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许多人都有着类似的童年记忆:在应付完繁重的学校课业后,即便是假期也被迫听从父母的意见,没完没了地将原本用来玩耍的时间,全部耗在各种补习班以及钢琴、小提琴等器乐训练班上。
虽然根据数字统计显示,大约只有1%的孩子在成年后,会真的因为小时候学习乐器而走上相应的职业道路,但父母们对孩子寄予期望的心态实在令人既无奈又叹息。
修平和海的经历就截然不同,但是都有自己的钢琴才能。
二人相比之下,海的钢琴才是“快乐”的,才是属于自己的!
虽然海有点特立独行,但是我知道那才是最好的成长。
修平只是为了一个爸爸的目标去做事,那只是背负别人的希望罢了。
最后阿字野老师对希望成为一名钢琴家的修平说,“你应该更加用心去喜欢自己的钢琴一些,那样的话你一定会明白,根本没有去跟任何人比较的必要。
”我相信,修平一定会受到启发的!
我自己也受到启发:其实我们没有和别人比较的必要,不同的人的目标都不同,标准也不一样,只有“喜欢自己的钢琴”,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仔细想想,目前很多东西就是这样!
不应该比较太多!
还有,过去的就不应该让它一直萦绕在脑海,无论快乐,还是悲伤。
我个人很喜欢这类的日本动画,画风细腻,故事虽然简单却很深刻。
天赋还是勤奋?
天赋与生俱来,勤奋应该鼓励可是当天赋被埋没,勤奋却被枷锁压迫,还能享受到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吗?
修平喜欢钢琴吗?
我想他是喜欢的,可父母的压力给他的厚望超过了他对于钢琴的喜爱,现在很多的父母都是这样,他们不懂贝多芬,莫扎特,小狗圆舞曲,只知道逼着孩子考级考级。
修平是个温柔稳重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只有加倍的练习海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对立面,海很有天赋,可他没有家庭背景,只靠着森林里的废旧钢琴练习,弹钢琴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快乐,如果他没有遇上伯乐,那这颗金子也许一辈子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森林里发光。
导演从两个对立面来告诉大家,钢琴除了要独自忍耐枯燥的练习,更要发自内心的喜欢。
勤奋执著本就没错,可是,要懂得去享受它带来的快乐才是最应该的。
修平因为家庭的压力开始丢失初心,海因为规定和繁文的约束差点失去自己的独有风格。
这部影片也是对钢琴演奏提出挑战与质疑,只有西服格礼才能弹钢琴么?
只有坐着才叫演奏么?
不拘泥于标准尺度,有自己独立思想和风格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很有天赋的人尤其容易让人感到不快,因为平凡的人付出了更多更多仍然比不上,而且是难以望其项背的那种。
而拥有天赋的人倘若不知道其珍贵性,更容易因为对比而让人嫉妒。
一之濑认为很多与钢琴弹奏的快乐之外的东西完全不重要,老师因为雨宫不是他所认可的天才而不愿教雨宫,这是属于天才的轻视。
不过即使是努力,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的,雨宫能坚持下来,在即使对钢琴怀有的感情并不是喜欢这种情况下,是很勇敢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谁都不需要怜悯谁,一之濑最后的跑开也是这个意思吧。
个人觉得就音乐这个话题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真实自然单纯深刻。
一直以来将钢琴作为不得不履行的使命,而忘记了爱钢琴的心的城市来的音乐世家的少爷,因为遇见野生派的爱音乐的乡村少年,而重新发现了努力的目标。
而刚开始,在阿字野拒绝雨宫而接纳海时,我以为雨宫会对海有所嫉妒,很庆幸这个片子的三观很正,并没有这种黑暗的情节。
虽然少爷一开始因为发现自己并不是所谓的天才,难过和失落有,但是并没有产生嫉恨,真是可喜可贺啊!
也从另一方面感觉到了真正的音乐人的高贵品质。
就想曾经看到工作地附近的音乐学校的广告语写到:学音乐的孩子都不坏。
那时药家鑫案甚嚣尘上时还偶有嗤之以鼻,但如今想想,是真的,音乐能陶冶情操,对艺术真正的喜爱会纯净心灵。
而邪道什么的,是个体并没有去真正的领会那种美好。
看了这个片子后,看到很多人都在影评中讨论天才和凡人的区别,认为天才不劳而获而使凡人产生挫败感,这样的设定让人心生厌恶,所以这个片子的打分貌似也不高。
我觉得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其实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天才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很多的。
就是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充斥着各种天才,不用听课也能考高分,老师教一遍便能理解,背书总是比别人要省时省力。
各种学霸中,有一半人在努力,而有一半人,本身就是天才。
甚至连交际能力的广泛活跃,都是一种天生的技能。
你觉得自己是凡人,呵呵,那是你的努力目标错了,可能在你还没有发现的领域里,你别他人要厉害得多,只是你没发现,也或许你自怨自艾于自己是个废柴,所以一辈子都不可能发现这件事。
世界是矛盾的,理科强的人的文科基本上渣,文科逆天的人理科渣的人绝大多数,所以天才这回事,很可能只是,他,被发掘出了,某种本能。
总归来说,我根本不觉得这个片子说的是一个天才的成长史。
一之濑海这个野生少年,家境贫穷生活困苦,所以从小就很寂寞,他在树林里发现钢琴这件事,就像孩童发现了一件大玩具一般,于是弹琴成了他对生活的依赖,就像灌篮高手全国大赛遇上的山王工高里的主将一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抱着篮球的孩子,怎么可能打得不好。
所以并不觉得海他没有勤奋过,他也许不懂音阶,也许看不懂乐谱,但是他一个人享受着音乐,可能从小到大,每一天每一天地都沉迷在这件大玩具中,他的努力,是从孩提时纯粹的喜爱开始,所以乐感才会超乎常人的敏锐,不过在一个在大人的督促下一刻不停把钢琴当作学习的孩子眼中看来,这种完全门外汉的野孩子,拥有这种超乎常人的敏锐乐感,便就是天才了。
好吧,暂时我们就当这个为天才的成分吧,毕竟谁都不想刻意去否认这一点,但是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最后成功的大多都不是这样以喜好来成就的天才。
天才常常只会沦为激励出凡人进取心的工具。
就像我一度觉得,海会不会只做了雨宫的嫁衣裳呢?
不过其实也无所谓,只要少年快乐即可。
海自由而自然地弹琴,发自内心的依赖音乐,音乐才会依赖你,《海上钢琴师》这个片子很枯燥,但是其实说得也大致就是这样一个情结,对某些常人所以为的天才来说,音乐是最亲密的人事物,但是他们不能被更高的目的心所束缚。
否则天才便同样跌为凡人。
所以海之类的天才,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嫉妒的地方,他们就像一辈子不会成为职业的票友一般,也许只会唱折子戏,对于他们来说,一时间的享受和美好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他们是不会影响一直努力的人成为职业的道路。
当然我也希望有续集,但是又希望续集只留在脑补中便好了,因为如果有一天,海也像雨宫一样,想要成为日本第一甚至世界第一,他就会经历和雨宫一样的枯燥的学习和反复的练习中,也可能会出现讨厌一直陪伴自己长大的琴出现瓶颈的时期。
这是生活中难免的,就仿佛很多人包括我一样,把兴趣当成了工作时,会经历很大的矛盾和煎熬,不过当平静下来时,偶尔也会想起曾经的喜欢,并且坚持下来。
所以其实不需要嫉妒,都是一样的,天才不可能是无往而不利的,就像很多自以为天才的艺术家成了疯魔,就像片中一直影射的莫扎特一样,只靠天才生活,是不会一直受到生活眷顾的。。。
一旦为了现实生计,天才便随时能跌为凡人。
所以我倒是有些庆幸这个片子讲诉的内容,是海成就了雨宫,而不是雨宫成就海。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并且,就连阿字野老师也没有随便说雨宫没有天赋,他拒绝教导雨宫,只是因为兢兢业业于成为日本第一的雨宫没办法带给他额外的感动而已,并不代表他不好,事实上雨宫在同龄人中已经很好了,而比赛之后阿字野的嘉许也不是违心的。
所以,少爷只需继续努力,并且学会热爱的心,就可以了。。。
其实分明这个片子一点也没有在歌颂天才啊,大家难道没有看到么?
歌颂的只是热爱音乐的心啊,否则就不会花那么长的篇幅来讲誉子的故事,虽然很努力但是害怕比赛害怕已经有内定的小女孩,海鼓励她的那一幕真是无比美好,坐在家里大大的马桶上,喜欢的狗狗陪伴在身边,弹琴的感觉像风一般的快乐。
厕所公主虽然稍嫌恶搞,但是同样无比美好。
海的比赛则说明,他如果按部就班地弹,他其实也能成功,但是他更看重自己的心情。
音乐、绘画、唱歌、舞蹈,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让你觉得快乐的事情,一旦抛却了功利心,切实的享受它,一定会更美好。
各种文艺作品,莫不是都说着这样的一个主题,只是大多的时候,我们没办法理解和控制自己的心情而已。
我一点儿也不否认雨宫为了成为日本第一的这种功利心,这能让他更好成长,获得引人注目的成就,是一件同样美好的事情,不过这也会注定了他在求索的路上,会比海要花费更多的勤奋努力,品尝更多的艰难困苦。
所以我想影片的主旨应该是说要以享受感恩和真实喜欢的心情去弹琴才能弹出让人感动的声音。
就如雨宫最后离开时的感触一般——原本他为了更多别人的心意或者是功利心去弹琴,所以一度将琴视为敌人,但是因为海而发觉了还能够是因为真实的喜欢而去为一件事努力的心情,所以那些能够成功的人,除了天才和努力之外,应该还是有强烈喜欢的心,才能坚持到最后并且成功的吧。。。
雨宫遇上海,在森林里听到那个野孩子弹琴,由衷地发出:好棒,好好听。
这样的感叹。
我觉得有时候这样的感动邂逅,就是人生中本来最美好的事情了。
另外,有个和”热爱心“无关的题外话,也无关乎天才不天才,是个人觉得艺术这东西,有时候需要些出挑和创新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但是也就如海没有办法进入决赛一般,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传统的美才是久经磨练的。
的确即使是离经叛道,经过千百年沉淀也能成为经典,而一旦消弭于过程中,也不过是优胜劣汰而已。。。
只是偶然间发现这部电影,当时看到介绍说“07年度最感动人心的动画电影”,其实看过很多宣传盖过实际的片子,于是开始的时候并不认为它会带给我太大的惊喜。
但是,当看完的时候,我想说,这个电影给了我震撼。
从配乐和画面来说,影片中的画面葱茏和年轻的感觉,加上悠扬的钢琴曲的主导,不知道可不可以用完美来评价,我只知道,随着剧情的推移,影片可以带动观众内心的感情,将每个人内心最温暖而且善良的一面小心的捧起,就在那样的时刻,你是不是也会想起曾经小时候一起打闹的玩伴,初中的时候一起分享秘密的知己,高中的时候一起为了目标互相鼓励的好友……还有自己在理想的世界尽情遨游的日子。
总之,真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总觉得这部片不是在说钢琴的故事,而是说:嗯,你,你是个梨;而你,你是个萍果。
不要比较了,做自己就好。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天才不天才最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成为真正的自己。
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
有时会想:真正的自己是怎么样的,也许只有在涉世更深、阅人良多时才能知道。
当我们在冥思时,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君子,也可以获得平静安详的心情。
但当现实摆在眼前,当选择必不可少时,那时的自己,或许才是最本质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都有自己的琴。
无法羡慕别人,因为你成不了别人,你只能是你自己。
距离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片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这也是我翻来覆去的看的少数片子。
我在看这部片前更早开始学钢琴,直到现在还在学。
所以我时常反思这部片里的种种。
修平说的那一段话,自己为了钢琴牺牲了很多,每一次看都会泪如雨下。
海的发问,雨宫不是因为喜欢钢琴才弹的嘛?
我也一直叩问自己。
我受到这部片的影响 从小一直用琴键很重的钢琴 一直幻想着自己也会有一台只接受自己的钢琴 后来发现接受自己的音乐的人正是我自己本身其实 海 只是一个符号 他代表着无数的热爱着音乐却非钢琴世家出身的钢琴手 用天才去理解他也可以 但是不用局限于天才也可以 他是一个更热情更亲切的象征 请不要傻乎乎的当真钢琴世家出身的人 在父母的专业指导下拿奖出名是很正常的事 我的老师的女儿 才五六岁已经登台全国少年钢琴大赛 弹的作品也非常有分量 这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难以企及的对于这部片 贯穿我的童年的两个少年的故事 非要在此谈论天赋与努力似乎有些单调 在此谈论出身和阶级也很无趣 我想一直以来我记得最深的就是 海张成大字睡在钢琴上的那刻 因为他在和他的钢琴一起呼吸 或说 他的那份热爱 才是他生命的光芒
有很多优秀的人。
他们淹没在茫茫的人海中,就好像普通人一样,平平,没有特别之处。
但事实上他们是多么的与众不同,他们的才华即使只有月光清冷的照射也可以闪闪发光。
然而这个世界上除了他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人。
一些曾经相当杰出的人物也许无意也许有意地制造了很多被称为“规定”的东西。
在多数时候,大多数的人将这些奉为神旨。
惯性思维让人们以为,规定就是全部。
不符合规定的就是错误的。
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钢琴之森。
这是一部很清淡的作品。
画面精致细腻,音乐悦耳动听。
借助主人公,那些单纯的小学生,我想这部剧场版动画更多的是在说一个关于梦想和现时的故事。
一之濑 海。
雨宫 修平。
当你的手指弹响森林中孤独但是音色绝美的钢琴,赤脚踩在踏板上,陶醉地闭上眼睛,在“我的钢琴”的世界里遨游;而我只能坐在练琴室里面对厚厚的乐谱反反复复,怀着憎恶的心情,跳跃着精心保护的手指,弹奏“别人的钢琴”。
修平,出生在音乐世家里的孩子。
当他站在刚刚转学的小学的教室,面对陌生的同学做自我介绍时,他说:“我从4岁起练习钢琴。
我的梦想是成为钢琴家。
”自豪的说,要成为钢琴家。
而事实上,他只是一直活在“父亲是伟大的音乐家”这样的阴影里面,憎恶着钢琴,却不得不练习。
片中有许多细节很巧妙。
修平和海在去森林里看“传说中的钢琴”的路上,他从口袋里拿出手套仔细地戴好。
为了弹钢琴,为了成为伟大的钢琴家,这双手无论如何要好好保护。
在之后的情节里,海在和同学打架时修平拦住他并对他说,他的手现在已经不是打架的手了,它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修平不是娇生惯养的娇贵公子。
他只是在别人安排好的世界里活着,却不知道“我的手,由我来决定它做什么”。
规定。
枷锁。
海,出生贫穷,经常逃学,有些邋遢但是很有个性的调皮少年。
每个晚上他从窗户翻出来,坐在森林深处的钢琴面前,整个人就改变了。
月光无比温柔地照亮林中空地,少年闭着眼,微笑着扬起手,飞快地移动着灵巧的手指,沉醉在自己的世界。
镜头旋转,浓密的森林洋溢着欢快的钢琴声,轻盈得像是要飞起来。
如果说修平的钢琴是一起长大的、不得不在一起的搭档,那么对于海来说,钢琴就是自己最为知心的伙伴。
之后的两人分别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了不同的目的,从好朋友变成了舞台上的对手。
我要和你放手一搏。
修平这样说。
即使有天才音乐家阿字野 壮介作为老师,也确实天赋过人——海最终还是落选了。
10个参加决赛的名额里面,没有37号,一之濑 海。
海抬头一个一个数着名字,嘴里不停地念着“37号,37号”。
看到31号的修平,看到33号的誉子,一直到四十几号那些完全陌生的名字。
短短的公告里面没有他一之濑 海。
不是全场起立鼓掌吗,不是大家都为我欢呼,喊着“再来一首”吗。
为什么偏偏没有我的名字呢。
修平知道结果后,并没有因为自己事实上是本次比赛的第一名而雀跃。
修平弹得很好,没有一点错误,堪称完美。
但是当他在观众席上听到海的演奏时他就认定自己输了,因为他又一次听到了真正的“海的钢琴”。
因此他只是追问母亲,为什么入选者里没有阿海的名字。
他的母亲用惊奇的声音解开了整个谜团:因为他弹奏的不是比赛指定的,莫扎特第八钢琴奏鸣曲K310。
其实在海坐上钢琴凳的时候,他的手指灵巧地跳跃着,演奏的确实是指定的乐曲,莫扎特的K310。
但是当他弹到一半的他高高扬起的手停在空中。
那是一种模仿——模仿的他的老师,模仿别人的演奏技巧。
所以那不是海“自己的钢琴”。
于是他的心安静下来——他扯掉领口的领带,踢掉脚上不够正式的球鞋——就像在森林里演奏自己的钢琴一样,弹奏起他常常在月光下独自享受的旋律。
所以他输了。
因为他没有遵守规定。
不过正像阿字野老师说的那样,其实有些东西是不能比较的。
投入的爱和感情会使音乐富有激情,即使弹别人的乐谱也一样会变成“属于我的钢琴”。
感情是不能比较的。
规定更不能否定这种感情。
当然,还有这感情所培养的天赋。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这句话现在不适用了。
天才在很早一前就开始被埋没,不是有个成语叫做“怀才不遇”吗。
太多的规定变成约束,变成枷锁。
事实上开锁只是几分钟的功夫,只需要一把合适的钥匙就可以获得自由。
可是你越是想要什么,就越是得不到什么。
所以再出众的人也只是砂子,和其他真正的砂子在一起,被时间海洋打磨成灰烬。
梦想。
现时。
才华。
现时。
成功。
现时。
打破它。
不论用什么手段都可以吧,如果你不想变成灰烬。
人死了都是会腐烂的。
那个时候每个人都一样——神奇的分解者将把你的肉体还给自然母亲。
但是总是有些东西会变成虚幻和缥缈存留下来,将你的故事传颂。
只有金子才能被歌唱。
你想不想做金沙?
决定权说不定就在你的手上。
如果你又刚好拿到钥匙,不要犹豫了,去拥抱属于你的自由。
钢琴之森。
剧场版动画。
于1998年开始漫画连载,至今单行本销量累计突破350万册。
影片中为了体现“天才钢琴少年”的设定,特别邀请了世界级的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亲自担当主要的钢琴演奏。
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中,汇集了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名家的经典曲目。
也可见制作方的诚意。
担任动画制作的是在之前推出了倍受好评的《穿越时空的少女》与《Paprika(红椒)》的MAD HOUSE公司。
在我看来,这又是一个有关天赋的故事。
从来就不喜欢这样子的题材,可能是自己太过平凡,才会产生这种嫉妒心理吧。
所有作者都会在描绘这样的有天赋的少年时,着重描写他成长过程的悲惨与孤独,但是这个少年必然是不会被这样子的环境所影响,总是能够有一颗明亮善良的心。
他不会在乎什么物质上的东西,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最重要的,可能会缺失亲情,但是将来必会受到他人带来的温情,然后成为了不起的人。
但是我就是不喜欢这样子的情节,为什么再努力都不会超过他们这些有天赋的人。
在看火影忍者的时候也是这样,看着鸣人虽然从小就是被欺负的对象,可是他最后还不是依靠九尾的力量成为了很强大的忍者了吗?
谁又知道他爸爸妈妈是那么厉害的四代,是人柱力之族强大的成员呢?
大家看的时候似乎都是更偏爱这样一个炙热的角色。
看着后来的佐助一步步走向了黑暗,就在想,人人想着鼬是天才,佐助却是怎么也比不上他,人人想着鸣人是那么敢于拼搏,可是他轻而易举就能拿到别人的力量。
钢琴与忍术,都是所谓勤奋与努力比不上天赋的技能。
但是,作为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怎么能不在心里向往他们的出乎寻常,怎么能不在心里埋怨自己的不争气呐?
大抵就是我这样的黑暗心理了吧
你也要参加钢琴比赛,对吧。
我正想跟你解释这件事情呢。
但是害怕惹雨宫不高兴,正困扰着呢。
如果没有好好说明理由的话。
什么惹我不高兴,没有这回事。
从小时候开始,钢琴就是我的敌人。
为了钢琴课,我牺牲了很多很多其他的东西。
也怨恨过自己为神马偏偏出生在钢琴世家。
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这就是我的命运。
对我来说,钢琴只不过是这样讨厌的东西而已。
对海君来说,钢琴意味着什么,今天我终于能稍微明白一些了。
雨宫。
这样的话就能毫无牵挂地一决胜负了。
等一下,先听一下我的理由。
不要用这样敌对的眼神看我,我不是真的要当你的对手。
理由什么的都不关紧要,既然要参加比赛,就应该全力以赴。
我认为这不仅是对比赛,也是对我。
能遵守这样的约定么?
嗯,我知道了。
这样的录音,不要再听了。
要弹出你自己的K310。
如果再弹不出你自己的曲子的话,莫扎特也一定会回来找你讨回乐谱的。
额,别人的钢琴,自己的钢琴什么的,即使你这样说我也不明白。
会明白的。
想像一个能让你安心的地方。
只有你和钢琴。
厕所?
真拿你没办法啊。
本来就没有时间了,快去快回。
不是的,是说最能让我安心最喜欢的地方哟。
厕所?
不对不对,誉子的厕所更大更漂亮。
和这里完全不一样。
别说任性话了,想象而已,凑合一下。
让我安心的地方时森林,比赛场上一棵草都没有。
果然还是不行,因为温蒂不在这里。
什么温蒂。
狗的名字,温蒂不在我身边的话不行。
狗,这里怎么可能找到狗。
我知道,可是如果在厕所里能抚摸着温蒂蓬松的毛的话,才能安心。
对,蓬松的毛,就是这种颜色。
可恶。
竟然冒出来了。
马札特这帮家伙。
可恶,你们这帮家伙仅仅是我的幻象罢了。
这帮家伙一个也不能留,全部都要干掉。
遭了,被莫扎特的幻象操纵了。
真失望啊,明明是最后的机会了。
算了算了,快把乐谱还给我。
看来你弹不出自己的钢琴了。
快还给我,弹得这么烂。
吵死了,我把你们的K310还给你们。
他正在自己的世界里弹着钢琴,恐怕我们已经变成了树木,这个会场也变成了森林。
不要小瞧决赛哟。
那个厕所公主,可是很厉害的哟。
嗯,我知道啊。
没有了雨宫,我会好无聊啊,超级无聊。
海君。
那约定了哟,日本第一,我会以雨宫为目标的。
海君,谢谢。
如果我没有遇见你的话,我一定会变得讨厌钢琴的。
啊,是森林。
这样的人设和画风看着看着竟也习惯了。便所姬同学很强大。
儿童剧
就是这个味道,不过仍有点老套了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
其实有点类似交响情人梦呢,希望海选择与野田妹不同的道路
声优没选对。包括主角海。那个凶巴巴的胖子。违和感很重。曲子倒是不错的。短暂的学琴经历告诉我,钢琴真的要天赋,手指的力量不好,内心永远无法传达到指间,这令人很悲伤。不过好在我有一双欣赏音乐的耳朵
。。。借着交响情人梦的高人气推出的劣质山寨品 无非就是几个元素的粘合 还黏的不怎么牢
一般,钢琴曲也一般.
剧情很王道但还是很温暖,海的妈妈真是美人啊。誉子mm是亮点,再一次验证了放下头发=萌度解放的真理。上户彩配得比神木隆之介好。
简单的剧情,也没什么突出的内容,但演雨宫的小孩好让人喜欢噢,怎么可以这么懂事,而且天才少有,平凡人的世界才是真谛. 2012年01月08日
t016dccc2e 中规中矩的日本动画片。
少年们为了一个目标暗暗较劲,那种朴实青涩又振奋向上的力量让我想到《侧耳倾听》里的天泽圣司和月岛雫(虽然性别上……),那种艺术本身的吸引力以及为了做出好作品的自我纠结,可能搞创作的人特别能体会吧,真心推荐!
其实我不太喜欢上户配呢 要是松隆子就好拉!上户配还是太小女孩拉 虽然她极力想表现出正太音...
森林里の钢琴很有Feel ... 其他便是有感也略感无力,些儿弱。
其实不是很想谈论天分与努力的关系,或者爱与信念的关系,这种辩证太残酷了些。但是的确有些东西是可以穿过心灵受到感动的,并不需要许多规则与标准。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这片森林在心里呢。
太垃圾了
音乐真的太棒了!!!
声优不太给力,音乐方面着力太少,太单薄了。。。
好俗套的剧情,天选之子的主角光环了不起啊
b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