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Berlin Alexanderplatz,亚历山大广场,Alexanderplatz
导演:布尔汗·奎巴尼
主演:韦尔凯特·邦盖,阿尔布雷希特·舒赫,耶拉·哈泽,安娜贝尔·曼登,约阿希姆·克罗尔,理查德·福菲·吉梅利,米拉·艾丽萨·戈雷斯,鲁菲娜·诺伊曼,莉娜·施密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荷兰,法国,加拿大语言:德语,英语年份:2020
简介:30岁的弗朗西斯是一名来自几内亚比绍的难民,他乘船非法穿越地中海,最后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来到了柏林。弗朗西斯遇见了德国毒贩莱因霍尔德,因而被卷入了柏林黑社会。详细 >
『他们激起了我毫无神性的所有愤恨』节奏太好了,这一点主要感谢声音组。想起了儿童文学里的《公鸡老大》,《一把青》里的朱青,《姑奶奶》,还有很多人,也许也包括我自己。
正好也刚看过这么宣淫的《阿诺拉》本片由一个向导带领的叙事模式,“文学感”很强(比如《神曲》《尤利西斯》),宏观透视社会政治的同时,故事以此而获得具体的主线,由是胜于同类型的《雅典娜》《悲惨世界》诸作。
太乏味了。
pros:改编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导演基本功好,霓虹光打得好很明显了,但自然光也运用得特别好;男二表演太惊人 cons:男主工具人,设定和表演都是如此,大佬在最后明确指出来他本来可以选择幸福却忍不住去男二面前炫耀,这种精神pua实际上是双向而且他自己选择的,但戏里被男二彻底压过去最后要靠第三人点出来,那这表演就基本失败了,偏偏他是这出改编戏的改编部分核心,导致整出戏都被削弱了;剧情处理很局促,单场戏是没问题的,但是串戏和转场非常赶;这结尾是个啥意思,《一秒钟》吗? 挺想看法斯宾德的版本,但是有15个小时……
A reinterpretation but unfortunately less theatrical and more didactic. It is also a bit too long for the amount of stories and emotions to tell.
如用这本一百年前的小说人类境遇诠释欧洲难民的问题,电影里的口号和角色对立显得立场单薄不够深切。当代的电影技法和情节堆砌的编写又使得在小说和法宾斯基剧之上改编十分平庸。
四星,金熊预定,导演掌控力和剧作能力很强,未来可期。
最后几幕竟然看出话剧的感觉,人生的选择真的是需要正视,很多时候做的事情都没有思考,我也做过错误的选择,抱憾终身,希望能有善于思考的大脑
柏林有两个灵魂,血红的母体与肮脏的继父。
一大早看这个,真的眼皮抬不起来。索性还不如和法斯宾德一样,做成电视剧……
还不错啊 挺好看的
在底层苦苦挣扎,起起伏伏。
像是Netflix出品的那种电影,放在柏林主竞赛有点串场的错觉。三个小时的片长并没有炮制出史诗片的格局和恢弘大气,反而更接近电视剧的节奏感。看起来集中了不少当下欧洲的热门话题,但是导演却将精力投放在人物和情节上,并没有专注于挖掘这个黑人难民角色的丰富内涵,及其背后暗藏的社会批判意义,实在有点浪费。
+4//。。。
女主的旁白好好 非常有圣母光辉
4.5 不完美但是看哭了。这些天第一次落幕后听到有人吹口哨欢呼。Döblin的原著是我读过迄今为止最了不起的德国文学之一,虽然剧情压缩在3个小时显得过于戏剧性了一些,原设定中和社会政治因素相关的插叙全被省略掉,用较cliche的灯红酒绿来展示欲望的暗涌也稍显俗套,但原著中命定的原罪,无意识的本能,爱欲与死亡的驱力,肮脏牲畜般卑贱又卑鄙的生活和人想要做个“体面人”的希望,时至今日,仍然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这一舞台上彼此拉锯。
影片将主人公刻奇的命运满满当当地塞进了三个小时的电影。和《无主之作》一样更像系列短剧而不是电影,但镜头和配乐更庸俗,看问题的角度更肤浅。
5.0。變更年代和主角身份,並套上些類型片元素和花哨的技法,都沒能讓導演離真正的苦痛貼近分毫。
化妆舞会里的打扮跟一百年前的魏玛共和国的柏林夜总会一个样。
很多镜头配色和运镜让我感觉在看油管博主的Vlog教程——高级精美那种。法斯宾德可能今天让人发困,这一部我没困主要得益于俱乐部音乐,Reinhold演技和“我是德国梦,我就是德国(which震惊我到脚趾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