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看后,只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以及一丝丝不舍.每个人的生活也或是如此吧..如此的小成本如此的不简单..第一次看泰国电影..肯定的是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剧情很简单就是资深修图狗..因为爱情最后还是一个汪..留白很精彩..让人很舒服。
不过医生实在是太美了。
话说我还是第一次看这种修图的日常.真真的好无聊..
如果你不曾拼命加过班。
如果你不曾一个人生活。
你又怎么会了解。
他是没有医疗保险的自由职业者。
离开父母身边,在异乡独自工作。
拼命的工作,为了生存也为了梦想。
他没有什么拥有的东西,只有一份设置着无尽交稿死线的修图工作。
连续通宵最终的稿子得到客户认可的时候,是他觉得最可爱的时候。
这让他感觉自己存在着。
认为一切对睡眠时间应该有多少的健康建议都是P那些时间他怎么可以浪费在睡眠上,他要比任何同业修图师都更快更好的完成作品。
只要我想 我坚持几个通宵都没有关系对于睡眠人类哪有什么极限 那些说着极限的人只是弱的不曾挑战过。
就这么只相信自己,拼命努力着。
但是他的身体却跟不上他的意志。
生病了。
私立医院的诊疗费和药都太贵了 一次问诊基本就花光了他的一次工作薪酬。
网上查了之后,他转投公立医院看病。
(但是对排长队的情况没预料到,期间又后悔排队浪费了时间,打算撤退)如果他早撤退30秒,他就不会遇到那个让他动摇的女医生了。
如果恋爱对你来说是件轻易的事如果向别人表达爱恋对你来说只不过要下一个决心你又怎么会了解即使每个月只能在诊疗的15分钟见到这个人即使对这个主治医师知之甚少即使医师要求的每一点都是和他的工作意识在拔河他却想做到她要求的一切治疗过程中他错失了之前梦寐以求的机会。
给adidas平面广告修图。
和他无所事事的日子形成对比的是社交网络上那个接替他工作的新人发的动态“熬夜第5天了 但是很愉快充实的工作着 ”不就是以前的他么。
新年,他一个人看着视频学着用包装纸包装送给医生的礼物。
在FACEBOOK的动态中看到那个人的更新“很自豪自己修图的广告牌挂到了日本涉谷的车站”本来骄傲的说这句话的应该是自己。
本来应该是他的作品。
是有失意和落寞的,但是他也诚心的说了一句 “做的好 兄弟。
”生病总有痊愈的时候,电影中盘过后,他的疹子顺利治愈了。
可是没有了每个月复诊的借口。
他再也没有理由见到医生。
对于他来说,比疹子更严重的失恋来袭。
是啊,都没有恋过 怎么能叫失恋呢。
但是谁规定的恋爱就是牵手吃饭看电影,恋爱就不能是我每个月只期待的15分钟么。
失恋后他返回去比以前更变本加厉的工作或者可以说是虐待自己的身体海鲜容易过敏发疹,就一口气吃4串虾饺吃个面也要加虾 垃圾食品大狂欢去接把两个月工作量压缩到12天的工作。
不眠不休。
嗯很好,疹子出来了。
比以前更多,疹子成片了 嗯 很好 随它长。
便血我也不会死哦我就说了人本来就没有极限的行尸走肉一样的工作着。
最终倒在扔满垃圾的家里地板上。
像是报复身体一样的工作着。
当你想放弃自己身体的时候,没有人可以拯救你。
还好他的身体最终没有放弃他。
经过这番在死亡线上的折腾 在病床上醒来后,组成他的化学成分大概最终决心改变了吧。
他又去看了医生。
去说之前就想说的话。
去握之前就想要握住的手。
这次我知道,即使疹子下个月就好了,他还是会再来看医生的。
会一直,一直。
12/9 电影初评只看了一遍,不管别人影评如何,却是一个我想写评论的电影。
爱情与工作,理想与现实。
电影中有几条主线,勇和杰,勇和女医生,勇和朋友们,杰是他的红颜知己,他可以为杰做一切事情。
勇和凯是好朋友,他能为勇排忧解难,还有好吃但致命的虾饺。
勇和女医生萍水相逢互有好感,互相鼓励,但走向何方还是个未知数。
这电影的感觉首先是工作压力太大了。
一开始五天五夜不睡觉完成工作,到后来更是骇人听闻的十二个昼夜不眠不休的工作,不断地接活,只是为了不失去工作,只是为了保持住自己的地位,即使是看病,也把自己蒙在不透光的罩子里,尽最大努力让挑剔的客户满意。
这样大的工作压力下,勇干了七年!
最终,他的身体造反了,这种情况下,他才强迫自己慢下来,睡觉,健身,保持规律生活,但他的工作也被后来者代替了。
在这之前,他对后来者杰特耿耿于怀,不给对方任何机会超过自己,但后来,他逐渐想明白了,尤其是第一次治疗康复后又投入了十二个不眠不休的工作日,他倒下了以后,他想到了死亡,想到了自己的葬礼,想到了那些将会伤心的人,他不再坚持了,让出了自己的位置并为对方的成功献上了祝福。
他也逐渐意识到了,这样高强度的生活是不可能持续的,不可能争得过的,终究是要老去的,终究是要面对新的生活的,总有年轻人会代替自己。
看着电影里的勇,又感慨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辛勤工作努力奋斗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是的,谁都曾年轻过。
而当初自己奋斗的位置上现在也都是年轻人的世界了,时间在要求我们进步,去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转换岗位获得更多发展的空间,和年轻人拼奋斗是不智的,没有理性的愚蠢的行为。
另外,在职业发展上,随着时间的延长,也应该逐渐拓展更多的领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想在一点上维持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
第二点说来让人伤心,我总认为杰和勇是天生一对,他们好般配的,然而理想和现实得差距让杰选择了一个王老五。
这是她被迫做出的选择,是对现实的妥协,当戴着大金链子的王老五跪下向她表白时,她连激动的心情都没有,但她不可能去选择她的下线,那样的话她就会被卷进一个无边无际的动荡的生活的漩涡中,那不是生活,那是奔命,也许这条小命就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交代了,在勇那里,她看不到未来,虽然和勇的关系是那么好,但这于实际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而这个阴影同样也笼罩在勇和那位大夫的感情上。
勇和这位大夫的关系在不温不火中进展着,但双方都在犹豫,也都不愿意放弃。
但是总感觉,除非勇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否则也很有可能是没戏的,毕竟生活太现实了。
想到这里,不由得更加伤心起来。
靠着年轻苦干卖力气获得的收入,根本养活不了一个家庭,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到处都是,你生个病也许工作就没了。
这样的工作没有可持续性。
自由职业者如何维持长久的稳定收入真是个大难题。
只有离开这个行业向更高端发展吧。
否则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爱情很美好,但现实太让人伤心了。
这部电影虽然标签是恋爱,但实际上我觉得是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种平衡。
实际上我觉得勇是一个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努力工作,热爱占一部分,但更多的是缺乏认同感。
他非常需要被工作需要。
其实我身上也有他的影子,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没有自己的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处理工作。
偶尔停下片刻,就会异常焦虑,会害怕,害怕工作上的事务没有处理完。
睡觉前也会一直思考“她的指甲断了”这样的事情。
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病态的。
正如Im所说,身体在发出抗议了。
必须要和身体和平相处。
在我看来,勇也没有喜欢上Im,Im更像是没有工作时的精神寄托。
在有工作时,他的优先级是工作,在工作失常时,他只能以医生的命令作为第一级指令。
我很喜欢那一段他没有工作时,去海边散步。
我其实是一个时常需要独处的人,一个人散步也好,一个人看电影喝奶茶。
我需要一个人静静地呆着,不为什么,为了生活的呼吸。
勇坐在沙滩上,看着日落,得以片刻的喘息。
但很可笑的是,他却在那天许愿得到工作。
在我看来,他无法完全摆脱这样的自己。
他需要工作,需要认同,需要通过熬夜来证明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努力来得到大家的赞扬。
我还有一个很喜欢的片段,是他幻想自己的葬礼。
大概我从中找到了自己。
我不需要很多人悼念我,也不需要大家难过,葬礼上请播放我喜欢的歌吧,不要哀伤,也不要老土的奏乐。
请给我耳熟能详的旋律。
也请不要送我到殡仪馆。
客厅的阳光照着是正好。
两三个好友和我爱的人,就足以。
尽管,最后勇拒绝了那份工作。
但是我无法拒绝,我无法摆脱现状,也无法寻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我在时间缝隙中,在寻求自己的极致。
在寻求我的熬夜12天,在寻求我的再也坚持不下去的极限。
我们是有责任心的成年人,我们开始工作时,做的事情可能是我们的梦想,也可能只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保障,但成长的教育告诉我们,做事就是要认真负责任,所以我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我们期望梦想成真,期望安身立命的工作能够保证我们的小家在这时代的洪流中稍稍安稳一些。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我们工作的时间在与日俱增,从八小时到十小时到十二小时再到不可预测,从996到007,挂在墙上的企业文化核心越来越精简,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一切。
于是我们就这样掉进去了,我们坐在电脑前,右手抽搐般晃动着鼠标,它仿佛连接着我们右手臂,连接着我们的大脑,工作一件一件的被处理,但是有更多地工作一件一件的又到来,我们陷入了无尽的循环。
在这循环的工作中,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这工作让我们无可替代,或许这是我们内心的向往,我们用工作承载了它,因为我们必须给这占了我们人生大部分时间的工作赋予特别的意义,要不,我们的人生算什么。
励志的人生是所谓鸡汤最喜欢的素材,它激励着我们这些普通却怀有梦想的人,坚持,坚持,坚持,足够的努力和坚持一定会梦想成真。
但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我们被自己洗脑,掉进了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实现自己梦想的伪真理中,透支着身体,期望着梦想。
渐渐地,我们的感觉在退化,知觉在退化,表达能力在消失,嘴上说着要休假,偶尔的休假却无知无觉的躺在沙发上,手机长在了手上,不工作的日子,时间慢吞的可怕。
看见夕阳,说声好美,看见海浪,说声好大,看见无所事事的人,不能理解他们怎能如此浪费生命,期待着电话声响,又害怕电话声响。
我们不是无可替代的,特别是对于工作,我们做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做,不是你就是我,不是我就是他,甚至于更低的薪资,更少的福利,而且,肉眼可见的未来,我们的工作,都会被机器所替代。
但是,我们的确是无可替代的,对于父母,对于爱人,对于孩子,对于朋友,对于真正在乎我们的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
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承认自己能做有限的事情,承认自己的梦想终究只是梦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都是这样被迫去发现的,也许是因为一段恋爱的开始,也许是因为一场疾病的发生,也许是因为一段婚姻的破裂,也许是因为一个重要的人的离去,也许是因为一场生命的劫数。
总之,当我们学会了去接受,学会去释然,我们就走出了那个圈子,你会发现,其实世界,真的很大。
泰国和韩国在某些地方有相似点,比如说电视剧都有一定程度的浮夸,而电影却真实得很。
今天要讲的这部泰国电影叫《恋爱诊疗中》,乍一看以为是一部言情片对不对?
但其实不是,这是一部以人物为主的电影。
很多拍人的电影,要么就是伟大人物的传记或戏说,要么就是边缘人物的展现和思考。
但这部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成年人,和你,和我,都一样。
那这样是要看什么?
我们每天生活在朝九晚五当中,就是想通过电影看看自己触及不到的世界啊,看一个如此普通的人,有什么意思呢。
然而这部电影就是需要你沉静下来,看主人公的生活日常,听主人公的内心话(整部电影真的有好多他的内心语言啊),感受他的感受,然后发现:天啊,我们好像!
电影的主人公是个自由职业的修图师。
有多少人梦想当一个自由职业者呢?
自己当自己的老板,自己给自己安排工作,不会受气,不用勉强,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自由”追求梦想。
能成为自由职业者的人,好厉害。
可现实真是如此吗?
电影一开始,我们的男主角就告诉观众,他已经连续三天三夜没有睡了。
然而商家还是在不停地催,他需要继续马不停蹄地赶。
由于这样连续的缺乏睡眠,他的身上开始长疹子,一个、两个……然后越来越多。
他本想不理,因为他没有这么多时间,他每天都在“修图”的路上奔驰。
可也是为了节省时间,他不得不去了医院,一边诊疗一边还在不停地打电话。
最后的费用很惊人,因为他去的是泰国的私立医院,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他没有医保。
于是,三日三夜辛苦挣来的那点钱全部充了医药费。
开来的药无非全是助眠的,他吃了药后,睡了一个舒心觉,可也立刻影响了自己的工作进度。
看来这些药,他是不能再吃了。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由衷地说一句“你四不四傻”呢。
他是傻啊,日夜颠倒的工作,影响了自己的健康。
为了维护健康,又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砸了。
结果发现“身体健康”和“工作”是冲突的,于是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工作”。
这个“傻逼工作狂”!
但病还是要看的,因为身体继续在向他提出抗议。
没办法,这次他学聪明了,他去了公立医院,那里的价格绝对会平易近人很多。
早六点开门,他五点五十到,然后大开了眼界。
医院早已人山人海,排队的人群从挂号口开始如一条蜿蜒的溪流一路流,流到看都看不到的地方。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不仅仅在泰国而已。
经过一番煎熬,他还是见到了医生。
她非常亲切,和他放松地聊天,他说了比平时多很多的话。
医生诊疗的结果还是和上次一样,一堆助眠的药和“多运动”的忠告。
当然,也和上次一样,他一件也没遵守。
他每天每天都在工作,周六也在工作,周日也在工作,几乎没有任何间断地努力工作。
吃饭吃便利店的快餐,没有休闲活动,和朋友平时不见面,甚至为了节省时间不谈恋爱,只和自己的工作经理人相依为命。
经理人结婚了,他居然哭了。
他是不是傻?
这简直是为这份工作葬送自己的全部人生嘛,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医生问他:“你这么缺钱吗?
”他是这么跟医生解释的:“我要维持我的工作,并且我想把它做好。
这和钱无关。
”
这几句普普通通的话里涉及到的是什么呢?
是生活的困顿吗?
有一点点吧,但更多的是对事业的追逐和身上的责任感。
后来医生又问他:“你不要命了吗?
”他说:“生命只有一次,我想做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
我从来都不觉得我的工作辛苦,每个人都得死不是吗?
”
跟上次的说法一样,为梦想而拼命的意思。
然后医生却冷静地问他:“你的生命中没有可以关心的人吗?
”他,无言以对了。
真应该为他的执着鼓鼓掌,这样有节操的工作狂真是单纯得可爱,也傻得可爱。
你是不是也差点被他说服了呢?
是不是觉得他的精神实在可贵呢?
不要以为自己能掌控所有,那些失败,那些空闲,那些无能为力都是可以被允许的,都是需要被允许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一定都是“死而有憾”的,因为他不可能什么事都能做到面面俱到,临死的时候,回想起来,一定一定还有想要再去做的事情。
所以你再赶也没有用。
等到你将死或者死了之后,围绕在你身边的,不是你的工作或事业,而是那些值得珍惜的人,不需要很多,几个就够。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说,这个人哪和我像啊,我绝对不会像他这么不眠不休,哪有这么夸张呢。
那么你看过夕阳的落下吗?
你曾经试过独自什么也不干地坐几个小时吗?
你没有过吧。
我们的男主角在医生的建议下,到海边看日落,然后静静地坐了一个下午。
也许你比他还要傻!
把身上的所谓“责任感”,所谓“梦想”,所谓“精神”放一放,然后看看,天,会不会塌下来。
这其实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寓言——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一度透支生命和工作以外的生活,唯一的朋友屈指可数,终于在繁重的劳累下身体出现了状况,但仅仅是因为疲劳休息的一时疏忽,不管你以前多优秀、多努力……那些所谓的Boss也依然会将你pass!
这次意外收获的难得假期,却也让翁有时间思索活着的意义,通过漫漫的诊疗期收获未曾有过的关心和自己也不曾了解的心动,只是人生不是童话剧,很多事物都有他的变数,曾经的伙伴也会离你远去,诊疗也有结束之时……虽有万千不舍和无奈,但是生活终将继续,不过好在经历了生死之后,翁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究竟该如何继续,什么才是应该去把握的东西,就算结局犹未可知,至少不再迷茫遗憾…… 饰演男主的Sunny哥不愧为泰国顶级男演员,多段独白长镜头戏一气呵成,特别是那段游离于死亡之间想象设计自葬礼的戏犹为出彩,看时有种让人既心酸又惋惜的无奈,也佩服翁的坦然;女主听说是比利时与泰国混血,除了美丽动人以外,电影里也完全融入了角色,全篇完全没有以往同类影片的刻意煽情,让你感觉这似乎就是一个虽然经验不足但却认真对待她的每一个病人的实习医生在与他的木纳又有些害羞的男病人例行问诊,只是可能现实中这样的医生太少或者我们的医院也不会给他有那么长的周期给病人诊疗吧!
电影是一个好电影,最开始因为它的海报猜测它是一个好电影,海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可以开始想象电影的好的地方,这是一种错觉,或者是一种实在的判断。
电影的好,这种电影的好,有大量的游移的交谈和表情的变化,对于演员的要求很高,演员必须可以做出来可爱的人类的表情,这里面男女主角都做到了,女主做出了很多可爱的,具有真实生命力的表情,比如一些探寻,等待和瞪大眼睛的时候,好的爱情片的爱情氛围需要这种互动。
电影根据每次和医生的见面作为分段,分段中间有很多纠结的熬夜的段落,段落中有急促的剪辑和急促的配乐,让人和男主一起期待每次见面,在第一次治疗彻底结束以后,男主选择离开,理由是简单的因为害怕不能确定彼此的关系,这样的离开是为了再安排一个高潮,但是结局,恋爱关系还是没有确立,结局游走在可能和不可能的开放性的边缘,这样的结局是一种类型的结局,但我讨厌这种结局,我想要一个更有力的结尾。
冲着女主角Mai看的,看完发现这部与标签爱情&喜剧不太沾边甚至和女主角都没太大关系的“致郁”片很戳我的点。
也可能和近期“全身心”投入工作有关,觉得男主角Yoon的状态过于真实。
特别带入与滑稽的是身体出现问题后,Yoon停止工作竟然像戒毒一样困难。
已经与温饱问题无关了,现代人受不了只有逃避空虚的形式果然分千万种。
另外觉得很妙的地方在于,设定Yoon没有随着身体恢复而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反而因为身体恢复再也不能见到医生,还丢掉工作上的大单子,被给了致命一击,于是变本加厉的投入工作,把快感和完蛋搅拌在一起...身体健康总是排在爱情与事业之后,这样的发展太合乎情理,这样的失控又太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最后死里逃生后的Yoon,在一片混沌里,生活平和的继续向前,是没什么味道也不太精妙却有一丝哲学味道的结局。
btw:电影里内心独白的画外音不光是联系到Yoon下一秒的决定,也立了一个可爱又完整的宅男人设,喜欢。
不明白标题的意思,跟剧情可以说只有半毛钱关系。
男女主之间最多是暧昧,若有若无的好感,害我一开始以为是什么爱情轻喜剧,兴冲冲点开,没想到是这么丧的剧昨天看了男主的另一部电影,今儿看这一部,我差点没认出来,《我很好...》里贱帅的屌丝修理工,到这里呆萌的P图师傅,总是这么平易近人的职业啊,男主演的一点也不让人出戏,完全就是两个人。
......先占座,明儿再评。
学习电影精神,少熬夜-update 7.28过了一天,居然有点忘记剧情了。
记得好几段对话很有趣:像这样的机遇也许一生只有一次,我怎么能拒绝呢可是生命也只有一次没错啊,只有一次生命当然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啊看来你不怕死你刚刚不是说生命只有一次吗,所以我们得找到让我们快乐的事吧,我做的事很开心,我从不觉得辛苦,所以我努力去做,不对吗?
每个人都得死的不是吗,医生你比我清楚啊。
看来你对死亡知之甚少。
可能我比你了解一点,所以我不害怕。
听说你丢了那份工作?
...有时人生会发生一些意外但有些人只出过一次车祸,余生就变成残疾了。
...我知道我很失败。
加油,往好的方面想想,至少新年可以在家放松了,对你来说也是新的体验吧。
拜,我还有case要做明天再写
看来全世界的平面设计师都是过着苦逼一样的日子,如果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感觉只能放弃工作了!
导演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惊叹,本以为商业制作会牺牲他的风格最后发现担心纯属多余。恋爱的小心思描绘得惟妙惟肖(三个人物都写得好棒!),无限焦虑中的自言自语字字扎心,明明是“自由职业”却没日没夜燃烧生命,忙到连手机屏碎了都无暇修,简直是我身边人的真实写照…为爱养生朋克那段太好笑!
这个片子不是小清新爱情电影,而是终极焦虑贩卖——吃711=浑身发疮,加班=连续修仙俩星期然后当场去世,所以吊丝们最好躺平然后甜甜的恋爱就会找上门是这个意思吧;虽然都去泰国就医,但是泰国平民医疗水平似乎也很堪忧,不过u1s1,去公立医院也能预约看上病,虽然误诊率感人,但是这医生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我感觉已经够意思了吧
令人噗呲会心一笑的转折点消解了内容层面的庸常走向,使得爱情元素的生发朝着一条比较反类型的路子上前进,某种程度上反而展现了当下社会现代人情感空洞投身社畜的集体症候。纳瓦彭在商业制作中仍然不乏夹带私货的小心思,男主角不露声色的木讷式表演方法还蛮可爱的,三星半。
一则资本主义反剥削寓言,社会主义好。霍内在这种充满特写镜头的电影里还能用纯纯的素颜去拍,佩服。当然,素颜也很美。
不该叫恋爱诊疗中,该叫熬夜诊疗中,后半拖拉 。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有意思。说趣味十足感觉像在夸综艺节目似的。和泰剧风格完全天差地别,还是记忆中那种清新的接地气的会心一笑但胸口又超闷的独属于泰影的别致。年轻人真的不能只拥抱工作哎…会CU SI DA……
宅男的小确幸。一切都在想说而说不出口的暖心一眸中开始和结束了。
得个疹子也能拍的如此清新文艺脱俗也是够了,其实并没有往爱情里走很远,更多的还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状态,对时间和生命的态度思考
花两个小时,看一个男人疯狂工作和作死的自白,我大概跟他一样孤独和无趣。
意外的好看,风格虽清新,主旨却沉重,加班过劳对身体机能和生活意趣毁灭性的剥削简直触目惊心;男主的心理独白细腻真实,爱情可能是一种更危险的疾病,只有等走进你心里的那个人来医治;男主T恤从sonic youth到nirvana,好评。
就像在啪啪打正在熬夜看电影的我的脸。人生只有一次 所以要做珍贵的事 当然为了那么漂亮的女医生做点事那就是重要的珍贵的事。
之所以冷门,是因为大多数人的观感上不去
社畜感同身受!工作日是出卖灵魂的日子 而休假则是赎回灵魂的日子
有些爱情片拍的是情,也有些是情愫。后者不好拍。此其一。其二,超负荷工作在现代东方都市社会很常见,但以此为题材且出彩的电影不多。这个导演很厉害。
这部电影加一个#孤独#的标签真是太对了他没有多余的朋友和伙伴即便是葬礼 也只需4个人出席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 对于工作他很负责 渐渐地这种负责变得要以生命为代价事情有些不对了..他病倒了 这才得以机会重新审视自己 出院之后他找到了女医生 算是一场憨憨的表白?泰式小清新 旁白很喜欢 就是有人活得这么“蠢和单纯”会为海边的日出日落感动
前半段配合人物精神状态的手持长镜头和音乐剪辑倒是蛮亮眼的设计,但矫情,架空,拖沓也一样不落的保留了下来。有点儿作者意识的糖水片,但横向比较也是看过的纳瓦彭里最差的一部。
还是做个网蛆比较幸福吧
想要拥有男主的所有T恤 : /
风格挺喜欢的,不过没有特别吸引我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