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因为电视某频道从头播这部电视剧,以一天八集狂轰乱炸,我就瞄了一眼。
这部剧正火的时候,我看都不看一眼,那时候电视上充斥着张国立演的古装剧,诸如康熙微服私访记,也连拍了几部。
看着张国立那张脸和他演的正派角色,毫无新鲜感可言,他要演个反派角色兴许我还能提起兴趣耐着性子观赏观赏。
话说那天我瞄了一眼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首先我异常佩服编剧瞎编的本事,四五集说一个故事吗?
我记不清楚了。
开场热身的故事随着袁立写血书申冤情徐徐展开,这位年轻的白娘子引起了纪昀的重视,是冀州么,赈灾粮食被一帮朝廷官员中饱私囊,老白娘子出现了——咱们英明号称那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文采斐然的一代圣君的亲生母亲是也。
这位老白娘子是汉女子,清朝后宫妃嫔必须是满族出身,所以乾隆生母老白娘子不能入雍正爷的后宫。
咱们的莫愁出现了,莫愁这个名字真好用,甄嬛出宫的法号也叫莫愁,莫愁咬着认真的台湾腔出现了,人家一身武艺哦。
第一个故事最好笑的场景就是乾隆爷、纪昀、圆乎乎胖滚滚的和珅三人轮流说带鱼字的诗句了,此招叫做麻痹敌人,纪昀还会模仿乾隆爷、和珅说话呀!
乾隆爷喜欢收藏,尤其爱东坡。
谁让东坡多才多艺呢,词一流,创豪放派;书法不逊,行书自成一派。
和珅献上一方苏东坡用过的砚台,可把乾隆爷高兴坏了。
纪昀献什么哩,呈上一碗东坡肉,此乃东坡真迹中的真迹啊,满朝文武官员都哑口无言了。
大学有幸在杭州求学,没少吃东坡肉,餐厅只要做,我必吃,我也没去楼外楼啊吃东坡肉,所以我心目里的东坡肉就是块头比红烧肉个头大,像我这样成年女子巴掌的三分之一面积大小。
想想大学排队打饭,“一两米饭,东坡肉,balabala”,一星期总能吃到一回。
和珅一看纪昀拿出东坡真迹了,气啊,怎么办,报复啊!
收藏红楼梦手稿,红楼梦是什么,是被和珅、福康安说成是反书的东东呐,红就是朱啊,摆明留恋明朝朱氏王朝。
红楼梦有朝一日能刊行是曹雪芹先生毕生的心愿,如今面临着可能被付之一炬的危险。
相当咱们现在的禁书了,乾隆爷说它是反书了,怎么扭转局势哩。
且看咱纪大烟袋施展本事了。
这部电视剧可能是我接触到的除还珠格格之外的第一部宫廷剧,不是宫斗而是朝廷的斗争,机智果敢的纪晓岚,谄媚狡猾的和珅,仁德之治的皇上,这一对铁三角也是永远在我们心里,是这么一个天团,没有青春偶像的年轻帅气,但以情动人,有一种让人心里很舒服的感觉,虽然和珅和纪晓岚斗的是如火如荼,但仍然透过屏幕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彼此爱护,虽然和珅对纪晓岚是种种刁难,但纪晓岚总是以儒家的和气相待,举手投足间,纪晓岚是如此的儒雅睿智,虽然根据历史,可能纯属虚构但仍是一部不可超越的经典,事过境迁,这部剧不输丝毫。
这大清国的事,有哪一件是法律说了算的, 只有银子说了才算。
奢靡成性,贪污成风,陋规变作成例,为官者肆无忌惮,人人敢残民以逞其私欲,老百姓苦不堪言。
这是纪晓岚冒死直谏的话。
另一方面,在乾隆皇帝眼中,大清盛世是物富民丰,府库充盈,历代盛世,莫如今日。
眼熟吗?
从年初到现在,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把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重新看了一遍。
一百六十多集,看完唏嘘不已。
第一部结尾的时候居然还落泪了。
如今全部看完,大家褒贬不已,但普遍认为前两部最好,第二部是巅峰,第三部最差,第四部虽然主演回归,但是很闹。
对此我也基本赞同,第一部拍的很古朴,算是起,把一个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人物渐次登场,人物关系慢慢清晰。
在第一部里和珅还尊敬的称纪晓岚为纪先生,在大牢里纪晓岚还对和珅这样的军机首辅抱有希望。
杜小月很出彩,太后很关键。
不偏不倚,中庸之道,这是中国人的活法,有人可能觉得不满,但几千年以来自有其道理。
铁三角是权力的制衡,这样才能保持平衡与和谐。
除了老纪、和二、黄三的铁三角之外,我想说的是,他们身边的人也能构成铁三角,那就是杜小月、刘全、太后。
这条线其实也非常重要,大家可能只重视杜小月,忽视了其他,其实在第一部中太后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很多事情又是刘全帮着和珅办的。
只可惜编剧也未能体会到其中的关系,这个铁三角应该再强调一些。
#《铁齿铜牙纪晓岚》#2020,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扰乱人心。
居家隔离的日子,看电视成了我单调的消遣。
可能因为童年的记忆太深刻,只对2000年前后的剧情有独钟。
看完了新剧《安家》,《如果岁月可回头》(我一般懒得看网剧,习惯某个钟点守着电视机等放剧,电视台也遵循就近原则看本地卫视),就感到好无聊,无意中发现北京文艺频道在播放《铁齿铜牙纪晓岚》,顿觉惊喜!
幼稚园时期我就看过此剧,对小月莫愁苏卿怜等女性角色印象深刻,也记得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痴情与失明(貌似我只记得他失明,忘了他最后复明了)。
铁三角的斗嘴幼童时期实则不大感冒,是今年复播才读懂了台词设计的深意。
只感此剧有着过硬的剧本,过硬的演员,台词真的是妙啊!
初中听同学说过不喜纪晓岚喜和珅,还不知所以,今日咀嚼此剧台词设计,感到和珅的人物形象饱满,喜感程度远胜于纪晓岚,是个灵魂角色。
铁三角的黄三爷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爷,瞪眼发怒的表演也是成了个人标签了,不过看了他的表演我就对乾隆爷的个人能力产生了些许质疑。
也许历史上的乾隆爷就是个中年怠政偏听偏信的男人?
(怠政真的是剧本的锅)看到第一部结尾处纪晓岚拿御赐烟斗敲击和珅脑袋的一幕,我就觉得就在此完结也可以。
不过完结了我也就没戏看了。
所以第二天看到续播第二部续集时又对电视台的排剧班子心生感恩,幸亏你们的选送让一部20年前的老剧又获新生!
(看了第二部第一个江南科举贿选案,好喜欢赵青姑娘。
但人物间的关系不如第一部有趣了,和珅似乎想整死纪晓岚,纪晓岚也有点孤军奋战无人援助的意思。
)
小时候喜欢看古装剧,《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等等,看了一遍又一遍。
但是有几部剧是例外的,比如说《铁齿铜牙纪晓岚》。
虽然同为古装电视剧,但是就是几个老头子在那里说来说去,耍嘴皮子,还没有仙气飘飘的服化道,也没有好看的主角人物,好没意思。
可是,年少不知剧中意,看懂已是过来人。
好的电视剧,就像好酒一样,时间越久,味道越纯。
铁齿铜牙纪晓岚 铁三角再看《铁齿铜牙》,这真的是一部“神剧”,包罗社会万象,很多剧情片段和台词都发人深省。
如第一部中的红楼梦反书案,乾隆听信和珅之流的进言,认为红楼梦反清复明,下旨禁书。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的确严重,但是这种行为像不像现在的键盘侠,听到只言片语就信以为真呢?
当然,在此我们就剧论剧,不深究历史记载和影视剧的差异。
这部剧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三个男性角色莫过于纪晓岚、和珅及乾隆。
张国立、王刚、张铁林的铁三角组合堪称经典。
三个男人之间斗智斗勇,相爱相杀,很是有趣,这样的情节和场景在这之后鲜有出现。
纪晓岚 张国立饰演纪晓岚,剧中的第一男主角,内阁大学士,满清第一才子。
学识上,博览群书,出口成章;为人上刚正不阿,大义凛然;同时又伶牙俐齿,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基本上集合了中国古代儒家理想品质之大成。
在贪官横行、结党营私的年代,纪晓岚坚持清廉为官,而且面对贪官污吏,他拒不姑息,誓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在侵吐赈灾粮款一案中,纪晓岚经过抽丝剥茧的勘察,终于查出幕后黑手薛大老板。
薛大老板何许人也?
乃白娘子,是乾隆皇帝在民间的生母,时隔多年才刚刚与乾隆相认。
但是天下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拨出的粮食却经过白娘子之手,养肥了一众贪官,饿死了百姓。
面对幕后之人深厚的背景,纪晓岚不是没有纠结过:是屈从皇亲国戚,枉顾国法,还是刚直不阿,彻底追查元凶?
面前是因心存愧疚有意护母的皇帝,作为最大贪官乘机发难的和珅,还有因饥荒饿死的孤儿……当看到普通家庭的孩子因赈灾粮食被贪而失去母亲,纪晓岚抱着必死之心下令白娘子判斩立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纪大烟袋身体力行的贯彻着这句话。
仁义道德不是说说而已,以身作则,自己做到了,才能对他人提出要求。
纪晓岚的神机妙算,剧中处处有体现。
一幅画引得皇帝走访燕城体验真实民情,一捧话梅及白纸帮红楼梦正名并让其得以保存并流传千古,一口绝技离间贪官得以查明真相,装疯卖傻深入民间查案让真相大白,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做人当学纪晓岚的正直,面对重重利益诱惑任然不忘本心真的很难,但是坚持自我,才能活的问心无愧。
和珅 王刚饰演和珅,人物之可爱与纪晓岚评分秋色,首席大学士,正一品军机大臣。
众所周知,和珅是一个大贪官,油嘴滑舌,且诡计多端。
从剧情中可以知道,和珅原本只是一个小小侍卫,后来靠着自己,一步一步位极人臣。
不得不说,和珅处事真的大有学问。
首先,和珅极擅长藏拙。
在学识上,他并不输纪晓岚,但却从不轻易表现自己,从对鱼中即可窥见一斑。
三人经典的对鱼场面,纪晓岚与乾隆的“鱼”对的是妙语连珠,不同流俗,而到了和珅那里确实支支吾吾,粗粗俗不堪,多次被罚搬鱼篓子。
后来,和珅与纪晓岚单独被困孤岛,再次说鱼时,和珅的鱼说的却与之前截然不同,名典古籍也是随手拈来。
纪晓岚都疑惑和大人到底卖的什么药,明明一肚子学问?
和珅却说,皇上在场,何必抢了古来文才第一帝王的风头。
他后来又装作不会游泳骗过小月莫愁甚至是纪晓岚逃过一劫,可以说是棋高一着了。
会藏拙,是一种境界,需要端正心态,方能不显山不露水,然后或绝处逢生,或成就大业。
其次,和珅极其忠君。
这一点应该是和珅能晋升且虽大贪但能活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和珅对乾隆的忠心王刚老师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忠心一个人就要全方位了解一个人,和珅基本把乾隆的所思所想都考虑到了,因此乾隆想做什么,和珅都尽全力满足,甚至是不惜代价。
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领导没有想到的都帮忙想到了,这样的人哪个领导不喜欢呢?
但是忠君终究是不能和爱国爱百姓等同起来的,但是谁叫皇上才是和珅的最大靠山呢?
再者,和珅遇事沉着冷静,能屈能伸,千人千面。
遇到金大爷,应该是和珅最倒霉的一段日子了,被锁恭桶附近,吃的是当掉全身衣服换来的几个窝头。
虽然平时官威大,但是虎落平阳,和珅却也能俯首帖耳,立马学乖。
即使是面对心腹大患纪晓岚,需要求人的时候他也是不顾面子亲自下狱等纪晓岚醒过来。
面对皇上金大爷,他毕恭毕敬;面对纪晓岚,他时而争锋相对时而假意附和;面对下属,恩威并施,收服人心……面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他都能转换自如,无往而不利。
乾隆 张铁林饰演乾隆,剧中权力最大的领导,和珅说他是古来文才第一帝王。
剧中的乾隆至情至性,且心如明镜,知人善用。
他能同时重用纪晓岚与和珅,就可以看出这个皇帝并非是酒囊饭袋。
纪晓岚真实,敢说真话;和珅周到,万事以皇帝为先。
乾隆其实对他下属的每个人都了如指掌,但是却不露声色,在关键的时候委派正确的人做事。
无论是面对刚刚寻回的生母犯错而引咎自责,还是创造条件让纪晓岚调查甘肃监粮案;无论是为了真相甘受下属蒙骗,还是面对美女名画不受蛊惑警示下属,都说明了乾隆的是非分明。
乾隆同时也将帝王的左右平衡之术运用的出神入化。
有个场景是这样的,乾隆惩罚和珅纪晓岚扫大街,两人刚划清界限,各扫各的,乾隆乘一辆马车,在分界线左右撒了一些沙土,引得纪晓岚和珅为此争吵起来。
乾隆开怀大笑,自古治国,臣子不吵,皇帝哪有安宁呀。
的确,自古以来,若臣子都团结一心,那皇帝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朝廷上下如果只有纪晓岚,水至清则无鱼,那估计天下之大为官者甚少;若只有和珅,看起来一片祥和,那估计只有被粉饰的太平。
乾隆平衡两者,使双方都不能轻举妄动,才能高枕无忧。
该剧编剧之一汪海林接受看天下的采访时曾说,“某种程度上讲,纪晓岚和和珅是乾隆的两面,是他人格的外化。
一个是他善的、追求正气的一面;一个是他人性中黑暗、有私欲的一面。
他一直在其中游走,或者说在这两面斗争。
这两个人是用来写君王的,并不是单独地写这两个人物。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一支秃笔写出那风风雨雨恩恩怨怨千古传奇,铁齿铜牙纪晓岚,终究是年少的我们低估了。
作者:玖微Yuki,公众号@微时光小站,希望能用温暖的句子伴你度过人生的微时光。
这部电视剧看了不少于两遍,从2000年的第一部,到2008年的第四部,张国立、张铁林、王刚、袁立“铁三角”也成了经典,将剧中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
😍🤒😍 初看这部电视剧时主要是看热闹,理解的比较肤浅,越看越感觉剧中好多情节反映当今的一些热点,好多的事件映射当今的一些社会问题,令人深思,比如在《笔谈奇案》单元中,就映射了当今上网交网友的社会问题。
不去考虑历史真实性,这部戏拍的很有深度,非常值得现代人用心去看,用心去理解。
👏👏👏
小时候看纪晓岚特仗义,是和珅笨每次都被戏弄,而且希望他被纪晓岚吊着打。
最近重新看了几次,如果不纠结历史和剧情的真假,只讨论剧中的人物,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几年的我会觉得剧中和珅才是王者!
甚至想学他的几个套路。
有一次他被安排扫厕所,竟然表现的没有一点不开心,反而很乐意,准备好纸巾,还送泻药,励志要做最棒的扫厕所人,于是皇上又被感动恢复职位,有几个人在受到惩罚和冷落时还能做到和珅这样,人家的王者段位是拼实力打上去的。
面对纪晓岚,虽然承认过自己最讨厌的人是纪晓岚,也从未停止过斗争,但表面上从来不会断绝关系,这可方便他每次套话套信息,相信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做,想做也做不到。
和珅给皇上给太后都精心准备礼物,甚至皇上周边的公公也送,剧中没有人不愿意帮他的,人缘真的是好。
纪晓岚也有很多次用钱让门卫,酒楼小二,狱中当差的都是一点小钱能打发的,所以不是纪晓岚觉得这路不对,是比较抠或者穷吧。
虽说是贪,但一旦察觉一丝丝不对就立马收手,一点都不贪。
细节描述的非常好,适合急于提高情商的人看。
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铁三角很深入人心了,童年看过无数次的电视剧,电视剧展现了“康乾盛世”的乾隆年间,在祥和繁荣的景象背后是各种矛盾的存在,本剧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而展开的。
应该要说式最经典的古装传奇剧,邹静之剧本很给力,和珅与纪晓岚的诙谐斗争,乾隆也不是傻子,贪赃赈灾款项、官字奥秘、百姓疾苦等问题都有隐射!
王刚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诠释和珅,堪称经典!
袁立的野蛮女友杜小月,张国立的纪晓岚,皇阿玛张铁林,侠女都很经典。
剧中人物形象都丰满生动,演员们的表演不露痕迹。
特别喜欢看和珅和纪晓岚对手戏特别精彩。
电视剧当中真的有很多又有内容有有趣可以重复看很多遍的,这部不止铁三角,其他角色都各有特点,虽是对历史的戏说,但对各种人物的把握描绘都特别精彩。
如今找一步这样内容充实诙谐有趣的剧很难了。
和珅:请问纪大人,五色鱼 典出何书?
纪晓岚:典出 水经注(不假思索)和珅:半面鱼?
纪晓岚:典出。。
(感觉哪里不太对)典出 会稽志。
和大人,妾鱼 典出何处?
(微笑着打量)和珅:典出 尔雅。
卧剑之鱼?
纪晓岚:苏东坡诗。
同队之鱼?
和珅:韩愈之诗纪晓岚笑:哈哈不对啊和大人和珅:怎么不对。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明明是韩愈的读书城南诗。
(后续省略)装逼成功后,大内侍卫出身的和珅机智地游泳逃走了,留下一脸懵逼的纪先生。
每每重温这个片段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也正是这段对白让我有了看完第一部的动力。
顺便想谈谈个人对乾隆的理解。
乾隆是幸运的,不光是因为他登基时大清王朝已四平八稳,开始呈现日渐繁荣的景象,更是因为他有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
他不用像康熙亲政之初就经历惊险的宫廷政变,也无须经历他父亲雍正九龙夺嫡的残酷考验,他的继承人地位几乎是在康熙晚年时就被内定了的。
这种成长环境赋予乾隆相对健康的思想和人格,更加的有人情味,懂得生活的趣味。
所以康熙和雍正多出现在严肃的历史剧,而乾隆经常出现在还珠格格啊,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些具备喜剧元素的剧中。
貌似还记得当时电视一天3集连播。。。
十集弃。小时候看过第二部,上学没看完觉得很遗憾,现在想从第一部开始看,结果看不下去,节奏,配乐,剪辑,有些人的表演,都让人打瞌睡,算了吧
當時還真喜歡看古裝劇吶
很搞笑
那个时代盛产洗白糊弄剧
这种胡扯的剧能打到7分?王刚这辈子只会演和绅吗?已经被和绅这个角色套住了
纪晓岚和和珅是好基友,那首歌我现在还经常哼唱。
毁我青春啊啊啊
三个中年油腻男自娱自乐。。。。记得编剧说写真实历史没人看,这样虚构低俗自认幽默。。。。还真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勿以恶小而不为……呕
3。5
逗闷子
黄瓜闺女能买数百个,纪晓岚去一个地方行情就了解这么清楚,厉害。
还行
其实啊,张国立这人没这么简单。
跟康熙微服私访一样烂
驱逐张铁林败类。
第一部的剧情是最紧凑的,不过还是喜欢第二部呢。后面两部无视
不好看,儿时的换台中场休息
算是讲了不少老百姓的心声吧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