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好看 越到后来越烂。
全班倒数第一 一下飞升重点班 就学了半年美术直接艺考直逼人家准备好多年的 就离谱。
男女主刚认识的时候给她弄的扑克牌 为了让她发现特意扔到女主家里??
在女主家里沙发底下发现就太问号了吧?
男主前期全能洞悉人心人设 后期突然跟疯了似的 能理解爸爸快死了 但是蛮不讲理 情绪崩坏无差别攻击真的合理吗?
然后一句话压中高考作文题?
这个老师你来当吧。
女主疯癫又没啥礼貌 后期唧唧歪歪 台词都是类似“下雨的夜晚 冰冷的铁”这种莫名其妙尬的。
还自我pua?
被骂被拉黑了好几年 然后自己爱了好几年 一见面就爱回去了 有点太….再加上我和这部剧真的很多三观不符 男二妈妈再婚 俩儿子在唱歌 我不知道男主上去干啥去 跑人家妈妈婚礼上砸场子?
就找到网友这事不能完事再说?
女二练了半辈子的芭蕾 “支持爱好梦想”和“不参加艺考”不是一回事吧。
帮女二参加面试 合伙骗人家妈 让她不参加艺考我真的接受无能。
都高三生了就算叛逆青春期也不可能不分轻重缓急的直线思考过度理想化吧?
还有一个我每每看到这种剧就一个疑问:真的会有人在毕业之后成熟了 到了新环境 身边人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的情况下 还是自己高中喜欢的人一心一意念念不忘吗?
而且女主这也太不女主了 就不说女二 就她那俩闺蜜都明晃晃的艳压 评分这么高不会因为半部剧都是豆瓣的广告吧?
这个剧我看到一半,说实话真的很好,至少这剧少了很多青春偶像剧的套路,更多的是一种对于高中时代的美好回忆!
最简短的评价就是这剧到目前为止值得观看,至少是一个喜剧!
作为一个已经早就离开学校的人,看到这样的一部青春校园剧,很开心!
让我这样的人又感受到了一个好的氛围给人带来的美好,给人带来的激励!
对比现在的环境,真是美好太多!
最喜欢的就是那种欢乐的氛围,最喜欢的是那种学生时代的纯粹!
这部剧,至少现在看到的部分满足了我对那个时代的所有美好期许!
希望这部剧能有更多的人看到!
期待里面的所有演员能有更好的剧集展现给我们这些观众!
考古代露娃发现的这部剧,花了三天看完后意犹未尽,于是赶来写剧评,客观来说应该是四星,但我有私心。
我非常喜欢这部剧,大家的演技都很好,台词也好,尤其是男女主,代露娃和翟子路的小表情和小动作非常生动自然非常可爱,CP感也很足,时常被他俩萌到(求二搭),祝两位演员越来越好!
作为群像剧,小卡剧情衔接得很好,很紧凑,完全不掺水,不会让人觉得“这段好无聊啊想跳过”,而且妆造场景什么的也很用心,每个人物家里装修风格个性鲜明,夏天还知道换夏装校服(我在说什么),学农那个场地也让我感到很惊喜,看的时候我脑子想的是“诶呦小糊网剧还跑这么多地方拍呢得花多少钱”……总之我能感受到导演很用心地在拍,通过演员的表演也能看出剧组氛围应该很好,看得人心暖暖的。
提一个我很喜欢的情节:康家伟、高湛一等人穿裙子参加校运会开幕式,公开支持女生参加迷你马拉松,虽然高光还是在男的身上,但我仍然为一个前几年的小网剧有这种觉悟感到欣慰。
当然小卡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1.描写的高中生活太理想主义,实际上有人被冤枉不会有这么多同学为她发声,更别说为她当众反抗主任,大多数人只会冷眼旁观,主任也没有这么好欺负(后面强行洗白我也是服了)……实际上同学们并没有这么团结这么有正义感,这种一呼百应的场景只会出现在偶像剧……以及老师光明正大写学生同人文这点真的很雷。
2.康家伟跟精神分裂似的,一会儿为许晶晶赴汤蹈火鞠躬尽瘁无条件支持她,一会儿因为一点小事对她大喊大叫,最后几集看得我心梗,迁怒许晶晶,四年不联系,回国后又死皮赖脸地贴上来……还有把扑克牌扔在人家床底下还是沙发底下是什么迷惑操作??
康家伟我看在翟子路的份上就原谅你这一次😅3.总是要靠女主被人冤枉、女主跟人起冲突来推动剧情发展,女主实惨。
4.对于家庭矛盾的刻画太过天真,实际上不仅许晶晶的父母难得,就连徐婧婧的妈妈这样知错能改的家长,都非常难得。
5.结局太仓促,很多细节没有交代清楚。
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很不错的一部校园剧,至少用来打发时间没有问题,最后再夸夸代露娃的颜值,几乎素颜出镜还扛得住镜头,像一个毛茸茸的水蜜桃,特别可爱。
标题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祝平行世界的他们,以及现实中的我们,就算起程渺小,也要结局壮大。
剧情确实悬浮,每个人物的转变和成长都有种加速遗忘感,好像第二天就忘记了不在意所有事情了(除了结局的误会突然现实主义了起来),女主的人生也是跟开挂了一样不真实。
但这部剧确实很好笑,尤其是高湛突然在医院心动的那集开始,get到了高湛的可爱。
其实个人感觉高湛的人设是剧里最好的,个性敞亮大方,明白事理,对所有人都正直热情。
目标清晰,行动勇敢,待人炽诚。
他对许晶晶的所谓直男行为,充分表达爱意且尊重晶晶的个人意愿(有些逼宫的行为也是大鹏教唆的)。
更可爱的是,男主吃醋想仗着他散瞳看不见整蛊他,他不愠不火,故意让着男主让男主下火,还不忘继续把鸡腿夹给他。
男主这类心思细腻的男生,好的时候确实很暖男贴心,可惜坏的时候喜欢暧昧不清,畏畏缩缩,言不由衷,根本猜不透心思。
需要女方时时刻刻关注男方情绪且猜想法,主动解决问题,相处起来有很多很累的时候。
很喜欢那句,你永远是你人生聚光灯的主角。
这个故事太迷人了,进去了就出不来!
(但是名字真的太垮了,卡路里这个烂大街的词可太烂了......这部剧里面的每个人都立起来了,都有血有肉有灵魂,不是一般国产剧里面的工具人,纯粹为了推动情节发展而存在。
比如:给男主女主发小旗的大爷,像象棋的大爷们,许晶晶工作之后遇到的师父。
感谢编剧写本子和导演选演员的用心!
但是有一点,不是很说得通的地方,很想问问编剧为什么。
康家伟爸爸去医院后,给康家伟请了一位来自四川自贡的阿姨,为什么这个阿姨是四川自贡的?
这位演员不是四川自贡人,自贡话或者自贡普通话都是不标准的,自贡人也不会做麻婆豆腐的包子。
如果想表现康家伟吃不了辣,可以说这个阿姨来自其他很多地方,四川的其他地方、湖南湖北都行,为什么是四川自贡?
而且之前康家伟没瘦的时候,吃炸鸡也是一层辣椒面加一层美乃滋,所以康家伟能吃辣,这也是前后不太一致的地方。
这部剧对女性议题的讨论也是出彩的。
比如,女生凭什么不可以跑马拉松,女孩子可以丢开传统、社会对女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刻板印象,去成为自己想为成为的样子。
比如,康家伟妈妈的选择,其实这在电影《克莱默夫妇》讲得更深入。
我觉得背后的问题是,成立家庭、尤其有小孩儿之后,男女应该如何分工?
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的模式是适应于农业社会,如今我们大多数家庭已经不在依赖农业生存,男性、女性都可以经济独立。
那么什么样的模式更加有利于家庭中的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得到滋养,小孩儿可以受到更好的影响。
如果家庭内外部的分工是平等的,那么是不是夫妻之间可以更好的理解彼此,母亲也不用把自己失去的梦想和价值捆绑在小孩儿身上,父亲也可以给小孩儿更多男性力量的影响。
少年时的喜欢是说不清楚缘由的,一开始不太明白多看的那一眼到底看到了什么。
但是在慢慢认识和碰撞的过程中,会更加认识自己,甚至就改变了一生的轨迹。
康家伟拿许晶晶的作品去参赛,给许晶晶他爸爸的签名,用他爸爸的故事鼓励许晶晶,最终坚定了许晶晶做室内设计师的梦想。
在辅导许晶晶学习的过程中,康家伟也知道了自己擅长做教育,4年后,他也准备回国创业了。
一帮同学帮助徐婧婧和她妈妈做斗争,最终她成为了练习生。
她羡慕许晶晶的原罪“幸福”和“可爱”,4年后,她也在我的重磅青春里饰演许晶晶。
这些故事不是只会发生在小说或者电视剧里的,也是真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
上次和一个同学就聊到,她是因为喜欢一个师兄才选择做鸟类研究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和师兄没有结果,师兄已经结婚甚至转行了,但是她却还在做鸟类研究。
少年时的喜欢就算没有结果,也足够美好!
通过这部剧,我还认识到我好像永远都喜欢这样美好、纯粹的故事。
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有了新的想法,我不仅要做一个科研工作者,我还想做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希望未来可以一直做大学班主任。
除了自己要做很棒的科研,还希望可以陪伴着大学生们快快乐乐地成长、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活出精彩灿烂的人生!
最后,翟老师未来可期,加油加油!
//2022.12.14很上头服化道很给力的小成本剧,虽然刚开始觉得女主的颜有点不在我的点上,但是青春里的女主角本不就是不完美的吗?
为这部剧中奋斗的时光而怀念,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感慨,为奋力追逐自己“不被祝福的梦想”而动容,为那些偷偷藏不住的懵懂情感而羞涩……这才是真正的青春啊,没有既定的一见钟情两厢情愿的俗套感情线,只是在一次次的相处中明白自己真实的心意;没有主角光环成绩一飞冲天自律瘦身成功,只是每天补习却不尽如人意的答卷绝食换来的身材自信。
任何一个小人物都可以是青春的主角,或许你没有遇到如此知心的班主任,没有遇到能义无反顾陪你实现梦想的同学,没有遇到能与你结盟互相成就的同桌,但是你可以自主选择遇到更好的自己to be the king🌌//2022.12.16趁着寒假刚开始火速刷完了,我的重磅青春真的是每个人青春的缩影,与其把那些青春疼痛文学浮夸的设定安在主演的感情戏上,这部剧更着眼于主角们的家庭成长环境,每个人不同的家庭对比造就了他们最初的“原罪”,也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笑与泪。
最后说一句,好喜欢佳瑶和大鹏一方冲动认真一方慢慢被感化的爱情(佳瑶全场最美不容反驳😻),好喜欢徐婧婧能在窒息的家庭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有勇气放弃联系多年的芭蕾舞而去尝试新领域,好喜欢小白可以为自己所爱的偶像成为更好的自己,好喜欢最后大家都成为了自己理想的模样。
比起朦胧的青春爱恋之类它更倾向于叙述一群人的成长故事,这就又造成最大的缺点:校园部分内容冗杂,职场剧情塞进一集草草了事。
校园戏份什么都谈,什么都演,甚至还有老师全程参与剧情线这种安排,主打乌托邦氛围。
这一阶段是吵吵闹闹,哭哭笑笑的喜剧向校园群像,却偏偏没什么刻画到我心里的人物和剧情,太过于理想主义导致剧情很悬浮。
在大鹏毫不顾忌在班级大声讲出自己爸和高湛妈再婚事实的时候,我心想你还真不把同学们当外人。
经常会有这种让我无语凝噎的剧情。
要讲男女平等,男生穿裙子声援女主参加马拉松,却又设计母亲追求梦想等于抛家弃子的等式,还会在高三压力剧情里安排女生只会吐槽抱怨,而男生耍宝逗乐的鲜明对比。
底层逻辑一览无余,还是没逃开刻板印象,浸泡在想当然的所谓美好中。
而所有和父母的矛盾能够圆满落幕,也全靠父母理解,千篇一律的解决方案看得很没意思,只让我看出孩子在家庭中有多没主动权。
职场…这算吗,一集不到的份额讲完重逢时的尴尬,强行来了个“追妻火葬场”,到两人和好,在亲吻中仓促迎来结局。
头重脚轻既视感。
对这部剧最大的感想是,尽管我能感觉到它很真诚在讲故事,也被打动过,但不得不说拍得真的蛮土的。
不过倒确实被许晶晶认真学习的劲头感染到,有志者事竟成,嗯嗯。
ps.真没见过比高湛更像警察的脸,没想到他的梦想就是成为警察,真是大爆笑了。
除此之外我也觉得他的长相总让我出戏,完全不符合人设,——帅气男高中生。
就像个警察。
高中三年的时光过去很多年了,看这一部剧,真的让我想起了以前那段为了考大学,大家一起努力拼搏的样子。
而且里面的人如果犯了错,都会自己主动承认,然后道歉互相体谅。
而且这部剧又有笑点又有哭点,如果有看到那种大博主推荐的这部剧,感觉还是有人能看到好剧的,我就是看到那个博主推荐才去看的。
呜呜呜呜[泪]而且男女主角都有在里面唱歌,作为开头曲片头曲来着~没想到他们唱的还挺好听的,特别是女主角,我没想到呀。
其实我觉得男主角有点点像之前裴秀智和南柱赫里面有一部剧的男二(叫啥忘了)就是片段里面某个角度有点点像,然后我觉得他还有点点陈晓的那种感觉,反正五官挺端正的。
(虽然说像别人这种说法不太好啊,没别的意思,就是挺好看的意思。
)女主角其实演戏挺剧抛脸的,哈哈哈哈,那个什么穿越火线,还有人不彪悍枉少年,都看过后面才想起来,我就说这脸怎么这么熟悉?
哈哈哈哈
虽然学渣妹妹和学霸哥哥的一贯补课套路,但这剧另辟蹊径的有一段胖子和学渣的追爱的革命友情,让懵懂和心悸的青春里,欢乐和忧愁,笑声和泪水,误会和心动都是如此甜蜜的事儿。
翟子路的胖子和帅哥一样出彩,演技和颜值杠杠滴,和代路娃清新自然的对手戏流畅又生动,随着剧情的发展,两个人朦胧的暧昧情绪让屏幕外的我心里甜丝丝嘴角时不时就上扬,真是一部太有质量的下饭小甜剧了。
心甘情愿的在编剧的套路里享受荧幕中她们的青春和爱情。
顺便说一下,翟子路是越来越有气势了,期待👍。
好剧。
豆分我给7.5分。
基于我没有快进没有加速,一集一集认真的笑下来了。
👍
这部电视剧真的充满了青春的气息,虽然我也正值青春。
其实有时候看着看着我真的会很羡慕许晶晶能遇到康家伟,我也会想,为什么我的青春里遇不到这样的人,现实肯定比不过电视剧,但是就算遇不到康家伟那样的人,也不妨碍我做最好的自己,我一定可以的,我相信,我可以以渺小启程,以伟大而结局,在明年的高考,我也可以像晶晶一样收获喜悦。
在未来我也可以遇到我的康家伟。
我不必去羡慕别人的青春,我们都不用去羡慕,因为我们的青春也在发光发热,生在人口大省河南省,面对高考,我会有很多的压力,在学校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也没有让我感到很自由,不上不下的成绩,也让我有些安于现状,我可能也像晶晶之前那样,害怕自己努力了,但还是得不到好的成绩。
但是我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去改变自己,我应该去做更好的自己。
(因为看了这部剧才下载了豆瓣,第一次影评好紧张)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14thBJIFF No.6 @英嘉 无数的跟踪镜头和广角镜头轻轻地推进和拉远,提醒观众这对无名而孤独的父女所居住的土地是多么广阔,但同时两人又不得不被对方所牵绊拘泥于窄小的车厢内部,这或许映照着某种政治现实。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北影节英嘉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3.5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