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系作品,四星起评,显然又是一部被豆瓣傻X黑低的港片,邱礼涛+黄秋生的组合早已被印证是港产佳作的标志。
本作节奏缓和,充满生活气息,但并不拖沓,耐人寻味。
但话说回来,若无甄子丹前两集的贡献,本作也无法达到现有的高度。
边观影边感动,这才是一代宗师真正应有的写照:有生离,有死别,有病痛,有情谊,有威风,有无奈,皆是人生百味;亦有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伦理观,却做到不流于说教,堪称叶问系最佳!
再说动作,虽刻画叶问中晚年,秋生也绝不如子丹刚猛迅捷,但咏春到底正宗。
终极一战叶问祭出极肘批肘连打,大秀六点半棍,又使咏春腿法大放异彩,实在过瘾!
可惜未能再现八斩刀神技,略遗憾。
这部电影没有拍好,不在于演员的问题,也不在于对叶问过度消费的说法,而是这个故事不知从何说起,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叫《叶问的后半生》。
邱礼涛一直是我喜欢的导演,但有两面性,这位什么片都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导演也需要养家糊口,不拍电影就吃不上饭,他是一个非常向商业妥协的人,同时也能不丢掉自己赖以成名的吃饭家伙,我喜欢的是他有风格的那一面,也就是B级片,《人肉叉烧包》、《的士判官》、《阴阳路》、《头七》、《等候董建华发落》这些,剑走偏锋,这些领域总能给人惊喜,但这些片票房没有保障,因为小众。
相反他一头扎入商业片中,水平就没有保障,像是《战神再生》、《黄金岛历险记》、《爱情梦幻号》还有《花田喜事2010》,就变得跟二流导演没什么区别。
他甚至在不拍电影时还担任很多电影的摄像,像是好友罗守耀的片子全都是邱生章镜。
所以对于《叶问:最终一战》,属于邱礼涛水平没有保障的那一类,没指望本片有多么强大,至多也就是个《叶问前传》的水平,电影拍的中规中矩,但放到叶问大环境下,横向一比,也就砸锅了。
《叶问》系列通常被称为传记片,但本片之前的四个没有一个像传记,而像传奇片,玄玄幻幻的那种飞,反倒是《最终一战》这才是传记片。
这并不是夸它,传记片你得分怎么拍,像是《林肯》这样的将大总统一生的几个剪影和关键事件侧重表面,拍的很好。
像是某些主旋律传记片(不点名了,近期一堆以人名为主的国产电影),几乎是选取一生或者半生作为故事,顺着拍,人生中的某某环节都要展示,胡子眉毛一把抓,这种片怎么拍也拍不好。
《叶问:最终一战》从片名上看还以为展示叶问晚年最后一次打斗的精华,实际上讲了叶问的后半生,就像溥仪那本书一样,但人家是皇帝,后半生大有文章,你叶问的文章就没什么内容了。
上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风貌,罢工风云,旧时街市,九龙城寨,还有几首经典老歌,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所有说本片在氛围塑造上很有特点,很吸引人,但仅此而已。
本片也不是没有主题,主要是突出时代印记,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的生活气息,宗师的普通人生活,与当地地头龙的征战,所展现的太多,没有一个侧重,流水账般的叙事太散,电影结束后不知道这片到底在讲什么,或者说什么都讲了,但没意思。
能看出本片努力再向《岁月神偷》靠拢,都是突出情怀和时代质感,但不要忘了《岁月神偷》的隐藏主题就是生活,而与之类似的就是《浮城大亨》,展现蜑家人生存与精神。
但《叶问:最终一战》就没有这种感觉,主要也是生活艰辛,其中穿插了几个历史大事记,其下的港人生活状态,但本片给人的感觉却是什么都想讲,什么也想包括进去,但篇幅有限,每件事都擦了一下水面,都不深,让人觉得这片呼啦啦讲了一堆,画面转黑次数过多,像是电视剧剪辑出来的一样。
本片的打斗还算精彩,李忠志与冼国林的动作设计没新意但很好看,港产片的味道,也是老生常谈,这种片的卖点就是动作戏,自然会有看头。
但个人认为,本片的另一个卖点是黄秋生版叶问。
我没有看过有关叶问的任何影像记录,不知道叶问真正的举止和行为如何,但我觉得黄秋生饰演的老年叶问,确实是叶问去香港之后的那种形态。
黄秋生是可塑性非常强的演员,什么角色都能演,而且属于那种能镇住场的演员,换句话说,这个人物非常有戏。
老年叶问在香港的晚年生活,经过黄秋生演绎,还真是那个味儿。
不能说老黄版叶问器宇不凡,但叶问那种“小隐于野,大隐于市”那种高手在民间的风格,属于那种市井名家的风格,功夫人上人,也会谆谆教导,但离不开柴米油盐,离不开儿女情肠。
可以说,黄秋生演活了这个角色,要没有他,这部电影更没看头。
黄秋生演叶问,可说非常成功,但问题在于,近几年叶问被严重过度消费,目前为止一共拍了五部相关题材的电影,除了造成观众厌倦的感觉,也让叶问这个人物从清晰变得模糊起来。
一般而言,拍摄一部人物传记哪怕是演义,人物角色都固定在个别演员身上,这才能让观众有所接受,像是说起黄飞鸿,首先想到的就是李连杰,也是几年内拍了好几部。
或者是老一代的关德兴,拍的更多。
相反短短几年中,叶问的演员换了四个,谁是叶问的代言人,恐怕每个人说法都不尽相同。
甄子丹演了两部,但也只是数量居多而已,梁朝伟版票房最高,黄秋生版我个人认为晚年的表现非常棒,但也不能成为代言,至于杜宇航,早就被人淡忘了。
因此,叶问这个角色,最大的问题就像片中展示的叶问不挂招牌开拳馆一样,咏春威力十足,但没有自己招牌。
好多人都演过这个角色,但真正代言叶问的人物反倒没了。
PS:论黄秋生与曾志伟的功夫 有人说黄秋生演叶问,他会功夫吗?
当然会,黄秋生以演技闻名,但他也是习武之人,大圣劈挂门的传人(网上说他是大圣劈挂门的掌门人,这个小弟不清楚)。
什么是大圣劈挂?
是结合了大圣和劈挂两种门派的武术流派,大圣门,也就是猴拳,劈挂门,是中国北方一种长桥大马之拳法。
黄秋生师承陈秀中,后者人称“猴王”,他师父就是大圣劈挂门创始人耿德海。
陈秀中的徒弟包括很多香港明星,陈观泰,黄秋生,钱小豪,钱嘉乐,高雄,白彪,冼灏英等人,所以论起来,黄秋生是大圣劈挂门的第三代传人,陈观泰的师弟,功夫自然不在话下,只不过进入圈子,以演技为名,基本上不打了。
片中另一位打斗的就是曾志伟,同样会功夫,只不过是草台班子。
曾志伟是龙虎武师出身,行内话叫“红裤子”,在刘家班(刘家良,当年很器重曾志伟)和洪家班(洪金宝,当年一度和曾志伟闹翻,但后来不得不亲自打电话找回曾志伟)手下都呆过。
当年并不是个小胖子,而是个小矮子,经常戴上假发演女角色的替身,另外还担任动作指导,并一度升任副武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70年代的老片《黄飞鸿与陆阿采》、《哪吒》等片,里面有曾志伟开打的镜头。
后来曾志伟就不干这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龙虎武师的工作一方面比较危险,另一方面很多龙虎武师都没什么文化,当时这行业报酬很高,很多武师拿了钱就花天酒地,打架泡妞,晚年都混得很惨。
所以曾志伟改行学编剧学制作,武打也成了旧事。
当商业电影的浪潮汹涌而来之时,好的电影题材的标准就变得简单,只要能够赚到钱,肯定会被制作人盯上,都打算分一杯羹。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电影题材的匮乏,以及从制作人到观影群体急功近利的心态。
纵观叶问系列电影,从08年的第一部至今已有五部上映,甄子丹两部,杜宇航一部,梁朝伟一部,黄秋生一部。
从青年一直到叶问去世让人不禁感叹,这回总没得拍了吧。
本片名为《终极一战》,看完后发觉导演是个标题党,几场打戏下来没觉得哪里称得上所谓终极一战。
整片可以说是一部人物传记,由叶问及身边人的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按时间顺序从叶问初来香港谋生一直到晚年铺展开来,同时为观众呈现了同时期香港平民社会的景观。
故事并不十分精彩却在某些细节上显得格外真实。
人物众多,情节平淡,镜头运用自然纯熟。
没有了前几部的国仇家恨,视角也从咏春更多的转移到了叶问本人身上。
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
作为功夫片的爱好者,我们见证了香港功夫电影的发展与辉煌,怀念那一部部让人激动人心的经典电影。
其实叶问也好,黄飞鸿也好,我们所欣赏的不仅仅是中国武术的精湛与传奇,更多的是历代武人身上所传承的武德与精神,豪情与担当,辨是非重然诺轻生死,善者不欺恶者不惧。
叶问虽逝,咏春仍在,功夫是电影的主题,更是每代人不懈的追求。
从开始知道豆瓣开始,豆瓣一直是我看电影的观影指南,想到一部电影,习惯性一定上豆瓣上先看看评分如何,在手机上豆瓣也和各种看电影的APP排列在一起。
为啥说这个呢,就是黄秋生版叶问看到很多次,但是每次一想到豆瓣上的评分,就觉得看了太浪费时间,既然评分那么低,一定很烂了,但是刚刚看过了, 没那么烂,而且相当不烂,我给四星,给五星是为了把总分提上去。
看了电影的几点感受:1、为什么一开场的长镜头我就想到了麦兜的某一集电影呢,不记得是不是《麦兜当当伴我心》了,老式香港街道风情从远景到近景的效果像死了。
2、另外我看的是普通话版,开场不久听到叶问开口说话了, 怎么那么像麦兜的校长啊,这是啥情况,还有见到袁咏仪,请袁咏仪吃饭那个啊,说阿准来了,请吃饭时“那就多加一盘啊,三个人,六个菜”怎么那么那么像麦兜哲学啊,以至于开始很久我一直沉浸在麦兜式的香港气氛中。
3、袁咏仪真好看啊。
4、海报不好,看起来好像武打为主,但是我觉得这部片更文艺,影片题目和海报都不适合。
5、里面的演员刚好都是我喜欢的,看到四妹说歌女“不正经”时,我想到如果在电影院当时一定有人会说“人家不正经,就你正经,你才最不正经”。
6、两个画外音不好,有时候会乱。
7、黄秋生应该减肥下再演,叶问和我印象里的感觉高大了一些。
8、喜欢甄子丹演的前半场的感觉,富家子弟干净儒雅和夫人恩爱的一面,喜欢梁朝伟只因为是王家卫,可是章子怡我觉得演的更好,看了后会忘记梁朝伟,另外梁朝伟演的叶问不干净。
黄秋生的叶问看起来很干净,知识分子,大家风范,真实的社会人,我很喜欢。
但是打斗打斗上我还是更喜欢甄子丹的,每次出拳一顿一错,很符合我心目中的咏春。
有事外出,说到这里。
這就是寫實的人物傳記莊年, 甄子丹演得好中年, 梁朝偉演得活老年, 黃秋生演得實實而不華 花巧不多。
不論有否真假失實 也是勞累而平實的大師人生。
從生活體驗出來 一代宗師能一打十個廿個 但也是人一個 人會病 人會餓 人會窮 這就是寫實和生活。
但在寫實之餘 也不滅大師之威風和精神 武術精神長存 這就是電影的前魅力所在。
這是人物傳記 老實說 大師經歷過無數比武 行走江湖 多年來的歷練 有什麼沒有見過捱過。
所以主角的演技和張力很重要 秋生正好演出大師的功夫技藝 也能演出他的態度 那一份低調而深厚的氣度 不容易演得好 從秋生的眼神中的確體會不少 平實的內心戲。
在他老婆死後 就連背影都散發出悲從中來的感覺 細語問問兒子 有沒有陪著母親渡過最後一刻...他點點頭 表示有就夠了。
打鬥方面更為精彩 大師一生比武,街頭打鬥無數次 積累極多 在戲中的每次打鬥或被圍的場合中 都非常老道 不是說他不懼怕打鬥 而是嚴陣以待和經驗十足的樣子實在演得活生生 又是靠秋生的眼神和身體語言演活來 他的身型和味道實在身經百戰似的。
他不再是好武鬥爭的人 而是根據他做人的原則 去決定行俠杖義或是麻煩找上門才使出真功夫。
要是當這是純動作片看的話 請滖回去看李連杰 甄子丹 吳京等等 看完就算 沒帶出什麼意義。
這套是武術宗師的傳記 描述他的生活, 態度和打鬥情境的比例不俗 個人認為可以有更的個性能度描寫 帶出來的人物傳記會更有感情 看完就像經歷了武術宗師的人生百態。
《叶问:终极一战》,副标题没起好。
可以理解为何这样起:这是关于宗师后半生的故事,表现了这个故事的高潮;更重要的,怕是要在市场已被前面几部占领了的前提下,把它们都作为这一部的铺垫——叶伟信也好王家卫也好,他们的《叶问》都引向这一部《终极一战》。
于是我在看的过程中,老在等啊等:终极一战怎么还不来?
终于等到叶问和地头龙打了不那么惊人的一战,已经发觉,这一战只是宗师的一次常规动作,没有被渲染成常见的传奇。
这貌似是一个反传奇的故事。
片子甚至都喜剧性地讽刺了传奇化的手法。
一幕在咏春派和白鹤派发生街头争斗以后。
眼镜记者为此在香港市民报《武林》上发文:“霎时间天昏地暗,鬼哭狼嚎。
咏春派掌门人叶门(记者撰名)轻功了得,飞檐走壁,如履平地。
叶门使出玉女心经,大破白鹤派紫青双剑,叶门所过之处,草木不生,被重创之白鹤派门徒不计其数,一时风声鹤唳。
”一场街头的群架,被套用小说笔法,借用还珠楼主等武侠传统的虚构,熏染成煞有介事的传奇。
这段文字还被用一段喜剧性的虚构影像表达出来:叶问轻功略过檐壁和众人,睥睨众生。
与之前真实的斗殴场景形成对比。
亲历事件的徒弟们读完以后,倍感惊奇:“这么夸张?
”叶问师傅背对着他们给植物浇水,似有笑意,但不言不语。
影片开头也有这一幕:叶的儿子看到电视上的李小龙在传授武艺,喊道“你的徒弟上电视了”,镜头给了叶问一个在浇花的背影,也是一声儿不吭。
国际巨星、华人的骄傲李小龙在故事的一头一尾出现,叶不置评语,不合作,也不反对。
《叶问:终极一战》里的叶问就是这样:冲淡、平宜,内有笃见,随性而为,不置臧否。
用他自己给白鹤派吴忠的藏名诗来说,就是“克己修身名在问”。
所以这部片子是这么编故事的:设置传奇性的环境、情节,可是大师叶问都用自己圆融冲淡的心性去“化解”了戏剧。
故事围绕主人公的人生轨迹,设置了三类人:徒弟们,敌手们,女人们(老婆和情人)。
充满了诸多小冲突,对自己人,宗师都用相当睿智平和的方式,启发别人去做出选择,解决冲突,自己身上不显出一丝儿波澜。
对敌人,那就是用相当坚定的立场,用强大的杀伤力,去克制对方,维持不败之地。
由于人物已立,所以看这种故事的关键点,就是看一代宗师如何在你我这等俗人作出庸常反应的日常事件中,如何显出不动如山的淡定,如何包容下各种冲突,而把锋利的一面毫不留情地甩给不讲理的刀疤脸。
这个类型,黄秋生来演,虽然外形和原型有诸多不和,但在演艺类型上,那是相当吻合出色的。
宗师拍成这样,其实也就成了另一种传奇。
一个品得出、吃得进各种茶饭滋味的日常人(有个影评说这个电影就是拍宗师的吃饭、吃饭、吃饭,很对,片子很多吃饭场景),也不妨是关键时刻巍峨如泰山压顶的宗师。
两相对比,你就会惊叹和深思:宗师啊各种传奇类型的宗师以后,我现在想看讲宗师如何成为宗师的故事。
除了后人的势力和追慕这种方面,那个硬道理——宗师的“术”和“道”究竟是如何的?
恐怕故事化的大众文化很难搞定。
黄秋生演叶问,这个导演胆子也够大的。
如果甄子丹的叶问是英雄的话,那么这个叶问就更像个普通人了。
唯一的可取之处也就是这个电影经过官方授权(叶准)了,可能有些地方就是真实历史,但其他的都比较一般,包括武打,我感觉把武打去掉更好,这个电影里的武打场面都太生硬了,搞的跟帮派打群架似的。
这哪是叶问,这不洪兴大飞哥吗?
叶问系列第四部,邱礼涛再次出击,诚然,黄秋生在功夫上和甄子丹相去甚远,但是邱礼涛聪明得避开锋芒,主打其他方面……首先,电影香港味道浓郁,场面回复的十分逼真,骑楼老街、市民生活活灵活现,这在近几年的港片中是少有的,随着合拍片的优惠政策,以及内地投资的涌动,我们越来越难体会到港味……其次,这部电影相对是平淡的,终极一战强调的并非是和熊欣欣的较量,而是要描述叶问晚年,难得的是,电影对人物塑造的立体化,每个人都不再是完美英雄或者简单的二元对立,大家都充满了矛盾性,陈小春和周楚楚的角色设置都十分明显……事实上,邱礼涛近年转战商业后,其独立制作人的特质几乎消亡殆尽,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几乎看不到任何合理范围内的创新,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或许,香港的味道可以再造,而香港导演的精神却难复兴……近年叶问题材大热,这部电影基本上可以徐书成叶问宣传片的完结篇,与之对应的是97前的黄飞鸿热潮,不难发现,这和香港人的心态有莫大关系,97前人心惶惶,离散情节浓郁下,民族主义盛行,因此黄飞鸿、方世玉的对手都是洋人,是一种中西的对抗,而到了97后,离散情节并未消失,转而成了他者心态,矛盾毕竟弱化,因此斗争的对象成了生活以及身边敌对的国人,而这些又是为了呼吁传统道德的重塑,是港人精神迷茫的呈现……叶问的趣处是,新的程式化的确立,那就是无论如何结尾都要有李小龙的捧场,事实上,李小龙的截拳道虽和咏春有渊源,但是其涉猎较广,未必将叶问视为唯一宗师,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一个,那就是竖立东方文明,与西方抗衡,或许这是一种转型后的民族主义……
回家时看了这部电影,当时总体感觉还不错。
虽然整部电影比较平淡,但也有所起伏。
看了电影的相关资料,电影所描述的故事得到了叶问儿子叶准的肯定。
这才发现,这部电影因为更加接近真实,所以才没有《叶问1》和《叶问2》的精彩刺激。
这部电影帮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叶问。
在经济萧条时刻,他也有很多无奈,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确实不是很好。
最让人惊讶的是叶问与“外省婆”的那段感情故事。
人无完人,每个人在选择的时候所看重的东西都不同。
也许他是被“外省婆”的痴情所感动,也许是另有顾虑。
当然,选择了和“外省婆”在一起,叶问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陈小春所扮演的警察,由刚开始的正直,慢慢的也学会了收黑钱,甚至与九龙城的老大勾结在一起,但他对师父叶问一直非常尊敬,最后在关键时刻,他还是守住了自己的良心。
这个世界并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好事和坏事也没有绝对的划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电影有夸张的,也有写实的,有多种不同的风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吧。
5年5部“叶问系列”电影的上映,也许会成为你跳过这第5部叶问电影的理由。
何况电影竟然以“终极一战”这样廉价的字句作为标题,加上影片由拍出让叶问系列走向低谷的《叶问前传》的导演邱礼涛执导,近些年烂片又重新多起来的影帝黄秋生饰演叶问……综合来看,除了铁杆功夫片影迷,这部电影一副十足的“炮灰本色”。
不过如果你是了解叶问宗师生平的人,或者你是第一次知道“咏春叶问”,本片都会给你极大的满足。
这种满足感,让我可以很有底气地说:“下一届金像奖影帝,我挺黄秋生!
” 和之前的三任叶问饰演者相比,不管是人物性格、咏春身手还是精神气质,黄秋生是最独一无二的。
作为电影形象的叶问,前5部和本片一样都是虚构为多,不过在本片之前,叶问宗师在香港传武的这段岁月,全都给观众留下一个误会,那就是——香江岁月的叶问,正当壮年,在甄子丹版的第二部,叶问不仅又打倒了一位帝国主义拳霸,还有娇妻与一对儿子相伴,虽已不再是富家子弟,也说得上是逍遥自在。
然而事实是,1950年叶问孤身一人前往香港,已是57岁高龄。
这位不爱多说话,行事儒雅低调,为人外圆内方的武术家,在香港的生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据他的儿子叶准和几位还在世的徒弟回忆,叶问虽然谈吐简洁幽默,每天都有一群徒弟相伴,但他经常会一个人发呆,很少和谁吐露心事。
后半生,因为时代风云,叶问再也没见到过发妻张永成,只有一位没有名分的“上海婆”照顾过他,并和他有了第三个儿子叶少华。
而这一段不被认可的感情,也曾令叶问和一众徒弟出现过感情危机。
太多的不快、沉重,加上从云端跌落红尘的人生经历,让晚年的叶问更不爱说话。
这种沉默,对于人到中晚年的武术家,其实是深妙不下于武学真谛的气质。
一代宗师,和名人大腕一样,被人看到的永远是成就、辉煌,不过提升他们成就的,更多的是身后的牺牲与隐忍。
某种程度上,正是跌宕起伏的历练,才为宗师的武学修为和处世哲学添了臻入炉火纯青、返璞归真之境的火候。
因此,直面宗师个人史的本片,“传记片”的质感压过了“传奇片”的想象。
这些,绝对都是黄秋生的功劳。
尽管他比真实的叶问要高出两个头不止,混血儿的血统也让他的五官大异于叶问。
但当他拎着两个竹箱,身穿一袭长衫,孤身一人略显迷茫地站在香港的街头,一位落魄风尘身怀绝技的大师形象,就此将黄版叶问和前三版叶问划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本片的黄秋生,会让人失忆,忘了他在《人肉叉烧包》、《野兽刑警》、《古惑仔》、《无间道》等等精彩的电影中存在过。
他能于瞬间制服暴徒,但不会让你觉得暴力;他和人对话,无论是情人、儿子等亲人,还是蛮横的武林同道抑或地痞流氓,总是言简意赅,一针见血,还让人有回味的余地。
他演出了武学大师的气节与气量,也捕捉到了一个老先生乐观、圆融、细腻的神韵。
你可以感觉到黄秋生和梁朝伟一样,是在叶问这个角色上下了功夫的,但和梁朝伟的个人特色相比,黄版叶问更真实,更立体,更有逝去的年代的味道。
但黄秋生的贡献,无法掩盖影片剧本孱弱的硬伤。
除了精彩的咏春动作,琐碎而没有重心的叙事,没有呈现出晚年叶问的精彩。
看完电影,更同意黄秋生对自己的评价:“我演过烂片,但从没演过烂角色。
”
深深的本地情懷,舊香港的回憶卻道盡不少現時香港的處境。黃秋生以完全不適的體型卻演出精湛的神似。邱禮濤的電影水準固然有限,但他卻一直是我心中除杜琪峰許鞍華外最尊重的香港導演。
豆瓣儿又一次跟我的看法大相径庭了!这是一部很感人的香港电影。场景还原颇有岁月神偷的感觉,一代宗师也从神一样的战斗机变回了普通人。各个熟脸配角也都角色大于明星效应。“立身树为模,本固任由枝叶动;处事钱作样,内方还需外边圆。”
为黄秋生加一星
过度了
《叶问终极一战》、《叶问终极一战2》、《叶问终极一战3》、《叶问·真·终极一战》、《叶问最终战》、《叶问最终战2》、《叶问复出战》。。。。你们饶了叶问吧。
剧情很流水账 感觉不到什么终极一战 然后口音怪怪的。。
就这么回事。。
阿娇现在只能演小配角了吗。叶问还是不要再拍了吧,过度消费了。
近几年层出不穷的叶问系列电影,看来叶问的票房号召力不容小觑,希望这是最后一步。
本来是列入默认烂片行列的,但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发现还是值得一看,至少不是个瞎闹腾骗钱的片~
其实是叶问版《岁月神偷》,借叶问招牌强行怀旧老香港风物,平淡讲述一位会武功的儒雅老人在五六十年代香港市井过完后半生的故事。然而抱着看功夫片预期的观众不免会失望,是故评分甚低。
“人说人生如梦,我说梦如人生。”
略显平淡,更像是一部记录片,其实该叫《叶问的后半生》,叫《终极一战》略坑爹。我对那个时代的香港情有独钟,黄秋生演的叶问也是最好的一位,值得一看
黄秋生的气场很不错 加上和曾志伟的对手戏 惺惺相惜 而且影片叙述感觉很真
这样的叙述比劈头盖脸的动作片来的文艺多了!
支持秋生。黑子们去死
从<叶问>到<一代宗师>,从<叶问前传>到<终极一战>,唯有这一部展示的是最真实的叶问,真实的让你感觉到他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存在。愚以为,以叶问2这样的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人物传记,实在有失公平。
其实我觉得很好看!
直接把流水文搬上来了么
6.5;加一星拉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