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是在初中,少不更事。
多年之后返回来再看,发现这个故事讲的其实是gift的问题。
故事的基本前提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才智上的显著差异,gift的种类虽然各有不同,但天资聪颖、异于常人的人显然更有价值,或者更容易将自己的才能套现。
那么大多数没有gift的人,要怎么面对这种差异,怎么自处和对待有gift的他人,以及怎么寻找到自身的价值,就可能是个非常miserable的过程了。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美院的师生,其中明显具有gift的,是森田和阿久。
前者聪明奔放,多才多艺,走到哪里都会发光,令人羡慕。
后者灵感丰富,勤勉专注,有别致的创造和表达,十分可爱。
因为这种相似之处,很快两个人就互生好感。
可惜好景不长,gift未必会让人幸福,这俩人过得就不太痛快。
虽然森田和他哥馨的复仇过程编得很傻,但作者的用意还是很明白的:gift在自己身上就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就会陷入孤独或者不近人情,也容易让别人产生怨恨和嫉妒,极端情况下将导致兄弟不和、家庭破裂、朋友反目等等人间悲剧。
由于森田本质上十分善良纯粹、敏感脆弱,于是就想把悲剧之源gift从自己身上给拔出去——此处可类比《射雕英雄传》里周伯通非得把融会在脑子里的九阴真经给忘掉,具体做法是放弃创作消极怠工。
在森田身上有gift与人情味之间的冲突,两者之间不必然存在对立,但是一旦有张力,那就会是很闹心的。
所以当竹本说出“我没钱又没才,让阿久跟你这个有钱又有才的人,我宁可她选个老实本分的普通人”这样的话时,森田被怼得久久无言。
嫉妒人的人糟心,被嫉妒的人一样也糟心。
阿久也很不幸,好在她性格较为坚强。
自打手坏了之后,她就得在森田和阿修之间作个取舍。
这个情节的合理性暂且不论(近亲结合是没有好结果的作者你懂不懂法,承蒙叔叔照顾就不能交男朋友了么这什么逻辑),作者的用意还是很明白的:重要的人和事当然很多,但一定会有个主次;有gift的人最终会选择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向,那就得舍弃另外一些东西了。
这个决定很需要勇气,所以就令人佩服了。
虽然手坏了很惨,但是有个自己一直擅长的事物,知道自己在何处价值最大化,或者说有个自己最想干成的事情,这已经足够让人羡慕的了。
如果既没有上述的gift,内心也没有森田式纯粹,脑子也没有阿久那么清楚呢?
这就是大多数常人的状况。
故事里也提示了常人该怎么找到价值的问题,抽象出来一些理想型大概是这样:认识到自己的才能有限,于是发展辅助型技能,用成就别人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服务型人格,比如阿修。
这种人天生是个好副手。
认为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比独立个体的成就更为重要,其中搞对象是重中之重,这就是依附型人格,比如山田妹子。
很多姑娘从骨子里都属于这个类型。
对自己有了解和控制,培养适度的智商和适度的情商,有计划性地为人处世,不畏惧成长和承担责任,最终变成一个适度的成年人,比如真山,及其完成体野宫。
这是秉持着各自的价值观,过着各自的生活的常人们。
比较麻烦的是三观未成、还没定型的竹本,优柔寡断,温良怀旧,自卑又纠结,成长得比较缓慢,自己都会跟自己捉急。
他既不能像适度的人那样从容不迫有板有眼,又没有实力去支撑一个需要照顾的人,自尊上也不能接受依附于他人。
这种夹在中间的感觉,就像张大春的《悬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经常会有心提到嗓子眼儿的紧迫感,但是又无处着力;有千万件事要去干,但仔细想想似乎没有一件事是想干的,也不知道什么事会是有价值的。
很有可能开始自怨自艾:为什么我没有gift呢?
如果有,我就知道我该干点什么了,或者我就能干成些什么了。
可惜,我没有啊。
年轻人大多会对竹本有代入感,有限的才能,时常迷失的自我价值,以及欲说还休拖泥带水的感情帐。
虽然作者格外优待他,强调他在一些关键时间点的思维过程和心理飞跃,让他在卢瑟了许久之后最终找到了一个自己迷上的事情,这很励志。
但现实生活中没这么一只看不见的手推着你走,你确定你找得到?
阿久脑子里有无数的盒子,每一个都装着无数绮想,每打开一个就会变成一块杰作。
盒子蔓延到地平线之外,想一一打开,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用。
所以她要穷尽毕生,去探索自己想象力的可能性,并把它们一一画出来。
这是对灵感与天赋的绝妙比喻。
谁都希望自己拥有,但是首当其冲的却是得承认和接受自己没有。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每个人无论天赋异禀还是正态分布,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处与寄托。
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gift,只要找到它就会产生一条顺理成章的坦途,这种隔夜老鸡汤,煲出来了你也咽不下去。
这恐怕是说,要学会与有gift的自己,或者没有gift的自己,有gift的他人,或者没有gift的他人平和相处,找到一个不卑不亢不过不失的心理位置,这样才可能获得令自己信服的幸福感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ugarlesshu(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572874/我最近突然想到了当年翔ちゃん的电影开头,那个樱井少年是初心。
配合苍井优的绝美回眸和加濑亮的旁白:“我第一次见到了,一个人陷入爱河的瞬间。
” 我就去把蜂蜜与四叶草06年电影版重温了一遍,因为电影是浓缩2小时,里面菅野洋子配的bgm实在太好听了,翔哥哥的竹本少年和优酱的阿久太过戳中我,我就去找了动画版看。
当年初中的时候觉得动画版晦涩,看的云里雾里囫囵吞枣般的就弃了。
当年初中的我喜欢的恋爱番是 我们的存在、好想告诉你的风早君、翼年代记的小狼君...诸如此类。
结果去b站找了动画版第一季26集+第二季12集,用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有一种非常,非常虚脱又不甘的奇怪感情。
一方面是羡慕竹本,阿久和森田,真山,亚由美的友情。
一方面是作为旁观者默默见证了他们的青春。
初中高中都有亲密的友人,有喜欢的无法自拔的在我眼里闪闪发光的初恋男友。
但我的大学却晦涩可陈,其实没有太过于交心的朋友。
研一的我重看这部番剧,感叹于青春的闪耀和不可重来。
我很心疼山田,也很喜欢真山。
非常纠结他俩最后为什么没有在一起。
(现在重看一遍我还是不能get理花😂,我可能作为一个喜好悲剧日常消极的观影人,更倾向于理花追随原田而去这么个结局)原著漫画的羽花野老师真的是在描述现实,初中的我不曾明白,但大学毕业一年多的我现在才明白了的道理。
我很喜欢竹本的温柔,也许弹幕里很多人说他平凡不起眼,比起森田的天才雕塑技艺,阿久与生俱来的画艺具象化的感知能力。
我更倾心于竹本的温柔,毕竟我觉得温柔是对一个男人最大的赞美。
这一个词语包含了责任感,宽广的包容力和为他人着想的勇气。
看完动漫版我又去找了toma的日剧版看,有一说一,里面的真山还是非常戳中我,还有柏原崇的野宫。
原田夏希的亚由美真的太我见犹怜。
在海边被真山背着的亚由美哭着的告白,一辈子也忘不掉。
「真山,大笨蛋。
」「嗯」「大笨蛋」「嗯」「我喜欢你」「嗯」「我喜欢你」「嗯。
谢谢你。
」(爱而不得永远最动人,我的cp最后be了才能让我记一辈子)lz来补一句印象最深的台词。
「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为人生选择而迷茫的时候,先埋头去做眼前的事就好」👈🏻应该是山田在做瓷器的时候,导师老爷爷对她所说的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日文原句我记不清了。
这句话给我很大感触,现在对人生选择迷茫的我就在这么做。
「阿久,没有结果的恋爱是有意义的吗?
我一直不知道这件事。
但谢谢你,能喜欢上你,能喜欢上你真的太好了。
」👈🏻剧终是竹本打开便当是阿久送的🍀三明治。
她把所有的幸运都给了竹本。
把人生的陪伴给了花本老师。
把人生第一次爱恋给了森田。
我会记得你们一辈子的!!!
(honey&clover最可贵的就是没有男主女主的分别,每个人在这个故事里都是那么珍贵而独特,是每个人物的人生汇聚而成的群像剧。
)
我知道我搞错了片名。
但是我还是喜欢叫它“蜜蜂与四叶草”:P——题记这是一个关于N角恋的故事。
但它不是那种常见的某人在AB间摇摆不定,或者A爱B,B爱C,C爱D,D爱A这种火车串烧恋的故事。
他们中每一个人对感情都是很干脆的。
可惜的是,他们所干脆的对象,也都在很干脆地爱慕着他人。
他们或者直白,或者含蓄,或者企盼,或者回避,就是那么五六个人的小圈子,却生出多种情愫。
一直到最后,当四叶草被夹进三明治,当主人公之一的竹本含泪把它吃下去的时候,那五六个人纠葛在一起的感情,终于划上一个句号。
这是一个让我颇不满意的句号:因为感情不是自然结束的,而是通过一场事故,以及毕业,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分离,才被强制性结束的。
想想也确实如此,这些个人,再在一起又能怎么样呢?
生活还在继续,但是能吸引人的冲突已经全都被画光了,花掉了。
那句最后让我唏嘘不已的话,是阿久说的:“我把我能找到的全部幸福,都给你。
”你给了么,小妹妹?
那份从内心散发出的纯真祝福之后,却是现实中的那份无奈:我不能把我给你,所以我祝你幸福,你走吧。
唉,不说这方面的话题了。
给这部动画几个关键词:青春,才华,暗恋。
这是画给22岁大学毕业后,蹭到某企,恋爱无门的小白领们看的,用来让他(她)们回顾自己那几年的感情生活,进而懊悔或者怀念或者更进一步的捶胸顿足。
一句话,给人怀念青春用的。
它确实做到了。
才华。
你不能不承认,人和人之间就是有天然的差异,特别是一些天才。
我怀疑上帝或者女娲捏他们的时候用的是上乘精制紫砂,然后扔到高温炉里锻烧出来的,而我们呢,随便抓一把沙子,捏吧捏吧就扔出去了,之后爱咋地咋地。
天才们的天才,总归是外在的供人仰慕或者羡嫉的那部分,他们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些才华,这些天赋,是上帝的恩赐还是一生的负担?
他们有资格爱别人么,有资格被别人爱么?
看看这部动画吧。
“恋”前面加上一个“暗”字,一下子就苦了许多。
特别是对方是朝夕相处的人,是青梅竹马的人,是相亲相爱的人。
是不是对第三类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明明是那么的相亲相爱,可再往前进一步却永远不可能,静静地陪着他(她),看着他(她)爱着她(他),当被问及的时候,微笑着回答:“祝你们幸福。
”哈,这不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事,但在某些时候,这却是让你一辈子痛苦的事。
看吧,那里面有三四个一辈子的痛苦,等着你被感动呢。
编剧实在是坏得可爱。
最后想评论一下这部动画里的搞笑。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能把搞笑搞得这么和主要剧情完全分离开的动画。
但是换一个方面说,如果没有这些搞笑镜头,这部动画是根本看不下去的,或者说,是不忍看下去。
我不知道这个名字“蜜蜂与四叶草”是哪个混蛋给起的名字,他让我差点错过了这部相当精彩而又温馨的动漫。
但我现在看完它,却又觉得,还是叫这个名字吧。
为那片四叶草。
也为那只追寻着四叶草的蜂儿。
2006.10.12甜菜记
12集的动画已经结束,脑子里还回想着片中的音乐,那么舒缓的钢琴曲,始终萦绕耳边。
这一部是对上一部的收尾,除了补充交代了森田的家世、阿久的不幸外,都是大量的感情戏,表现手法很韩剧,慢镜头、定格、背景音乐,一度让我很穿越。
野宫终于不负众望,把山田从单恋中拯救了出来。
真喜欢野宫这样的男人,成熟、有魄力、知道怎么去爱自己心爱的女人,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给她温暖和呵护。
比她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在付出的时候付出,该等待的时候等待。
我想山田有了他的呵护一定会更加坚强勇敢,展现出越来越好的自己吧!
而野宫也从山田的身上获得了力量,对感情不再彷徨,认真地去爱这个可爱的女孩。
我始终认为,一段好的感情应该是互补的,两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取能量,一同进步,在对方身上重新发现自己,看清自己,从而完善自己。
这种爱应该是对等的,这样的感情才能长久,携手朝朝暮暮。
而真山和理花,阿久和阿修,是属于另一种。
总觉得理花和阿久是退而求其次,理花是被感动、阿久是出于对生存的需要,对绘画的执着。
是一种出于各自的需要而相互依存的关系,心里始终放不下那个人。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如果能始终如一地生活下去,就像竹本的妈妈和继父稼头男一样,也是另一种生活。
只不过真山和阿修会比较辛苦一点,要像稼头男那种性格就好了,否则的话,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难免也还是会纠结的吧。
而竹本,虽然没有获得爱情,但是在此过程中收获了成长的养料,我相信他以后的人生中一定会遇到彼此喜欢的人的。
一个人能否幸福,不在于另一个人,而是自己要有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心态。
竹本在经历了这一切后,已经拥有了这些,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当初那个彷徨的男孩了。
有了目标,并勇敢地走下去。
至于森田,那是天才,天才注定是寂寞的,只好投注于事业了。
总觉得这样的人适不适合婚姻的,心太大,不会为谁而长久停驻。
总之,很不错的片子,看后会引起思考,想起那个曾经青春的自己。
短评字数超了,所以改成 长评随便写写,仅作为个人回忆用之前一直拖着,不想看到它完结,如果青春还能继续下去多好啊。
有不少人说自己像竹本,和其他主角们相比,竹本没有那么耀眼的才能,看上去像个配角。
但我觉得自己比不上竹本,竹本至少敢去爱、去付出,而且他最后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那段骑行旅程也是无比珍贵的回忆。
唉,到底怎样、何时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呢?
其实花本老师才是背负最多的人吧。
他向阿久伸出手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现实中那么多像山田一样纯真的女孩们,最后会遇到像野宫一样的人吗?
其实也蛮佩服真山的,“即使你不等我,我也一定会回来”,即使理花不一定会爱上他,他也一直在为和理花在一起而努力着,令人欣慰的是他成功做到了。
佩服阿久,小小的身体却有坚韧的意志,“她是体内有着‘非完成不可的事物’伴随而行的人”摩天轮,剧里反复出现的画面,“是为了和喜欢的人一起 慢慢地 跨越天空才存在的”下面是看的时候截的图蜂蜜与四叶草,珍贵的回忆,美好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如果说《蜂蜜与四叶草》第一部是一半明媚一半忧伤,第二部的色调就灰了许多。
亚由美仍在真山的问题上兜兜转转,那个号称是“铁人”的美女不见了(除了饭量大那段),出现更多的是,山田MM的眼泪。
真山慢慢地让理花接受了自己,他们两人的关系也渐入佳境,一起去了理花北海道的家乡,一起去了西班牙,四年了,真山终于让理花MM走出了新魔,而另一方面,山田MM真的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森田不如第一部搞笑了,他的戏分更多地在哥哥身上(哥哥弟弟,向来是暧昧的好题材啊,邪笑),一起夺回爸爸被夺的公司,却因为自己背负的才华,想要放弃,等待救赎。
竹本是最没有进展的一个,等待大学毕业,然后,去修复那些破旧的寺庙,和大多数人一样,竹本没有森田一样先天的才华,却有一颗纯净平淡的心,于是选择,一趟没有终点的苦修。
野宫是第一部埋下的伏笔,也是第二部山田MM的归宿,好男人啊~好男人,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人,就喜欢上了,创下连续开车18小时的记录,就为见山田一面,他一面心疼着这个女孩,一面伸出了保护的橄榄枝,他和山田,应该会有结局~阴霾的色调再次降临了阿久,这个洋娃娃般视画如命的女孩,残忍地让她断了右手的神经(我觉得这是作者要完结此作加的一个高潮戏),于是,让一直感觉是局外人的花本走入了她的生命。
公主没有选择王子,选择了一直守护她包容她的邻家男孩,或许,这淡淡地,却不离不弃地守护,才是爱情的真谛~——————————————————————————一共12集的动画片,一如短小精致的日剧,给了大家一个归宿,压再整部戏上空的阴霾,到结尾终于慢慢散去,结局还是温馨happy的色调,时间就这样流逝,看第一部时,我还是大四的学生,看第二部的时候,已经是快工作一年的人了——手上青春,还剩多少——突然想起江美琪的歌,小感慨。
不管第一部还是第二部,一直那么喜欢真由美,可能,她的心境最和我相似,最能引起我的共鸣。
一直一直暗恋着一个人,尽管知道,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还是怕疼,不忍去一刀两段,因为有时候喜欢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如果我不爱你了,我怕连我存在过的痕迹,都消失不见了,山田对真山,那个背上的告白,都是永恒。
在感情中,对于我们喜欢的人,我们都是亚由美,喜欢你,喜欢你,喜欢你……即使只换来一声谢谢,我们也甘之如饴;对喜欢着我们的人,我们都是理花,一边告诉自己不行逃避着,一边又默默接受别人的好意,因为感情是心中那些人住的盒子,永远在那儿,打开一条缝隙,回忆就泛滥成灾。
心疼这个叫亚由美的女孩,但是心中还是暖暖的,因为阴霾的上空,光仍然存在,有野宫的守护,我们的公主,会到达幸福的彼岸。
超级喜欢这段话,私心,打下来大家分享:你的守护 如果不是爱 我不需要 你的温柔 如果不是爱 我不奢求
生活总会有百无聊赖的时候,前段时间曾几度想翻开这第二季来看,但是第一季的句号画得实在真太漂亮了,而常听说续集质量都会大不如前,所以心怕会影响第一季给我留下的美感,迟迟没敢看。
事隔十个月的今天,在第一季还在心中留有余韵的情况下,我还是把第二季看完了;结论是没让我失望,这部作品真的很优秀,细腻清新的画面,丰富而深刻的故事内容,再加上量身裁衣的配乐。
嗯,优秀的作品都有可点可圈之处……关于人性这部动画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写实,很多故事情节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但在看第二季的时候,我在想,这些故事人物怎么没有人性的黑暗面?
怎么每个人物都那么友善啊?
在第一季里,就算有一些矛盾也总是以一种玩笑的方式带过。
我是不太懂电影和戏剧,或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每部电影都只能有一个主题,第一季的主题的确没涉及仇恨等人性黑暗面的内容。
不过在第二季,我终于看到我的假想了,想必作者也发现这种欠缺。
关于爱情没想到爱情的最后结果是萝莉与大叔的结合。
这个结局雷倒了很多小盆友,我自己却会心一笑,很自然很合理嘛。
作者还是挺高明的,阿久萝莉、花本大叔、森田和竹本这四角关系是比较典形的爱情模型。
作者在第一季有意的淡化萝莉对爱情的判断,在四人建立了暖昧关系。
但从第二季很明显看出来,自卑木讷的竹本只是单相思,萝莉更多把他当作挚友,一种算是超越了友情的情感;而竹本自己也在萝莉的意外受伤后渐渐意识到真山跟他说过的关于恋爱的资本的那翻话的真正涵义……也再一次验证一个事实,没有物质作基础的感情是经不起考验,脆弱异常的。
萝莉对森田的情感应该是互相倾慕的爱情。
森田是留级八年的学长,拼命的赚了不少钱,这方面也比竹本占有优势,可是,可能作者觉得这种天才配天才的完美只应天上有,人间无一回,有意设了一个意外来考验他们;又或者作者是想说,爱情很美好,但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真实的生活永远都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熊掌和鱼不可以都带走,我给了你天赋,必须取回一些东西。
一个例子就是森田的才能招来最大的嫉妒不是别人,竟是自己的大哥,让他无比的痛苦。
最后是花本大叔,萝莉与大叔的亲密关系在最后一集看得清清楚楚——萝莉躺在病床说,“修僧”,把你的一生都交给我吧!
这种互换一生的承诺叫亲情不叫爱情了。
我在想,爱情是离体的短暂的,亲情才是连体的持久的,不那么完美的结合从另一角度看不也很完美?
爱情要找最喜欢的,生活要找最合适的。
关于幸福与职业的关系在第七集,萝莉在捕捉灵感的一幕很让我受启发,也让我对幸福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故事中所有人物都是从事艺术工作的,谈起艺术一般人都会觉得深奥和抽象,尤其像我这样的理科生,但是在我看来艺术不也就是一种职业么?
对于各种职业,在“ 人生有限,能打开的箱子也有限”的命题上是人人都一样的,不同的是当你打开箱子的时候有没有生龙活蝶等东西飞出来,并且会不会试图去捕捉它。
其实就是灵感和创新。
灵感和创新是不分职业的,不是艺术专业的专有的东西。
我们一生都在工作(这个工作是广义的,包括学习也是一种工作),只要这个工作具有创新性,你总是能感觉到幸;相反,当你从事机械式的工作时,总感觉不到幸福,总会苦闷,甚至会像萝莉那样得出骇人的结论——神啊,如果舍弃了画画,我决定把生命还给你!
这种结论很让人深思。
萝莉的结论其实就是“不能作业毋宁死”!
这种结论显然有点极端,但在崇尚个人和追求自由的年代,了断与“苟活”似乎没有孰是孰非的问题。
我在想,人的痛苦来自什么?
又有什么样的痛苦比死更痛苦,还是死只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萝莉说,当她舍弃了画画会选择离去,什么叫舍弃了画画?
一般的理解是,只会舍弃了吃饭或者舍弃了健康才会选择离去,怎么舍弃了画画就要离去了的呢?
意识形态问题,观念问题。
其实无论是男人女人到了25岁左右了,生理的上发展已经健全了,包括大脑思维能力的成熟性。
但在意识层面存在明显的“等级”,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向往更高的等级攀升时,我们总是会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反之,感觉到痛苦和不幸。
一般人都缺乏游走各个“等级”的能力,一从较高的“等级”掉下来便会产生不必要的痛苦。
比如工资缩水,比如女朋友从美女变成恐龙,比如男友今晚没有来陪我,等等等等……人对生活总有期望的,生活的不快总是不可避免,但当我们把底线压到最低的时候,一切“虚假”的痛苦便不复存在。
当然还有一种掉级是像我这种高谈阔论,眼高手低的“高手”也不敢潇洒面对的。
那就是生理上的“ 掉级”——缺肢断脚或细胞癌变。
萝莉算是这种掉级。
如果萝莉真的因为生理原因而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最后到底是从事卖菜过活叫软弱,还是自杀才叫坚强,不是局中人是没有资格作任何评论的。
最后小结得,艺术是职业的一种,职业是一种显式等级;幸福源于不断等级攀升,加上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掉级意外。
P.S.讲一大堆没有办法实证的东西,也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意淫意淫。
我一直疑惑黑田阳介最终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才能圆容自己的想法。
《蜂蜜与四叶草》看起来很温馨的画面,其实作者在案后抓着头发自逼吧:不断的设想冲突,又不断给自己难题,到底要怎样选择才是最好呢?【关于救赎或催化剂】失去丈夫痛苦到不允许自己快乐的理花桑,只有不知前事的真山能把自己从往事中切离,可是又不愿意伤害他。
被比喻成平民公主的山田,遇到成熟的像学长一样的同龄人真山,感受到真山无法拒绝无法接受的珍惜对待,明白了“我这么喜欢他,他为什么就不喜欢我”的问题,懂得为了“想要自己幸福其实也会让别人不幸这种一体两面的事”而难过。
看到公主长大,不怕付出,知道替别人着想,叫人高兴呵。
幸而难过的单恋,最终被野宫拯救出来:“任何时候,难过的时候都可以给我电话。
”反过来看:真山为了得到理花桑的回应,脱去青春的青涩,朝着为了能够对心爱的女人说:“你去休息一下,其他交给我就好了。
”这样的方向努力着,为了做一个“完成型”男人努力的真山身上,blingbling发着光。
看着野宫脱下层层保护,重新穿上青春的套装,像个大学生一样大声说喜欢、朋友那些作为30岁大人很“丢人”的话,不免松了口气:还好30岁不会变成完全的“大人”,还好30岁还能勇敢,还好30岁也不会害怕付出,还好30岁还有扬帆的能量,还好还好……也不知道是谁救赎了谁。
大抵是给予的时候也得到了,得到的同时也给予了。
不能如愿的恋情虽然难免不好受,不过假使能得到成长的力量的话,也是一颗大苹果,能给“流泪的身体”补充个蛋白质、Vc什么的……【关于成长】一边复仇却又一边痛苦的阿馨,成功赶走夺取父亲公司、迫使家人流离的“坏蛋”后,逃避的无踪影,却发现被身边的大家妥善安排的“坏蛋”一家子,安慰了阿馨不能排解的自责心。
嗯,没有人会对觉得复仇快乐,即使成功复仇,复仇女神也会携带着沉重窒息永远不离开,哼。
所以基督山伯爵最终放下未完成的复仇计划,带着给自己救赎的海黛离开了巴黎。
倘若奥菲利亚没有自杀,而是这样守护着复仇的哈姆雷特,大概也不会悲剧?
仙人掌不好开花,更难结果。
因为缺少水分,只有非常茁壮的仙人掌才分得出养分去开花结果。
贡献一部分养分用于开花,这种对于仙人掌本身来说毫无意义的事大概很不容易,所以每次看到开花的仙人掌都会觉得真的很厉害,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发散四周,许多沙漠里的生物就靠着仙人掌的花和果实生存。
所以对自己来说“成长”才不是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如果不能从年龄和阅历中变成强大有担当的存在,靠着伪装或假意或不关我事的冷漠在社会上死撑的话,即使长到80岁也还是个幼稚的小鬼、不会开花结果的仙人掌、烂苹果…… 但是只能顾着自己才存活的话,就像无力开花的仙人掌怎么会留意到别人呢,即使是身边人也一样。
所以想要得到花朵,首先应该能开花。
佛洛姆不是说:“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
如果我能够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则我必须能够说“在你之中我爱一切人,通过你,我爱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爱我自己。
”也就是说倘若还没有想要爱自己爱别人,那一定不是真的爱你。
反之,倘若不能令他(她)爱自己爱别人,那你一定不是他(她)的守护。
所以相爱是能够让彼此为对方茁壮成长、结出果实的存在;所以爱一个人,就应该能让他(她)为自己开花,假使不能的话……啊,今天终于明白小王子和玫瑰的故事是什么意思了,原来如此啊……所以那么多人喜欢小王子咯,想想能让玫瑰为他开花的人,那是得有多好啊……好吧,决心成为一个成功的花农!!!
或者幸运的话,也能遇见一个成功的花农也未可知……【关于选择】其实阿久和森田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可是真的就像针尖和麦芒一样,彼此不能够圆容对方,也许唯有各自守望天边,光芒交汇,才不会折损彼此又能发光。
森田:“放弃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你说什么‘我会一直看着你’的话,叫人不努力都不行了呢。
”竹本很善良,但是他还青涩,连自己都搞不掂。
没有闪亮的才能,屡屡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纠结着目的地和意义在哪里呢?
寺院的大师傅:“但是,明天请你离开这里吧,你不是想知道到底可以骑到哪里吗,现在答案还没有吧,与其在这里傻傻的笑着,还不如离开这里,一直骑到你觉得够了为止,答案是什么样不去管它,也许答案根本不存在,只是看你自己想不想尽力而已。
”寻找自我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直面明知无望的恋情,一如正面自己的普通。
失败的告白却让竹本得到正视自己存在的勇气,终于不再迷茫,带着阿久的四叶草上路了。
也许懂得了答案不在某一处,意义也并不总存在,也就勇者无畏了。
黑田还是使阿久选择了像雨一样能让自己深深呼吸的修酱,而不是让自己手足无措,说不出话,心脏乱跳的森田或不太懂得自己却很温柔的竹本。
所以修酱=森田+竹本吗?
大概心灵契合下的温柔体贴才是能令阿久深呼吸的存在。
出于生存意义的选择或者说为了能更好的画画选择了修酱,那样的选择很容易叫人觉得自私不是吗?
可是就像真山说并不是出于哪个更重要,也许在自己还不明白的时候就已经随着本能做出了选择。
啊,生存是一种本能呢。
对于说着“神啊,倘若有一天我抛弃了画画,就请把我的生命也带走。
”的阿久,作为生存依靠的修酱的确是最能给予她幸福的守护神。
其实他不知道阿久也曾带给修酱救赎,丹下老师说:“她曾把你拉回到现实中来,现在轮到你拯救她了。
”互相守护着的两个人:为了修司不放弃画画的阿久和为了阿久不放弃活下去的修酱。
皆さん,顽张って!!!
故事是以竹本开始,也以竹本结束。
跟第一集不同的是,这一集更加注重每个角色内心挣扎、迷茫和对自我价值的探索。
啊久--想要尝试的事一大堆在我心中想要创作的东西无止境地散落着我追逐着天上一个个飞舞的影象捉住它们,跟它们搏斗,好好地品尝它们然后将它们喝下为它们取名字,将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为此不断地做着相同的事情为此耗去大量的时间这些箱子,我全部都想打开但是想要全部打开的话,人的一生实在是太短了人的一生只能打开数目有限的箱子但是如果有一起奋斗的人……磬--人为何存在?
为了这时有力地握着重要的人的手吗?
忍--不留下些什么就没有存在意义--有这样蠢事吗?
只要活着就好了在一起的话就好了不同的人,其实提出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人为何活着?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什么令到我们活着是变得有意义呢?
对啊久来说,艺术很重要。
虽然说要回到乡下,但一次严重的意外反而令到她意识到,画画是何等重要,是她人生的意义所在,竹本呢,他是喜欢,很喜欢啊久,但是对于他来说,首先是要做一个男人,用自己的双手去闯出独立的路,成为能够给予、能够依靠的人。
森田忍啊森田忍,你对啊久说的话太治愈了,但是你的天才,你也知道是不能放弃,而且你最大的优点是无条件去支持你的家人。
修酱,啊久说你的名字是多么温柔啊!
你曾经说过,爱一个人可以有第三条路,但你不说是什么样的路,但其实就是默默的、不计较自己得失,以对方的幸福为先的陪伴和支持吧,就像你对啊久一样吧。
山田很可爱,但也逐渐成熟起来,也慢慢领略到第三条路了吧。
真山也跟女神靠近了许多,估计内心窃喜吧。
那么多角色,始终是啊久最牵动我心。
她对艺术,对人生的发问,我也同样有过。
虽然啊久长得像小孩子,但是比很多大人都坚韧,从她面对意外和忍痛坚持康复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
我喜欢这种外表柔弱但内心强大的人,或许我也属于这种人(巧合的是我也有过手受伤而担心神经受损,而也因此练习了左手写字、拿鼠标等等)。
另外最让我感受至深的是她握着花本老师的手,两个人的爱,非常自然地,其实已经从小就有了。
什么时候变成爱,真是很难界定。
这是一种特别醇厚的爱,像啊久说的“啊修,就像是雨,我可以深深地呼吸,我可以像青草不断长大,你是我最重要,最重要的人。
” 我能理解这种爱,是因为我跟我老公也大概是如此。
最初跟他相识,我十四岁,他十九岁。
我因为突然大病入医院,鲜有人来看望我。
但是他一听到我在医院,就二话不说地来看我,带着一叠漫画书,跟我说了很久的话,在被子下紧紧握住我的手。
往后,我有困难,他总毫无保留地帮助我,一句怨言都没有。
我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我认为他是我的哥哥,他认为我是他的妹妹。
到某一天,我们都长大了,我们都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才从对方眼中看到一直追求的爱,那种不需要言语的爱。
我们的手再一次握着,永远都不会分开了。
跟他在一起,不像大多数情侣或夫妻,一种混合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爱,没有边界没有清晰定义的爱,一种跟人生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的爱。
所以我看着花本老师握着啊久的手,仿佛看到当初他握着我的手一样。
时间真是奇妙,爱真是奇妙。
也许啊久以后会离开,但是不能改变的,是这份特殊的存在。
有爱是很幸福的,不单止是爱情,还有亲情和友情,甚至那种一期一会的交集和陌生人欣赏的目光(就像人们注视艺术馆里的画作一样),都是带有温度的。
人活着这个世界上,无非就是希望有人爱,在与他们的牵绊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明星啊、红人啊,想办法获取更多关注和赞扬,其实也是因为人最根本的渴望驱使。
甚至口上说“我不需要别人”的人,其实心里是非常希望有人爱。
很多事情,在当初的时候,其实看似不会结出果实,是无用功。
我们那么努力地存在着,学习、工作、爱恋,很多时候都失去了或没有了,那么这些事情,是不是没意义呢?
也许不是。
曾经的时光,是会在我们记忆中留下美丽的身影,即使我们拥有而又失去,不改变我们享受过拥有的快乐,爱过而又失去,却没有失去爱恋的感觉。
我们只管继续前行,不断得到又失去,最后站在人生的终点,完成生而为人的探索旅程。
以竹本的话作结束吧:没有结果的恋爱是否有意义?
已经消逝的东西,和最初就不存在,是否相同?
嗯。
是有意义的!
晚上房间里很冷,躲在被子里却怎么也睡不着。
索性把电脑抱上床,想安安静静把这最后几集看完。
却没有想到,这最后几集几乎是伴随着满面的眼泪度过的,甚至后来的一夜,心里都积蓄着某种疼痛,完全不能释怀的痛。
当看见竹本哭着吃下那一片片夹杂着蜂蜜与四叶草的面包时,我只是一直在问自己,“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
当看见他们的流逝他们的经历他们的伤痛他们的成长,我也如同他们一样,掉进了青春带来的难题。
不只是某些烦恼,而是一个更大的主题……梦想与现实,伤痛和成长。
其实我是一个对动漫完全没有兴趣的男孩子,会知道《蜂蜜与四叶草》这部漫画,完全是因为以前的女朋友罢了。
记得认认真真地看完第一部,已经是我抵达法国半年后的事情了。
翻弄电脑时发现7,8个月前她留下的这部动画片,却也只留下我独自欣赏。
这似乎老套的桥段。
年轻的时候为了梦想出发,在路途中顿觉辛苦,不安,无助和强烈的孤独。
回过头去,却也发现以前的人,以前的爱,以前有过的诺言,甚至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吻,都也已经消逝迨尽,遥远得只像一场精致而深刻的梦。
而再看向自己原本想要的远方,却依然只一条有模糊的路,安静的路,空旷的路,没有尽头的路。
这是《蜂蜜与四叶草》里经常出现的画面,而这样的画面,当我独自行走在异国他乡,陌生城市,拥挤街道上的时候,也常常浮现在我的心里。
《蜂蜜与四叶草》之所以感动了我,也许正是因为它给了一面镜子,一面让我无处躲避的镜子。
后来碰见以前的朋友,问起她现在怎么样。
朋友说不知道,似乎很忙,很忙。
我说。
是吧,似乎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现在回想在我出发之前与她的最后一眼。
没有拥抱,没有隔着车窗的守望,没有泪水。
只有一些简单的安慰和一两句玩笑。
你说,早点回来。
我说。
好……今天晚上回家的地铁上,忽然决定要来这里为这部卡通写一些什么。
为了它的好,也为了对青春,对眼泪的纪念。
地铁停站,我以为有在人潮中看见“阿久”,那个单纯的,坚持的“阿久”。
但她一下子便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抱着书包。
微笑着轻轻对自己说。
“喜欢过你真好,真的很好”。
我会加油。
你也是:)
连夜补完第二季。相比起第一季满满的悸动,第二季好像变成普通恋爱番了,个人的成长,迷茫和怅然若失都简单成了恋爱的烦恼和回忆杀。结局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轻易站CP……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第一季。
最后的结局,大家的单恋貌似都有了方向这一部其实只是讲解了各人的感情归宿的方向
这番从让我觉得是神作,到三观尽毁,只用了6集的时间。当知道阿修对女主是男女之间的喜欢时,我整个人瞬间石化,为什么一定要守护在女主身边的人对她的感情一定是爱情啊?处理成亲情不是更合理也更科学吗?看到弹幕死忠粉还一个劲儿的在说什么算了,不理解的人是不懂,懂得人真的能接受叔侄恋?况且女主还是这个幼齿设定,往实际的恋爱行为上想,想都不敢想。这个结局太狗血了!只更到第五集多好,比起低能女主抛弃真爱利用别人选择右手的故事,我更想看看女二和热辣野宫的爱情故事啊!
向前进吧 听好了 要向前 不要被黑暗的情绪追上 向着光跑吧
两部的OST放在ipod里听了好几年
高中时代漫画动画日剧电影刷齐了的回忆番啊。喜欢未必会在一起。最终话时卡米亚车祸成为人生转折点,自此开启人气声优制霸之路。
相比较于第一部、第二部剧情成熟很多很多、现实且伤、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太伤了诶😭😭我的阿久啊!第二部狠狠爱上了阿久🤧🤧、结局太感动了、「蜂蜜四叶草」阿久「一切的 一切的 幸福都给你」竹本「阿久 能够喜欢上你 真是太好了」
研三下学期,看到第五集弃。
和第一季唯一的不同是监督换成了长井龙雪,虽然感觉没有第一部好,不过可能只是因为话数少了一半并且感情太过突兀让我感觉差一些吧
这是玩弄我的代价!
共12集。
更加哀叹青春的不再
三星半。每集一半都在放ost撑时间。后面简直就是狗血的韩剧剧情。幸好只有12集。
回忆 不停的回忆 受不了 忽略
很久前看的了,只记得那种淡淡的清新的文艺的细腻的伤感的氛围了。
剑锋一转,由浪漫困惑的校园剧渐渐步入人生感悟剧。很多人不喜欢第二季,我觉得这是许多动漫爱好者最本质的问题——逃避人生的不完美,庆幸在豆瓣还能看到大多人对第二季坦诚的欣赏。最后,在所有人看轻J.C.Staff的时候,别忘了它可是做出过H&C来的哦。
时光是车轮不断向前 青春终究过去 我们终究分离
看到最后完全被治愈了,虽然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但看到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突然就觉得整个人又精神了起来~理花终于决定走出来,真山的执着也得到了回报,森田得到了救赎也找到了自己挥洒热血的地方,山田终于不再纠缠于之前的感情接受了野宫,同时野宫也为了山田改变,阿久一定要被治好继续画画啊,虽然我也一直对于叔嫁有点接受不能,但阿修的确付出了一切,可以给阿久别人给不到的东西,竹本考了驾照还是决定进行寺庙维修,能找到自己的方向真是太好了呢~最后的吐司夹着蜂蜜和四叶草真是太高能的结局了,愿大家都能甜蜜且幸福呀~我从三狮过来的,本来还担心年代久远会不会届不到,不得不说羽海野千花老师真是太棒了啊~没有搭载冈妈的长颈龙也太棒了啊~
第一季断的地方很合,这边不用出也可以的。。说来虽然一开始不习惯但熟悉了娘娘的竹本后也觉得很不错,最后事出换成饼子果然有点。。不过论声音的话是饼子更合呢。。
貌似看了6集。弃~ 清新的起鸡皮疙瘩,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