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虚云

百年虚云

主演:李起厚,尹治,斯琴高娃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百年虚云》剧照

百年虚云 剧照 NO.1百年虚云 剧照 NO.2百年虚云 剧照 NO.3百年虚云 剧照 NO.4百年虚云 剧照 NO.5百年虚云 剧照 NO.6百年虚云 剧照 NO.13百年虚云 剧照 NO.14百年虚云 剧照 NO.15百年虚云 剧照 NO.16百年虚云 剧照 NO.17百年虚云 剧照 NO.18百年虚云 剧照 NO.19百年虚云 剧照 NO.20

《百年虚云》剧情介绍

百年虚云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百年虚云》是以中国近代禅门宗师虚云长老心坚行苦,慈悲济世的一生为蓝本而编剧的故事。 1840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泉州知府萧玉堂夫妇中年得子,不料生下一个肉团。萧夫人惊骇而亡,萧玉堂悲愤交加,命仆人将这一肉团丢弃。一药翁飘然而至剖开胞衣,一声惊天动地的啼哭,虚云就这样来到了人间,由此开始了他长达一百二十年,经历四十八奇的求道旅程。 本剧通过富于禅机禅趣、曲折生动、真诚感人的故事情节,展示虚云长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为法忘躯的一生。通过离尘出家、觉悟之路、庚子西行、重振鸡山、藏汉弥兵、佛心护国、慧灯长明等七个部分,再现百年难遇的一代高僧的传奇经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为了皇帝混蛋上帝帮助女孩苍生大医欺骗心动倒计时绝夜逢生第二季办公室第一季二人小町谢达决杀危城安娜贝尔万物理论两周茜色如烧玩偶特工九河入海史酷比!格斗狂热迷火爆天王最后的权利全部成为F异国色恋浪漫谭永远的里奇模范贱兄弟可疑的邻居暗影使者情书痼习之地凶劫601航班夺命剑

《百年虚云》长篇影评

 1 ) 可能是我在豆瓣唯一给过五星的影视剧。

这可能是我在豆瓣唯一给过五星评价的影视剧,这部短短20集的电视剧演绎了虚云老法师的传奇一生,关于虚云法师大家感兴趣请自行搜索。

再谈电视剧本身,这种题材的电视剧应该不会有太多人看,能静下心来看的完的,更是少之又少。

大家会发现剧中的演员,没有几个有名气的,但是哪怕一个不重要角色的演技和投入,要另当下这一大片浮躁糜烂的所谓女神和小鲜肉演员一起下跪,但时代浮躁,金钱至上,商业为主,经济为先,这个时代的群魔乱舞短时间内不会过去。

回到剧中,可能是由于敏感问题,最后一集关于老和尚的圆寂没有细表,人物年表中也刻意回避了使老和尚圆寂的真相,那就是云门事变,背后的罪魁祸首罪大恶极,大家可以自行搜索,还原历史真相。

此外,剧中还刻意回避了一些神通及不可思议不可说的禅定境界,包括虚云禅定游兜率天等,作为观众我们应该表示理解。

其实剧中还隐藏了几位有修行的大德,只是在剧中都是点到为止,关于他们的事迹也是很有意思。

最后,感谢这部电视剧的始作俑者,导演,编辑,演员及所有参与者,让我们看到了一部节奏及内涵都极好的电视剧,谢谢你们!

顶礼虚云老和尚!

 2 ) 值得尝试的道路

前段进间还在想,如果把玄奘相对真实的取经历程拍成电视剧,或者拍一下真正修行的人的电视剧可能会不错。

正好出差福州时去西禅寺,在佛物流通处买了这百年虚云的碟子,效果不太清楚,挺可惜的。

估计是小成本制作,里面有许多有名的演员,估计多数是友情出演了,这片子把虚云老和尚从生到死的经历用20集电视剧讲完了。

个人觉得这是挺好的一种电视类型尝试,希望以后可以出来一部精品吧。

演虚云的演员,到中年之后的演员演得不错,前年的青年之类的就太做作了些,而且片中的配角们都比较失败,太脸谱化了,显得很弱智,倒是几个老和尚演得还不错。

台词对白挺失败的,只有虚云的台词设计尚可,片中把一些常见的禅词都揉合到里面去了,但一些打机锋的对白很白痴,这种片子应该请有相当佛学功底的人来帮忙的。

再者就是电视里把虚云的爱国主义跟维护国家统一着墨太多了,搞得有些CCTV的感觉。

场面不够大,群众演员也很少很不专业。

这些都是败笔。

虚云之后,中国佛门再无大师了,剩下的是释永信之类的丛林CEO,佛门道场现在基本流落成门票景点,当地政府把每一个寺庙当整成了生财工具,而这不知需要多少个虚云才能改变,真修行的僧侣中国现在有多少个呢?

 3 ) 虚云

➤虚云(古岩),1840年,120岁➤脚到哪里,我到哪里。

风到哪里,我到哪里➤再厚的寒冰太阳出来都会融化,再冷的饭菜柴火点燃都会煮热➤如果不是想就能拿出来的东西,那就不是天生的,而是唯心所造➤你出门的缘分还没到,凡事不可强求➤缘生缘灭,自然天生,能拴住一个人的身,却未必栓得住他的心➤十字街头好修行,心静自然静➤娥英,今日情债唯有来世偿还➤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人能留住他的心了➤弟子出家是为了了脱生死,济度众生,续佛慧命➤第一刀,愿断一切恶,第二刀,愿修一切善,第三刀,愿度一切众➤不历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夫君,我知道你在看我,我能感觉到你的呼吸➤已伸不收,已进不退➤居山好,居山好,名缰利锁斩断了,一日一餐四时衣,慈悲喜舍忘记了。

居山好,居山好,七情六欲参空了,茫茫人海苦难多,只图自己清闲了➤如何才能使一滴水不干涸。

把它放入大海➤多情了,才会把我去掉,才会把众生装在心中➤大千世界,因缘和合互为链接,才得以平衡➤我欠父母的太多了,要用诚心在报恩➤我从普陀山来,要到五台山朝礼➤主战主和➤要是我的身子能够变成粮食救活一些百姓该有多好啊➤忠臣不怕死➤尘归尘,土归土➤极乐丹➤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心中无佛,坐破蒲团读遍佛经也没有用处➤月亮圆了是十五,看不见月亮是三十,草发芽了是春天,落雪了就到了冬季➤做事时要认真,做完后空无所有➤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4 ) 好剧

受万周迎老师的推荐开始看这部剧,找来看了第一集以后就被吸引住了。

前后花了大概一周时间,每天练完太极拳之后追两三集,每天都在深深的感动、感触、被鼓舞中度过。

这部剧最具有争议的可能是前四集。

它描述了虚云法师年轻时为出家求道不惜抛下父亲、妻子等人的经历。

虽然看起来不近人情,但对一个希求真理的年轻人来说,却又顺理成章。

现在,多少年轻人在大概近则二十来岁左右,晚则三四十岁都有的年纪,一旦感受到某种真正心所向往的事业的呼召,就无论如何也要走上成为自己的道路。

心理学上把这样的过程叫做自我实现,或者说和原生家庭的分离,这对于注重孝道的传统中国文化来说也许闻所未闻,对阐释虚云法师的人生轨迹来说,又是一种简化,但它确实指向我们生命更深层的秘密。

回想自己,在快满二十五岁的时候也有过这样一段为真理所着迷的时间。

那时候接触佛教、道家思想、孔孟的修身之道不久,觉得“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明白,其他都不重要。

研究生毕业、申请博士快要入学时,我问一位打坐多年的博士生导师,为什么他没有出家,他写信和我说这是个好问题,只是他自然而然就没有出家……那段时间,我的父母家人很为我担心,我和他们的关系也有很多张力、甚至是矛盾冲突在其中。

我虽然知道自己尚且不能和虚云法师相提并论,但因为这些亲身经历,很能理解此剧前四集所描写的状态。

我没有后来六七年深山修行的经历,也没有在这么多战乱、更迭的年代做过一个修行人。

描写虚云法师破杯开悟的剧集在整部电视剧的中间,我在爱奇艺上观看,不知道为什么恰好那一段被剪辑过,故事前后表述得不完整。

因为听过万老师在公益课上复述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前因后果。

有几天,偈子反反复复在我的脑海里重播。

我听闻过不少我尊敬的人用其他的语言描述类似的事,但我必须承认,现在的我还不明白。

因为一些亲身经历,我清楚地知道,开悟并不会是修行的终点。

修行和真理一样无始无终,是无限的过程。

因此,我更感兴趣的是后半部剧中会怎样还原一位开悟高僧的生活。

开悟虽然了脱生死、不再为眼前的幻象所困,但作为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身体力行又会如何呢。

片中觉悟之路的片段结束后,庚子西行、重振鸡山、藏汉弥兵、佛心护国、慧灯长明等故事,还原了一种同时作为完全的佛和完全的人存在的可能性。

片中虚云法师为身边人说法的时候,我也从中获益不少,更钦佩他在医理、佛法、历史等多方面的博闻强识和身体力行。

这是一部好剧。

 5 ) 多年前整理的百年虚云

虚云禅师(1840--1959),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

虚云禅师19岁出家,次年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1824-1907)受具足戒,清光绪十八年(1892)受临济宗衣钵于妙莲和尚,受曹洞宗衣钵于耀成和尚。

虚云禅师27岁离鼓山,先后在江浙名山大刹参访耆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

40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终于到达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金颜。

又参访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萨三大寺,并由西藏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礼佛迹。

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礼安徽九华山,再至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在赤山法忍和尚处获悟。

光绪二十七年(1901)虚云禅师至终南山结茅潜修两年。

后至鸡足山主持钵盂庵,自往南洋等地募缘建寺,至宣统元年(1909)自北京请得《龙藏》全部回鸡足山,敕改钵盂庵为护国祝圣寺。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出现逐僧毁寺风潮。

滇军师长亲自督军上山捉拿虚云,虚云只身与其讲理,被折服而一改初衷支持虚云。

民国七年(1918),虚云自南洋请玉佛回祝圣寺,并重建庙宇。

此后,应滇、粤、闽军政大员之请,曾移锡昆明华亭寺,住持鼓山,重兴曹溪六祖道场南华寺。

民国三十一年冬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历时3个多月。

民国三十二年冬,规划重兴粤北云门山大觉寺。

1952年4月虚云离云门北上,11月在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并被推为首席发起人。

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举为名誉会长。

是年,虚云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

虚云禅师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经历四十八奇,坐阅四朝五帝,受尽九磨十难,由自度而度人。

1959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十二日),虚云法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

世寿一百二十岁,戒腊一百年。

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

《百年虚云》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融历史、佛教、艺术于一炉,反映高僧大德传奇人生的电视剧,也是一部净化人心、教化世人、广播善因、功德无量的好剧。

此剧由深圳弘法寺出品,深圳视尊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和深圳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由著名导演陈家林执导、《康熙王朝》幕后班底打造,李起厚、斯琴高娃、李丁等众多实力派演员主演。

虚云长老的弟子本焕老和尚(1907年—2012年)任总顾问兼出品人、一诚法师总监制,觉光法师、佛源法师、净慧法师等虚云法师的弟子作为顾问参与了电视剧拍摄。

此剧2000年开始立项、2002年拍摄完毕,2009年11月6日在广东珠江电影频道首播,纪念虚云长老圆寂50周年。

 6 ) 各人的福各人修

看到有人怀疑虚老一生行迹,颇感痛心。

有的事无法考证,但这两件事谁也无法否认吧。

一、虚老1949年没有留在香港,也没有去台湾和美国,而是毅然回国。

说明他是爱国的。

二、晚年他身为中国佛协名誉会长,完全可以留在北京安享晚年,但他选择去云居山修复祖庭。

祖庭修复了,他仍然住在牛棚。

说明他不是贪图享受的人。

能做到这两件事的人,极少。

诋毁老人家的那些人,问问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和老人家一样?

如果做不到,就少造点口业吧。

在面临选择时,他不会选容易的,总是选困难的。

 7 ) 虚云老和尚云门宗再传弟子,云南鸡足山虚云寺方丈惟升和尚简介

惟升和尚简介:佛源上人传法大弟子之一,现为云南鸡足山虚云寺方丈。

惟升和尚,1973年生于广东,童真入道。

自1992年亲炙佛源上人修行,始终以诚恳的态度接受上人教导,于解行农禅扎实用功,深得上人赞许。

1997年古历正月初九,上人慈悲印可,传法其为云门宗第十四世法脉传人。

传法表信偈是: 惟有自性不求禅,升指之间绝妙玄。

月印澄潭光皎洁,云门宗旨善承宣。

1997年春,奉佛源上人慈命,惟升和尚只身从广东云门到云南大理鸡足山,在古寺遗址上主持筹建虚云寺。

2002年春,在鸡足山虚云寺落成暨佛像开光法会上,恩师佛源上人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老和尚亲为主法加持送座,晋升惟升和尚为鸡足山虚云寺方丈。

惟升和尚以恩师佛源上人之心为心,于喧嚣纷繁的当代,为续佛慧命依然秉承上人法统,安隐灵山,寂静为乐。

和尚日常接引教化僧俗四众契理随机;禅行礼诵之余,留心于虚云老和尚法宝、鸡足山文史的搜寻与研读,偶吟诗词抒怀娱雅,已发表的主要著有《虚云老和尚的足迹》等。

 8 )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这电视两年前看过一次。。

因为没接触佛法所有的一切都停留在表面。。

这几天重新观看了一遍。。

才发现一些道理。。

虚云老和尚出生在富裕家庭,从小对佛法就感兴趣,长大后家里还给他娶了两个老婆,如果按照一般人讲这应该是衣食丰足无有欠缺的生活了,对虚云却不是,因为从小对佛法就感兴趣。。

了解的越多会发现世间有多么的苦,于是走向了跟佛陀一样的路。。

舍弃家庭投入苦修,证悟空性。。

据说虚云老和尚是某个大菩萨转世。。

带着使命来的

 9 ) 戒

熬夜通宵终于看完了.《百年虚云》电视剧,这是我继电视剧《了凡的故事》后,又一部让我几度落泪的电视剧,剧中的主人公,虚云长老,舍小家为大家,为报父母恩,礼拜五台山,此生功德无量,不愧为一代禅宗。

圆寂后留下一个“戒”字,本人理解来说,戒就是放下。

心无执念,放下就是戒。

就如现在很多人来说一样,要戒烟戒酒戒色一样,难和易一念之间,纠结是放不下的,所以,嘴上说戒,心里不戒,纠结不下。

想清楚原由,自然能戒,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感谢这部电视剧,让我更加了解佛教,信佛不是迷信,南无阿弥陀佛!

 10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在十一期间回老家的火车上,安静的看完了这部电视剧,感触颇深。

虚云法师19岁出家,世寿一百二十,戒腊一百零一,实在是传奇。

他一生践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人格魅力深深的折服了世人。

剧中处处透漏着禅机和佛学的道理,按照自己的理解摘录如下。

1、佛教的根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

八万四千法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再浓缩成精华就是“戒律”二字 。

虚云:圣人设教总以济世利民为本,佛教的根本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劝化世人去恶从善度众生。

自古政教并用,政以济民,教以化民。

佛教教人治心,心乃万物之本。

若本得其正,则万物安宁,而天下太平。

2、 佛法修学的总原则: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虚云:一切业障源皆从妄想生。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 戒、定、慧,名“三无漏学”,《楞严经》曰:“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净土法门,但能「至诚恳切,信愿持名,如子忆母,念佛忆佛」,即是摄心一大妙法,戒定慧之所由生也。

以戒定慧熄贪嗔痴,净土法门之心地妙用,不亦明乎!

3、 以佛为师,以戒为师。

—— 戒、律虚云:如何保存好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出家人保存一领搭衣?

怎么才能永久保住呢?

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戒”!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

“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诸恶莫作),若作恶便是犯戒。

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妄造恶业。

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众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

也就是说,该持的就持,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

简单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要如此。

“戒”和“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持”——停止和前进。

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认识不够,不完全了解,因而错误地认为佛教只是消极的防罪止恶,却不了解其众善奉行的积极一面,这样就会失之偏颇,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4、 学佛并非无情。

虚云:学佛之人并不是颠倒人的,而且还要对众生多情,多情了才会把我去掉,才会把众生装在心中,才会有一颗平常心。

无情无欲,岂不成了木头?

5、佛门重心不重相,要学会变通法门。

(1)虚云得知父亲去世后悲伤在河边烧纸钱,后师傅教诲道:我佛门重心而不重相,只要能表达你所思所想,用什么形式只是权巧方便而已。

出空门以百孝为先,佛经上说要报四重恩(佛恩、国土恩、众生恩、父母恩),下济三途苦( 即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2)广济心中纠结想去投军报国却又担心与佛门相违,和虚云法师的对话:广济:师父,弟子广济请求还俗从军抗日报国。

... 师父,...。

虚云:你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吗?

广济:五年来我出家事佛深沐佛恩,如今背佛而去内心十分愧疚。

还请师父谅解。

虚云:广济呀广济,你出家修行五年了吧?

怎么还是一个光头俗汉呢?!

广济:师父...。

虚云:来来来,你看看。

这是什么?

你说说。

广济:这是一个字,只是写反了。

虚云:是一个什么字?

广济:是一个我字。

虚云:写反的我字算不算字呀?

广济:不算。

虚云: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是个我字呢?

广济:那算。

虚云:如果是个字,那你为什么说它写反了呢?

广济:这...。

虚云:正写是字反写也是字。

主要是你心中认识这个我字。

正写反写都是一样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心中无佛,坐破蒲团读遍佛经也没有用处。

心中有佛,出入聚散无非因果。

报国也是报佛呀。

广济:师父一席话,使弟子疑念顿断,心中豁然开朗。

6、佛需要自己 修得和证得,不能依靠外力,也不能别人代替。

(1)他劝吃了极乐丹的人佛需要自己 修得和证得:虚云:自我觉悟并觉悟他人便是佛。

佛是自己修得的、证得的,仅仅依靠外力是不能使你成佛的。

只有自己勤修善道,拨开自己心头的迷雾,才可以看见太阳。

......六祖说过,一念迷是魔,一念悟即佛。

就是说,你放弃恶念的那一刻就是佛。

(2)虚云法师对幽莲说修行是自己的事情:虚云:这修行是自己的事情,就好比是吃饭、睡觉一样,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幽莲:那干这种粗活也叫修行吗?

虚云:不要以为只有诵经拜佛行香坐禅才是修行,修行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刻,体现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

祖师们说得好啊,运水搬柴无不是道哇。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挑水时挑水,砍柴时砍柴。

当弟子们想帮他干活时,他说: 虚云: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我们各种各的因,各修各的福。

7、佛没有分别心,无所不容。

虚云:和尚是佛教僧人的统称,有圣凡优劣之别。

海不弃鱼虾所以为大。

佛法以性为海无所不容,贤劣并度个人自性修持,难免有迷、有悟、有佛、有魔。

......真正的佛弟子都是虔敬佛法,恪守清规,他们积德行善、教化四方,于国家、社会人心治安,于伦理、规范、法律、学术都是有莫大贡献。

师傅对虚云说:修行之人的心,就该像这大地,能容纳万物、生长万物、收获万物。

8、用佛心做事,不要考虑别人的看法。

当虚云法师同意应慈禧太后懿旨前去伴驾西行时,对“你我既身入空门,难道你就不怕被别人讥笑攀附权贵吗?

”的回答:前贤寒山曾问拾得:在人世间如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者,该如何处置乎?

拾得说: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9、胸有成竹的忍是一种自信。

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忍,并不意味着懦弱和胆怯,胸有成竹的忍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博大的涵养,广阔的胸怀,是站在更高层次上的宽容,百忍成金。

忍,成就强者,成就伟人。

10、 凡事有因必有果因果轮回的核心,就是人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原是宇宙的法则,凡事有因必有果。

若人一生作恶多端,他必然就会堕落。

11、修行不是为了做个 自了汉 修身之结果,虽然能练身轻体建、耳聪目明。

再进一步或许有所觉悟,但如此一来,从自己开始到自己了结,充其量只是一个自了汉。

与我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出世间而不离世间的境界,相差甚远。

12、空无自性的观照 若想从镜子中看清自己,就要停下来,静静的看。

看不是用肉眼,而是用心智。

此镜不止你的手上有,它无处不在,在虚静中观照自己,才能体会到自性即无自性,无自性即空......13、大千世界因缘和合 这个大千世界是因缘和合的,我们穿的衣服是做工的人做的,我们吃的粮食是农民种的。

这大千世界因缘和合,互为连接才得以平衡。

14、 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我们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说你放弃恶念的那一刻就是佛。

15、 (梦灵不解师傅吃苦涩的红薯皮)不忘农夫苦,常思佛祖恩。

心中无苦,哪来的苦哇。

16、 所有的磨难都是考验自己的道心,只要你自己心不乱,用功办道,散了还会再聚,失去的还会再来。

17、 出家是心出家,如果心不在佛门,出了家对自己也无益处。

18、 明心见性才能成佛。

虚云:说是自己被别人骗了,还不如说是自己痴心妄想把自己骗了。

不明心见性,就难辨别出邪正真假,也见不到自己的习气毛病,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也难解这求不得之苦啊!

虚云:心中有佛,佛在眼前;心中无佛,佛在天边。

虚云:弘法驱魔,首先要驱赶的是自己心中的魔。

19、 过去的要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

重要的还是你当下的这颗心在何处。

20、 夫妻之间的正确关系: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夫妻是为了恩爱才走到一起的,不是为了找一个人吵架才结婚的,所以要体谅对方、温暖对方、成就对方,而不是互相攻击谩骂对方。

21、 再厚的寒冰,太阳出来都会融化;再冷的饭菜,柴火点燃都会煮热;22、放下,心无挂碍 一个女子要过河,但身单力薄过不去,恰巧虚云法师等人经过。

女子要求背其过河。

虚云法师身边的几个僧人不敢背,因为僧人不能近女色。

这时虚云法师说道:“我背你过河”,于是虚云将女子背到河对岸,其他僧人不解,一僧气愤的问虚云,法师怎么能背这年轻漂亮的女子过河呢?

虚云法师反问:“哪里有年轻漂亮女子?

”那僧人说“法师刚才背过河那不是年轻漂亮的女子吗”虚云法师又问:我已经将她放下,你怎么又将她背起了呢?

23、 缘生缘灭,自然天成。

能拴住一个人的身,却未必能栓得住他的心。

24、 万物都在变化中。

等待法王回复的时候,面对吴礼的质疑:吴礼:我们紧赶慢赶赶到丽江,却在这儿打了一天的坐,我都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虚云:想了一天也没想明白?

其实万物都在变,事情都在发展。

今天已经和昨天不一样了,明天还要变。

该做的事情要做。

有的时候等也是在做。

虚云: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不可执拗只认一个理,任何时候都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来决定。

25、人生难得,活着能做许多善事伊妹自杀时,虚云法师救下之后的对话:虚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伊妹:要是刚才大师父不救我,我已经到岸了。

虚云:不。

那不是岸,是深渊。

......人生难得,活着能做许多善事。

这些事情能帮助人消除罪业。

26、空不等于无。

虚云拆掉广济的房梁请他下来的对话:广济:老和尚,你要干什么? 虚云:房子都要拆了,你要坐就到别处去坐吧。

广济:老和尚,你好不讲道理。

凭什么锯断我打坐的木板?

是谁让你进来的?

虚云:法师整天坐在房梁上打坐,你图个什么呀?

广济:当然是顿悟成佛。

虚云:悟到什么了吗?

广济:五蕴非有,一切皆空。

虚云:既然一切皆空,你哪来的那么大脾气?

既然一切皆空,还要你屁股底下的那块木板作什么?

法师住锡六祖道场,应该知道六祖慧能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空并不等于无啊。

广济:那么长老所见什么是空?

虚云: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广济:什么是戒?

虚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广济:什么是清静?

虚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7、 苦难就是福祉 所有的磨难都是考研自己的道心,只要你自己一心不乱 当梦灵受罚被打的时候:虚云:这一板打下去 你会觉得冤枉吗?

梦灵:不,师父。

族有族法,家有家规。

我该受到惩罚。

(打了一阵板子后)虚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梦灵:苦难就是福祉,烦恼就是菩提。

师父,您说过这是佛佗的恩赐。

28、和老树神的对话处处透着禅机: 老树神:做了一辈子和尚,你觉得做和尚自在吗?

虚云:没有你老树神种树自在。

本来修行是无欲无求,但是我这一辈子一直是有所求。

刚出家求道住岩洞,后来为母亲求功德拜五台山,后来为求佛意东跑西跑,万里跋涉。

再后来又四处出头修建寺庙,忙忙碌碌。

哪有你老树神不知今夕是何年自在呀。

老树神:怎么活都是一辈子。

我呀,不知年月,连自己多大岁数了我都不知道。

反正月亮圆了是十五,看不见月亮是三十;草发芽了是春天,落雪了就到了冬季。

操那么多闲心干什么。

虚云:这人哪,就是想东想西颠三倒四,这颗心就放不下咯。

所以才烦恼是非不断。

老衲吃佛饭做本份事,也是为了求得心安哪。

...... 置身红尘世间,由不得你不想,由不得你不做。

老树神:苦哇,苦哇。

虚云:不苦就不是人生嘛。

老树神:这么说我没有人生,我白活了一辈子?

虚云:你也没白活。

你不是还种了这么多的树吗。

还看了这么多年的山和水吗。

老树神:这有什么?

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嘛。

虚云:是啊,初次见到山和水的人,他会说,噢,这就是山这就是水。

后来见多了他就不这么认为了。

原来山有千变万化,水有万种风情。

这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

这山山水水都是人的思想。

等走遍了万水千山,看透了这些才发现,其实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没有分别。

老树神:老和尚,你这是说的什么鬼话哟。

我不跟你说啦。

我要走啦。

吃饭还是吃饭,睡觉还是睡觉。

虚云:是啊。

吃饭还是吃饭,睡觉还是睡觉。

住茅棚和住大厦都是住。

29、 (对渔船撞死鱼虾是不是错的争论)要在没错中寻找有错,那才是自寻烦恼,本身就是错。

30、 佛海无涯,达者为师。

31、 僧人要有僧人的威严(不可慌乱)。

32、人活在世上,得知道自己该怎么活着,是花呢,就悠悠然地开放;是树呢,你就挺挺拔拔地成长;人呐,每天都得走路,自己的路得自己修,反正在世上走一遭得干点什么。

33、 出家人身无所住,心无所住,随处都是家乡,放下便是道场。

34、 所有的磨难都是考验自己的道心,只要你自己心不乱,用功办道,散了还会再聚,失去的还会再来。

35、什么最苦,不是地狱,而是穿着这套袈裟却不明大事。

若不想脱苦何必入空门?

—— 良价禅师36、(出家人受十方供养)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37、 心中无相,天涯就是咫尺。

38、 生前坐不卧,死后卧不坐。

一副臭骨头,如何立功课?---慧能( 生来长坐不卧,死后长卧不坐,本来是虚幻不实的,有什么功过可言?

)39、 缘分到了该有的自然就会有。

40、 哀莫大于心死,心老比年老更误事。

41、 世上军令严肃,令行如山倒。

谁也不能违抗,佛所说的法也和军令一样。

作为佛的弟子只有依法奉行,绝不能有丝毫的违犯。

42、 人分南北,佛性岂能有南北 ——慧能 43、 内心的恐怖远胜于地狱的恐怖,忏悔有助于消业。

 44、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45、 为佛弟子应当依教奉行,正知正见切不可走邪门歪道。

46、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心有挂碍就生烦恼。

47、 佛并不是主宰一切的神,也不是胜过万能的主。

自我觉悟并觉悟他人便是佛。

48、如何才能使一滴水不干涸?

把一滴水投到大海中就不会干涸了。

49、《居山好》居山好,居山何以好?

起时日高睡时早,山中软草以为衣,斋食松柏随时饱,卧崖龛,食枕脑,一抱乱草以为 袄,面前若有虎狼到,一阵风来自扫了。

居山好,居山好,名缰利锁斩断了,一日一餐四时衣,慈悲喜舍忘记了。

居山好,居山好,七情六欲参空了,茫茫人海苦难多,只图自己清闲了。

50、 《辞世诗》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51、 《虚云赞》:滚滚红尘一盏灯,茫茫人海一禅僧;千载难逢一泰斗,万事随缘一本经;四朝五帝一程路,九磨十难一柱擎;百年虚云一台戏,一声钟鼓一片情。

52、剧中插曲《老和尚》:老和尚,怪摸样,眉毛长,胡子长,不知佛心怎么样,不知神通强不强。

老和尚,最平常,啃红薯,喝菜汤,万事随缘走天下,人人喜欢老和尚。

 

《百年虚云》短评

拍的简单朴实,不矫揉造作,很符合佛教电视剧的风格。将虚云的智慧与悟性提现的很好,顶礼虚云大师,我也要更精进!

4分钟前
  • c
  • 力荐

看过

6分钟前
  • 🍏
  • 力荐

这演员,没的境地,真演不了虚云大师,剧情虽然波折不多,看得还是很有味道的。

8分钟前
  • 张十三
  • 推荐

顶礼虚云长老,了不起的大德高僧。

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一般,还是少点东西

11分钟前
  • 吾爱智慧
  • 还行

一个星给虚云一个星给导演。只有社会责任的人才会留下这些作品。

16分钟前
  • 藤藤
  • 还行

整体nice,有些过程有虚构的嫌疑

20分钟前
  • 久等了。
  • 还行

我算是明白了,我是朽木烂泥,我觉得虚云费劲不会好好说话

23分钟前
  • 吨吨吨
  • 还行

演出高僧庄严肃穆的仪容,某些对白很有禅意。

28分钟前
  • utut
  • 还行

萧古岩的部分看的很震撼。

32分钟前
  • 筱晗
  • 推荐

弃恶从善,自净其意,自然能感到心与境的变化

33分钟前
  • L乐乐
  • 还行

果然还是这样的片子对我胃口。以前常常为成家还是独身修行两件事而犹豫,后来突然有一天想明白了,想成家又没有让我心动的对象有什么好想的,想修行可是心还不够纯净明朗更无需多虑,一切有如天意注定般,一丝一毫勉强不得,我只要过好当下,做当下最想要的抉择就好了。

34分钟前
  • Mosuli
  • 力荐

少小离尘别故乡 天涯云水路茫茫

38分钟前
  • 月饶昆仑
  • 力荐

顶礼虚云老法师!百年虚云,华夏大地,风云荟集,老法师如秋风冬雪中的一芦草屋,给人以慰藉。顶礼虚云老法师!

42分钟前
  • Smilence🌈
  • 力荐

基本上就是太后亲王大臣平民们每做一个决定前都要问虚云法师一句:大师,你怎么看?见证了清末到民国又到共和国成立的老人。虚云真的活了120岁么?其实此人的传记有大量杜撰成分..

45分钟前
  • 小卓同學。
  • 还行

很涨见识和知识和素质和智慧的一部电视剧。

47分钟前
  • 狐狸先生的货车
  • 力荐

一星给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50分钟前
  • Lok-Tar Ogar
  • 很差

不作观想,人间净土。南无虚云菩萨摩诃萨。

52分钟前
  • 小月洞主
  • 推荐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真有因果业障,也没见善有善果恶有恶果,当下,善良慷慨正直这些看来早不是普世价值了,处处是唯利是图尔虞我诈,😮‍💨

53分钟前
  • 刑訴科代表
  • 力荐

苦难就是福祉,烦恼就是菩提

58分钟前
  • 心谷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