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衣警察阿伟与儿子祥仔刚刚搬进了一座旧宿舍楼,在这里整栋大楼里就只有开门的老大爷,阿伟一家和对面楼里德邻居阿辉。
听老大爷说 阿辉有一个下肢瘫痪的妻子。
有一天祥仔说总有个红衣小女孩盯着他,那个小女孩是于辉的孩子,阿伟鼓励孩子不要怕像个男人那样面对一切。
祥仔提起勇气提出和和那个小女孩一起玩,他们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阿伟看不见儿子所以到处寻找。
恰巧发现了于辉的秘密,他的妻子不是下肢瘫痪了,而是死了,是警察的他发现死因是被人掐死,因为脖子上有清晰的掐痕,阿辉回家后发现阿伟,阿伟执意要找自己儿子,两人发生争斗。
故事才刚刚开始很不明白的是小女孩的出现,于辉说过自己没有孩子,他们的孩子因为妻子流产而被打掉了,那红衣女孩是谁,墙上的画是谁画的?如果因流产而死的孩子的魂魄没有离开反而是仍陪伴着于辉一家还说的过去,可是灵魂自己成长怎么说,就没有理由了。
莫非死的时候是婴儿,投胎的时候却是老人,这点没说服力, 所以女孩不是他们的孩子,可能是这栋楼里德亡魂,自己很孤单,喜欢和活人呆在一起。
一个三年,第二个三年。
故事开始的太具有戏剧性,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阿辉爱人至深不愿离开,所以相信歪理邪说,把民间偏方信以为真。
每天电视里播放的都是那些满含爱意的录像,那些温馨的往事。
在洗澡间,在床上,在饭桌上,在梳妆台前。
两人充满爱意的对话,两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生活是那么惬意。
只不过开始时妻子的回答都是在镜中让人不免怀疑。
正常的人怎么就不能面对镜头说话呢。
我们都相信她死了,这时的我们是阿伟,是那个便衣警察。
警察就是警察,绝不会相信再过三天她就能醒来,不过他对我挺好,说话和和气气,不虐待,吃饭有酒喝,尿急了可以方便。
只是单纯的不相信,单纯地为他们惋惜。
就这样他做了三年,很多人可能在一开始就会选择离去,或者是中途而废,三年间他们每一次微妙的谈话,那样不可思议。
明知道她死了,她不能说话的,怎么可能对警察说话,怎么可能对我说话,不要再骗自己了。
三年里,每一天都和妻子说话,有一次两人闹矛盾,她一星期没有理我。
仿佛她从未走远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是那么继续着。
明天,过了今天她就可醒了。
爱让一个人坚持,爱让两个人充满默契,爱是心与心的交流,虽然有一个人去了,心脏不再跳动,剩下的那个人还在持续以前的生活。
她没有说话,她不能说话,她不能张开口,但是她想说的我都懂,当我看着她,当我身边有她,当我爱她。
明天,作为观众的我还是没有看到那一天,警察包围了于辉的屋子,破碎了他三年朝思夜想的梦。
阿伟没有为他辩护,他没有相信那个三年的说法,"事实"摆在眼前,再多的挣扎都是苍白无力。
坐在警车上的阿辉看到自己妻子被放在运尸盒里,放在车里,耳边想起了悲伤地音乐,想是在为两个人送行。
故事结束的时候阿伟一个人坐在屋中看最后的那段录像,回想医生说的话,阿辉得了不治之症,西医无法治愈他,在一次化疗后他消失了,后来奇迹般的康复了,他说西医治好了他。
而后的录像是那些温馨的往事。
在洗澡间,在床上,在饭桌上,在梳妆台前。
两人充满爱意的对话,两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生活是那么惬意。
只不过是影像中的是活着的妻子,阿辉的尸体.......活着不能相守,死了却能重逢。
一个凄惨爱情故事中的无奈和感伤,阿辉的死是上天安排的,否则又是另个一三年,两个三年,三个三年..........人的一生有几个三年?
故事的最后是两个的团聚。
生不能,死却可以,两个人平淡的六年生活,或许是对爱的最美的诠释。
某年,我躺在某间大屋子里看香港金像奖。
那年的大赢家是无间道,关闭电视,我却总是听见他们的广东话在说,三更之回家。
当时我只记下这个名字,却迟迟没有观看影片。
我看过三更之饺子的两年后,才开始看三更之回家。
三更中间,有三个国家所拍摄的恐怖片。
韩国恐怖片一如既往喜欢在惨露的挖血的皮肤上下功夫。
泰国恐怖片一如既往喜欢迷信和虚无缥缈。
香港恐怖片,我更不抱希望。
然而,我紧盯着屏幕将回家的每一个镜头尽收眼底,直至它结束,黎明开始唱,就像在我耳旁。
我发觉自己很投入,投入得几乎面露感伤。
毫无疑问,陈可辛是最懂得黎明与曾志伟的人。
在他的电影里,这两人能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绝佳状态。
黎明的木讷已经融合进片中男中医的角色,他愈木讷,从他背后所揭露的悲剧则能愈震憾。
曾志伟的喜感也并未被抽丝剥茧,他愈喜感,他于影片结束前一刻呆坐在电视前望着真相的脸,则愈哀伤。
影片中有一个被特定的时间段,三年。
三年时间,将一个死亡状态的人成天泡在药水中,则能够活过来。
黎明和他的妻子,都精通中医药理。
三年前,黎明刚刚死亡三年,由他的妻子唤醒,接着,又轮到他的妻子死亡三年,他却不能再活着看到她的苏醒。
当他被世人指责为疯子,他慌不择路追赶着将被火化的妻子,于路中央被疾驶而过的车子撞倒。
躺在车厢后方,她的眼角忽然流下一滴泪水,从她自始至终如同活人般漂亮的皮肤滑落。
我知道,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被命运化的三年。
三年时间里,活着的人能够将死去的人忘记,也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的生活。
若活着的人仍旧过于悲痛,则有可能在三年前,即已随着心爱的人自杀身亡。
没有人能够在独自一人的屋子里陪伴着一具尸体,日夜说着重复的回忆式的话语,日夜伴着满屋药气,日夜怀着虚无的希冀。
因此,影片所传达的特殊命运,远远脱离现实,故而受人尊敬。
陈可辛将黎明临死前追赶车辆的一幕再一次重放,让观众将他的痴情与伤感领略到骨子里,直到,为他流下一滴泪水。
兴许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超过他们各自陪伴着对方无法言语的躯体的时间。
他们也许在对方身旁都曾温柔地说过一件事,等他,或她苏醒后,两个人要一同回家,买一些东西,看望父母。
回家是他们永久的惦念,却永远完成不了的奢望。
虽然是恐怖片,片中却没有鬼魂。
那个本应流产而死的女婴,亦是切实存在的。
她跟在自己父母的身边,看着他们的相爱而微笑,悍卫他们的平安而将隔壁搬来的邻居引走。
最终,简单地消失。
生死不离的爱恋,本身便似奇迹。
如果有一天,你有幸获得,你会不会坚持下去,即使它漫长而孤单。
—— 时长1.导演剪辑版(带有导演及编剧评论音轨)时长:1:00:55 (h:m:s) 正片内容约53分钟2.正常版本(三个故事合一版本,即《三更之回家》)时长:2:08:53 (h:m:s) 此部分正片内容约49分钟—— 删减详情1.伟和儿子祥仔第一次搬进房子里的镜头房间里的几个镜头
祥仔在房间玩耍的镜头
2.伟 找他的“不会走”的手表伟在找手表
祥仔问都不走了为啥还要戴着
3.祥仔想上厕所又不敢又睡不着睡不着,在数绵羊
被尿憋的团团转
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去了
4.祥仔和伟在吃面时的一段对话祥仔说长大要送他老爸手表
伟问为什么
并表示接受
伟教他正确的吃面方法
5.祥仔和女孩玩耍的镜头
6.伟叫他的好友警察帮忙找祥仔
7.找祥仔时哮喘发作
8.结尾女孩照完相离开后,老板问祥仔照不照相
祥仔没照,离开了
9.祥仔回到家中回到家中
帮睡着的老爸盖上了被子
自己也上去睡了
年度大片《投名状》的口碑票房双赢,不仅打破了国产大片“逢大必烂”的宿命,而且叫我几乎忘了陈可辛大叔是拍文艺爱情片出身的。
金戈铁马、尸横遍野的震撼性战争场面,固然壮观,但却让陈可辛作为导演的个人风格荡然无存,也让我分外怀念从《双城故事》到《甜蜜蜜》的陈大叔,那种淡定从容、娓娓道来的叙述手法,夹杂着怀旧和感伤气质,于不知不觉间感人肺腑。
当然,每个成名的导演都会求新求变,不过《投名状》的成功并不是陈可辛的成功,而是整个创作团队和商业模式的成功。
我个人最喜欢的陈可辛作品,始终是2002年港韩泰三地制作的恐怖片《三更》。
这是一部颇为流行的三段式结构的影片:三位导演,三段独立故事,共同的恐怖灵异主题,陈可辛执导的是压轴之作——回家篇。
48分钟的篇幅限制,导致了故事本身并不复杂:老警察阿伟和儿子迁入政府旧宿舍,儿子离奇失踪后,令阿伟怀疑住在隔壁的一家人:来自大陆的中医于辉和他的四岁女儿。
阿伟深入于家调查,发现屋内有一具女尸,竟然是于辉的妻子。
于是惊人的迷底揭开:原来妻子因肝癌已经死去三年,丈夫躲在旧宿舍里,与世隔绝,每天用自制中药浸泡,等待她复活过来…… 陈可辛以拍文艺片的细腻手法,加上缠绕在情节中阴森游离的配乐,杜可风掌镜下的颓靡吊诡色调,不动声色间,让恐怖感丝丝渗入观众心底。
如果到此为止,那只是一部成功的商业鬼片而已,但是,陈可辛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始终还是一个拍文艺爱情片的高手,这是一个包裹在鬼故事外衣下的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的脉络至片尾揭开:男人为妻子洗尸三年,用中医还魂的方式,企求爱情的复活。
阿伟在于辉家的录像机里看到,原来于辉曾经死亡,妻子正是用同样的方法救活了他。
这是一段孤独的爱情等待,从死亡到复活的等待。
少言寡语的男人,冷漠外表下潜伏铭心期待,三年足不出户,终日在浓烈中药味的小屋中看护从不开口说话的死人。
每天重复的浸澡、梳洗、自语,在最孤独的方式下埋藏着最炽烈的希望。
因为老警察的告发,在离三年期限只有几个小时之际,警车带走了女尸。
影片结尾,于辉站在马路中央,绝望的眼神,注视着即将复活的妻子封闭在灵柩里,远离而去。
当他准备追随妻子的躯体时,砰!
一声凌厉,他被一辆疾驰的车撞飞…… 此时,镜头一转,灵柩里双目紧闭的女尸眼角,一滴泪缓缓挂落,已经渐渐红润的躯体,又渐渐再度冷却僵硬…… 撞车的镜头拍得如此真实,黑色的死亡来袭得如此突然,陈可辛对这场爱情的结局处理得如此残酷和绝望,一场生死眷恋,男和女,生和死,希望和等待,三年暗室的昏暗时光,在全片唯一的明亮烈日之下,瞬间成为两具亡魂,无可救赎。
影片中刻意营造的一切迷离色彩,都不及这一刻烈日下的黑暗。
也许中医还魂完全是痴人说梦的传说,也许男人只是一个不能接受妻子死亡现实的精神病人,也许诡异离奇的男女相爱,似真似幻的生死存亡,只是陈可辛制造的一场爱情幻觉。
片名为什么叫《回家》,一直看到最后我才明白:生不能相聚,死终于在同一刻。
现在,他们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回家团圆了……传说:数千年前中国古代流传一门绝学,只要在死者气绝半天内,以针灸、按摩、药贴、洗髓等方法便可复生。
看了那么多的恐怖片,最怕港片,总是给我带来心灵上的恐惧,可最爱的也是它。
记得以前看山村老尸的时候,吓的一个多礼拜晚上不敢上厕所。
可后来当别人问起这部片子时还是赞不绝口。
记忆深刻的,除了楚仁美那张狰狞的面孔之外,还有她离开时的最后一句话:看来你是真的爱她。
会看三更之回家是个意外。
郁闷的下午总想找点什么来刺激脆弱的神经。
这是部被我搁置了很久的影片,被我从一大堆碟里抽出来放在边上,再放回去时有些迟疑,下次再见它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于是关上门,拉上窗帘,躲在被窝里开始自虐。
画面很恍惚,隐约看清楚戴眼睛的男人是黎明。
他给我的感觉总是很阴森,很适合演鬼片的那种。
每天,他都会用中药为她的妻子泡澡,温柔诉说过去的点点滴滴,更是为她剪去长出的指甲和涂上鲜红的指甲油。
楼下的保安告诉新搬进来的曾志伟父子:他已经带着他瘫痪的妻子在这里住了快三年了。
生活总是突兀的。
平行线突然无力坠落,于是有了交集。
曾志伟的儿子在一个清晨失踪了,唯一的怀疑对象就是一直深居简出的黎明。
接着潜入了那充满中药味的屋子,也发现了一些不该发现的东西。
三年前黎明为了挽救患了肝癌的妻子,亲手掐死了她,之后每天用中药为她的尸体泡澡。
他坚信每天这样做,三年之后妻子体内的毒素排清,就会复活,永远不会再受病痛折磨。
那么疯狂纠结的爱,上天会给他们什么结局呢?
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当警察开着载着他妻子尸体的车离开时,他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
我猜到了这一幕:他被一辆车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眼里有不舍,更有不甘。
那天,是三年的最后一天。
一切都不是他疯狂的自我纠结。
他的妻子,眼角出现了一滴泪,手无力地抬起,终于还是随着他一起离开了。
看到这里,会感叹爱之伟大,爱能创造奇迹等等。
只是,一切就只是这样吗?
一切的秘密都在曾志伟在他们的屋里找到的一盘录象带里。
原来,六年之前,黎明也得过肝癌,她的妻子,用相同的方法,复活了他。
讽刺的是,在丈夫醒了后的没多久,妻子也患上了同样的病,更是将肚子里的孩子打掉。
“懦弱的人要比坚强的人有福气,因为我可以依赖你。
但是,在没有你的这三年里,我孤独地面对着所有人,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每一个人都认为我神经错乱。
渐渐的,我变得独立、坚强,却再也没有了福气。
”录象里她的妻子对丈夫说的话。
难道这样的爱依然抵挡不了命运的捉弄吗?
最终他们还是一起回家,只是这条路太漫长,足足用了六年的时间,耗尽了一生的爱。
“年轻的我们太低估,世界该有的冷酷,再多的爱也没帮助。
”突然想起FINALLY的歌词,特别有感触。
或许吧,我们的爱在命运面前总是那么苍白无力。
但它总是无处不在。
非常喜欢《失忆》中那个在路上醒来的女鬼,肤如凝脂,长发如水,黑白分明,简直漂亮得不食人间烟火,尤其是那么清澈的眼睛,真是不多见。
她叫金慧秀。
重看《盒葬》:光怪陆离阴郁梦文:火神纪梦总在该结束的地方结束。
我想。
三池崇史是一个阴郁的家伙,所以一部电影会被起作一个如此阴郁的名字。
盒葬,用一个盒子,装还活着的人,裹着薄膜纸,被裹子的人还在努力地呼吸,然而已经被狠狠地埋在泥土里。
影片在一个梦里开始,在一个梦醒结束,是不是想告诉我们这些观众,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一场恶梦罢了。
而这场梦的中间,无所不在的暧昧和奢华的臆想,构成了所有梦醒来后安寂的寂静。
所以,我可以不安分在坐在这里书写,然后说,这部电影我居然看了三次。
自闭似的小说作家永远只能活在自己的渴望里,时时刻刻不停地用幻想来满足自己。
永远不停地叨念着“盒子太小,我快窒息了一样无法呼吸……”盒子,在这里仅仅只是一个梦呢,或者是生活,或者思索,甚至别的。
永远在缓缓爬行的上楼者。
弯着腰弓着背,在音乐盒的那些悦耳的声响里一边哼唱一边爬行。
冤死的姐姐回来找妹妹,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童年的回忆是遍地的红白玫瑰,在某个瞬间被唤醒的了之后,红白相映得有些刺眼。
白的是肌肤,红的也许是鲜血了,或是燃烧得正旺的花火。
渴望被爱,渴望被搂抱着睡觉。
仅此而已。
似有似无的爱情,似是非无的亲情。
站在雪地里守望着一个远久的回忆,拖着脚步向前的声音里回荡着不灭的渴望。
一些邪恶的念头在滋生,在十年以后的雪地里被自己偷偷窥见。
然后一边看着自己所做的那些年轻时候不知所谓的事,没有声音,一切在安寂里流逝去。
嘴里喊着不要的时候,也许,是一种追悔莫及的哀伤。
意外的事情促成了后面所有发生的一切。
雪地狂奔,从一个小女孩奔成一个女人。
只是,小女孩狂奔的时候仅仅只是逃跑,而女人狂奔的时候像是在追寻那些已经逝去的时光。
雪地里无可奈何的挣扎。
梦境和现实被镜头揉碎之后重组成一种支离破碎的光怪陆离。
洁白的雪地是纯洁的渴望,黑色的泥土是邪恶的祈盼。
一切都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被下葬。
空荡荡的公车驶向一个未知的所在。
永远的雪地和永远在雪地上挣扎前行的女人。
一切都会回到起点。
在做梦的地方睡去,也在做梦的地方醒来。
经历过无数的担忧,害怕和后悔。
一切都会变成灰烬。
走过了无数的路途。
终究还是回到了原地。
骨折的声音在梦里不停地响动,在自己的身体紧缩的时候。
死去的亡灵在祈求被救赎。
沉重的急喘的呼吸声。
女人终究还是像还是小女孩的时候一样地逃奔。
只是逃,总逃不出自己的恶梦。
从火里走出来的男人不断地抚摸着女人的身体。
亲吻和不停意淫。
只是这一切似乎只是为了满足那种崎恶的欲望和复仇的渴望。
在误会里开始,也在误会里结束。
痛苦地呻吟或者是满足的呻吟也许已经不再重要了。
亡灵复活。
也许不是为了自己无法散去的怨气,只是为了让自己所爱的人还活着的人安心地活下去罢了。
梦总在该结束的地方结束。
就在自己该醒来的时候。
连体的畸形人的两个头颅在对话,看起来像是还在那个没有做完的梦的延续。
在某种意义上看,这个梦成了自己杀死自己的一种渴望。
或者杀了那个和自己一起占有同一个身体的另一个头颅的渴望。
在做梦的地方睡去,也在做梦的地方醒来。
经历过无数的担忧,害怕和后悔。
一切都会变成灰烬。
走过了无数的路途。
终究还是回到了原地。
雪地里那个拿着铁锹的男人也许是一种最美的祈盼。
爱,不可分割的爱。
女孩,还有女人。
雪地里那个拿着铁锹的男人说,翔子和京子是不能分开的,你们,是最完美的一对。
仅仅像是男人,也像父亲。
三池崇史是一个阴郁的家伙,所以用一个盒子,装还活着的人,裹着薄膜纸,被裹子的人还在努力地呼吸,然而已经被狠狠地埋在泥土里。
我喜欢这部电影,首先从迷恋这部电影的名字开始。
《盒葬》,看起来已经是阴郁无比了。
而看完这部电影,也许,迷恋也只是在这个名字里结束。
有时候我有点怀疑,那个雪地里拿着铁锹的男人是不是就是三池这个阴郁的家伙呢。
一样是深色调的沉静。
2006-01-18乙酉年十二月十九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752445716955/
三年前看“回家”也是在夏季,那个夏季充斥着狂躁不安与绝望的激情,不知怎么的昨晚又翻出来看了一遍,看到一半内心早已泪雨滂沱,然而却面无表情,也许偶尔有些抽筋,反正我自己也看不到。
今天下午坐在书吧发呆的时候我又想起来这部电影,猛地心痛难忍,我在想,一个人要怎样的深爱自己的爱人才能有那般孤绝的勇气和恒久的忍耐(我也曾有过么?
),在这个人人为物欲疯狂的世界里,那样的爱情,还存在么?
三年,三年是多长的时候,日日夜夜陪伴、照料、治疗所爱之人的尸体,对着尸体说话,想象着尸体的回答,因为他说“灵魂还留在TA体内”,因为他们相信。
每一日都像是末日,每一日都期待着复活日,如此,日复一日,他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每个人都认为这是神经错乱,只有他们坚定的相信奇迹。
他是中医师,他和妻子的尸体住在香港几近荒废的旧警察宿舍里,看到开始也许有人在猜这个恐怖片讲的是一个变态的杀妻者,恐怖看点之一就是她美丽而苍白而令人毛骨悚然的尸体。
慢慢看下去才明白电影中蕴含的深意。
数千年前,中国古代流传一门绝学,只要在死者气绝半日内,将之扼死,之后以针灸、按摩、药贴、洗髓等方法医治‘尸体’,三年 后便可复生。
结局是那么的苍凉,让人寒到骨髓里。
导演的残忍当然是故意的。
现世中多少平平淡淡油盐柴米的夫妻,他们没有这样的故事,也演不出这样的爱情,总有各种诱惑、各种纷扰来侵蚀爱情的纯洁,或者说,又有多少夫妻在结合时是真正纯洁的为了爱情?
适时而纯洁的死亡吧,为了爱情,然而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勇气,又有多么渺茫的概率能让勇敢的我们遇到值得为之如此付出的爱人?
据教科书上说“概率太小的东西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说,这是一部绝望的电影,有一点象是发生在另外一个时空的事情。
是一个神话。
一个传奇。
听片尾曲“好像在我的耳旁”,让人凄惶。
我突然很想哭很想痛哭,但是理智的头脑仿佛在暗示,为不相信的事物痛哭流涕,那既矫情,又可笑。
虽然电影没有明确描述这一情节,但是从最后男主角开车路过“欢迎进入新市镇”的横幅时,和先前的横幅的外观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横幅从开始时的光鲜明亮的表世界版变成了女主角所在的残破不堪的里世界版,而万里无云的天空也因为滤镜显示出诡异的阴沉感联想到后面两部短片的主要内容,不论是《轮回》是逝者给木偶下诅咒显灵,还是《回家》是没来及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红衣小女孩设计让她他成功的破坏了母亲复活的过程,完成了她和爸爸妈妈团聚的心愿,后两部短片的主题都是鬼魂计划得逞并且也杀死了主角,那《失忆》的结局也应该不会在这个主框架之外
基调就是一片灰,香港穿着破旧的衣衫,依旧有人无比留恋。
不经意路过的幽暗巷口,瞬间瞥见的不是完整的人,而是无处落脚、迷茫失落的孤魂。
他失措望向你时,你只当是愚不可及的执念,却从未真正明白那番话,“再等一会儿,她就会醒来,她说过今天就会醒来!
”然后就可以离开那家药气弥漫的屋子,离开这座不再寄予希望的城市,回到殷殷切切的家乡。
可也就一刹那,再大的希望也随着重重砸向地面的身躯一起破碎消散。
警察阿伟从医生和录像中得知,阿辉坚信三年后的这一天,妻子会醒过来是因为他也曾死过,被妻子以药浴治疗整整三年后奇迹般复活苏醒,所以他如法炮制,痴痴苦等三年为得是二人团聚。
所以他每天帮妻子洗澡、梳妆,对她耳语,脑海里不断闪过的往昔在唇齿碰撞间打破沉寂,似乎这不再是他一人的世界,那些甜美的属于彼此的故事就算不去炫耀,也是满满的幸福。
可上天没那么大度,多出来的六年已是恩赐,人定胜天的奇谈最终被残忍地画上句号。
可谁会在乎这痛苦难熬的六年“相伴”,连一次相视而笑的机会都不曾给过!
学会了他乡俚语,握住了深爱之人的手,本以为可以圆满的生活没等开始就被抛进地狱,失望的人提起行李就离开,把身后幢幢直挺的大楼锁在原地。
只有还相信命运的人不愿离开即使耗磨掉再多年的时光,哪怕等来一丝的温热就不算失望。
“我想是上天要看看我们是否夫妻同心,所以要我们受一样的哭患一样的病,我要睡了,你要好好地让我留在自己的身体里,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像你一样,复活过来!
”
一点不恐怖....
只看了第一部。绝望到心底那种深彻。他们只差一点点了,真的只差一点点就可以在一起了。
《回忆》基本靠血腥吓人,非得拍那么长的镜头,导演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收拾。其实关键在于故事的内核到底如何,吓人什么的都是其次,这也是《回家》会比其他两个都更好看的原因之一。前两个揭露的是人性的恶,后一个则是将好与坏混合在一起,相互掩蔽,最后发现真的真挚的东西往往最难发现
原来黎明演技这么好啊,话说我好像只看过他演的一部电影
6.0/10。1、也就结尾感动罢罢,3个故事里最好的一个也不过如此,三星半。2、金知云最次,故弄玄乎、不知所云、断指流脑也能无聊要死,两星滚粗~3、泰国佬的‘’巫毒娃娃‘’凑合着能看,三星。
即使是最好的那个故事——回家,我觉得也挺差的,最后的反转虽耸人听闻,但也让我感觉一丝无语。为什么不在最开始的时候就给曾志伟看这个视频。中药泡澡死而复生更是扯。还有曾志伟的参演是最大的败笔。是恐怖片看得少么还是就只看黎明凭这个角色拿了奖所以不少人四五星🙄算上黎明的演技在里面整个故事也只值三星好吗!还不说另一半拍得多烂俗!
真的从第一段就开始厌倦。韩国的部分从开始就猜到了,还要一直等着剧情揭晓所谓答案。第二段,看着也不吓人,还心累。第三段,可以说算是最好的一段了,但是不能叫作恐怖片吧。就是有点灵异而已嘛。原来三更系列都是那么不好看的。终于都看完圆满了。
只有陈可辛的那段能看
三个故事都好烂!!最后一个故事本来情节还行,但是尺度过大太过暴露,而且又不是那种性感的暴露,导演完全没有审美,让人恶心!
泰韩那两部两星,陈可辛那部当成奇幻爱情片四星。故事讲的稀碎,恐怖效果又一点没有,要是陈可辛那部拍成一部独立电影应该会有点意思
2012年看的第一部电影。。。好重口味的。。
这部也是惹怎么没标记掉,是不是有单独条目奇怪见鬼了。
感人的爱情故事啊。。
我自以为是的结局被推翻了,结尾出乎意料.压抑但是有点空洞的恐怖片
只看过回家,黎明也就这样了,拿个影帝就回家歇着吧
(《回忆》2星 +《轮回》3星 +《回家》4星)÷3=3星。—— 《回家》→ 人家说懦弱的女人,要比坚强独立的女人有福气。我当然有福气了,因为我可以倚赖你。可是在没有你的三年里,我孤独地面对所有的人,每个人都觉得我神经错乱。慢慢地,我变得坚强独立,可是,却再也没有了福气。我们又要分开三年,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活的是我,死的是你,因为死的那个,只不过是睡了一场觉,但活著的,却每天都要受苦。我想上天是想看看我们是否夫妻同心,所以要我们受同样的苦,患同样的病。我快要睡了,你要好好的让我留在自己的身体里。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像你一样,复活过来。
两星:《回家》★★★☆《失忆》★☆《轮回》★☆。平均★★
这片是怎么能得到7.4的评分?都是冲着陈可辛的最后一部《回家》给的分?韩国和泰国的两部作品简直就像是导演被逼着硬拍交作业来了...歪楼:话说金惠秀年轻时的气质和现在变化好大,无辜清纯到差点没认出来。另外黎明夫妻掌握的“复活”中医核心科技可真够狠活儿的,堪称医学奇迹了!让西医汗颜......
《回家》。中药防腐新突破。一句话泄底:三年又三年。胶片的颗粒质感非常好,摄影机镜头似乎是加了黄色滤镜。难得一见的公屋废墟,游走其间给人莫名的压迫感和空虚感。黎明的黑框眼镜和《人肉叉烧包》里的黄秋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原丽淇也好,身材棒,演技佳,扮死尸可是超高难度。感觉陈可辛比王家卫还喜欢国语老歌。
1.爱情是什么呢?没有人说得清。但我知道现在滥大街标榜爱情的电影给不了答案。这两个人,没有刻骨铭心的誓言,没有温情动人的时刻,甚至没有交谈,但却给人无法遮掩的哀恸 2.说实话我也只看过《回家》,大一时寝室四人在我推荐下看了此片,栋和哲在我身后整整站了一个小时看完此片(我是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