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的寻梦人日本少年漫画的主角往往拥有异于常人的精神状态坚信自己非池中之物,还有无限的精力去打磨自己的技能,一部漫画只会有一个天赋异禀的主角,和很多有一技之长的配角,现实中的我们被画进漫画里可能只能是背景里面目模糊的路人,喜欢看少年漫的路人不一定是想要成为主角,那毕竟还是太累了,但是一定是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个梦想的人。
《排球少年》里最接近本人状态的角色大概是北信介关于《垃圾场之战》初识《排期少年》是想找和《强风吹拂》同类型的作品,很快被剧情的纯粹和人物的爽朗吸引,没有矫情到需要配角做太监去拉扯的皇帝主角,几乎全员脑子里只有排球,一切都只为了做好一件事情而努力的热血,是不拥有明确梦想的我所向往的乌托邦。
但是二刷《排球少年剧场版垃圾场之战》之后我发现,这部在3年前完结的漫画作品,在2024年能新增了600万册的销售量;即使没有连载的加持电影版却能登上日本动画电影历史票房第15名,排在《垃圾场》前面的是宫崎骏、星海诚、EVA、柯南、海贼和灌篮高手这种是凭着更普世的情绪牵动起越来越多的喜爱。
《垃圾场之战》选择从“局外人”孤爪研磨的视角讲述乌野队和音驹队的史诗级对决,说史诗级一点不夸张,毕竟这场比赛是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猫又教练和乌养教练自少年时代就立下的战书,横跨半个世纪后才终于得以实现的一战。
作为观众的投射乌野队擅长积极进攻,有日向和影山的闪电快攻加上同时多发位置差进攻,是一支让人难以招架的强敌;音驹则以严密的防守以及见缝插针式的多变进攻打入了全国赛的决战圈,如果电影或漫画讲述的只是一场为了输赢而进行的比赛,那能打动的估计多是渴望实现世俗对成功定义的卷王们,但普通人才是大多数,《垃圾场之战》或《排球少年》的感染力在于作者愿意着墨去塑造没有上场的后备,愿意告诉读者即使很爱排球的人最后也并不能成为职业球员而是卸甲归田做农民,站在场边观赛的人也是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排球少年》。
坐在电影院的我,感觉电影里投射的是那个吐槽着生活,勉强着自己配合同辈节奏去努力的我。
而我个人投射最深的角色,肯定是月岛萤和孤爪研磨,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练习排球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月岛想要实现哥哥没能成为球队正选的遗憾,研磨是受邻居小黑的花言巧语所“骗”开始练习排球,他俩的潜台词估计都是能赢最好但赢不了就是命,这种想法也最接近“认命”的我。
他俩冷眼旁观身边那群身上燃着排球魂的人,又像足了我对所谓工作狂实际不过是资本一次性工具人的嘲笑。
虽然内心抱有各种算计和蔑视,仍然被旁人半推半就地勉强着自己继续着排球的联系,打排球对日向来说是吃饭,是日常的一部分,像呼吸一样自然;对月岛和研磨而言更像普通人去跑步,即使是坚持跑步多年的人也很难说跑步是个多让人享受的过程,跑步最让人愉快的一刻是结束的时候,夏天忍耐酷暑或者摸黑早起,冬天抵挡寒风,大部分跑步者是在重复地勉强着自己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在另一场苦战里平时很少吐露心声的自由人西谷夕说,如今他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但小时候其实是个胆小鬼,爷爷为了改变他的性格会强迫他去做他“害怕”的事情。
爷爷问西谷,你知道“害怕”不好在哪儿吗?
还是小学生的西谷说,因为“害怕”没有男子气概吗?
爷爷说,不,是因为它太浪费了。
要是还没尝试就放弃,那不是太浪费了吗?
对于没有梦想的普通人而言,“害怕”会阻碍发现更多可能性,而不去勉强自己就无法看到坚持的结果,不喜欢太认真的月岛,害怕的是认真之后却换来像哥哥一样失望,那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打击;不喜欢累的研磨,害怕的是习惯智取的他,有一天也要依靠他并不具备的毅力去战胜对手;面对害怕克服害怕,或许再勉强自己一下,我们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
改编《垃圾场决赛》片尾的一句话,人生不是因为赢而活,也不要因为输而放弃。
每个人都会经历低谷,只是早晚,每个人都会输掉一场人生中的比赛,终究会有一天成为输家,可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比拼,像张悬唱的那句话,“是的,我有见过我的梦”,就足以让人明白活着真好。
“同伴"的勉励西谷夕的爷爷、研磨的黑尾和月岛萤的山口忠,勉强他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又续而勉励他们精进自己的技术,“同伴”是少年漫画的必备元素,只是没有想到这么一个陈旧的套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因为人与人之间被挤进了太多沉重的现实,“同伴”从现实的人身边消失,只能在创作的空间里复现。
遇见能勉励自己的人是一种幸运,去寻找勉励自己的人或事是一种能力,少年漫画、摇滚音乐和体育精神,每天由各种不一样的人继续积累着能成为别人养分的内容,当我们把自己的灵魂从像水泥一样逐渐将其封印的日常中挣脱,仍然可以找到淙淙清溪冲掉脑子里的现实尘埃。
运动竞技的魅力之一:团结每个位置都有自己的考量所以齐心协力才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积极性的调动,还是全力起跳或扣球,彼此尊重信任支持。
再加上:全员享受明明是竞技大家却笑着说:可恶对每一次好球的欣赏对排球赛场的渴望与热爱当研磨说出太好了的瞬间剧情达到永恒♾️想看他们一直打下去用汗水走到终点用汗水结束落幕古馆老师我爱你!
💐💐ps.奔着翔阳去的一看到排球就兴奋的小狗揉头镜头反复反复反复以及合家欢的结局和结束的落幕时分
【日常部分】提前看到官博发的1000家影院特典分配规则我就心里暗暗感到不妙,最想要得到的特典漫画估计要靠抢的。
在我住的这个郊区附近毫无意外没有特典影院,周六下午又已经好不容易预约到了市区新开的美术馆,原本计划是早起坐两个小时地铁先去美术馆附近的电影院赶早场看电影领特典,下午再去逛美术馆,但周六早晨醒来就觉得身体不适,整天的计划都有泡汤的危险。
抓紧时间恢(躺)复(尸)到中午,有点不甘心,犹豫再三还是打起精神出门。
美术馆闭馆很早,所以修改计划先去逛展晚上再安排看电影。
看着出门时室外的烈日,我认认真真涂好防晒,进到美术馆逛到第二层向外极目远眺,临江的室外已是苍白一片的瓢泼大雨,蒸腾起的水雾像罩在了我的心上,燥热潮湿——啊,完蛋了,我的电影,我的特典。
终于还是决定定下心神先把这展逛完,临近闭馆时离场,雨势不见小,天空灰暗阴沉。
看看官博评论区三五个小时前没抢到特典的粉丝们气愤填膺的发言,我的心基本就凉得差不多了。
想一想,与其按计划直接去电影院扑个空,还是先打电话确认一下吧,如果真的特典都发完了,就没必要冒着雨绕路去特典影院了。
于是我给方圆5公里内的4个特典影院一一打了电话,最后一家也是最偏僻的一家告诉我:还有,不多,速来!
我愉快地坐上滴滴直奔那家电影院,在周六晚上六点半领到了这本特典漫画。
长久以来我给自己的宅找到的众多借口之一,就是我这个人的运气真的很差,屋子里的我就是一个反向薛定谔的猫,出门之前永远不知道会发生好事还是坏事,但只要我出门就一定会有倒霉的事发生。
虽然其中绝大部分不幸比较无关紧要,但每每引起的一点点波澜也总算是在心里不断加强着我这种执拗的认知。
所以在有不得不出门的理由之前,我宁愿宅在屋子里保持一种既不是幸运也不是不幸的量子纠缠态。
而今天这个出门的日子,除了状态不错在两个小时的地铁上读了80页《荒原狼》之外,总算发生了一些幸运的事情,这简直是特别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
成功领到漫画特典【电影部分】说回《排球少年》这个剧场版本身,其实和我看几季TV版动画的感受相同——想快进。
我完全不否认《排球少年》漫画是新世纪最成功的运动漫画之一,特别是相比于许许多多出现“烂尾”惨剧的大热漫画来说,《排球少年》漫画的结局甚至是一个超神的升华,是我无比喜欢,看一次哭一次的存在。
因为那恰好符合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状态:需要在一个节点直面理想与现实的大相径庭。
年少时的梦想并不都能成为现实,绝大多数曾经胸怀壮志的我们会长大成为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只有极少数拥有超人天资的佼佼者能够带着初心最终站到聚光灯下。
从功利的角度清算,曾经的汗水和胜败、奋斗和坚持对于长大成人后的我们都毫无意义。
但真的毫无意义吗?
我们从少年时光中收获到的最纯粹炽烈的友谊和热爱,将化作生活的激情,一生伴随我们。
到了动画化时,由IG制作的TV动画的制作水准甚至已经超出了“良心”的级别,动作戏扎实、分镜又经常有充满想象力的发挥,足以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级别。
但是,我是跳着看的。
原因很简单,就是运动竞技番无法回避的一个固有问题:重复。
现实当中排球比赛好看的原因是节奏快,技术动作爽快利落,防守进攻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充分展现速度和力量之美。
可是做到动画里,在比赛的一分上,又要讲解技战术、又要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又要展现进化和成长,而能给到的视角无非场上队员、对手、教练、观众席啦啦队、场外亲友,每次都要连切几个镜头展现各方反应,又不像漫画脱离连续时间维度一格足以,导致节奏拖得太慢。
一场比赛要细致做多少个回合?
怎么可能不重复,再加上多数比赛已经被漫画剧透了结果,时间久了我就没什么耐心了。
所以,我看排球TV动画的模式确实是日常为主,比赛挑精彩片段看,最后看个剧场版总集篇查缺补漏。
这些年小排球在国内同人圈的热度一直都很高,出于各种原因我一直不认为自己算是粉丝,出场人物方面也勉勉强强比较喜欢的也只有研磨(INTJ人懒散的共鸣),所以这次剧场版如果不是垃圾场之战并且已知加入了很多东京竹马的回忆杀,我可能都不会提起这么大的兴趣。
80多分钟的时长刚好满满当当塞进一个三局比赛,日常约等于没有,再加上其他队三三两两需要出来露个脸的高人气角色,能给插进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磨成长线我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重复的弊病没法避免,但也不是没有亮点。
研磨那个长长的主观镜头,真想截下来发给《挑战者》剧组看看。
镜头随着身位移动上下左右的调度,视角的宽与窄的切换,配上沉重的喘息和喃喃的心理独白,真的厉害。
总的来说吧,从去年的灌篮高手剧场版,到今年的间谍过家家和排球少年,我们终于能在内地电影院看到越来越多除了柯南和哆啦A梦之外的大热动漫剧场版了,官方谷子和特典机制与影院的结合也在随之做尝试,对相应受众(对,就是二次元)来说绝对是件好事。
特别是像排球少年这种路人基础一般主要还是粉丝向专供的剧场版,我还挺期待它最终的票房表现的。
1️⃣小日子的社团活动意义具象化了——让世界拥有了小排球🏐🏐🏐2️⃣好喜欢二次元的世界,人均“劳斯”[愉快][愉快][愉快]3️⃣当日份黑仔的帅气值从二次元打到三次元,对黑仔的喜欢有种不顾黑仔死活的坚定🤣🤣🤣4️⃣17号劳斯自说: 我们这种人怎么结婚呢喜欢的都是二次元的,然后自驳: 在二次元重婚了。
👏🏻👏🏻👏🏻5️⃣非酋飞跃欧皇手气,60/200地抽中特典,我可以吹一整年❗❗❗6️⃣是哪位劳斯来着,我只是出一瓶信念感饮料,劳斯竟然换我推黑仔的手办给我,啊啊啊啊啊啊㊗️劳斯日进斗金💰💰💰7️⃣谢谢17号劳斯给我机会带球看球,看完还收了一推图发给劳斯“劳斯这个我也想要!
”,劳斯说素材已经足够攒到100岁生日了🫣🫣🫣8️⃣不到2小时的电影后劲太大了,跟17号劳斯直接被硬控到5点半,还没选好图发圈!
这宵算是白通了[裂开][裂开][裂开]9️⃣要素太多,未完不待续……1024kb的大脑已经宕机了🔚
当日份限定的【黑尾喜欢的长发女生】
谁还敢说动画是“圈粉自嗨”的边缘亚文化,后新冠以来日本电影市场爆发的9部破百亿的本土电影,竟然全部都是动画片。
本片是电视卡通系列《排球少年!!
》的大电影,因为代表两只球队的吉祥物猫和乌鸦总是在垃圾场约架,故而得名。
整部电影即是两支高校排球队的首次交手,用一部电影讲述严谨还原了一场排球比赛,就像看了一场真实的球赛,除了全尺度、众方位、尽手段地让观众沉浸式享受体育赛事的刺激与狂欢,还大幅闪回和插播了电视剧中的前情后史,将粉丝拿捏得里面三酥。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成功是日本本格漫画的一次胜利回归。
本格是推理小说的一个概念,与之相对的是变格,本格忠于写实,变格则加入了更多超自然的元素,举例来说,同样是排球题材,本片是本格,而“晴空霹雳”与“幻影扣球”的《排球女将》就是变格。
相对于蹈空魔幻、天马行空的变格,本格需要更扎实的专业逻辑和知识架构,本片的原作者古馆春一从中学时就一直是排球副攻手,他将物理世界中体育的速度、技艺、美与排球人的运动精神、团队力量、心理成长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才让本片所有的超拔与凌厉都生了根,因为由来有自,所以力透纸背,观众才从物理的心里生发同理与敬佩。
最后一节直接切入主角的主观镜头,“物理”地将观众无缝拉入排球的世界,真实也真诚地教人感动。
(036)
这是一场很有意义的比赛。
以研磨和日向为主角,音驹对决乌野。
很喜欢古馆春一老师对电影的细心程度,以及对分镜的特别指导。
啊啊啊小猫和乌鸦的对决,回忆杀泪目。
看完之后真的想养猫了。
节奏剧情特别紧凑,我觉得85分钟还是太短了。。
怎么一眨眼就结束了。
画面、分镜、剧情、台词、配乐满分!!
还有研磨说的那句:乌野的成员全都在在变成翔阳。
笑死我了。。
🏐不落地,就还有机会!
用心享受比赛每一刻和每一秒。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触动我的就是日向 研磨 月岛 都走出了自己的“阴影”。
黑尾看到研磨这样也一定很欣慰。
我最后真说想说一句影日赛高!
总结粉丝爽了。
不推荐路人不看TV就来看剧场版。
有彩蛋,有下一部
一句话,作为一部剧场版严格来说,实在是太平了。
里故事线的研磨的心路历程,放任何运动员故事都不算突出。
我觉得能放上大荧幕的运动员里故事线,多少要沾上点伤病,矛盾,争吵,误解,伤痛,压力,蜕变等等,从压抑到爆发,然后热腾腾地在比赛现场燃起来。
现在是什么?
研磨:我的心里只有感恩……因为这说到底,其实是讲一个“觉”的故事。
研磨比较的对象从头到尾都不是翔阳,而是游戏,更深一步,是对抗虚无主义的真实。
他经历了排球不如玩游戏,排球和游戏一样有趣,排球比游戏更有趣的三次转变,按以往游戏的攻略-通关的逻辑打排球,结果行不通,于是意识到了耀眼又健全对手的存在(故事中段),意识到了耀眼又健全队友的存在(故事后段),最后输给了现实世界才会有的汗水,“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这样(说着说着,突然觉得很适合用来戒网瘾)也就是说,研磨对排球的认知,是处在还没什么负担的从0到1的阶段,好处是,爱,相对浅薄,可以没有痛苦地去单纯地享受,而上面所说的种种大众向燃点,比如病痛,在意比分,排名,差距,差异,都是因爱而萌生贪、嗔、痴,在痛苦和压力中蜕变突破,这则是“悟”的课题了,但确实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打动人。
故事的起伏节奏,人物的弧光各方面都更好看懂、更好看。
猫鸦的宿命对决的噱头,和里故事的融合度也不好,没有把宿命感渲染出来。
怎么,两个六旬老头隔空握了下手就是宿命对决了?
至少有点代际传承、相性对抗的看点才行吧。
所谓猫鸦大战,也只起到了造型上的作用,就电影开头动物塑了一下就没了。
(这英:那我祝它成功吧!
)总之,选研磨这段里故事作为剧场版,我认为选得是有点失败的,要是你非要说“哎呀,老师我们小排球不是这样drama,drama的狗血大戏,是很阳光很青春的那种嘟”⊙ω⊙那就不要做剧场版骗粉丝钱了啦!
你去把这部分做成tv版了啦!
选这段做成剧场版,用电影的标准判断是出不了圈的,因为不具备一个单纯的好电影能火的要素。
为什么说做成tv篇幅更好……因为虽然我没有看过漫画,但是能明显感觉到表故事一定是经过了大量的删减和压缩,使最终表故事线的比赛现场没有呈现出什么紧张感。
表面上比分咬得很紧,实际上毫无悬念,甚至有点套路化。
好的地方也有,比如,赛场的打击音效倒是听爽了(这个主要是影院音响的优势),作画比tv版要流畅(毕竟我还要花钱看的),有几处印象深刻的台词(这是漫画本身的文本功底),其实有几处演出做得不错的,比如研磨的第一人称游戏视角和翔阳被飞鸟囚禁的压迫感(但没达到燃起来的程度,我的歌儿呢!
我燃燃的歌儿呢!
哪去了?林友树你小子白拿钱不干活)只值3星,但最近我的现生实在是太惨淡无光了,所以还有一颗星星,是来这里蹭的一口阳间气。。。。
顺便吐槽一句无关的,拿到了33.5卷,里面说看完电影再看这本特典,不然会被剧透到,结果一打开……古馆老师,我要是能被这些迷人动感的鬼画符线条剧透到,那就是真有鬼了
看过了才发现自己原来看过。
作为粉丝向大电影还是不错的,毕竟当年的垃圾场之战我连续看了好几天才看完,这才九十分钟,很爽快呢!
日本的运动热血番,用最热血的故事讲着最简易的道理。
《足球小将》、《灌篮高手》、《排球少年》这三大球算是齐了,日本体育还真是综合发展呢。
先不说《足球小将》有点炫技能了,就说《灌篮高手》和《排球少年》都是用一次次跳跃和救球来呈现剧情,很质朴,令人欣喜,往往越质朴越动人,我不是天才,我也能做到,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就好了,这才是热血番的精髓所在,其他的都是伪热血的科幻片。
这部好像是《排球少年》第一部引进国内大荧幕的剧场版,有很多人拿之前的《灌篮高手》作比,或许其质量、口碑的确不如《灌篮高手》好,两部动漫毕竟年代不同,受众群体也会有很大差异。
作为90后我对《排球少年》还是接受的《灌篮高手》则是80后的青春,毕竟2014年的时候我也在青春期,看《灌篮高手》的时候我还在和楼下的小朋友天天瞎胡闹。
想想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是排球社的呢,虽然还没学会扣杀我就毕业了,但是每一次全力救球还是很棒的!
2024年了,距《排球少年》开播已有10年了,TV版好久没有更新了,青春的那一段故事好像中断了。
或许,每段青春都不需要一个确定的结局吧!
(漫画完结了,我知道)
看完的感觉是爽!
巨爽!!!
我要再看再看!
看的过程一度非常想大叫啊!
我真是喜欢死你们小排球的所有人了!!
日向翔阳你好帅啊!
宝宝你的接球进步超快!
要永远跳起来!
因为是小太阳,所以带动了全员日向化!
kgym请永远相信我们日向翔阳!
影山飞雄超帅!
kgym你是天才二传手!
孤爪研磨我真的要亲亲你了!
宝宝你太萌了!
你是最棒最棒的参谋!
对喜欢的事情可以全力以赴哦!
黑尾铁朗你真是帅到我了!
你小时候为什么那么可爱!
最会鼓动人心的人出现了!
幼驯染赛高!
我们小黑看到排球就眼睛亮亮!
月岛萤我真是被你装到了!
腹黑男你变了,变得更帅了!
阿月超棒!
(山口音)山口忠宝宝超厉害!
那个什么飘飘球超级帅!!
今天也为阿月加油了!
西谷夕前辈你超可靠!
是最帅最帅的自由人!
……真的在心里把所有人都夸一遍!
好开心哦🥺每次看小排球都舍不得让任何一边输,但是我们所有人都超棒的!
完全不会被输赢打倒。
要再比哦!
我们乌野和音驹是永远的对手和朋友!
感觉超级完美,简直是最近的最大慰藉!
会再看的!
从经典的《足球小将》、《灌篮高手》、《网球王子》到更近的《Free!》和《排球少年》,这些运动番总能将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以各种奇妙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无论是友情、羁绊,亦或是超能力(😆),不过始终不变的是那份青春、热血还有激情。
本片亦是如此,甚至在宣发中就明确写着“人气最高、最精彩绝伦的垃圾场决战”,想必是要为观众奉上这部口碑极佳的运动番中最耀眼的那一段故事。
事实上,本片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首先,在故事情节上本片就有着足够多的优势,制作组需要用心考量的反而是如何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完美呈现出这样一场比赛。
最终本片给出的答案是:在大量回忆中插入少量的比赛(并没有)😂实际上是在高强度的比赛中插入相当数量的回忆,这样既可以缓和比赛的紧张刺激,又可以解释主角们的心理活动。
从口碑上来看,这种做法对粉丝观众貌似有点不太友好,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这样的节奏强度非常适应,反而显得本片断断续续。
不过对路人观众而言,本片的观影效果还是非常棒的,激烈的角逐、紧绷的神经,仿佛将观众也带到了观赛席,而时不时的欢乐互动和回忆也能让观众对其中的人物关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无论如何,本片确实是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称得上精彩绝伦的比赛。
其次,在剧情之外,本片的音乐也符合运动番一贯的特点,为观众带来了足够多的沉浸感,而最后的那一段第一人称视角镜头则堪称惊艳,使现场观众仿佛与主角融为了一体,在最后的关头决策、起跳、拼尽全力,实在是非常震撼。
此外,本片高强度的叙事节奏也为特定观众带来了“CP大乱炖”的观影体验,眼花缭乱了属于是🤣总之,本片确实配得上8+的评分,也向观众展现了一部纯粹、元气的青春群像应有的美好。
作为一个非粉,就是看的兴趣缺缺,一些too much的燃,会有鸡皮疙瘩,过了这个年纪了就是说?
就⋯⋯普普通通,更像ova吧。
不是粉丝看得好累
主题模糊节奏稀碎,打两球队员就停下插科打诨一下,都说删得多为什么还是插了这么多莫名的回忆杀?很喜欢研磨黑尾,小时候真的很萌但是真的有必要拆开分别插入三四回吗?师徒组和三馆组突然插入的镜头也是莫名其妙,我是在看什么tv总集篇吗?我还是想吐槽,这个电影解释了去年没解释清楚的“为什么灌需要砍掉解说台视角和旁线,确定主题人物和主线情绪”,将近三个小时的体量尚且如此,排是怎么敢拿84分钟体量的单体电影来妄图做群像的?群像不是说每个人给一点回忆杀镜头就能叫群像的,小到是日向突破鸟笼,黑尾研磨/山口月岛的友情羁绊,黑尾和月岛/研磨的降下球网,大到两队间的羁绊,在电影里的情绪都是无根之木。看很多人吐槽是研磨传,你看看研磨的成长线和情感完整吗?说真的导演如果有勇气砍掉更多支线做成研磨传那必定是比现在要好的。
第一次因为一个片太短想撒泼打滚耍赖皮…………………………我操世界上到底是为什么会有排球这么伟大的动画…………………………研磨pov我要再看十遍…………………………一切都 啊 人生已定型…………………………
完了,完全看不进去
with咕 连皮球这种粉丝都觉得无聊的电影,更别说只看过两集番剧的人
幸福啊……………………很难冷静地从制作角度评价这部电影……………………
期待很久早早买了IMAX票,看完有些失望。当最后一个小场画面转入研磨的第一视角,好不容易让人感觉渐入佳境的时候下一个画面却突然吹哨,故事戛然而止。读漫画时感觉双方有来有回,乌野险些栽倒,然而在这只让人感觉到绝望的实力差距(音驹:抱歉没有让乌野满足(五条悟脸))。总的来说依旧延续了以往的总集篇的味道,拍得根本不像新剧情,节奏烂完了。排少迷们最好别抱太大期待。
真的被这个叽叽喳喳又不协调的配乐和台词吵死,一堆人屏摄,醉了。
劇場版 5。因為今次劇場版係要同nekoma對決,所以講多咗研磨同小黑細個嘅小故事,簡直就係兩人嘅愛情(!?)成長嘅故事但小黑真係好溫暖,佢哋兩個啲互動真係好好好睇。但兩隊嘅對決,除咗要一較高下之外,仲有嗰份識英雄重英雄嘅惺惺相惜真係好令人動容。兩隊亦友亦敵,因為難能可貴,所以係睇得更熱血‼️更令人動容‼️ 真係好貫徹JUMP!嘅「友誼!努力!勝利!」嘅黃金定律。其實第四季烏野一路打上去嘅時候係因為齋打而無哩啲友情嘢… 我就睇得有啲悶🙈 所以如果有下一集繼續打落去,係對歐台的話,可能都未必睇得咁順。畢竟星海之前只出過一陣子,實在無咩交情,而且擺明就係找翔陽嘅碴(aka壞人)… but到時先算。可以令研磨吐出一句「面白かった‼️」真係除咗翔陽之外,都無出其右了。唔知小黑會唔會呷醋呢
纯路人确实不该凑热闹,不过该说不说最后的pov运动镜头很厉害
最后一段研磨pov精彩至极
【2.3】相当粉丝向的作品,前面近乎60分钟和TV动画性质没什么差别,可能还多了很多功能性的卖萌和插叙回忆,而战术的博弈、教练的作用和宿命的对决的渲染都显得薄弱,只有最后几个球存在的运动动感带来的肢体畸变、主观临场的对抗扑救力竭才终于有了足够的青春颂歌和热血感,有着燃烧在当下的感染力,同时两队的彼此守望成长有着共振放大的力量。
实话说没想到是研磨主。我cp站起来了。黑研yyds~
1.没想到竟然是研磨完完全全作为主角的剧场版,最后研磨第一视角镜头令人眼前一亮,但也是唯一的亮点;2.以往看剧集会觉得有些地方很拖沓,但看电影的时候,却又觉得没有剧集那样经过情节铺垫,(研磨之外的)角色刻画,情感酝酿、堆叠、最后迸发的过程,以至于丝毫感觉不到泪点和燃点,非常失望。
看小排球让我真实地觉得很幸福
4.3 和隔壁灌篮高手电影版差距明显
续命小药丸
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