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涉密者,一个维护真相的联盟。
我们的目的是撕破伪善者的面具,让人看清楚用糖衣包着的种种恶行。
——《泄密者》小时候看恐怖片,常常会留一阵子阴影,相当一段时间不敢独自上卫生间,甚至还会时不时做个梦再去回笼,伤害N大。
转眼数十年,人都长老了,内心世界自然跟着强大,啥片子就算看着吓人,倒也转身就忘。
今年夏天我特招蚊子,在阳台上浇个花,最多一次被叮了二十几个包,然后我手一欠点开了TVB老戏骨云集的《泄密者》,现在每被蚊子叮一个包,我就会想到这片子,瞬间不安了。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伪善者在制造药物的同时也研究病毒,一边释放病毒一边贩卖特效药,时不时还捐点款,权势倾国。
他的太太、长子、次子,先后走上大义灭亲之路,皆未果。
直到他释放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VR-23病毒肆虐,一个名为“泄密者”的组织介入其中,一层层剥离,才让真相公诸于世。
剧情在前半截相当紧凑环环相扣,虽然我在开篇就已猜到伪善者的真实身份,但也很期待片子将用何种手法令其揭示。
可惜,这片后劲不足,紧锣密鼓了一个小时渐渐收网,却充满了牵强。
这部十足的港片沿袭了模式化的制作,从剧情、画面、演员,无一不标记着港片烙印,不可以说它烂,只能说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港片,没有太多的亮点,引发不了观众的热情。
片中马来西亚警察的扮演者是张智霖,敦厚朴实,克守条例;香港警察由吴镇宇扮演,爆炸式的黄头发,说话轻佻,走路没相。
两个警察都被脸谱化,张智霖太过正经,只能由吴镇宇承包笑点,不过片中倒是很认真的将警察这个职业的辛苦忠实表现,正面褒扬。
佘诗曼扮演的记者,演技发挥正常,将记者这个行业幕后的艰险与职业操守呈现出来。
剧情中很悲哀的是结局,编剧选择以媒体手段来替代法律流程将伪善者就擒,同时也揭晓了泄密者这个组织有许多记者参与,他们抱团取暖,在从业风险渐高的现在,用团队来保护自己。
当媒体被扯出来充当审判者的角色时,不得不让人感叹法制的缺失,法律的不完善,执法者的不到位,总之,媒体旨在公示真相,没错,但结果由媒体来评定是对法制社会极大的讽刺。
郑则士扮演伪善者,他把一个冷血得只顾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药厂老板表达得很到位。
他抢过次子的枪,真的扣动时,是全片最令人痛心的时刻,这个为人父为人夫的人,为了金钱早已不再是人。
想到最近被暴出的疫苗案,真心觉得医药从业者的道德沦陷对民众来说堪比战争,随时都会结束人们的性命。
自2003年起,福建南平就已购入该药厂的各种疫苗,我原以为跟我们没啥关系的疫苗事件,居然在十几前就关系了我们,实在让人发寒。
片中香港的取景,依然是传统的小街小巷,吴镇宇请张智霖吃的馄饨面,强调必须得放红醋,这样的小细节很港味,顿时让我觉得香港还是值得再去的地方,为着那些街头巷尾的美食。
得是凉爽的季节,轻装漫步,去遇见那些小小店面的老字号,收获惊喜与美好,也许,在某个转角,偶遇某位老戏骨。
2018年7月27日于福州
如题,是不是现在都没有什么好剧本了,剧情没什么悬疑,支撑下去的就是演员的强大。
就是吴镇宇和张智霖的出现让我突然想起了冲上云霄……另外可惜的是张继聪怎么没爆金句就去领盒饭了,是有点不爽!
还希望他能留个亮点呢。
4星是献给原味的港片和演员,毕竟现在能找到粤语的港片还真挺难,一种对纯正港片的情怀吧
艺术性5分,娱乐性4分。
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下(不想看侏罗纪世界2),选择了本片。
去年同期曾选择了一部《追龙》,这的确是近年难得的优秀港片。
而本片,故事老派、表达老派,活脱是一部90年代的港产片。
《低压槽》与其相比,起码在表现形式及技巧上明显高出一筹。
而故事性方面,生化危机的确是一个好题材,虽选题有前瞻性和现实性,可惜电影表达手段落后,只能是瑜不掩瑕了。
如果一部电影不是靠自身严谨合理的剧本逻辑和人物构建去吸引观众,让观众得到应有的代入感和观影体验的话,那它就不算是一部好作品。
在观感影的途中,我相信有很多人会把里面的故事情节与新冠疫情期间的情况拿来对比,而更为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拍摄与上映是在新冠爆发前,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它无心插柳地成为了一个预言。
回到电影的本身,它所批判的还是所谓的阶级,贫富差距导致了阶级的固化,富人的生活永远是由穷人的血肉所组成。
抛开其作品的良莠不说,邱礼涛导演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他的作品总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批判,这次的故事设定也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关于这个题材或者是话题的讨论,早年间邱导的《伊波拉病毒》也有过类似的表达。
回归到电影的本身,涉密者剧情虽然有不少bug的存在,但电影要聚焦或者说要表达的问题还是值得去赞扬的。
如果能在人物角色塑造方面再加深,那会更好。
其实人物角色塑造单薄,缺乏应有的人物弧光,这个问题在邱导的作品上屡见不鲜,这就导致就算你的故事有多么曲折,但你的人物和故事两者结合度不够,所有的人物都沦为纸片人,该有的可信性或者说是可看度就降低了。
因为电影没有了灵魂,画面和镜头给人一种漂浮感,缺乏可信度的前提下,怎么要求观众能够产生共鸣?
电影《泄密者》电影已经看了好些日子了,只是一直没来得及记录。
典型的港式警匪类电影,很香港。
不过这部电影知道说的是,他让我想起了韩国,很经典的一部灾难电影,叫《铁线虫入侵》。
讲的是一个制药厂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制造出一种广泛传播的病毒。
让自己的治愈药品成为稀缺物,从而提高自身的价值。
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来讲,其实有点照搬。
郑则仕扮演的药厂老板不就是一样的吗?
他先制造出一种蚊蝇传播的疾病,然后唯一的治愈药品就是自己药厂生产的药品,因为物以稀为贵,方便提高自己的经济价值,另外一方面,我说要出自己良好公众形象的一种伪善性。
只可惜,自己的两个儿子揭穿了自己的真面目,并且作为一个泄密者,知道出自己,绑架自己等一系列的情况,来揭露父亲的邪恶本质。
这部电影开始的时候,三个主演,吴镇宇,佘诗曼和张智霖,是他们作为三个独立的个体,我觉得,前半部分关联性不是很强。
就是到了最后,他们强强联合之后,才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虽然张智霖孩子和另外两个吴镇宇和佘诗曼是对立面,但总的来说都还算是正在正义的一方。
这部电影,将三个人都作为了主角,可能吴镇宇更加突出一点吧,至少前半部分是,到后半部分的话,三个主演的,分量,几乎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太多的侧重,所以说后半部分,没有一个独立强调的重点就是说谁作为主角来贯穿整个故事。
就好比说这三个人都太大牌了,没有将谁作为绝对的主角,而是三个人都要兼顾,相同来说,三个人好像都没有特别的侧重。
开始的时候,吴镇宇扮演的警察还比较,戏份多一点,但到后来,喜欢逐渐减少了,嗯,张志明,我觉得他在剧情方面的作用不是特别大,就好像是一个大配角。
佘诗曼呢,作为女主角,所承担的作用又没有那么大。
这部电影总的说来,没有太大的优点,也没有太大的缺点,剧情方面有一些照搬,情节上还可以,总体的感觉就是很港式的一个警匪片。
演员也是,剧情也是,就连最后的结果也是。
初看电影标题,原本以为是间谍题材电影,没想到是与我们本身的专业(传媒专业)有点联系的电影。
电影的题材乍看比较新颖,讲述的是现代药业发“灾难财”的故事,带有社会阴谋论的一些意味。
但是仔细一看,你又能感受到那种港片的传统套路。
港片素来很懂得营造紧张氛围,擅长层层推进剧情,对“悬疑”二字拿捏非常准确。
港片通常以男性角色为主导,二人性格通常性格非常悬殊,搭档起来摩擦出不同的火花,透露出出浓浓“男人味”。
稍稍拘谨但细心的马来西亚警察张智霖,加上神经兮兮又邋遢的香港警察,看似三观不合,但是又有点像最佳搭档。
全片在追求反套路,好人可能会是坏人,坏人也可能是好人。
可是这个反套路,似乎没有太大的成功,剧情的节奏把握不是很准确。
电影有一种草草结尾的感觉,一开始让人觉得悬疑十足,但是结尾的时候却只能感觉中规中矩。
真相是电影想讨论的东西。
警察是寻找真相的人,记者也是报道真相的人。
于是真相成为了电影的理解关键,为了真相值不值得游走在灰色的地带呢?
我们可以为了审判别人,而去制造“真相”吗?
极端的新闻自由主义认同吗?
你愿意为真相付出生命的代价吗?
这些议题,是电影带给我们思考的。
评分:6.5分
老实拍给前老实人看的老实电影,这是真老实。
所以我这个前老实人看完的表情就很……em:)真心实意,老实巴交,本本分分,地告诉你真的,不套路你了。
所看即所得,一点花招不给你耍耍,不费心思去逗你玩。
所以,让我这个前任老实人看完,觉得有很多点,空虚寂寞冷,想抱紧自己。
别抛弃我吧,埋点梗,整点场面给我看看,耍耍我呗。
前期铺垫很多,描述了一个具象的大场面,却没有用笔墨勾勒细节。
人物背景处于半交代的尴尬状态,李永勤和王大伟的情感线实在有些单薄。
对剧情,没起到任何加持作用。
而线索事件上又属于层层上下加盖,没出现圆环安排,最后来个已经猜到的直接反转,导致两方面都非常平淡。
它没出什么大错,也没出什么彩,她的最大优点在于,没有优点也没有致命点。
来,坐,喝口白开水。
吴镇宇,张智霖,佘诗曼,这个演员阵容可谓强大,但是却配上了一个二流的剧本,演了一出狗血的大义灭亲戏。
A公司大老板张日善靠卖假药牟利,妻子和两个儿子都非常反对,甚至以曝光黑幕相威胁,大老板先后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大儿子张俊龙,并且销毁所有证据,小儿子张俊延只好通过直播的方式曝光其罪行,尽管没有确凿证据,但是依然在公众面前打破了自己父亲善人的形象。
剧情很好猜,偷硬盘的人以滑翔的方式逃跑,马上对应了曾在空军服役的张俊龙,张俊延那出戏的白头发装扮几乎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假的,几乎没有悬念。
稍微让我有点迟疑的就是李永勤到底是黑是白,如果说他认定张俊龙案是他杀,继续追查是为了进一步追捕彭美珍,在第一次看见张俊延时要求将他带回马来西亚是向张日善交差,其实都能说的通,只是最后在在A公司废弃工厂自愿把枪交给王大伟上演人质戏码,终于确定为白,说实话蛮可惜的,因为这似乎是全局唯一的反转点,但是导演似乎更想要一个单纯的人设,可惜了。
全剧来看,演员算是卖力,只可惜剧本太次,3星不能再多。
港剧和港片就是有一种奇怪的效应,即使每个剧,每个题材都是那些人在演,都是那些套路,但依旧能抓住你的眼球,即便辉煌不在,但在70,80后的记忆里还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吧。
应该算是一部港味十足,情怀依旧的很TVB的港片吧!
最后,我还想向那些勇于揭露真相,匡扶正义,为求真相不顾个人安危的记者们致敬,因为有你们,才会让这个社会更公平,更美好,更有希望!
太烂了。
没有逻辑剧情普通拍摄技术差动作戏尴尬演员造型太土结尾太仓促新闻播报形式太多影响观看感受。
剧情全无激情,看了开头就能想到下一秒就能想到结局的故事,情结一点都不紧凑!!!
踩这么高高跟鞋的外勤记者,果然是高人剧情介绍匆忙,很多地方感觉埋下伏笔但是没用上,或者说纯粹是无必要的剧情设定。
动机逻辑上有硬伤,正反派都没有很好诠释理念。
通篇唯一靠谱是飞车戏,虽然穿帮地方不少。
还可以,片尾黄家驹的歌惊艳到我,原来还是爱他!家驹!
前半小时节奏紧凑,后面蛮尬的。
看多了港片类型,老面孔,题材一如既往的没新鲜感。电影的剧情努力还原港片辉煌,似乎吃力不讨好
光配音就尬
电影本身值2.5颗星 因为看的场次有映后见面会 私心给幽默的镇宇加1.5颗星!!!
重看一遍试试
张嘴吃香港美食民间大使吴镇宇的安利吧~都2018年了,还有宁愿相信舆论审判,而不借助司法审判的正义组织…还有的大义灭亲替天行道的好儿郎…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政府的不作为,算了反正都是邻国友邦的家务事,可是谁想看这个不痛不痒的家庭伦理片啊???
终于见到吴妈真的内心爆哭了,他还是那么好看,那么可爱,我真的爱他。
又是邱礼涛的行活作品,看似格局设定很大的伪国际警匪山寨动作大片,但无论是故事的悬念还是角色动机逻辑都存在太多问题,剧本更像是个半成品,各种元素的拼凑,后半段的反转更是没有来由,充其量就是个TVB电视剧水准的敷衍之作……
值班听电影系列,还行。佘诗曼赞
TVB电视电影既视感,看开头猜结尾,港式警匪千篇一律,除吴镇宇外一票扁平角色,廉价追车碰撞没完没了,看的人哈欠连天,无政府主义故事架空,借机探讨和映射社会现实,但均疲软无力,并且中二狗血,一顿狂轰乱炸,还没张智霖和吴镇宇讨论面食和茶点来的有趣儿好看,纯港制作越挣扎,气数多少越明朗
比预期要好,工工整整槽点很少,张智霖和吴镇宇这对警探的性格对比挺有意思。
这剧情简单的。。。
对不起涛哥我迟到十五分钟,不过涛哥这次泄了,勉强算睇得过去,吴妈你最靓啦笑翻全场,妈哒我要吃云吞面加红醋鱼蛋配柠檬腌了几年的咸宁七!粤语加一星。20180610@佛山中影万科见面会见到了佘诗曼。
没了那些cult这么规矩的邱礼涛还是让我挺惊艳的,尤其后面那段马来西亚的汽车追逐戏,真是好看。剧本的立意,你们非要解说得如何内涵,这也无关紧要,反正,照旧如此。6.5
港味浓烈。
虽然结局已经猜到,但这种电影显然不是靠猜结局取胜,故事剧情有理有据、感情铺垫真实可信、故事节奏紧凑刺激,吴镇宇表演的很到位。
前面铺垫到不行,后面就这样草草结束了……一个人拿枪指另外一个,另一个抢过来反杀,算什么意图谋杀我就想问?
及格分应该有的 卡司难得哟 captain再聚首~ 君好初哥哥又见面啦~佘诗曼真是越老越喜欢啊 病毒疫苗是最近比较火的题材 要是剧情再复杂考究点就好了
挺现实的,补加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