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集,特别无语。
一门心思要先抓到犯人,自己人挡差!
崔挂了。
然后又是想掩盖事实的黄组长,口口声声要抓住犯人,结果跪了!
无语!!!
各种推理找出黄组长为何一定要先发制人,认定吴现在要做危险的事。
我就问编剧,什么危险的事!?
嗯?
知道是谁要杀伊秀,动动脚趾都能想到吴现在要对付黄组长啊!
看住黄组长不就行了吗?
非把邋遢刑警大叔支走,结果挂了。
还有现场跪的黄组长,可能审的是变态,一点支援都没有?
那个小两面派呢?
任务就是把杀手引到黄组长面前然后就下线了!?
真的是,什么玩意儿!!!
前期神开局,后面就算了吧,逻辑都理不顺,光环开反派身上了!
无敌。
哪里可以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本人是从很早就开始看ocn的剧,罪案系列应该是全部撸完了,先不说ocn光挖坑不填坑的渣行为,只论《如实陈述》,质量是真的不算好,可能及格线都攀不上。
看完四集,最大的感受是杀手描述还是算成功的(至第四集为止的画家+兽医组合杀手、薄荷糖杀手),以及反转依旧算是ocn罪案剧玩得比较溜的。
这里提到的成功并不是一味褒义的成功,因为从剧名《如实陈述》来看侧重应该是女主和男主,一个记忆超群,一个则是足不出户从女主的‘如实陈述’中还原现场从而进行下一步,反而剧本省似乎给杀手过多的描述了,这也显得此剧在破案推理上的薄弱,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正派-男女主感觉太过游离于外。
说到男女主,则是我认为ocn跌下神坛的主要原因:男主装逼太过。
这不是攻击演员,但是确实张赫适合出现场做警察而不是作为心理学家被困在房间里,这一点可以参考《voice》第一季,嗯,题外话,回到角色——即使了解男主身上有太多线索,可是作为上帝视角拍得过分的少,警察局内部分人对男主的戒备、男主对女主的考验、说因为可怜所以心软等等都太过故弄玄虚,在一起案件、两集剧集中故弄玄虚没事,但是在主线上故弄玄虚是会适得其反的,云里雾里的确实可以表现这剧的逼格,重点是观众是否有耐心去等待(反正我是对主线放弃了,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太费神,这种费神说白了就是线索太乱导致没有让人深入剧中)。
另外,我很不喜欢的一点是,至今为止并未看出多少男主的能力,反而从一开始剧就好像在说男主多么多么厉害,包括男主在轮椅上从女主的表述中准确的推断和指导,是,男主在遭遇了爆炸事件之后封闭自己进行各种监听、包括身体缺陷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的能力提升,可是不知道是导演功力不够还是剧本太薄弱,配上我们所看的上帝视角的画面并没有显示出男主的厉害,感觉只是在推动剧情发展而已。
关于女主,秀英表现不错,也没有很多违和感,不过时灵时不灵的能力真心没必要,养成系是很好玩,但男主已经够‘无能为力’了女主再薄弱了之后怎么对抗薄荷糖杀手?
负负得正可能是编剧想表达的正能量观点吧,但不好接受...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似乎从《voice》《鬼客》开始ocn就对反派下很大功夫反而对正派的男女主越来越敷衍,而真正应该多描写坏人的《坏家伙们》却玩起了感情牌、全部反转的梗...以罪案系列来说《如实陈述》在我眼里是很差的,反转和震撼画面玩多了反而在人物刻画和剧情上敷衍人的作品是没有诚意的,因为这种剧ocn可以一年出十部,太过套路了。
不过也是,犯罪心理一套在韩国水土不服也不是第一次了,毕竟老美已经玩到极致了。
虽然只看了两集,但是想给五星。
节奏快,交代事情很清楚,男主和薄荷糖杀手之间的过往不到十分钟就交代清楚了。
情节也很紧张,女主在隧道里还有看到尸体那边我也跟着很紧张。
最后就是张赫大叔真的是气场全开,但是秀英也没被压住,演得也蛮自然的。
看完啦,每周两集也挺快的,其实看到最后几集我很生气,尤其是杨万秀警察死的时候,而且是以那样的方式。
为什么明明吴宪宰那么早就知道是谁,却没有做什么?
为什么那家伙可以那么轻易地在警局将杨万秀警察杀害?
那些个上层领导说是为了守护组织,其实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自己的脸面,为了这,甚至可以杀害无辜的人,放着真正的凶手逍遥快活,然而真相终究会被揭露,终究有人与他们的选择不同,那个一开始呆在一组的卧底最终选择做自己认为对的选择;黄河英虽然一直以来都被自己心底的恶魔所困住,但最后她选择坚持自己的使命;吴宪宰一度被失去妻子的痛苦吞噬,但在最后一刻,仍然守住了最后的底线。
这些都是警察该有的样子,就像剧里说的,虽然可能无法预测即将发生的案件,这世界上也没有天谴,但是有法律,警察会追踪犯人到底并缉拿他们,让他们接受法律的严惩。
再说一下,演“那家伙”小时候的那个小演员演的很到位,让人感受到那种从小根植在心里的畸形心理。
虽然人物的装扮并不太搭,但是剧情是值得一看的。
尤其是反叛,看完我觉得我一嘴牙齿都会掉光。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阿西吧。
看到一半想给五星,看到最后砍掉一颗了。
●先说说我喜欢的地方:我以前是很讨厌看韩剧的,真的看不进去,哪怕题材再好,但是男女主演戏,感觉就是很浮夸,表面的那种(不是说演技不好,可能那时流行的就是那种演法),加上我也不喜欢一些讲情爱的,所以基本上不看。
现在都韩剧好多了,这三四年我至少看了四五部吧,都看完了,没有谈情说爱、没有浮夸的人物行为、不是过长的篇幅,这大概是我选择韩剧的标准,这部恰好是的。
女主我真的挺喜欢的,又善良又勇敢,偶有冲动但也不是一味的鲁莽行事。
我也很喜欢女主那个特殊的能力,不是什么马上就能破案的想起来,而是需要引导才能出现的线索,加上女主稍逊的推理能力,和吴贤宰搭配的恰到好处,是非常互补的搭档类型,看着他们合作就觉得很爽。
●一些不喜欢的地方:明明用上了折叠手机翻盖手机,但是在办案的时候,感觉科技好落后。
不愧是部长,这个手机就是排面。
必会有一个很棒的配角突然就死了。
领导层里一定会有个搅屎棍。
枪拿在手上就是不开,连腿都不敢打。
你追我逃的时候周围一定其他人。
重要场合随便进人。
(还有好多,想不起来了,后期一边看一边吐槽吧)有自己猜过幕后boss会是谁,一开始猜李警官(就是办公室里专门负责电脑上查资料那个),后来发现他的时间线合不上,后来我猜厅长,但是感觉他杀韩伊秀不合理,有猜过姜前辈,但是感觉boss有点矮矮的胖胖的,可是姜前辈用正面形象出现的时候感觉也挺瘦(后来看到满身肌肉了,难怪能用勒这种方法),就没怎么太怀疑了,没想到真的是他哈哈哈哈。
女主最后那一笑镜头太长了,我被吓到了,加上突然镜头投进女主眼睛里,我以为她才是幕后boss,然后要揭露真相了。
唉其实感觉这种天生杀人犯很俗套,但是也只有这样,才会显得主角团是实实在在的正义,如果反派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总会让人同情反派,看的时候就会特别纠结。
另外我好想说:沈庆秀的胸好大好白!!!
剧慌无聊了半日,发现了一个新的悬疑、犯罪类新韩剧《如实陈述》。
看了第一集,觉得确实还不错,有亮点。
五年前,已经死于爆炸的薄荷糖连环杀人案疑犯,已经搁置的案件,但近日一个暴雨的夜晚,一只仍在水塘边泥水中的格纹行李箱,里面的人体残肢,放在其中的一颗薄荷糖,把当年案件的广搜队组长,又吸引到了案发现场。
究竟是模仿犯罪还是当年的罪犯未死、继续行凶,一时舆论纷纷扰扰。
作为案件的第一现场警察,虽然是个好心办错事的感性女生,但她的特殊能力:遇到紧急情况或者精神紧张时,能够完整无缺的记录现场的每个细节,就像影像一样刻在脑中,如拍照版的记忆力。
而天才侧写师也在五年前的抓捕爆炸中受了重伤,这五年时间里,他把自己封存在一座旧楼里,待在阴暗角落,坐在轮椅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寻找薄荷糖案的蛛丝马迹,毕竟他的仇是不共戴天的:未婚妻在薄荷糖案中去世。
这部剧的故事,推测会是:心怀仇恨的侧写师,只要见过一次就能记住的警察,武力值行动力满格的帅气女组长,一起追踪他们本以为已经死了的连环杀人魔的。
从第二集开始惊叹这个剧太酷了!
细节的有些悬疑拍的很像去年的韩剧《赤月青日》,阴暗潮湿的仓库,发现受害者的线索。
光和影的拍摄手法也类似。
第一集抛出了女主崔秀英的特异能力:残留影像,外部刺激消失以后,光或者印象依然残留的现象。
抛出了因未婚妻遇害,自己也受现场爆炸影响导致腿部残疾的男主天才侧写师刑警张赫。
第二集,这两个人就相互配合,一个冲在前线,靠记忆力和感觉的敏感,得到第一线的观感传给后方;一个靠自己的刑侦侧写能力,帮助菜鸟辅警化险为夷,发现了那些被置于地下室多年的受害者。
全部捆绑结实包裹着袋子吊在半空中,一具具的挂着,房间的深处还放着一个椅子,用于凶手坐在其间观赏自己的作品。
秘密地点被发现,薄荷糖潜入警句审讯室杀死了自己的一个模仿者。
因为这个模仿者已经处于癫狂状态,而且知道秘密点,怀疑这个模仿者其实是薄荷糖凶手的一个帮凶。
最后穿着黑色连帽衫的薄荷糖,在警局还与崔秀英有了一点接触,从他走过去的一个邪性的微笑来看,这个人后面不好对付,有体能又有头脑。
这些天来网上纷纷扬扬那些字字句句记录下来的血和泪,有些人永远没有新的春天了,跟在殡仪馆的车后小心又无法彻底追上去嘶哑的犹豫的叫喊的身影让我没法停止流泪,身处看似高一些的社会地位的院士,大学教授依然得不到有效治疗,那么那些更加渺小的如同蝼蚁一般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又怎么活呢。
唯有庆幸,生活在医疗资源更加发达,并不是疫病发源地的一线城市,现在还能够活着看见明天。
我和小刘最大的共同兴趣爱好是今日说法,种种案件实录法制类节目,各种杀人悬疑剧。
小刘爸爸是做过法医后来做了法官,小刘可以说从小在警察法院的家属楼里长大可以理解。
而我很早以前就开始爱看悬疑剧,恐怖片不敢看,但血腥的镜头没有什么不能承受,可能是寻找刺激,或者内心深处研究奇葩的猎奇心理?
平时我是个连切肉,打鸡蛋,摸过生食都要嫌脏用洗手液洗手的人,也不知为何从小就对变态的心理是怎么样的,如何形成的特别着迷,有段时间想做记者,去采访那种判了死刑却又改判死缓死里逃生的人。
研究犯罪心理学就更有趣了。
大多数时候内心柔软,很多事情都能让我掉眼泪,连不相关的人去世了都会惋惜一番。
但不知为何对凶杀案缺少一点敬畏或者说对生命的尊重?
所有案件都变成猎奇还有研究的道具。
可能是过分的自我保护心理?
看过太多作案手法,有骗子或者古怪的人出现时,内心嘀铃铃的警铃,嗅到蛛丝马迹的兴奋。
或者有一番看你这个傻逼怎么表演的看好戏的心情?
又或者我是个常常嘴硬但实际行动很怂。
需要通过能够不眨眼的边吃饭边看杀人,鲜血四溅这种看似好像很恐怖惊悚的情节来显得自己不那么胆小?
开始看这一部,鲜血淋漓的镜头好像可以缓解点连日来的焦虑,压力大就看犯罪心理学成了近几年除去逛街外最常使用的缓解方式,因为是假的,看着很爽更加没什么心理负担。
目前看了4集,好看的,女主有瞬间记忆,很厉害,不知道怎么使用自己的技能,这时候就需要男主了,男主是侧写师很厉害的那种,几年前出过事故,女友死了,一直想抓到幕后黑手。
女二是广搜队组长,很冷酷,男主女主女二强强联手破案。
演技在线,赞。
目前还没感情戏份,可以有可无,我都可以接受,主要是悬疑破案的,不是韩国三大台的,值得一看
如实陈述,就是一部拼凑剧,男主女主女二上司什么人设和其他剧相似我都能接受,凑合看呗,但是就连剧中boss都是套用 monster怪物的设定,那这个剧还剩什么??
国产剧已经到了多说一句都恶心的地步,新的抄袭风向出现了,把以前经典的设定拼凑起来,这样你也无法说我抄袭,剧情随便拼接,这不是给国产未来指了新方向吗,╭(╯^╰)╮,管你国内什么新规,这种新的抄袭风向在国内要刮很多年,都不会停止。
国产剧,或者说的更严重些,国内文艺复兴就是个屁。
抄袭剧的下个潮流拼凑剧
期待很高,结果并不怎么样
一个连环杀人案,三个心有戚戚的警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亏欠的人,和想抓住的人。危害警察,同时也被警察庇护的莲花杀人犯,最终露出自己真实的面孔。警察破的是案件,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个扭曲的人性成型的过程。
有漏洞,节奏慢,但整体故事可看性还可以,悬疑片在当恐怖片拍。另外张赫简直就是人间理想。
智障编剧……看完4集我就不看了,由于编剧导演太傻逼,导致主人公也没一个正常的!看见人被吊了不去救人吗,在那里傻站着瞅啥呢……女主还总是一个人跑出去追凶手,你要是打得过人家也就算了,总是被人打个半死那你嘚瑟啥?!
烂尾
故弄玄虛了
黄组长好帅,吴探长也好帅。但是都不是快乐的人……因为一个妹妹一个未婚妻背负那么多。世界上没有天谴,所以我们要用法律制裁他们以告慰被害者!挺棒的~主题曲特煽情。一听就稀里哗啦的哭
一开始还挺好看的,后面女主的技能逐渐掉线
开头节奏蛮好细节也抓人,后面案件过渡生硬,为了戏剧效果太多不合逻辑的地方了,一度以为自己重开了一部剧。结尾编剧为了制造惊吓也太牵强了点,人物单薄。看前几集以为是部佳作,后面剧情变得越来越扯…不过热闹还是不错😂
友情五星,两集劝退。赫哥儿这两年接剧本是专拣别人剩下的演吗我哭了,这难道不是跟voice如出一辙?赶快别在古装和刑侦剧上死磕了。以及我特别想吐槽这个剧组男男女女的造型,简直了,一个两个的看着都像没洗头,特别女一女二,本来就胶面了再顶个油头……造型师睡着了可还行
张赫yyds
第四集最后……一阵恶心终于看完了。你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最不知道的就是人心
看完了,想揍编剧。气氛蛮好的,bug满天飞,时常看着看着就问自己:还能这样???而且各个变态凶手都喜欢锤子是什么民族习性。。。//14集气炸我了,史上最讨厌男主,比女二还自私,就为了一个于事无补的答案让同伴送命,气死气死气死
垃圾剧情太多,演员性格刻画做作
伤痛之所以常伴遗憾,因为在面对巨大冲击的瞬间,往往自己会错失足以让它改变的瞬间。像是马路对面的车秀英、车窗外面的吴现在、幸存下来的黄河荣,他们的故事是失去母亲的女儿、失去挚爱的男人、失去朋友的警察,但同时他们也始终无法如实面对童年的漠然、伸手的犹豫、贪生的怯懦。陈述是普通人的日常,如实才是我们造给余生的炼狱。为什么我们要追逐恶魔,因为一不小心,人类就会堕为他们的同类。
就因为扯淡的13集……这个剧结局360扭成麻花也挽救不了+看了14集,我想说编剧脑子进x了
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一点都不担心烂尾,在我看来第8集就开始烂了……刚发现有16集,弃剧…
第六集开始才是ocn的节奏。
秀英没进广搜队前,还有点本事,之后,似乎无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