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理解这种基调的电影可能不被大部分人喜欢,但是他很对我胃口。
我从初中时就有的一种疑问,地球人因为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所以大部分电影中的外星人都长得和人差不多,就算奇形怪状的也至少有鼻子嘴巴眼睛,需要气体水源,八九不离十。
那假如外星人是以一种我们完全不能理解的形态存在的呢?
该如何感知他们。
遗憾我的专业和这些知识完全不搭边,我也只能胡思乱想。
那年《星际穿越》出来的时候提出了四维生物的假想,以至于我把星际穿越反反复复看了五六遍仍是觉得新奇得很。
而太空群落的设定,外星生命存在的方式,正是我对他刮目相看的原因。
他也提出了一种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方式。
也许从电影学的角度讲他是不及格的吧…但是这个设定大大触动了我,在我心里他是满分的。
太空群落让我看到了一点,科幻无定义。
任何物理、生态、人文、环境条件都不能成为科幻发展的制约因素。
导演及制作团队作为科幻创作者,他们呈现出的这部《太空群落》也是给我们敲了下警钟。
几年前我们经历全球变暖、地球水位上涨、包括近年来沙尘暴频发,都是自然环境变化给地球提个醒。
新的物种出现,也是一样的道理,学会在稳定的生存环境下居安思危也是人类生存指南里的必修功课,如果真到了有一点,我们因碳基结构简单而被新的物种淘汰,我们该责任自己不能适者生存,还是该认命人类必定会走向消逝呢?
太空恐怖主题,改变了我对恐怖片的看法我原来非常讨厌看恐怖片,但这次看完太空群落,我觉得我改变了对恐怖片的看法,我也好奇这是什么原因,发呆的时候忽然想通了,太空恐怖本就是虚无的、假设的、带有科幻主义的,跟“地球”上常规恐怖片不一样。
严格意义来讲,这不算一部恐怖片,或许这是一部太空科普片。
另外这个信使还挺有意思的,长一副吓人的样子,原来还是个“慢性子”,一早就看中了女主的身份,那何必折腾舰长和AI,或许,是在不断试探。
大家有没有发现,自从2019年《流浪地球》火了一下之后,国产科幻片就有些销声匿迹了。
“《流浪地球》打开了国产科幻片的大门,《上海堡垒》又给关上了”这句话,居然一语成谶。
今年上半年上映的《缉魂》与《记忆切割》都挂着科幻的标签,实际讲的却是悬疑故事,科幻元素极少。
不管是《缉魂》中通过RNA复制记忆,还是《记忆切割》中把人的记忆进行切割,都只是把科幻当成噱头,跟《流浪地球》通过太空旅行、宇宙飞船、机器人等元素构建的全新世界观有着极大的差别。
院线上不给力,网络电影最近却接连上映了三部国产科幻片,每一部都超出了“五毛特效”范畴,甚至为国产科幻片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3—《重启地球》豆瓣3.6分
电影讲述了人类研究促进植物细胞加速繁衍的药物时意外唤醒了植物意识。
在极短时间内,植物就占领了地球大部分地区。
为了拯救人类文明,世界各地一百多只队伍踏上了运送植物稳定液的征程。
和其他网剧相比,《重启地球》有着极为突出的优势。
2500万的投资,直逼网络电影制作体量的天花板;何晟铭、叶璇、于荣光等知名演员的加盟,保证了演技质量;植物产生意识,是比较少见和有惊喜感的题材。
可这部电影还是“扑”了。
目前为止,豆瓣3.6的评分离及格线差一大截,双平台同时上映分账票房仅有1070万。
从剧情上来说,《重启地球》讲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对于男主、任务小队队员等人物刻画得也比较丰满,植物造成世界危机的前因后果交代的比较完整,但正如网友吐槽的那样“山寨流浪地球的痕迹太重了”。
不管是任务小队一个一个牺牲,还是男主救世的煽情演讲,这些都只有一个形,而没有内核。
比如世界都要毁灭了,男主还在讲跟女儿的往事;引爆装置仅剩几分钟就爆炸了,男主还在跟女战士深情告别;手榴弹只能同归于尽时用,不能扔......
电影过度地注重人物情感,却把环境和背景设定放在一边,这跟《流浪地球》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观众感受来说,不合逻辑的煽情就是尴尬。
—2—《火星异变》豆瓣3.7分
电影主要讲了4名顶尖科学家在火星进行移民计划研究时遇到危险,中国载人宇宙飞船“万户号”被紧急派往救援,期间遇到不明变异生物并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火星异变》创意性地将山海经中“鲲”的形象与科幻元素融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线。
这同时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科幻片不一定只有太空和异形,把国产元素加入进去,同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只是,《火星异变》的惊艳仅有前面7分钟,它跟《重启地球》类似,都是缺点大于优点,一旦进入故事情节,就变得一塌糊涂。
剧中人物在情节紧张时刻,不合时宜地乱开玩笑;为了煽情,强行让队长与怪物同归于尽;眼看小行星即将撞击,男主与父亲两人慢条斯理的互诉衷肠;巨型怪物“鲲”莫名其妙被火箭头给炸死......
种种奇葩的人设、强行煽情的情节、破绽百出的漏洞,所有问题聚集在一起,最终获得3.7的评分,一点都不委屈。
—1—《太空群落》豆瓣5.7分
电影主要讲述了2047年,太阳系闯入一个神秘天体,其发出的信号被人类接收并判定那是来自高智慧文明的邀请函,这个天体被人们命名为信使。
为探寻外星文明,深空号的舰长“原”带领全船93名船员和智能机器人“柒”驶向信使却从此失踪。
150年后,深空号飞船突然出现在地球轨道附近,船上只剩下一名幸存者“尹”。
人类航天部门成立临时委员会,对尹进行调查和询问,“深空号”的惊悚经历徐徐展开。
《太空群落》和前两部不同,它没有浓墨重彩的刻画科幻感,可在剧情悬疑上却做到了极致。
除此之外,不管是《重启地球》中人类与植物,还是《异星灾变》中人类与怪物,都停留在传统的对抗模式中。
而《太空群落》却跳出了这个框架,虽然也涉及到了怪物、异化等元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去思考“生命的存在形式”。
正如电影所说,人类一直试图寻找其他智慧生命,却没想过,当遇到完全无法理解的物种时,会发生什么?
信使就是一个以信息形式、永恒存在的生命体,它打破了人类固有认知,也带来了更多思考。
比如两种不同生命形式要通过什么方式交流?
媒介是电影给出的答案。
结合现实去思考,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地外生命,也许只是没有发现与我们类似的碳基生命,可能地外生命一直都在,以我们不知道的形式。
《太空群落》除了时长有点短,不管是立意还是剧情,都要比《火星异变》和《重启地球》要好,关键是没有强行煽情,不会看着尴尬,目前评分5.7,我是感觉低了,这是比较少有的优秀电影。
从上面三部电影,能够看出国产科幻片正在努力探索,只是“不好好讲故事”“强行煽情”等问题仍然存在。
当电影以故事为本,特效、宣传和演员只作为辅助时,整个市场也许会发生巨大变化,《硬汉枪神》《心迷宫》等各种类型小成本电影的成功,本身就证明了好故事的重要性。
只是剧本是由背景设定、人物动机、故事情节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组成,牵一发而动全身,跟实实在在看得见又可以快速调整的特效相比,好剧本真的太难了。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
(。・`ω´・)
为什么口型没有一句能对上的,如果一句都对不上,那他们表演的时候念的词是什么词。
我咋这么好奇呢。
电影后期挺用心,演员。。。。。
这个不多说了,网大,其实到没要求多苛刻,但作为电影,毕竟不是广告或者短视频,是不是有些地方应该严谨一些,台词口型一句对不上,开始我都怀疑我看的是不是译制片?
太不好看了,完完全全是一个恐怖片。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有关人工智能三大定律,这个问题也是社会讨论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在哪。
再简单来说,杀一百个人能救一万个人,你杀还是不杀?
人工智能的答案肯定是杀,因为杀人就是保护保护人类。
AI的可怕在于此,唯结果论,唯效率论,所有人性、情感在AI面前皆无效,但AI又确实能快速便捷的解决很多问题,所以AI在未来科幻领域的使用性,该有多少?
说实话,以我的学识很难领悟到导演所表达到意思。
2047年,人类收到一份来自高智慧文明的邀请函,太阳系闯入一个神秘天体,被人类命名为“信使”,行驶于太阳系边缘71年最终抵达信使,运行轨道与太阳系黄道面垂直,其发出的信号在齐普夫坐标系中斜率为-1,信息熵阶远高于人类语言。
这个高阶设定,我是倒回去再看一遍才解读清楚,其任务是与地外文明建立沟通,这也只是人类的角度,友好、和平的沟通地外信息,但做为地外生物,他是否具备友善、想要建立良好沟通的态度,人类是否处于一个劣势地位,是否有被攻击的可能,这场基于“沟通”为由的会面,也许就是太空生物大战的开始,再往大了讲,是高级生物统治世界的战争。
身为AI工程师的尹到底死了没?
影片不是很明显的展现了么,尹不是回到地球了么?
不,在我看来不是的,真正的尹其实早随着全舰的感染已经死了,或者说尹早不是原来的尹了。
这也是影片提到的一个概念,忒修斯之船,如果我硬件都换了,软件也换了,我就不能称之为我了。
这也是我在第一部分克苏鲁讲到的可怕、未知引人深思的一个点。
尹因为生物的入侵,早已经死去,可怕的是什么,是她根本不知道,她还以为自己是原来的自己,可她根本不是的。
而且这一切不是她选择的,灾难是AI背叛带来的么?
也不是,一切的原因来自太空生物。
首先感觉过于装了,用一些名词和概念故作高深,实际上讲了一个大家都能懂的故事。
其中的各种概念,包括对人,对不同生命体的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爱好者的话肯定也都早就了解了。
片中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或者更高一层的认识,而且有一些逻辑硬伤。
信使是光速移动的信息,那它和人类建立联系的逻辑在哪?
如果你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的话,抱歉,人家信使没有时间的概念,爱情这种感情对于信息生命来说能不能理解也是问题。
更何况选中了女主要做什么用呢?
纯粹用来交流吗?
如果你觉得本片不明觉厉的话,那就是被故弄玄虚的风格忽悠了。
另一方面,表扬一下特效和音乐,一些蒙太奇的镜头和空灵独特的音乐值得肯定。
尤其是结尾那里的海边吟唱,和弦进行和曲调都非常的独特。
当然我们也看出来了,本片热衷于克苏鲁风格的视觉呈现,那个一团黑云类的怪物塑造的不错。
脑袋上长树是个老梗了,新意上差了些。
总体来说,影片想表达的东西挺多,但是没有驾驭好,如果真的想拍的不明觉厉,穆赫兰道,入侵脑细胞,装逼的电影有的是,绝对会有小众而狂热的粉丝群。
如果想讲个通俗一点的故事,顺便带一些不同生命形式,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思考,那么先理一理逻辑,首先说服自己,再想着怎么呈现给观众。
不要妄想用一些貌似高深的名词,概念撑起一整部电影。
总体来说至少野心是有的,特效方面也很棒,值得肯定。
好家伙,演技尴尬是常态。
剧情稀烂撑不起高概念,一星全给生命哲学
特效满分
负,
有点意思。
刚看了半个小时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喜欢上。这个片子算是一种思想实验,既然是思想实验,本质上他可以看做是一个人类对宇宙与对基因库同等程度的恐惧的实验,目标就是为了跟观众传达一种冷梭的未来感,所以无论剧情运镜及要表达的科幻内核都是那么细思极恐。对这类题材后怕极大或者极小的人而言,整部电影就是他们的脑内活动,让他们害怕的脊背发凉却又美的直达心底。
说实话,这不网大质量不差,甚至拍成短片能在不少电影节上拿奖的程度。很保守的镜头,没有乱搞,但也让人一眼就看出来《异形》等元素,其本质内核还是美式的理解,不坏,但绝对不算好。美术、灯光、服饰也是亦然,相比这就是这片子不出众的原因。但确实视效上是可以看的,用心了,老铁
有那个味儿了,大,大,空,空,音乐呼噜呼噜。但是如果说把这样一个短篇扩充到90分钟它都很难像太空旅客或者说像像章鱼触手。很有味道。就是最后的彩蛋有点掉价。古丽芬。
多一星支持国产
还行,从制作上可以看到是很用心了,国产科幻需要多鼓励
没看懂。费劲。
没有消失 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
背景设定什么的都很有趣,故事有点拖沓。。。我也没仔细看,不好多说
惊悚片吧,感觉真的格局不够大啊 看完《索拉里斯星》之后看真的索然无味
sir电影 很酷的拍摄 外星人吞噬人类
全程装逼
故弄玄虚,想学索拉里斯星学的不好
真实三星,打四星拉高豆瓣评论分。单从故事来说,是个好故事,有表层有隐藏(多个克隆尹)的两个故事层面,从网络大电影来说,很出色了。从科学讨论来说,我不认同信息是高于生命的存在。信息是不能喧宾夺主地代替生命繁衍扩散。电脑,ai的存在,已经是信息意义大于硬件意义了,但是脱离了硬盘,cpu,信息更别说传播了,存在都难。地球所有动物的DNA都是为了生命繁衍服务。灭绝的生物,你能说它DNA存在的信息毫无意义吗?单从这一点,信息就不可能是高于生命的存在了。吞噬融合各形式生命?更无法成立。再讨论,灵魂看成信息集合体,人的灵魂附在鱼的身体,又有何意义?
虽然不到4星,但是火星异变都给了三星,这个必须比那部强啊。太空船的造型很别致,女主演技过硬,叙事方式。。。有点碎。但是总体不错了,看了不觉得浪费时间。
妹子和电影出乎意料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