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葡萄酒的电影,总是让人觉得香溢恬静。
上一次沉浸在某种孤独寻找的情绪当中的体验,是《杯酒人生》带给我的。
保罗·吉亚玛提猥琐的长相可爱的表演,为那次加州之旅曾趣不少。
一个失败者寻找自身价值的故事,总是让普通人觉得许些温暖。
再早一些,基努里维斯曾经在加州的纳帕山谷上演过一段浪漫的《云中漫步》。
如今只记得那个叫埃塔娜的意大利美女,赤着双脚踩葡萄,汗水、葡萄汁、汗毛以及阳光交织在一起的性感极美景象。
以上是美国葡萄酒。
清香,甜美,口感上佳。
新世界葡萄酒正如美国的历史,短暂而蓬勃,简单却流行。
本人爱喝美国酒,原因无他,就好比爱喝可口可乐,因为好喝。
本片的故事发生在法国的普罗旺斯,那里是法国最古老的葡萄酒产区。
普罗旺斯的葡萄酒糖份高,酒精度高,正如影片中的色彩斑斓的花草,风情万种的女人,以及耀眼明媚的阳光一样,浓郁醉人。
罗素克劳饰演角色来自伦敦,一个钢筋水泥铸成,总是雾色阴霾的地方,与普罗旺斯形成鲜明对比。
这正是导演独具匠心的地方。
人们总是在追求自以为重要的东西,譬如在喧哗吵闹中生活,在勾心斗角中工作。
然而却轻易放弃人生重要的东西,譬如与家人一起的经历,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还有心中的那份挚爱。
玛丽昂.歌迪亚穿着花裙骑着单车穿梭在田边花间的时候,我仿佛一脚踏入天堂。
这是一部关于回归的电影。
前面忘了说,法国葡萄酒的另一个关键词,怀念。
因为时间绵绵,所以怀念。
当男女主人公相认出是儿时玩伴的那一刻,他们的爱情如葡萄发酵般的香韵沉淀。
在那田园风光里,斑驳的古宅中,不仅保存着历史悠久的葡萄酒和对长辈的亲情怀念,还珍藏着那份从儿时便生根发芽的美好爱情。
人生大多时候在挣扎拼搏,也许迫不得已。
但也一定经历过美好的东西。
那些美好的东西,或不在那里,或还在那里。
希望有一天,再会相遇。
金色的阳光,蓝色的商务套房精明伶俐的伙伴,慈祥充满生活情趣的亨利老头拥有同样大而深邃的双眼,商业伙伴洁玛眼里充满铜臭,而芬妮是对男人的慵懒和因为阳光,餐厅客人的困倦。
一个活着,一个生活。
“在法国,葡萄酒都是庄园主做的。
即使他只是坐在舒适的书房里拿着望远镜监视一下。
”多么傲娇的普罗旺斯,吕贝隆山区,葡萄园庄主!
也只有他们,能迎着阳光,婆娑摇曳的葡萄叶,混合鸡粪和野菊清香味的微风,趾高气扬地微笑,指尖还沾着葡萄酒独一无二的香醇。
“我点和一个不讲理疑心又重的女神厮守一生。
小菜就来点坏脾气加上一坛醋吧,再来一瓶味道像你的葡萄酒,和一只永远不会空的杯子。
请原谅我的唇,在最不寻常的地方找到了快乐。
”在这里,所有人都沾染着它如油画如音乐如生活的诗意。
1.Uncle Henry: In France, it's always the landowner who makes the wine.Even though he does nothing more than supervise with binoculars from the comfort of his study.No, I enjoy making wine because this sublime nectar is quite simply incapable of lying.Picked too early, picked too late, it matters not.The wine will always whisper into your mouth with complete, unabashed honesty,every time you take a sip.在法国,永远是地主在酿酒,即使他只是拿着望远镜在监督坐在书房了里舒服的看着。
不,我喜欢酿酒是因为这超凡绝伦的美酒绝不可能欺骗别人。
太早或太晚采收都无所谓,葡萄酒会在你嘴里轻声细语,你每次啜饮,她都会诚实无欺。
2.Max:The secret to riches, lab rats,is the same as the secret to comedy...timing.白老鼠,发财的秘诀和喜剧的诀窍一样:时机的掌握。
3.A gentleman's agreement presupposes there's a gentleman involved.君子约定的前提是要君子才行。
4.Max:winning isn't everything...All:It's the only thing!嬴不是一切,是唯一的重点!
5.Uncle Henry:The point is, Max, why you aren't celebrating?Max:Because I lost!Uncle Henry:Well, a man should acknowledge his losses just as gracefully as he celebrates his victories. Come on, give us a jig.Give your old uncle a jig.亨利伯父:重点是,麦克斯,你怎么不庆祝?
麦克斯:因为我输了!
亨利伯父:输的一方应该要认输,像庆祝胜利一样接受失败。
过来跳舞庆祝吧。
陪叔叔跳支舞。
6.Uncle Henry:You'll come to see that a man learns nothing from winning.The act of losing, however, can elicit great wisdom.Not least of which is, uh,how much more enjoyable it is to win.It's inevitable to lose now and again.The trick is not to make a habit of it.你终究会明白赢学不到什么,但输了反而能增进智慧。
输了的好处不亚于胜利的喜悦,偶尔输了是免不了的事,重点是不要让失败成为一种习惯。
7.Proves the adage that wisdom can be found in the most unlikely places.最不起眼的地方也看得到智慧。
8.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comedy? - Timing.喜剧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机。
9.But remember,if there are any complaints,in France,the customer is always wrong.但记住,若有人抱怨,在法国,顾客永远是错的。
10.I'm very,very choosy.我很爱挑剔Well,I'm very,very honored.这是我的荣幸 11.Fanny,this place just doesn't suit my life.芬妮,这里的生活不适合我。
No,Max.It is your life that doesn't suit this place.不,max.是你不适合这里的生活。
12.Once you find something good,Max,you have to take care of it.You have to let it grow.不过一旦涨到好东西就要好好珍惜,你要让它发展成熟。
13. “我的嘴唇很高兴,它在不寻常的地方,找到了快乐。
”14. “不要去罗马,那里的游客比鸽子还多。
”15.哦,一个人应该优雅地承认失败,就像他庆祝胜利一样坦白......你要知道,一个人在胜利中学不到什么,可是却能从失败中学到很多。
这比胜利的喜悦要有价值得多,生活中偶尔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不要让失败成为一种习惯。
16.时间是生活的发酵剂。
17.最终一切都会成熟。
18.漂亮女人只有和没有想象力的男人才般配。
19.失败了也要向成功者表示祝贺,这是风度。
20.Uncle Henry: A blue suit is the most versatile of accouterments. And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suit itself, is the man who fits it for you. Once you find a good tailor, you must never give his name away…not even under the threat of bodily harm. 亨利叔叔:蓝色西装是用途最广泛的服饰。
比西装本身更重要的,是替你量身订制的人。
找到好裁缝师时,千万不能泄露姓名,就算有人威胁要伤害你也不行。
21. Young Max: Uncle Henry won! Three cheers for him! 小麦克斯:亨利叔叔赢了!
替他欢呼三声!
22.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像普罗旺斯这样,人们可以无需忙碌,尽情的享受生活。
23.KFC去阿维尼翁,MC去马赛。
斯科特2006年执导的电影。
一直以为斯科特擅长导演史诗片,没想到他导演的情感喜剧片也这么好。
讲的是伦敦的一个成功的高级白领麦克斯,回到故乡法国的普罗旺斯,继承叔父留给他的遗产:一所庄园和葡萄园。
在故乡,面对秀丽的田园,他的思绪在童年的回忆和职场的纷扰之间徘徊,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最先吸引我的不是麦克斯,不是他的亨利叔叔,更不是咖啡店的美女芬妮,而是那个厮守着葡萄园的果农杜弗洛。
他在葡萄园工作了几十年了,他的全部生活就是打理那些葡萄藤。
他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去过外部世界,他的全部感情都倾注在葡萄园里。
他干活的时候,边干边唱着歌,人们问他:“干吗唱歌给葡萄听?
”他说:“葡萄需要的不只是阳光和雨水,还需要和谐的音乐美声。
”正是对葡萄园的爱,让杜弗洛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满足。
也正是这种快乐,让麦克斯羡慕和向往。
他体会到:“最不起眼的地方也看得到智慧。
看着杜弗洛跪在地上,做锄草这么简单的事,他还是展现了无比的诗意。
对每一颗葡萄全心奉献。
或许他能启发你,给你未来的谋生方式一些灵感。
”看过一本前苏联的小说《你到底要什么》,书中的各类人物都在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中去拼搏去追求,如同大树下的那些蚂蚁,穷其一生,将若干个面包屑搬回洞里。
可到了最后,却都没有弄清楚自己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对生活的需求也不一样。
别人的快乐和忧愁并不能代替自己的。
过去曾经有过的快乐也未必是自己现在所期望的。
要找到自己的快乐,必需投入到这个世界中去,经过无数的悲欢离合,经过得意和失意,经过成功和挫折,无数的比较和体味,最终才能找到。
如麦克斯在庄园中,触景生情,不断回忆起和叔叔在一起的生活,一起散步品酒,甜蜜安宁。
同时也不断的接听伦敦交易所的电话,指导属下轻松赚钱,享受成功的欢愉。
比来比去,才发觉自己要的其实就是那种简单的生活。
就是那种徜徉在田园中的自由。
那里保存着童年的回忆,留着叔叔的亲情,还有纯洁无暇的爱情。
斯科特在这里叙述的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
世界上还有更多的方式,例如对志存高远的人,对决心把世界财富收于囊中的人,对于下决心解放全人类的人,这样的方式显然就不适合了。
好与不好,只看是否适合自己。
麦克斯由罗素·克劳扮演。
刚演完一个角斗士这样硬汉,又要发挥他柔情魅力了。
无论是对竞争对手还是对倾心的美女,他都是随手拈来一段幽默话语,非常自如非常得体。
我觉得幽默也分上中下三品。
下品是观众听完,问:“后来呢?
”中品是话一出口,大家哈哈一乐。
上品则是听完后,稍一愣神,就会心一笑。
咱们自己的电影占尽了下品,只得把上品让给罗素·克劳了。
幽默之后,我们仍旧可以感到麦克斯的思考与纠结。
庄园是卖还是不卖?
自己将生活在伦敦还是普罗旺斯?
对于生活关键处的选择这样重大的命题,他的这种反复思考和犹豫是很合理的,这使得最终的决定不显得那么突兀。
也符合麦克斯这位从黑暗的商场中拼杀出来的老将的性格。
记得以前看过杰克伦敦的一本书《毒日头》,描写的是一个淘金出身的银行家,为了爱情毫不犹豫的抛弃了自己所有的财产。
对于习惯于冒险的二杆子,这也符合他的性格。
这是另一类人,走的是极端路线。
有意思的是他们最后都是殊途同归,选择了最简单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那几个跑到终南山当隐士的人,真这样做的人几乎是没有的。
我们不禁质疑斯科特是不是对生活太理想化了?
这就引出了一个另外的话题:挣钱是为什么?
今日的社会,通常来说,现在大家都不愁温饱,区别就是钱多钱少的事。
那么这个问题就是:积敛更多的财富是为什么?
人们的欲望不同,给出的回答也一定是多种多样的。
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为了花,为了存,为了证明自己的成功,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为了慈善,为了养老,为了崇高的事业……五花八门。
然而我始终认为,金钱只能带来方便,却不能获得感情和幸福。
有钱是好事情,不过应该把它摆在生活中适当的位置。
生活中仍然有比挣钱更重要的事情。
本人评分:7.0。
在我印象里,当人向上爬到某层次,总要与葡萄酒多少粘点关系。
庄园、挂酒度、AOC法定产区、1982年拉菲,等等这些名词都是能听到的,在聚会、在宴会、在交际、在投资、在生活,特别是在电影里。
这天看了一部06年的片子,叫《A Good Year》。
看了电影的一会,再看名字,再想深点,也就是知道这与葡萄酒有关系?
葡萄酒最起码的常识,饮的不是品牌,不是庄园,是年份。
那一年的年份最好,葡萄生长得也就最好,产出酒也就当然是好。
这里,我就先说电影,然后再拿葡萄酒说事儿。
电影很有法国电影浪漫主义情怀,主角最后回归到要美人不要江山主题。
当然,片子女主角也当然是很美丽。
电影也拍得很轻快好看,风景更是让人感受法国南部庄园气息。
听说电影由美国人拍,难怪拍得节奏感轻快,一点都没有法式电影的酸涩难懂。
主角生长在法国葡萄酒庄园,见证一瓶神秘的葡萄酒成长,后来去了英国做最让人讨厌的交易员。
这种葡萄酒,就是由一个农夫,加一个老人家,精心壤造的。
看到影片这里,看到酒好像叫GP1983,我再查自己的葡萄酒资料小册子,原来,83年也不算太好年份,82年才是。
难怪编剧会选择这种神秘的葡萄酒在83年这个年份存在。
奇迹只有在平凡里创造出来,才称为奇迹。
想起几年前,自己第一次买法国原产葡萄酒,别人介绍2000好年份,应该买。
好可惜自己没有买,因为放到现在,也真的能升值了一点点了。
不过想想,就算买了,我早就开来喝了,那能留得到现在。
当年也看到有一瓶1988年的,也就八千来元人民币,还不是主庄园的,只是副牌。
钱与生活品质一挂钩,就特显出俗来。
你看那些小资们,去咖啡馆喝的从来不是什么好葡萄酒。
什么好的东西,把钱说出来,都给说成是俗的。
想当年我也范过这样的错失,例如在一老师的家里吃蛋糕,我竟然问别人蛋糕买了多少钱。
在电影里,最后有一幅梵高的油画挂在证券上司的办公室,主角问他“你有什么机会看到这幅画?
”其实,我们在这个俗世,有多少高尚的东西,都给放收藏或者封闭起来,让人觉察到与生活不同一水平线,所以就是高尚。
最后那幅油画,到了法国小餐馆里,人人经过看一眼,这才是最高尚的回归。
我在说画吗?
不是。
我在说高尚与俗吗?
不是。
我在说葡萄酒。
多少的葡萄酒在中国,在那里大肚子餐饮中给“干”掉。
谁说有钱人没眼光,他们可是专会挑贵的下手,下手多几次,他们都会精明得找82年的拉菲了。
他们就是把最高尚的东西,全部马上回归到自己肚子里,一点不让别人有机会高尚。
葡萄酒最高尚的喝法,是朋友相聚,随便一个地点,随便吃点东西,能真的尝到酒香。
这也就不旺葡萄酒在我们肚子里走一过场了。
想起台湾知名评论家杨照的书里写出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
其实,把红酒白酒放一起,保持同温度,让全部品酒师闭起眼睛去分别,大部分会分不出来是红酒还是白酒。
这个观点就等于电视新闻说道,葡萄酒的好坏,不在于别人说他好不好,贵不贵,只在于你喝时心情,喝时合自己味道。
A Good Year,一个好年份。
没错,但还需要些会喝的人存在。
kevienj.2008.01.12
不错的电影,可圈可点。
想象一下这种生活:每天被闹钟吵醒,拖着疲惫的身躯匆匆洗漱,每天连早餐都顾不上就去赶公交、挤地铁,单位里从早忙到晚,为了那最后一班末班车再连晚餐都省略掉,回家后早已疲惫不堪,最后睡倒下在床上,第二天又是同样的一天……再想象一下这种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悠悠的从床上起来细细的洗漱一番,接着就是美美的享受一顿早餐,然后若是有兴趣,再牵上爱犬流转于稻田菜园之间,与乡村友人打个招呼;午后要么小憩一会,要么读一本好书,泡一壶香茗……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人就这样一天天的度日,慢慢的,便醉了……彼得梅尔说过,普罗旺斯是一个你不用做任何事情就可以生活的舒舒服服的地方。
的确,MAX也平息了追求名利金钱的心,像一颗方糖一样慢慢化于普罗旺斯之中。
的确,本片的剧本、拍摄都可圈可点,一个个精心设置的小幽默也能博人一笑。
当然还是免不了一点瑕疵,不过雷老爷子也是尽心了。
普罗旺斯这样的生活,谁不想拥有呢?
这样的酒乡,谁不会留恋?
今天去书店淘书,看到这本《一年好时光》只卖8块钱,后来赶紧上豆瓣搜搜书评。
不过结果还是没买,因为店员催着要光门。
当时就在想好像这本书被拍成一部电影了,结果回来上豆瓣一搜若然是这样的。
所以就开始看一下这部电影,如果好看的话,就去买这本书收藏一下。
不过这部电影整体感觉一般般。
不过还有一些做的不错。
音乐真的不错。
还有一些对白很有意思:Winning isn't everything. It's the only thing.Man learns nothing from winning.The act of losing, however, can elicit great wisdom.Frenchmen's hand is his word. An Englishman's word is his bond.Concord? Deal.还是很喜欢罗素克劳啊!
《美好的一年》是一部美好的电影。
用这一句话开头似乎过于简单了一些,但这何尝不是一部简单的电影。
当我在观看它的时候,我不得不陶醉于普罗旺斯那迷人的田园风光中,那种悠闲和诗意似乎要把人从激烈的现实中抽离,似乎在一瞬间,你的灵魂飞出了你的躯体,奔向那梦幻的田园里。
你似乎变成一个游魂,漂浮在电影的每一处场景中。
而身边所有的那些有关无关的话语和背景全部模糊,消失不见。
在这样美的这一刻,你还需要什么?
电影的开头就是一个美丽的意象:普罗旺斯的美丽田园,整个镜头是金色的。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土地,金色的灌木,金色的天空……印象中的田园总是那样,充满了阳光和雨水的春夏秋,好像永远都没有冬天的肃杀。
戴着大眼镜的小麦克斯独自坐在花园的凳子上玩耍似的抽着大雪茄,一副聪慧机灵的样子。
他的确是一个聪慧机灵的孩子,从他跟伯父的交谈里,处处透出他灵活的思维和早熟的思想。
他的伯父教会他品酒,教授他酿酒的技术——在这样美的田园里,有如此细致的生活情趣。
如果让这些醉人的田园景色不停地延续下去的话,我甚至会以为这是一部如《三峡好人》般诗意而理想主义乌托邦似的电影。
然而镜头一转,时光荏苒,小麦克斯一瞬间长大为了在股票市场中呼风唤雨的金融家。
镜头首先停在英国那著名的高耸的金融中心建筑物上,它同样熟悉地出现在《赛末点》中,似乎暗示了那是一个勾心斗角的,充满竞争和计谋的地方。
股票戏剧化地涨跌着,风华正茂的麦克斯站在人群中,自信地将它们卖出再买进,赚得大量的利润。
然后,所有的人都欢呼了惊叹了。
镜头里的麦克斯脸上带着近乎疯狂的自负。
这时的镜头色调转变为灰色的城市色调,与先前的田园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又何尝不是呢,所有的城市都有着相同的脸,冰冷,钢筋水泥色,黑白灰,重复而单调,即使是在夜里,有的也不过是霓虹灯的变幻,远不如纯粹静谧的黑暗来得丰富。
很明显,在电影的开头,镜头简单而干脆地交代了故事的两个截然不同的背景,令人一目了然地猜出了它所要讨论的主题。
一直很喜欢电影里那种特别的镜头角度和胶片轮转那种神秘的意味。
带着颗粒,沉默地,散发着古旧的气息。
这部带着法国浪漫气息的电影在一瞬间就将自己区别于普通的好莱坞大片的现代感,有着尤其质朴的感觉。
我特别喜欢那个法国女孩芳妮穿着花裙骑着载满了水果的自行车飞驰在田间小道上的那个镜头,与麦克斯那辆先进的小汽车有着鲜明的对比。
似乎喻示了城市与乡村生活的两极。
因此,那些镜头总是有着它特殊的意味,就像小说那样,在开始的开始,就充满了关乎整体的隐喻。
童年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它注定了我们每个人将变成什么样子,最终将走向何方。
麦克斯也不例外。
小时候的他,父母双亡,每一年的暑假他都去伯父的普罗旺斯庄园度假。
他的伯父与他下棋,交谈,教给他品尝葡萄酒的技巧,允许他十二岁抽烟饮酒。
在伯父短暂离开的时候,小麦克斯偷偷地移动了棋子的位置,然后毫不心虚地将伯父的军。
小时候这样果敢而狡猾的特质,以至于他长成为一个有着果断决策力和冷静头脑,富有智慧而不择手段,并且极具生活品位的男人。
在我非常不情愿地看着那些钢筋水泥的房子高耸在我面前的时候,那个叱诧风云的麦克斯,他似乎悠闲地沉醉于自己的成功。
他熟悉生活的表象,习惯于城市生活,伦敦——这个城市为人们提供了一切物质生活的保障,城市总是千篇一律的,物质充足,通讯发达,娱乐至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找到你想要的东西,想要的女人,用各种手段达成一切的欲望要求。
是的,城市是这样一个诱人的事物,在巨大的表象之后是巨大的虚无。
无数的人,像麦克斯那样的人,沉醉其中而不自知。
城市磨去了人的纯真,让他们一心看到自己的野心,不择手段地去达成它。
有人叫麦克斯“混蛋”,他点点头,承认自己就是个混蛋。
因为他不在乎,他有了他所要的一切,他这样自负,无关痛痒的事情对他有什么触动呢?
然而内心总有一些柔弱而无法拿出来的真诚的东西,它们被淹没在了日渐坚硬的为城市竞争而铸造的盔甲下。
当伯父去世的噩耗传来的时候,对麦克斯的触动还是这样大。
他已经远离他的伯父很久了。
麦克斯不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他有着商业第一的头脑。
当他回到普罗旺斯庄园的时候,商人的惯性在第一时间还是提醒着他这个庄园带来的利益,于是他想卖掉它来换取一大笔钱,并且他与那突然出现的伯父的私生女和多年以来照料葡萄园的杜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是的,惯性。
城市的惯性太大了,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突如其来的闲适生活,你并不会喜欢上它。
在乡下,什么也没有,没有热水,衣物,空调,速溶咖啡,只有阳光,田野,空气,水和蝎子。
如果你习惯于城市生活,你甚至会痛恨这里。
其中特别有意思的是,麦克斯开着它那辆有着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先进的迷你汽车胡乱地驰骋在乡间的小路上。
现代技术真的能够时刻为人们提供最便捷的帮助吗?
而仅仅一辆简单的自行车,就能够畅通无阻地到达广阔田园的任何地方。
正是那样的冲突,让麦克斯遇见了爱情。
爱情,总是在任何一个尖锐的时刻最温柔地进入,化解一切冲突和矛盾。
麦克斯驰骋商场,领略美女无数。
而在这样一个什么都缺少的地方,阳光这样灿烂,在童年回忆的边缘,美丽的芳妮打开水龙头的一瞬间,让麦克斯坠入了爱河。
她用一整个游泳池的水,浇灌了他干枯的心。
突然,那些股票,金钱,豪宅,在一瞬间变得不重要了,只有面前的这个女人,展现了另一个世界。
她的出现,使一切都变得有意义起来。
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芳妮的出现,才使麦克斯改变。
那些童年的回忆和话语,是植根在心底里永远不会改变的东西。
你无法抗拒地,在每一个你曾经存在过的地方回忆起一切你做过的事情,况且它们这样美好。
下棋,打网球,游泳,酿酒,听故事,模仿伯父的笔迹写支票……在你长大之后,在繁忙的工作里,如何还能有空闲的时间来静下心来做这些事情。
伯父让年幼的麦克斯在输掉网球比赛后欢呼他自己的失败,他说:“只有知道失败的滋味,才能够更珍惜胜利。
”而在多年以后,你知道你走错的每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你如何能够坦然地接受失败,你的眼睛里只能容下胜利,胜利,胜利……胜利似乎成为一种惯性,而你也将日渐麻木。
然而你却永久地记得,记得那些美好的事情,心向往之。
在这个时刻,有了被停职一年的机会。
麦克斯可以安然地住在乡下,习惯他日渐悠闲的生活。
他与伯父的私生女相处,与杜福相处,日渐了解他伯父是怎样一个人。
伯父是英国人,却常年住在普罗旺斯。
热爱女人,却一生未婚。
他一无所有,唯一的遗产就是这个庄园。
普罗旺斯不同于法国的别处,它是诗意的化身,是诗人的缪斯。
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够安之若素,而他的伯父就是。
尽管我不习惯美国人出现在英国人和法国人之间,但伯父的私生女却的确是个比麦克斯更合格的继承人。
她知晓庄园的价值,知晓这一大片葡萄的价值,无论它们品质好坏与否,因为它们聚集着杜福十多年的心血,倾注着太多的感情和不舍。
她阅读她父亲的日记,她知道这一切对她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
而卖掉庄园是绝对的背叛,和不能瞑目的伤怀。
没有多少人能够生活得如此从容,安于田园生活,自给自足,不去羡慕城市的丰富。
相对于千篇一律的东西,生活对于他来说永远向新的可能性敞开。
因此他不接近单调的城市生活,不与一个女人相守终生。
他永远听从自己的心灵说话,曾经爱过,然后不爱,不爱则不爱。
在若即若离中,事物保持着最完美的状态。
其实他本就一无所有,生来一无所有,死去亦一无所有,所有的人生不过是来这世间走一遭的过程而已。
我相信,在他接近死亡的时候,他决不会带着任何的困惑,安然如坠入睡眠般消逝。
这庄园活出伯父的人格。
不过,就算他不是那样想的。
整日生活在这样美的地方,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我一直是一个坚定的田园派,这特质在我第一眼看到那美丽的庄园时就显露无疑了。
我爱刘亮程,我爱《一个人的村庄》,我爱《虚土》,我爱《瓦尔登湖》。
我一直都梦想着有一个自己的庄园,自给自足小国寡民与世无争。
捧着采摘的鲜花,牵着黑色的骏马,乘着落日去收割庄稼。
那些在普罗旺斯的暑假改变了麦克斯的一生,他没有别人,只有伯父。
除了伯父,他对别人没有信心。
或许是这个原因,造成了他的自负,使他像一只一直在飞的鸟那样,充满了警觉,不轻易停下。
他不习惯表达内心最深厚的感情,他最爱伯父,却从未说出口,是何其遗憾。
大爱无言,我们总是无法对我们最深刻热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我们总是感到无奈并且保持沉默。
在这个麦克斯最熟悉,最热爱的地方。
他认识一切,他完整地享受阳光,雨露,美酒,佳肴,歌声和爱情。
在这美好的一年里,这些东西改变了他。
没有人能够抗拒这美妙的自然对心灵本质的冲击,神在夜里的寂静里与你对话,灵魂在歌唱,没有人能够抗拒它。
在麦克斯的内心,是有从容的。
因为对伯父日渐深刻的了解,麦克斯也在接近生命的本质。
其实他的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只是在混沌的尘世中染上了尘垢——如佛陀所说。
而这美好的一年让他的心洗净铅华。
卖掉这庄园,代表伯父在他的心里彻底死了,而他的心也跟着死亡了。
他知晓了这庄园的意义所在,是伯父一生的心血,是伯父的影子,它应该被懂得珍惜它的人继承。
所以麦克斯用伯父的笔迹伪造了遗嘱,其实,它代表的也就是伯父的心声,因为麦克斯已经读懂了伯父的一生。
他将庄园留给了伯父的私生女克里斯蒂,结束了他的假期,回到了公司。
回到公司后,他不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操控者,然而他并不计较。
面临着重回工作继续赚钱和一生无忧的选择——其实那也不是一个选择了,答案赫然地显现在他的心里——他选择了后者,又回到了乡下。
离开之前,坐在那个冰冷阴暗的办公室里,梵高的向日葵被突兀地挂在光滑而死板的墙壁上,老板说:这是梵高的真迹。
而麦克斯却回答:说不定真迹倒是在别的地方呢。
这是一个隐喻。
梵高的向日葵绘画于田野之间,生于田园必将回归田园,挂在普罗旺斯小餐馆阳光下斑驳墙壁上的仿制品,倒比挂在阴暗的现代办公室里的真迹更为真实呢。
就像我们的心灵,本就该存在于它原初的地方,像一个新生的婴儿一样纯净。
物质的富足和心灵的完满,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后者。
在山中修炼的隐士们,他们并不寂寞。
但是,在这样静谧的环境中生活一生是极其需要心智的。
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强大,如果你没有接近生命本质的勇气,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仰,你将对它敬而远之。
因为你不够从容。
麦克斯拾得了那种从容的智慧,这智慧让他面对突如其来的破产。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相信,他可以从容地在那个美丽的地方生活。
太完满了,阳光空气,美酒佳肴,爱情和生活。
还有酿制的上等的葡萄酒,可以富足地度过一生。
欲望总是无止无尽的,而知足则是从容最初的原因。
《美好的一年》这部简单而温馨的电影并不深奥,触及的却是人内心最本质的情感。
其实幸福也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并不是拥有多少财产所能计量的。
与爱人在大树下相拥相吻的时候,我觉得,即使一无所有,而那似乎就是全世界了。
彼得梅尔的《永远的普洛旺斯》是我极为心水的一本散文,书中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充满了美味和美景的普洛旺斯。
从此,普洛旺斯成为我心中最想去旅游的地方。
某日,发现一部竟然由此部散文改编的电影《美好的一年》,欣喜万分,立刻收下,回家观看。
电影的男主角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罗素克老,该同学在往日里常常拍做种马状的照片,据说是为了迎合日本女影迷的胃口,也因此让我颇为不喜。
他在此部电影里明显发福了,但却因此让我不再反感,因为一个发福的男人是很容易跟美味的葡萄酒和烤兔子肉联系在一起的。
电影的女主角是两小无猜里的女主角,很甜美的法国女郎。
电影的取景并没有十分刻意,导演在花絮访谈中也说道,普洛旺斯无处不美,随便找一个地方拍摄都是绝佳美景,所以这部电影的景色便呈现出一副自然的美,不象韩国偶像剧里那般如PS图片中的人工痕迹浓厚的美。
我还是颇为喜欢这种简单淳朴的审美情趣的。
但电影对于罗素在伦敦的生活描写的有点夸张,这也许是为了形成反差,但我却觉得这种夸张显得有点粗劣。
这是电影里我不太喜欢的地方。
电影还有一个让我不太满意的地方,就是没有将普洛旺斯的美食表现出来,原著里可是对普洛旺斯的美食下了重笔的,我每每边看边流口水,将那书页都打湿了。
可是电影却将这我最爱的内容给删了,真让人士可忍胃不可忍。
不过因为彼得梅尔的原著是散文,故事性不太强,所以电影对原著的改编颇多,毕竟一对中年发福夫妻在普洛旺斯毫无桃色新闻每天种葡萄修房子的电影一定是不会卖座的。
所以电影将已婚夫妻拆分成一见钟情但情路坎坷的大鸳鸯,以增强可看行。
所以虽然影片对原著改编很多,这还是一部让人看着十分惬意和放松的电影,尤其在频繁加班还出错挨骂的时候,看这样的电影很有精神鸦片的作用,让人无比向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无比渴望那普洛旺斯的阳光。
此片风格跟《托斯卡纳艳阳下》风格接近,喜欢托片的人多半也会喜欢此片。
但凭心耳论,托一片会更为精致,编剧功力也更高一些.但此片虽略逊一等,但在这炎炎夏日看来却也是不坏的选择.
PROVENCE的风景倒是有,可是调调太美国了,节奏快、肤浅。
不知道老彼得参与创作这部电影没有,估计没有。
几乎找不到小说营造的纯真的浪漫的乡下的感觉。
而且,有个情节似乎没交代清楚:那个络腮胡子刻意隐藏的葡萄酒的秘密,后来没下文了?
小说里头可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啊,也许是影片翻译得不好,好些字幕驴唇不对马嘴。
豆瓣的简介有错,男主角应该是伦敦的,且他的表妹的目的不是继承而是认识理解她老爸
小清新翻翻《普罗旺斯的一年》都发誓要去普罗旺斯生活,但你们得知道比德梅尔早在投行赚够了钱~
这部电影有我喜欢的一切元素,打十星都不为过。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喜欢了!!!美丽的景色,美丽的人儿,美丽的音乐,美丽的风情~~我爱死那个闻墨水儿的镜头了!!!!!于是这将成为我最最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子涵同学你快看吧。。我觉得你也会喜欢的!!!彼德梅尔真的好棒啊
雷导,你还是去拍大片吧,不适合拍这种类型电影。一部关于乡村葡萄园的电影,我是真没感受到乡村的快乐悠闲,全是流水账式的感情线和一股铜臭味的剧情,结局转折也是无语,跟叔叔多年感情还不如一个女人有用,叔叔真是白疼男主了。
除了美不胜收的外景,实在没有让我感动的了
??我干嘛要浪费两个小时看这破玩意,可能跟我八字不合吧好难看
俗套,不过不讨厌,Highmore很可爱。我开始有点喜欢歌迪亚了,真风情
心情非常不好的时候看了会非常治愈,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大叔这么帅呢!
又再电视上看到好电影了~
yo Jeff from Coupling~~~
虽然不错,但是和梅尔的原著没有半点怜惜,如果图这个去看那倒不必了
不好看,没坚持看完~
风景片里很好的。里边的女孩都挺漂亮的。
只是单纯的喜欢着那些恬淡的人事风光,普罗旺斯特有的风情。感觉那种商业生活和隐居生活的冲突显得刻意为之了。和书给我的感觉全然不同。
太俗了,可能放在06年算是一部正经电影吧
温馨的小片,看的很温暖
第一次看克劳的片子。纯粹是看名字下到的。风景很美丽=V=歌迪亚美眉我心水=O=对克劳感觉一般~~~还有可爱的小正太-V-
跨年夜选了这部电影和朋友们一起看。音乐很赞。关于葡萄园的电影,向来都是我的心头好。看的时候想起自己在《伊利莎白镇》的影评里写到的一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个角落等着你。当你发现这个角落,即刻宛若新生。很多记忆不是真的遗忘,只是潜行了。永远不要以为足够了解自己,活着就是发现的过程。
没有完全看懂这个故事 普罗旺斯的风景还算是美好
我不是很喜欢这种片子结果点开一看发现是雷导我震撼全家(我还tm把罗素克劳认成了凯文史派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