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塞:差点改变世界的人
Elser: Er hätte die Welt verändert,决命13分钟(港),帝国毁灭:关键13分钟(台),埃尔塞:将近改变世界的人,十三分钟,13 Minutes,Georg Elser
导演:奥利弗·希施比格尔
主演:卡塔琳娜·舒特勒,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菲力克斯·伊特纳,克里斯蒂安·富里道尔,约翰·冯·比罗,大卫·齐梅尔席德,乌多·申克,西蒙·利希特,杰尔蒂·德拉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5
简介:《埃尔塞: 将近改变世界的人》讲述的是刺杀希特勒事件,但影片里的史实比《行动目标希特勒》要早几年。1939年。希特勒差一点被一个名叫埃尔塞的木匠干掉。那一年,希特勒的权力正在逐渐迈向顶峰,当大多数人都在狂热崇拜之时,埃尔塞成了少数几个的正义斗士。在精密的计划之下,他在希特勒演讲的讲台附近设置一个定时炸弹。可惜的是..详细 >
在飞机上看的,中规中矩还不错。
选了一个很屌的原型人物,做了一个很屌的海报,取了一个很屌的片名,结果就拍出来这么个傻逼玩意儿。
少了點力道,多了份浪漫柔情,不變的是沒有如果的悲壯。整體算是平壅的還原了Elser的故事,大量的蒙太奇讓沉重的故事有了些活力。
以当时德国的情况,即使没有希特勒,也会出现一个东特勒,北特勒,希特勒不过是被历史选中的人罢了
平淡的电影,容易看到睡着。
德国的二战反思片真的都特别震撼人心。萤火虽微,照亮黑暗,埃尔塞的行为终于感动启迪了他的审判官、看守和书记员。为了正义而献身的勇气很难得,坚持鼓勇而前更难得,影片里最佳的段落是他向书记员要求转达对受难者歉疚和受刑后坚不攀扯只自称愿意改过两处,烈士的软弱如此表现真是独到。戈贝尔竟然为了做样子把他留了五年才杀,可见典型的意义。
艾尔塞确实是位英雄!动荡的年代,当身边所有的人都无比崇拜领袖的时候,他只身孤单行刺,真如其名-差点改变世界的人!致敬!
德国人民真敢呐(doge)
资料馆好久不见!男主从一个不站党派的和平主义者,到一个激情炸弹客的转变过程。但前提是文艺青年的人设,给剧情添加了大量的感情和生活细节。全片对转变的这种描述比较扎实,虽然不可思议,但也许这就是事实,事实就是这么中二。
感情线太长。
我倒觉得幸好他没成功,要不是愚蠢的希特勒在指挥全局,搞不好二战还要更久,有没有他德国都要法西斯就像日本一样,这是历史的必然,深层原因是各帝国对世界的瓜分不均造成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能听取意见以及宣称爱护人民的政府和一个意志坚定、有天赋的反希特勒者
喜欢人妻的DIY达人...
典型德国历史影片,编剧最大地还原了史实而放弃公众虚构的成分,从爆炸事件的失败和被捕为实际叙事起点,追溯到主角在施瓦本地区日益政治极端化的社会环境下的成长及其感情关系。两时间线相互穿插,个人在强权前对自由和正义的力求无疑是全片核心,但埃尔塞从和平主义者到刺杀者的心理发展仍欠说服力。
存在即合理。。。。。合理非人之所欲
约翰·乔治·埃尔塞
补标,13 Minutes
这标题把男主的野心写的太大了,他只是想杀死一个人,一个大家都不太喜欢的野蛮人,如果杀了就改变世界了的话,谁又知道呢,但这个人物不太像能改变世界的人
初看起来切入点太小,而且过于侧重情爱纠纷,绝望中留有一丝希望,现在的欧洲仿佛又要在难民潮中退回到了那个奇怪的时代了。
忽然就起了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