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老师是中国人民熟悉的喜剧演员,师从马季,幽默介乎于戏剧表演与现实讽喻之间,从《超生游击队》到《荆轲刺秦》,都是相当接地气。
小品之外,黄宏更与同门冯巩,都脚踏实地的进军电影,从《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到《倾城》,黄宏电影都植根于当代现实题材,走心的是对社会角落里的普通中国人的选择,无论是面对孤儿还是大地震,他们都在选择中改变自我、升华人生。
《倾城》里的角色,无论是警察还是潜逃犯,亦或是路人,都是草根,也就是寻常意义上的老百姓,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相声、小品、电影、电视剧中出现最多的人群。
帝王将相的张力,往往更多戏剧化和传奇性,然而观众和演员都充分明白那些不过都是戏,而只有在市井生活里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本片的戏剧核心,可以浓缩为一出精彩的小品。
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特殊情境下,丁勇岱饰演的警察王老石,与黄觉饰演的逃犯刘川,在地震发生前、刹那、后连环逆袭,上演了心灵与肉身、制度与自觉的感悟。
逃犯穿上警服之后,半被动半主动成为拯救群众的标兵,最终在父女情深里坦诚过往的错误。
制服与面具,都能改变个人在社会中的形象,前者给予惯性信任,后者试图掩饰,而在特殊情况,制服往往又是最好的面具。
低压的帽子被掀掉之后,刘川幸运的遭遇了地震,阴差阳错有机会穿上警服。
在大地恸哭之时,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刘川于是能够找到救赎之路。
《倾城》由八一厂和小马奔腾联合出品,却并非想象中的主旋律,黄宏的剧本基本不说教,让角色进入平凡而有滋味的小城市之间。
《倾城》里面的城无名,不奢华、绝不摩登,然而却有着质朴的生机,四川人的安逸、淡然,景致徐然。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称“城市是一个论述”,“我们仅仅藉由住在城市里,在其中漫步、观览,就是在谈论自己的城市,谈论我们处身的城市。
”当危险发生之后,各种秉持着“我从何而来”的人,都如同射出的箭都向着同一个标的。
我们看到即使断壁残垣,无序的是自然界,而人间秩序依旧有道德来发挥作用。
《倾城》里自救、救人者,基本无“身份”,他们是对自己的城市和家园进行有寄予、希冀的救助。
人间是道场,救苦救难是每个人自发行为之时,警匪都还原为世间人,此前的社会身份即便被强化或遮蔽,无疑都给自己和对方更多一种选择。
有更好选择的双赢,才能实现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梦想,无论是被放逐的公务员还是因女之名盗窃的父亲,再或者是离家出走的叛逆女,大家无非生在天地之间,相逢便是一场缘分,造化就在于对大事件的选择,救自己的主要还是自己,给自己一条新路。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是对灾难的痛苦回忆,那么倾城就是灾难中人性的升华。
看完整部影片,我多么渴望自己永远停留在前二十分钟和谐自然的生活中不再出来。
但是生活就是生活,喜怒哀乐是每个人所不能掌控的。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让自己活的无怨无悔。
对于这部影片,我只能说是我近些时日以来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
它还原了生活,因为生活就是有嬉笑也有痛苦;它还原了人性,因为人性总是有善良也有邪恶。
生活是如此,电影亦是如此。
正能量的电影,正能量的生活,我们都需要正能量。
不说了,让我安静一下。
有空看看吧。。。。。。。
光看片名《倾城》两字太容易被人误会成这是一部爱情片,实际是上这却是一部有些另类的宣扬人间正道与与人性之美的影片。
《倾城》不太好进行类型定位,可以说是灾难片,也可以说是警匪片,当然,还有爱情与喜剧的元素。
《倾城》以汶川地震为背景讲述了小城市里的警察、银行盗窃犯与叛逆美女这样三个普通的小人物因为大地震而关联到一起,并各自影响各自改变的故事。
在沉重的主题下,《倾城》却依靠巧妙的故事编排,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灾难片传递的悲惨、恐慌的气氛,转而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面能量,拍的是地震,说的还是小人物的善恶之心以及人性的挣扎与改变。
这不得不提到作为导演的黄宏对小人物行为及心理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就如同在他的小品中创造的那些小人物,骨子里是善良的,但有些行为确实又爆料出这些小人物的无知、贪婪与自私,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人对财富都有着无穷无尽的贪婪的欲望,正确的情况为了追求自己的财富或者梦想,去进行不断奋斗,这种奋斗是建立在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服务和财富基础上的。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影片中黄觉出演的银行罪犯刘川,他开始出现时展现的就是一种人性之恶。
他为了获取财富采用的是不正确的手段,他没有约束住自己的的贪婪之心,爱财,但取之无道。
丁勇岱饰演的警察王老石作为正义的维护者,正是处在刘川的对立面,捉拿刘川是王老石的职责所在,他代表着公正的法律,他与刘川是警与匪,猫与鼠的关系。
但是在灾难到来时,作为罪犯的刘川在错穿警服被迫进入救援组去展示他对受灾的公众人性中善的一面,以至于太过投入完全忘记自己的原本身份,从服装延伸到心里真的错位时,我们就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之初,性本善”这几个字的意义。
而警察王老石却不能因为刘川的身心错位而放弃抓捕,刘川的善此时却成了王老石的困惑与纠结。
当刘川是一个坏人时,可以直截了当的将其抓捕,当刘川成了救援队的一员时,他又分明是一个好人,他们依旧是警匪关系,却也是同为救助者的朋友关系。
《倾城》将一场废墟之上警匪之间的猫鼠游戏变得耐人寻味,这样的故事与人物设定非常大胆,既荒诞又真实,没有绝对的善恶,好人坏人的状态也可能发生改变,甚至的模糊不清,没有谁规定英雄是绝对善良的,罪犯也可能成为英雄。
在一次次选择中,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慢慢的完成了一次人性的转变,如果说《倾城》是一部弘扬人间正气的主旋律电影,那它也不是另类的主旋律电影,对于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倾城》有着独特的现实意义,导演黄宏说:“城市可以倾,但人心不能倾”,人心,这才是一个文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王老石,一个从业多年的老公安、老片警,对自己管辖的小城可谓了如指掌。
街上的商家店铺的老板伙计们也都对他再熟悉不过。
敬他,可以用一元钱的冰棍儿“贿赂”他只收五毛钱;爱他,可以主动帮他擦鞋、剃胡须;更烦他,只因这个朽木般的老警察,五年来一直持之以恒地追查着当年银行盗窃犯的蛛丝马迹,几乎每天都不厌其烦地举着帽子里的嫌犯照片四处询问……刘川,当年那一起“名扬”小城的特大银行盗窃案的始作俑者。
在东躲西藏了五年之后,终于耐不住思亲之情,冒着被抓的风险,再次潜回小城,苦苦寻找着妻子与女儿的下落……秦肖雄,大都市来的现代女孩儿,崇尚自由,行事果断,敢爱敢恨。
因与父母的分歧,而离家出走,至小城欣赏美景的同时,继续着自己寻找人生路的旅程。
身为网络写手的她,虽能自给自足甚至为自己的未来置地,但依旧在“逃避”与寻觅的十字路口上纠结着……虽不算偏僻,却也称不上发达的山间小城里,每一个人似乎都在享受着生活的安逸,并不富足却津津乐道、快乐其中。
突然,山崩地裂般的震撼,大地在一阵剧烈摇晃过后,原本生机盎然的小城,几近被夷为平地,废墟狼藉间,哀嚎声阵阵,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王老石终于发现了潜逃的刘川,但这一场惊险的你追我逃,却被大自然的力量戛然终止。
也让这三个人的人生路上的“追与寻”,瞬间转变了形态和意义。
的确,大灾面前,人人平等。
大难不死的警察王老石,即便身份被掉包,却依旧对逃犯紧追不舍。
乔装后的刘川则在阴差阳错的安排下,成了小城为数不多的救灾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秦肖雄却在与刘川的几度勇救民众的事件中,渐渐觅得人生与爱的新方向。
警与贼的接连的几次生与死的交锋中,不断涌现出人性的魅力的所在。
多年来直率到不会、不愿甚至不懈与领导好言好语的王老石,却始终执着着擒贼归案的本分,哪怕是房倒屋塌、性命不保。
因生活所迫和为女儿治耳疾,而无奈之下错念中走上犯罪道路的刘川,在无法掰开地震中丧命的妻子与他人紧握的手时,悲伤而泣的表情,以及寻找女儿苗苗是否安危时的不顾一切,时时呈现出人性本善的意义。
而当两人在警察与窃贼的身份重归之后,各自的心愿达成之时,编导们则用戏剧化的手法,令影片自然而然地情至高潮,意义升华。
想追的追到了,要找的也找到了。
警察走了,却留下字字千斤的文字,重重地压在窃贼和每个观众的心坎上!
窃贼回来了,用救灾中砸断了指头的双手,抱着警察,从震后的废墟上向着太阳的方向走去……
看起来挺有意思的电影,剧情不论,我看了两分钟,觉得黄宏导演在电影镜头艺术的处理上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第一个镜头是从左到右的跟镜头,追踪逃犯的在大街上的移动,不过介绍背景的字幕处理得相当不好,居然是和人物反方向移动,而且位于画面中间位置,使人眼花缭乱,在看字幕的时候遗失很多画面信息。
不如在进入画面之前用淡入淡出几秒钟就可以把字幕先行呈现。
第二个镜头是警察,字幕的问题同上。
而且警察移动的方向是从远到近,这与第一个镜头脱节。
不如也用跟镜头,方向从右到左,可以显出与逃犯的连系,增加紧迫感,也能和第一个镜头形成方向上的呼应。
用音桥引出第三个镜头,一个男人在唾沫横飞做广告。
用wide angle扭曲主体的特写。
完全没问题,不过男人在说最后一个词的时候可能是表情最丰富的,却切到了远景,效果马上大打折扣。
第四个镜头逃犯看舞台,模特完全失焦,中间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跳切。
除非有特殊目的,一般来说跳切在电影中很少用,否则显得很突兀。
这里我看不出有任何必要。
周末去看了电影《倾城》,太棒了!
震撼、幽默和感动,黄宏拍得好,黄觉演得好。
灾难片充满了黑色幽默。
感动人心,有几处还触动了观众的笑点,全场笑声一片,END时场内响起了热烈掌声,很多人眼里噙着泪水!
国内难得的佳作!故事描述了一个警察(丁勇岱)因为放跑银行盗窃犯(黄觉)被贬成了落魄的片警,时刻惦记着抓捕逃犯归案,一雪耻辱。
地震前夕逃犯潜回原籍,就此展开了一场追捕大战,然而灾难来临了,双方角色互换,反角逆袭,在灾难中从争斗到相互帮助,甚至警察还被逃犯的英勇行为所感动,在救灾中各自完成了自我救赎的过程。
怎么似乎感觉到了一点斯德哥尔摩效应的味道!
千万别以为黄宏就会演小品,他确是个会讲故事的好导演,紧张的追捕场面好似美国大片重现,看到前一刻还在唱川戏的两个演员挖出来时紧握着掰不开的双手,你不得不感动流泪。
当逃犯穿上警服,众人拥戴他为抢险指挥,在他曾经盗窃的银行金库前如数家珍的指挥众人挖出现金时,观众笑声一片,让你不得不佩服他将黑色幽默发挥到了极致。
黄觉的表演为影片增光添色,我认为这是他出演的最佳影片(不是之一),难怪黄宏说蒙特利尔电影节的专家高度评价了男演员的出色表演,决定邀请该片入围参映。
黄宏还透露:拍摄时他为找到感觉拒绝戴护肘和护膝在地震废墟中爬行,每天拍完浑身是伤。
敬业精神可见一斑。
我朋友不是谁的粉丝,直说好看,黄觉帅。
我问:都灰头土脸了还帅?
她说:那也帅。
是什么让满脸灰尘、破衣烂衫的狼狈逃犯彰显了另类的帅和美呢?
我想是他的形体语言和变化复杂的眼神感动了观众。
全片他没说几句话,但他时而凶狠、狡猾,时而忧伤、温柔的眼神将角色复杂的内心世界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面对警察的追捕,狡猾的在林心如耳边悄悄说警察是伪装的,我是好人时全场大笑。
他面对聋哑女儿悲伤地眼神让人感同身受,和林心如在一起,昏暗的灯光柔和了他脸部的线条,眼神竟温柔的似春水。
最后抱着警察前行的背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黄觉总能将反角、小人物演绎得让你不得不同情和怜惜。
因为他总能找到哪怕一丝丝人性勇敢、善良的光芒,这是他的功力和积累。
看电影总会见仁见智,有时甚至会你之砒霜,我之蜜糖,其实我是不爱看电影的,我总觉得世界之奇妙,感情之丰富怎能用一个多小时诠释清楚呢?
何况现今之电影不是文艺得看不懂,就是空洞乏味得以怪异博眼球。
但这部电影确实接地气,始终闪烁着小人物质朴的光辉,更让人感到灾难来临之际一切都会灰飞烟灭,所有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唯有更加珍惜眼前人。
放映那天四川又地震了,正是:历史往往重演,只不过,演员不同!
该片将于近期公映。
读过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看过很多版的同名电影,总觉得“倾城”二字应该是爱情的代名词。
可是看过黄宏导演的电影《倾城》之后,这种感觉却骤然之间发生了变化,在黄宏的导筒下,倾城被赋予两层的含义,既指突如其来的一场地震,让一座原本安详的小城顷刻间倾塌,也指在城市倒塌之后,无数人表露出来的善良的人性。
警察也好,罪犯也罢,在刹那间伸出爱的双手,过往的罪恶只能代表过去,黄宏想要表达的则是地震对人性的重塑。
因为赌债,刘川铤而走险,隐姓埋名五年,一场地震让他诚心悔过;因为刘川,王老石耿耿于怀五年,一场地震让他感悟颇多。
本来是一场猫追鼠跑,毫无悬念的警匪游戏,伴随着整座城市的轰然倒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这个故事发生在汶川地震之后,尽管是虚构的情节,但是其中展现的小人物的大爱情怀却让人无比感动。
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曾经被认为罪恶滔天的刘川,在强大的地震面前,依然表露了人性从善的一面。
他不顾个人安危的穿梭在倒塌的楼板下面,如果说开始时还在挂念着自己的女儿,那么之后的一系列举动则在努力搜寻着每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救人的过程亦是自救的过程,刘川的善行最后也拯救了自己,换来了跟女儿的真情拥抱。
亲情,总是可以在任何时候击穿人的内心,再坚强的人也无法摆脱亲情的力量。
而亲情作为影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为刘川的人物性格增加了不一样的色彩,一个罪大恶极的男人,当他成为父亲,一切都变得柔软起来。
丁勇岱饰演的警察王老石,以最朴实的一举一动却给了人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震撼。
这是个顽强又执拗的警察,五年前的失误,一直让他耿耿于怀,这种在意并不仅仅是因为被降的职位,更是在他对警察这种职业的畏敬。
也许有人当看到他的帽子里,鞋底下都藏着刘川的照片时,会会心一笑,就连打麻将的牌友都会说“五年了,你烦不烦”。
简单一句话,却将王老石的性格暴露无遗,这个倔强的老警察,即使爬到废墟里,依旧不忘自己的指责,这个看似无情的执法者,却在默默记录着刘川的立功表现。
当刘川从死去的王老石口袋里掏出那张写满了自己救援人数的画像时,又有几个人不被感动?
都说大爱无疆,这句话乍听上去总有点冠冕堂皇不接地气的感觉,可是在《倾城》里,在刘川身上,观众却真切体会到了这种精神。
作为一名出色的喜剧演员,黄宏给影片同样赋予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是无情的灾难面前,愁眉苦脸仍旧于事无补,能收拾好绝望的心情,能够乐观的面对这样的不可抗力,不得不说是黄宏让观众看到了一种希望,同样但愿这种希望能够感染到依旧在水生火热中的四川灾民。
抛开情节不谈,作为一个经历过这场地震的四川人对于灾难场景是感同身受的。
1 在一个四川人看来,里面有些四川话不是很标准,不过在方言电影稀少的今天听到乡音还是很亲切2林心如的一口台湾腔还是挺出戏,大部分情节其实可有可无......3场景还原的还比较真实,比如寺庙里面不倒的佛像4配角和群众演员的演技不输给主角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警察正在追捕逃逸五年的抢劫犯时,正好遇上了汶川大地震,从此引发的一系列感动幽默的故事。
剧情跌宕起伏,剧本有血有肉,演员演技也很精湛,几几落泪!
大大超过我的期望,真想不到黄宏能导出这么好的电影!
真是看到了国产电影的未来!
而且正好看的那天是420,遇到雅安大地震,心里更是多了好多感触,一部2009年就拍完的电影为何到现在才播放,黄宏导演说本来是准备在汶川地震5周年的时候首映,希望那个时候对四川的人民来说心理伤害小一点,但是天不如人愿竟又遇到了雅安大地震,所以这也是一种冥冥中的命中注定吧
听说这部电影的起因,只是因为前几天金鸡奖它获得了几个提名,很好奇黄觉和林心如的戏份。
黄觉,唯一的印象是连城这个角色,感觉比较硬朗那种。
然后看过一次他的专访,记得他说自己拍的风景比人物好看,应该是比较内敛的那种。
林心如,还珠格格夏紫薇,这次也差不多,清新,没有看出丝毫叛逆的形象(唯一令人深刻的是,给自己买了个房子——面朝大海的墓地),感情戏份太差,然后救援的时候,感觉林心如没了,正儿八经的花瓶。
感觉她的存在可有可无,没有分量。
主旋律永远需要弘扬,可以带给人们正能量,尽管目前它的存在形式那么直白,教条。
这部电影感觉也是这样,尽管加入了林心如这样的美女感情戏份(既然加了就应该好好渲染一下,可惜没有。
八一厂能拍出小清新吗?
),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
此外,戏里的配角感觉很出彩,细节处理的很赞,把人们印象中那种川味表达的淋漓尽致。
加油,主旋律!
ps:还是喜欢黄宏的小品,贴近生活,风趣幽默。
掐去结尾算是挺合格的文艺片 林心如也是面瘫
灾难对人性的重塑,黄宏执导地震背景犯罪题材,影片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灾难发生后警察和罪犯身份互换,用旁观者的颠覆视角非常好,可惜几个情节安排不够细致精巧,略显突兀,结尾完全是奔电影审核去的了,没办法。三星
美美满满过一生
地震题材的一部好电影
在最后一幕……哭了……
挺棒的!黄宏拍得好,黄觉演得好,震撼、感人,灾难片还拍出了黑色幽默,几处触动了观众笑点,全场大笑。国内难得佳作!
想设计一个巧妙的故事,但导演驾驭不了
题材很新颖,但是剧情和掌控力稍弱。虽然想用小品的方式展现,但节奏感欠缺。林心如是真不会演戏,表情和动作好比刚入学的表演系大一新生,看得出来她没有演戏的天赋。年轻瘦版的黄觉的确很帅很性感。丁勇岱和黄觉全裸洗澡的那场戏的用意何在?
很感人的故事
题材不错,就是内容有点跟不上节奏~看完才知道是黄宏导的,幸好主角选的还不错不然这部戏会整个垮掉~
很不错的一部片子
不错的片子 故事很好。对结尾林心如的未来缺少交代啊。
视角如此独特,展现人性如此丰富,评分太低了,起码7.5-8分
不错的国产电影
看之前对这类国产低成本灾难片真不抱太大期望,但半个小时之后,整部电影渐入佳境,让我眼前一亮,想不到春晚常客喜剧演员出身的黄宏竟能将一个警察与逃犯的故事讲得如此圆满,完成度之高,连为数不多的几个特效也做的精致,拿出诚意去拍就是惊喜。
真棒!
今天刚好地震。。。。。。[蜡烛]
导演是黄宏,演员里只认得林心如,我觉得她肯接这种片子还是很难得的,不过还是很难挽留它的商业竞争力,而且她也再次沦为花瓶。片子算是融合了悬疑,灾难,感人,喜剧,本子真心还不错,完成度也比较合格,虽然还是有僵硬和不足的地方,还是值得鼓励的【洪山礼堂】
黄宏,你好
三星半,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