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郝富申新粉补剧,当年看过电影版,特别惊讶为啥电视剧版比电影版分高?
综合感觉就是注水+减少亮点的平凡版,7分左右差不多了。
2、老师姐姐和大明星这俩角色存在意义不大啊,既没有招人喜欢的点,又没有功能性,大多数时候都想跳过。
特别是原作高燃出圈的《权御天下》演奏部分,这里变成大明星的背景板,甚至特写都没几个,很容易忽略民乐。
3、两个争锋相对的角色,千指大人和大提琴美女的选角都不出彩,长相和演技钝感很强,谁还记得原作是两个漂亮惊人印象深刻的美少女,甚至令人想搞CP4、看到最后有点懂为啥找不到弹钢琴的帅哥演王文师兄了,这个角色设定也太反派了吧!
5、女主角还可以千指大人的三个室友也中规中矩。
女主角闺蜜很可爱,原本也是个民乐和西洋乐融合的切入点,结果编剧写着写着好像忘了。
6、重点说说郝富申。
电影版彭彭的油渣是特别出彩的,比如油渣给陈惊捧土,对千指大人说平胸差评,都是电影版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笑点非常自然。
还有权御天下前脱外套露出精壮结实的小鲜肉身板开始打鼓,一瞬间魅力迸发。
同样的情节,郝富申的感染力还是稍逊一筹。
但是后半段电视剧版增加的李飒师哥去世片段,谁看了他的哭戏不会跟着掉眼泪呢?
而且看完这段,我都搞不清他对飒哥感情更深,还是更喜欢女主了,前边剧情铺垫不够啊!
7、有几个细节改得比较自然,比如电影版女主在后期仍然对王文表白,电视剧版变成了女主无法再对王文表白,就对他说她喜欢扬琴。
这样油渣替她说话也就更顺理成章。
8、总地来说,这部青春剧已经摆脱了传统低分青春剧的狗血剧情。
但是距离精品还欠缺一点火候。
另外,演员还是要选对合适的决策,更能让自身的光芒发挥出来呀
7.5分,推荐。
高中时要求投稿,我投过鲍鲸鲸,当时是因为《失恋三十三天》知道她的,再看到她就是因为《闪光少女》,还是那么有才华。
这部剧你只要忍过片头曲,就会发现它的好看。
颜值什么的,看着看着就不是事了。
或者去看看电影版吧。
第一集人生的必需品是什么1.这个宿舍太真实了,第一次在电视剧里看到这么真实的宿舍。
好想我那张小床😂
2.“……身后是荒野,只有一小片空地你可以呆。
天渐渐黑了,你特别冷,也很害怕,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一.生一小堆火;二.点亮你那串灯。
你会选哪个?真实的人生很怂的,你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必需品,帮不上自己忙的东西会发光又有什么用呢。
它就是多余的。
可能我说的有点深,但以后你会谢我的。
”“生一堆火只能温暖自己一个人,可是点一串灯,就能让远处害怕的人也知道这里有光,这里有人。
如果我到了山顶,我肯定选把灯点亮。
”
这是一部很特别的青春片,整部电影氛围轻松愉快,总体讲的是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对抗,奇妙地融入了古风音乐和二次元文化,因而人物造型有些另类,但是并不违和,也传达出虽然小众也有同伴的理念,并且使电影增加了笑点和一些泪点,而且整部电影非常热血和励志,尤其电影中有三场音乐表演,十分震撼十分燃,看得人热血沸腾,让我不由得为民族乐器和古风音乐感动自豪。
不知道对于一般观众的来说,电影的二次元元素会不会不适应,但对于我这个民族乐器,古风音乐和二次元都喜欢的人来说,真的是大福利啊。
当然影片也有不足,有些地方有些强行说道理,喜欢二次元的人也不会那么夸张,学西洋乐器的也并没有瞧不上学民族乐器的,当然这是艺术的加工,可以理解。
演员方面演的还可以,故事也说完整了。
最精彩和震撼的还是音乐,非常出色。
本来是短评太长了只能放长评里了……我真的太喜欢鲍鲸鲸了!
电视剧里的男神师哥比电影里多了更多的细节刻画。
他看起来冷冰冰没有感情,却在李飒去世后带着乐队合奏葬礼进行曲。
陈惊乱弹琴,他一边弹李斯特一边认真全面地科普钢琴的发声原理告诫她钢琴不是玩具。
陈惊快摔倒了他会扶,但是压坏了女神王羽佳的海报他又不高兴。
他说他眼里心里只有钢琴想的都是有朝一日登上国际舞台星辰大海像王羽佳像沈文裕,但是他原本不必跟陈惊说这些只要不搭理不就好了。
可他偏偏从扬琴界和钢琴界分别有哪些大师说起又问陈惊像你这样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能登上什么样的舞台我真的很好奇,一下打醒了沉睡做梦的陈惊激起了她的斗志。
再后来陈惊跟他偶遇他虽然一脸嫌弃,但是看到女孩子浑身湿透又会把衣服脱下来给陈惊遮住身体。
古典乐和民乐大战后虽然输了,心有不甘但是也露出了会心一笑。
最后民乐队上台演出前,再次遇到陈惊,他真诚地说加油!
陈惊开心地说:等着瞧好吧!
虽然王文师兄演员没有电影里的帅,但是这个人物更立体了,我也更喜欢他了!
我觉着师哥是点醒陈惊的人,也是照亮陈惊的人,还是给陈惊指路的人。
陈惊其实一直都很明朗很明亮,但她每天摸鱼混日子对在舞台上闪闪发光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动力去想。
但是一切因为师哥变得不一样。
我觉着在这部剧里朋友很重要,老师很重要,但是男神也很重要!
他是最初的梦想,也是点亮你梦想的那个人。
以及男神不是用来在一起的,能一起同过窗一起避过雨一起登过台哪怕只是作为一个翻谱子的工具人,也已经很开心!
更何况,不但听他弹过琴还还一起斗过琴,并且赢了,简直人生赢家!
在追逐师哥想证明自己的的过程中,陈惊对音乐对扬琴的态度越来越认真,也收获了最好的朋友和男朋友。
天台上陈惊大声喊的并不是师哥我喜欢你,而是,扬琴超厉害的!
这段跟电影的处理不同,改编超棒,喜欢不喜欢根本不是这部剧的重点,而是年轻的孩子们为了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人去努力争取的过程。
就像陈惊爸爸一直说的,最重要的是经历!
感谢编剧!
闪光少女真的是我最近几年看过的最喜欢的国产青春片!
记一些台词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加给别人
把灯点亮理想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其实我觉得摩天轮也是一种风景
> 我再陪你去看清现实最重要的是陪
> 敢于放弃就一定会收获快乐是吗hhhh
哈哈哈哈
嗯,而我喜欢麻烦别人,所以也不怕别人来麻烦我。
感情的本金会越来越少吧。
不怕麻烦的喜欢
我喜欢我自己
文化人如何拒绝对方
虽然知道最后的日子会煎熬,依然会把作业留到最后的我不配拥有这样的快乐。
怕什么
奇怪,《盐里的盆栽》,为啥这本书也找不到呢?
惜韶华
我喜欢我,就够了。
喜欢姐姐的这种底气。
妹妹真的好暖呀。
怎么玩不是玩呢?
哈哈哈,对剧里爷爷玩的空竹印象深刻。
剧中出现的一些书《当生命化为白烟》没想到找不到
安静8.0周国平 / 2017 / 浙江人民出版社
民国时期基层图书馆研究评价人数不足吴澍时 / 2017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研究7.4李斌 / 2016 / 北京大学出版社《慢些走 等等你的灵魂》
叶甫盖尼·奥涅金8.7[俄] 普希金 / 1985 / 人民文学出版社
花傭月令 倦圃蒔植記8.8[明] 徐石麟 [清] 曹溶 / 2016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如何不喜欢一个人7.7杰克森·麦肯锡 / 2017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私心截了这张图
先前没有看过电影版,只是因为郝富申才来看了这部剧。
时而两倍速,遇到有音乐想慢下来感受的时候就会将速度调回来。
题材是与音乐有关,中西乐器的针锋相对以及互相融合,奏出了本剧的主旋律,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就剧情而言,只能算是及格。
起先不喜欢女主的人设,一度想要弃剧。
觉得女主咋咋唬唬,专业造诣不是很高,只会耍小聪明不思进取,因为lo裙事件说的那番话也让我有点不舒服。
对待不同,可以不理解,但是需要尊重。
陈惊开始确实有点自我了,好在后面确实能看到她性格也有闪光的一面,比如讲义气,比如怼人很有气魄,也是个会为朋友考虑的暖心小天使。
郝富申在塑造油渣时,和棋魂里的俞亮给人完全是两个感觉,尤其是前期,他的可塑性还是蛮强的,这让我感到很惊喜,不过后面还是能看出一点俞亮的影子。
作为他的第一部剧,他的演技已经算得上是不错了,希望他日后的表现会越来越好。
副cp这条线,一开始我是很喜欢的,但是后来越来越落入俗套,剧情尴尬且冯安宇变油腻了。
在青春群像的剧情中加入偶像剧的情节的确有点不伦不类了,本来是多好的校园剧啊!
他俩单独拉出来搞个小甜剧应该是不错的,穿插在一群活泼年轻的男孩女孩中间太奇怪了。
最后,青春万岁!
热爱万岁!
民乐万岁!
我是时候把自己荒废掉的乐器拾起来了,不要变成严丝合缝的大人,还是做一个会冲动的眼里有亮光的大人吧!
曾经民俗扬琴演奏的学生陈惊,以及作为民俗打击演奏大唐鼓的学生李由,在民族乐队和西洋乐队争斗的时候,陈惊与李由遇见了正在弹钢琴的王文师哥。
李由从这一次的一眼也让陈惊从此迷恋上了王文师哥,并勇敢的告诉了王文,但是却得来的是王文的一句话:“扬琴是乐器?
”就这么一句话,足以看出王文对于陈惊的一些看法,也能看出他对中国古典乐器扬琴的看法,是一种把扬琴没有当一回事的看法。
就因为王文的一句话话激起了曾经想要改变王文的一些看法的冲动。
《闪光少女》作为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青春励志剧,主人公们对待民族音乐和传统乐器的真诚坚守令人动容,他们通过精彩演奏和对民族音乐的美妙演绎,普及了中华传统音乐的认知度和知名度,通过在大型舞台的精彩表演,为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赢得了关注和荣誉。
剧中年轻一代的主演们充满青春气息,将紧贴当下热点、网感十足的台词用生活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生动地诠释出青春应有的模样
提起那些被名字耽误的好电影,《闪光少女》绝对排得上一号。
这部电影为宣发公司做了一个反面教材,前期能踩的雷没一个落下的,不管是名字还是宣发海报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劝退风”。
海报感觉像是一群巴拉啦小魔仙在群魔乱舞,让人瞬间对影片的兴趣下降到零点。
硬要评价一下的话,就是三个字:辣眼睛。
但如果你有去看过这部电影,你就会推翻之前的所有印象,直接被这部电影的活力和创意所折服。
豆瓣上它的评分也有7.3,评分人数接近20万,作为一部青春片算是不错了。
但是这部影片的票房表现对不起这样的口碑,内地票房仅有6500万最后宣发主动出来背锅,排排跪集体致歉,请求大家不要因为片名海报而错过这部影片,才换回了排片量的上涨。
虽然卖惨可耻,但《闪光少女》确实是被宣发耽误惨了的一部影片。
而这部电影在19年也改编成了电视剧,依然启用了电影的原版主创团队,将故事再次进行了升级扩充。
曾经错过影片的同学,这次不要再被片名骗了,错过这一部好剧——《闪光少女》
剧版《闪光少女》依然由电影版的导演王冉、编剧鲍鲸鲸两人携手打造。
由于主创团队还是原汁原味,所以在剧情故事这方面大家还是可以放心的,依然十分精彩有趣,能让你感到眼前一亮。
从主线上,剧版和影版其实差不了多少,音乐附中里学民乐女主角陈惊暗恋的学西洋乐的校草,却遭到了校草的嘲笑,为了证明自己,陈惊联手502宿舍的女孩组成了民乐队,与西洋乐队上演了一场决斗。
但除了主线剧情外,剧版《闪光少女》也摆脱了影版的时长限制,有了更多时间和空间来发挥各种支线剧情。
比如剧版中出现的徐樱,因为少白头而被同学嘲笑排挤。
可能很多宿舍都有过那种小团体,故意孤立其中一个人,徐樱的宿舍就是这样,明明学校要求宿舍四人一起的活动,另外三个人却故意冷落她,形成了一个小团体然后丢下她一个看她出丑。
虽然没有言语暴力,但这种冷暴力也让人毛骨悚然,就像剧中徐樱常常看的那本漫画书里的台词:“他们没有劝我去死,只是善意地提醒我不需要活下去了。
”
而剧版中新加入的另一人物冯安宇则是个大明星,因为常常被吐糟演技不行太小鲜肉而倍感挫折,整天抱着一颗树寻求安慰。
喝醉了后吐槽自己拍的戏,一本剧本6个编剧,剧情乱七八糟,拍情侣的恋爱戏码,连女演员都不在,让他对着空气演。
到了要拍吻戏实在是没有女演员不行了的时候,导演竟然拉着自己的小姨子过来充当临时演员。
(这段话的弹幕观众也是尽力在艾特某部电视剧了23333)通过发展主角身边的多条支线,剧版《闪光少女》在讲述主线剧情的同时,也讲述着社会的多面性,在故事内容上会比影版丰富不少。
剧中对于校园生活的刻画非常写实,第一集开场就来了个学生时代人人闻风丧胆的“宿舍突击检查”。
一句“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拉响警报,宿舍乱成一团,每个人都在急着藏宿舍违禁品。
女生们吹风机烫发棒小风扇挂了一身,还有少女带着自己爱豆的抱枕私奔,堪比大型逃难现场。
男生们了解检查顺序,互相打配合,低楼层的锅碗瓢盆装在大箱子里搬到了高楼层宿舍,小手段层出不穷。
却被没想到老师的查寝手段也在升级强化,一句“我们今天从上往下查”顿时让学生们叫苦连天。
而老师们查手机的方式也非常新颖,晚自习站教室后门偷看,表面上学生都在奋笔疾书,老实地写着作业。
灯一关,教室里都是手机的灯光,谁是认真在看书谁是拿着书做掩护,一秒暴露。
有这么机智的老师,同学们真是太难了而作为学生辛酸排行榜前五,食堂饭菜永远是槽点满满。
菜牌上色香味俱全,打在盘子里的却总是让人不忍直视的暗黑料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简直不能太明显。
暴脾气的飒哥下不了口,拿着饭就要去倒掉,却被食堂大妈拦下指责浪费可耻。
飒哥火了,一句别出新意的吐槽让人忍不住喷饭:“浪费可耻?
你们把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做这么难吃,还有脸说我们可耻?!
”飒哥这个人物真的是全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了,歪理一套一套的,吹起牛皮来也不用打草稿,关键你还找不出他话里有什么毛病,完全就是个人才。
《闪光少女》里的金句有99.9%以上都出自这哥们嘴里,列几个例子给大家听听。
男主因为颜值不高而不敢追女主时,飒哥贴心安慰:“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午饭有鱼有肉,你丑没事她瞎。
和谐社会,什么都有的谈,不要轻言放弃嘛”飒哥传授男主追女生技巧,男主怕太冒险,飒哥长叹一口气,拿着镜子揽过男主的肩语重心长:“这样的我们,活着就是冒险,还分哪天?
”
分分钟都能让人笑劈叉,飒哥就是我的快乐源泉,我的追剧动力啊!
但剧版中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最直观的就是画面的质感和电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记得电影版开头的那个长镜头,从学校大门跟到音乐教室,画面带着复古的黄色调,琴房里的文艺气息和建筑的年代感扑面而来,让人瞬间走进了故事中的音乐附中。
剧版的画面则偏白,反而没了影版的那种细腻柔情。
演员打光也打得太狠,每个人身上都套了一层美图秀秀。
最可怕的就是剧版中的校草了,任何出现他的镜头都像是开启了十级美颜,磨皮磨得亲妈都快不认识了。
演员的选角和造型也是网友集中吐槽的点之一。
影版的千指大人脸型削瘦,长年带着假发,虽然冷酷但卡姿兰大眼睛还是比较灵动的,又美又帅。
剧版的千指大人对比起来就有点太过普通了。
短发造型比较老式,眼神也显得呆板无力,那种酷劲马上就少了一半。
同样,饰演女主姐姐的演员也有点差强人意。
说话的时候就没有一点表情,感觉眼神都没有焦距,像在放空一样,整个人都显得比较死板。
但即使画面质感和演员上有很多让人不满意的点,剧版《闪光少女》仍然出色地抓住了电影里的那种青春势头。
徐樱因为头发少年白而受到排挤,因此总是带着帽子。
但老师明知道徐樱被排挤的原因,却还是让她在全体学生面前脱掉帽子考试,导致徐樱被排挤得更加厉害。
看不过去的千指大人和朋友们直接和徐樱一起带着张扬的假发去考场,在同学嘲笑徐樱时,她们站出来脱下了头上的帽子露出假发,用这种方式来对那些霸凌徐樱的人做着无声的反抗。
尽管行为中二到不行,但看到这一幕时我真的一阵感动!
就像剧中千指大人的那一句:“我们这个世界也是很残酷的,大人保护不了的,就自保。
”有些心酸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并体会不到,只有同样是少年的他们才能深刻感受,也只有他们才会用那么中二的方式地去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出头。
而作为青春期的重要一环,《闪光少女》里也讲述了少年们的爱恋。
女主暗恋校草,却被校草嘲讽,男主暗恋女主,却无法表白,换在《小时代》《左耳》式的电影里,这样的感情线足够扯出一堆虐恋抓马的大戏。
但在《闪光少女》没有。
暗恋中的男孩女孩们小心翼翼,虽然也有失落的时候,但并没有沉闷在一种悲哀的色调之中,而是轻盈的,温润的。
即使受到挫折、遭遇失恋,也不会绝望到撕心裂肺,分分钟就想结束人生,而是在朋友的陪伴安慰、亦或是打趣调侃中慢慢走出,重新展开笑容。
这个青春才是我们熟悉的,或者我们曾经过的那个青春,天真莽撞,肆意张扬。
总体来说,剧版《闪光少女》和电影版虽然在质感上有着不小差距,但在剧情上却不比影版逊色,故事丰富有趣,角色塑造形象生动。
剧中那些查寝、老师晚自修站后门、吐槽食堂饭菜的校园生活细节更是真实到让我觉得导演是不是窥探过我的生活。
但如今剧版的遭遇好像也不容乐观,关注度依旧很低,播出12集了豆瓣还没亮分。
笔者只想说,对于许多年轻观众而言,剧场版《闪光少女》还是值得一看的,相信它会让你回忆起那个属于你的美好青春
青石电影编辑部丨Leslie
看到第十二集,还可以吧,里面的演员没几个演技特别在线的,当然也没有很掉线,特别是主演,演技就是在60-80分徘徊,女主动作过大男主过分舔狗周围人奇形怪状让人感觉十分drama,但是当大家都这么drama的时候我反而适应了这种世界观,挺特别的,曲子都很好,确实了解了很多民乐,很好的题材。
就是冯安宇那条线不知道是干啥的,似乎跳过也没啥影响,因为剧情发展完全在意料之内,和其他人的drama格格不入————————————————看完了!
磕死我了!
天哪油渣和神经马门溪龙那一段太好磕了吧!
我直呼how pay!!
看完以后还去找了影版来看,影版的节奏显然比剧版好,音乐也更好,主演演技非常圆润,表演痕迹不明显。
但是剧版人物更丰满一些,比如李由的拆二代人设,徐樱沉默的背景,虽然相比影版,改编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影版李由脱衣服是上台之前他就觉得自己服装和二刺猿格格不入,剧版是在一个颁奖礼,完全没必要脱衣服啊,特意秀肌肉也不太像李由的性格。
女主开头我不太喜欢,感觉过于咋咋呼呼了,但是她演到安静、酸涩又期待地互相试探的戏时,还是很让人有带入感的,我高中的时候和喜欢的男生双向暗恋也这样。
还有就是,男主脱牙套摘眼镜以后颜值过高了叭,女主的大眼睛漫画腿细白胳膊、花里胡哨的衣服显然也比其他人好看得多,这样的人在校园里平平无奇当舔狗,导演是当我没上过学吗!
此时男主还没长胡子,但是已经有了胸毛👍
可可爱爱
比影版更细水长流,主要情节都还在,而且新加的支线大明星与女老师我意外地非常喜欢。但现实是,曾经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男孩子对我说他喜欢我,但是不能和我在一起,而几年之后的我也对于他那样空有皮囊的人没有丝毫好感。我的性格就像剧中的女教师,甚至连“怕麻烦”这件事都一模一样,只是对于我而言,喜欢上一个与我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在高中已经结束了。不会再有了。我的世界是黑白的,因为我不想加入彩色,弄脏了擦不掉的。
一言难尽好坏掺半,苏贝、刘月塔、徐樱戏份增多了还挺好的;神经和油渣的感情戏;飒哥从出场到结尾的戏都挺好的。就是赵一陌电影里很酷的一个人,到剧里颜值气场是真低,就她和母亲那段戏好可圈可点;还有电影里最精彩的段落之一的舞台古风表演,剧里是什么鬼太尴尬了,强行加入的老师和明星的感情戏份是(⊙o⊙)啥意思?陈惊表白师哥的戏份没有电影精彩。总之就是好坏掺半,比电影的丰富(有用没用的都有,怀疑剧情注水)没电影的精彩(但是增加了电影都没有的精彩剧情)。还是值得推荐观看滴(导演竟是同一个人😱)
看过电影,电视剧把男女主改成初识,有点勉强了,女主比较自然,男主造型太假了。
这个陈惊真的有点讨厌
这版里几个角色演员好喜欢啊!有空回去重温一下电影版。。看剧版让我想起了自己高中艺术生生活,都是些不开心的往事。看到剧里主角的青春故事,好是羡慕
很喜欢女主,但是他姐那条剧情,真的太生太多了,我喜欢看主角恋爱啊
太棒了
演技浮夸,剧情注水,情节夸张,估计导演没上过中学。看看同是爱奇艺自制的《我在未来等你》是怎么刻画学生时代的生活吧。有影版这颗珠玉在前,剧版能拍的如此惨不忍睹也是十分不易。
因为小亮的扮演者 越看越好看的一个男孩 安宇的支线也很好看
很多让人没有记忆点的青春片中的一部。
有点浮夸
因为工作需求提前看完,青春一脸。
没有彭昱畅的温柔和爱意,已阅
校园部分更细腻,有点和缺点都很明显。陈老师和冯安宇的支线删除完全不影响故事。
一般
最闪亮的就是安宇啦 女二陈老师一开始觉得太出戏了 后来看着看着也就习惯了 安宇真是生生把男二演成了男主啊
2.5星,不如电影版,我很喜欢电影,但剧版给人的感觉是,几乎是影版原封不动的故事,又续进去一套青春偶像剧,有注水之嫌且拖慢节奏,尤其是女主角姐姐这些戏份,简直莫名其妙,让故事失去了原本灵性而变得俗套起来。演员方面,除了女主角外全面不如影版,尤其是千指大人。陈惊还是不错的,周依然可以期待
全员鲍鲸鲸附体,各种耍嘴皮子,前三集基本没啥情节,剧情和青春感悟全靠台词推,编剧的特点被放大成缺点了,不过会有人因为金句之类的给高分吧,哎。脑残小明星和面瘫女老师的线加得倒是还行。选角也是太失败了,光看海报就被丑哭了,看动态更是一言难尽。
冲着影版来看的剧版,影版真的很喜欢了,但是这个剧版女'主严重劝退我,撑到第三集,看她挤眉弄眼实在是太像白百何(中立的意思)了,受不了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