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ind 一个不能没有家的人,可以为了家做任何事。
从《误杀瞒天记》到《误杀》,从阿贾耶·德乌干饰演的维杰到肖央饰演的李维杰,这两部电影都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被人渣摧毁的家庭,与一位不惜一切去保护家庭的父亲和丈夫。
在中国翻拍版中,本已脱罪成功的李维杰最终迫于「龙标」压力选择自首,成了被影迷诟病的无奈一笔。
而在印度原版中,维杰虽然在最后隐晦告知了真相,但两家人的仇恨是依然无法被化解的悲剧。
《误杀》/2019原版《误杀瞒天记》的导演尼西卡特·卡马特于去年不幸英年早逝,而讲述新故事的《误杀2》已经集结了原班人马早早立项。
维杰一家人的未来将会如何?
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其实《误杀》的原版电影《误杀瞒天记》本身也是一部翻拍作品——它翻拍自2013年的印度电影《较量》。
而就在今年,《较量》的导演兼编剧吉图·乔瑟夫为这场「误杀」画上了一个属于他的句号。
作为《误杀》和《误杀瞒天记》的故事鼻祖,这部2013年的南印电影《较量》,相信一些影迷有所耳闻。
这部2013年的最初版本,据说灵感源自东野圭吾。
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误杀瞒天记》和《较量》几乎一模一样,许多镜头都是1:1复刻。
二者最大的不同,或许是语言——《较量》采用了南印的马拉雅拉姆语,类似一种印度方言。
这也许就是它的影响力远不及采用了印度官方语言印地语的《误杀瞒天记》的原因。
南印版的男主名为乔治·库蒂,是一位骨灰级影迷兼有线电视承包商。
这一角色,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维杰了。
六年前,乔治的大女儿安娇过失杀害了警察局长吉娜的儿子瓦伦。
通过对时间和记忆的重重布局,乔治骗过了穷追不舍的警方,并巧用「囚徒困境」借假藏尸地点洗刷嫌疑。
他编造的谎言不仅洗脱了自己的嫌疑,同时引起了其他居民对警察蛮横调查的不满。
最终,吉娜引咎辞职前往美国,调查无疾而终。
六年后,乔治一家已经一跃成为了镇上有名的大户人家,新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这些年他工作、贷款、买地,修建了一座属于自己的电影院,当上影院老板,赚了个盆满钵满。
然而这个曾不惜一切拯救家庭的男人,此时却面临着严重的家庭危机。
老婆瑞妮不满乔治把赚的钱都投去拍电影写剧本,还常常和狐朋狗友宿醉不归。
乔治闭口不谈也不让任何人谈论的藏尸地点,也令她惶惶不可终日。
更严重的是,大女儿安娇患上了精神创伤,每每看见警察就担心是东窗事发,连睡觉也不得安宁。
虽然家人们忧心忡忡,但胸有成竹的乔治自知不出意外的话,警察局地板下的真相一辈子都不会有人发现。
事情的发展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编剧在他们的生活中安插了一个意外——目击证人。
六年前的夜晚,一个名叫何塞的家伙杀了自己小舅子。
在逃命途中他路过警察局,隐约看见了正在离开的乔治。
看到乔治之后 ,他没跑两步就被捕入狱。
对乔治一家的误杀案毫不知情的何塞,六年后才被放出大牢。
另一边,吉娜夫妇渴望寻回儿子的尸骨,好为亡子做一场符合宗教信仰的临终祷告。
虽然乔治之前暗示过人已经没了,但吉娜夫妇坚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但不管怎样的恳求,都没能让一心保护家人的乔治松口说出藏尸地点。
尽管数年间毫无线索,但和吉娜夫妇合作的警察局也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逮住乔治。
在偷偷躲过法院的情况下,他们已经秘密调查了几年。
不仅全屋监听盯梢,甚至连卧底套话的活动都安排上了。
处心积虑的卧底终于从瑞妮处确认了杀人事实,威胁一触即发。
目击证人何塞此时才恍然大悟自己那天所看见的是什么。
为了高额的赏金,他决定向警方告密。
证人和供词一应俱全,警方也根据何塞所言,挖开警局地板找到了一具年轻人的白骨。
铁证如山,被深埋多年的真相终于要重见天日了?
乔治会保证它「永无天日」。
当年不做瓮中之鳖的乔治·库蒂,这次花了六年时间设下大局。
朋友、剧本等等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再度成为击败「铁证」的妙计……这部由原班人马在7年后打造的续作《较量2》,可以算是「误杀」故事的一个句号。
只可惜,这照葫芦画瓢的句号实在有些抽象。
这部名副其实的续集电影有整整152分钟。
虽比首部短了12分钟,但观感上却是又臭又长。
导演在前一个小时尽心尽力地描绘了乔治一家人阴影下的新生活,想诠释「脱罪并不意味着自由」。
这样不厌其烦的描述,在关键人物何塞早早登场的状态下,可谓是让观众倍感焦躁。
直到1小时处歌声响起,电影可算进入了正题——目击证人出现了。
和前作一样,导演这一次也做了大量的铺垫,为后续的大小反转铺路。
只是这些细节远不如首部那样严丝合缝,显得细碎掉渣,生硬许多。
何塞的个人生活可有可无,强行设置的目击证人和更加戏剧化的布局也难让人信服。
警局执着于一件多年悬案,不惜大费周章安插卧底,这一点就已经难让观众信服。
而乔治所布的新局则堪称南印版「碟中谍」,不仅比时间谜题复杂,还需要难以想象的超高行动力——反渗透反卧底反监视。
就连电影中的角色也不禁想问:「他一个普通人怎会如此牛X?
」唯一值得品味的新细节是小镇居民态度的前后差异:现在的邻居们因为对富裕的乔治羡慕嫉妒恨,而打心底里讨厌他。
乔治杀人的流言蜚语与阴暗猜忌在坊间流传,他已经无法从这些人身上获得任何帮助了,也正因此,警方的重启调查才能得到支持与配合。
主角依旧脱罪成功的《较量2》,让误杀悬案落下了帷幕,智斗的爽度依旧,但在悬疑层面与整体质量上,实在免不了狗尾续貂之嫌,毕竟前作的高峰难以匹敌。
但《较量2》的意外价值是,它的主题无心插柳般证明了《误杀》修改后的结局并非一无是处。
第一次乔治·库蒂成功隐瞒了罪行,但因为心中有愧,他向吉娜暗示了杀人事实。
爽!
但代价是什么?
妻子终日惶恐不安,女儿罹患警察PTSD,身边的恶毒传言与异样目光接连不断。
脱罪并不意味着自由。
他们接受了意想不到的的惩罚,在身心上饱受无尽的折磨。
结局时吉娜放下一切化解恩怨,她会继续背负丧子的痛苦,而另一边,命运对乔治的惩罚也尚未结束。
这次脱罪花了六年,那他还会花多少年、多少钱去准备下一次脱罪呢?
乔治的惶惶不可终日只是隐藏在了深思熟虑之下,他每一天的日子也一样不好过。
从《较量2》对惩罚的这种呈现和解读来看,《误杀》中李维杰的自首可以当作是一次提前的解脱。
对这一家人而言,这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结局。
《较量1》中最终男主逃脱法律制裁,在最后面对男孩父母的时候虽然打了谜语,但仍旧不肯透露信息,很多人觉得事已至此,都已经赢了还不承认,会不会太冷血了,而这些在《较量2》中都做了解释。
在2中,男孩父亲又来拜访,用宗教传统的说辞来试图得到藏尸之处的信息,但仍被男主回绝。
随着剧情发展,关于藏尸之地的确切信息传出,男孩父母也立即赶回来,男孩母亲表示不论花多少钱都要挖出来。
在案子看上去即将告破的时候,男孩母亲又希望可以把男孩偷拍视频并要挟的丑陋动机给撇清,并且希望定对面全家的罪。
种种迹象表明,男孩母亲根本就不想和解,也不愿意和解。
通过这种设定,对于《较量1》中,男主逃离法律制裁的道德批判就可以少了很多。
因为男孩母亲只认为自己孩子是受害者,而无视了孩子的犯罪动机。
男主虽然也认为自己孩子是受害者,打死男孩是正当防卫,但依旧心存愧疚,这一对比就显得男主这边道德站到了高点,从而最终再次逃脱制裁也会让人觉得不那么不舒服。
因此,只要双方都不认错,那这战争仍旧会进行下去,只会再次进行更多的较量。
那怎么才算真正的和解呢?
只要双方都承认自身方面错误,比如男孩父母发表声明说明孩子前去的丑陋动机,并对此深感歉意,男主深受触动主动投案,并交出尸骨,女孩因未成年和防卫过当等减刑入狱,男主一家其他人因包庇罪等入狱,再次出狱后,他们放下了内心包袱才能重获新生。
男孩父母因为男主他们受到了法律制裁,并且得到了尸骨,也可以放下仇恨,重新生活了。
(当然这样的剧情过于狗血,所以肯定不会发生)
这一部的合理性差于第一部,尤其是最后尸骨调换的反转,只能是在印度这种神奇的国度才能成功。
但是两部的精彩之处,都在于剧情的发展非常符合印度的国情和社会现实,第一部的民众同情心和舆论,到了第二部就变成了嫉妒眼红后的流言,而且许多的铺垫与反转细节,与印度女性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比如妻子之所以会信任女卧底,是因为印度的家暴现象非常普遍,谁会想到一个时常带伤的弱女子其实是女警察,而男主能拿到相似的骸骨,也有情节暗示是因为埋尸工需要一笔嫁妆来让女儿嫁个好人家,印度非常讲究种姓,种姓低的人家婚配的唯一可能,就是丰厚的嫁妆。
而两部的结尾都很有深意,第一部男主说你为了你的孩子锲而不舍,我也会为了保护我的家人竭尽全力,而且他暗示了父母男孩已死,有极大的愧疚依然保持过人的胆识。
第二部的结尾,男主还给了男孩父母一小部分骸骨,依然是怀着巨大的歉意,但他也开始准备应对下一波的责难,如剧中所说,这其实也是一种无间地狱式的惩罚,比认罪更加折磨。
-看看第二部会演些什么呢。
-天啊,大女儿的心理阴影真的好大啊...-女人(老婆)的第六感。
-白捧她了...这个老婆好蠢啊...自己知道不让小女儿跟别人说,自己却跟别人说的那么清楚?
埋尸体的那些事情,是可以跟别人说的吗???
-“我会蠢到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吗?
”你TM肯定会!
你都告诉人家埋尸体的事了!!
-终于高潮了!
6个月前出版的小说!
-一些个拍摄手法还是稍显生硬。
-尸体不是那个男生的??
——看完了,两个反转挺好的,但是整体还是没有那么好。
↑20240729
《较量2》。
8分。
自然是好片。
强烈推荐两部连看。
全球的观众都在等待续集,毕竟这是一个正义包庇非完全正义的故事。
无论是西方法律还是中国儒家,亲人不举证亲人是人类的天性。
所以乔治·库迪要做的就是继续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他的家人。
故事虽然不如第一部精彩严密,但时隔多年,这个剧本的打造总算对得住期待。
乔治肯定知道无论他推演如何周密,最终警察一定会找到那个渣男的尸体,他要做的是如何在被警察挖出尸体后,再次成功逃脱。
他做到了。
虽然未免风险太大,有漏洞,像在演电影,但他在法律层次上做到了。
新任警察局长说,这些年不是我们在监视乔治,而是乔治在监视我们。
不能有第三部了,太难了。
没想到继第一部之后,第二部也能拍的这么精彩,后面的反转真的绝了。
司法往往都是站在权力这一边的,平民百姓大多数时候得不到公正,当事情蜂拥而至时,男主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保护家人的被逼无奈,虽然他们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是他和他的家人也永远背负着良心的谴责。
可是别忘了,事情的起因并不是那个可怜的女孩儿,而是因为瓦伦的恶劣行径,一直到最后瓦伦的母亲还在掩饰他的犯罪行为。
固然死者已逝,但类似的犯罪行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自省和重视,一直到现在社会上还是频频发生,让人愤懑。
要不是男主有个聪明头脑和居安思危的性格,这个家庭会面临瓦伦父母怎样的打击报复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我也不是说就认同男主的做法,法律层面上,男主他犯法了;在精神层面上,男主一家以后的生活不会平静温馨了,但是在感性层面上,男主一家的遭遇很让人同情。
教不好孩子就不要生养,出来祸害社会吗?
很多时候受害者很难再融入社会,而加害者却光鲜亮丽、趾高气扬、嚣张跋扈。
民众得到的所谓的平等,也只是统治者施舍的游戏而已。
毕竟,权力这个词还是很香甜的,不是吗?
不知道印度的电影是有啥魔咒,电影前一个小时基本关键信息很少,剧作家、保安和收骨灰的老人,但大多讲家人的煎熬,作为赎罪的情节也是过于冗长,对于故事主线,观众完全可以看几个情节足以,完全不影响对主线的判断。
第一部完全可以值得四星,主角沉稳,不屈,这一部也就在结局看到了不屈,前面有时候表现的太多慌张,只有法庭翻供的适合寥寥的沉稳才出现整体情节算是说的通,运气成分比较大,但电影里又强行圆回来了,法医的证据箱原来是不封箱的,看那个村的背景,贫穷、落后、公权力之上,算是可以说通。
整体不如第一部,第一部大多考个人的睿智,这一部要看运气。
写小说那部分真是神来之笔,整个推翻了证人的证词和警方的推理,换了尸骨运气成分很大,结果又因为救赎还还给人三跨骨头,还要再拍一部吗!
何为正义,不过是统治阶级为了社会稳定所采取的手段,伸张正义不是有时候不是为了受害人,而是为了告诉其他人“看,坏人的结果就是这样”一是为了警示被统治的群体,二是安抚被统治的群体,但很少有关注被害人的损失,而统治者却又要大肆炫耀“我们同情你,为你伸张了正义”。
就像很多媒体宣传“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就是一句屁话,这样的媒体真想为你们伸张正义。
“看,这就是正义”
是的,我就是那个看错电影的人,不过也没办法,不可能所有的电影都看过,原来误杀这个剧本有很多版本,我说怎么刚看的时候感觉人也换了,场景也换了,就连服装和说话的味儿都不一样了,原来第一部就叫较量,根本就不是误杀瞒天记,误杀瞒天记也是翻拍,好吧!
抛开这些不说,我觉得这部续集还是很有分量的,里面不光涉及到女性意识,家暴,制度反思还有祖传的人性探讨,不得不佩服又不得不羡慕。
自从看完印度版的调音师以后,对印度电影的剧本创作能力一直都很认可,电影中利用了一点戏中戏的形式把故事推向高潮,虽然前半段稍微有点拖沓,但是后半段节奏很紧凑,唯一让我不是很能理解的是这位父亲,他通过交朋友,拍电影来洗清罪名,这种前瞻性实在是有些牵强,本来我还期待电影中那个车祸可能是一个包袱,结果我想多了,就只是一场意外而已,至于道德部分,我想并不能完全站住脚跟,因为这位父亲是一个很聪明也比较有良知的形象,但是不是每一个罪犯都有良知,如果只有聪明聪明,但是没有良知,那这个故事还说的通吗?
所以法律只是在保证大部分人的利益,而那些钻漏洞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人,除了一声叹息。。。
因为我没有看过较量一,但是从各个角色的台词中也能感觉到误杀瞒天记和较量1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的,另外就是这些场景和道具,我觉得误杀瞒天记做得更好,而这一部相对简陋,还有就是演员的形象,不过这不是什么问题,只是一个观感上的体验而已,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
我一度无比推崇印度原版《Drishyam》的结局,也对翻拍的“政治正确”的国产版本《误杀》嗤之以鼻,为了过审情强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落了下乘但也情有可原。
但是看到了《Drishyam2》中妻子的惶惶不可终日,大女儿精神受创诱发癫痫,连本该无忧无虑的小女儿都要谨言慎行,才意识到,《误杀》可能是最好的结局。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救赎,更是整个家庭的解脱,后者才应该是不管哪个版本的终极目标,合情。
不得不承认,基于道德判断,原版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结局,这也是整部电影从开头到结尾所要引导的观众情感走向。
而国产翻拍的结局略显生硬,也是因为翻拍照搬了原版的情感走向,但是结局却与原版截然相反,这才造成了一种突兀的割裂感。
可法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罗翔老师在为什么要为罪犯辩护中提到了“法律判断要优先道德判断”,以绝对的理性角度来看,《误杀》的结局,合理。
合情又合理,倒是我落了下乘。
成年人的世界,本就没有不用承受代价的行为,只是只是选择不同,有人逃脱了监牢却仍将被囚禁一生,有人虽深陷囹圄却获得了救赎。
《Drishyam2》男主一家再一次逃脱了监牢,可惩罚一如这个 “就当是已经了结的案子“,”永远都没有结束”。
而这也恰恰是所谓的“不合情不合理”结尾的合情合理之处,没有人可以不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无论他有什么正当的理由,在那个孩子的父母面前,他永远抬不起头走路,他必须赎罪”。
说回电影本身,这并不是一部好的商业电影,但是绝对是一部好的悬疑电影,148min的净时长,万万担不上张弛有度,它的节奏是渐进的,由慢到快,这和第一部截然不同。
66min的铺垫,即使是细节拉满,也足以劝退大部分观众,这也是被诟病最多之处。
但是这种先摆开阵势,而后毕其功于一役的叙述方式与我的相性却是极为相符,我跟我的朋友们讲故事的时候也总被吐槽废话讲的太多,由我朋友们的反应可见一斑。
你的没有耐心可能是真的没有耐心,但是你所认为的废话绝不是废话,从邻居萨布、萨莉莎到编剧坎德兰到罪犯何塞再到保安拉詹的出场,以及贯穿全片的拍电影的细枝末节,无不支撑了最后的。
这就好比给了你一堆方程式,去让你求解未知数,这个过程是令我着迷的,所以一部148min的电影我愣生生看了4个小时。
当然,这66min的铺垫也不能说一点瑕疵没有,小女儿男同学的情节没有用上,不排除因为这个细节出续集的可能,还有关于何塞的细节叙述得过多,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对结局的误判。
我推理的结局是最后DNA鉴定的结果是尸骨是何塞弟弟的(谁让它交代了这么多细节)。
另一个方面来说,66min的铺垫却没出现印度的尬舞,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到此为止情节都是比较舒缓的,给了观众充分的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时间,从交代邻居萨布、萨莉莎是警察局卧底开始,影片节奏开始提速,警方开始主动出击,男主一家则被迫防守。
虽然男主一再强调不允许家里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再提起这件事,但妻子犹如惊弓之鸟,两个女儿又还太年轻,常常会不经意间就泄露出蛛丝马迹 ,警察局底藏尸的暴露似乎已成“定局”。
前66min的细节不断被印证,然后成为男主一家“定局”上的一块拼图。
唯有保安拉詹,这个被给予了大量镜头的男人,一直到第127min男主被开庭审理,对这个“定局”的贡献度依旧为0,我也借此判断他是男主反杀的关键人物之一。
66min到127min中间这一个小时,节奏是不断加快的,最后快到了有的观众觉得很突兀。
如果前66min的细节认真看了的话,这个速度是完全跟得上的,不仅不会感觉突兀,男主一家身边越来越强的危机又会有很好的代入感。
从编剧坎德兰面见警长开始,影片的高潮部分到了。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高潮部分的叙述方式,借编剧之口将男主6年来的准备工作娓娓道来。
编剧的叙述,加上镜头的不断切换,男主反杀的过程逐渐清晰,找一个同龄的头部死于重击的孩子的尸骨,通过保安拉詹进行掉包,真相,如此大白!
我想到了最后DNA检测结果不是死去的男孩的,但是着实想不出男主该如何掉包,只因为少了保安拉詹工作地点这一块小小的“拼图”,而工作地点在141min才交代,属实将悬念憋到了最后,自此,长舒一口气,酣畅淋漓!
高潮部分依旧在印证第一部分那些看起来无用的细节,比如那个男主全家去看望的那个叫帕斯洛斯的老头,不细看前66min的观众,决计是想不出来这些小细节的,看似无用,想通了却恍然大悟。
最后一部分,是故事高潮的收尾,也是电影的结尾,看死去男孩父母那睁圆的眼睛,那不可置信的表情,我以为还会有什么反转,却只是一个情理之中的结尾,不得不说,导演这吊胃口的本事是一等一的。
逝者的灵魂能否安息犹未可知,父母的怨恨也悬而未决,但是为事之人将在赎罪与痛苦中纠缠。
“我确定,从这一刻开始,他会准备好应对我们下一次的到来,换个角度想,这难道不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么?
”对男孩的父母来说,他们退,是一种解脱,但对于发誓要保护家人的男主来说,他,退不了,因为,“永远都没有结束”。
他免于寰墙的包围,却也被囚禁灵魂。
6年后,男主事业发展建立电影院找著名导演要拍电影,邻居开始嫉妒他的发家,相信他就是凶手,一家人还因为过去的事惶惶不可终日,大女儿患上癫痫,小女儿因为社交与母亲不和。
家里的2亩地卖给了一对有家暴的夫妻,母亲帮助这家的妻子,并将这些年压抑的事情透露了一些给她,实际他们是男孩妇女出资买的地和雇佣的便衣警察,并对男主一家进行监视和监听,小女儿的男朋友也是卧底。
新警察局的局长也一直配合对此案秘密调查,寻求证人证据。
男孩父亲也找男主找尸体的位置仅为了祭祀,被拒。
当年男主移尸时有一个人喝酒误杀小舅子的人看到了男主当晚在警察局工地,出狱后妻离子散,为了钱举报了男主。
警察开始挖警察局并发现尸体。
法院提审男主,男主承认但说是自己杀的男孩,第二天逮捕男主,警察劝男孩父母不要在追究其他成员,定罪很困难。
此时电影导演来了找到警察,讲述了男主找他拍摄电影的剧本,此剧本还以导演的名义现金支付出版了,没有证据证明是男主的原创,故事前面和自己的事情差不多,后面是男主,男主让导演了解如何才能把尸体从政府大楼下面挖出来的程序。
同时,男主法院现场翻供,说自己被逼,警察根据发行的电影剧本污蔑他,男孩喜欢女孩并骚扰女孩后失踪,男孩父母及警察看了剧本自导自演埋尸体。
检查结果显示尸体不是男孩的。
男主实际早就做好了被警察发现的准备,给自己安排退路计划,找一个同样年龄头部受伤死的男孩,和埋葬工搞好关系,帮他脱贫,关系很铁,帮男主把这个男孩的白骨给了男主,男主得知DNA检测必须白天检测,了解程序后他又于法医检车中心保安搞关系,然后坐等警察发现。
在逮捕他的头天晚上,他和检测中心朋友喝酒,喝醉后把假白骨和检测中心的白骨调包,真骨头大部分硫酸烧掉。
男主被释放,将几根骨头寄给了男孩的父母让他们完成祭祀。
节奏好奇怪,前半段磨磨蹭蹭一直不进入主线,后面二十分钟反转再反转。但最后的反转也确实有趣。
剧情太拖沓了 反转还是有的
只能说,期待国产翻拍,最好还是肖央主演。
别把秘密告诉任何人
太拖沓
编得太过了,不太好接受。前半段剧情又太松散,强行塞入挺多无关紧要的。总的说来算是狗尾续貂吧。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但如果要脱罪总会有办法的,比如强行的反转。
误杀瞒天记2?男主智商超群!#谷阿莫
一天时间看完两部,第二部全算是挺完美的结束了,你以为他在每天喝酒潇洒醉生梦死?nonono,他真的在努力排兵布阵!前半个小时真的就平铺直叙,我都要被邻居妹子的善解人意感动了!后来剧情突然扭转再扭转!两个受伤的家庭,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孩子罢了。(当然混蛋偷拍儿子死了活该)最后警察那句话说的很好,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惩罚呢。对啊,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种惩罚。整天惶惶不可终日。
我要看中国版要怎么改这个原味续集…
太过拖沓
男主角有点太好运了吧,智商超人,能想到未来的事提前做好准备,气氛营造不错
忍了俩小时就为等后面三十分钟………
前面的铺垫太长了,后面的反转也没有满足我被吊起的胃口。
所以,所谓“坏人最终伏法”的国内标(必)准(须)结局再次挑战了编剧和导演的功力
为了掩盖已犯的错 只能提心吊胆地生活 为了不被逮捕 只能费尽心机地打点一切 计划了一切 只为能保护妻子女儿
其实大家都误会了,这部是《较量2》不是《误杀满天记2》。《较量》原班人马,故事紧接1的剧情,如果没看过《较量1》难免觉得情节拖沓,其实前一小时只是铺陈了一件事,就是这一家人虽然逃脱了牢狱之灾但是终究还是会一生被这个事件所困扰,明白了这个前提后面的情节也便显得不太突兀,另外也深化这个故事的意义,做了亏心事的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将会被终身困扰,除非自己坦白一切!
其实没啥必要做续集了
152分钟=国版最后10分钟,差的一塌糊涂
无用的铺垫过长,高潮的运气成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