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一部毁童年的《福尔摩斯2》之后,终于等来了一部欢乐的怀旧片《地心历险记2》,让我想起了伴着《儒勒凡尔纳作品集》一起度过的青葱岁月,各种温馨各种欢乐各种怀旧,看到开心时完全忘记了我是一个人在看电影。
虽然剧情是原创的,而且低幼向,但是在看到那座火山那个山洞那艘鹦鹉螺号之后,还是怀旧的稀里哗啦,这就是神秘岛啊,这就是凡尔纳啊(虽然鹦鹉螺号小了点而且长了翅膀)!
相对于凡尔纳的原作,这部电影剧情极其简单,完全不用动脑子,跟着镜头轻松探险就好了说起3D特效,还是很给力的,无论是直升机坠落零件四溅的时候,还是蜥蜴君,蜈蚣君,小鸟君,电鳗君向着屏幕冲过来的时候都很有冲击力,那只鱼枪更是大赞啊!
巨石强森抖胸卖萌,吉他弹唱也不错,可惜我不是肉丝。
他和老爷子的相互吐槽略有笑点,马马虎虎。
场景设计借鉴了《阿凡达》很多,蜜蜂骑士大战愤怒小鸟的空战桥段来自于《珍珠港》,但是这都无伤大雅不是么配乐中规中矩,节奏感不错。
让我们忘记剧情吧,忘记内涵吧。
架上眼镜,拿起爆米花,像个孩子一样放松一下。
(带着2副眼镜的,吃爆米花要小心╮(╯_╰)╭)PS:剧情党,文艺党,内涵党,思想党,真心不能看这部电影。。。
莫谓言之不预,切记切记。。。
说句不怕拍的话,为嘛大家对所有电影要求都那么高呢?
这部戏定位就是儿童片,影院也是当儿童片放(前面插播的商业广告也好电影广告也好全是儿童类的)。
估计导演也没打算拍成阿凡达,人家就想拍成个3D商业贺岁儿童片。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各种指标都符合了啊。
影院里就是一大堆小孩啊,而且小孩都笑的很欢乐啊。
估计他们回去会跟自己的小朋友炫耀,今天看了神秘岛哦,超级好看o,爱死拉o~倒是我们这帮大人,冲去看人家儿童片,还怪人家不够刺激不够惊险剧情经不起推敲。
轻则怪人家导演不努力工作,重则说人家导演践踏经典。。。
errr。。
至于嘛所以建议各位还没看又想看的成年人,出门前不妨把脑子放家里,带眼睛和嘴就行拉。
-------以下轻微剧透------------1.rock同学的各种才艺表演很精彩。
抖胸集体笑场,吉他人家还真会弹,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唱。
2.3D效果非常好,扔电鳗那个直接吓的我旁边的小gg惊叫一声3.阿凡达借鉴的非常好非常彻底。
4.最后剧组还贴心加入今年大热的基情元素。
结语:做为一部贺岁低幼儿童片,表现非常好( 鼓掌)
《地心歷險記》第一部給我印象還是很深噠。
因為我人生中看過噠第一部3D電影就是《地心歷險記 1》。
作為續作噠出現我肯定不能錯過。
而且主演還是Vanessa。
比較驚喜噠是岩石同志。
他噠加盟祇會讓這部電影更加豐滿。
但總體製作我並沒有覺得比第一部有多大進步。
因為從飛行噠巨大蜜蜂和花朵來看有明顯噠製作痕跡。
個人比較喜歡象群噠鏡頭。
最大噠大象也祇有小狗那麼大。
非常可愛。
說說劇本吧。
作為續作整體細節鏈接安排還是比較緊湊噠。
因為還沒到十五分鐘黃金點就已經有小高潮叻。
Vanessa表演勉強及格。
略顯做作。
岩石同志不用說叻。
肯定是整體噠支柱。
我是眼見着Josh小朋友成長噠。
從《Bridge to Terabithia(仙境之橋)》到現在。
演技大漲。
但長相就不如以前那麼可愛叻。
其他人都是點睛之筆。
缺一不可。
總之整體效果令人滿意。
劇本也可圈可點。
建議一家三口觀看。
二月十日中國上映。
如期觀看。
但和朋友們吃飯耽擱叻寫影評噠時間。
不得不說個題外話。
如今噠00後實在是太張揚叻。
兩個小情侶也就十歲出頭。
手牽手單獨來看電影。
舉動親密。
還談及伊朗核問題。
現在噠孩子真是不可貌相。
讓我們這些剩男剩女情何以堪。
生命之不能承受。
今天觀影諸多插曲。
終生難忘。
2008年11月5日。
安徽合肥长江电影院。
地心历险记3D。
影院的3D电影?
40块大洋,当时电影院刚从低迷的环境慢慢升温中,但是40块钱的票在我们这基本属于天价,虽然是3D,但是没人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3D电影,大家的对3D电影的印象停留在那种免费送给学生票的3D电影非常小任务3(就是免费送电影票,家长带孩子到了电影院,再欺骗家长和学生买15元一幅的纸质红蓝眼镜,其实效果很差,属于一种骗钱的手段)抱着好奇的心理,去看了人生第一部影院3D电影(说的是在电影院看3D,香港迪士尼的米奇幻想曲虽然也看过……),第一部剧情其实也满简单,但是在3D的加持下,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接连看了闪电狗,飞屋环球历险记等高价3D电影。
其实后2部迪士尼的动画大作以现在来看都算伪3D影片了。
怎么也找不到地心历险记那种感觉(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不算什么强片)。
地心历险记当时在我心中播了一颗种子。
直到阿凡达……全国人民犹如排队买盐一般“疯了”,就想现在买IPHONE4一样,看阿凡达那叫时尚。
什么?
没看过阿凡达,3D你都没看过?
你OUT了?
当时赶热闹的人把真正想看电影的人挤的没处躲。
于是3D火了,管你什么片,动作的科幻的动画的真人的通通3D,连苏乞儿这种2D片,都要夹杂5分钟的3D场面……不可否认,阿凡达和3D把中国的电影产业带上一个新的高峰。
言归正传,带着上面所说那一份情感,2012年2月10日,地心历险记2,万达IMAX3D(2008本地还没有IMAX厅,甚至到阿凡达的时候也没有IMAX厅,本地第一部IMAX厅所放的影片已经是变形金刚3了)。
从布兰登费舍到巨石强森,这2人个人觉得半斤八两。
影片本身的类型谁来演问题都不大。
但是身为续作,在IMAX的光环下,甚至还不如第一集,剧本?
OH,SHIT,更烂!
很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比如亚特兰提斯,说几十年沉没,几十年又浮上来……那岛上的生物沉入海底难道不是死绝了,难道再次浮上来直接就有生物了?
还是它们都能在深海存活?
关于那些生物的大小也没有说明。
巨石为什么怕蜥蜴?
按照剧情所说亚特兰提斯沉没和浮起很多次了,既然每次城市都完好无损,这一次凭啥就整个亚特兰提斯就彻底毁灭了。
有一句话说的好,和商业片较真,你就输了……我承认我彻底输给这部片子了。
回来说特效好了,纵观整个影片,不知道是近年来3D大片看多了还是此片特效真的不咋的。
那种架空式的仙境场景我甚至觉得和《画壁》里的场景不相上下,有一处那种黄色螺旋式的植物,明显就是纸扎的。
而且电脑CG和真人之间融入感很差,回头看看《金刚》和《猩球崛起》都比此片强。
优点?
还是有的,带个胆小的“美眉”片中还是有3-4次怪物忽然出现的场景,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懂的。
吐槽了半天,都是源自于心中的第一部3D。
但是这一部剧情充满了矛盾,完全没有逻辑的儿童片实在是烂的掉渣。
续作整体不如前作又没有新意本身就是杯具。
很难想象如果不是IMAX……它就是一坨……片子最后告诉我们第三部是:从地球到月球。
穆罕默德释迦摩尼耶稣一起保佑第三部永远不会面世吧。
真主保佑阿弥陀佛……阿门。
本来不想用嘲讽这个技能的,可无奈真是傻逼小怪太多,我也只能使出大招了,群嘲。
首先我想说说这个片子的定位,我不了解北美上映的分级是什么,在昨天我看的那一场里,可能三分之二的是小学,初中的孩子(还有少量高中以上的学生),有些家长的是给孩子买了票,自己单独去看另一场《碟4》。
当你走进这样一个影场后,我认为稍微有点童心的人已经放下生活中的烦恼,等待上演一出当年童年少年时的冒险幻想了。
再来看看《神》的人物配置,2个热血高中生,一个后爹,一个搞笑爹,一个热血老头。
很标准的冒险动画片式的人物结构,我想到了辛巴,娜娜,沙祖,穆发萨,蓬蓬,丁满。
我和表妹去看的,初二生,寒假在看《海底两万里》,也是个凡尔纳迷。
电影过程中孩子们很欢乐,我也很欢乐,因为我看到了曾经出现在脑子里的场景,神秘的亚特兰蒂斯,我爱死这个地方了,看过很多电影都有关于它的想象,《神》中那个空中俯瞰推移到波塞冬的那个镜头看的我鸡皮疙瘩直冒。
还有躲巨蜥,骑蜜蜂,斩电鳗,开鹦鹉螺......我觉得我要是个孩子,肯定今天晚上都甭睡觉了,偷着乐去吧。
看到一个很2的影评说本片适合三岁以下儿童观看,好吧,暂且不论你这话所表达的智商高低,至少我认为你是个尖酸刻薄的人,一个土逼头像还带个眼镜装斯文,大叔,请问您多大?
您之后又说本片的名字坑爹,我想告诉你,本凡尔纳系列片的主题是JOURNER,旅途、征途,导演并不想告诉你这是地心游记2,也没有给你透露电影非要和地心有关系,请从你理解和中国电影市场的傻逼翻译中抽离出来,逃离苦海。
还强烈推荐大家不要去看,你可真他妈缺德啊。
还有脑残拿和阿凡达比的,我又结实的被雷了一下,也为导演和拍摄团队感到中国影迷真他妈不好伺候,我们的技术要比卡梅隆牛逼,剧情要比诺兰跌宕,台词要比阿方索卡隆有哲理,真他妈是日了狗了,你们這么高标准干嘛看這个儿童片啊?
中国人看电影最傻X的就是不懂分级,以为自己多牛逼文艺青年非冲到影院去看了个不适合自己的电影,然后出来就一顿喷。
我就想问这些傻X,你们进电影院之前能不能想一下這个片子是否适合自己,而且你如果觉得不好看中途可以走啊,到底是什么动力让你能如坐针毡的在那里呆一个多小时?
花了钱是吧,要有素质是吧,你花钱之前不走走脑子也真是傻X的可以。
我们何必为这样一部爆米花电影里不太严谨的情节而纠结呢?
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幼稚一点的神经轻松的和孩子相处?
一想到看完好莱坞商业片出门摔瓶子砸板凳大呼上当的人就揪心,你们这紧绷的神经,究竟何处能够释怀。
看<地心游记1>是我的3D处女看,之前对3D闻所未闻,之后一见倾心。
从电影院出来时我曾激昂的感慨:活着真是一件美妙绝伦的幸事。
接着就变态般的追着看了继<地心游记1>之后几乎所有的3D电影,戴眼镜的,不戴眼睛的,只要宣传中有3D就去看,<闪电狗><阿童木><冰河世纪3>等等,却再也没找到最初<地心1>带给我的震撼,以为是因为不是真人版,所以接着看了<豚鼠特攻队>等等,依然兴趣缺缺,即便是风靡全世界,万人空巷的<阿凡达>也没让我重温到<地心1>的刺激,我的3D之旅止于<诸神之战>。
经过<阿凡达>之后,3D俨然成为赚取票房的利器,一时之间,所有的影片皆变身3D,拙劣的程度惨不忍睹。
在我对几乎所有的3D都失去了兴趣之后,我带着最初的感动与雀跃,还有一丝虔诚去看了<地心历险记2>。
不可否认,第一次的悸动留在心底的印记是无法泯灭的,并且在每一次的怀念与回忆中变成了永恒的完美。
即便如此,同<地心1>相比,<地心2>仍旧是一部有欠诚意的作品,同样90几分钟的故事情节过于简单,蜈蚣,电鳗无法与yoyo球和食人鱼比肩,蜥蜴无法和霸王龙抗衡,潜水艇更无法和火车隧道相提并论,骑着蜜蜂飞翔也没有电磁石惊险刺激。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3D的特效依然精湛的可与<地心1>媲美,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互动感,也就是这一点让我一直念念不忘3D的美好,也因为这一点,让我对时下3D片失望之极。
我想,看过<地心2>,3D影片之于我可以暂告一段落,我的所有期待与想象只能将永远存在我的回忆中,无法被分享,无法被复制。
瘦弱的Sean最讨厌了,从《饥饿游戏》就开始觉得这人完全不行,没点执行力,遇到困难到后退,完全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看到龙卷风还硬要靠近,找死还要让其他4人陪葬,找死不成,剧情让他们来到了儒勒·凡尔纳笔下的神秘岛,找到了爷爷,来到著名神秘的亚特兰蒂斯后,瘦弱的Sean又硬是把自己整成了瘸腿,一心想着拖累人家,来到海边没有悬崖就自暴自弃一心想放弃,作为凡尔纳迷却不知道鹦鹉螺号的启动开关?
好了,黑够了,《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是一部暖暖的、妙趣横生的、养眼的、唯美的冒险电影,神秘岛上的旖旎风光让人惊艳,不输给《魔戒》中的瑞文戴尔。
老实说,看完之后真的有点失望。
就这样就是历险记了吗?
好像还未历险呢,而神秘岛连接的三本书的很多内容都没有说上,没有什么特色。
总不能说看到巨型的蜥蜴和迷利大象就说是格利佛游记。
一百多米下面的潜水艇,凭借2人之力(还有一个是脚受伤的)就可以潜到那么深,好像他们哥哥都是潜水高手。
三人掉进水里了,那么困乱的环境,潜水艇像等待他们一样将他们引进了,没有半点历险的感觉。
还有,LG说的一个。
坐蜜蜂被鸟追紧的男猪脚,反而能救翻掉下去的女猪脚,太神奇了……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大了,能发挥的东西实在太多,不至于是这种效果的。
这片看预告以为很场面,以为有恐龙,原来就他玛的一条大蜥蜴,这也没什么,最重要是那个在电影中唯一出现的巨兽的唯一一个凶狠的动作放到预告片上,你还以为他是巨作,就如同中国垃圾片中,把片中唯一最帅的几个镜头拿出来骗你钱,还有,那个剧情,真尼玛的垃圾,跟十年前的电影剧情差不了多少,基本上没高潮,没场面,没看头,说是历险,其实就是地心逃命,还有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想说,特别是那几个人骑蜜蜂像骑马一样,想飞那就飞那,你就不会换一只其它我没见过的东西,为什么非要蜜蜂,我不是讨厌蜜蜂,是因为蜜蜂怎么可能这么听话,又不是喂养的,又不是训练的,不要这么做作好不好?
还有骑在蜜蜂上,竟然飞来飞去没见到有风吹,拜托拍的时候,买个电风扇吹一下好浪费钱么?
反正这一部片,很假,很没剧情,很浪费钱!
看过第一部,再来看第二部,你会发现电影进不了不少。
原来第一部都是室内加一个背景,看着有些假,全靠演技加分。
到“地心历险记2"时,不仅来到了小岛上,而且还有海上风暴这种大场面,挺震撼的。
神秘岛起源也挺具备神话色彩,总比什么都不明的孤岛要来的强。
最后逃生那一段也是穿满惊险刺激,劫后重生,故事也迎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剧情跟第一部没什么关联,因为是在电脑上看的,特效都看不出来。明显感觉比第一部差了很多
比想象中好看的儿童片。。。
比内地电影要好看。
各种虫子什么的有点恶心啊,亚特兰蒂斯就那样一晃而过。男主竟然是《小曼哈顿》的正太!长这么大了。。。
剧情太牵强,没意思
在2星与3星之间徘徊。。。
中规中矩,剧情一般,完全是因为rock和瓦妮莎才看的
假,太假了!拍摄也找好点的地方啊。 儿童片,3D效果还不错
看得下去,不过实在太假了。成人童话,和地心木有关系啊
向凡尔纳和尼摩船长致敬!~~ps:大块头耍宝挺有看头
甚至不比第一部,从始至终都毫无紧张感的“冒险片”。
儿童片,强森上次的牙仙也是
乏味,真的乏味。 居然又看了一遍。
完全为3D观影而拍的影片,大蜈蚣和电鳗两段,真是非洲老汉跳高——黑(吓)老子一跳。集合了幼时钟爱的三部名著《神秘岛》、《金银岛》和《格列佛游记》的精华,难道单部的改编无法满足观众的节奏需要么?
挺期待下一集
幼稚儿童欢乐多 我喜欢凡妮莎
广播剧
就当看看稀奇古怪的花花草草和3D效果了,故事基本没什么曲折,台词温馨得有点傻。那种效果,就跟逛了趟水族馆一样……
不错。
比第一部差很多,片子漏洞百出,内容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