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或者说动漫相关的作品,最早肯定是专门为儿童生产提供的,这决定了动漫作品的呈现方式必须七彩斑斓,有巨大的想象力,以及饱含童心。
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受众的改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会加入成人的思考。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玩偶奇兵》是一部主打合家欢的全年龄段动画。
但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其在动画内核中蕴含了不少“成年人”的思考,不知不觉令人明悟“为人父母”的内涵。
没错,《玩偶奇兵》貌似从玩偶的角度出发,讲述双向的陪伴与守护童心的幻想故事,但是请注意一点,在影片中有几个容易错失的细节。
首先,小小父母出场的机会不多,为数不多的一场戏中,父母叫小小吃饭,小小却沉迷于平板电脑,这时父母有几句争执,可知平板是父亲给买的,却没法限制孩子使用平板,特别是使用平板玩游戏的频率了。
这是当下一个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许多年轻父母为了自己的方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来敷衍孩子,所以造成了新一代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沉迷于游戏,而缺少真实的与人交流,特别是与父母之间的交流。
这是社会问题,在《玩偶奇兵》这部电影中当然不可能得到广泛的解决,但是电影的编导却利用迷你虎和缺牙仔这对CP,做了一定程度探讨。
从两人的角色设定来看,迷你虎事无巨细,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爱得深沉,虽然形象略阳刚,但是很明显对应的是“虎妈”,在CP中的主动权也比较强;而从缺牙仔的贪玩,马虎,平时吊儿郎当,但是在关键时刻却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来看,更像当下中国小家庭的父亲角色,刻意简单称之为“缺爸”。
这么想的话,这对小CP共同历险,特别是其间差点经历分崩离析的过程,就变的很有现实影射意义了。
从一个方面分析,这对虎妈缺爸的组合,重新回到童年时代,用游戏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真实所想,再通过这个过程明白“守护”与“陪伴”的真理,找回孩子的童心,其实也是找回自己的初心。
从这个方面来说,《玩偶奇兵》对于初为人父母的当代小年轻夫妻、父母,其实就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从整部电影的呈现来看,更多还是为了让孩子们看得更加开心,愉悦。
数码世界的几场打斗,特别是竹林小径,跳跃切水果的古风呈现,到最后与钢铁金刚楼顶飞机大战的惊险刺激,借用经典游戏和电影桥段,通过游戏化、特效化改造之后,《玩偶奇兵》在视觉呈现上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同时人物、场景设计简单大色块,细节处却十分扎实认真,而且充满想象力,又没有太多令人害怕的元素,绝对是一部适合一家老少一起欣赏的合家欢动画大电影。
最后,还是要为导演良苦的用心点个赞。
当下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人心态幼稚化是个很普遍的现象。
特别是在虚拟化、游戏化用具普及、泛滥之后,成年人都很难抵挡沉迷于其中,而《玩偶奇兵》的主创却能先一步发现其中问题,以电影来唤起大家对儿童沉迷于游戏的关注,特别是这个过程中,父母缺少陪伴、守护的责任心所造成的缺失,通过另一种方式提供解决方案,实在善莫大焉!
动画片从来就是成人对儿童世界纯净美好的寄望与再造,《玩偶奇兵》正是建筑在这种幻想语境下的童心冒险与守护。
影片讲述了玩偶迷你虎为了拯救主人小小的童心,带领童心守护小分队闯入数码世界的冒险经历——在童心定位仪的指引下,童心守护小分队经历险象环生的关卡找到小小,却发现小小的童心一直在慢慢减弱,而小分队在闯过一道关卡时,却发生了争执,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危机。
影片视觉再造了瑰丽的童话世界,但故事所探究的,却是当下儿童沉迷数码世界的危机与拯救——现实生活中,电子产品对儿童世界的入侵,已经到了危及正常生活的地步,那些每时每刻紧盯手机的孩子,不正是被数码世界一点点收走童心吗?
紧贴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幻化成巨大危机,解决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
影片最先让人感到惊叹的是源自技术方面的惊艳,从竹林老人开启数码世界的大门开始,影片便呈现出独具风格的视效技术。
而将切水果、消消乐的通关融入冒险旅程,更是影片充满想象力的地方——《玩偶奇兵》的现实标志与游戏元素的碰撞融合让这一段以闯关为主的冒险充满趣味,从迷你虎和缺牙仔飞入pad屏幕中便显示出这段冒险旅程更加偏重“科技性”。
在竹林中,迷你虎踩着梅花桩飞腾而起,奋勇作战,展现了角色大无畏的精神,时而被水果砸中,时而从高空坠落,时而在铁金刚的追击下来回躲闪,危机时刻,一颗炸弹向迷你虎急速飞来……自然流畅的画面构图与场景设计,其实一直都是让每个国产动画头疼的技术难题,最终解决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经费,《玩偶奇兵》的惊险场面目不暇接,令人印象深刻。
在影片中,切水果、消消乐的游戏小场景与缤纷的数码世界大场景,一个展现细节的力量,一个呈现3D视效的技术流——数码世界神秘而绚烂,空中山涧碧水湍急,像素块火山冒着熊熊烈火,巨大的氢气球随风摇曳,螺旋状的彩色像素铺成天桥,连接空中的山脉,一切都是那么斑斓奇幻……《玩偶奇兵》的出品方环球数码像是一个有强迫症的技术控一样,在每个细枝末节做到尽可能最好,中国动画电影,从照搬好莱坞套路到比对好莱坞品质终于跨出最重要的一步。
“童话世界”中发生的危机,同样映射着现实中“态度”坚持所带来的“危机”,有些人面对困难会选择绕道捷径,但亦有人不畏艰险始终向前,《玩偶奇兵》这部作品会证明,肯埋头在技术中钻研的“笨动画人”,将比靠资本玩电影的“聪明人”收获更多。
影片在解决惊险危机的同时也不乏笑料呈现,令人童心大盛——缺牙仔被铁皮人当做青蛙,想要消除消消乐的青蛙队列,缺牙仔委屈叫道“我是鳄鱼不是青蛙”,童心守护者们在这样的桥段中,呈现出逗趣萌翻的另一面性格特质——解决“童心”危机,除了技术,还需要幽默乐观的智慧。
智能机的爆款游戏《水果忍者》曾风靡一时,当年大街小巷无论男女老少都在玩这款游戏,仿佛没玩过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当切水果游戏正式登录Xbox平台时,体感游戏的感官体验更令无数玩家为之疯狂。
数年过去了,Xbox体感是否还是切水果游戏感官的极致,这个问题在即将上映的动画电影《玩偶奇兵》中似乎有了不一样的答案。
电影《玩偶奇兵》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和陪伴的故事,故事中的玩偶们为了拯救小主人的童心,义无反顾地闯入数码世界,历经冒险最终将小主人的童心解救出来。
电影构建了现实世界、玩偶世界和数码世界三个世界观,玩偶们从现实世界进入数码世界后,只有通关游戏才能继续前进,而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游戏场景的巧妙融合与立体呈现。
在极具中国风元素的竹林场景中,伴随一件件武器的骤然掉落,空气顿时紧张起来,随之而来的是五彩斑斓的水果从大屏幕扑面而来,玩偶们穿梭在梅花桩上果断地切着水果……3D效果,运动的镜头,绚丽多彩的画面,仿佛将观众置身于360°无死角点《水果忍者》游戏中进行观赏。
拥有同样观感的还有电影中的消消乐关卡场景,铁皮人触动两个四连特效产生清空效果,画面简直让人惊艳!
现场的小朋友们不时发出惊呼,对影片的视效效果赞叹不已。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消消乐和切西瓜的立体效果……当游戏不再是平面的,它变成立体的、3D的、触手可及又身临其境的,使得本就绚丽的画面更加炫酷。
熟悉的事物结合新鲜的形式展示出来,在似是而非,熟悉与陌生间,给观众带来了新的体验,仿佛触碰了脑袋里多巴胺的开关,让人新奇不已。
现代销售学里,有个经典的说法,那就是孩子的钱最好赚,而孩子最喜欢的无外乎游戏、玩具和电影。
从这个维度来看,《玩偶奇兵》的策划可谓相当成功,它将游戏、玩具和电影三者,以相当巧妙的方式结合起来。
电影中的玩偶们在游戏小王国里奋不顾身的冒险,在3D电影的镜头里给予了小观众身临其境的特殊体验。
当电影中的游戏比游戏吸引人,也不难预期上映后小孩子们对这部片子的喜爱之情。
下午带孩子在万达看了《玩偶奇兵》,电影讲述了玩偶迷你虎闯入数码世界拯救主人小小童心的冒险经历。
小小沉迷Pad游戏后,童心开始逐渐消失。
为了拯救小小的童心,帮助她找回快乐,玩偶迷你虎和缺牙仔勇敢地闯入到了危机四伏的数码世界。
现在孩子沉迷于游戏是很多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影片展现了家庭陪伴的缺失。
所以父母在忙于工作的同时,要明白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值得我们家长省思!
孩子们从小陪伴到大的伙伴们,基本每个孩子都有那么一个玩偶陪伴着宝贝一起长大,这部电影就主讲这个方面的故事,玩具有点类似于玩具总动员不过这次拯救的是孩子们的童心。
我绝得现在的父母真是要么工作忙,要么空闲在家时就是电脑手机不离身,根本陪孩子的时间有些每天还没半个小时!
其实孩子真的需要跟父母多多一起做一些事才会更好的长大,玩具代替不了父母。
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的整体品质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绣春刀2》、《战狼2》、《闪光少女》,还是《大护法》、《阿唐奇遇》等,高评分的电影数量增加不少,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这是一大利好。
这说明国产电影的整体品质正在逐步提高。
特别是国产动画电影,在很多方面都可圈可点,包括8月4日即将上映的《玩偶奇兵》。
《玩偶奇兵》主要讲述的是玩偶迷你虎为了找回主人小小被反派BOSS设计的数码游戏盗走的童心,从而和小伙伴缺牙仔、铁皮人一起勇闯数码世界的奇幻、冒险故事。
整个故事的内容核心是关于“爱、成长、陪伴”,是一部适合全家观看的动画电影,它的定位也是全年龄化的一部国产动画。
小朋友会被里面可爱的玩偶们,有趣的场景画面所吸引;成年人则可能会惊讶于故事背后的寓意以及如今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准。
之前,国产动画电影除了一直被广泛吐槽的内容过于低龄化以外,制作方面的粗糙也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影响。
相信除了需要陪伴孩子的家长,几乎没有家长会再去主动观看国产动画电影。
但,今年的暑期档,包括《大护法》、《阿唐奇遇》等,口碑普遍不错,包括《玩偶奇兵》,也是这样,片方试图通过优质的内容和精致的制作打破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刻板印象。
《玩偶奇兵》除却高水准的3D效果,无论是逼真的玩偶设计,还是奇幻有趣的数码世界,都可以看得出制作团队的制作水准与良苦用心。
《玩偶奇兵》的宣传标语是“玩偶世界,童心相伴”,而从整个动画的制作质量上可以看出:从导演到团队的坚持不懈,对中国动画产业的不忘初心,守护“童心”。
而这种不忘初心不仅体现在作品里,更体现在高水准的CG制作方面。
小到迷你虎的布料质感、缺牙仔飘扬毛发,大到一整个奇幻有趣的数码世界,都可以看出整个制作团队对细节以及场景的把控都值得点赞。
在场景设计上,制作团队在追求西方特效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东方特色。
比如在切水果的闯关中,极具东方特色的古色古香的大门,古装武侠中常见的竹子、刀剑武器等都反应了制作团队的东方美学思维与极高的制作水准。
低龄化是国产动画电影一直抛不开的问题,而全龄化以及成人向才是国产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向。
环球数码这次亲自操刀的《玩偶奇兵》,不仅在动画的制作上实现了新的提升,在目标受众上也尝试向更广的层面推广,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从低龄受众的定位直指全年龄段的信心和决心。
但实现国产动画电影的普遍意义上的进步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这需要无数动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首先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化的水准,再从电影故事本身入手,打造老少咸宜的动画电影,最终做到动画电影产业的流水化。
相信中国动画工作者一定能够树立信心打造属于中国的动画,团结协作,勇往直前,让国产动画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其实说起来,玩偶似乎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产物了,现在的孩子玩的都是电子游戏。
别说成年人是低头族,现在的孩子也是啊。
而这样一部电影却通过玩偶踏入数码世界拯救被游戏所困的孩子的方式交给孩子们要学会关心陪伴他们的人,换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在警醒家长,你们有好好的陪伴孩子成长么?
除却影片给予观众的意义,这还是一部3d动画,说真的之前看了一系列的二维动画,觉得国漫的进步巨大的话,看了这部电影的3d,我真的开始期待我们的国漫成熟的那一天了。
只是还是想说,不要给孩子们看的动画就永恒的是各种动植物,其实直观的人与人的交流不是更好么?
文/满囤儿众所周知,动画电影的电脑技术一向是电影产业的前端。
正是皮克斯、梦工厂等动画大厂的CG技术不断进步,才带动了整个好莱坞特效技术的更新换代。
不过,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
对于后来者中国,想得到先进的技术并不难,只需要花足够额度的money就行了。
至于如何把这些人家用过的技术用出特色来,就需要国产动画创作者深入思考了。
国产动画领跑者环球数码近日推出了新作《玩偶奇兵》,让囤儿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运用理念。
这一理念和设计界的“撞色”异曲同工。
撞色是指对比色搭配,比如黄色配紫色、红色配青色。
其中强烈色配合出的撞色成了许多设计师表达“自信与活力”,“活出个性、张扬气魄”等主题的不二之选。
后来,设计行业又细化出洛可可撞色、复古撞色等流派。
很显然,撞色可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同样讲究视觉冲击力的动画电影领域,“撞色”虽然难以直接应用,但是“撞色”的原理却可以借鉴。
《玩偶奇兵》的故事发生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小主人和玩偶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一个是玩偶迷你虎和缺牙仔为了救小主人而前往的数码世界。
这两个世界的画风那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这种强烈的画风对比,就形成了犹如“撞色”一般张扬的视觉效果。
片中的现实世界很动画范儿,意在对生活的还原,技术体现在小主人刘海的飘动、建筑物的投影、迷你虎的布料和缺牙仔的毛线质感。
虽然在技术指标上不低,但是由于题材放在现代的动画片并不少见,本片虽然技术过硬,但一时半会儿无法出彩。
不过当迷你虎和缺牙仔闯入数码世界后,画风陡变,全新的视觉呈现令人耳目一新。
虽然好莱坞也有过《无敌破坏王》曾经涉及到数码世界,但那个数码世界和本片比起来,一点儿也不数码!
本片的数码世界专门突出了数码感,也就和现实世界产生了鲜明的区分。
如果说现实世界意在生活,那么数码世界就意在奇幻。
之所以奇,是因为主创用了一些设计,把我们经常在数码设备上使用的APP,比如掌上银行、电子邮箱等进行了数码世界里的实体化。
这就新鲜多了,毕竟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可都是抽象的呀。
如今环球数码用CG技术加上美术设计,将其一样样的视觉化,而且还与主人公的冒险之旅发生了一环环的互动,怎能不让我等天天操作它们的成年人感到新奇呢?
成年人会感到新奇,那儿童观众就更觉得有趣啊。
为了进一步让迷你虎和缺牙仔的数码冒险趣味横生,主创把pad上人气最高的两款游戏《消消乐》和《水果忍者》进行了数码世界内的再造。
没错,他们用先进的CG技术打造了更具沉浸感的《消消乐》和《水果忍者》,有很多镜头甚至颇具VR效果。
可以说看过本片,你会觉得这才应该是这两款游戏的终极玩法嘛。
由此可见,技术并不是束缚国产动画的瓶颈,如何把技术用出新玩法,才是国产动画突围之路啊。
今年暑期,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刷爆朋友圈。
该剧以失婚女性罗子君的角度讲述了一名沉迷“家里蹲”的“啃老族”,历经坎坷后觉醒变身“女强人”的故事。
其实,在面对物质带来的诱惑时,一时沉迷是人之常情。
尽管题材相差巨大,但在她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上周点映的动画电影《玩偶奇兵》中主人公“小小”的影子。
不同之处在于:罗子君是“依靠”唐晶和贺涵两个人被迫觉醒的,而影片中“小小”是依靠迷你虎以及其他玩偶们的一场冒险,才从对数码世界的沉迷中被解救出来的。
《玩偶奇兵》以孩子玩偶的视角讲述了本该陪伴孩子的父母,却因为工作忙碌,被电子产品取代的故事。
PAD游戏不仅取代了父母的角色,还使小主人冷落了最心爱的玩偶,令主人公“小小”深陷其中,不闻他事。
电子产品看似简单易学,对于陪伴有替代功能,但数码产品的“入侵性”极强。
长时间沉迷游戏不仅扼杀了亲情,也令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心。
《玩偶奇兵》融入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反映了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孩子因沉迷于数码游戏而丧失了对外界充满好奇天性的恶果。
如何在这个环境中寻求精神自我的回归,是每个父母和孩子当下都会遇到的问题。
这部动画片另一个重要场景是虚拟的数码世界。
在那里,迷你虎与小伙伴们和大BOSS斗智斗勇,这里采用了科幻想象的形式,演绎了“闯关游戏打败坏人,解救小主人们”的情节。
整个动画片场景梦幻奇特,情节发展变化莫测,人物妙趣横生。
通过主人公遇到危险,小伙伴们想办法处理危机,体现了“相互救助”、“守护童真”、“亲情回归”等多个话题的意义。
影片最终体现了“爱”这一大主题,家长和孩子之间需要关爱,朋友之间需要友爱。
对于小朋友来说,这类题材的电影能更好的激发他们对“爱”的深刻感受,让内心情感归位。
总体来说,亲子合家欢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还是集中在少年儿童这个年龄段,但《玩偶奇兵》的故事内容则将受众群体从少年儿童扩散到了家长群体之中,因为这种历险奇幻类的动画电影恰好符合了全年龄的需求。
相对于今年的暑期档,从题材创新度和观众观赏性来说,《玩偶奇兵》都为最佳之选。
它的语言直白,道理易懂,迷你虎的勇气也给小朋友们带来无限的畅想。
不同于喜羊羊打败灰太狼,也不同于光头强PK两头熊,这次换小角色去拯救大角色。
电影《玩偶奇兵》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衔接了“爱”的时代感。
这恰恰是新时代的家长和小朋友都应具备在诱惑浮华的社会中,找寻本心的能力。
看了《玩偶奇兵》这部电影,让我想到条件反射想起侄女抱着Pad玩耍的画面,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除了数码世界外,有了亲人及玩偶陪伴,有了快乐,内心就充满更多快乐与爱,很符合一个孩子所具备的童心。
剧情中穿插的一些游戏,还是很有创意的,后期对于友情的诠释是非常认可的,让人感动。
这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何尝不是给成人敲警钟呢,对于电子类产品及游戏的钟爱,与亲人缺乏沟通。
这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小盆友喜欢看
和孩子一起看的,里面很多熟悉的游戏,宝宝说,妈妈这是你玩的消消乐。。。。
玩具总动员三和头脑特工队的综合山寨版,画面和构思其实说得过去,就是对白的说教太令人尴尬了,儿童片不等于傻白,勉强可看。
国产动画制作水平有点提升了
亲爱的编剧,这是《玩偶奇兵》,不是《脚趾寄冰》。立意是不错,但把开心消消乐和水果忍者缝进去确定不会尬吗?😓
孩子看的很开心。觉得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美国动画电影的水准,故事也能自圆其说,甚至有点小惊喜。如果故事的复杂性更高,人物形象的原创性更强些就更好了。很高兴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一直进步。
王者农药来一碗
动画电影的话 还不错
没什么可说的……什么都有点,又什么都差点……
色彩讨喜,权当支持一下国产吧
如今的国产动画片水平突飞猛进,有点梦工厂的味道了。刚才有免费票带儿子去看了,超过了我对国产动画的认知。
中国版超能陆战队的感觉,但是更低幼,出现游戏是什么鬼
看完就没什么印象了。
动画片的画面质量不错,剧情也很适合孩子,突出了友情与欢乐,某种程度上对数码世界妖魔化了。但合理操控真的很难!适合一家出来影院纳凉,欢度周末时光!
想象力丰富,表现手法独特,用动画把虚拟的电脑游戏具体化,有消消乐有水果忍者,很形象。几个玩偶的动画形象也不错,有迷你虎有蘑菇点点有铁皮人,不过缺牙仔明显是模仿《驯龙高手》的没牙仔,还有一个四不像的钢铁机甲。不过故事是硬伤,不知道是让孩子明白电脑游戏的坏处,还是玩偶的抗衡?
看完出电影院,他们告诉我说是抄袭的。。。。。。。。
画面效果不错国产动画这样的品质很令人惊喜,故事内容也是当下社会关注的儿童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有笑点也有泪点,朋友的女儿都看哭了。
有点意思
一路上等待着它们的除了数不尽的危机和麻烦外,还有来自玩偶们内部的信任危机。
现在的小朋友每天都沉浸各种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除了数码世界外,有了亲人及玩偶陪伴,有了快乐,内心就充满更多快乐与爱,小朋友们的童心才不会缺失呀。