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啊,只是前面铺垫也太他吗长了,感觉故事没说完,应该要出第二部才合格,前面百分之八十都是再说地下室的故事,出来之后那一段就一点,头大脚轻的感觉,导演不给力啊,就拿结局去医院救人那一段应该要演出来啊,不然真的就是低成本了。
真感觉没说完,就连最后军方一个影子都没有,起码五十分逃出三十分救人后面十分回到基地放点大图,这样才完整,要是有资金肯定有第二部啦
110分钟过的就像五分钟那么快,一不小心又让我想起了人生这种沉重的事情,真的真的很惊悚,没看过原著,所以会感觉到一会觉得世界末日是真的一会觉得世界末日不可能,好久没有这种淋漓尽致的体验了。
不过结尾真的好开放,往好处想女主到了休斯顿了,不过真的很难那么理想,女主车的油量真的够么?
远处就是敌人的飞船你确定开个大灯它会发现不了?
电台的广播真的是人类发出来的?
哦不要想了这真的是太可怕了!
这就是个典型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很多人 上来就说男主是变态请问 你们真的看懂这个电影了吗?
出了车祸危机关头 鬼知道 她会不会变丧尸 不禁锢住 能行?
唉 作死的女主 一而再再而三的活在自己脑补的世界里 把萌萌的救命恩人害死了 还有这么多人 喜欢 看来我是真老了~ 但是 我还是知道要知恩图报的~
空降,这个词用在科洛弗道10号上面一点都不为过,作为超级英雄电影军备竞赛的春天,人们都把目光放在了超人vs蝙蝠侠和美队三:内战上面,就算不是也只会去看相对冷门的迈克尔贝的写实战争叙事,可谁又想到就在2周前,赶在老贝的“13小时”前突然伴随着大量的病毒营销放出了这部极为吸引人的悬疑科幻预告,这让人不免想起当年科洛弗档案和第九区的宣传手法,可以说病毒营销,伪纪录片,病毒营销,硬科幻的搭配模式已经成为此类科幻悬疑电影的主要搭配方式。
说起这次科洛弗道10号如何引爆病毒营销,这当然得益于这次不得不说的优秀预告,科洛弗道10号的预告沿用了当下最流行的恐怖惊悚电影的预告方式,配合着轻松愉快的音乐开头然后在短短30s内让观众体验强烈反差的急转直下从而大大调起观众的胃口(eg.探访惊魂)科洛弗道10号可以说是一部拥有科洛弗血脉却并非正统续集的作品,可以说如果你对科洛弗档案以及其故事背景一无所知不仅对观看此片毫无影响反而还会增加科洛弗道10号的悬疑性。
笔者虽然久仰科洛弗档案大名但是由于早年害怕恐怖惊悚电影所以对这部代入感极强的伪纪录惊悚电影一直敬谢不敏,所以说说在看到科洛弗道10号最后一个转折时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在选角上,我觉得科洛弗道10号是非常准确的,面熟的大牌是不适合出演这部电影的,因为会大大影响本片的代入感和观影体验,约翰.古德曼塑造的略带神经质的胖子可以说是淋漓精致,而玛丽·伊丽莎白·温斯泰德在此片中的表现完全颠覆了我对她在歪小子斯科特里电波妹子的形象(ps.我对她在虎胆龙威5和吸血鬼猎人里的表现毫无印象)这次的选角和策划简直洗白了我对J.J.艾布拉姆斯的偏见,他很有可能成为当代最优秀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制片和导演。
音乐和特效表现方面,bgm的烘托气氛几乎满分然而ost本身旋律性不强所以说在改变故事基调和气氛烘托时会比较明显,特效方面,沿用科洛弗档案的基调,里面不可能是漫威的炫酷大气,而是完全相反的运用大量第一人称视角的代入感极强的刻画。
镜头表现方面,科洛弗道10号还是很大众的,估计当年科洛弗档案本身纯dv式伪纪录片造成的评价两极化,科洛弗道10号虽然运用了大量第一人称视角以及大量特写,但是远称不上一部伪纪录片。
剧情上可以说没有故事背景了解的话永远猜不到下一个转折是什么,你很难判断剧情中什么是真正的主线什么是导演所摄的陷阱,而每次安定下来的时候导演出其不意的转折总能让人为之一振,到底是绑架,谎言还是核爆,入侵,片中设下一个又一个线索,让你慢慢相信再急转直下。
科洛弗道10号是与科洛弗档案拥有相同血脉的电影,然而此片中的重点更多是让观众质疑事件的真实性,然后给予观众极强的代入感和真实感的悬疑科幻电影,与其说科洛弗道10号是刻画了末日下的恐怖氛围倒不如说是来自于被囚禁的恐惧和对反派的不时猜疑。
最后提醒观看者看前自备救心丸和清醒剂~
不可否认,本片前作《科洛弗档案》是一部优秀的科幻惊悚片,它开创了一个名为“科洛弗”的宇宙。
作为科洛弗系列续作,本片借用前作的背景,却讲出令人失望的故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片最大的败笔,正是在于“科洛弗”。
首先,“科洛弗”三字透露了太多信息。
作为一部悬疑电影,本片想要通过一次次反转,让观众在相信大叔与怀疑大叔之间反复横跳,在究竟是世界末日还是囚禁骗局之间反复猜测。
然而“科洛弗”三字相当于直接剧透,令片中的剧情不再悬疑,令片中的一切反转都显得苍白无力,毕竟傻子都知道地堡外面有什么,海军大叔并没有骗人。
一部悬疑片变成了三个人在地堡里瞎折腾的闹剧,要不是女主扒出大叔的变态癖好,那全片真叫一个毫无悬念无聊透顶。
背景设定不管是外星入侵还是全面核战都没有区别,导演却偏偏借用科洛弗的IP,把好一部悬疑片搞烂了。
另外,本片作为“科洛弗”续作实在生硬。
《科洛弗道10号》与《科洛弗档案》之间的关系,就仿佛小熊猫和大熊猫的关系,只能说除了名字之外毫无关系。
全片几乎都是女主和大叔斗智斗勇的情节,要不是结尾蹦出几个外星人,我都怀疑自己看了假电影。
就是这么一部三个人的闹剧,硬是要扯上“科洛弗”宇宙,强行把前八十分钟的“女主摆脱变态大叔监禁”桥段和后十分钟的“女战士大战外星人”桥段拼在一起,甚至未交代外星人的任何信息,结果拍得不伦不类,让人看得莫名其妙。
这种不伦不类最终是两头不讨好,对于从前作过来的老观众来说,前八十分钟看的莫名其妙;对于新观众来说,后十分钟看的莫名其妙。
老观众浪费两小时在一部和前作风牛马不相及的影片,新观众则对结尾凭空出现的外星人一头雾水。
这样一部电影,本可以拍成《科洛弗档案2》,也可以拍成《解放大道10号》或者《建设大道10号》,最终却杂糅成了四不像,当真是成也科洛弗,败也科洛弗。
第一,类型反转。
你一直在琢磨,到底是真有外星人,还是男人是变态?
结果答案是:真的有外星人,男人也真的是变态。
单就把这句话讲出来给人听,都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冷笑话。
第二,这是一部由和前作的观影顺序决定观影体验,甚至决定电影分数的片子。
前作是本片最大的剧透。
看过科洛佛档案再看这部电影,就失去了最大的悬念,可能最多也就6分出头。
庆幸的是,我先看的这部,所以我真的一直在猜测外面是否真有外星人,观感完全不同,真的太棒了。
我可以打8分。
作为一部我喜欢的科幻惊悚电影的续集,《科洛弗道10号》光听片名就对我非常有吸引力,于是我抱着非常愉快的心情看了下去。
结果呢?
我承认是非常喜欢科幻和密室惊悚片,但导演你拍成这样真让我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诚惶诚恐坐立不安!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我喜欢猫和狗,你把猫的头P到狗的身子上给我看,这样子就能俘获我的芳心啦?!
影片前面大部分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节奏紧凑,很有代入感,但当我意识到这部电影还有“科幻”这个标签时,导演似乎也意识到了,但你现在意识到有毛用啊!
重拍啊!
前面确实提到了战争、末日这类元素,但这只是作为三人困于地下的一个理由,跟故事剧情有毛关系啊!
临近结尾,女主终于逃到了地面,看来科幻的部分在地下非常不容易展开。
好吧可以理解,如果接下来的科幻故事能好好拍的话,我还是可以原谅的。
女主裹得严严实实,逃到了地面,此时四周没有丝毫战争的痕迹,只是一片寂静的农场,但是暗藏杀机,很好!
女主来到那辆汽车旁,想进去试试发动车子,但开门的时候不小心刮破了衣服,危险!
空气有毒!!
女主惊慌失措,赶紧用胶带缠住缺口,有惊无险,很好!
但此时她听到了鸟叫声,看到了飞鸟,空气没毒?
她缓慢地摘掉了头罩,没事,很好!
等等!!
那扔在地上的防毒面具是怎么回事?
就一口罩啊,这防雾霾口罩我戴过好不好!
也罢,在地下能找到个口罩已经相当幸运了,总比没有强,我继续看。
远处飞船的出现总算带来了科幻的味道,然后爆炸声把飞船吸引了过来,但它扔下一个外星人就走了?
女主想赶紧逃,这时天黑了,刚出来还满满的阳光,我算了算,电影里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天就全黑了,外星人还有控制天气的能力吗?
女主跑向另一辆汽车,却不慎弄响了汽车的警报,她匆忙跑进旁边的小木屋,然后穿山甲一样的外星人过来了,就在那捣鼓汽车。
很快穿山甲也来到了小木屋,女主此时在翻找汽车的钥匙,穿山甲徘徊了一会儿找到了洞口,就在它磨磨蹭蹭身子钻进来一半时,女主找到了钥匙关了警报,然后穿山甲就走了……它是有多笨,是有多瞎啊!
女主就在身边愣是没发现?
接着女主趁机逃出小屋,往一所突然出现的房子那边跑,穿山甲发现之后追了一半不追了,哦原来飞船回来了,不是说好交给穿山甲的吗?
看来这货的智商飞船里的人也深表怀疑。
然后飞船对着女主喷毒气,为什么要用毒气这么劳民伤财,是我就直接朝她身上压过去,妥妥的。
女主跑回去捡起防雾霾口罩就戴上,于是,毒气对她完全无效,真实人体试验成功!
原来我以前戴的口罩还深藏这项黑科技,过滤90%的PM2.5只是大材小用,完全过滤掉外星人特别研制、易燃易爆、具有强腐蚀性的毒气才是它的终极奥义,深藏功与名!
看到这里我本来已经受不了了好不好!
怎么办?
毒气不行穿山甲又来了,真是配合得好默契啊。
女主躲进汽车,穿山甲露出凶狠的牙齿,想破门而入,可是怎么又不行啦,连人类的玻璃都打不破,对得起你那身金属盔甲吗?
好吧,我就知道又该飞船出场了,穿山甲秒闪,抓住躲在破旧汽车里的女主这种艰巨任务还是应该交给飞船来完成。
然后你把车拉起来是几个意思?
要连人带车一块儿吞了吗?
为什么不直接朝她身上压过去!
(不好意思,我老这么想……)接着女主发现一瓶酒,想起刚才外星人的毒气遇火就爆炸,灵机一动,有了个好点子,然后飞船是不是该把我送到毒气的喷出口,好让我把瓶子点着扔进去?
好嘞,飞船愉快地张开了嘴,女主淡定地坐在车里慢慢接近,瞅准时机,点燃了酒瓶扔了进去……其实我也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我“duang”的一声平安坠地,飞船原地爆炸,看着它坠毁在远处,我的表情只想说:导演,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吧。
飞船坠毁后女主开车走了。
不对!
穿山甲呢?
该你出场了呀!
========================================================这部电影IMDB给出的评分是7.3分,比上一部(某种意义上的)还要高!
我真不敢苟同,还是我大豆瓣能真实反映我的观影感受。
哦对了,此文对结尾有严重剧透,请谨慎阅读!
我主要是没搞懂,胖老头自始至终都没有害女主的行为,却不断的看到女主妄断出各种理由来害胖老头,无语。
首先那场车祸我们搞不清是否是胖老头有意为之,但当时女主明显分神,造成交通意外太正常,所以我认为那就是意外,其次外部是确实发生灾难了的,空气虽然未被严重污染,但毕竟确实有外星人定期放出毒气,所以胖老头推断不算全对,但至少也不算错,所以他关住女主绝对是为了她安全着想!
第三,女主从两张照片和一个求救信号就判断胖老头想对她怎样,实在武断!
就算胖老头曾经害过人(没有确凿证据),这么多年过去遇见了女主,也未见得就同样想害女主吧?
而且从胖老头能够临危收留男配的胸怀来看,我觉得他最起码还是愿意善意对人的,除非别人对不起他!
所以,综合以上,我觉得女主就是一个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彪子!
对救了自己的人一再人身攻击,把人害得惨不忍睹,中途还因此害死了自己的伙伴,无语了😓
本片海报上的口号是Monster comes in many forms,怪物神出鬼没,常常出人意料。
个人理解这里的怪物不是指结尾t的外昙花一现的外星人,而是那个令人胆颤心惊的大叔。
看片时,我一直在带入女主,考虑大叔究竟能不能信。
最初照面,一醒来就只穿内衣被锁在墙上,脑子里警铃大作,第一个判断就是大叔是个强*暴*犯,听完大叔讲的故事觉得他还可能有神经病。
等解了锁,遇到男二,高度警惕略略降低一些,但是大叔不许男二碰女主,不许两人愉快聊天,占有欲重得可疑。
再看到自己的车明明就是被大叔撞得,戒备再度升高,大叔显然是一个编故事的诱拐犯。
到后来女主亲眼见到了“外面的末世浩劫”,还有亲和力十足的男二聊日常,大叔给出了车祸的解释。
戒备降低,大叔可能是个孤僻多疑的被迫害狂,但真遇上了灾难,也多亏这种怪人能救命。
我要是女主,甚至要感激老天安排自己被大叔撞车。
大叔又不停把女儿magon和女主相提并论,感觉略甜。
这一段,大叔就是一个脾气古怪情商低,但心肠不坏的人。
然后又发现,这个不停被念叨的magon不是女儿,是曾经被诱拐又消失了的年轻女孩。
啊啊啊,大叔无论如何是杀过人,好不到哪儿去。
继续往坏处想,邻居们口中大叔孤僻的形象也可能是假的。
痴迷阴谋论很可能是他多年做诱拐犯的cover!
什么外族清洗入侵也是修地窖的借口!
这末世浩劫搞不好也是赶巧了,弄假成真。
大叔就时好时坏的变着,到了猜字游戏觉得大叔怎么猜女主都是“孩子”“小公主”,很呵护的感觉。
死都想不到有性意味的“女人”,我又看到一线转机,也许那个magon的故事另有解释,或是这次大叔是真的出于内疚,并没有起色心。
等男二轰然死掉,大叔飞速刮了胡子,急不可待得拿着冰激凌出现在女主门前的那一刻,我的心就凉透了。
这诱jian的心昭然若现,照此推测,大叔很可能从第一天就在找理由把男二干掉。
估计之前的车祸也不是意外,是大叔打算下地窖隐居为自己诱拐的伴侣,再重新想大叔之前口中的“孩子”,真是越想越变态,越像越吓人。
人心啊,一个聪明人要开始变坏,就像是一个无敌的深渊,可以无穷尽的挑战一个人的想象力,真是太可怕了。
这是这个片子最吓人的地方
看了几位网友关于剧情的发言,我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欢迎大家交流。
人物介绍:小女孩:被老头囚禁的小女孩,照片里的假梅根。
老头:BT大叔 女主:你懂的男主:地堡中的第三人按照时间线,影片隐含情节如下:1.老头本身有恋(bian)女(tai)情结。
可能对自己女儿梅根做过不好的事,所以他妻子最后选择带女儿逃离。
当然也可能老头成天幻想世界毁灭,把钱都投到地堡建设有关。
妻子女儿前往芝加哥之后,老头不甘寂寞,于是打算囚禁个小女孩玩玩。
怎么做到的呢。
我猜测是老头大方邀请小女孩来地堡参观,又利用她的善良请她帮忙。
考虑到地堡的密封性,空气过滤机的那个房间,只能从内部封闭。
这就需要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女孩从通风口爬进去,把窗子从内部锁了。
因为是熟人或者老头提出付钱,小女孩没有防备照做了。
再次出来之后就不幸被控制。
后来小女孩有了一定的自由活动条件,为了报信自救,她选择再次来到了空气过滤机的房间,在天窗上刻字,希望有人在外面看见,又在梯子下留下耳环,然后重回地堡。
这一过程老头应该不知情,否则当时外界空气没污染,老头完全可以在外面抹除这些痕迹,而且也不会那么痛快的派女主前往修理,可见老头并不知道那个房间里的求救信号。
2.关于小女孩的死,我推测应该是自杀,或者妄图逃跑被老头失手打死。
老头应该不会主动杀害小女孩。
小女孩死了之后,老头只能四处寻找新的替代品,于是在路上撞了女主(注意:身材与之前的小女孩相仿),将她带回地堡。
值得注意的是,女主不是在地球被攻击时带回地堡的,而是略早于该时间。
可以说这都是巧合,本来这只是一个地下室拘禁的故事,但是外星人突然攻击地球,没办法老头也只能到地堡中生活。
为什么这样推测呢,首先片头女主听见响声,是男主要强行进入地堡而与老头发生争斗而撞倒了架子,说明此刻攻击发生不久,老头刚刚进入,地堡准备彻底封闭!
而女主由于车祸已经不知道在里面昏迷了多少天,刚醒过来。
另一个细节就是女主的腿之前是被铁链绑住的,因为那时候外面一切正常,女主突然醒了是会跑掉的,而后来攻击发生了,谁都出不去了,自然不用绑腿了。
反过来按老头的说法,如果是攻击发生时,自己心慌撞了女主,那么带到地堡的时候,应该与男主抵达的时间相近,不会有货架倒掉的情节。
而且并不需要绑腿啊。
3.再说女主房间。
那么耗资不菲的地堡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空空荡荡的水泥屋子,要知道全地堡只有老头一个像模像样的屋子。
这个水泥屋子隐藏在食物仓库的最里端,就是为了囚禁小女孩或者其他人特意做的。
可见老头蓄谋已久,不管有没有外星人,他都打算在里面囚禁小姑娘来玩乐。
4.再说男主。
他的死是必然的,不管有没有剧情的原因。
首先他是一个闯入者,不速之客。
如果没有攻击,老头囚禁女主在水泥屋中满足自己的龌龊。
有了攻击,更是顺理成章的可以与女主在地堡中过小日子。
因此他对于出地堡这一话题极度厌烦,比如男主在餐桌上说未来若干年都在地堡生活之类的话,老头特别愤怒。
事实上他甘愿一辈子不出去,而与女主过日子。
老头第一次餐桌发怒就是因为女主“调戏”了男主,故意摸他的手,最终杀了男主,不是因为男主说要枪,深层原因在于男主说,他想要与老头同等地位,让女主向尊敬老头一样尊敬他,这就犯了老头的忌讳了,要知道老头的占有欲可不是一般的强,因此男主NG。
5.老头是恋幼女就不多说了,太多例子了。
最关键一点就是,女主几次想要逃离,老头几次发飙。
但生气的理由是什么?
是女主想要离开他!
对于正常人来说,不应该是这样考量的吗?
担心女主开了门,地堡空气污染,大家跟着遭殃。
如果老头这么说,再联合男主,未必女主这么自私,一心要跑。
这就解释了,老头每次都没有责难女主,你开门大家一起死,希望你能考虑其他人的生命,不要太自私。
他的逻辑是:我救了你的命,你必须报答我。
所以你不能离开。
相反,他对女主的行为有些许赞赏。
可能觉得对有行动力的女主的控制更有成就感吧。
(别问我怎么想到的)就连最后女主要跑,他都始终手下留情,没有真的拿刀捅女主,最后甚至哀求起来了。
3.5 外星人,不说话你以后就憋瞎张嘴了......
最恐怖的一刻,是艾米特伏尸后,大叔剃了胡子梳头更衣拿着冰淇淋,出现在女孩面前。
太多篇幅讲的是密室禁锢和逃脱。。。。
一直以为是反转 最后结局太好莱坞
两种类型片(禁室惊悚/末世科幻)的嫁接,逃出生天不如困于安乐窝,你说虐不虐?虐!就是结尾不够黑不够绝望,我更希望主角在最后能像《迷雾》那样挂掉。
比《科洛弗档案》差远了。
精彩!并让我再次爱上Mary姐姐!
表现得中规中矩,说是《科洛弗档案》续集我还不信。其实剧情跟那部精彩的伪纪录没啥关系,本来还期待本作会有什么神展开,结果……有点失望。桶装液体总让我想起毒师的桥段。还有妹子DIY做出的防护服居然可以抵挡外星人的毒气……
你们国家的裁缝技能点都这么满的哦……
看完这部电影,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了···!!!
女主酒瓶子做掉外星飞船???这和国产抗日雷剧有啥区别???
结局简直亮瞎双眼
女主冷静不作死,以电锯惊魂1开篇,肖申克的救赎结尾,最后是十几分钟的杀出个黎明式的彩蛋。两个地方太不科学了,一是高氯酸是强氧化剂不可燃,二是最后一瓶酒就炸一飞船这防御力是怎么入侵地球的…
预算:1500万首周末票房:2472万北美票房:7208万全球票房:1亿1021万上映日期:16.03.11上映周数:12周分级:PG-13最高院线数:3427北美最高排名:2
本片也算奇葩一枚了,前半部分很不错的悬疑题材,密室悬疑营造的毫无尿点,按照悬疑套路排,老头子到底是好人还是变态?是可以排成神作的,但实际到了后半部分就变一坨屎,强行想和科洛佛档案扯上关系,画风秒变科幻,尼玛女主一个人就能单虐外星战舰,手撕异形,结局还来个个人英雄主义,能再狗血点吗?
这个类型拼接得……记得苜蓿地原本的构成在病毒营销时就已成形、这一部直接外星入侵低了几个档次啊。原本期待看到类似辐射避难所故事的愿望又落空了。
结局有种小起小落的感觉,外星人怎么看都很弱的样子
女主逃出地窖后又恢复了第一部的手持拍摄风格,这个系列一直都是混搭风,非典型怪兽片的想法很不错。
整一四不像! 导演想时时刻刻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观众的感觉就是脑洞大开.这片货到最后很显然还想拍出续集来忽悠,再扣1星.
一看就是没什么钱的片子,还各种类型混搭,结果居然不难看,真是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