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这个坏人,偏却冷酷如许,离场慢些也不许。
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和潮流指标老去,他们曾经惊艳了时光,但英俊美丽的脸庞无可避免蒙上了风霜与白发,但那些优雅永不会被时光抹杀。
电影其实很平淡,为筹集费用而不得已重新站上舞台,但这会不会是他们想重拾麦克风的借口。
我们不得而知,也没必要清楚,只要欣赏他们站在舞台上的风采就够了。
对,这是生活,曾经最擅长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变得力不从心,很不忿吧!
但又能如何呢?
年轻纵有遗憾,那些风花雪月的伤痕,或许早已被时光抚平了,但我仍想努力弥补那道疤痕。
其实现在的你也同显光彩。
这是一部不得不看的电影,鉴定完毕。
英伦老年喜剧《四重唱》是一部讲述退休老歌剧演员们生活的影片。
本片根据罗纳德•哈伍德同名舞台剧改编,由《克莱默夫妇》、《雨人》的主演,奥斯卡影帝达斯汀•霍夫曼担当导演。
77岁的汤姆•康特奈,73岁的宝林•科林斯,《哈利•波特》系列3-7部邓布利多的饰演者74岁的迈克尔•甘本,都在本片中担任重要角色。
甚至还有在《哈利波特》中饰演麦格教授、在大热英剧《唐顿庄园》中饰演伯爵老夫人的80岁的玛吉•史密斯,都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上场了。
该片虽说是喜剧,但却并不是为了搞笑。
卓别林说,人生远看是喜剧,近看是悲剧。
该片在一种状似欢快的氛围中,穿插着人的生老病死,以及人们对老去这一事实的恐惧。
这些老人都曾年轻过,也都美丽过、潇洒过。
他们有过辉煌的岁月,而现在却只能在这一方天地里怀念那还能唱得上高音,吹得响小号的时刻。
时过境迁,观众开始指责他们不如当年,却忘了时间可以带走一切,包括观众自己也会经历这么一天。
汤姆•康特奈在片中说:艺术作品都带有一种无尽的孤独,而批评是最无法触及这种内涵的了。
宝林•科林斯也一再说:胆小鬼是过不好晚年的。
因此当我们在屏幕上看这些老艺术家为艺术奉献着自己毕生的精力,我们应当倍受鼓舞,赞赏他们,并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信心。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能听到片中洋溢着那些欢快的或动人的歌剧选段,在影片最后,所有的老艺术家都登台表演,在沉淀了几十年之后,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的退步,反而觉得他们的表情愈发生动,歌声也更具感染力。
当他们保持对生活和梦想的热忱,积极筹办晚会的时候,当他们忘情的在舞台上挥洒生命余晖的时候,当玛吉和康特奈决定携手共度余生的时候,我脑海中只回荡着那句经典的歌词:最美不过夕阳红。
PS:最后出现这些老人今昔对比的照片的时候,忍不住潸然泪下。
老去是一件太过悲伤的事情。。。
触动心灵的片子,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不要在你的年代去审美他们的美好的年代!
敬伟大的艺术家!!
看似简单的故事,却涵盖了诸多人生的哲理。
艺术家的老年生活丰富风趣。
我老了也要如此,活波轻松优雅。
其实现在就应该这样。
很温情的电影,音乐也好听到哭,全剧最喜欢的就是古典音乐,太打动人心了。
述一群老年音乐艺术家的晚年,音乐是他们的精神依托。
以其中一对歌唱家,曾经的夫妻为主角,虽然经历过背叛的痛苦,但是人到老年,能够重新相互理解,释怀一切,重新挽着自己所爱。
英雄白头,美人迟暮,即使最成功最伟大的人物也害怕垂垂老朽的那一天,可惜人终究要迎来那一天的到来。
无论昔日如何辉煌,终敌不过岁月的无情。
一处豪华的养老院,住着一群曾经蜚声乐坛的音乐人,江湖依然有他们的传奇,但岁月却透支了他们的身体,他们只能在养老院中度过余生。
每一年,这三个出色的演唱者都会通过他们的三重唱向社会募集资金,用以维持养老院的运作。
虽然养老院的规模不大,但每一个老人都能在那里找到快乐和安宁。
四位退休的歌剧演员,都曾是歌剧界的翘楚:维尔夫曾是情场浪子,如今只能和年青的女士说说黄段子,吃吃豆腐,虽然有些讨厌,却是养老院的开心果;雷吉利用特长为年青人普及渐渐势微的歌剧;茜茜则有些糊涂了,经常忘事,但她每天都很开心,像一个孩子似的;简曾经是歌剧界的明星大腕,她与雷吉有过一段婚史。
年轻时的简成名之后,简就选择了单飞,而且随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但与曾经的好友决裂,还终结了她与雷吉的婚姻简虽然退休,人却依旧停留在昔日的辉煌中,沉浸在回忆中,无法接受自身的衰老。
她的到来打破养老院的平静。
昔日的情债,往日的恩怨虽然搅动了一池春水,却没有掀起巨浪,毕竟人老了,也就看破了世情,短暂的瞋怒,终究敌不过往日的情分。
养老院里其他人则是接受现实,弹琴唱歌,乐在其中,有的人甚至不顾医生警告,抽烟喝酒,尽情享受余下的光阴。
养老院风光旖旎,设施完善,人员敬业,居住在其中的又都是同行,其乐融融,原本是一片极佳的养老场所。
但是养老院却因资金问题面临倒闭。
为了保住这片安乐之地,在每年一度的纪念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诞辰日养老院都会举行募捐晚会,以筹集下一年的周转资金。
昔日的乐坛大腕,依然要为晚年的生存发挥自己的特长。
大部分老人认为这是承认自身价值的时刻,更是难得的展现才华的机会。
他们紧张的筹划,热情的排练。
因为简的名气,演唱会的组织者想邀请她出山,与曾经的搭档雷吉, 维尔夫和茜茜再合作一次,重现曾经让他们名声大震的歌剧Rigoletto。
当众人认为四位老友应该联袂表演一段歌剧《弄臣》,重新昔日的辉煌时刻,让募捐晚会更加成功。
其他三人都想再展歌喉,重新往日风采,但是女主简却不想让自己变调的声音破坏往日的美好,她十分在意媒体对自己的评价,更愿意保留自己曾经在江湖上的美好声誉。
人吃饭邀请简参加没有成功,简还生气了。
回去后简对进屋来的茜茜发火,茜茜病了。
茜茜好后,简准备礼物跟三个人道歉。
茜茜刺激她说如果四个人不演唱,压轴将给曾经简一直在事业上比较的人,简答应了。
简的纠结可以理解,人到暮年可以放下恩怨,却更加看重往日的名誉与地位。
他们不愿意让美好被打破,所以宁愿放弃自己的爱好。
有多少知名作家晚年封笔,有多少歌坛大腕在暮年退居幕后,不是他们不能再写不能再唱了,而是他们无法再现昔日的高峰,宁愿给世人留下最美丽的记忆。
最终是为了一圆老友的心愿,简终于战胜内心的胆怯,盛装出席,一展也许不再华丽的声线,却依然不输昔日的美丽。
简决定今后不再胆怯,不再注意世人的目光,她要为朋友为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继续歌唱。
一部温暖治愈的电影,故事发生在养老院里,养老院里的老人们,都是曾经在歌剧院演出的老艺术家,他们靠每年由他们演出的艺术晚会筹集善款来维持养老院的正常运作。
看着这些老人们顶着一头银发,却又神采奕奕,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在修整漂亮的草坪上,用自己喜爱且擅长的乐器演奏着经典好听的曲目,这激发了自己对艺术的向往,对音乐的向往,以及…减少了对老年生活的排斥哈哈哈。
影片有一段特别喜欢,是雷克的一个小演讲,说的是什么是歌剧,什么又是说唱,其实这两种音乐形式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歌剧不应该更高尚,说唱也是一种很好的音乐。
摘抄了一点点这部分的台词: 歌剧就好像,一个人背上被刀刺了,他不流血,反而唱歌。
在歌剧里,我们把感受唱出来,在歌曲里,随着音乐的高低,将情绪释放,歌剧是情感的流露。
这是一部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的电影,电影的画面也都很温暖,BGM都超好听,希望白发苍苍的自己,也能像里面的爷爷奶奶一样,平静地接受自己已经老了,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和好友生活在一起,老了也要拥有爱情,大胆说爱。
很享受影片的开头在将近20分钟的片长中,描绘了庭院、老年、古典乐器、漂亮的房子、绿色的草坪等等,这是一个很理想的地方,缓慢但带有厚重的力量感。
电影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过后我才意识到,原来主角是四重唱的四位老人,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有不想面对一个差劲的自己那种害怕,也有对过去无法收场的遗憾,他们说的话都是带有那种老小孩的不管不顾和略微的一点点任性。
我觉得蛮有趣的,尤其是向茜茜摔花后又去向大家送礼道歉的那一幕。
艺术家年老了,也还是艺术家。
能够保留着长久的爱好,并一直持续的在生活当中展现这种美好体面的和相似的人群生活在一起,虽然老年时日无多,但人生匆匆忙忙非常难得在垂垂老矣的时候真实的面对自己,能够做到这点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当你该如何安度晚年?
这部影片就有一些很值得参考的地方,像是勇敢地面对过往遗留下的问题,去与朋友和解,诚恳地面对自己,不再害怕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寻找生活新的目标....我想等老的时候应该怎么安排自己呢?
我既不想一个人孤苦的终老,也不想一大家子吵吵闹闹, 但国内的养老院应该也不会提高水准,那等老的时候我会考虑去旅行吧!
不管人生哪一个阶段,多社交多运动多晒太阳多看书,都是享受的。
四重唱不是绝响,而是生活的一个新面貌。
太喜欢电影中的滤镜了,画面很美很舒服。
不过因为对歌剧了解不是很多,加之它本身就是一个音乐电影,我很遗憾自己失去了观看的另一种听觉审美。
在五十几岁的时候看这样一部电影太有意义了,启发我要勇敢地面对年华老去,坦然面对被人超越,曾经引以为傲的成就虽然在后辈眼中不值一提,但可以创造或发现当下的美好。
牡丹谢了,菊花正好,珍惜当下拥有的,不纠结失去的。
虽然出席的场合越来越少,但适合场合的着装更要得体,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但器皿也要赏心悦目,在可能的情况下愉悦自己、善待他人。
8.1分就是给那些闪光台词的。。
Reggie 对歌剧和rap的阐释确实震撼。。
背后插了刀 不流血 反而歌唱。。
为俩老人抽烟开脱,就算现在戒烟能多活多久?
一星期。。
还可能是下雨的一星期。。
哈哈哈再次证明 一个作品有金句就能占得一席之地。。
如此说来 语言高于故事。。
所以 诗更容易永恒。。
有评论说 想到自己变老怎样。。
瞎扯 这电影一点儿都不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的老年。。
觉得有八竿子打不着的距离。。
“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 每当论及老年生活,许多人就会想起这首诗,来论证老去时的浪漫。
然而,诸位可能很少会去考证,写这首诗的诗人叶芝当时是多大。
当时的的叶芝只有28岁,他的女神毛特冈妮芳龄27岁。
这是一首表白诗,是诗人为了向女神表白他爱情的续航能力有多强才作的。
有人会说,这么美妙的诗意全是想象,现实中哪有这么浪漫的事?
瞧,就连诗人本尊,追求女神追了几十年没追到,到五十多岁的时候,终于熬不住,娶了个28岁的美娇娘。
谁会爱那种脸上褶子像沙皮狗,眼睛浑浊似刷锅水,走路颤抖如弹簧的老人呢?
子曾经曰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至圣先师都这么说了,我自然是信的。
老年人的生活,闲时如沙皮狗午睡,行动如不倒翁喝水,除了每天四十五度角仰望夕阳等狗带,难道还有什么清新美妙的浪漫生活等着去享用吗?
这种生活有吗,有吗?
相信有,因为它曾出现在《四重奏》这部英国电影里。
二《四重奏》讲的是在一间养老院里,曾经的歌剧演唱家维尔福、雷吉和茜茜邀请另一位大牌歌唱家简参加为养老院筹资的表演,从而引发的一串故事。
故事里有爱情。
雷吉是简的前夫,两人因为误会而分开多年,但他从不曾放下过简,养老院重逢,他依然心潮澎湃。
瞧,简到养老院的第一晚,雷吉就在她隔壁房间的阳台上看了她一晚。
简跟雷吉打招呼,雷吉转身就走,就像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听了他的女神不经意地对他说了句哈啰后,一样的喜忧参半、失魂落魄。
当简向茜茜诉说人生的无常后,明白了女神心意的雷吉坚定地向她求了婚。
爱情就是这样,一念而起,便有春风拂来,无论你有多老。
当然故事里有同样精彩的友情。
七八十岁还在撩妹的维尔福、优雅绅士雷吉、毒舌暴君喜德里克,胆小白兔茜茜,傲娇女王简,这么一群专业技能强大的艺术家们生活在一起,即使他们是一群老人,段子依然活泼,抬杠抬得依然耀眼,生活依然生机勃勃,他们的友情也更显纯真,一如少年,甚至更胜少年。
我们生活在一起,不是为了爱情,便是为了友情,老了,就更应该如此,纯粹为了如此,不是吗?
还有,还有,故事里还有美得令人窒息的风景。
青翠的山岗蜿蜒起伏,整洁的庭院花木扶疏,古典的房屋灯火明亮,草地重茵叠碧,溪水清澈潺湲,古树参天盈亩。
一切就是英国版的“桃花源”。
志同道合的合作,互敬互爱的扶持,清新优美的风景,即使它发生在养老院里,这样的生活不也是浪漫的不要不要的吗?。
三有人说这是电影,电影里都是骗人的。
然而,乃们想过哪样的生活?
每天上午去公园里撞树练身,跟鸟儿对吼练肺?
每天下午麻将桌上摸个大四喜杠开花?
每天晚上对着宫廷剧婆妈剧流泪骂电视里的绿茶婊?
用免费的老年公交卡乘车去三十里外的菜市场买便宜两毛钱一斤的豆腐?
顺便在公交车上甩甩不肯让座的年轻人的耳光?
或者随时随地教训一下三十不结婚四十不生娃的下一代?
这种Style,是我们许多人退休后的画风吧。
对比《四重奏》,赶紧擦了重画。
都说岁月不饶人,岁月你牛逼。
好吧,你不饶我我饶你。
与其“山河岁月空惆怅”,不如“潇潇洒洒伴红尘”,做些一辈子最想做的事情,优雅地饶过岁月,比如说:有梦想的人不要放弃梦想,继续为为TA鼓舞,TA努力,为TA奋斗......有爱情的人不要放弃爱情,继续靠近TA,陪伴TA,感动TA......有情怀的人不要放弃情怀,继续提炼TA,宣扬TA,实现TA......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永葆青春富贵长寿,只在于你的人生是否符合本心的设计。
《四重奏》为退休生活推出了一个优雅的标本。
诸君努力,生命的纯真在人生最后一站会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2015.2.13 今天看了Quartet,非常喜欢里面风趣睿智才华洋溢的老人们,尤其是玛姬奶奶,一直很哈她,无论是唐顿庄园还是哈利波特,一贯的幽默机智与强势。
一群风烛残年的音乐家们,纵然会有老人的落寞与悲伤,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但这些不过是他们生活中的过云雨,岁月留给他们更多的是乐观与从容,看似干涸如沙漠一样枯黄的生命,却被他们以心为圆点种出一片生意盎然的绿洲。
漫长的道路上,音乐无疑是他们生命的源泉,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人总要有那么点追求,这追求,自私一点说,是要独立的,是要关于自己的。
人,总是先要为自己活,才能更好的为他人活。
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多顾虑,往往稚童与长者更果敢更放得开,前者是因为经历太少,后者则是因为历尽沧桑。
正因为有着岁月的厚度,才有那份安之若素,也正因为洞察世事,才更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Old age is not for sissies,the rosesare long gone, but the chrysanthemums are magnificent .希望这份豁达与勇敢,我能早一点获得。
一群英国老戏骨演绎一群英国歌剧艺术家的晚年,温情而动人。没看过原舞台剧,不过霍夫曼导的不赖。
平平无奇老人片,差点以为看错片。
看到中途还是有点乏,剧本过于偏向人物关系,大的命题都没展开,好在清汤还是可口的,看一帮老戏骨聚在一起,也挺开心。
老年不是留给胆小鬼的,一群可爱又可敬的音乐家们
看到一句短评很在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剧情相当一般,看点在老戏骨飙戏,旖旎的风光,还有经典的歌剧选段!!里面那小医生就是雀起乡里的女猪脚啊...瘦了...
过于温情老套,没有另一部四重唱好看
很显然,英国的老头老太太们歌唱实力不输中国的歌唱家,就是这剧情差了点。
2024.11.30伊索活动。从开头就能看出团队里有古典音乐真爱,画面和音乐的节奏掐得极好,片尾的艺术家老照片也是敬意满满。至于故事本身,美化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虽不复当年的巅峰,但仍然满怀对音乐的热爱,抛开顾虑登上舞台,算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吧,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皆大欢喜。听说部分取材于纪录片托斯卡之吻,感觉对照观看会很有意思。
飛機上強忍睏意看完的。
太有爱了
漂浮在空氣中的羽毛。
很让人感动。只为那一刻的尊严
晚年不是留给胆小鬼的
可爱的老家伙
(伪)优雅的老年生活和(真)幼稚的爱情拉锯。节奏略慢,细节被老戏骨们演活,可惜故事弱。
好温馨……
剧情如同白开水,不紧张不刺激不幽默不新奇。可这些老家伙就是能让这白开水别有滋味,不说拿这片子爱不释手,至少看着会让你充满崇高的敬意。他们举手投足都是戏,说话唠嗑都有范儿。玛姬用那认真的态度去骂人,6分片子直接变8分,这就叫做魅力。
又虚高评分了啊
导演致力于避免邓校长和麦格教授在同一景框出现是何居心→_→;强烈建议对比退休票友的游击生涯《找乐》一起看……
分两次看完的,第一次睡着了。整个剧情推进得有点散乱,说穿了就是连哄带骗让个老婆子去唱个歌,但中间七荤八素夹了太多东西,每样儿都没讲清楚。整个片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句台词,“什么是歌剧?歌剧就是挨了一刀,然后大声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