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被<黑金>的色彩深深迷住了,黄沙滚滚白袍翻卷,蓝天浩荡绿巾飘扬。
首先是两位父亲夺人眼球。
大众情人安东尼奥老得太有味道,将一个老于世故、贪婪却又不乏人情味的纳西布刻画得栩栩如生,真是服了他那阿拉伯口音的英语,全剧组的人都专门练吧?
对手埃玛真是帅,睿智执着。
被打动的一幕幕:幼年蕾拉把花悄悄地换了一个手;新婚之后蕾拉去见父亲时的惊艳,有一个凹的下巴真动人(让我想起道格拉斯);奥达回家后舌战群儒孔明风范,要读书呀要读书;奥达和父亲一起洗礼,阳光下优美的双手和父子之情;奥达抱着濒死的兄弟阿里;最后蕾拉一袭蓝袍在绿洲中幸福的样子...感动你的那一瞬呢?
其实我觉得黑金是一部看起来比较揪心的电影。
并不是说它的剧情或者人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因为在这部片子里面没有一个绝对的好和坏的区分。
纳西布坏吗?
不,他不能算坏,也许只是一个有点阴险的阴谋家,像奥达说的那样,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而恰恰纳西布的目的又是好的。
他不希望自己的人民再陷入贫穷,也不希望有更多的妇女像他的妻子一样因为难产而去世,或许这些都是他为了能够在埃玛之前得到最大利益的说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为自己的部落带来了昌盛。
而且就算是在自己的孩子被杀之后,纳西布也没有想过要通过战争来报复, 他至始至终都是希望和平解决这个问题。
而对于奥达,我觉得他是这个电影里面最纠结的一个人物。
他的思想在被着两个观念的人左右,他明白选择纳西布这一边他的部落就可以更加地兴旺,人民更加健康。
但是他也知道他的父亲埃玛说得对,过多的黄金只是腐化的开端,人类的欲望无法填满。
其实埃玛的话并不无道理,相反,他的话还带有一点点的预见性,也就像现在的中东一样,确实有很多的美国人在介入他们的政治和军事,确实也因为那些“黑金”引发了更加巨大的战争,人类的欲望无法填满,而奥达和纳西布与埃玛的拒绝不一样,他们选择了接受,也许只有自己强大了,有朝一日才能胜过其他民族。
‘但是我觉得这部片子不好的地方在于...它的感情描写太过模糊...我不是很了解阿拉伯世界,不知道是他们的人不善于表达还是导演的原因,这些角色的感情都很苍白,完全没有没有痛失亲人的伤感,而且雷拉对于奥达的感情也是一笔带过,甚至到后面还差点看出了奥达和那个扎米拉女人的火花,真的有点无厘头。
或许还是因为是一部电影,所以在有些感情描写方面显得不这么重要..总得来说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话说我是第一次评论一部电影,要是有什么说得不好的,没有表达清楚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指出来。
谢谢。
本片纯粹虚构?
还是真有其事?
本来还以为灭了最强的,兼并最弱的,联合中等的所有南方酋长国,从而诞生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呢,百度之,yy失败。
好吧,百科帝们嘲笑我吧,顺便给讲讲这故事本来的样子,谢谢。
故事很简单,仿佛一首史诗。
豆瓣上评价不算高,但我看完却感叹良多。
这应该是头一次接触穆斯林的近代史和文化。
我的第一感叹是,我忽然不那么反感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了。
在发现石油之前,穆斯林们要在阿拉伯半岛严酷的自然环境生存下来,必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宗教维系约束,提倡团结、正义甚至极端到以暴制暴的价值观。
这种真实的暴力冲突折射出男人们为了生存、为了维持社会秩序所作出的努力,这一切透视出强大的精神信仰绽放出的迷人之处。
是呀,一个能在这世上生生不息的民族,一定都有着它自身的魅力。
穆斯林这样一个庞大的族群,它的文化里面包含着他们赖以生存或者说衍生繁衍出的伦理道德,这些伦理道德也许有黑暗落后的方面,可是更多的,可以折射出民族繁衍生存中留下的人性光辉。
需要的就是想《黑金》这样的电影,用更通俗易懂、直观便捷的方式,把它传递给全世界。
真希望能够有多一些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了解这些文明。
可是,物质文明的车轮转动得太快,我们被迫不停的提速来追赶这一切。
更多工作时间、更多的学习时间,而这一切,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是更多的快乐?
更多的幸福?
显然不是。
有什么办法可以停止下来吗?
本着为迪拜行做点功课才看的电影,却收获不少。
看似平淡却值得品味的小电影。
看得比较零碎,打算找时间静静地二刷。
文明从来都是时间堆积出来的产物,所以必然时时刻刻面临着新与旧,变与不变的挑战。
有时候没有信仰的我们真的很难想象生于沙漠,葬于沙漠一族人如何熬过一生,透过电影确实能发现,金钱对于信仰坚定的人而言有时候并没有那么大吸引力。
想起来影片中奥达父亲对奥达说,《古兰经》上说儿子唯一能够反抗父亲的时候,是父亲告诉儿子不要再相信古兰经。
理解和学习很重要,我也曾经是个恐伊斯兰派,第一次去西宁一个人走在路上还有点战战兢兢。
但是越深入了解,越会发现其实伊斯兰教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可怕。
可怕的始终是哪里都存在的小部分。
宗教毕竟是阿拉伯民族的文化脊梁。
虽然从导演到演员都是非阿拉伯的“外来者”,个人感觉没有太大违和感。
奥达父亲很帅很man!
蕾拉公主很美,意外发现是贫民窟百万富翁的女主。
跑龙套被救的骑马女仆竟然是沙漠之花女主。
影片的开头,是南面霍贝卡的国王纳希卜,为了和平而收养了北面萨尔玛战败国王阿玛尔的二个儿子作为人质。
看完之后,感觉自己对阿拉伯、对伊斯兰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同样是在读《古兰经》,可是每个人却有着不同的解读。
有的人读了之后,是以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去拥抱这个世界。
有的人读了之后则是以此作为守旧和保守的借口,从而更加僵化、更加封闭自己。
所以有人惊叹:“原来我们和英国的差距有一千年!
”由此想到,有的国家几千年来固守自己的传统文化,可是拒绝外来文化背后的真正原因,却是不肯放弃手中的王权。
而有的国家,几千年来一直是在向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学习,但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却并没有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
战争和杀戮,是《古兰经》所谴责的行为。
所以有的人从中读到了善良与和平,为了和平而愿意作出的妥协。
而有的人却从中读到了为了自己的信仰而不惜消灭异己的肉体。
在阿拉伯的沙漠里发现了黑色页岩,闻起来甜甜的,说明地下蕴含着低硫轻质原油。
一口好井,一天能出十万桶原油。
面对地下的石油,有的人说真主没说过让我们开发。
有的人则说:“如果真主不想让阿拉伯人拥有石油,他为什么会把石油埋在我们的土地里?”西方传统中更多的是对利益的追逐。
所以西方文化更注重对规则的制定和对契约的信守。
石油带来的西方现代文明,与阿拉伯人的固有传统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有的人心中因此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因此有很多很多的钱,而且这种渴望永远都不会满足,为此不惜践踏自己的诺言和信誉。
可有的人觉得“我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呢?
”同样是面对爱情,有的人懂得为了爱而可以放手。
“相爱的男人和女人,就像是鱼和水,在一起就是全世界,分开了就什么也不是。
”影片不同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他似乎是想告诉我们: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阿拉伯世界,无论是基督教文化还是伊斯兰文化,其实人性中都有最本质的、内在的善与美,也许这才是世界最终走向融合的基础。
故事非常不错,题材非常的好,可惜觉得除了那个保守的国王刻画的很给力,还有那个医生王子和女奴隶也挺生动的,其他人演的都挺一般的。
故事发展太快,就是叙事,亮点不够,情感不到位。
说白了导演把握不了,主角也不够给力(不过越看越帅)。。。。。
画面的确漂 亮。。。。。
没有达到预想效果
看过本片才知道穆世林对宗教的虔诚,多少明白了前段时间一部美国电影抹黑默罕默德所带来的全球反美浪潮。
一种信仰根深在灵魂深处,始终如一的民族是可敬的也是可怕的。
一部可兰经能指导人们生活的全部,解答所有的困惑,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多么的不可能,可阿拉伯人的确做到了,这样的民族不可能只在世界的舞台上当个看客的。
现在的世界越来越现代化全球化,当信仰与物质相互碰撞,真主与诱惑角逐,人们又该怎么办,石油能改变人民物质生活,减少霍乱的发生,让妇女不会再因难产而死去,你能确定要排斥它?
真主把石油埋在我们脚下的目的只有真主自己知道,我们能确定的是人活着是要越活越好,苦行僧式的生活可能会说明你对真主的虔诚,但生病难受时也需要进口药片来治疗。
合则两利,分则两败,战争没有哪方是彻底胜利的。
关键情节:当看到1小时40分哈维王子中枪倒地时,你真的有种想把电脑砸掉的冲动,还好由于真主的保佑,发生的是奇迹,他没死。
知识改变命运,多看些书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至少剧中哈维王子就是如此。
≪黑金≫,讲述阿拉伯人因开采石油而展开财产分夺战的故事。
本片充分反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些阿拉伯人为争夺石油不惜与同胞展开生死较量的悲惨一面。
本片画面很有质感,故事却有点俗套和单调乏味,很容易让观众昏昏欲睡。
配音,王玮再出山很显珍贵,其他演员依旧拿捏稳当驾轻就熟。
总之,爱看不看。
幕后制作《情人》导演让-雅克·阿诺新作。
影片全程在沙哈拉沙漠拍摄。
故事改编自Hans Ruesch的小说《心之南方:一部关于现代阿拉伯的小说》,讲述了30年代早期两大阿拉伯酋长之间的斗争。
有人将本片形容为“《阿拉伯的劳伦斯》+《血色将至》”。
作为电影本身之外价值是相当的大,哈哈修补了二人关系。电影本身来讲,大体标准之作,但我不敢随意相信其中表现的所谓宗教是非遵循事实,而且我相信石油为中东带来的不是此类大团圆式的故事,或许灾难性的更真实有感。如《血钻》。
刷怪升级打BOSS
真是受不了的大烂片。
搞不清这种老套的片子有什么拍得必要,或者起码应该换些新内容
很多资深影评可能人认为看多了类似的片子,情节内容人物都按部就班吧;我喜欢,可能我深受主流价值观影响,这部又都是宣传传统主流价值观,对信仰、政治、人性点到为止,挺有教育意义的
看书的人,长点小知识,还可以培养下小兴趣
主角光环的电影啊我去。。。。。为了吐槽二哥看的结果尼马就没让他活下去次蒌。。。。
13Feb
失望,两个父亲反而很伟岸
单调
知识改变命运,女人拯救男人。
抢石油,对了话说就算男猪脚留了胡子也还是一副弱者的气息。片子进入佳境太慢,太允长老套了,建议如果胱癫菊要是引进给剪成90分钟。ps女猪脚那像胡子一样的下唇装雷瞎我的“狗”眼啊!
看了20分钟睡着了,起来接着看了10分钟删除了
只有考究的布景和场面。既无商业片的精彩也无文艺片的内涵。
法国导演但是演员统统讲带着奇怪口音的英文。色彩非常漂亮。情节还可以。让我非常想重看阿拉伯的劳伦斯。
3.5星,缺点是过于老牌、没什么内涵,有点是很老派的史诗、拍得很精彩
一个连句话都说不全的图书馆呆子竟然上了战场就变成了诸葛亮,一个穷兵黩武都知道给自己的城市发电的富得流油的国家其士兵加一块还没几百人~不明白这烂B电影到底要讲的是什么,不明白这现代化部队咋到了沙特就那么废柴了
实在难看
1920年代两个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石油战争,导演野心勃勃,影片场面宏大,画面精美,大场面肯定烧了不少美金,仅此而已。影片单调乏味,叙事跳跃呆滞,故事老生常谈,线索混乱不堪,一切毫无想象力可言,不用熬到影片过半你肯定会怀疑这片子是60年前拍的,更别提联合国大会般混乱的演员口音了。★★
阿里放荡不羁又不失幽默,男主老爸正直老帅哥,公主挺美,男主有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