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场的剧情交代其实是能够呼应上一部作品结尾的。
就是金刚和哥斯拉两大巨兽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一个在地表(哥斯拉),一个在地心世界(金刚)。
只要不入侵各自领地,两位主角就可以说是他们所处各自“世界”中“孤独的王”了。
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 (2024)6.52024 / 美国 澳大利亚 / 动作 科幻 冒险 / 亚当·温加德 / 丽贝卡·豪尔 布莱恩·泰里·亨利而开头通过两段小冲突,展现给观众的是:金刚虽然选择到地心空洞中生活,但他最本质的诉求,其实是想找到仍然存于世且是和他一样的同类一起生活的。
当他第一次在地心世界中,听到除他以外,类似同类的“吼声”时,他很激动的去找,结果找到后发现并非同类时的失落的表情,看得我都很心疼。
而哥斯拉的性格则刚好相反,他就像一个领地意识非常强且非常独立的“大猫咪”。
电影中呈现的是,如果要有泰坦巨兽入侵了他的领地,或者是他感受到有什么力量会威胁到他的话,他就会去想方设法反击消灭对方,威胁解除后,就会安然地回他的“窝”里睡大觉去了。
这一部其实大框架上的剧情走向,也和上一部是一样的,即两种性格上看着截然不同的泰坦巨兽,每一次相遇都会因自身荣誉导致起一些小的冲突。
好在最后都能化解去对抗相同的敌人。
而不同点是,这次他们合力对抗的不是“图谋不轨”的人类势力了,而是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存活于地心世界未知领域的史前泰坦巨兽!
(同时,也会有“老朋友”登场,这里就不剧透了。
)
另外,这部电影我觉得除了特效画面加上众多泰坦巨兽都制作的很逼真、打斗场面很壮观及震撼之外,最打动我的点是通过巨兽和巨兽之间、人物巨兽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微妙的情感羁绊,还有同样作为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想要获得自己的归属感(比如金刚和女主的女儿),抑或是能有在这个世界上自洽生活的地方(比如哥斯拉最后选择了古罗马斗兽场)。
这些都是我认为这部电影很值得夸一夸的点。
最后,小建议:虽然大家都在说这是一部“爆米花”电影,但建议吃东西容易被视效影响的朋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慎重选购爆米花边吃边看,因为有些画面可能会让你没了吃爆米花的食欲哦~😂
YO《哥斯拉大战金刚2》!
又名《芭比哥总肯和无限手套金刚在夕阳下逝去青春的奔跑》!
如此梦幻的第一支先导预告!
让我们先来看看预告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细节,然后再脑洞下情节。
极简概括下前作《哥斯拉大战金刚》说了什么,金刚在骷髅岛被发现后就被圈养起来,长大后实在养不下,于是决定把金刚送到南极一个通往地心世界的入口,人类认为地心世界就是所有巨兽的老家。
但在运送过程中遭遇哥斯拉的攻击,不打不相识,哥斯拉和金刚相爱相杀最后来到香港,一起干掉了机械哥斯拉,哥俩好互相就此告别。
接下来我们看预告。
一开始出logo的色调,就是自古“红蓝”出CP,严谨来说应该是粉蓝,蓝色以前是代表哥总,但现在变成粉色是哥总新皮肤了。
画面展现的是一台测震仪,这台测震仪的设计很机械,有可能这个画面是过去的时间线,来叙说人类如何寻找地心世界的。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现代使用机械的测震仪,为的是物理上计算更精确。
在前作中,地心世界已经被人类发现,其中当时已知的就有骷髅岛,南极,还有马里纳亚海沟,当然还有一个现做的香港通道。
不过预告接下来的画面,就是在一个海滩上的基地,用多根柱子围成一个圆圈。
这个海边的圈形沙滩显然不是自然形成,更像是被炸弹炸出来的。
结合上一个画面,有可能是在这附近检测到了波动,觉得这里也可以做一个通往地心世界的快捷通道,所以拿炸弹炸一炸,然后多加一个地心通道口。
要知道前作仅有的几个通往地心的入口显然不能满足人类,尤其是骷髅岛和南极洲,还有马里亚纳海沟这些入口,要想进去很是困难,所以这里可能人类直接在世界各地找最薄的岩层,多挖出几个通往地心世界的通道口。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人类了解地心世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晶体,所以根据各种仪器,发现这里是离晶体最近的区域,于是在这挖一条隧道,然后让金刚作为小领队去探路。
接下来是人类远古神秘文明金字塔,搭配着旁白,说人类原本以为生命只存在地球表面,但这是错误的认知。
之后金字塔地动山摇,金刚带着无限手...不是,机械手套呼之欲出,不难想象之后金字塔到时也会有一个通往地心世界的入口了。
这个机械手套当然就是人类为金刚打造的,干嘛用的呢,应该是增加战斗力,介于之后预告金刚在地心世界的冒险,大部分画面都没有戴着这个机械手套,因此这个戴套画面,应该会发生在影片比较后面。
合理猜测金刚这套应该是增强战斗力的,用来对抗新对手刀疤王。
不过或许这机械手套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给金刚现挖通道用的,只要金刚想到地球表面,直接在地心任何地方现挖就行。
配合这些画面的BGM,就是测震仪发出的rap节奏音,在怪兽宇宙,连地震仪都成精了。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金刚视角,进入地心世界,镜头通过倒转,侧面告诉我们进入地心后,引力会进行上下反转。
飞在空中的叶翼龙,主要还是以地心表面为引力标准,它们的脚是朝着地心表面飞。
仔细看的话,有一种晶体连接着地心上下两端山脉的表面,晶体应该是作为这次GVK2的麦高芬吧,或许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被人类发现之前,或许已经被地心世界有些智慧生命运用了。
仔细看金刚后面跟着一群类似巨型豺狼,这当然不是金刚的小兵,而是要来扑杀金刚的,结合后面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想必这里会有一场动作戏。
之后是金刚靓仔帅气的跳跃,在地心表面草原奔驰,后面跟着的是人类新研发的战机,能量颜色也改成了粉紫色。
接着是一个舱门打开,应该是人类跟随金刚,去到了某个有着高等文明建筑的地方,镜头切到给艾琳博士,几年不见沧桑了许多,长发也变成了短发。
后面跟着的花衬衫男的新角色,可能是另一名有着从军经验的保镖助理,再提亮画面,后面还有一个人,他是伯尼,老战友了。
一同跟着去的,应该还有前作的伊维族的吉雅。
根据后面的大远景画面,这次冒险旅程一共五人,所以还有一个人不知道是谁,可能又是投资这次冒险旅程的金主代表,AKA领盒饭龙套。
接着画面到了一个充满迷雾的环境,金刚手持用哥斯拉背鳍打造的战斧,但战斧没有呈现蓝色能量。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战斧能量没有了,这次任务的目的之一,就是去寻找可以给战斧充能的能量源,因为总不能战斧要充电了,就让哥总朝着战斧喷一喷对吧,哥总很忙的。
而且在前作,战斧在地心世界就有“充电”过。
不管怎样,我更关心的是,这战斧在金刚不用时藏在哪,因为前面金刚在草原奔跑时,战斧并没有在手上,也没有在身体任何地方。
莫非金刚会像雷神那样,又或者像洛基那样。
接下来的画面是金刚要面对的是迷雾中一个巨型身影,结果真的出现却是一只幼年小金刚,这小金刚让我想到漫威某个上校但我不敢说,不过其实按物种类型角度来说,这两款不太一样,小金刚是红棕色的毛发,这个后面我会解释。
金刚看到小金刚后立刻放下战斧,根据后面的画面,似乎金刚和人类分开行动了。
我猜金刚接下来会跟着小金刚的脚步,去找到金刚群的居住点。
下一个画面是众人去到一个山头,但这山头明显有人工建造的痕迹,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类似金刚的大掌印,但这掌印手指更长显然不是金刚的。
这是刀疤王的掌印,之前释出的海报就有刀疤王的长手指掌印,不过这海报做的,电影《致命ID》直呼内行。
接下来金刚拿着战斧进入地心世界的地心世界,周围都是蓝色晶体岩石组成,GVK2是懂得套娃的,那么到了GVK3,是不是还会有个地心世界的地心世界的地心世界呢?
不管怎样在这金刚的战斧能量充满,这里似乎是一个晶体能量场,但在这也发现了不少金刚同族的遗骸。
或许在这,也有可能会有哥斯拉同族的遗骸,两个世仇之家,可能为争夺这些晶体厮杀过。
从哥斯拉蓝色背脊能量充能来看,似乎哥斯拉的能量,就是从这些晶体吸收来的。
在接下来是金刚部落的区域,花果山的猴子应该会感恩他们的猴哥给他们选的有山有水的地方。
这里呈现出岩浆,寸草不生,看起来很酷但感觉不像是可以生存的地方,只是在这聚集,远处是呈现粉紫色的能量场。
接着就是刀疤王现身,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眼睛,显得不是很正常,眼白呈现蓝色的荧光,眼珠子呈现粉紫色的荧光,这两个颜色正好就是GVK2的两大主色。
如果这不是为了呈现反派凶神恶煞的效果,而是刀疤王本身就有的话,那么刀疤王之所以能封王称霸,可能就和他吸收了地心世界蓝色和粉紫色的晶体能量有关。
怎么地呢,要搞一个有可以喷原子吐息的刀疤王吗?
我们接着这个场景的画面,是刀疤王跳入金刚群里,金刚也在其中,他胸前的抓痕很好认。
当刀疤王跳下来的时候,其他高仿金刚都慌得一比,唯有金刚坦然自若。
仔细看的话,其他高仿金刚的胸前,都有红色的印记,就像奴隶被打上烙印一样,这可能暗示这些高仿金刚,并不是真心听从刀疤王的命令和控制,而是逼不得已。
之后呈现的是一个地心神秘部落,原来地心世界不仅仅只有怪兽,还有人类,这些人类似乎还处在冷兵器时期,不过他们穿着打扮和伊维族很像,不知道是不是当初骷髅岛通道口开启时,有部分伊维族人去到地心世界,亦或是原本正统的伊维族人,就是生活在地心世界,只不过之后有部分伊维族人通过通道,来到地球表面生活。
这里有个女子的背影,可能就是这个神秘部落的首领。
值得注意的神秘部落两边是金字塔的建筑,好莱坞真的好喜欢用金字塔造型和神秘捆绑在一起就对了。
另外天梯就是玛雅文明的设计,话说这么走上去一定很累吧。
这天梯是粉紫色晶体做成的,最上面我猜是通往哥总睡觉充能的地方。
走在天梯上的是吉雅,吉雅长大了不少,所以不来一段新宝岛舞蹈吗黄磊老师。
吉雅上到天梯的时候,手上还攒着粉紫色的能量,所以这粉紫色晶体,只要是生命体靠近都能吸收吗。
这也不难理解哥总在晶体中孵化吸收能量了,哥总每部都能吸吸能,让自己换换新皮肤。
这次哥总的新皮肤响应老东家票房大卖的《芭比》,换了一身粉嫩嫩的背脊,哥总肯就此诞生!
不不不,开玩笑啦。
新升级的哥总,手臂也变得更长,还和金刚在那上演爱的追赶,说实话这画面有点难蚌,感觉幽默感多于严肃,而且少了人类和人类建筑这些参照物,再加上两者行动速度这么快,瞬间感觉哥总和金刚靓仔没有以前那么巨大了,镜头机位也给的太平,如果仰拍的话可能效果更好吧。
接下来是巴西的街头,突然爆出晶体,结合刀疤王出现在地球表面的海滩,可能这是刀疤王现身。
主战场应该也是放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最后是棕红色小金刚再来露个脸,前面说了棕红色小金刚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他的毛发颜色,和其他金刚都不一样,但唯独和刀疤王一样,所以他会不会是刀疤王的后代呢。
最后我们来总结脑洞下剧情,肯定会瞎猜错,仅供一乐,GVK2应该还是和之前一样,刚开始分两条剧情线走。
影片的反派应该就是刀疤王,他借助着晶体的能量获得更可怕的力量,统治或者说奴役着地心世界的其他金刚族群,但其实从刀疤王的肤色和类型来说,刀疤王并不属于金刚群族。
而刀疤王可能无意间惊动了哥斯拉,哥斯拉为了维护地心世界的平衡,也为了保住自己是巨兽之王的称号,哥总和刀疤王展开对战,结果哥总敌不过有超强能量的刀疤王,重伤退出。
另一边金刚开启了寻家路线,人类正好也跟着去寻找新能源,结果金刚碰到刀疤王,解救同族其他金刚的重任,就放在金刚身上。
为此人类给金刚打造了无限机械手套,然后还得去找好搭档哥总,一起对付刀疤王,结果人类发现哥总已被地心世界的神秘部落收留,神秘部落很早就把哥斯拉当神,此时的哥总身负重伤,正在晶体天梯的最上端作茧充能。
于是吉雅走了上去,她之前能和金刚手语交流,那么这部再给她来个和哥总交流的技能。
之后哥总患上粉嫩芭比新皮肤重生,然后和金刚一起组队干掉刀疤王。
好!
瞎猜完毕!
由于这只是一个先导预告,还有很多物料没公布,甚至于说,刀疤王可能都不是真正的boss,或许真boss还是和人类有关。
总之希望这个粗略的GVK2预告解析,能给你提供到有用有趣的观感!
前半部地下大战搞的如同猿族崛起,没有渺小人类的衬托,泰坦们显得也不是很大。
好在最终大战时还记得把战场拉回地面,还算回归特色。
剧本已经无暇顾及人类的戏份,纯纯成为了巨兽间的高等级cg大战而已,金刚哥斯拉摩斯拉真是为人类操碎了心。
不过好在电影在娱乐层面还过得去,傻是傻点,但是通俗易懂。
大宠物们一边友爱人类一边对人类文明摧枯拉朽的场面还是颇为有趣。
至少时常是够的。。。。。。
对《哥斯拉大战金刚2》,我本是寄予厚望。
特意买了第一排位置,仰视银幕,已获得更好的“巨物”电影沉浸感。
电影开头前五分钟,我深感自己的决定够明智。
从运镜看,这场戏导演显然是从人类视角出发,以仰视呈现了第一场怪兽打斗戏,即在地心世界的旷野上,金刚与一群似狼般巨兽的追逐战。
这五分钟里,我深切感受到了怪兽电影的魅力。
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哪怕此刻是以被怪兽践踏即将身死的角度,不那么体面地观察这一切,也会感叹这一趟真值。
如果整部片子都能保持这个水准,《哥刚2》几近又一部“阿凡达”。
可万没想到,进入主题后,影片观感竟直线下降。
无聊、乏味、枯燥······难以想象,这些词汇有天我会用在一部以世界两大经典怪兽打底的好莱坞特效大片上。
可事实确是如此,如此糟蹋IP、浪费资源,这根本是道德犯罪。
1具体审判《哥刚2》之前,先简单介绍下它所属的“怪兽宇宙”系列电影的起源发展。
哥斯拉是古早日本玩出来的怪兽IP,追溯到1954年的电影《哥斯拉》。
和奥特曼一样,是特摄片时代的产物,就是让人穿上皮套扮怪兽。
金刚的历史要比哥斯拉早些,是1933年的好莱坞电影《金刚》搞出来的怪兽。
观众较为熟悉的金刚与金发美人的故事,便是源自这部电影。
无论是哥斯拉还是金刚,多年来被各大公司不断翻拍,出现各种版本。
直至2014年,传奇影业、华纳兄弟和东宝公司等公司,日美合拍,接着拍《哥斯拉》。
这次的野心很大,不止要拍哥斯拉,更要玩“怪兽宇宙”。
目前怪兽宇宙电影一共出产了5部,分别是2014年《哥斯拉》、2017年《金刚:骷髅岛》、2019年《哥斯拉2》、2021年的《哥斯拉大战金刚1》,以及今年这部《哥刚2》。
全新版本的怪兽宇宙在世界观上打破以往。
影片中的怪兽们几乎只是借了“哥斯拉”、“金刚”的名,背景上和过往认知完全不同。
如哥斯拉,原本它的产生是日本受了美国的核污染,从而产生的怪兽。
至于四五十年代日本哪里来的核污染,想必大家都清楚,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金刚,原本是骷髅岛上一只超级大的猩猩而已,是大自然的异化产物。
到了全新版本,摇身一变,所有的怪兽都是原本就存在于地球之上的,和人类始祖同生同存。
地球被概念化成由地心世界和地上世界两个部分组成。
金刚和人类生活在地心世界,是人类的守护神。
哥斯拉则处于地上世界,是所有怪兽的王。
某天金刚族群出了个猩猩想要反叛,带着一群金刚冲上地表和哥斯拉殊死一战,最后失败导致金刚们被封在地心的一块小地方,哥斯拉后来也就此长眠。
这便是哥斯拉和金刚世仇的来源,即《哥刚》系列电影的故事基础。
2整个怪兽宇宙有个点的设计最为大胆:让哥斯拉成为了守护人类的英雄。
但也是这个点的存在,使得怪兽电影沦为平庸,或者说,成了套牌货。
金刚守护人类,哥斯拉也守护人类,他们联手击垮欲毁灭城市的坏怪兽,对战中难免误伤。
于是部分人类支持他们认为他们是英雄,同时也有部分人类不认可他们,觉得应该消灭他们。
这,岂非正是漫威、DC超级英雄电影的玩法?
换句话说,他们把超英电影那一套,套在了怪兽身上。
我向来觉得,但凡怪兽电影,都是有着自己的一套哲思主题。
即,人类在未知、强大、不可控的力量面前,该如此自处?
怪兽强大无匹肆意破坏是看点,极端环境下人类的爱情、友情、亲情乃至对生死的探讨等等亦是看点。
这就叫有里有面。
2014年电影《哥斯拉》剧照这一点,在系列首部电影《哥斯拉》中还是有所体现的。
男主父亲对亡妻的悼念,父子间隔阂,包括男主与妻、子的情感羁绊,都是在怪兽所呈现的激情之余,给予观众的温情。
可这么几部下来,随着哥斯拉、金刚“拟人化”的愈发严重,整个系列越来越不像怪兽电影,而成了换壳“超英”。
纵使是套壳超英,能拍出味道也是极好的,漫威风靡全球,多少英雄角色深入身心。
但怪兽宇宙系列的尴尬点在于,它受制于“怪兽”这个载体本身,就注定了在角色复杂度上,难有发展。
顶天了,哥斯拉成为一条“忠犬”,还能怎样?
到了《哥刚2》,甚至到了圈养哥斯拉,金刚跑到地上医生给拔牙的地步。
干什么?
扮萌宠玩反差啊?
再到后面是不是还要成立个“泰坦巨兽联盟”?
野心挺足,世界观也相当大胆,可如今这走向,却越发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伦不类。
3《哥刚2》观感上的糟糕,绝不是文戏方面的问题。
对这类显然是主打特效与视听的影片,去苛责剧情是没道理的。
它差在了想象力的严重匮乏。
主要有二。
其一,怪兽外型的重复。
《哥刚2》的反派boss有两个,一个是坏金刚刀疤,另一个是雪魔。
刀疤还不算离谱,毕竟和金刚是同族,以红毛长臂猿的样子亮相,惊喜度虽然不高但还尚能接受。
雪魔就让人感到被糊弄了。
说得好听是雪魔,登场时我还以为是哥斯拉的弟弟,弟斯拉。
毕竟除了颜色和哥斯拉不同之外,样子、能力和哥斯拉都一模一样。
分明一个换皮版哥斯拉,套了个冰雪节的皮肤,就敢声称是新怪兽雪魔,这未免也太没诚意。
有观众可能要说了,《哥斯拉2:怪兽之王》不是还玩的挺好,基多拉、魔斯拉、拉顿,都酷酷的,怎么到了这一部这么拉胯?
因为基多拉、魔斯拉、拉顿本就是东宝公司的原有产物。
著名的东宝三大怪兽哥斯拉、魔斯拉、拉顿,以及天外来物基多拉是早先就有的,《哥斯拉2》算是拿来就用。
到了《哥刚2》,怪兽没得用了,自己创作出一些什么产物?
红毛猩?
冰雪版哥斯拉?
怪兽的样子都毫无新意,就更别提打戏了。
拉胯的打戏,便是《哥刚2》第二大无聊之处。
金刚的一大魅力在于,以类人的形态,去做出怪兽之举,从而给予观众极强的代入感。
比如经典的徒手掰开霸王龙的嘴,无不叫好。
2005年电影《金刚》剧照可《哥刚2》竟然引入了金刚族群的概念,让金刚去对战别的金刚,以类人打类人,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街头混混穿着猩猩的皮套在械斗,敷衍到了极致。
最后结局的四方混战,哥斯拉、金刚联手对抗刀疤和雪魔,两边如复制人般的一对一打斗,动作重复,毫无亮点,无趣至极。
倒是还有三个龙套怪兽,一个螃蟹、两条海龙,可却几乎是被瞬秒,哪有什么发挥空间?
何谈什么打戏?
惊喜?
一部怪兽片,还是影史两大经典怪兽,从外型到打斗都直让人感到陈腔滥调。
作为怪兽电影的爱好者,对此实在是失望至极。
建议此系列电影的所有制作人,强制观看奥特曼汲取灵感。
小孩看的东西,真比这精彩。
GXK最大的问题和近几年主题乐园电影一样,毫无危机感可言。
刀疤王完全是个外强中干的角色,Shimo全程被信号不大好的遥控水晶控制边打边摸鱼,后面要加入怪兽复联又不能被揍太狠,这样的反派组合完全没有形成前作基多拉或MG这种1v1能够碾压对手的压迫感GVK中利用地形和怪兽格斗技巧去打配合,动作做了加速处理巨物感欠缺但拳拳到肉的爽感是给到了,经过巧思编排的动作桥段到续作也全丢掉了,几段动作戏都非常儿戏,特效完成度低和温加德不知收敛的光污染美学更加重这种观感。
他的路数属于路人盛宴,粉丝的灾难KOM严重的剪辑问题不可否认,但美学风格值得肯定,传奇怪兽宇宙被老温GVK盘活也功不可没,但GXK是真的有失水准。
不禁想起另一位爆米花专业户迈克尔贝之于TF,第一部成功后逐渐放飞自我,在开山之作上精心雕琢的态度也没了,没有老斯监制那些最恶俗的低级趣味就开始兜不住了
⭐ ◀ ▶ ⭐ ⭐ ⭐「怪獸電影」的想象已然殆盡,陳詞濫調於沒有靈魂的特效巨製,一掃嚴肅基調與史詩色彩,尤其沒有令人敬畏的奇觀呈現,視覺效果的精度實為一般;【金剛】和【哥斯拉】的風貌各具不同升級,傳奇巨獸【金剛】看著愈加年邁,續了一撮白胡子,替了新牙,裝備了機甲拳,不知道它捶胸頓足的時候胸會不會被自己的「機甲拳」錘痛?
而【哥斯拉】的背脊設計采用了粉紫色調的進化,倒是非常符合「霓虹國」之印象,它於羅馬競技場裏像貓咪一樣蜷縮著休眠的樣子頗為可愛!
【金剛】於這部電影成為了核心,而【哥斯拉】則飾演類似前來助陣的救兵角色,他倆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利用「雪魔」之威搞獨裁的暴君「刀疤王」,另外【魔斯拉】也加入戰局,另外「雪魔」被【金剛】騎了!
「人類」的互動總是傻乎乎的,貌似【金剛】在「人類」眼中永遠都是一個身披卡通色彩的「孩童」!
人類的戲份更註重以圍繞心理歸屬缺失的【Jia】的情感動態和其深入「地心世界」的叢林冒險來進行「伊維族」部落歷史的無言探索,表現基本上更偏向於是一部「兒童電影」;【Dan Stevens】飾演的「獸醫」,一個集各種BGM的男人!
對於「地心世界」的危險性表現近乎沒有,因為「飛艦司機」穿著一件襯衫就來啦!
亞當·溫加德 ★ 男 🔥 42 R 🔴 2024 🔵 美國🟣 2024 ▲ 4月 🟣 ➊ 🟣 24線下 觀影 🟠 萬達影城(龍鼎萬達廣場 CINITY 店)🟣 Ⅱ ≈ 115分鐘🟣 原聲音軌 ★ 內嵌 中文字幕 🍁 ★ ★ ★ 2 0 🍁《哥斯拉 X 金剛》系列 ∞ 第2部 作品
2024年3月29日,我看了哥斯拉大战金刚2,说实话,第1部我之前没有看过,我是冲着两大巨兽互殴的戏份来的,但是说实话,26年过去了,CG特效制作确实更加牛逼,但是紧张的氛围感却已不再。
九十年代那会儿,漫威宇宙还未开启,侏罗纪掀起的恐龙旋风,在内地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来来着,甚至我感觉就是恐龙类电影题材的巅峰之作了(因为侏罗纪电影取材多在远离人群的森林地带),当然哥总严格来说不是恐龙。
同理,05版的《金刚》也采取了类似的故事架构,留有大片的影视片段在都市取材。
对比二者就很容易的发现,那个时代的故事剧本都是聚焦在人与兽之间的对决,这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在特效尚未发达的阶段,带给人的不仅仅是观感上的刺激,更多的是一种源自人类原始恐惧的震撼。
包括同时代的奥特曼系列也是如此。
也许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许是漫威宇宙的发展,人们对于击败巨兽已经没有什么执念,现在哥斯拉大战金刚系列的剧本,也已经改成了兽斗模式,但是兽斗模式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种类要足够多,比如宠物小精灵或者数码宝贝这种,数量足够多是可以支撑起一种所谓的家族概念的。
但是如果仅凭少数几种,甚至是本片的双主兽模式,就会让观众感觉乏味和毫无悬念,且因为人类全程仅仅是旁观者,所以也难以有当年看98版哥斯拉那种紧张到肾上腺素飙升的代入感。
当然,如果你没有看过以上……那就确实是一部视觉冲击力还不错的爆米花电影就是。
本片剧本上的几大败笔我简述一下:一个是反派大boss实力一般且技能太过于单一。
二是机械臂的使用,在巨兽类电影中其实是很违和的。
三是反派出现太晚,双主兽合作过早暴露,悬念也就很早就没有了。
中影博里人声隆,IMAX更是观众盈门,除了两边侧幕,中间座位几近涨满。
好奇这么汹涌的观众,票房都去哪儿了。
铺天盖地,不留一分钟间隙,豪掷千金地打。
两位巨兽沉迷于动力波战争,挥舞一只大黄蜂联名款的全金属手臂,无差别地铲平世界上一切地标级的历史古迹。
眼睛暴饮暴食,被撑得留不下一根皱褶。
美中不足的是巨兽太懂人情世故。
窃一直以为巨兽电影的机理在于敢把处于生物链顶端的人类拉下马,一屁股坐塌其万物之灵的桂冠,让这些习惯不可一世的玩意儿深切体味一把生如蝼蚁的卑微渺小,完全没料到的是巨兽这么通人性——哥斯拉是大自然的守卫神,金刚更是人民群众的超大码萌宠,在与哥总搏命拼扑之时,都不忘要照拂人类的玻璃阳台,还时时与小女孩眉来眼去,暗通款曲。
金刚的地心社会更是按人类的威权等级的序次来缔造,以天下奉一人,最后金刚战胜刀疤,也不过是新王换旧王的人类社会进化俗套。
很难想象,自1933年问世以来,金刚已经91岁高龄!
在其绵亘不绝的推陈出新中,这个系列毕竟也闪现过彼得·杰克逊和骷髅岛的智慧之光。
新版再次沦为挑唆中二少年暴力的热血读物,莫非是真的活出了“人老就罢了,何苦成精”的人生大明白(087)?
这次《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给我的感觉就是版图再度扩张的感觉,这个扩张是多个维度的,不仅仅是怪兽宇宙系列电影再出新片,故事有了新的延续,或是地心世界又发现了神秘地区,我更想说的是导演在影片中做出了许多尝试,是对于怪兽粉来说的一种扩张,我感觉这部之后会有很多新粉加入,下一代怪兽粉要起来了哈哈哈!
与其说是版图扩张还不如说,是将怪兽宇宙的生命进行一些延续,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们记住它们。
很多人会发现这次除了怪兽宇宙电影该有的震撼刺激之外,还增加了很多元素,包括新演员的加盟、对于怪兽性格多面展现等。
在怪兽宇宙电影发展这个时候,我感觉更重要的是扩大怪兽粉的范围,延长生命线。
比如说在怪兽形象上做突破和在情感上做突破,我还记得当哥斯拉躺在罗马斗兽场时,旁边的姑娘发出了哇的声音,然后小声说好可爱啊,还有金刚炫耀自己的钢牙和撸雪魔的时候,有不少在影院里面观影的姑娘甚至是小朋友都觉得非常可爱。
另外情感方面,吉雅和博士的母女情也非常让人动容,“有你的地方就是家”,这句话直接点名了影片的核心情感思想,尤其是放在最后大团圆结局的时候,这个情感冲击更是尤为冲击,听影院里面放映,还是有很多人对这块的剧情有所感触的,应该是能戳到不少女性、年轻群体甚至是小朋友的喜欢,现在看来怪兽宇宙未来将面向的是更广的受众群体,想必也会有更多人对这一系列的电影深度关注。
金刚IP越来越娱乐化了《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 《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这部影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金刚这一经典角色的新篇章,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前电影制作和娱乐行业的某种趋势。
金刚这一IP的演变,似乎正在逐渐消解我们对电影艺术的严肃性期待。
与漫威英雄系列相似,这些作品常常以轻松幽默、无太多深度的剧情为特点,似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很快这种模式商业遭到了失败。
然而,近期《死侍与金刚狼》的国内同步上映,又让我对漫威的这种“轻松”风格是否将再次风靡产生了好奇。
观看《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后,我不禁思考,如今的影视作品是否正朝着短视频化、娱乐化和子供向的趋势发展,而那些曾经深入人心的严肃作品,比如老版本的《金刚》,是否已被归类为所谓的“文艺片”,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这种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还是互联网时代下年轻人娱乐口味转变的反映?
1. 电影艺术走向短视频化时代我之所以谈及这些,是因为在我心中,2005年彼得·杰克逊版的《金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部影片以其超长的时长,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经历了一场视觉与情感的洗礼。
高中时期的我,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仿佛世界观被重新塑造,那种强烈的真实感带给我前所未有的震撼。
那种真实感所带来的情绪压力,与《闪灵》中的压抑感相似,让人暂时忘记了娱乐的本质,完全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氛围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观看2017年的《金刚:骷髅岛》时,虽然仍能感受到一部分社会议题的探讨,但整体风格已逐渐偏向娱乐化。
再到《哥斯拉大战金刚》的第一部,这种商业化的气息愈发明显。
我在当时给出了两颗星的评分,而今天看完《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后,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这部作品似乎更多地满足了年轻观众的娱乐需求,成为了一种“子供向”的娱乐产品。
2024年6月18日,我写下这篇电影日记,以此记录刚刚看完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
我首先要强调的是,我并非是那种排斥爆米花电影,或用文艺片来标榜自己精神世界的人。
实际上,我挺喜欢这种商业大片带来的娱乐感。
然而,当我看到金刚这个IP在演变中逐渐从严肃的议题转向更为子供向的内容时,内心还是感到了一丝感慨。
记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金刚这个形象时,它在我心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帝国大厦的顶端,这个来自恐龙时代一般的生物傲视着人类社会,它让我对自己所处的钢筋水泥环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反思。
它似乎在提醒我们,人类并非那么伟大,也并非那么了不起。
这些记忆,伴随着我成长,每当看到与金刚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时,总会让我回想起那段时光。
2. 彼得·杰克逊的奇迹影像2005年,当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我购买了《金刚》的DVD9碟片。
与其他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用了三张光盘来呈现。
看完后,我深感彼得·杰克逊的才华。
他通过这部视觉奇观的作品,向观众展示了社会和地球的关系。
在那个时代,互联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人们的思想也相对较为严肃。
我记得,当时周围的人,包括一些年纪较大的人,甚至以为这是一部真实的影像记录。
那时候,人们对于电影的期待和认知,与现在有着很大的不同。
2017年的《金刚:骷髅岛》在我看来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这部电影将金刚与一位貌美的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现代化处理,没有过于强烈的暗示。
同时,在价值观设定上,它依然延续了反战的主题,通过战争场景中的贪战恋战者的遭遇,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认为这部电影找到了真实历史与编撰历史之间的微妙平衡。
它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我们无法直接言说的事情,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思考一些更为深刻的问题。
这种处理方式让我对这部电影赞赏有加。
3. 电影市场的“甜蜜陷阱”谈及《哥斯拉大战金刚》,无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其内容明显向子供向倾斜。
在影片中,哥斯拉在城市间肆虐,大楼坍塌的场景与日本的奥特曼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楼体的处理追求简单化和刺激化,使得除了小朋友外,成年观众在观看时很难产生代入感,仿佛是在看一部动画片。
虽然这样的设计在娱乐层面确实有其效果,但结合金刚这个IP多年的变化来看,它确实从最初的严肃性逐渐转变为更为轻松的内容。
这种变化可能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电影产业需要不断拓宽观众群,特别是吸引年轻观众,他们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对电影市场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类似地,《007》系列中的邦德角色也经历了从夸张喜剧到实打实的转变,甚至借鉴了《谍影重重》系列里,带有是使命感和沉重感。
这种变化不仅是为了迎合每个时代观众的喜好,也是为了适应传媒方式和沟通方式的演变。
虽然这样的变化并非坏事,但对我而言,金刚这个IP的转型确实让我感到一丝遗憾。
它曾经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和思考,但如今更多地被赋予了娱乐和轻松的色彩。
以上就是我对《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电影日记。
一坨屎,很难想象这是第二部的水准,完全被三年前的1碾压
战斗!爽!
还有比这更蠢的第三幕吗?哥总统共不知道出场了有没有半小时…摩斯拉好美🥰
这个片长我喜欢,代表没有什么人类的废话,就是干。但是没有第一部好看,金哥两条线结尾才有交集,而且哥总这条线太简单了。黑哥们太吵了,这个角色完全可以跟拔牙哥合并!
地底执法官 金刚
战斗,爽!
额…这含哥量也太低了。石穆的质感像是从LOL跑出来的。
累了就睡觉,醒了就打架,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果然怪兽片人类戏份变少就好看多了,打戏很过瘾,爽就够了剧情可忽略不计。
场面挺热闹,但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把关于异类的电影拍成了超英片。
主线剧情主打一个爱信不信自圆其说,动作戏并未超越第一部。感觉看了一部《猩球革命之复仇者联盟》。
满屏特效,但想象力无比贫乏,感觉这种大众工业级作品就是各种抄。锤子来自雷神,地下世界抄点《阿凡达》《黑豹》,逆转设定已经在《盗梦空间》和《逆世界》玩过了,刀疤这角色来自《狮子王》里的反派,钢铁手套以及被囚禁的雪魔这不是妥妥的冬兵……看完《沙丘2》再来看这个,太流水线了,无聊的很,大片还得靠名导来拯救。
好莱坞大片的套路已经像是拿着公式书生成一样,AI写的剧本恐怕都比这有惊喜。
类型定位是对的,怪兽打戏很多,人类穿针引线。不过打得火热但居然挺无聊的,基本没打几下就结束了,大决战更是稀里糊涂一顿乱打,再加上五彩斑斓的光污染视线,连老传统对波都省了。尤其是这个反派完全没有压迫感,就拿个破石头在那装腔作势,菜得离谱。各种美式套路剧情也全在意料之中。这次最让我不爽的就是审美全面降级,不仅特效不好,怪兽设计还非常无聊,就个放大版帝王蟹、海鳗、红毛猩猩和蝾螈,并且怪兽拟人化还能通人性实在是让人受不了。很多场面也都比较抽象,就不提“奔跑吧兄弟”了,哥斯拉跳水还有那段失重下的打戏实在是把我看乐了。建议牢温转隔壁厅的《挑战》,学习一下失重戏该怎么拍。
看样子是选择昭和哥斯拉的路线,越拍越娱乐化,放弃深刻思考,多呈现怪兽世界。开场地底世界那个旋转镜头特别有晕眩感,高潮打斗戏又安排失重环境空中随机互殴,动作戏放到新的场景设计里就有了新意。本作里金刚是男主角,外形上更显通人性;哥斯拉是男配,大部分时间找地方充电,最后强力辅助。至于迷你金刚,虽说有过《金刚之子》电影,但感觉上更像是是把哥斯拉系列里的迷你拉给置换给了金刚。金刚找到了同类族群,仿佛提前上演了《人猿星球:新世界》。无论在外星球、深海底、未来世界、量子领域,还是如本片的地底总能安排有人类居住,本质都是丛林冒险遇上原住民的变种。现在往往简化成只需要一道传送门就能穿梭,忽略中间过程。
看完这部超级大烂片,我只想说:刀疤王有种凯文杜兰特的即视感… no offense
两大地球霸主联手,正邪组团开战,始终未及我想象的《哥斯拉大战金刚》。大场面较上一部升级,哥斯拉依旧成配角,人类主角戏份过多,居然还给你来个丛林遗迹探险,也许是全CGI特效成本贵的原因,动作戏被压缩,尤其压轴大战的铺设和上部一模一样。大战铺垫薄弱,刀疤王能力弱,和金刚开打的缘由不清不楚,像在看《猩球崛起》,看这种片仿佛不用文字也能听得懂怪兽交流的语言。Sythwave配乐醉耳,海底激战和里约海边组团大战最为吸睛,但终究不如上部香港大战那般吸睛难忘。金刚所戴手套像灭霸,吸收满核辐射蜕变为粉红鳞甲的哥总酷炫夺目,雪魔喷出结冰顿觉奇异,和哥斯拉上演“冰与火之歌”。剪了短发的Rebecca女神好美,嬉皮士风丹丹龙秀色可餐,两位俊男美女帅气联袂太养眼了!长大了点的小女孩好可爱,我终于可以在大银幕看到陈法拉演好莱坞电影了!
这次两位大佬强强联手,不得不说特效很震撼,这次哥总再升级蓝体变粉红体,金刚则是装了人类研发出的机械手套,整体实力双双增强。最后四大神兽在里约城市大战的时候,真有种巨物的真实感!怪兽电影就得在IMAX的大银幕上看才能爽感拉满!
怪兽电影大乱炖,金刚是绝对的主角,哥斯拉成了他的座驾,结尾为了公平,还要上演同种族对战,金刚对阵刀疤,哥斯拉对阵雪魔,上面还有个金色大蛾子,品种很多但也请别再拍了。
怪兽片做到极致应该就是这样吧,剧情不重要,干就完了。哥斯拉才是最强的。金刚大战刀疤王,从奴隶主的威力下解放一众奴隶。我就看不惯你欺负老弱病残,打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