那样对父亲说的”,“其实只是想一起去的”,“其实很开心您能写信给我的”......父亲的骤然去世令一切措手不及,被迫来到偏远的海岛,被迫与陌生的爷爷奶奶还有怪蜀黍接触,被迫一个人在家。
看着看着真心就觉着难过。
好在童话里会有王子和公主一样,动漫里也有妖怪一样的伙伴。
这是我见过最妖怪的妖怪伙伴设定了,没有丝毫的做作。
日本传说里的真正妖怪才不像夏目家的猫老师或者犬夜叉那样的赏心悦目。
外表粗恶的阿岩、阿川、阿豆妖怪三人组的出现使momo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满足momo任性的要求,momo帮助他们改掉恶习。
没有高强的法力,最有利的御敌武器便是强力助跑和打屁攻击,笑料百出的无厘头给独自在家的momo充实着每一天的生活。
就像王子用吻唤醒了公主,破碎的镜子令妖怪三人组不得已在暴风雨的狭小空间里向momo吐露了此行的目的。
被篡改而送上天的信笺,为什么会出现在momo的身边,所有的谜团都被一把钥匙解开了锁,“只因为我们是被爸爸所托前来保护你们的”。
也许一开始多数观众就猜中了结局和大多数情节,整部电影能让你看下去的真的就只是那些相似的经历和琐碎的生活。
就像能诠释你整个童年的一部电影胶片。
我没有幸运到能遇见妖怪三人组的童年仍然健康成长到现在,是因为现实的生活里没有会三番两次踹你下水的妖怪阿岩,但我有很多会鼓励你会等你有勇气跳水的朋友。
珍惜现在就好。
momo因为不了解母亲内心的苦楚而一味的埋怨和任性险些铸成大错。
现世没有妖怪会帮你在暴风雨的夜晚被成群的妖怪筑成保护屏障去邻县找医生救人,不会有好心的妖怪帮你送信上天祷告悔悟并且得到舒心的回答与谅解。
这些真的只是因为无法达成所以编成漫画和小说的心灵慰藉。
都是能让人继续幸福生活的理由。
好在是个温馨结尾的完结。
只是每个人都无法顺利遇到一个令你成长的妖怪。
所以,快快长大吧。
人生明明还有那么长。
OST:http://www.xiami.com/album/516153
<图片1>作者:漪禾押井守任脚本改编其原作漫画的剧场版动画《人狼》,被誉为是“20世纪最后的手绘动画”。
该作集结IG众神,西尾铁也,黄濑和哉,小仓宏昌,神山健治等都加入其中,但监督却是首次担任就一鸣惊人的冲浦启之。
整个影片动画质量上乘,基调阴暗沉闷,惯常的用动画讲政治的押井守风,作为政治元素包裹下的爱情悲剧,影射的是战后动乱的社会里被政治和体制牺牲掉的黑色童话。
冲浦作为作为IG三神之一是写实系演出者的代表,其作画和演出注重写实流畅,被称是头脑里装有一台3D计算机的人。
早年在《装甲骑兵》等高桥良辅监督的作品中担任原画师,后在押井守的《机动警察东京毁灭战》和《机动警察和平保卫战》,大友克洋的《AKIRA》以及北久保弘之的《老人z》里担任原画。
1995年在《攻壳机动队》中担任作画监督,分镜和人设。
1999年在《人狼》里首任监督。
该作获奖颇多,但自那以后冲浦便没再执导过动画作品,四处画原画,外社的《大都会》《星际牛仔天国之扉》《妄想代理人》等,本社作品则有的《最后的吸血鬼》《御伽草子》等。
<图片2>2004年在押井守《攻壳剧场版2:无罪》里任作画监督和人设后,有个[女孩与妖怪]企划原案引起了冲浦的兴趣,并向石川社长申请,亲任监督、脚本和分镜,从2004年到2011年历时7年制作而成的,便是这部《给桃子的信》。
该作不同于其前作《人狼》承袭的押井守动画所特含的宏大世界观和阴暗基调,反而是一出写实日常与幻想喜剧相结合的轻喜剧动画。
<图片3>早年间冲浦曾看过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外星奇遇》,该作地球大叔和外星人大叔的设定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换成日本少女和大叔的故事应该也很不错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冲浦从一开始就想做搞笑治愈动画,并以高田勋监督的《小麻烦千惠》剧场版作为自己的目标。
《小麻烦千惠》于1981年上映,是讲述主人公小女孩千惠与其家人日常故事的治愈佳作。
有了少女与妖怪大叔的主题,还想讲关于亲情的故事,而最初的企划已经想把岛作为舞台。
冲浦的祖辈都在濑户内居住,他本人也曾在《人狼》制作结束后曾到濑户内海旅行,那时起就在心里留下了想要尝试制作的念头。
因此故事的舞台设定则放在自己祖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濑户内海。
三者结合在一起就诞生了《给桃子的信》的脚本。
<图片4>和父亲拌嘴以后说了“你不用再回来了”,结果父亲在海洋调查队出事故逝世,心怀内疚的女儿桃子带着父亲还没来得及写完,只写了“给桃子”三个字的信,随同母亲来到位于濑户内海的汐岛和伯父伯母一起生活。
母亲忙于找工作,远离东京的桃子,既心怀对父亲的内疚,又无法融入海边小岛上的生活,无论是对伯父伯母,岛上同龄的小朋友们,都是一副冷漠的样子。
某天发现了自家里居然有三个长相略显狰狞的妖怪:老大大块头阿岩,老二精明鬼阿川,老三痴呆萌阿豆。
在和三只妖怪的相处中,桃子的心结被渐渐打开。
但一次误会让桃子和母亲产生误会,暴风雨的夜晚,母亲突发哮喘,心急的桃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三只妖怪的真实来历也在这夜里揭晓….在这部写实日常与幻想喜剧相结合的作品中,台风里过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妖怪们也没有那么厉害,少年也并没有什么隐藏的必杀技。
羁绊和成长历来是动漫的常青主题,亲情的羁绊让桃子无法放下心结,在妖怪的帮助下,同是亲情的羁绊让桃子打开心结,完成了和自己的父母亲的和解,自己也成长为岛的孩子。
从桃子的角度讲这部影片是通过父亲的和解,和母亲的和解完成自己的成长。
从父亲的角度来说,是注视着桃子的成长。
冲浦监督表示,想通过整个作品表现出父亲的视线,虽然这些镜头并不存在,但看完全片能感受到这种温柔的视线就好了。
<图片5>该片最大看点就是强大的原画,7年制作时间里后4年都在作画。
由冲浦大神领衔的一众大神:安藤雅思,井上俊之,黄濑和哉,末富慎治,西尾铁也,大平晋也等等为观众呈现了一流的人物和背景。
开头的三滴水看起来好像是3D制作,但那其实是大平晋也的手绘作画。
安藤承包了从op到进家门的40卡,而桃子和阿岩阿豆大跳奇怪舞的场景是西尾铁也的佳作,据说他本人画的时候不是怎么感兴趣,结果画出来还这么搞笑。
冲浦也亲自画了郁子独自哭泣时的场景。
制作团队也两赴濑户内御手洗地区采风,还原了当地大量场景,机械推车那段就是在采风中收获的。
<图片6>人物上不仅延续了冲浦一贯擅长的流畅写实,还通过作画着力体现角色的生命感和人物特质。
不仅对泪腺和鼻孔等都作了细致的刻画,像是一分钟的榻榻米要走多久,机械推车上山的速度有多快,桃子躺在榻榻米上的样子,用奇怪的坐姿坐在椅子上的样子等都可以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生命感。
除了角色本身的生命感,人物的特质也努力通过写实作画表现出来。
冲浦表示,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和别的大人在一起,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完全不一样的。
桃子虽然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学六年级的小女孩,但是也包含着多面性。
因此不仅考虑到桃子的在不同情况面对不同人的态度反应,也根据桃子的态度反应调整她的表情和动作。
有“20世纪最后的手绘动画”之称的冲浦在此次作品中也采用了很多3D场景,开头的船舶,中间大战野猪时的橘子林,以及结尾高潮的妖怪壁垒,都用了3D特效。
冲浦表示,在制作《人狼》的时候社里并没有CG部门,想用CG也用不了。
虽然CG所带来的不协调感让自己不是很习惯,但在作画太浪费时间的场景最好还是用3D。
在表现橘子林这样自然景物时候,冲浦还很担心技术上能不能达到。
在和CG导演频繁商量,反复模拟。
虽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但还是完美的呈现了。
大叔妖怪则是该作的另一看点,早年东映的《西游记》里的沙悟净的设计给了冲浦设计的灵感,前面讲了《外星奇遇》给冲浦的深刻印象,再以江户时代在日本民间流行的黄表纸绘本为母题,由冲浦原创,安藤细化了三只大叔妖怪的角色设定。
虽然三只妖怪在视觉上给人感觉比较可怕,但它们偷东偷西,贪吃怕死没本事,动作滑稽台词搞笑,高潮部分成了正义的伙伴前来帮助桃子,确实就是废柴大叔的标配啊。
而在实际作画的过程中,冲浦自己也自己在制作过程中会想“如果是大塚康生先生的话,他会如何描绘阿岩呢?
”但正因为作画写实,所以三只略显狰狞的妖怪刚刚出场时观众才会和桃子一样惊恐。
写实日常里出现了超现实的妖怪,这三只妖怪承包了本片绝大部分的笑点,组成了这部写实日常里的幻想喜剧。
<图片8>本作里声优和角色也都非常合适。
配妖怪老大阿岩的是日本国宝级演员西田敏行。
制作组向西田老先生发出邀请的时候还比较担心,没想到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录制过程中非常敬业。
而最初确定的是桃子母亲郁子的角色。
冲浦曾在在志村先生的电视节目里看到优香小姐出场,她把头发扎成马尾,穿的和郁子一模一样的衣服,真的很像啊。
还听了优香以前参与的广播剧,虽然他之前也听过,但不知道那个声音是优香的,再重新听的时候觉得确实就是郁子的声音。
而本作的主角桃子的配音美山加恋,在出演《樱桃小丸子》真人电影里小丸子的好朋友给冲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桃子的角色有10人试听,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美山。
至于山寺宏一配的阿川,实在跟其以往配的角色相差太大了。
至于片中使用的音乐,此前Anitama就曾写过个相关的鉴赏,可以跳过去看看。
<图片9>写实作为 IG和冲浦最擅长的演出方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该作里,可以说是到了与现实场景相差无两的程度,临海小镇的街景和登山眺望海景等场景,都与近年大热的日系佳片如出一辙。
那窄窄但有坡度的街衢是不是和《海街日记》里一模一样?
桃子和妖怪三人组登山眺望的海上风景是不是让人很容易想起《哪啊哪啊神去村》里主人公登顶眺望的群山雾峦?
<图片10>正因为扎实的写实日常让观众很容易产生代入感,出现三只妖怪的超现实场景也是稳稳落地,并没有不协调感。
因此,看惯了押井守阴暗压抑的童鞋可以看下《给桃子的信》,差不多原班人马的大叔们不仅能制作出冷血的人狼,也能捣腾出暖心的大叔。
若是喜欢这种基调治愈,节奏舒缓,质感细腻的日系治愈风,该作也是不可不看的佳作一枚。
押井守任脚本改编其原作漫画的剧场版动画《狼人》,被誉为是“20世纪最后的手绘动画”。
该作集结IG众神,西尾铁也,黄濑和哉,小仓宏昌,神山健治等都加入其中,但监督却是首次担任就一鸣惊人的冲浦启之。
整个影片动画质量上乘,基调阴暗沉闷,惯常的用动画讲政治的押井守风,作为政治元素包裹下的爱情悲剧,影射的是战后动乱的社会里被政治和体制牺牲掉的黑色童话。
冲浦作为作为IG三神之一是写实系演出者的代表,其作画和演出注重写实流畅,被称是头脑里装有一台3D 计算机的人。
早年在《装甲骑兵》等高桥良辅监督的作品中担任原画师。
后在押井守的《机动警察东京毁灭战》和《机动警察和平保卫战》,大友克洋的《AKIRA》《老人z》里都担任原画。
1995年在《攻壳机动队》中担任作画监督,分镜和人设。
1999年在《狼人》里首任监督。
该作获奖颇多,但自那以后冲浦变没再执导过动画作品,四处画原画,外社的《大都会》《星际牛仔天国之扉》《妄想代理人》等,本社作品则有的《最后的吸血鬼》《御伽草子》等。
2004年在押井守《无罪》里任作画监督和人设后,石川社长提出[女孩与妖怪]的企划原案引起了冲浦的兴趣,亲任监督脚本分镜,从2004年到2011年历时7年制作而成《给桃子的信》。
该作不同于其前作《人狼》承袭的押井守动画所特含的宏大世界观和阴暗基调,反而是一出写实日常与幻想喜剧相结合的搞笑动画。
早年间冲浦曾看过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外星奇遇》,该作地球大叔和外星人大叔的设定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换成日本少女和大叔的故事应该也很不错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冲浦从一开始就想做搞笑治愈动画,并以高田勋监督的《小麻烦千惠》剧场版作为自己的目标。
《小麻烦千惠》于1981年上映,是讲述主人公小女孩千惠与其家人日常故事的治愈佳作。
有了少女与妖怪大叔的主题,还想讲关于亲情的故事,而最初的企划已经想把岛作为舞台。
冲浦的祖辈都在濑户内居住,他本人也曾在《人狼》制作结束后曾到濑户内海旅行,那时起就在心里留下了想要尝试制作的念头。
因此故事的舞台设定则放在自己祖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濑户内海。
三者结合在一起就诞生了《给桃子的信》的脚本。
和父亲拌嘴以后说了“你不用再回来了”,结果父亲在海洋调查队出事故逝世,心怀内疚的女儿桃子带着父亲还没来得及写完,只写了“给桃子”三个字的信,随同母亲来到位于濑户内海的汐岛和伯父伯母一起生活。
母亲忙于找工作,远离东京的桃子,既心怀对父亲的内疚,又无法融入海边小岛上的生活,无论是对伯父伯母,岛上同龄的小朋友们,都是一副冷漠的样子。
某天发现了自家里居然有三个长相略显狰狞的妖怪:老大大块头阿岩,老二精明鬼阿川,老三痴呆萌阿豆。
在和三只妖怪的相处中,桃子的心结被渐渐打开。
但一次误会让桃子和母亲产生误会,暴风雨的夜晚,母亲突发哮喘,心急的桃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三只妖怪的真实来历也在这夜里揭晓….在这部写实日常与幻想喜剧相结合的作品中,台风里过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妖怪们也没有那么厉害,少年也并没有什么隐藏的必杀技。
120min的影片,前60min主要讲桃子和妖怪,后60min讲桃子与父母亲和解。
前半部分里桃子对妖怪的态度从敌对到融洽,自己也变的不是那么阴郁冷漠。
后半部分桃子发现原来这三只妖怪可以给逝去的爸爸带信,自己又在妖怪壁垒的帮助下找医生为母亲治病。
(若剧透蓝色字可删掉)羁绊和成长历来是动漫的常青主题,亲情的羁绊让桃子无法放下心结,在妖怪的帮助下,同是亲情的羁绊让桃子打开心结,完成了和自己的父母亲的和解,自己也成长为岛的孩子。
从桃子的角度讲这部影片是通过父亲的和解,和母亲的和解完成自己的成长。
从父亲的角度来说,是注视着桃子的成长。
冲浦监督表示,想通过整个作品表现出父亲的视线,虽然这些镜头并不存在,但看完全片能感受到这种温柔的视线就好了。
有“20世纪最后的手绘动画”之称的冲浦在此次作品中也采用了很多3D场景,开头的船舶,中间大战野猪时的橘子林,以及结尾高潮的妖怪壁垒,都用了3D特效。
冲浦表示,在制作《人狼》的时候社里并没有CG部门,想用CG也用不了。
虽然CG所带来的不协调感让自己不是很习惯,但在作画太浪费时间的场景最好还是用3D。
在表现橘子林这样自然景物时候,冲浦还很担心技术上能不能达到。
在和CG导演频繁商量,反复模拟。
虽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但还是完美的呈现了。
大叔妖怪则是该作的另一看点,早年东映的《西游记》里的沙悟净的设计给了冲浦设计的灵感,前面讲了《外星奇遇》给冲浦的深刻印象,再以江户时代在日本民间流行的黄表纸绘本为母题,由冲浦原创,安藤细化了三只大叔妖怪的角色设定。
虽然三只妖怪在视觉上给人感觉比较可怕,但它们偷东偷西,贪吃怕死没本事,动作滑稽台词搞笑,高潮部分成了正义的伙伴前来帮助桃子,确实就是废柴大叔的标配啊。
而在实际作画的过程中,冲浦自己也自己在制作过程中会想“如果是大塚康生先生的话,他会如何描绘阿岩呢?
” 但正因为作画写实,所以三只略显狰狞的妖怪刚刚出场时观众才会和桃子一样惊恐。
写实日常里出现了超现实的妖怪,这三只妖怪承包了本片绝大部分的笑点,组成了这部写实日常里的幻想喜剧。
本作里声优和角色也都非常合适。
配妖怪老大阿岩的是日本国宝级演员西田敏行。
制作组向西田老先生发出邀请的时候还比较担心,没想到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录制过程中非常敬业。
而最初确定的是桃子母亲郁子的角色。
冲浦曾在在志村先生的电视节目里看到优香小姐出场,她把头发扎成马尾,穿的和郁子一模一样的衣服,真的很像啊。
还听了优香以前参与的广播剧,虽然他之前也听过,但不知道那个声音是优香的,再重新听的时候觉得确实就是郁子的声音。
而本作的主角桃子的配音美山加恋,在出演《樱桃小丸子》真人电影里小丸子的好朋友给冲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桃子的角色有10人试听,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美山。
至于山寺宏一配的阿川,我就掩面不说了。。
希望以后山寺有了小孩不要跟他说爸爸配过这么掉粉儿的角色。。
写实作为 IG和冲浦最擅长的演出方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该作里,可以说是到了与现实场景相差无两的程度,临海小镇的街景和登山眺望海景等场景,都与近年大热的日系佳片如出一辙。
那窄窄但有坡度的街衢是不是和《海街日记》里一模一样?
桃子和妖怪三人组登山眺望的海上风景是不是让人很容易想起《哪啊哪啊神去村》里主人公登顶眺望的群山雾峦?
正因为扎实的写实日常让观众很容易产生代入感,出现三只妖怪的超现实场景也是稳稳落地,并没有不协调感。
因此,看惯了押井守阴暗压抑的童鞋可以看下《给桃子的信》,差不多原班人马的大叔们不仅能制作出冷血的人狼,也能捣腾出暖心的大叔。
若是喜欢这种基调治愈,节奏舒缓,质感细腻的日系治愈风,该作也是不可不看的佳作一枚。
(本文已发表于antitama,不得转载)
本片算的上是标配版的日式童话,没有结实的世界观、没有震撼的视觉冲击,甚至没有优秀的剧本故事,却也能直击每个观众的心灵。
不得不说,日式童话已经成为如今主流动画的基本选型,从今敏到宫崎骏再到新海诚,这类型的电影日本可谓驾轻就熟。
不同于西方动画对故事格局的吹毛求疵,轻生活日常加一点天马行空的推展就能呈现出高逼格的文艺气息。
除了日本估计也没谁了。
果不其然《给桃子的信》依旧沿袭了日式动画的老套路,一座远离城嚣的小山村,单身母亲带着孩子搬进了老家,小山村静谧安详却又藏着善良的陌生人,故事就这么发生了。
类似这样的设计笔者至少看过不下五部的同类型动画。
单看剧情简介可以说乏善可陈,那么在这里情节设定上的质感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每每讨论日式动画的时候总是很容易把之于其他国家的动画区分开来,设计出一个新的领域,或者另一个高度。
这要归功于日本人对情怀和事物情感的独到见解,举个片中的例子,桃子在知道病危的母亲急需治疗的情况下,独自冒雨前往隔壁村镇寻求医生的帮助,摩托男既然被他一两句话感动,还载着她一起前往。
单独拿出来看其实非常荒谬,且不论找医生需不需要自己上门找。
单就一个有成熟判断的成年人被桃子说服冒着两个人都可能出事的前提顶着台风骑车等等就能看出这个设计有多不合常理。
好在一个多小时的情感铺垫,好像也显得不那么牵强。
人物性格的超强表现也凸显了导演足够扎实的掌控力,从小男孩到老奶奶,有的甚至只有草草数笔的交代。
不但没有唐突,个个还非常生动。
也未观看中的代入感添了不少分。
对于我个人来说,再看了不少称之为顶尖的日式动漫后再细细看本片,非要说优秀,恐怕有些牵强。
但能将民族独特风格展现出来已实属不易。
加之暖心人设,再给你半星。
三星半。
在一个飘雪的初春午后,看了《给桃子的信》。
的确,乍看之下,很难说这部电影和日本那些描写乡村生活的清新动画有什么不同,故事总是简单到一句话可以说清楚,一位惆怅少女的夏日物语。
片中处处弥漫着少女微妙的小心情和生活纯净的小细节,画风更像是今敏和宫崎骏动画的混合体,但是看起来就是那么自然那么舒服,如同一丝夏天傍晚的清爽微风。
这样的故事为我所爱,因为我也曾经历过那样相似的年少时光,相信你也一样。
一个夏天,失去爸爸的少女桃子随同妈妈来到了乡下奶奶家,在这个依山傍海的海滨小镇消磨自己平淡无奇的暑假时光。
妈妈想念去世的爸爸,而桃子也一样,她总是反复看着那封爸爸写给自己的“半截”信,信里只有仨字“给桃子”,这总是让她忍不住怀想,也许爸爸走的时候有什么重要的话要告诉她吧?
在奶奶家古老的祖宅里,她偶然遇到了仨萌蠢的妖怪,妖怪是来人间调查桃子生活的信使,它们最终要把桃子最想给爸爸说的话带到天上,不仅心地善良还和桃子不打不相识,疯疯傻傻打打闹闹,让原本内向伤心的少女逐渐摆脱了失去爸爸的痛苦。
它们一起度过了独特而“鬼马”的暑假,还顺便拯救了妈妈的性命。
怎么样,这样的妖怪够酷吧?
这样的故事够温馨治愈吧?
看完后自然想起了自己泛黄的暑期生活,那些慵懒的,安静的,缓慢的旧时光。
每次和妈妈一起回乡下老家,带着一袋子的暑假作业,明明有很多的事情,心里却在想着会不会遇见神仙妖怪孙悟空什么的。
那样的夏天,习惯对着绿油油的树林草地发愣,阳光掀起滚滚热浪,于是躺在祖屋的凉席上吃着西瓜,拿一本书翻看或者盯着搬家的蚂蚁,满脑子都是不着边际的白日梦。
当然暑期从来不会让一个成长中的小孩觉得孤单,在静谧的乡下,总会有很多的同龄小伙伴,一起拉帮结伙四处捕蝉捉鱼玩傻傻的游戏。
从不熟悉到恋恋不舍,从不适应到回味无穷。
而或许那时的暑假,刚好就在隔空的某处,也许是隐蔽的树丛,也许是清浅的河底,也许是破败的屋顶,就有一个两个或者很多的精灵妖怪盯着我,它们时而亲近我时而远远对我笑着,故意把很多的欢乐送给我,哈哈哈。
夏天总是太短,而我们总会长大的,时光流逝,那些悲伤总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屈指可数的暑假也会随着成长的我们不复存在……可是每每闭上眼回想起那些吃着西瓜听着蝉鸣的绿色夏天,心里还是会不由自主怀念,很想对那些陪伴过我的你好好说声谢谢,谢谢你的赤诚与真挚,你的热情和好玩,让我原本孤单的暑假过得宛如童话一般。
至于“你”到底是谁也许已经不重要了,可以是故乡的山川河流,可以是树木草地,可以是阳光白云,可以是鸣蝉飞鸟,可以是朗月清风,可以是西瓜冰棒,也可以是妖怪精灵……反正一辈子也忘不了。
分了三次看完,头一天晚上看了十分钟左右,凌晨三点过醒了睡不着,又翻来看到五十多分钟,然后第二天上午才全部看完。
好久没看过这么沁人心脾的动画了。
- 桃子在日语里是momo;- 豆子前几次出现时被他的黑眼圈和长舌头吓到了,到后来才发现他是天然呆萌;- 刚开始对阿岩的印象也不是很好,大个子,黄芽,闭不了嘴,后来感受到他的热心和搞笑....”我们剩下的只有食欲了“;- 很会放臭屁的那只也挺可爱,虽然讲话直白又粗俗,还穿得衣不蔽体,样子也不讨喜;- 小岛的小孩们能听出来他们的口音,跟东京搬来的桃子讲话不一样;是部治愈的动画,能有幸看到,真好。
一个很美很温情的故事,简洁而有力。
故事流畅自然,虽然没有太多镜头描写父女之间感情,却通过侧面让这份感情更丰满,留下了无限的脑补空间。
何等伟大的爱才能在身后(还不能保护爱妻爱女之时)感动上天派出魔怪们保护她们呢!
妖怪们都很凶恶又很萌,他们贪吃又多嘴,脱口而出的话,完善构成了非常自然的故事。
人物的感情及变化非常自然,连场景都不浪费,衬托 了郁子桃子这两代岛上女孩的成长。
电影的画面是清新日系动漫电影的典型风格,每一帧都十足的展现了濑户内海的风光。
蓝天,大海,远看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近看荡漾着层层金光的海。
岛上的建筑古色古香,街道干净整齐,每一幢老房子都带着各自的历史伫立在这座小岛上多年,看着一代一代人繁衍生息。
在我看过的每一个日系动漫电影中,他们对画面细节的展现都十分用心,乍一看好像是用相机拍摄的画面,尤其是新海诚的作品更是将这种真实感和细腻感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给桃子的信》在画面的真实感上不及新海诚的作品,但是也足够拥有一种魅力,让看过的人产生“想去濑户内海看看”的想法,想去岛上生活一段时间,那里悠闲自在,干净整洁,住在一幢老房子里,就像是《海街日记》里面的老房子。
这样的生活一定是很惬意的。
在看《给桃子的信》的时候,在桃子的身上,总能看到千寻的影子。
她们两个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沉默寡言,内向,也因为内向,看起来总有些不礼貌,在各自故事的结尾,都因为经历一些事情让自己成长起来。
这种成长的方式虽然带着一些残忍,但是还好最后在性格上她们得到的坚韧,足以让人觉得这是一次值得的经历。
成长对于很多对人而言都是变得懂事,开始试着承担自己的责任,对于桃子而言也是如此。
父亲去世之后,妈妈带着桃子搬到了濑户内海的一个小岛上,突然转换生活环境,桃子需要一些时间适应这里,但是妈妈总是很忙,使得桃子总是一个人孤身在家,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变少。
桃子在心中对妈妈有很大的怨念,她不应该总是让自己一个人孤独的待在家中,也不应该和别的叔叔有说有笑。
人们很容易在孤独中滋生一些负面的情绪,何况桃子还是一个刚刚失去爸爸的孩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的交流,往往会让孩子的心形成一座孤岛,这座岛通向外界的路慢慢的被腐蚀掉,最后家长总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神中仿佛在说“她怎么变成这样了?
从前不是这个样子啊?
”。
因为没有交流,桃子也不明白妈妈的忙碌是为自己将来的生活,妈妈会偷偷的翻着她和爸爸的照片哭泣。
妈妈在心中同样藏了很多心事,桃子的心也慢慢的成了一座孤岛。
但是他们都忘记了一件事,她们是家人,家人本就是一体,即便一些沉默是本着对对方好的原则的,但是沉默本是就是一种伤害。
她在台风天气中,决心冒着风雨拯救妈妈的时候,那时候她已经明白了家人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妈妈为辛苦。
那一刻桃子像是妈妈的守护神一样,穿行在狂风暴雨中,守护着妈妈。
电影的名字叫《给桃子的信》,这是一封只有“致桃子”三个字的信,这是爸爸出事前留给桃子的最后三个字。
桃子在内心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这件事也一直在她的心中搅动,在爸爸出发前,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永远不要回来了。
”没想到竟然称为父亲在人世间听到的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
桃子也非常后悔伤害了爸爸,但是这件事就这么发生了。
因为这样,看见妈妈哮喘病发,守护妈妈的心就更加坚定了,最后妈妈和桃子也回归到既是朋友也是母女的关系。
这是生活出现的契机,再尴尬的局面也会被契机化解开,在至亲的人面前,即便是有没有契机,也会创造出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关系重回从前,只不过可能没有契机出现的这么自然。
但是最后的结局肯定都是好的。
桃子封闭的自我也因为三个妖怪的到来,让桃子的内心世界逐渐打开,原本乌云笼罩的小岛开始有阳光从云层缝隙中穿透而过。
三个妖怪虽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他们这种没心没肺的性格恰好是打开这个阴郁少女的心的钥匙。
他们成了桃子心事的倾吐对象,虽然他们并不能说出安慰的话,但是桃子需要的只是说出来的,当她说出来的时候,心理的负担就减轻了一半,在生活上也不会那么别扭。
三个妖怪笨拙的表现总是能让桃子开口大笑,不知不觉间他们就成了桃子最好的伙伴,最后他们还帮助桃子带回了爸爸的信。
他们虽然长得比较粗糙的,但是作为生死之间的桥梁,他们就像天使一样,守护着要守护的人,虽然笨嘴拙舌还爱偷东西的,但是也是一群可爱的妖怪。
成长真的是一件不可测的事情,不知不觉就会有人走歪了,家长也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说重了怕留下阴影,说清了只是隔靴搔痒。
在这个过程中,要家长的呵护,也需要自己去体会,每一人的成长方式都不一样,最后形成了性格迥异的我们。
这个夏天对于桃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开始慢慢长大,体验到了成长的烦恼,但是也慢慢体味出长大成人的辛酸和憧憬。
愿我们永远保持童真,在复杂的世界里,心地纯净地活着。
感觉阿豆是桃子的爸爸化身 1 阿豆写给神灵的信用的信纸 和 桃子收信时候的信纸是一样的 2 阿豆陪着桃子妈妈去坐船3 阿豆说帮忙带信4 阿豆说桃子像爸爸5 四个人在躲雨的时候 桃子说和爸爸的事时 阿豆的反应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阿豆是桃子的爸爸这个意思 有趣
我也要这样一群妖怪朋友嘛~~
导演你动画的标志一定是:不管男女一笑立马变欧巴桑,还有莫名其妙的一起大笑。三个守护神要说人物个性描写真有,三岁娃娃的个性。
后半部分挺感人的,但是前半部分每只妖怪都好猥琐
可是仔细看看每一个妖怪与其说恐怖,不如说长相滑稽。突然发现我居然是西田敏行粉,哈哈哈。(本物のクーナを見ました!)
在故事的讲述上也略显平淡,既想表达父女之间的感情,又想营造妖怪与人之间的纯真情怀,导致精力分散,最终缺乏一个主线,让整个故事显得缺乏张力。
异常感动。有笑 有泪,七年的努力,真的很棒!大推荐!
妖怪好可爱!!!!!
又是一部少女成长日记。主线:父亲去世后,桃子和母亲搬到小镇,随着时间的推移,桃子与母亲的隔阂渐渐化解,与小镇同龄人的陌生也渐渐熟络;暗线:父亲去世前未写完的信。该有的元素都有了。初级治愈系已经打动不了我了。
野猪神马的太欢乐……………………
这片子如果能从120分钟压到90分钟~我想绝对比现在好看得多~节奏慢到我坚持了60分钟~然后拖着看完其他的~
治愈
为什么小仙们的动作都那么贱萌~
有时间弄CG,有精力画细细的水彩场景,就没工夫把人物画好,甚至连个阴影都不上,故事也唬烂到家。我们看的是动画电影又不是水彩风景画集。看到是IG制作我就明白了,IG专出这种骗人的垃圾
夏日,蓝天,西瓜,蝉鸣,海滨小镇。。。啊~~~春天到了,夏天也不远了吧~~~已经开始怀念了~~看片过程中一直在想象着夏天吃西瓜的爽快感~~恩~~(片长削短一些的话会更好,节奏缓慢的基调,2个小时有点过长了)
标准的日式风格
台风中,怪物挡雨墙真的好温暖~
女孩子看的进去!我可看不下去!
节奏太慢了 看到后面快进了 剧情简单老套 感觉完全没法和千与千寻比
故事太单薄老套,推进生硬而愚蠢,画风也没看点,居然还有120分钟,豆瓣居然打8.0
我从来没这么讨厌过棒子字…(电话屋—细谷佳正 ←是哪个啊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