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7

Mickey 17,米奇17号,米奇17,米奇7号,Mickey 7

主演:罗伯特·帕丁森,娜奥米·阿基,史蒂文·元,马克·鲁法洛,托妮·科莱特,迈克尔·门罗,帕齐·费伦,卡梅隆·布莱顿,克里斯蒂安·帕特森,劳埃德·哈钦森,塞缪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韩国语言:英语年份:2025

《编号17》剧照

编号17 剧照 NO.1编号17 剧照 NO.2编号17 剧照 NO.3编号17 剧照 NO.4编号17 剧照 NO.5编号17 剧照 NO.6编号17 剧照 NO.13编号17 剧照 NO.14编号17 剧照 NO.15编号17 剧照 NO.16编号17 剧照 NO.17编号17 剧照 NO.18编号17 剧照 NO.19编号17 剧照 NO.20

《编号17》剧情介绍

编号1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米奇·巴恩斯(罗伯特·帕丁森 饰)在地球一事无成,无奈下加入星际殖民计划,任职“消耗体”,从此开启了可以反复去世又不断重生、高危工作繁多望不到头的“宇宙牛马”死去活来打工记。某次,第17号米奇从又一危险任务死里逃生,回家后却发现自己已经被米奇18号取代了位置,一场啼笑皆非的科幻冒险黑色喜剧就此上演。 影片改编自爱德华·阿什顿的科幻小说《米奇7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七剑下天山人民检察官日月魔法先生涅吉!~白翼ALAALBA~外星也难民第三季东哥闯东北飞天大盗第二季梧桐雨白兔糖花右京女侍队OVA悸动的心亲切的善珠小姐新兵第二季非典型少年第二季松江教父光辉岁月湄公酒店动物管制官第一季欢迎来到雷克瑟姆第一季食人之饥四十危机悲情母子我的间谍我们曾经想要的一切少年有点酷2世界尽头的圣骑士铁锖山之王机智的恋爱生活你的岛屿已抵达红色档案寡居的一年

《编号17》长篇影评

 1 ) 奉俊昊R级新作!牛马到了太空还是牛马!

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当你推开门,发现一个复制人正和女友做不可描述的事。

你会怎么做?

是暴打他们,还是暴打他们呢?

《编号17》里男主的操作简直奇葩——加入他们!

2025年3月7日,执导过《杀人回忆》《汉江怪物》《雪国列车》《寄生虫》等影片的奉俊昊导演的新作《编号17》在国内公映。

《编号17》Mickey 17

男主是由主演过《暮光之城》《信条》的大帅哥罗伯特·帕丁森担任,他在片中分饰两角。

(《信条》罗伯特·帕丁森剧照)“绿巨人浩克”的扮演者马克·鲁法洛在片中出演专制独裁的大反派“太空特朗普”。

(《编号17》剧照)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爱德华·阿什顿的科幻小说《米奇7号》,讲述了“地球loser”米奇·巴恩斯(罗伯特·帕丁森 饰)为了躲避仇家追杀而加入太空殖民计划,遭人哄骗后签约成为从事高危工作、不断死亡又重生的“消耗体”的故事。

(《编号17》预告片截影)本期影评,小派将在尽量避免剧透的前提下对该片进行点评,希望能为大家更好地观影提供一个辅助视角和切入点。

在人类的历史上记载了无数伟大先驱的壮举。

(《编号17》剧照)有人成功便有人牺牲,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的不仅有勇气,还要面临死亡的风险。

而在太空殖民的过程中,人又恰恰是最宝贵的资源。

如何让殖民者们摆脱宇宙辐射、太空病毒等未知风险的威胁,平安的活下来呢?

(《编号17》预告片截影)这便是主人公米奇·巴恩斯作为消耗体存在的意义——风险外包。

他要充当小白鼠,不断试错、牺牲,直到解决问题。

米奇作为一个消耗体,丧失了身为人的基本权利,自然也不会在意他的感受。

而当米奇17侥幸在一次危险任务中死里逃生,却发现新的米奇18号已经被3D打印出来了。

“我要如何面对另一个我?

我还是从前的我吗?

(《编号17》剧照)就此也引出了古罗马思想家普鲁塔克提出的忒修斯悖论:将一艘名为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一根一根地逐步替换,即使最后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它也依旧叫做忒修斯之船。

可如果将从前抽出的木板重新组装成一艘新的船,这两艘船哪个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呢?

(《编号17》剧照)这也是科幻片中最喜欢探讨的一个问题,如果科技的革新造成了人类自我的唯一性被动摇,会造成怎样的社会、伦理、法律、道德问题,人类又将如何与自身共处?

虽然设定已经烂大街了,但只要故事讲好了,依旧可以拍出新意与高度,如《逃出克隆岛》《月球》《云图》《遗落战境》,佳作比比皆是。

(《逃离克隆岛》《云图》《月球》《遗落战境》海报)遗憾的是,奉俊昊导演这次并没有拍出太多新意,甚至有些脱节。

比较出彩的是前半场用一大段闪回蒙太奇介绍了故事背景以及米奇作为消耗体所遭受的苦难,很有节奏感,叙事也渐入佳境。

但当叙事推进到两个米奇同时存在时,画风急转直下。

女友看到大难不死归来的米奇17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大家一起 3 P 吧。

(《编号17》预告片截影)之后剧情不断跳跃,人物矛盾也无法集中。

从复制人的自我共生困境跳跃制反抗太空专制管理,又跳到保护异星原住民。

(强烈怀疑奉俊昊这段抄了宫崎骏的《风之谷》,虫子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马克·鲁法洛饰演的肯尼斯·马歇尔又是一个刻板的“太空特朗普”反派形象,狂妄自大,愚蠢癫狂。

如果不是他自己魔怔到外面去浪,主人公阵营恐怕很难翻盘。

(《编号17》剧照)更大的一个BUG在于:干掉精英主义的BOSS,摧毁了复制人机器,米奇17就真的能与其他船员和谐共生了吗?

曾经拿米奇做实验、把他活活投进熔炉销毁的那些船员坐在他身边一起庆祝的画面实在令人毛骨悚然。

复制人与人类之间的壁垒绝不仅仅是干掉一个愚蠢的太空特朗普就能消除的。

本应更暗黑的、压抑的、冷漠的严肃基调被混乱的打闹、刺耳的争吵、搞怪的插科打诨彻底消解。

(《编号17》预告片截影)科技狂热、太空殖民、资本控制、人性异化、自我相处。

奉俊昊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但又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无意义的事上。

或许他想讲述一个意义深远的寓言,但最终搞成了Happy ending的童话书。

图源于网络 / 图片石安浅 / 作者

 2 ) 科幻外衣下失衡的叙事与政治讽喻

一再延期上映的电影往往令人担忧其质量,即便是奥斯卡导演的作品也不例外。

在《寄生虫》擒获戛纳金棕榈并横扫四项奥斯卡大奖后,奉俊昊的新片吊足了影迷胃口有四年多时间。

从去年完成制作后,这部科幻新片《米奇17号》(又名:编号17)一直流出不少消息,多次定档与延期。

据说是导演与华纳公司对影片的剪辑版本存在不同意见,导致影片迟迟没能上映,终于在今年3月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米奇17号》作为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虽然在设定上颇具新意,但整体表现却难以与其前作《寄生虫》相提并论。

影片在科幻背景下继续挑明阶级固化与资本压榨的现象,但这些深刻的社会议题却淹没在纷繁的叙事线索中,未能得到充分的展开与升华。

影片的前半段讲述主角米奇·巴恩斯加入星际殖民计划,沦为“高级牛马”为资本家打工。

3D 打印技术我们并不陌生,但将其用于人类复制上显然超出想象而存在太多争议。

这种高科技的发展并没有造福大众,却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剥削的程度,令阶级壁垒更触目惊心。

其中关于人类复制技术与永生伦理的设定颇具吸引力,主角通过不断死亡与重生来完成高风险任务,这一设定不仅挑战了生命的尊严,也引发了对个体价值与科技伦理的思考。

然而,这一议题并未得到深入挖掘,影片在后半段突然转向政治讽刺喜剧,以夸张的独裁者模仿秀和闹剧式的冲突取代了前半段的哲学探讨。

自然,影迷会对此相当熟悉,在《雪国列车》与《玉子》中出现过类似的独裁者人物。

奉俊昊对独裁者形象的迷思,反映在其漫画的刻画里,凸现人物愚蠢、自大、自私的特征,以达到其政治讽喻的目的。

而《米奇17号》只是对此手法的重复,未能带来新的突破。

如果观众觉得反派人物是在影射特朗普,那不过是看到了独裁者身上的共性。

后半段叙事转向打乱了影片的节奏感,“特朗普”和成群的“恐怖虫”抢去了主人公的风头,渐渐偏离了前面抛出的诱人议题,这也是影片最令人诟病之处。

那些充斥着黑色幽默的对白与低幼闹剧的情节在他的韩语作品中相当奏效,比如《汉江怪物》和《寄生虫》,但这种处理喜剧的“高级”手法在此却带出了乏味无趣的拖沓感。

更遗憾的是,核心角色——米奇 17 号与 18 号——并未得到充分的塑造,两个复制人之间的冲突本该是影片的情感核心,而 18 号主动牺牲的设计缺乏足够的铺垫,导致观众难以对其产生共情。

总的来说,《米奇17号》是一部充满野心但未能完全实现的作品。

它在科幻设定与伦理探讨上展现了潜力,尤其是视觉特效与场景设计,均达到了好莱坞一流水准,却在叙事与角色塑造上显得失衡。

奉俊昊的导演功力毋庸置疑,但这部仅仅是及格之作,而远非一部兼具娱乐性与思想性的佳作。

 3 ) 有点失望

《米奇17》很难评,也许是饭后犯困,几欲睡着。

今年最期待之一,但真的不喜欢。

故事没有动力,令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好不容易17、18号同屏了,开始有那么点意思,但也很快就泄掉了。

两个米奇的表演有区分,但又没那么刻画深入。

且人物没有好好刻画,影片结束你都没能真正理解米奇这个人。

感觉是一部花了大价钱的导演自high片,所以一开始传言的华纳内部不满意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个人表达也没事,但是片子的影射、隐喻太太明显了。

一旦玩映射现实玩的这么明显,就会像赤裸裸的野心家,看上去很幼稚和浅显。

这时候要么玩得极致癫狂一些也行,但是片子场面、元素上,又普普通通。

反刻板印象的设定就更不出彩了。

以前《杀手回忆》和《寄生虫》都是拉片必备教材。

尤其《杀手回忆》的camera movement、blocking和staging都是经典,但这片子里导演完全没有出彩的调度,失望!

 4 ) 外星虫抢眼,视觉效果不错

《编号17》 ( Mickey 17)(B+)外星虫真的好可爱!

一开始会觉得膈应,甚至有点恶心,数量多的时候还是挺吓人的, 后来则越看越萌,很想揉。

这个外星虫被称为Creeper,在片中的戏份很多,远超过我预想,不愧是奉俊昊,他满喜欢怪兽,始终保有淘气和童心。

整部电影实际上很残酷,不少戏份令人不适,充分展示了人性中最恶的嘴脸。

片中很多人似乎完全失去了感情,冷酷自私且残忍。

不管是外星虫还是罗伯特·帕丁森出演的“复制人”都被各种残忍对待,令人看着很难过。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依然保留有人性中善良、温暖的部分。

外星虫作为人类入侵外星被欺凌的对象以及萌宠,会成为影片中最牵动人心的角色,很抢戏。

罗伯特·帕丁森在片中有不少有趣、夸张的表演,展示出了他的演技以及喜感。

他出演的角色其实不太聪明,看上去傻傻的,但也展示出了角色的悲情色彩。

我觉得五方是一个没有固定模式和气质的人,他真的演任何角色都可以胜任,可塑性很强。

马克·鲁法洛的角色显然是讽刺特朗普,塑造得有点夸张。

不仅是簇拥者戴红帽子这一点,还有很多与特朗普吻合的内容,再明显不过。

我感觉未来四年,全世界的电影里都会出现以他为模版的反派,太启发编剧了。

奉俊昊喜欢的恐怖元素在本片也依然存在,有很多出其不意的惊悚内容,但却依然以讽刺喜剧的方式呈现。

这种残忍式幽默可能有的人喜欢,但有的人不一定适应,所以会导致本片不一定很主流。

但我非常喜欢本片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外星球、外星虫、还是两个Mickey都毫无破绽,做得非常自然、逼真。

 5 ) 当死亡沦为流水线上的耗材

《Mickey 17》死亡不再唯一,剥削也将永生过去,人们还能出卖时间换取资本家让渡的微薄利润;未来,米奇甚至祭出性命才有统治者施舍的半份流食。

腥气漫溢的地球被利益纷争摧残为沙暴频起的炼狱,资本主义的剥削被高新技术包装为自由意志的选择,必然的死亡本应是突破阶层壁垒的终极平等,而今却成了推进实验的消耗品、巩固特权的永动机。

克隆技术再好亦有美中不足,躯体副本再真亦属全新个体,飘渺的灵魂无法迁移,死亡的感受无法上传,恐惧在断续记忆中得以继承,在这无休止的循环折磨里,旁人却觉得“习以为常”等同于“潇洒坦然”,死亡于看客们而言不过可供想象的奇观,于当事人而言是不愿谈起的痛苦,底层的水深火热,底层之间尚做不到给予尊重,上层的麻木不仁似乎也显得合理。

被资本主宰的世界,就连呼吸新鲜空气也要收费,被导线上载的意识,坚信杀死另个自己不容思考。

说到底,资本下的政治是场全员参与的真人秀,数字上的自由是章哄人去死的黑童话。

人人都有重来的机会,但总有“人”被视作Meat Matrix

 6 ) 披着黑色幽默科幻电影外衣的政治讽刺片,而且骂得很过瘾,也挺有种

刚看完,怎么讲呢,影片一开始跟预告片呈现的调调是一致的,就是那种原地大开脑洞的黑色幽默科幻电影,通过主角签约成为“可再生牛马”,并参与到太空殖民之旅中的故事,大谈克隆人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其中不乏令人忍俊不禁的时刻。

在这种带着点无厘头的氛围中,影片四平八稳地推进着。

罗伯特·帕丁森一人分饰二角的“克隆人VS克隆人”是本片宣发的重要卖点,但这种其实已经被各路科幻小说及影视剧玩儿烂的创意,这次其实也没有翻出什么太多新花样。

当然,必须承认五方演得还行,无论是窝囊废一般的17号,还是天生狂暴的18号,都被他诠释得颇为精准,二者在片中呈现的状态差异明显,尽管他们长着同一幅面孔。

然而,不知不觉中,当越来越多的镜头给到了片中那对奇葩大反派夫妻时,影片开始显露出本来面目——这特么根本不是什么探讨新技术伦理问题的科幻片,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政治讽刺电影,而其枪口直接对准的就是大洋彼岸的那位大金毛。

其实到影片后半段,已经不是在故事中安排各种隐喻来影射现实的问题了,基本上就是打明牌,只差指名道姓地破口大骂了。

此时回头再看,影片从一开始就把各种政确元素顶格拉满的设计,用意就很明显了——反正我们就是跟你唱对台戏的,你们看不惯什么,我们就偏要加什么!

当然了,结合最近发生的这一桩桩一件件,再来看这部电影,我估计很多米国观众会有点百味杂陈。

不过相信对于咱们这边的大多数影迷而言,应该也就看个乐子。

当然了,如果你也看不得丁点儿政确元素,那这片儿还是别看了,肯定受不了。

最后打分的话,我个人觉得这片子其实还行,看起来有点直给甚至癫狂,但其实也算言之有物,而且在当下这个环境下,就显得还挺有种的,我给四星。

扣分项在于影片中间的铺陈段落节奏有些墨迹。

PS. 特效?

片子特效镜头其实挺多,而且质量尚可,只不过大多用在塑造一种放大了无数倍的西瓜虫般的外星生物了。

所以,如果你有昆虫恐怖症,看这片的话,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吧!

PS2. 公映版有删节痕迹,时长与海外版差了5分钟。

至于删了啥,起码男女主角的那场2V1给掐了。

 7 ) 给人微妙感的科幻片

有种不好看的好看……看完想和朋友涛一下但是完全不知从何开口首先,大家演技都牛牛的。

罗伯特不用说了每一个米奇都能演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即使是很疯癫的米奇18,演出来也完全不觉得用力过猛,和17能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觉完完全全就是两个人嘛。

感觉在这一点上,他做到了让大家意识到原来没个米奇都是Mickey Barns,而不是一个空空的克隆体躯壳,更让人能共情他们作为独立个体想要活下去的愿望。

而且,collette的演技也无可指摘,她真的很擅长演那种有些荒谬,精神似乎有些混乱,行为诡异而且某一时刻有很大情绪爆炸的角色,夸张的表情和一涌而出的眼泪是她的必杀技。

但是,Ruffalo的夸张模仿秀让我觉得很不自然且无趣,但他成功地让我对一个愚蠢超雄男领袖感到极度恶心(对他演技的认可…) 。

他似乎是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吗,继可怜的东西之后 他的角色令人厌恶程度又一次达到了顶峰(对演员没有偏见)…总体给我的感觉是,这部片平平无奇,某个情节会跳出来一个让我觉得有点清流的片段,比如开马卡龙小店是他们上太空的理由,荒谬,如同米奇因为一系列轻描淡写的理由去死一样给人笑又笑不出来,哭又流不出眼泪的感觉。

感觉这部片想要达到让人笑中带泪的效果,但实际上是哭笑不得,偶尔和我朋友紧皱眉头地对视一眼。

片中有些细节出现和消失地莫名其妙,想一些细小的线头让我难以注意到但又无法完全忽略。

比如,collette的角色乐忠于制作酱料有什么含义吗?

最开始出场的头发香香的女角色起到什么作用(以及米奇后来提到嘉尔是不是换了洗发水,头发的味道对他来说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

以及感觉电影的重点突然从克隆人变成了虫群有点突兀。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这部片是一部和不要抬头一样的科幻政治讽刺片,所以一切情节都可以无厘头且不用溯源,只要观众们无可奈何地笑笑就行。

比如男女主感情的发展,男主为什么能一直原谅想害死自己的朋友,女科学家到底对米奇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很奇怪,总感觉女科学家对米奇像对一个物品,但又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之类…最重要的是 我觉得整个影片只存在一个人米奇17也没问题啊?!

只不过是靠两个人突出了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想被当作次抛死掉。

18最后的态度转变在我看来也是非常迷惑。

17和18都说过他们要活下去,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感觉到各种情绪,无法放下对女主角的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但最后18就这样以一个多余的克隆体的心态壮烈牺牲自己,换来17的幸福生活?

这并不是谁活下去都无所谓,因为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的桥段啊,这部电影难道不就是想要突出每一个个体都拥有独立的灵魂,而不是一个躯壳的主旨吗?

感觉有点自相矛盾…总之,一部让人觉得好看但又不好看的电影,算是科幻片里的清流,因为好歹没有给我呈现出一个绝对的英雄主角。

对于萝卜的滤镜让我庆幸于过了这么久终于又在大荧幕上看到了他。

 8 ) 中国内地用“打工人”做宣发主题实在是和影片真实内容完全偏离了

科幻的外皮下,《编号17》塞进了奉俊昊一麻袋的要素和隐喻。

表层是肉体复制技术之下的伦理问题。

用大脑记忆再生出来的灵魂,还是曾经的自己吗?

不同机体的不同主导性格,是否展露出人性复杂的多面?

将克隆肉体视为消耗品,可有伦理的悖德?

围绕马克·鲁法洛饰演的虚荣自大的政客,科幻电影又爆改成了一场政治反讽喜剧。

他所要建立的是纯粹白人的星球,像伏地魔般崇尚纯血和基因的“高贵”;他将女性物化为生育工具,又将人类划分三六九等,下人是肮脏低劣的存在,犯了错将以克扣食物的方式来施暴;作为外星殖民者,他对土著生物赶尽杀绝。

要素过多的代价是挖掘不深,克隆这样一个很有探究意义的伦理主题浅尝辄止,政治话题直白表露。

奉俊昊的产出已经颇具好莱坞流水线风格,快节奏的剧情,脑洞大开的设定,对现实的讽刺,叠加常见的平权议题。

在乱成一锅粥的政治批判下,罗伯特·帕丁森一人分饰两角的演技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搅拌棒。

一个怯懦,一个暴脾气;一个隐忍求生,一个恩怨分明;一个善良,一个飒爽。

在18次复制之下,那个敢打敢杀、求生亦不怕死的米奇,终于从灵魂中跳脱而出,给予了他无限循环的生命里的高光时刻。

虽然打工人是影片宣发的重点,但并不是影片想表达的重点。

相比于一个被老板使唤的打工人,米奇更像是一个被贵族支配的奴隶,是被控制性命的提线木偶。

他的精神内核是反抗,是拯救人类,是重塑新世界。

 9 ) 虽然槽点很多,但我依旧觉得这是一部没让我失望的期待已久的好电影

虽然槽点很多,但我依旧觉得这是一部没让我失望的期待已久的好电影我知道为什么这个电影会被打低分,因为这个电影槽点很多,比如政治正确的黑女主角,比如黑化的亚洲人,太多了。

但我依旧觉得这是一部没让我失望的期待已久的好电影。

因为有几个地方让我很有感触:1 还是还是那句老话,你对这个世界如果不满意,那就去努力改变它,而不是抱怨,一个人不行,就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去改变,就像那个让摄影师悄悄拍摄下boss罪行最后反叛的那个特工(有意思的也是一个亚洲面孔),就像纳莎·巴瑞吉最后竞选委员会。

当然肯定会有人持反对意见,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容易被改变的,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是的,的确很难,但是人生的意义就是要折腾。

2 男主最后在噩梦中终于勇敢地面对了。

他去碰了boss的妻子的手,这意味着他终于战胜了从5岁开始困扰自己的心魔,而对应的现实是他也终于按下了那个引爆打印机的红色按钮,终结掉了克隆人。

这个同时让我想到了自己重复梦到的一些噩梦心魔,比如大巴坠崖等,但有一次我终于没有直接从噩梦里醒来,而是在梦里终于救下了整个大巴的人,后来我就很少梦到这个困扰我很久的噩梦了。

因此我后来看国产剧《开端》非常惊讶,因为《开端》里讲的重复的那段大巴失事也是困扰我很久的噩梦。

3 编号18在按下和Boss同归于尽的按钮的时候犹豫了一下,boss还发出了“来我这边吧”的诱惑邀请,这个让我想到了之前许多经典艺术作品中也有类似的主题,比如《魔戒》里千辛万苦一路披荆斩棘的人族皇子埃西铎却无法抵抗住诱惑戴上魔戒,《星球大战》里安纳金在关键时刻倒向帕尔帕廷成为达斯·维达,但是编号18还是按下了这个按钮。

这点让我很敬佩,换成我是编号18,是否能按下和Boss同归于尽的按钮呢?

这也是我在2023年就很期待的想在电影院看的一部电影,虽然我最终没有在电影院看成,但果然还是没让我失望,虽然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这个电影。

另外,我也想看完电影之后再去看一下原著小说。

奉俊昊的几部电影都蛮合我胃口的,包括《杀人回忆》,《雪国列车》,《寄生虫》,我觉得他能在《寄生虫》多年之后依旧带来稳定的发挥,还是蛮不容易的,但我也知道这个电影真的有很多槽点。

 10 ) 《编号17》点映反馈:纯美式,没有韩味,也意味着没有奉俊昊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出于对奉俊昊导演的期待,3月2日我去看了点映场。

一向以关注社会议题、擅长黑色幽默讽刺著称的韩国类型片导演,拍起好莱坞商业大片会是什么样子呢?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介意勿食)先说我个人的结论,是成熟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从里到外都很美式,没有韩味,但这也意味着,没有奉俊昊。

影片不乏黑色幽默与政治讽刺的隐喻,镜头调度、特效等技术上也没有什么可挑剔,唯独缺乏奉俊昊在以往韩国电影中独特的尖锐感,既不够荒谬也不够深刻;科幻元素杂糅缺乏新意,复制人/克隆人、殖民外星与虫族大战······

人物情感以及人性的东西都浅浅带过,沦为故事的边角料,主角米奇17号的人物塑造更是仅仅服务于设定,没有深入探讨“我是谁”或生死的议题,拥有自我主体意识的“消耗品”是人吗?

在反复的死亡中是否找到一定想活下去的理由?

类似议题还是得看电影《银翼杀手》系列和《月球》。

米奇被设定为在外星球从事危险实验而不断死亡、隔天又被打印出来的“消耗品”,正如他的名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小白老鼠;有趣的是宣传用了“宇宙牛马”这样的字眼试图引起“地球牛马”们的共鸣,也是这部电影讽刺意味最强的地方——资本主义对劳动力的完全物化。

其实,无论宇宙或地球,底层牛马们都是上层的消耗品。

物尽其用,用完就丢,甚至“地球牛马”都不需要用高科技机器去“打印”,源源不绝、前赴后继、竞争上岗。

看了电影就会知道,“打印”只是一个比喻,现实的米奇编号到多少号了呢?

另外一个讽刺的点是马克·鲁法洛饰演的指挥官,明显是影射美国总统特朗普,疯疯癫癫、爱作秀的表演型人格。

不同于现实的点是,特朗普又从“打印机”里回来了,再次上任。

而电影里的因为太蠢、被主角反杀,竟然也没留下数据,以致于“永生”只是一个梦。

电影中对双重体禁令的逻辑也不够有说服力,指挥官主张一个灵魂一个身体,但米奇17和米奇18,他们被认可是有灵魂的吗?

如果米奇17、18作为消耗体而存在,是一个死了再打印一个新的,还是两个轮流上岗,或用作对照组同时做实验(效率更高),又有什么关系。

我的意思是,杀人犯同时有三个当然不好,但是本来就是被控制、被实验的工具人同时出现两个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影片高潮想必是虫族大战,确切地说是人类单方面野蛮殖民,人家原住民只想要救回自己的虫宝宝,恐吓一下人类罢了。

不知道为何外国人对外星生物/种族的想象总是各种各样的虫子类怪物?

是因为人类觉得自己是最高形态,想象外星生物只能是恶心低贱的东西吗?

傲慢且匮乏的想象力······看多了甚至觉得虫子挺眼熟(?

)建议害怕虫子的人谨慎选择观影。

我看过最有新意的对外星生物的想象是“一片海”,出自《索拉里斯星》(塔可夫斯基电影《飞向太空》原著小说)。

最后再来谈一下导演奉俊昊。

他的电影我看过不少,《杀人回忆》、《汉江怪物》、《寄生虫》······但是后来最多次回想的其实是《母亲》,金惠子饰演的母亲偏执又疯狂的跳舞的模样,每次想起来都会觉得好厉害。

“叙事上的极端设定、惊悚、黑色幽默,带有政治立场和观点的人文反思,同时又兼顾高品质的商业电影元素,这些是奉俊昊电影独具一格的魅力风格。

”(《电影概论》)《编号17》和《寄生虫》那些无论题材、类型还是深刻程度都没有可比性,就浅浅对比一下同样偏向商业片又同为科幻题材的《雪国列车》——用不同车厢隐喻等级制度、强烈而鲜明的视觉效果,人性矛盾和乌托邦的结局,都反映出奉俊昊超乎一般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编号17》很可惜没有这种力量,结局反派指挥官和夫人死亡,大家民主地决定摧毁打印机,米奇17号重新获得了姓名,与外星生物和谐共生,我只觉得这种大团圆结局十分无趣······整体来看,《编号17》还是一部可以轻松观看的爆米花商业大片。

故事流畅带点幽默,全员演技在线且政治正确。

就是故事不太能细纠,问就是设定。

如果放低预期,绝对不会是一部烂片,但我还是要写这篇批评,因为这样的电影可以是随便哪个有点实力的外国导演来拍,但左思右想都觉得,这不应该是奉俊昊。

霧風誌

《编号17》短评

本想做警世恒言,却变成了无聊的寓言故事。完全没有了《玉子》《雪国列车》的复杂性,纯纯是对美国政治与政客的表面讽刺,马克·鲁法洛对特朗普的模仿与戏谑完全是深夜脱口秀水平的,只能看片段,根本不具备上大银幕的水准。前半段为观众构建了一种宇宙牛马共同体的氛围错觉,后半段完全崩塌,存在危机完全被冷笑话消解:两男一女play time ,痛失同性爱人的精英女突然crush消耗体,第一夫人的酱汁情结,不合时宜的荒诞令批判完全变成了笑话。负责安保的亚裔中年男突发的正义感与恐怖虫所谓的反差萌都让我摸不到头脑,我承认史蒂文元非常帅,但如果把他的戏份全删似乎对影片也是皮外伤,强类型化必然带来强套路化,后三分之一本该是大战时刻我却频频看表,奉俊昊确实是宇宙级大导了,但也完全不对我胃口了。

7分钟前
  • 李逵艾
  • 较差

纳莎骂人太爽了,看到她对待两个米奇一起出现的态度时,就知道这女的能成大事。结局还是充满希望的,不管怎么loser,多折腾总有出路。

12分钟前
  • ji bai
  • 力荐

五角场看的点映。没有人比奉俊昊更会拍政治讽刺,从《汉江怪物》到《雪国列车》再到《寄生虫》,他太擅长用镜头语言调动观众对虚伪的富人、政客的愤怒。包裹成星际探索的星际殖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北美大陆原住民的遭遇。罗伯特帕丁森的演技精进了不少,Mickey17和Mickey18的窝囊废和tough man气质切换自如,真的很喜欢18!英雄主义的高光值得。

13分钟前
  • 鲸落
  • 推荐

7| 表达很多但都感觉太轻太直白了,人伦理道德,人造肉,科技恐惧,殖民统治,阶级固化,资本罪行,川普讽刺,总感觉什么都要,什么都欠一口气。前半段是科技与人论思索,后半段是太空殖民的反思。虽说在一个未来背景下讲了一个人类自古以来的所作所为的故事,作为现代商业片显得很难得很酷,而且有些新意,但对于奉俊昊来说实属一般,还能进步,只能说基本盘稳住了。#IMAX

15分钟前
  • HatcherZ
  • 还行

都快忘了奉俊昊当代喜剧大师的这一面,从一个简单清澈的设定开始,在拉响警报与危机解除之间不断折返,伴随着人物处境的变化,繁杂的议题随之卷入(科技狂热、殖民主义、资本控制、身份焦虑),反派的浮夸与主角的天真很快消解了说教的严肃,批判的发生如此轻巧,又丝毫力度不减。最可贵之处在于,奉俊昊从不自诩获得了真理,不论绝境或是庆典,他都保持怀疑,紧握质问的武器,又不放弃对美好的祈愿。一众演员漫画式灵动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比起冷面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似乎更适合扮演被人痛扁的社会小伙。

2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雪国列车》+《玉子》的升级进化版,非常奉俊昊!不得不佩服他把丑东西弄讨喜的能力,开头看到虫虫简直一阵恶寒不忍直视,到后期怎么蛄蛹起来还蛮可爱的23333

25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3.5。放在奉俊昊电影序列难免失望,但从好莱坞大片维度衡量就有不少可取之处。技术上,几处蒙太奇处理相当出色。情节上没有突破性,总算在节奏把控和情绪调动上下了功夫,一些黑色幽默的玩笑添了光彩。影片也融入了诸多议题,对川普的戏仿不仅具备嘲谑色彩,还有了一定的预言性。那些被殖民的民族,都会有“唬人”的把戏可以自保吗?

26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殖民主义,克隆伦理,女性觉醒,阶层对立,外星科幻,科技宣传,顺带还黑了特朗普一把,多元素杂糅,看似群英荟萃,其实是萝卜开会,但就是玩的自然娴熟。7分吧

31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奉俊昊出手的电影🎬就没有不好看的!韩国科幻片终于崛起了!前面30分钟真的是年度最佳,sensational级别的;结尾30分钟节奏有一点拖,但瑕不掩瑜。各种懂王讽刺、纳粹、哥伦布殖民等真是太切合时政了。强烈推荐👍Berlinale 2025.2.15

35分钟前
  • 山人泽兰
  • 力荐

太难看了,自我存在、资本阶级、生存权利,什么都要讲一嘴,zzzq是什么非要靠的岸啊。

37分钟前
  • sam
  • 较差

也许是上了岁数变成低能量人的缘故,这种全程叨叨叨叨叨叨叨叨个不停的话痨旁白只觉得聒噪难忍(卷西除外)。印象里帕丁森并不是这种又细又哑的公鸭嗓呀,是发生过什么吗......最后的结局就跟身边看过的维权事件差不多,嫉恶如仇的炽烈灵魂总是沦为炮灰,跟着沾光的窝囊废却享受了人生。而韭菜这种没有记忆的expendable似乎比米奇更不值钱,还会争先恐后生出一堆小韭菜继续做expendable,怪不得可以被随心所欲折腾

41分钟前
  • 刷鞋大王
  • 还行

非常不错的一部荒诞电影,从头到尾不把人当人🙂‍↔️

43分钟前
  • 何必认真呢
  • 力荐

奉俊昊时隔5年献出新作,这次放在了柏林的特别展映单元。《编号17》,在其科幻喜剧的软壳下包裹着人类对克隆技术和星球殖民的深刻思考。成熟的镜头调度和对影片节奏的把控再一次证实这位经过《玉子》和《雪国列车》洗炼的韩国导演在西方市场上也逐渐变得游刃有余,以更大的野心通过自己擅长的类型化做出强烈的个人表达。

45分钟前
  • 刘小黛
  • 推荐

奉俊昊交出這種劇本水平真是說不過去,從「多重身」開始就一瀉千里,完全放棄一開始的生命和死亡概念,開始無聊膚淺的政治影射和混亂場面一鍋端,太不走心了大哥。

4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就是是不是拍得太长了点?没有大场面,导演不过是讲述在讽刺阶级压迫的伞下让一个不成样的“消耗品”变成“人”。挺喜欢这种表达方式的。

50分钟前
  • mayu2862
  • 推荐

让人回忆起多年前《雪国列车》的阵阵寒意与钻心的残忍。导演给了他一个理想化、梦幻般的结局。这不是科幻,事实上相似的事在过去与未来都在发生,不寒而栗。

54分钟前
  • Amber
  • 力荐

你们天天追着左派骂的人有让世界变得更好吗?要我说本片最大的问题还是太保守了,就该按昆汀拍《无耻混蛋》处决希特勒那样处决特朗普。

59分钟前
  • Ken Plz
  • 还行

实在有些意外的不喜欢,观感甚至不如雪国列车和玉子。这么深的主题也了个这么浅的故事,导演个人能力甚至没有发挥,寄生虫之后又走回原来老路,节奏腻腻歪歪钱半小时已经开始敢客了。帕丁森的疏离气质很适合米奇,但是为啥不能打印点好看的人啊,哪种角度欣赏都不舒服。

60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性格迥异,一位温和一位激进的米奇,宇宙殖民者无情剥削消费体。男女主角一见钟情一段隐去自然声的影像配上舒缓的钢琴音乐泛出默片般的浪漫之美。五方哥不愧是影帝级的新生代演员,颠覆一新的表演,傻乎乎怪兮兮且极具爆发力,感觉David Dastmalchian其实也挺适合这角色。女主个性飒爽勇武俱佳有担当,越来越多地在科幻片和动作片领域中看到女主不再充当花瓶或弱小无能,而是勇猛强悍,担纲大任,不再需要等男主拯救,而是去拯救男主!《正发生》的女主Anamaria Vartolomei特别特别美~,竟然没认出好久不见的Holliday Grainger。故事算不上新颖,与《月球》撞了创意,油炸豆腐泡和菊花茶这些中国特色食品的出现惊呆我了!

1小时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没有一个得分点。在任何层面上都可以算是强装新意的陈词滥调。

1小时前
  • 江梅曾许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