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少年

延边少年,On the Border

主演:李振铭,崔瑜娜,彭飞,刚延明,魏书钧,高阳,赵力华,许清,王春飞,夏海涛,娄振,王大印,冷雪飞,付吉婷,李艳菊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朝鲜语年份:2018

《延边少年》剧照

《延边少年》长篇影评

 1 ) 逃离现状,不畏将来的少年序曲 ——《延边少年》影评

《延边少年》这一十五分钟的影片讲述了生活在延边一村庄的朝鲜族少年萌生出了想要离开村庄去往韩国的想法,于是到城市里找父亲要旅费的故事。

少年对逃离当下现实的渴望,其实几乎扎根于许多人的心中,夹杂着迷茫与坚定,总有人选择毅然前行。

影片的主线是少年寻找父亲的过程,而另外一条分支,是在其过程中与在美甲店工作的女孩一个晚上的相处。

从前者说起,影片给予观众最大的共鸣便是少年对现实产生的一种反叛心理。

每个人也许都会有过这样的时刻,无论最后是选择了自己所向往的方向还是留在原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人生的轨迹都会随着时间洪流的冲刷而慢慢改变。

对于村庄的萧条和冷清,影片没有给予过多的镜头,从名为花铭兴的少年看了几眼讲着朝鲜语在树下打麻将的老人,到回到屋外的那片空地踢球,屋内电视机闪烁着已经没有了画面,这些现实扑面而来的衰败感,为少年的离开打下了情感基础。

于是他到城里找父亲要旅费。

影片临近结尾时,他终于见到了父亲,向父亲提出去韩国的想法,父亲抛出了一个疑问“你去韩国踢球吗?

”,他所接的话避开了这个问题,最后父亲毅然说道:“五万,爸给你找一汉族学校。

”于是少年满足地骑着摩托车离开了。

我们无从得知他想去韩国的原因,或许仅仅想逃离这个村庄,或许是渴望在别的地方获得其他机会。

但是他鼓起勇气去追求的选择,恰恰是平凡的他身上的一个闪光点。

我们可以想象离开由灰调构成的村庄与城市,离开熟悉而麻木的脸庞与踏足于家乡的直接联结,他也许即将面对的是陌生的不安与从小家走向大世界的未知的荒诞,但是对于少年的憧憬来说,似乎一切都不足为谈。

而与女孩的相处中,影片里有一个画面令人印象尤为深刻。

女孩坐在停电海盗船上,少年推动着沉重的海盗船,齿轮的转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像是小生命对生活现状细微的诉说着不满。

然后他坐上了缓慢摇摆着的海盗船,巧合的是,船上的两人都想着要离开,而不同的是,女孩第二天一早又回到了美甲店在门口和其他员工一起高喊着麻木的口号,而他,真的选择了遵从内心地离开。

女孩逃离的想法像是伴随着陈旧机械摩擦发出的规律而尖锐的声音中的温柔的歌声,它终究会消逝在灯火阑珊的城市的夜里。

“新路开始常是狭窄的,但它却是自己延伸拓宽的序曲。

”少年的人生本是单调而程式化的,但是终将会发生一些改变,来自于他勇敢地去闯,去实践自己反叛现实生活的心绪,而这些改变,会让他人生平淡的序曲,多了许多跳跃的音符。

 2 ) 或许这是迷惘的一代——《延边少年》影评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延边朝鲜自治州的朝鲜族少年找父亲要钱想要去韩国的故事。

而对于这个男孩而言,为什么想去韩国,他却也不知道理由。

影片开头处,在一个人烟稀少村子里,出现了一辆挂有“办理韩国签证”字样的货车,和几位操着一口朝鲜语的老年妇女,而她们谈论的内容也就是关于家人在韩国打工挣钱。

这也就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在当今延边边境的这些村子中,年轻人主要都奔赴到城市而会朝鲜语的人也会去韩国打工赚钱生活,只留下这些老年人,这也便是让男主人公有了去韩国想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少年,他没有什么人生方向,只是觉得其他年轻人都走了,自己也不会甘于这样的生活,也想离开。

他是迷惘的,他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他不知道自己去了韩国后要做什么,但是他不想过这样程式化的生活了,他想逃离。

而影片中的另一位女性形象美甲店的女孩也跟他属于同类人。

她不甘于寂寞,当得知男孩要去找父亲时便提出下班后和他一起去找。

当男孩说出想去韩国的想法时,女孩说也想去,虽然她不会韩语,但唱着韩语歌也是一种乐趣。

当问及为什么想去韩国时,她也不知道,随口说了一句“整容呗”,而对于不会韩语就去韩国,她也没有想什么后果。

而到第二天的时候,美甲店早集合含口号,也可以得知这是女孩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每天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没有意义的口号,做着相同的工作。

她也是孤独的,她也是迷惘的,想去韩国也是她想逃离这种一成不变的原因。

而具体说到以后的目标,她也不清楚。

男孩和女孩一起寻找男孩父亲的时候,明显有流露男孩对女孩的好感,但对于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没有下文。

将他们联系起来的就只有“迷惘”这两个字。

在影片的结尾出处,男孩骑着摩托车开了回去,在隧道中望不见出口。

这也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或许他回去后又回归了原来的生活,或许他后来逃出了县城,去了城市或去了韩国。

但这些我们都不从得知。

现代的年轻一代,总会经历一个不知所措的迷惘时期,他们每天可能做着相同的事情,可能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对于他们却说不上做这些的意义。

或许看到这里,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自己现在是不是正处于这个迷惘阶段?

 3 ) 《延边少年》—不安少年的“追梦”之旅

电影讲述了延边少年不安现状,想去要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却无奈现实的残酷和生活的阻碍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的故事。

电影结合延边少年展示了很多延边的场景,荒凉的野外,破旧的摩托车店,残破的游乐场,以及混沌无所事事的人们。

身边的一切都是“坏”的,快要废弃的摩托车,停电的轮船,没有信号的电视机,玩着玩着坏掉的游戏机,好像生活不断地在给少年前进的道路上施加阻碍,但在这索然无味的生活里好像有一丝温情的时刻都是欢愉的,似乎知道自己要干嘛的美甲店女店员也只是被生活在被动的推动向前。

少年和女店员都想去韩国,韩国好像是避风港,更像是“理想国”,他们似乎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 一起玩游戏机,一起坐轮船,不安和孤独的少年以及不甘寂寞的女店员不仅仅在生活之中无所适从,在“爱情”面前也是不知所措。

荒凉落后的延边小城,少年和女店员是大多数青年的代表,他们想要去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去闯荡一番,但现实的困境却阻碍着他们。

电影的最后少年面对想去而不能去的韩国,少年转身骑尘而去,少年的背影是孤独的,是落寞的。

导演最后留白,少年回去是甘于生活还是继续追寻自己的“理想”我们不得而知。

在这个孤独和想法都得不到合理表达和倾诉的时代,孤独、阻碍、困境都会是我们成长和追梦的烦恼吧。

 4 ) 延边少年影评

少年追梦路-观《延边少年》有感这部影片的拍摄地是延边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村庄。

魏书钧表示拍摄前自己曾深入延边当地体验生活,副导演历尽艰辛从近万人中寻找出合适的主角,拍摄时剧组克服了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和日照时间短等困难,完成了影片《延边少年》的全部制作。

此影片讲述的是朝鲜族少年花东星离开村庄找父亲要旅费的故事。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当今朝鲜族人数越来越少,很多青年都选择了离开村庄到城市去发展,所以很多朝鲜族村庄只剩下了空巢老人和孩子们。

这部影片中的村庄也尤为典型,村子落后并且也没有人去改变现状。

这部影片中的少年不甘心被困在毫无生气的村庄,于是决定开始自己的追梦路。

在这部影片的开头就是几个老人围在一起打牌的镜头,花东星看到伙伴小胖坐上车去韩国之后看了一眼正在打牌的老人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少年很喜欢踢足球,看球赛。

也许,在他的生活中这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事情,所以,少年决定去韩国踢球。

在他找到父亲摩托车店的时候发现父亲并不在,在他与父亲店里另一位师傅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少年也并么有太多的关心。

在少年的追梦路上有一位陪他一起寻找父亲的伙伴,我们称她为“姐姐”。

这位姐姐是父亲经常去的美甲店的服务员。

他们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少年对于异性的追求和好奇,和接触异性时的毫无章法。

两个人在河边的娱乐场所等了父亲一夜,也没有等到父亲。

但是在他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两个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渴望。

其实,二人都是年轻人,在小县城里困着,对于明天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在追梦的道路上还能走多久。

第二天,少年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孤身一人。

姐姐已经回到岗位上工作,少年知道这条路还要自己走下去。

影片的最后,少年找到了父亲和父亲说要去韩国踢球,还告诉父亲小胖去韩国只花了两千,表现出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渴望和追求,但是父亲却说要拿5万让少年去读汉族学校。

少年骑着他的摩托车走了,脸上的神情落寞中又露出一抹坚定。

少年依旧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追梦路。

影片的结尾,少年走到了边境被拦下,不得不掉头回去,在转身的那一刻透露出无奈和恋恋不舍。

影片是以少年骑车的背影结束的,表现出他的追梦路还很长,不知道少年最后的去处,也不知道他是否坚持到最后。

但是,我愿意相信少年走到了最后。

其实,我的家乡也在延吉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虽然延边为朝鲜族自治州,但是很多朝鲜族父母却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读朝鲜族学校,他们普遍认为让自己的孩子读汉族学校以后会更有出息,所以,在影片中父亲拒绝少年送他去韩国而是让他去汉族学校读书。

我觉得这部影片的典型性在于它的社会背景,朝鲜族现在的青壮年都选择在外打拼,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对于孩子们的关爱少之又少,所以,孩子们都很向往外面的世界。

它也体现出现代青年的共同点,虽然对于未来和明天和迷茫,面对困难可能会不知所措,追梦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困难,也会像影片中的少年一样得不到支持,所以,有些人选择了坚持,有些人却选择了放弃。

《延边少年》导演镜头下的少年体现出了,在追梦的道路上哪怕再不安和迷茫也要挺起胸脯向前走。

 5 ) 不可能性

一个少年出逃的故事,无论其所面对冲突的强度,都应是一次对个体的解放。

把冲突全部装进某个人的岛宇宙,如果足够奏效,一些不能放在台面上说的话将浮现在作者与观众的默契里。

而对于《延边少年》,这个秘密的关键词是“革命”—用短暂的时间达成某种根本性的改变。

人类善于对自身的阶段性状态贴标签:叛逆期、更年期、etc;前者相对而言没那么让人讨厌可能是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时间还站在我这边,一切坏的事物似乎都还可逆;另一座城市或下一份工作都可能带来质的改变。

而这个变量对于片中的男孩而言,则是一道国界线。

理性的去判别两个国家的优劣,就像用现实衡量两段爱情。

唯一可靠的标准是他此时此刻的心。

另一边的韩国或许会让他失望,但在抵达之前,他要的是那个可能性,地图上的暗区。

在影片结尾,当他骑着那辆快散架的摩托车与家的方向背道而驰时,我只希望他能一直骑下去,直到引力慢慢消失,进入一个你我都没见过的领域。

我不想在这批判作者在技术上的表现,就像我对酒的态度不来自口感,而依靠醉意。

一个新导演,我很在意他是否离开了地面哪怕一毫米,至于用的是什么方法,那是后话。

 6 ) 少年愁

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人言“小小少年,没有烦恼”,可谁又真正了解少年的处境?

《延边少年》讲述的正是一个毕竟少年的烦恼,少年之愁并不比成人少。

傲娇自大、一腔热血、佯装成熟、沉默寡言,影片表现了一个很真实的男孩,真实得就像我们身边的某个少年。

少年介于成年与儿童之间,他们往往渴望成为成年人,但是自身的稚气又未完全脱去,因此常常通过模仿成年人的行为来麻痹自己,企图欺骗别人。

假装会抽烟,被修车的嘲讽“毛还没长齐”;假装会骑摩托车,其实车已经快报废;假装会泡妞玩浪漫,却根本留不住女孩;假装自己能出国拼出一番天地,却被父亲一口回绝,不敢辩言。

这个少年的假装,处处露出马脚,与其说是在骗别人,不如说是在骗自己。

就是这样一个少年,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为自己忧愁。

小胖去了韩国,使他羡慕,看着眼前的朝鲜土地,荒凉,寒冷,没有希望,哪个少年会像那几个打牌的大爷大妈一样待在这里成长呢?

即便是离开眼前的这片农村土地,可父亲不也是在一个小县城里修摩托吗?

少年往往胸有大志,韩国成为了他的选择,可梦想终归只是个梦想,父亲一句话就点醒了他:“你要去韩国踢球吗?

”是啊,除了会踢球,他还有什么一技之长来安身立命呢?

哪怕去了韩国,也不过是混吃等死而已,倒是老老实实上学才可能有个勉强的未来。

这种忧愁不只是一个少年独有的,当今社会下,有太多的少男少女处于这样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

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却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只会为自己的梦而兴奋,不过是一场白日梦,做梦时就像那一直不会停下的海盗船,精彩而奇幻,但是梦总会醒,醒来之后,不过是像那个美甲店的姑娘一样,照常工作,照常安于现状,照常喊着一些看似满腔热血实则索然无味的口号来麻痹自己。

那个少年亦是如此,梦醒后,掉头回家,回到那片严酷凛然的土地,回到冷酷无情的现实,没有选择,唯有茫然的自己。

只不过这次,他连家也回不去了。

少年亦有愁滋味,愁上心头,愁白少年头。

 7 ) 其实不算影评

看完心情复杂。

毕竟我一直住城里,确实也不太清楚农村是什么情况,确实有可能如此凋敝。

男主感觉长得挺像我表弟,就是和爸爸说朝语的时候让我有点疑惑,个人印象中延边口音偏重,像开头老年人的那种语调,但他们倒是更像首尔口音,偏柔和,比较像辽宁朝鲜族口音。

而且爸爸说的有点拉。

也许爸爸是务韩回国人员,可是如果男主一直上朝鲜族学校,且爸爸不太希望儿子去韩国的话,男主说首尔口音的朝语就很怪。

看了一眼合作单位,估计是在延吉图们拍的。

上大学之前从未觉得我们那儿有什么特别之处,走出去之后才发现可能确实有些离奇魔幻之处的,比如一直以为一个班离婚+分居率有50%以上是正常情况。

站在旁观者视角观察延边给了我一定程度的陌生感,或许我也没有多了解生我养我的家乡。

正如之前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经常提及的,也许身处异乡才有一个契机去反思和重新审视自身定位。

可我确实也很讨厌一提到边陲小镇就表现落魄凋敝而游离的氛围,总觉得有些刻板,切口太窄,而本片除了堆叠了一些朝鲜族元素,似乎也未能高出其他小镇题材(人口外流 逃离等)主题。

此时又想起《颐和园》女主设定就是图们人,上大学之前的镜头中就有朝鲜族学生以及录音机播放的朝语广播,却看不出来这种设定对整部影片有什么影响,个人认为有点算败笔,也觉得只作为一个元素出现有点可惜。

可能也是基于自己的身份才一直对这种设定耿耿于怀。

15分钟也许没法容纳太多东西,希望相关题材以后能拍得更好。

 8 ) 延边少年”的躁动与妥协

延边少年讲述了一个成长在延边山村的少年去城市想找父亲要旅费去韩国,想要逃离山村,追逐理想的故事。

影片浓缩在十五分钟,体现了导演的把控力。

故事表达少年为了去韩国,逃离现实的处境,坚持不解只为实现自己的目标。

可谓诠释了什么叫做浓缩的精华,用有限的时间,诠释影片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并把这种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引起共鸣。

延边少年的心境与经历何尝不是诸多年轻人的现状,这是一个能引起共鸣的话题。

许多人在努力奋斗的人都有这样一个选择,是安于现状还是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突破现状,追求更大的目标。

也正印证着一句话,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着远方,出去闯荡,路途必定会经历心酸苦楚,但是每个年轻人何尝不想奋力一搏。

有一个镜头,前面一路骑行,道路两边,一边是汉语的字体,一边是韩语,少年径直向前骑行,任凭冷风迎面而来。

这个镜头很好的表现出来少年的内心,面临两边的选择,既然选择了目标,无论坚持的路上有多少荆棘、坎坷、心酸、苦楚,都不会磨灭掉心中的赤子之心,必定会坚定无疑的一路走下去。

即使会有对于来自父亲的妥协,但这并不影响他追逐的心。

影片也讲述了少年对于爱情的懵懂与无知。

试图接触但又羞涩的心境,也是每个少年时期的男孩应有的心态,他们期待爱情,却又欲言又止,或许陪伴是最长情的吧。

片中的少年和美甲店的姑娘有着一样想去韩国的想法,经历过没有电的海盗船上姑娘陪自己找父亲,少年听姑娘唱韩语歌,但过了一夜,姑娘依旧去了美甲店,喊着口号,安于现状的工作着,而少年选择远行,追求自己想要的,他们的未来怎样,或许无法判定,可以确定的是少年不会后悔吧,又有多少年轻人都经历着少年所经历的呢?

影片映射着很多小山村里的现状,很多人选择安于现状或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出去打拼。

像片中的山村,基本村中只剩下老人们,老人们讨论着谁又在韩国挣大钱了。

少年正是处在这一矛盾区,是外出打拼,还是安于现状,很明显,少年的选择是一路坚持追寻自己想要的,不断努力着,尽管父亲的不支持,对于家庭现状的妥协,选择自己争取。

从这部影片可以很好的映射到这个社会的现状,这个少年的烦恼,或许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烦恼;少年所经历的,是很多年轻人在经历着的,他们迷茫不安,无所适从,但必须前进。

因为时间不会等他们一分一秒,这又是公平的又是严苛的。

但无论怎样,向片中的少年一样,前进吧,不要停下了,尽管路途中会有心酸、无奈、妥协,但会有更大的欣喜在等待着,这追逐的过程,或许是最大的一次收获。

 9 ) 当我活在边缘 ---《延边少年》影评

这个不长的片子里有两个鲜明对立的背景。

布满白雪的淳朴的山野,灰暗却依旧霓虹闪烁的小城。

而这个少年,他就鲜明的活在山野和小城的边缘上。

他好像并不属于山野,但也没有属于城市。

正如这部片子的名称《On The Border》,我活在边缘,我一直想要冲破边缘。

片子的开头是在一个平静的山村。

白雪,田野,高山,还有用朝鲜语聊着家常的老人。

然后少年像是一束亮光冲破了雪线。

他从画面边缘的树后缓缓探出头,他望着在亭子里聊天打牌的老人们,可是他无法融入。

不知道是不是偶然,在这个荒僻的小山村,镜头里似乎没有出现过与少年年纪相仿的孩子。

衰老而闲适的人们是这个山村的中心,而少年只能活在山村的边缘。

于是他寂寞而百无聊赖的轻踢着足球回到了他住的地方。

然后便是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少年站在雪地中,透过窗子,看见少年狠狠的,狠狠的,将球踢向了远方,仿佛是想要踢破束缚了他的边框。

从这一刻我便知道,他不属于这里。

果然他离开了,骑着他破旧的摩托,孑然一身。

然后他便来到了这个矛盾的边缘小城。

这个小城是特殊的,它的霓虹灯牌上总是会有两种甚至三种语言:汉语,朝鲜语亦或是韩语,就像这个少年。

他们都是边缘交汇的产物。

这个小城里有少年希望能冲破边缘的助力:他的父亲。

于是他满怀希望的来到了父亲的摩托车店,可是父亲不在。

为了寻找父亲他来到了父亲常去的美甲店,而在这里他遇见了一个女孩。

一个和他一样寂寞,而且被困在边缘的女孩。

这个女孩有着和他相同的梦想,却和他一样被困在了现实。

她陪着他去寻找他的父亲,她用韩语歌慰藉了他寒冷孤独的夜晚,他们在电玩城了度过了美好的时刻,可惜高速旋转的速度表却也像他们的梦想一样暂停在了中途。

我不知道在摩天轮上少年有没有对女孩有一刻的心动,可他们都是生活在边缘的人,他们都没有自己能把握的明天。

于是天亮之后,他们只能各自走回各自的路。

少年最终找到了他的父亲。

他用韩语告诉父亲他想去韩国的时候,我想他是为了告诉他的父亲,他会韩语,他能在韩国很好的生存下去。

从他质疑女孩不会韩语时就能看出,韩语在他心中是能去韩国的一个重要标准,他用韩语告诉父亲,也是在告诉他自己,他有冲破边缘的勇气,也有冲破边缘的能力。

可是他的父亲拒绝了他,即使要付出高昂的学费,他的父亲也希望他能循规蹈矩。

可是少年不愿意,他骑着破旧不堪的摩托车,可他依旧挺直了后背告诉他的父亲,他有钱,他坚持要守住他的勇气,他相信自己能够冲破。

可是后来呢,封锁线毫不留情的锁在了他回到小山村的路上,少年缓缓的调转了摩托车头,驶向了不知尽头的远方。

他会去哪里呢?

韩国是他的梦想,朝鲜是他的故乡,中国是他父亲的希望,而他活在朝鲜和中国的边境。

他虽然能在山村与小城之间来往,可是他离不开他破旧的摩托车,也冲不破被封锁的边境线。

他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叛逆与冲动,可又被困于现实之中。

就像在片尾他经过了隧道,没有谁知道他会回到山村还是小城,亦或是不顾一切的奔向韩国,去冲破边缘追寻他的梦想。

是破而后立,还是粉身碎骨,还是日复一日的在小城中单调的生活下去,最后变成一个麻木又荒唐的旁观者。

我们都无从知晓。

只是希望每一个生活在边缘的人,即使都像少年这样迷茫又不安,但也一定要拥有莽撞而无畏的勇气。

 10 ) 徘徊少年——《延边少年》影评

当看到身边有人去了另一个地方的时候,我们会好奇他会去哪里。

稀疏的白雪,空旷的田地,凹凸不平的小道,这是老人的村落,安静又平和,但对于十多岁的少年来说,这会显得多么无趣与不安。

特别是看到身边朋友的离去,缺乏父母陪伴的十多岁男孩会更加不自觉的在意:他们都不在,都去了哪里,我也想去。

他需要更多的朋友,需要更多的陪伴,但此时能陪伴他的只有一个足球和一辆快报废的摩托车。

韩国。

他看到远去的朋友车上写着“办签证去韩国”,他听到老人们说韩国。

他就想:我也想去。

怎么能去韩国呢?

只能求助唯一的家人,父亲。

他在徘徊中骑上摩托车,看似坚决的去城里找父亲,但父亲没见着,倒是和美甲店的姑娘玩了一晚上。

他也许没想到自己可以和一位姐姐这么亲切的聊着天,更没想到她与自己都这么向往着韩国。

但是到头来,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向往着那个地方,那个能干的人都向往的地方。

那么,少年自己呢?

他有些讨厌村庄,但也听着村里的话。

他习惯了父亲不能陪他,但他又是这么的想要求助父亲。

他知道和那位姐姐没什么可能,但又为姐姐推着船。

他想去韩国,最后却又拒绝了。

十多岁的少年,想见与所见都是那么的不稳定,却没人来引导与鼓励。

延边少年,是许许多多一线城市外的少年少女的代表。

有的在农村,有的在小城,大多都是父母不在身边或者不被关心的孩子。

他们总是想得很多,却又说得很少,他们总是逞强,却又这么弱小。

当他们聚在一起,从彼此身上看到自己,只会更加寂寞。

在父母都不在的村庄,在年轻人一个个离去的村庄,一个个少年少女都向往着大部分人向往的地方,因为那些地方可以让自己充满干劲的活着,充满快乐的活着。

但是一个个少年少女又不向往那些地方,因为那些地方陌生又可怕,巨大又吵杂。

所以他们想前进又想退缩,想坚决,却只能徘徊。

《延边少年》短评

5.0 的确只是习作,游乐园秋千那段不错,但多数段落情绪抓的还是僵。

8分钟前
  • AIR
  • 还行

镜头组织还行

9分钟前
  • 醇脆
  • 还行

4/10

14分钟前
  • Osion
  • 较差

虽然片子很短,导演的影像风格还是很明晰,整体的控制很好,期待长片。

17分钟前
  • Mr沛的笔记
  • 推荐

《我和我爹yy同一个小姑娘的故事》,男主长的怪像狗正八的,老中青对韩国作为发达世界的不同期待;对主流的一点点叛逆,像是融掉发动机上冰雪的热水;灯光和调色太重,就容易给人一种学生短片的感觉,就是那种知道怎么搞,但是把握不住度的鲁莽感

20分钟前
  • 还行

讲了个啥?!看介绍还他妈的“选角近万名”——垃圾!

21分钟前
  • 如虎添翼
  • 很差

视觉风格成熟,整体完成度很高,能看出来剧组有钱,很像长片中的某一片段,但独立成短片来看,好像拍了个寂寞

23分钟前
  • joker13
  • 还行

准确表达出了少年内心对外面世界(异性、他乡)的萌动,这绝对是成长最迷人之处。

26分钟前
  • 萨布齐恩
  • 推荐

短片创作的思维不同,很多时候故事都暗藏于细微之处,影片十五分钟里叙事很简单,关键在于几处省略转场和断开的人物关系,父亲醉酒被反锁了,美甲店的女孩又恢复了自己的日常,延边的少年兜兜转转哪里是要去和要留的?

29分钟前
  • Fine
  • 推荐

戛纳就喜欢这个?

30分钟前
  • 低度开发的
  • 很差

是去韩国,还是留在延边?小镇少年的出路就像被士兵封锁的道路戛然而止,能否自己选择仍然迷茫未知。叙事简单直白,刚开始就结束了。导演风格且是立住了。两星半

31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老实讲没太看出有特别出彩的地方。2.5

32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故事非常适合拓展为长片,影像也很精致,主要的问题还是在表演上吧。“原地踏步”对于年轻人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

34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演员的问题比较大

38分钟前
  • 白熊
  • 较差

豆满江既视感

39分钟前
  • 豆友3122175
  • 还行

不错的

44分钟前
  • jason
  • 推荐

二刷五星

47分钟前
  • 破曉風笛手
  • 力荐

分这么低吗?镜头调度很有想法,丝丝流淌的情绪,不错。

50分钟前
  • Likekids
  • 推荐

学习,简单又不简单,还需要再打磨。期待未来作品

52分钟前
  • 推荐

因为时长局限,反而为《延边少年》的留白赋予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和韵味。同时延边的城市风貌与夜晚的街灯阑珊,都赋予着人物之外环境的独特气质。而遗憾的是这些在后来的《野马分鬃》里都难再寻觅。

56分钟前
  • 土嗨八贤王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