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一开场便被这几个镜头吸引了,虽然是网剧但是镜头一点不含糊,很考究,往下越看越有滋味,可惜片子没什么宣传。
短评里有一句话说到我心坎了,这部剧有镜头牛逼症,很多镜头看出了剧组很用心,自来水,分享一下个人很喜欢的一些镜头。
PS:看完正片发现还有几个【彩蛋】,一看就像是正片的内容,估计是被删减了,没看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一开场便有90年代那味儿了
商大师:能!
论镜子的使用方式
构图很讲究
镜头信息量很足。
细节!
满满细节!
一个镜头交代了两口子的情感状态,色调一冷一暖,人物一进一出,什么叫做镜头叙事!
昔日美好逐渐远去
擦肩而过的玲儿东北的大片苞米地,让我想起了《星际穿越》。
还有一些带点黑色幽默的镜头 别具一格!
这一段真好
水龙头演得很好哈哈哈来自讨论区应该是剧组成员提供的照片,水龙头演技好的原因竟是……
苏联小神仙
苏联小神仙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物的大特写(此处无图),能这么扛住特写的都是好演员,演技全员在线。
经评论区提示,来一张胡廷孤灯喝闷酒,确实很nice!
欢迎大家留言印象最深的镜头👏👏👏
明珠暗投是网剧的宿命。
《东北旧事》是部好剧,无论以何种标准评价都称得上优秀。
市面上以东北为舞台的电视剧数量繁多,但其中十之八九都是劣质的二人转小品乱炖,内容基本离不开农民围绕农田果园打架斗殴和农民工进城出洋相。
诚然这两件事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者这不是东北的全貌,二者拍摄人也不敢触及社会问题的根本,因此这些有关东北的电视剧往往难看得让人恨不能一拳把摄影机打碎。
这大概也是《马大帅》作为亚文化忽然兴起的原因之一。
东北当然有农村,东北当然有农民,讲农民和农民工的处境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导演讲不明白又或者不敢讲明白,那就不如不讲,何况东北虽然有农村,但也不是只有农村,东北也有城市城镇城乡接合部,这里发生的故事同样精彩。
《东北旧事》的发生地双鱼河就是个典型的城乡接合部。
看剧里一排排低矮的商店就知道双鱼河离城市还远得很,之所以能落得个城镇的安慰,是因为这里有厂子,暖瓶厂。
主角商全亮是暖瓶厂保卫科的职工,由范伟饰演。
商全亮这个人是有点与众不同的,他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的爱好,他的爱好是研究外星人阿努纳奇。
这让他成了厂子里的异类,或者说笑料。
我不知道编剧在设计这个人物的时候是不是参考了YouTube的博主“自说自话的总裁”,在我所知的所有人里只有这个人经常一本正经的讲阿努纳奇的扯蛋故事。
不过这种编排也是有据可考的,上世纪全世界曾兴起过一轮研究外星人的热潮,各种有关外星人的猜想和外星飞船的照片层出不穷,我国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也出过几个邪乎事件。
商全亮有个女儿在市医院上班很少回家,父女之间感情不睦,商全亮以前有老婆,现在没有,没有不是因为老婆死了,而是因为老婆跟人跑了,这事在那个年月似乎很常见,我小时候就听说过,商全亮和女儿的心结也在于此。
女儿常年不在家,照顾商全亮的事落在他的外甥潘斌龙扮演的胡廷身上。
人说娘亲舅大,胡廷和老舅商全亮的感情很好,这么多年胡廷一直想让商全亮向女儿解释老婆跟人跑的事情,解开两人的心结。
胡廷是刑警,常年在外面执勤,和妻子吕玲虽然感情深厚,但架不住岁月磋磨,婚姻陷于沉默的危机。
商全亮劝胡廷多陪陪妻子,胡廷也总是不往心里去。
商全亮有个红颜知己叫贺雪琴,余男饰演,在双鱼河开一家饺子馆,有个不省心的弟弟叫大雨。
商全亮总来贺雪琴的饺子馆吃饺子,贺雪琴叫商全亮老商大哥。
既然是大哥就要担起照顾妹子的责任,大雨是贺雪琴的心病,她想让大雨在暖瓶厂某个正经工作,老商答应替她运作。
可商全亮没权没势怎么运作?
他想了一个办法,找到外甥胡廷,让他帮自己混进派出所当临时工,这样一来他暖瓶厂的工作就交给大雨顶替了。
但是想进派出所当临时工也是有条件的,胡廷说商全亮得先立一功才好替他说话,于是就有了这部剧的名字《立功·东北旧事》。
所以立功是故事的引子,没有立功的心商全亮就不必掺和后来的事,就不会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就不会有这个故事。
但是立功以及为了立功引发的故事并不是这个剧好看的原因,做好了东北旧事的“旧”,才是这个剧站得住脚的理由。
做旧是门技术活,这项技术不但用于古玩字画,影视剧也缺不了它。
国内的电视剧无论宫廷,抗战,都市,悬疑,哪个剧在做旧这方面做得好,哪个剧的评分就一定高。
原因也很简单,氛围感很重要,尤其是拍上个世纪的故事。
《东北旧事》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场景布置的不错,红字白底的招牌和菜馆玻璃上贴的“实惠”,歪斜的电线杆子和满墙的报纸共同还原了上世纪东北城乡接合部的模样。
还有演员,没有任用年轻的演员扮演胡廷和吕玲真是如同摩西分红海一样的圣人行为。
不是不给年轻人机会,是他们真的演不明白年代剧,没那个气质。
要演一个知识分子其实是很难的,演一个没知识又向往有知识的伪知识分子就更难了。
幸好导演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范伟。
有关范伟的表演我不想再多说溢美之词,这些年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耐。
商全亮这个角色对他而言算不得挑战,驾轻就熟而已。
令人惊艳的是余男。
余男总是令人惊艳。
余男不是个很漂亮的女人,五官无论如何也算不得精致,但是每当她出现的在影视剧里,看见那张脸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这个女人真不错的感觉,而且这张脸永远不让人出戏,神情永远和剧情融为一体,她喊“老商大哥”的时候,连我的心也跟着一颤,所以商全亮的立功心切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潘斌龙我个人是很喜欢他的,他是那种难得的能平衡搞笑和严肃的演员。
很多时候演戏需要上一秒搞笑猥琐下一秒严肃冷静,这需要演员时刻知道自己是在演喜剧而非自己就是个笑话。
除他们外的配角,如吕玲老边老刀科长厂长等,虽然表演有公式化的问题,但总体也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至于见者出戏。
目前这个剧还没有结束,我也不知道会不会烂尾,从演员的配置看,表演应该不会烂,至于故事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范伟的戏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首先这不是一部完美的剧 走网络年轻人不一定愿意看 剧情不紧张也没有流量加持 走电视台 也不够下饭 幽默也没有极致 可是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印迹 看到了童年的味道 虽然我看了第六集也不知道在讲什么 但是感觉非常对 感觉有时候也是很巧妙的 会让人沉浸其中 片子美术摄影我给9.5导演我给8分 演员选角弄的也挺好 唯独编剧可能差点第六集了 没有特别的大事推进 但是我觉得挺好 慢慢来感觉对了 谈个不着急啪啪的恋爱又何妨 最近的《三体》就是这个节奏 不过三体的摄影和导演确实差点意思 今天完结 节奏 情绪太多 演员表演不是一个整体 叶文杰老年和将军那都是个啥 没有情绪背台词 《狂飙》相比之下确实好很多 但是我有两点特别不喜欢 高启强读了《孙子》就逐步成长 安欣的头套白的过分 核心出问题了 很难让人看下去 就像《人世间》的那种精致一集都看不下去 所以我喜欢《立功》可能就是味道 虽然暂时没有高潮 但是我觉得可能就是小城故事多吧 不像《黄石》那么有狠劲 关于我的表达 其实很不准确 就是想说两句 同时我也想批评下宣发 开机豆瓣都不做水军 开画6分左右 这剧也就算S了 制片方也是真没经验
东北 悬疑 喜剧口音上真的很东北,而且不是特意凹的特别重的辽宁口音,非常自然范伟刚出场,在大会上拿小本本写科幻小说那一幕真的让我想起了刘慈欣……一旦这个念头产生,我就回不去了。
好一会才扳过来,这不是科幻or奇幻题材。
剧本叙事结构、风格上,有点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的味道。
不过因为是剧、体谅上差距太大,这部叙事上略慢,人物、故事线也更多一点。
从一心想立功的“倒霉蛋“——范伟老商为切入点,他想立功好调入pcs,结果越努力越倒霉,引发了一系列事件,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最后牵连到一起。
剧没找清楚定位,元素太多了,悬疑、犯罪、喜剧、家庭、婚姻、亲情……还要带着点科幻奇幻味道,它像是把一个极具冲突的设定放进现实,要照顾方方面面,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网越来越大,但主线也不断被稀释。
(到了第七集,崩盘既视感太强烈了,能被剧情气死,真的是没事找事。
想狂喷剧组!!!
有毒!!!!
)定位不清晰就导致没有一个着力点好宣传,或是有自来水,我看这个剧完全靠范伟在支撑……这仿佛是唯一的亮点。
范伟的演技真的很好很好,这部里他又回到农村喜剧时期药匣子+范德彪的感觉,但又有差别,挺惊喜的,没想到还能见到这个“时期”or“形象”的他。
但剧,真的 第七集太让人失望了,不知道后续能不能翻盘。
首先,不得不承认这个部剧的背景还原确实很到位,画面镜头也很好,但是电视剧难道剧情好不才是核心吗?
其他的再好终究只是剧情这个1后面的无数个0剧情不行没有任何意义,而这部剧的剧情只能说用灾难来形容各种稀碎与意义不明的支线,但这些都还能忍受,真正灾难的是从主角到其他各种配角找不到一个智商正常的。
明知道科长跟自己不对付还要去跟人犯冲。
偷摸着去抓人来个顶级理解的'声东击西'。
自己女儿的问题也不解释,又不是小孩子了早早晚晚都是要说清楚的事。
近距离发生冲突就让枪掉地上不怕对面的抢?
山上有问题找个人一起再去一遍不就行了。
枪被偷了二傻子说不报警就真不报,不报就算了还单枪匹马的去找可能手上拿着枪歹徒要,而不会真有人觉得'白皮'是本名吧?
说了这么多都还只是主角一个人的问题,整部剧最大的悬疑元素就是琢磨主角没说明白的话,其他的各种配角更是稀碎。
我是列举不下去了想想就糟心。
一开始看豆瓣评分挺高的也看见一些人在推荐就想着今年连着三部高分热播剧真是开了个好年对国产剧还有了一点小期待,结果就来了这么一出,果然还是不能有太多的期待。
就是不知道为啥评论区一看都是4星5星的,也许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就不该看这破玩意。
摄像、音乐、制作都很不错,演员演技也还行,特别是大潘,几乎是一个人撑起了整部戏,配角也都可以。
问题在另几位主演:余男不说了-瞪眼木脸派;范伟-完全在重复自己,表演已经固化,几乎可以预料每一处冲突、煽情和高潮甚至表情转换,别说突破连改变基本都没有,依然是彪哥、药匣子的套路,花絮里居然还串到了药匣子,理解不了,希望范老师像大屏幕上那样不断超越自己。
更大的问题是编剧,没法说哪有问题,因为处处有问题,根本驾驭不了剧本,感觉想为范伟量身打造剧本,然而却把范伟框到了既往人物的套子中,生编硬造的巧合、冲突,不仅造成故事支离破碎,还不断向观众透着假。
国内不重视编剧是事实,但与编剧鱼龙混杂不无关系,好编剧太少了!
八九十年代的怀旧气息先声夺人,吸引眼球,寥寥数笔就明确了基调,立住了人设。
音乐、运镜、剪辑、特效、色调质感对推进线索的支撑扎实。
紧凑的剧情中穿插会心一笑的小包袱恰到好处,情绪调动技巧纯熟,达到一流美剧的编剧水平。
范伟的演技大巧若拙,刻画小人物的尴尬达到了周星驰的水准。
但与周星驰不同的是,周星驰只是借用小人物的尴尬,本质上还是高大光辉,而范伟小人物的尴尬是牢牢的底色。
这部戏范伟贡献的演技是所有作品的最高水平,各个层次的变化拿捏到位。
演技派太多了,就连路人甲书摊老板的角色都由张志勇这样扎实演技的演员担任。
这么多有实力的演技派同台飙戏让人大开眼界,过足戏瘾。
难得一见的是,女演员的造型和演技都恰如其分,没有花瓶。
可惜归纳能力驾驭不了野心,结尾仓促,主题散乱,主线汇集能力差,虎头蛇尾。
但瑕不掩瑜,诚意明显,国产剧中属于上品,风格独特,创意超前,可圈可点。
短短十二集节奏紧凑,格调质感可以当电影看。
这样的基础应该继续拍系列剧和衍生剧,希望保持风格化,拭目以待。
这部电视剧的神奇之处是,12集全部看完,感觉跟没看一样。
数不清的支线,看不完的穿插,莫名其妙的人物小段。
第一眼看上去实力不俗的五虎,原来是猴子请来的逗比。
老五抢救了那么多集是为了踩雷;老四傻笑了那么多集是为了敲雷;老三意淫了那么多集是为了奸淫防护服;老二最帅;整个五虎的凶悍全靠老大一个人的表情。
感觉导演为了放个p,里三层外三层的穿了好多裤子,就是不想让大家听到。
60,70后应该很有感触,80后估计一小部分有些印象,剧情目前看只能说一般吧。
主要是脑海中已经尘封的这种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房间,熟悉的装扮,这种年代感,又被唤醒了。
记得有一年第一次去日本京都出高铁站也感受到了那种年代感。
很难描述,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
前进帽这个词估计很多人没听过,我小时候带过,哈哈。
我也依稀记得小时候挨家挨户收枪的场景。。。
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最多后来有了bp机,资讯靠电视靠杂志靠报纸。。
多数家庭住平房或筒子楼。
回想起来像做梦一样。。
《漫长的季节》高分落下帷幕,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范伟出色的演绎。
事实上,在《漫长的季节》播出之前,优酷的悬疑剧场在今年2月份播出了一部12集的悬疑短剧《立功·东北旧事》(下文简称《立功》),同样讲述发生于1990年代的“东北旧事”,同样由范伟担任主演。
范伟还是《立功》的监制,《立功》是带有更鲜明的范伟色彩的剧集。
《立功·东北旧事》海报《立功》目前在豆瓣的评分已经不错,但我个人认为,《立功》是一部被低估的好剧。
当我们对于一些“东北旧事”的叙事审美疲劳时,《立功》提供了不一样的故事讲法。
1东北悬疑喜剧《立功》的故事发生在1990年,东北的双鱼河小城,恶性事件频发。
原来是当地一座名为老妖山的山上一直流传着藏有黄金的传说,众黑恶势力先后“入局”寻金,矛盾冲突不断升级。
暖瓶厂保卫科职工商全亮(范伟 饰),一心想要立功、想要获得进入公安局工作的机会,他与在警察局担任刑警的外甥胡廷(潘斌龙 饰)组成“双探”组合,卷入这重重谜团中。
商全亮(范伟 饰)《立功》第一个鲜明特点,在于它的喜剧色彩。
剧中绝大多数笑点由商全亮贡献。
人到中年的商全亮,过得似乎有些失意。
多年前老婆跟人跑了,女儿跟自己不亲,作为暖瓶厂保卫科的职员,商全亮与同事也处得一般,主要是他多少显得有些“不合群”:商全亮看着五大三粗,但他热爱科幻文学,对外星文明充满兴趣,与同事没什么共同话题。
商全亮一心想要“立功”,以便成为公安局的编外人员,在公安局工作在当时是一件特别“有面儿”的事情,可以让自己在同事、在女儿面前“扬眉吐气”。
商全亮的公安梦虽有私心,也有出于真情和正义。
他的红颜知己、饺子馆的老板贺雪琴(余男 饰)想要为弟弟在暖瓶厂谋个工作,如果商全亮“高升”到公安局,不就空出一个位置了吗?
而商全亮的徒弟在来双鱼河探望商全亮的路上遭遇恶性伤害,商全亮要找到真凶,为徒弟找回公道。
商全亮想进公安局,也是想为徒弟讨回公道商全亮的身上,有着范伟此前所饰演的范德彪(《马大帅》)、药匣子(《刘老根》)等角色的气质。
他话痨,虚荣,爱凑热闹,爱面子,但骨子里善良且正义,他的口头禅“早早晚晚”,深刻体现了小人物最朴素的正义感。
《立功》的笑点主要来自于小人物的宏大志愿,与他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屡屡摔个狗啃泥,而形成的巨大落差。
比如商全亮一心想要立功,“撺掇”贺雪琴到厂里给自己送见义勇为的锦旗,甚至还叫了一个吹鼓队来烘托场面。
奈何贺雪琴送锦旗时,正赶上厂里有人偷窥女工洗澡、厂里保卫科焦头烂额、保卫科长大为光火之际,商全亮的事迹非但不能给自己加分,还被科长指责:厂里的保卫工作都做不好,还有心情帮外人。
锦旗被扔垃圾桶,吹鼓队稀稀拉拉撤回。
商全亮见义勇为,本想会被夸,没料到反而被科长训斥再比如商全亮意外发现游戏厅命案后,他正在员工食堂里对着同事一顿吹,这时警察刚好来找商全亮。
商全亮以为自己“立功”了,警察是来找他帮助调查,昂首挺胸走出食堂,骄傲地告诉同事自己是过去协助调查的,坐警车时还嫌弃警车的后座太挤了……
商全亮自信满满可到了警察局,警察一通盘问,商全亮才赫然发现:原来警察是把他当犯罪嫌疑人来审讯了……
没想到自己成嫌疑人了《立功》中类似的充满落差的笑点俯拾即是,悬疑与喜剧完美结合。
范伟出神入化的演技,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可笑、可爱也可敬的东北小人物形象。
如果说王响的境遇让人沉重,那么商全亮的故事则能给观众带来更纯粹的快乐。
2拓宽“东北旧事”宇宙东北故事,最初是以喜剧为全国观众所熟知的。
比如范伟此前参演过的经典电视剧《马大帅》《刘老根》,都是喜剧。
这些年来,以双雪涛、班宇和郑执为代表的“东北文艺复兴”浪潮,带着观众更多走入“东北旧事”中,尤其是1990年代东北所经历的“下岗潮”。
比如改编自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的同名剧集,导演虽然将东北背景改为呼和浩特,但“下岗潮”仍然是改变所有人命运的关键;班宇担任文学指导的《漫长的季节》,时间背景就始于“下岗潮”;改编自郑执小说《生吞》的《胆小鬼》,是优酷悬疑剧场一部被很多人忽略的佳作,“下岗潮”不仅改变了工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工人家庭孩子的命运……可以说,当影视剧中提及1990年代的“东北旧事”时,指向几乎是一致的、确定的,那就是“下岗潮”。
《立功》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当它将镜头对准1990年的“东北旧事”时,它拓宽了“东北故事宇宙”,让观众看到“东北旧事”里原来还有这么有趣传奇的部分。
一些观众将《立功》称为“东北怪奇物语”,因为剧中事件的主要动因来自于东北的一个传闻:大兴安岭里藏有大量日寇当时来不及带走的黄金。
各方势力就是冲着黄金来的,商全亮也因此意外卷入其中。
换言之,《立功》是由黄金传闻引发的风波,这让它充满民间流言的离奇、猎奇、鲜活色彩。
一起因黄金而起的“东北旧事”不止如此,传闻中藏有黄金的老妖山还是一座“鬼山”,人一旦进入山中,就会进入幻觉,看到“鬼”,甚至命丧山中。
是山中真有“鬼”吗,还是山中有商全亮所好奇的外星文明?
悬念揭晓时,既令观众击节,也令观众沉重。
原来老妖山上一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病毒,很有可能是日本侵华战争时,在东北搞了细菌战,遗留下的一些病毒仍在起着作用。
《立功》第一季到了这里就戛然而止,更多隐情有待下一部《归来》揭晓。
由“东北旧事”进一步延伸到抗日历史这样一来,《立功》成功地以其“东北怪奇物语”的叙事特征,丰富了“东北旧事”的多元面向,让观众得以进入一个与众不同也毫不违和的东北影像世界,带给观众截然不同的审美感受。
3悬疑剧的默默耕耘者在如今的长视频竞争中,精品悬疑剧是至关重要的一条赛道。
这其中,爱奇艺的迷雾剧场获得极大的关注度,腾讯以《漫长的季节》开启新的可能,而优酷也一直在悬疑赛道上默默探索、辛勤耕耘,并且要论悬疑剧的创新度而言,优酷的悬疑剧反而是如今悬疑赛道上做得最出色的。
比如优酷的《胆小鬼》,可以对标另外两个平台的《平原上的摩西》和《漫长的季节》。
这三部剧恰好是“东北文艺复兴三杰”深度参与的,但优酷的《胆小鬼》是立项最早,也播得最早的。
《胆小鬼》海报这一回范伟的《立功》,其“东北怪奇物语”的风格在当下的悬疑市场里绝对是独一份,对1990年代“东北旧事”的不同还原也是独一份。
再回想起来,我倒是在优酷的悬疑剧场上追过不少有特色的剧。
《刺》关注“暴力”这个大主题,并分别讲述了校园暴力、职场暴力与网络暴力这三个层面的故事,思考暴力的由来、暴力的蔓延以及如何遏制暴力;《失踪人口》的大结局虽然有些毁誉参半,但带有科幻色彩的“孤岛生存记”确实别具一格;《玫瑰行者》是难得的女性卧底剧,也是真正的大女主戏;罗晋、夏雨主演的《庭外》是国内首部双单元剧模式的悬疑剧,剧集分为《盲区》《落水者》两个单元,两个单元不同导演、不同主演、不同故事、不同叙事策略,但两个单元又相互勾连、相互交缠,带来很新鲜的追剧体验……
以AB剧手法拍摄的《庭外》而优酷的2023年片单里,不少悬疑作品再次以其立意的独特将观众的期待值拉满。
比如曹保平监制的《边水往事》,比如罗晋、肖央的反诈题材悬疑剧《旷野之境》……
《边水往事》无疑是2023年最值得期待的悬疑剧之一总之,如果《漫长的季节》里的范伟和“东北旧事”让你看不过瘾,那么《立功》是很好的选择。
而优酷上面这样的宝藏悬疑剧真有不少,只不过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要想让更多好剧获得应有关注,既需要平台多吆喝,也需要观众多给机会。
不知道找余男来演这个角色干什么,浪费。很多线很多角色都没啥必要,更没啥存在感,基本都是范伟,大潘演技撑着。压缩到6集,可能还好点。
拍出来志怪的感觉,阴狠毒辣又很亲切奇诡,很像小时候坐着火炕上听叔叔阿姨给我们讲民间故事,乡野春色,昏黄的电灯恍恍荡荡,氛围至少到位了,另外,摇滚和东北真的很配,范伟扶植新导演真的优秀,角色基本和求求你表扬我没有区别,挺想看导演拍一下凤凰山外星人事件或是周德东
蛮有趣的,可惜小玲和勇子的悲剧完全多此一举。
目前看了两集,美术摄像构图十分惊艳,国产电视剧极其少有的在构图方面有所想法的电视剧。但是故事方面太跳脱,目前没看出哪有悬疑成分,而且故事节奏慢,不够吸引人。一部12集的短剧,节奏慢就输了一半了。5集已弃。范伟在这剧的角色和《漫长的季节》里太像了,导致我看《漫长的季节》时总串戏,总记错剧情。这剧其实挺好的,只是后来出了个《漫长的季节》,题材类似,可惜这剧被全方位的包围。7分。
当剧本逻辑特别弱的时候,其他的拍摄剪辑等技术手段就只能流于表面,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影片显得故作高深。
滤镜调的挺统一的,颜色还挺好看,景和道具也还行。其他没了。两颗星是给范伟余男的。
本來有點東北冰雪暴的意思,但能不能不要總是在結尾拉垮啊?
好看是好看,就是范伟这个人设也太讨厌了吧,虽然很真实
这种剧也配有7点多?弃是最好的态度。
接档狂飙的不二之选,一南一北,那年代的社会真是五彩斑斓的黑啊。就这个pè剧本(刚发现编剧来看评论区了,在此解释一下:认为剧本不好是我主观认知,不代表广大观众),也就范伟和范伟选的演员能撑起来,不过荒诞的剧情走向里也能看出上世纪东北和延边又土又狠的黑社会,以及又蠢又官僚的体制内人员。
神神叨叨搞了几条线,堆砌了几十个人物,讲了个啥?
编剧对节奏的处理.....无法理解。所以摄影加到三星。真的满足。一种看breakingbad和bettercallsaul的感觉。看完第12集,这是在干什么?????
前面还不错,悬念铺垫的挺吊人胃口,还有意往外星人那个路子引。当观众提起兴趣搬个小板凳凑近了准备围观第二个三体时,发现没了,最后用一个侵华日军留下来的病毒解释一切异象,比梦游发神经这种最low的梗也强不了多杀,反正最后都是幻觉。唯一的可取之处可能也就是范厨师和大潘互相抬杠的剧情了,很有喜感,隐隐约约让人找到当年范德彪和马大帅的感觉
剧其实还行,但是不能说是喜剧,有些地方有些黑色幽默。看下来总觉得不是很舒服,因为把有些角色写的太苦了,还不止一个,还是一些。以为是偏生活琐事的,后来改犯罪悬疑了,又加了点鬼吹灯,太杂,不对味。
推荐喜欢巧妙构图的友邻看看,太多有趣的镜头了,这剧重要的看点就是喜剧效果和摄影。
啊呀妈呀,整个格局就像东北名菜——大乱炖。余男整个这条支线,真得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她弟大雨的身世,冒出来的认亲的大妈,到底要起到一个怎么样的作用,余男的演技也无从发挥,完全变成鱼腩了……反派倒是一大堆,实力实属不在线,这五虎简直就是五残,让我想到了邵氏的《残缺》……胡廷和他老婆的支线也是讲得半生不熟的。12集的体量,想模仿时尚的悬疑短剧风格,偏偏《乡爱》的叙事习惯却挥之不去。也就范伟的演技能扛一下。
可能这就是网剧平均水平吧,你们猜这剧要不是范伟主演有人看么?
这些年看到最有意思的悬疑喜剧,科恩兄弟的黑色幽默,谢里丹的边境人文关怀,大东北纯正的彪悍民风,绝对是具有类型开创的华语剧集。多线叙事稳而不乱,群戏设计生动有趣,主角情感也非常打动人。整体上笑料足,犯罪又够狠,终于是看到有原创故事打破刁亦男和双雪涛构建的东北刻板叙事了。人物、年代和环境的真实质感在大陆语境都是顶尖水平,至于烂尾问题,大家难道不能理解吗?
神神叨叨且没文化的编剧导演浪费了一群好演员……尬配乐和完全没用的70秒片头……
啥人才能觉得这片子好看啊,饺子馆姐弟俩这条线有卵用?那个高英勇这条线有卵用?情妇嫉妒又是把人毁容又是说要举报边第五,结果边第五直接炸死了,有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