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关注这部片子纯粹是因为萨瑟兰Kiefer Sutherland,和24相同的背景下电影比电视的表现应该更为火爆,所以很是好奇,而且对美国总统的保护、隐藏在特勤局的内奸,如此相似的设定,让人怎能不想起24?
结果,我看到了衰老的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和金.贝辛格Kim Basinger,说实话这两个人已经差点让人认不出来了。
同样是老,肖恩·康纳利就比较狡猾,年纪一大就蓄须,还是白色的,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至少很瘦。
我可不认为一个肌肉松弛,大腹便便,只剩下满脸正义感的道格拉斯能够保护美国总统——虽然片子里美国总统是那么的窝囊,还史无前例的被扣上绿帽。
而萨瑟兰似乎导演有意要把他和24划清界限,整部片子无论追捕逃犯还是拯救总统,统统是西装革履,一副水火不惊的样子,他不再四处奔袭,也没有迷雾重重、波诡云谲了,——是的,可能是预算不足,也许是编剧有限,反正别期望在这部片子里有什么惊喜,桥段老套,最后的底牌没有悬念,揭开的过程实在直白,直白得没有任何动脑子的机会,这对于那些喜欢每个星期追看美剧并在论坛上阐幽发微的人而言实在够呛。
http://my1996.blogspot.com/2006/10/sentinel.html
终于看到一部电影给美国总统戴了个绿帽,而且还没有死.美国的氛围允许,而且美国人也擅于调侃政治家.好莱坞这样的片子实在太多,看过了就当消磨时光,也不会觉得很无聊.
好莱坞的甜点,可谓花样繁多。
最让人难忘的无疑是由玛格·瑞安和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西雅图夜未眠》和《电邮传情》(“You Got Mail”)。
此外还有朱丽娅·罗拔丝和理查·基尔主演的《漂亮女人》。
不过,用迈克·道格拉斯做成一道小甜饼的事例,似乎并不多见。
这可能是好莱坞新片《总统护卫》(“The sentinel”)的一大特色。
有关卫士和总统的电影,好莱坞并没有少做。
最为出名的可能当推柯林·伊士德伍德 (Clint Eastwood)主演的《火线狙击》(“In the Line of Fire”)。
按说,《总统护卫》这样的片子,很容易拍成《火线狙击》的翻版。
而且,也确实有些美国观众将两者作了比较,认为《总统护卫》远不如《火线狙击》来得精彩。
观众的口味是很不一样的,作如此比较的观众,显然不太喜欢甜食。
《总统护卫》虽然也像《火线狙击》一般,充满悬念,场面火爆,但迈克·道格拉斯却不是柯林·伊士德伍德那样的酷主,而是个外刚内柔的多情种子。
伊士德伍德可以演一部几乎没有女人参与的片子,道格拉斯却绝对不可能没有妙人相伴。
只要有道格拉斯出现,爱情是肯定少不了的。
这应该也是导演起用道格拉斯作主角的秘密。
因为《总统护卫》的主旨,不在于卫士如何酷,而在于男人如何多情。
与伊士德伍德的嘴角让人想起林肯式的刚毅不同,迈克·道格拉斯的嘴角充满花花公子式的甜美。
不过,他这次在《总统护卫》里勾引的,不是妙龄少女,而是第一夫人。
出演第一夫人的演员,并不如何生动。
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影片里的这位第一夫人,对道格拉斯饰演的那个叫做皮迪·加里森(Pete Garrison)的贴身护卫,钟情得像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
影片需要这样的钟情,否则,挂在道格拉斯嘴角上的那一丝丝甜美就没有意义了。
为了进一步突出道格拉斯嘴角的魅力,影片让好莱坞的另一位著名硬派小生基弗·苏瑟蓝(Kiefer Sutherland)扮演皮迪的同事,因为疑心自己的老婆被皮迪勾引,对皮迪忌恨不已。
苏瑟蓝是个相当有实力的演员,既可以担纲伊士德伍德那样的角色,又可以出演道格拉斯式的公子哥儿。
可是,这次却做了一片道格拉斯的绿叶。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做好这块道格拉斯小甜饼。
影片的全部悬念,就系在两个同事间的误会上。
使用误会手法,本来不足为道。
可是因为嫉妒,使这样的误会显得相当有趣。
仿佛天底下的女人都被道格拉斯迷倒了一般。
当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总统护卫》这块道格拉斯小甜饼,与其说是为了强调道格拉斯之于女人如何有魅力,不如说是为了勾起观众尤其是美国观众有关第一夫人的联想。
或者是克林顿·希拉蕊,或者是布什·劳拉。
从影片的制作和播映时间上来说,让观众更容易联想到的,应该是劳拉。
这部影片似乎是好莱坞与端庄贤淑的劳位,一次遥远而朦胧的调情。
很难说,好莱坞的这种调情究竟是冒犯,还是景仰,抑或示爱。
但从道格拉斯小甜饼这付贼忒嘻嘻的嘴脸上,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乱世佳人》里的那个男主角,白瑞德。
只是这小子这次面对的不是风情万种的郝思佳,而是媚兰妮式的劳拉。
据说,小布什在总统角逐上的最后胜出,跟劳拉的魅力很有关系。
于是,一旦好莱坞想捉弄小布什,难免会开开劳拉的玩笑。
当然了,这个玩笑开得十分小心,而且云遮雾障的,仿佛是漫不经心,又像是刻意经营。
就影片本身而言,最多是二流水平。
虽然故事内容事关行刺总统的阴谋,画面却做得十分光鲜。
西装革履,美妇靓车,明媚的阳光,甜美的笑容,偷情的地点选择在海边的豪宅。
悬念也罢,火爆也罢,怀疑也罢,猜忌也罢,通通不过是皮迪卫士和第一夫人之间的浪漫故事的陪衬而已。
比较有意思的是,反面角色锁定在前克格勃身上,而不是阿拉伯恐怖分子。
这又是影片的欲盖弥彰之处,小心翼翼地回避着观众之于当今第一夫人劳拉的联想。
但白宫内部出了奸细,却明明白白地影射了出在总统身边的丑闻。
从娱乐的角度说,这部影片做得很好看。
一周劳累之余,到影院里求个放松和安静,看看这样的片子,不失为一种恰如其分的选择。
再说,刺杀总统,护卫总统,拿总统开开玩笑,本来就是好莱坞的拿手好戏。
既可以把总统做得极其伟大,也可以把总统做得十分不堪。
在这部影片里的总统,似乎只是个可怜虫罢了。
老婆跟卫士偷情,遭遇惊险又束手无策,可怜兮兮地跟着卫士东躲西藏。
这会让美国观众看了很开心的。
尤其是对小布什有气的美国观众,一定会心领神会地窃笑不已。
虽说影片利用了迈克·道格拉斯一把,但道格拉斯本人也很得分。
他在影片中笑得十分得意。
不管怎么说,勾引了一次第一夫人。
还装模作样地向同事表示,他是真的爱她。
这份得意,不下于他搂着年轻的明星新娘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春风满面。
看着《总统护卫》这样的影片,你会觉得美国人真会逗乐,不仅敢于搞笑,而且善于搞笑,总是把个乐子逗得很有分寸。
假如说,这部影片有什么地方令人难忘的话,那么就是影片所掌握的分寸。
假如把此片做成悲剧,那么就会过于苦涩。
假如把此片做成喜剧,又会过于搞笑,达不到那种不无神秘的浪漫效果。
偷情的浪漫,在于偷。
而且这次偷的,又是具有皇后之尊的第一夫人。
悲剧不合适,喜剧又过头,做到现在这个份上,刚刚好。
这份道格拉斯小甜饼甜而不腻,吃起来很爽口,一点都不粘牙。
不知道布什夫妇会不会也去品尝一下。
劳拉也许不会在意。
但小布什看了,可能会不舒服的。
而这,正是影片想要达到的效果。
2006年4月23写于纽约
我喜欢的美剧明星在大银幕的一次集合,有《24》里的Kiefer Sutherland,有《绝望主妇》里最漂亮的Eva Longoria,当然,这和拍了几十年电视剧的导演Clark Johnson是有关系的。
自大卫杜楚尼和乔治克鲁尼始,美剧明星全面进攻大银幕,至今战绩还算不错。
此外,片中还保持了两个电影大腕领衔的局面,Michael Douglas被看死了,凡他演的电影里必须偷情,不偷情就不像他了,不过人总要进步的,这次Michael偷情的对象也水涨船高,居然是第一夫人?!
Kim Basinger,我小时候是多么地仰慕她啊,演那倒霉的被勾搭的第一夫人,表现不好,可以说是毫无光泽。
情节很一般,是总统卫队的故事,Michael扮演的卫队长曾经帮里根挡过子弹,不知是不是跟南希也有什么……关于刺杀总统的忠诚度教育影片,属于可看可不看的平庸电影。
Kiefer Sutherland也没有给我多少惊喜,角色没任何变化,一个不叫杰克鲍尔的杰克鲍尔而已。
Eva Longoria,真是美艳动人,爱演什么演什么吧,大家只要看着她跑来跑去就已经很高兴了……
《一级戒备》。
7分。
克拉克·约翰森导演,迈克尔·道格拉斯、基弗·萨瑟兰主演作品。
过去二三十年,好莱坞炮制了大量这样类型的电影,保镖与间谍,保镖与女主,应该说大部分都是成功的。
剧本的创作模式很成熟,拍摄手法也很成熟。
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总统夫人的贴身保镖彼得,他非常专业而负责,多年前曾为另外一位总统挡过一枪,但最重要的是,他和现任总统的夫人在一起,甚至是相爱了。
这让他成为了恐怖分子的利用目标,一起针对总统的恐怖袭击由此策划展开。
实际上彼得更多的只是恐怖分子利用的烟雾弹,用来制造目标转移视线,以便他们在另一条线得手。
挺不错的爆米花影片,国庆长假刷一刷。
影片北美票房惨败,应该不是福克斯的野心之作,只能算暑期档前的开胃小菜。
不过4月公映,5月国内就引进了,自然有其可取之处。
首先便是其演员整容,在如今美剧盛行的年代,找“24小时”和“绝望主妇”的演员出演似乎比老迈的迈克尔道格拉斯和金贝辛格更有票房号召力,不过迈克尔仍然是主角就是了。
其次是剧情,本片是根据退役特工的小说改编而成,宣传上也极力的往“24小时”上靠,号称是其电影版。
在如今反恐成风的潮流下,让恐怖分子直接威胁美国总统,的确是个好题材。
不过跟“空军一号”等片子不同,这回美国总统成了一个需要大队人马保护的凡人,这也让片子有了一点点的真实感,不过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迈克尔道格拉斯老则老矣,扮演的却依然是风流的孤胆英雄,这回居然偷情偷到了总统的床上,不得不佩服美国人E搞的创意,这或许是本片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了。
影片拍的还算比较中规中矩,按照同类影片的套路拍下去,没什么大漏洞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整体节奏感较强,没有让人乏味的感觉,10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作为一部垫场片,及格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麦克·道格拉斯的大名很早前就听过,不过好像和他没什么缘分,这次算是我记忆当中的第一部片子。
总的来讲还不错啦,身材行动眼神什么的,都挺入眼的,相对于其他好莱坞大牌,感到了一丝贵族气24小时里的那位,好像并没有太过出彩的地方,不会是被大牌之风盖得默默无闻了吧,倒是金很有感觉的咯反恐反成这样还是头一回见,总统贴身保镖竟然是前KGB成员,真不知道特勤局局长吃什么的,他比道格拉斯更应该辞职嘛,人家不过和总统夫人搞婚外恋,他竟然不知道自己下属和克格勃搞姘头,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实我们老麦还是很不计小节的,如果换了别人,天天从早到晚地为总统卖命,又挡子弹又被追杀的,到头不但升不了职,被那些纸上谈兵的人瞎嚷嚷,还让人诬陷,还不逼出个叛国罪出来,可见特工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哇当然了,能到处搞婚外情的,甚至连总统夫人都敢想的,也是出于平时心理素质的训练哪一个搞笑情节,麦克被人后背射了一枪竟然还能又骂又逃的,好像一点事都没有;轮到腰部中抢了,他竟然站都站不稳了,貌似还是后背比较强大一点
911后当反恐主题成为这个世界的大气候,美国的总统越来越成为各类恐怖组织的重矢之的,于是好莱坞便紧贴时代脉搏,频繁利用这一素材拍摄同类型影片。
同样的素材在好莱坞职业编剧手中可以翻炒出各种花样,令观众们乐衷于这不停翻新的炒冷饭,这便是职业影视编剧们技巧的高超和熟练。
新鲜出炉的《一级戒备》放在所有反恐主题的影片中不能算是糟糕,也必须承认这部商业电影仍具有相当的可看性,但它存在最明显的问题是影片在纯熟的编剧技巧引导下陷于流俗,没有新意,没有特点,最终使影片丧失应该具备的风格而显得面目模糊。
影片正如大多数商业悬疑片一样,从故事一开始便布下一连串的疑点,让主人公皮特陷入到设计好的陷井中,然后不得不在逃亡中寻找真相洗清冤屈。
事实上面对这样的情节发展,观众绝对会感到似曾相识,没错,你可以在《亡命天涯》和《火线追击》中找到相似点。
虽然这样公式化的俗套剧情不免让人失望,不过它还算紧凑的情节发展仍旧能够吸引住观众们的视线,在追寻真相好奇心的趋使下,部分观众仍旧会被这种故事吸引,尽管大家明白影片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影片多少显得不愠不火,因为整个影片的过程缺少高潮,虽能吸引观众但也是相当浅表的。
在这部看似有些中庸的影片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软肋,特工的皮特与第一夫人之间的桃色事件实在是缺少说服力,这样的情节设计纯粹是为了前因后果的圆满而勉强设计的,一个工作了几十年的老特工居然没有起码的自制力和道德,犯下这种过错未免太说不过去了,而且在影片的结尾处居然将这段情感如此草草收场实在是糟糕,明显有种编不下去的感觉。
退一步讲,如果在白宫真的发生这样的桃色新闻,又怎么能够如此轻描淡写,这种新闻绝对会比刺杀总统的新闻更具爆炸性,而影片却只是为了情节推进而勉强设计,最后留下了不小的硬伤,同时也让总统、第一夫人这些人物显得很薄弱,完全成了摆设,如果看过剧集《24小时》中的总统,你会明白电影中的同类人物实在很失败。
在影片故事的发展中,虽然象所有悬念影片一样环环相扣,主人公皮特也是在险象环生中奔逃,但却似乎对我们的肾上腺产生不了刺激。
因为在整个追捕与逃脱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以往反复用过的老旧套路,毫无新鲜感可言,观众早就对此产生了免疫力。
影片对特工的一些技术少有展现,除了玩过一回反跟踪和截取电话号码,几乎没什么可以拿出手的好东西,相比较《碟影重重》中玩的花样实在是小儿科了些。
而作为敌对方的恐怖分子的背景动机介绍得很不清楚,搞得好象美国总统就是作为被刺杀而存在的,没理由的必须死。
而作为正面一方的彼得与布里肯奇之间的对立也似乎缺少依据,彼得和第一夫人的婚外情怎么会传成和布里肯奇老婆的,让两个多年的老友断交,又是影片情节的硬伤。
总而言之在硬伤多多的情况下戏剧性的冲突都显不出力量,看起来让人觉得什么都别扭,包括潜藏的内奸没有参加测谎都编出来,整个就把保卫总统的特工组搞得一地散乱,真是为了讲故事什么都编出来了。
影片的演员阵容很有意思,两位得过奥斯卡奖的老牌演员对阵两位电视剧集红星,这样的明星阵容从多方面迎合了各层次观众的口味。
但仔细分析,事实上这部影片没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坛当打巨星,虽然迈克•道格拉斯曾贵为奥斯卡影帝但他事实已淡出银幕很久,更多时候是处于幕后,而当年的金发美女金•贝辛格如今也已年华逝去。
基弗•萨瑟兰和伊娃•隆哥丽亚虽然凭借剧集《24小时》和《绝望的主妇》红得发紧,但他们的事业也局限于电视领域,正如萨瑟兰虽出演电影不少,但大都出任配角,跨界走红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说影片《一级戒备》的规模只能算是好莱坞的中级制作。
当老迈的道格拉斯以六十二岁高龄继续勇武地影片中搏杀时,萨瑟兰这位《24小时》中走出来的美国英雄只能充当绿叶而没有用武之地,而娇小性感的伊娃在影片中一开始的出场便说明了她花瓶的效用。
说到底这样的角色设定对这两位电视剧红星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一切都还是围绕着又是制片人又是主演的迈克•道格拉斯。
文:眉间尺北京青年报
首先,先寒一下剧情介绍里面的最后一段:“ 凯瑟琳是一位漂亮迷人的畅销小说家,精明自信。
她直言不讳地告诉尼克,她常常为了写好小说中的人物而和各种类型的男人上床。
她和摇滚歌星的交往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电影从头看到尾也没看到这段情节。
本来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就想去影院看的,只是因为刚追完《24》,但还想看基弗·萨瑟兰,我想看这部电影的很多人应该都和我想得一样。
可惜那时候的院线到处都在演《达芬奇的密码》,我终于还是没有赶上看这部电影。
今天看到卖碟的,就买了一张回家看看。
看完后,觉得说这是《24》的电影版,不如说他是《24》的简化版。
比起《24》,缺少了很多张力,很多地方也作了简化,不管是剧情上,还是细节上。
比如道格拉斯跟踪那个恐怖分子到他家里,没费多少事就把他干掉了。
而在《24》里,别说直接策划行动的恐怖分子,就连随便一个接头人的家里都是防卫森严,又是监视器,又是红外线的。
而这里面的恐怖分子就显得实在太“土”了。
另外基弗·萨瑟兰的戏份太少了。
多么怀念《24》里面英勇无敌的杰克·鲍尔出生入死受尽折磨的场景啊。
但总得来说,这部电影还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的。
至少不算是烂片了。
要剧情有剧情,节奏感也不错,镜头剪切看着也比较舒服。
虽说简单了点,但和很多片子相比也算好的了。
最后的感受就是迈克·道格拉斯老了。
金·贝辛格也老了。
唉,我是不是又要说“一个时代过去了”呢?
现在的迈克·道格拉斯看上去简直感觉像是在看他爸爸。
记得看过他的第一部片是很小的时候看的《绿宝石》,后来还看过《尼罗河宝石》,现在再看到他,真是有些心疼呢。
还有金·贝辛格,在我印象中,她也是一大美女,可在这个片子里,看了半天愣没看出总统夫人是她演的,她已经俨然一个中年熟女的形象了,唉。
看来,果然是“一个时代结束了”,但也可以说“一个时代开始了”,现在开始是EVA这样的从电视剧走出来的新晋美女当家的时代了。
记得前些年我们拍了一部《中南海保镖》,那好像是李连杰主演的,以拳脚功夫加枪战来推进主题,但保护的人却极无聊。
而这部老美的电影却是真真正正的在尽其职务,不折不扣地保护着应保的对象,片中侦破与枪战交替,美女同美景共现,那一份友情冲击着在肩的重任,加上一些私情,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老外是挺能玩虚的,关键一类总是在黑暗中进行,看得眼睛吃力,不过这却大大地节约的制作费用,不需要的场景就让它隐在暗中了吧。
6.5分。我真怀疑这片子前半段和后半段是两部片子拼接起来的了。前半段知道有暗杀企图后的层层涉嫌,各种保卫,各种设计,看得很有些味道,但后半段突然就看不懂了。且不说不死小强之前还恨得Michael Douglas入骨,怎么突然转性了,就连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暗杀总统都没讲?这拍得是什么啊?
很无聊的片- -
同样又是一部在影院看的印象深刻的电影。
睡我老婆不行,睡总统老婆可行
06年的作品,如今看来,也是不错地作品。
第一夫人外遇
美国片特工能跟总统老婆搞
电影院里看的
姜还是老的辣。
都是联邦密情局..还是火线狙击真实
不一样的GABY
很像24小时的电影版~
皇上不急太监急 足有2小时那么长 足够让特工先生把技能树秀一整遍 道格拉斯老矣
小强的工作这么顺利我不太习惯。Gaby(Eve)还是穿小礼服比较可爱。
抓内奸的游戏;做哑巴吃黄莲状。
跟第一夫人有一腿还能活着走出白宫
老片都是讲故事
唯一的亮点就是大爷和总统他lp搞!!!你真是不管什么电影都会有这种啊。。。不管什么年纪。。。我去。。。
美女只做花瓶用
给小强和道格拉斯一人一星,再给勾引第一夫人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