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公里,森林,河畔and大海,两个同样24岁并且体型单薄穿什么都好看的哲学爱好者,哦,欧洲尤其是德国的青年的阅读量是出了名的,他们自带思考模式,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心理学多有涉猎,他们对关系,感情等的根源问题的探讨特别适合在漫长且优美的公路旅行中进行,一切轻轻悄悄的发生着。
对于在人生旅途中有那么个同样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疑惑并努力探寻真理的人在一个偶然的时刻,自然的状态里面闯入这件事真的是件小确幸。
当然片子象很多的旅行的片子一样,有着终极目的(大海),把我们人类的情感和生活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呢-通过正视自己内心的不确定还是那个无法语言描述的自我和我们各种状态下的自己组成team达到平衡,合作来应付以后的生活-一切看上去言之凿凿的论点并无意义,然而探索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本质。
与两个小青年的旅行干货挺多,结尾确实对他们在一起有点小期待,当女孩在夜晚轻轻的开着车回到了等着夜晚无人的西班牙小镇的场景出现,还是有些小感动的。
生活还要继续,旅途也还要继续。
德国人拍的公路电影,这应该是我这两年看到的最好的爱情电影了。
当一段旅程能让两个人忘乎所以,倾情交谈,从意识形态到亲密关系,从男女平权到基因匹配,从性爱解构到婚姻忠诚,一路打开味蕾,一路克制肉体,一路碰撞灵魂。
那到最终,他们是会情投意合而步入爱情,还是会三观阅尽而分道扬镳,彼此的内心一定都不会再有遗憾。
这样的旅程真令我向往!
24岁的俩人,旅途邂逅,环游列国,暗生情愫,终成眷属。
很熟悉的套路,这类型的公路文艺片很多,能否吸引人的要看交谈的内容。
一路以来,他们从哲学、世俗、社会学、生物学、意识形态、人文历史、新旧制度、到男女关系,婚姻家庭…话痨不断,各执一词又相谈甚欢,相聚恨晚又止乎理智。
德国这个国家真是又古典又严谨,两个正值芳华的青年男女,竟然一点关于流行的话题都没有,互联网相关的更是绝缘。
哪怕是涉及到情爱的部分,几乎全是理论和学识上的互动,像高逼格的知识分子研讨会,刻意得来也太过于阳春白雪了点。
灵的高度契合之余,肉的渴望被淡化忽略了,也许这正说明了他们就是一路人吧?
正常来说,男女之间的交往大多带有功利性。
如果过于追求灵的享受,毫无试探或谄媚感,可能他(她)对你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像一个置身度外的旁观者,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
所以说,结局是美好的,也是不大现实的。
整个影片画面清新、民谣音乐迷人,有点像一部日系画风的欧洲片。
一辆复古BUS的房车,沿着欧洲公路从北往南直到地中海,沿途风光无限,每一处湖泊河流、乡村城镇都宁静而美好,有生之年一定要去自驾这条路。
这部缓缓行进的清新公路片,男女主角之间关于人类、社会、人性、情感等等的辩论式对话内容可能才是导演真正想传达给观众的观点,以至于故事本身显得比较单薄简陋了。
与美国公路片的狂野奔放相比这部德国影片显得格外温婉恬静,这就是地域文化差异的体现吧,但也是这种太过温婉的风格让人有些太平淡,没有激烈冲突,没有激情戏、没有亮点。
但是里面很多动听的民谣倒是不错的。
求歌:他们从加油站(遇到辣妹)离开后1:13:30背景音乐那首歌,太好听的民谣....
这部电影不可避免地会让人联想到1995年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的《爱在黎明破晓前》。
那部电影讲述了一对在路上相遇的年轻男女,他们在电影中一边走一边聊那些20多岁的陌生年轻人常讨论的无关紧要、带有自我沉醉色彩的哲学话题。
我非常喜欢《爱在黎明破晓前》,但时隔数十年再看时,我感受到的是它的刻意和做作,尽管依旧迷人,但演员们更像是明星而非普通人。
《303》则显得完全自然、不矫揉造作。
虽然男女主角依旧是吸引人的(当然了),但他们演绎了两个偶然成为旅伴的陌生人的脆弱和温暖,这种表现是可信且令人同情的。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20多岁的人在交谈。
他们的对话时而无聊,时而深思熟虑,时而充满哲理,时而幼稚,并且总带有一种独特的自我重要感,这就是20多岁的本质。
这趟旅程中当然也有戏剧冲突,但整体是低调的,最终也并非重点。
旅程本身才是重点。
《303》失去一两颗星的原因是它没有真正打破边界。
它就是它看起来的样子,不多也不少。
但这依然非常棒。
我的评分是 8/10电影观看链接在下面看见影视 303
德国人也拍汽车电影、公路电影了。
与美国人相比,德国的汽车电影更思考人生,更有民族特色。
编导的这一对年轻男女配的很好。
男的是学政治的,职业性地用统计数字说话,但喜欢抛开宏观大局,而从生物机理上研究问题。
女的是学生物的,反而喜欢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俩人都有厚重的心思。
小伙子是一夜情的产物,性与爱对他来说,始终有着别扭的关系。
这次就是去西班牙见自生下来就未谋过面的生父。
越是临近目的地,心里就越堵的慌。
女生也与男友出现了问题。
这部德国电影《303》就是这一对青年男女针对自己遇到的人生问题,所进行的哲学思考和讨论。
人生哲学加德国至西班牙沿途的风光,乡村,公路,海滩,很好的一部电影。
字幕翻译不准确,但考虑到这样小制作电影也不会有什么新版字幕,还是尽快看了。
年青人看问题光凭自己的那一点人生经历,很容易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得出一些不尽正确的结论。
小伙子有点儿木,喜欢钻牛角尖,情感发挥好像有些障碍。
问题考虑的很复杂,研究的很深,这很好,但常常得出一些没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东西,或主次、轻重缓急搞的不是很准。
我感到,有些东西要随自然,在自然进程中发挥好主观的控制作用。
姑娘倒是既性情又理智,她困惑于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许多问题,内心也很孤独。
俩人旅途中的讨论很有趣,并非话唠。
没有半点要指责他们的意思,恰恰相反,我感到年轻人纯一些、直率一些,思想一些,即便有点儿偏差,这更有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没有什么不好。
电影让我看到了什么叫做年轻,就是有的是时间让你走弯道,然后再纠偏,真的非常非常美好。
旅行的结果并非没有解决问题,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根本没有痕迹的生父,不见也就摆子。
自己与前男友的问题,还得要由自己来解决。
通过这次旅行,俩人都成熟多了,最起码都有了个心灵交往的对象。
人与人之间一般的交往容易做到,但敞开心扉深入下去却很难。
人生来孤独,应该有这种朋友和伙伴。
我以为最后的结果也很具有德国特点,不指望戏剧性,更重视思想性,但结果被打脸了。
即便是这样,返回的路途应该更加沉重,毕竟将来有许多事需要他们面对。
在这个世界上就两个人,男人和女人。
然而人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多元,又如此简单。
世界那么大你应该看看,相依相伴的童话故事在你的世界外然而又在你的世界之内!
遵从你的内心过神仙而又俗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在一起了,愿牵你的手永远不松开,在这孤独的世界上浪迹天涯。
德国人也拍汽车电影、公路电影了。
与美国人相比,德国的汽车电影更思考人生,更有民族特色。
编导的这一对年轻男女配的很好。
男的是学政治的,职业性地用统计数字说话,但喜欢抛开宏观大局,而从生物机理上研究问题。
女的是学生物的,反而喜欢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俩人都有厚重的心思。
小伙子是一夜情的产物,性与爱对他来说,始终有着别扭的关系。
这次就是去西班牙见自生下来就未谋过面的生父。
越是临近目的地,心里就越堵的慌。
女生也与男友出现了问题。
这部德国电影《303》就是这一对青年男女针对自己遇到的人生问题,所进行的哲学思考和讨论。
人生哲学加德国至西班牙沿途的风光,乡村,公路,海滩,很好的一部电影。
字幕翻译不准确,但考虑到这样小制作电影也不会有什么新版字幕,还是尽快看了。
我最近喜欢上一个女生,非常苦涩的喜欢。
我的好朋友说,你该去看看《303》。
约她出去的那一天,我们在吹风的共青公园集合。
逛完了公园的我们,在五角场看电影,在大学城附近的地下街道共进晚餐,在复旦与上财外的街边压马路,在地铁上分道扬镳。
略显尴尬的寒暄,小心谨慎的试探,一路上我听她讲述着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同时我分享着自己的现在与打算。
我明白我们的目的地终究是不同的了。
我还在直博一年级,而她已经工作一年多了,我渴望诚挚单纯的关系,她却似乎觉得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凑活,我悲伤敏感总是思考故事与现实的联系,她随性率真,闲暇时间总是积极入世。
我下地铁时说:“今天,谢谢你给我快乐。
” 她说,“拜拜。
”,低下头又刷起了手机。
呼啸而过的地铁掀起了阵阵凉意,正如看完《303》后的丝丝悲凉。
结伴的旅程很多,但遇上对的人的机会却很少。
我决定不了自己crush上谁,但总能决定自己与谁相爱吧?
这次的Step 2 没有走通,那就再尝试遇到自己的Step 1吧。
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看的爱情片:正值青春的一双男女学生,因为搭车结缘,踏上由北到南的欧洲之旅。
一路上探讨社会真相,研究人类起源,交流情感观念,分享彼此心事。
有争论,有惊险,有悸动也有理性。
前一个多小时有种理性的浪漫。
虽然大段时间在讲二人的思想对谈, 但节奏把握得当,而且言之有物,并没有让人感到枯燥,反而使男女主人公通过三观的碰撞一步步靠近,让爱情产生的过程自然且轻快的铺展开来。
最后近一个小时的剧情回归现实,虽然也涉及怀孕堕胎,三方情感,但情节设置没有故作沉重,而是通过巧妙的处理,合理的化解矛盾点。
让男女主人公在一起的历程有些波澜,贴近现实。
其实整部电影的设计并没有多高明,不过将浪漫与现实糅合的恰到好处,使得观影过程很舒服。
争论探讨可以说是这部影片的核心内容,但全片并没有向观众传递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反而是让观影者自己去思考,去感悟。
整个故事唯一坚定的告诉我们的是:真正对的人会出现,可能需要你去慢慢了解才能发现,但Ta会在那里,不会因为争执冲突而离去,不会因为外部纠葛而离去,也不会因为你的暂时缺席而离去;所以,去期待吧,去发现吧,去争取吧,去坚守吧,去爱吧!
公路加哲学加美景,这些元素再加上小清新的爱情,就如同看中国山水画般,画风不重,但引人入胜,哪怕有点俗套,但还是能给人带来很大的愉快。
一个礼拜日的下午在歌德学院看过这个片子后,有的不是对片子的平庸而气氛,更多的是发现每个人年轻的时候的想法居然如此雷同,没有地域之分,国家之分,曾经自己以为的自己体内的超能力居然是所有青少年都有的一种平庸之气,并不像别人说的那样金光闪闪啊。
每部影片(哪怕再平庸)都有它的蓝色时刻,本片中留给镜头“亲吻前的三秒钟”。虽然气质上是大学生实验短片的三小时电影节升级版,仍然要提醒大学生观众,在具备业余空手道可撂翻退伍军人、吉他熟手美声唱将、野泳冲浪技能、博览群书、拥有一辆房车、24岁预备生儿育女等现实资质前,不要轻易代入。
拍的真的好
夏天,邂逅,27,房车,旅行。社会达尔文,尼安德特人,双盲气味测试,婚姻与忠诚,爱与性.......每一个元素都撩拨着大脑的G点,每一个话题都挑逗着灵魂的共鸣。肉体的克制与精神的放肆,嗯,是爱情啊。
女主好象燃烧女子画像的女主,另外大巴房车太吸人了
这话痨片还可以,够小清新,就是看这翻译的版本有点吃力
哈哈哈哈哈,别说了我就好这口话唠言情片,真的懵懵懂懂甜到我骨子了,愣是在飞机上脸炸开了朵花。
前戏过长
电影中的旅途过程我还是很喜欢的,但片长还是太长了,以至于男女主的情感细腻而又琐碎,只留下了沿途的风景
不就是一个“爱在”的仿作吗?
…………
3.5,"爱在"的公路版,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Das erst Vorgefühl des Ewigen ist Zeit zur Liebe zu haben.
1、最美好的时刻是接吻前的三秒钟。2、导演出演过爱在系列第一部?3、突然有个HE拉了下档次,生活还在继续,所以没有美好的ending,只有美好的回忆 4、难得每个被讨论的话题都有趣,高材生人设的原因?
剧情还行,设定一般。
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例如,穿戴整齐用最快的速度向大海奔跑,然后跳进去”;以及开老旧的奔驰改装房车和刚认识的人一起公路旅行,并坠入爱河。
体会不到这种冲劲和乐趣的时候 说明已成一个老逼 开始对生活妥协
因这个结尾扣一星,前面比爱在好看
一路上风景也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